在心理学角度我们可以简单分析一下
一种是有精神问题,尤其是精神分裂症出现被害妄想有些患者易出现激惹烦躁情绪,表现为被害型、钟情型、嫉妒型妄想的患者可能产生暴力行为,对抗、投诉行为。会在某些情况下突然发作。
一种是双向情感障碍,躁狂期的发作。躁狂症以情感高涨或易激惹为主要临床相,伴随精力旺盛、言语增多、活动增多,严重时伴有幻觉、妄想、紧张症状等精神病性症状。主要的症状就是攻击性增高,冲动性消费,性亢奋等等,由于双向情感障碍人是被情绪所控制,因此,一旦情绪来临的时候,来访者本身是无法控制住愤怒的。
一种是自恋型人格出现自恋式暴怒,自体心理学派的创始人科胡特认为,全能自恋,就是一个人觉得自己是 “ 神 ” ,一动念头,外部世界就会按照自己的意愿给予回应;如果外部世界不按自己的意愿运转,“神”就会变成“魔”,恨不得毁了外部世界,这就是自恋性暴怒。在极端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恋型人格身上会经常出现。
还有一种是为了逃避某些责任,出现失控行为,精神分析中,有时也称之为退行行为,及暂时性的进入一种非理性状态,这在这种状态中,他们可能有非常不负责任的行为,这样他们对自己也无需解释自己的行为,此状态及失去控制,还提供了另外一种补偿及需要接受他人的照顾。
还有一些,比如精神分析认为强迫型人格,在外部世界表现得彬彬有礼,但内心充满了压力和愤怒,羞耻,他们容易转向亲密关系的父母,配偶,子女,发泄出愤怒,心理防御机制中称为移置,也就是俗称的迁怒行为,也会出现所谓的无端愤怒。
边缘性人格障碍,也会出现无端愤怒的行为,这主要是因为边缘性人格障碍,无法体会到别人的情感与情绪,当自我认知被伤害时,就会出现愤怒,在临床上边缘性人格障碍,对于心理咨询师也会万般挑剔,常会攻击心理咨询师,不能够理解她,惯常使用哭泣和斥责。
另外一些则是因为病理性症状导致的,比如说自闭症,高智商自闭症阿斯伯格综合症, 不受控制的变化会引起他们的无端愤怒,主要表现在打破他们封闭世界的时候,会引起极端剧烈的反抗,
品行障碍和对立违抗障碍,多发生于11岁以下儿童,这是一种愤怒的委婉的反应,故意不听老师或者家长的话。
多动症和抽动症,也有这种问题的,但准度的是由病症引发的,病症消除以后,症状也会消除。
1、情绪高亢:这主要是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躁狂症发作时的特征,患者通常情况下比常人兴奋,容易在与他人进行交流过程中语速不自觉加快、语调起伏变化较大,从他人视角观察往往发现患者眼睛炯炯有神、面部表情丰富。
2、肢体活动增多: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躁狂症发作时往往较之正常人表现出明显的肢体活动增多,在这种情况下患者极有可能出现不合乎情理的伤害他人或者自己的行为。如果患者为学生,则往往在上课期间左右移动、活动频繁以及眼神四处飘忽。
3、幻听臆想: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躁狂症较为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幻听以及臆想的现象,患者可能表现出过度兴奋沉迷或者异常害怕惊恐的表情。这时候周边的人应注意保护好自己的人身安全,同时不要轻易接近触碰患者。
4、焦虑失落:当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抑郁症发作时,患者可能表现出现异常的焦虑或者情绪低落。患者可能出现明显话语减少、不愿参与社会性活动以及眼神、面部表情呆滞。
5、体重增加: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体重增加往往与抑郁症的发作密切相关。患者由于大脑内五羟色胺分泌增多,刺激相应神经产生冲动以及某些特定细胞因子的分泌,可能造成组织脂肪生成增多、降解转化减少。此外在治疗过程中,某些药物的使用也会导致患者体重增加。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躁狂症与抑郁症的发作往往呈现出不规律性,患者情绪波动起伏较大,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因此,在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日常交往过程中,应小心谨慎观察患者情绪变化,避免做出刺激患者病情加重的行为。
文/阿秋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有情绪发泄的时候,家属该如何去应对?
家属在陪伴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时,或者确切地说,家属们无论是陪伴抑郁症患者还是躁狂症者,在他们发泄情绪的时候,家属们该如何去应对?
是极力在他们情绪激烈的时候,进行说劝呢?
还是等待他们在情绪发泄完毕了之后,再来进行适度地回应和劝导、安抚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还是先来了解下:“抑郁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的症状特征”有哪些吧,“以及它们之间存在着哪些症状特征区别”?
抑郁症最典型的症状主要是:持续性的心境低落、绝望、脆弱想哭、消极悲观、对生活丧失了激情和欲望,换言之就是兴趣丧失了,连自己以前感兴趣的事情,也提不起任何兴趣和占有的欲望。
举个例子“”比如金钱”,他们也觉得即便拥有了巨额财富,又能怎么样的一些消极念头,以及还会伴随着轻生的念头等等,这些都是抑郁症患者身上最典型的一些“情绪心境上的特征”。当然也会有一些躯体上的症状,如:头晕、无力、乏力等等症状。
而双相情感障碍也可以说是抑郁症范围里的一种,因为若是一个人患上了双相情感障碍的话,其当事人的状态大多数的时候都是处于一个抑郁的状态的,而在这种抑郁的状态下,当事人因为压抑太久、也有可能是因为大脑的里神经递质溶度突然增加,导致人处于一种兴奋、亢奋的状态,而这个时候,很多患者这时可能就会认为自己好了,因为躁狂发作时,有一种表现往往是很容易蒙蔽人的,进而形成一种“好了”的假象。
于是乎,不懂的人,就会私自把治疗中断,认为自己好了,其实那可能是躁的表现,假设这样做了,必然存在着有很大的风险的,因为那可能你没有好,而是药物在控制着你的症状。如此一来,因治疗不系统、也不彻底,复发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
所以,切勿私自停止治疗,当自己的情况好转了的时候,一定是先把功劳去归结为科学治疗上的效果,即:是治疗控制了你的症状,而不是你所认为自己真的就好了,那样往往你就会被“假象”给骗了,导致私自停药,治疗不彻底。
而这种感觉像“好了”的迹象,或许就是一种比较轻微的躁狂症来的,或者我也把它称之为是一种“相对温和的躁狂症”。
综上所述,所以说躁狂症,也是分类型和程度的,比如:“这种理性温和的躁狂症”,因为治疗后,自身感觉就像一个正常人一样,在面对这种情形,一是继续持续治疗;二是这种轻微的躁,在我看来问题一点也不大,大家完全可以放心的按照抑郁症的方案和方式进行治疗和疗愈。
以上是一种轻微躁的表现,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躁狂症的症状表现就比较夸张了,也比较严重,其典型的症状有:
“自残行为、脾气暴躁和攻击人的行为、摔东西、不睡觉也不困,表现出兴奋亢奋、话多、行动量变大、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冲动消费、觉得自己可以做大事等等”,这些便是典型的躁狂症状,当然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这种躁狂的状态和抑郁症状是来回切换的。因为文章前面也说了,一个人患上双相情感障碍的人,大多数的时候是处于一种抑郁的心境的,而躁狂的占据时间则比抑郁的心境要少很多。
但是患上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往往比单纯的抑郁症患者更加的痛苦,这是因为双相障碍患者来会切换的低落和兴奋的状态,常常折磨得他们身心更加的疲惫不堪。
你想想一下子心境跌入谷底,一下子又感觉自己像一个正常人一样或者又特别亢奋、躁狂到脑袋都要爆炸的感觉,想想都令人胆颤害怕,就像一个恶魔附体一样。这样一种精神上的摧毁,常常令双相患者感到异常得痛苦不堪,以至于他们控制不住自己的要去自残和折磨自己。这些都是一个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身上典型的症状。
所以,这也是今天我想说的重点,家属们在面对一个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躁狂发作的时候,他们在发泄情绪,又或者摔东西的时候,又该如何去布局当事人周围的那些装饰和物件的摆设呢?而哪些物件,又不能出现在他们的周围或者房间呢?
说到这个话题,为了患者的安全,家属们还是必须去有意地帮患者的房间周围稍微的布局下,比如:“一些利器不能出现在患者房间,如剪刀、小刀片、玻璃杯子,尽可能地用一些公仔或者其它一些软体的装饰品,不动声色的帮他们置换下,这样一来就可以保证他们在躁狂发作时,不会伤及到自己了。这看似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其实在实际中,也将大大保障了他们的安全性。
再者,当躁狂发作时,或者抑郁症患者,他们在发泄情绪的时候,作为家属来说,往往不知道如何去安慰他们,不知道如何去作回应等等。其实这个问题,《走出心魔》书籍里也写得很详细了,为了再次提醒、巩固家属们的意识,还是有必要再来强调一番,所谓的患者在发泄情绪的时候,这里不管是任何一种精神疾病问题,家属们一致地对待态度就是:“学会去照顾他们的情绪,满足他们情绪上的发泄”。
因为患者在发泄情绪时,通常来说都是一种不满和压抑的宣泄,这是好事,不发泄才是可怕的,因为我们都知道,那些有轻生行为或者有这样念头的人,都是在不声不响中发生了,这也正应了那句话: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所以患者在发泄的时候,不管频率是否高,其实都是一件好事来的,家属们大可不必大大惊小怪的,更不能去与他们对抗,反驳。
因为对抗意味着家属在压制他们的释放,会使得他们苦上加苦,而这种做法无疑是错误和愚昧的。
所谓的情绪照顾?
就是当他们在有情绪的时候,当他们需要发泄的时候,家属们需要去配合,即:做一个乖乖的聆听者,同时要进行适度地回应,也就是说当他们发泄的时候,不是去对抗,而是进行一些简单地说道理,且不能过于啰嗦,这个需要家属们随机应变。
原则上要遵循:“适度回应,且不去对抗即可”。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患者尽情地发泄了情绪,得到一种精神上的释放,而家属们的耐心聆听和适度回应,则给了患者精神的一种情绪上的照顾与满足。这样的一种正确做法,是每一个焦虑、急于想改变患者的家属们需要去遵循和学习的,做好了这一点,最起码可以帮助患者在精神上得到一种被尊重和被在乎的重视。
更为重要的是:患者需要这样一个突破口来一步步释放,最终在家属们的耐心呵护下,得到引导和启发似的唤醒。这才是最重要的!
总之,陪伴的路,很艰辛,但是这条路走过来了之后,家属和患者都会得到一个巨大的提升和成长,而彼此之间的关系也将更加的牢固和谐。
专栏 家属如何帮助抑郁患者度过难关?作者:二级心理咨询师阿秋99币483人已购查看-end-
阿秋,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知名情感导师、知名情感心理学作家、身心灵健康传播者;著有新书《走出心魔》一本疗愈焦虑抑郁的灵魂书籍,陪你一起疗愈。
目前临床上,并不会因为症状的这些区别而认为,II型双相是I型的轻度形式,也不认为II型可能会发展为I型。在心理咨询领域,大家普遍更认为,单理解先是情感障碍,因为障碍分很所种类,例如还有人格障碍;所以先确定大方向是情感障碍,双向指的是两个,一个是躁狂一个是抑郁;就是情绪的极端变化很大呈现两极性;具体的躁狂和抑郁也是单独的心理障碍;如果确认是并不能症状的轻重来比较两类双相患者所遭遇痛苦的多少。自尊心膨胀。即使实际上并不具备某种能力的时候,过度夸大自己的能力,比如一个从未学习过航天知识的人认为自己能发明航天飞机。
躁狂发作是情感高涨,精力过剩,力充沛。在抑郁发作期间,同一个人可能会觉得太累而不愿起床、自我厌恶感强以及超过失业和负债的绝望。睡眠需求减少,言语增多,内容夸大,挥霍,做事往往冲动,轻率,易激惹。持续最少一周。
双相障碍如不治疗,易反复发心境情感障碍的一种类型,一般指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会对我们抑郁障碍”之前。表明了新的研究成果证实在基于症状学、家族史和遗传学,“双向障碍”是连接“精神分裂谱系”和“抑郁障碍”的桥梁。的生活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作,长期的反复发作,导致患者疾病慢性化、人格改变和社会功能受损。
一种是双相的抑郁和躁狂交替发作,专业术语就叫做:“双相情感障碍”。
小时内迅速交替发作且症状同样突出,以前也曾有过至少1 次躁狂或抑郁发作)。换句话说,在这两个情感极端之间切换也有频率的不同。有的人一生中只有一次在某一极端,有的人每隔几个月就在这个极端之间转换,还有的人一天中就完成了两个极端的切换。
我是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的患者,我曾经三次住院治疗。如果是你说的这种情况的话,恐怕只能住院治疗了,因为患者此时的心理已经非正常人心理了。
你所说的症状全部都是典型的躁郁症(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的更通常的称法)的躁狂症状,是典型的精神病性症状,你用正常的方法是没有办法改变他的这种病症的。当然,药物治疗可以控制,但是我以我亲身经历说,在医院的效率才是最高的。
我在躁郁症吧发过躁狂的发作特征的帖子,你可以去看看的。你朋友的这些症状,所有躁狂患者几乎都有过,比如思维奔逸(他讲话快而且不停是因为他的思维非常快而且可能是跳跃性的),疯狂花钱(我第一次的病的时候买过几百块钱的贺年卡,到现在家里还有),易冲动且不考虑后果(暴力倾向,坚持要开车这些都属于这个)。经济上压力大不是他借钱的原因,他借钱喜欢花钱是因为病症,这是畸形的心理,也是异常的心理,你不可能用正常的理性思维去解释和阻止。
有一种躁郁症发作情况是躁郁混合发作的情况,我属于这一种,躁狂和抑郁情况可能通透式出现。
住院当然不不是必须的,但是住院的效果远远比不住院的效果好很多也快很多。我有四次很严重的发病,三次住院。其中一次是药物控制的,勉强控制下来,但是不到半年就剧烈发作,导致最后一次住院,而最后一次住院前后只经历一个月,我在学校的事情几乎一点都没有耽误。
针对你的补充:安静下来那就是明显的抑郁期。不要轻视他说想死这样的话,这话在说的时候差不多是认真的。此时我建议让他感觉到被家人被朋友需要,被周围的人需要,给他强调他活着的价值,建立起他活着的这种责任感。当然,虽然是认真的,不过很少会有这个勇气,很多人在决定自杀的时候会返回,会害怕什么的。
PS:我是双向情感性精神障碍的患者,到现在已经六年了。我现在恢复的还不错,大学也顺利念下来了,明年就毕业了。有关于这个病的资料和讨论,可以来躁郁症贴吧。如果你觉得还有什么地方我可以帮忙,也尽管通过百度消息等方式联络我。
最后:不要用有色眼镜去看精神疾病的治疗。一个人的病情是由他自身情况决定的,住院或者是吃药不能改变他的病的情况和性质,但是如果该住院的时候因为世俗的观念而延误了治疗,那么对谁都没有好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