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林语堂先生说过:“人的一天有上午中午和日落,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这办法是再好不过了,人生没有好与坏,只是在哪一季里,什么东西是好的问题!”老先生的意思是说:生命的划分是公正的,人生轨迹是展示生命的一个历程,点点滴滴,反反复复日子组成的岁月,会在每个人的脸上留下相同的痕迹,但这历程中的精彩,却各有所不同!
忍不住地想,脑海里一些镜头涌现,仿佛看见,婴儿的一声哭泣,预示着生命历程的开始,从嘤嘤吸奶,颤颤迈步,牙牙学语,到上学工作,结婚育子,朝朝暮暮,不知不觉,以每天的日子为代价,在生命的轨道上奔跑——-
夕阳下,岁月漫步在暮年,人生如醇酒,在最后一口的浓香中回味,耄耄之年,回首一生,忍不住感慨万分
于是,长叹一声:人生多像一篇散文啊!
我知道,以我的阅历,羞于在人生的长河旁妄加指点,我只能看长辈们在街头巷尾的板凳上,目光淡定,那白发在微风的吹拂下,“悠闲”地在前额飘着,而我,从他们身边经过,总能听到那声声亲切的打招呼声:“闺女,又回来看你爸爸了?”那灿烂的笑容,让我心生感动。
今晚,雨,又开始了纷飞,站在窗前,看暮色中,那翠绿的叶儿舒展地被雨洗涤着,花儿也在雨中恬静地享受着沐浴,这一刻,很想,也很需要一些思考,于是,有关于人生的感慨,在我心里瞬间膨胀着,成长着————
叹草木之追求,绚烂于开花和结果,何况是有思想的人类,来世一遭,也总在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和理想,所以,每个人书写的人生散文,都有自己独特的韵味!
岁月不停地往前走,人生的旅途是一张没有回头的单程票,人生之路,也是在一点一点地缩短,文人造就的“来世”,让人们浮想翩翩,一颗想长生不老的心充满期待,而现实中周围的诱惑,总能把人的本能欲望达到极致,总是幻想着幻想着:
在气候适宜的城市,过着舒服的日子,和相爱的人,牵手到永远
在舒适的环境中,有一令份人羡慕的工作,无忧无虑,潇洒地生活
这本无可非议,有谁不向往美好的生活?又有谁不在自己营造的梦境里反复品味和陶醉呢?也许,这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有憧憬才会有希望,生活才会有滋有味。
但,人生在世,总有许多不如意和不开心的时候,也会有记的很痛苦却不想忘记的人,还有自己解决不了大家也无法分担的忧愁。
也许,这就是真生活,在平淡的日子里高兴着,幸福着,感慨着,痛苦着,忧愁着,反反复复,周而复始,伴随你一生——
这就是人生啊,所以,当你无法预料自己的未来时,那么就请以最自然最美的心境对待每一天,珍惜家人,珍惜朋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二食,帝力于我有何哉”
平凡单纯地生活,就是我们的快乐人生!
写到这里,似乎还是没有把人生谈的很透彻,其实,人生本身就是这样,也许真的不需要太透彻太明白,它需要我们不断地反复去感悟,不断地在自己人生的旅途上尽心的装扮,或栽花或栽树,或除草和清除虫害,当你把每天不知不觉所做的事串接起来,不就是你人生最完整的图画和诗篇吗?
只是,这支笔始终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如能悟到其中之真谛,就会一如散文的精髓——-形散而神不散!
那么,就足矣!
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广义的散文,是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行文章。除以议论抒情为主的散文外,还包括通讯、报告文学、随笔杂文、回忆录、传记等文体。随着写作学科的发展,许多文体自立门户,散文的范围日益缩小。
狭义的散文是指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是和诗歌、戏剧、小说并列的文学体裁;它包括政论、史论、传记、游记、书信、日记、奏疏、小品、表、序等各体论说、杂文, 是语言艺术文学体裁的典范,并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它浇灌了各个时代的文学园地,也灌溉了历代文人,至今仍使人们受益。
散文是“集诸美于一身”的文学体裁。文学是表达人生和传达思想感情的。通常来说,小说、诗歌、戏剧无论是在结构上,还是在格律、剪裁、对话等安排布局上,都有很严格的要求:而散文,却可以自由些,看起来只是不经意地抒写着一己的经历和感受,所表现的多是零星杂碎的片段人生。语言诗意最美。
散文主要包括叙事性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议论性散文。
古人主张主张作品“皆自胸中流出”,直抒胸臆。现代人也有同感。散文是一种包孕情感的文学自述,它是独白的艺术,是以“我”为中心的叙事活动。这就要求散文作者的真实性——真实身份、真实经历、真实情感以及相关事件的真实性。这是许多作家之所以反对在散文中进行虚构的原因。散文属于非虚构作品,散文的本质就是真实性。
自我、真实和笔调是散文的三大基石。散文的最大特征是从自我出发,展现自己的精神世界。除了精神自我,还有叙事自我,散文应该保持自我的主观视点,保持在场感;散文的真实重要的是主体真实,就是真情实感。总体来说,情节要真实、细节可以合理想象;感情要真实,场景可以整合。当作家重在主观表达时,形象已经写意,可以有较多虚构,需要作家有很高的才能,但这些并非散文创作的通则。今天很多学者的知性散文并不强调文采和技巧,但他们丰富了散文的承载力和思想性,形成了散文新的风向。( 文章阅读网:
散文的特点
1语言优美而凝练。
散文素有“美文”之称,晋代木华于《海赋》中说:“若乃云锦散文於沙汭之际,绫罗被光於螺蚌之节。”所谓优美,就是指散文的语言富有清新之雅,活泼之韵,音乐之美。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习习春风,温柔可感。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
2结构形散神不散。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写作的切入点多么新颖,都无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散文中常见对所写事物作细致描绘和精心刻画,这就是所谓的“形得而神自来焉”。
3内容贵在有“自我”。
刘锡庆曾这样谈散文:散文姓“散”名“文”字“自我”(具有独特个性的真实作者)。散文贵在有自我,表现的是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真实感受。散文一般去刻画真人真事,描写真情真景,但又允许在为此基础上进行一定的适当的加工和处理。散文中第一人称是多见的,散文中的“我”,一般就是作者自己。如散文《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中的“我”,就是鲁迅自己,如散文《背影》中的"我”,自然也是朱自清自己了。
以上三者乃散文的语体特征、体式特征和素材特征。
如果诗歌是窗,那么散文则就是门。窗,当然是不能随便出入的,但是,门——大家都可以从这里进进出出……写日记、读书信、作序跋等等,我们几乎每天不都是在和散文打交道吗?
散文既无诗歌的音乐节奏,也无小说的故事情节,更无戏剧激烈的性格冲突,总之,从形式到内容,散文的确好像是显得太平常了一点。然而,人们忘情地读诗、读小说,看戏剧……也一样忘情地鉴赏散文!散文的魅力究竟在何处呢?我们又该沿着怎样的路径去寻幽访胜呢?
2006-09-19 07:48回复
秋水清韵
11位粉丝
核心会员7
4楼
一、散文鉴赏的一般法则
1.感同身受,渐入佳境。
文学以形象反映生活的特质,这在我们鉴赏一切优秀的文学作品时都能强烈地感受到。一旦真正进入鉴赏而不是匆匆地“走马观花”或一味地去寻找什么概念,那么我们在作品里所得到的首先就该是作家所塑造的生动艺术形象的复呈,伴随着这种复呈又会自然而然地体味到作家浸透在形象里的意蕴。这时,我们就会感到一下子到了另外一个完全是自立自足的世界——即文学艺术的意境之中去。
大凡成功的文学作品均有意境,这是由文学的形象特质所决定的。散文也有散文的意境,虽然它不像诗歌意境那样更具特色,但它与小说、戏剧比较又显得突出一些。作为一个好的散文鉴赏者,完全应该善于体味散文美的意境。如何去体味呢?我想这里还有必要区别一下散文与诗歌意境的异同,从而才有可能运用不同的方法去探求它们的意境之美。
散文与诗歌亲如姐妹,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紧密联系,但在意境的创造上却很有差别,这就是诗境尚虚,文境征实。诗境强调大胆想像与夸张,也允许虚构与概括,追求避实就虚的空灵,常给人以“水中之月,镜中之花”的美感;文境则大致相反,强调严格的真实,不允许套张与虚构,追求避虚就实的真境界,常给人一种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美感。
诗境尚虚,文境征实,这是从整体上的一个把握,具体地讲也并不都是如此。正因为诗境尚虚,所以诗歌鉴赏就特别需要想像,这才可能将诗人虚拟的浓缩了的东西变成真实的丰富的生活图景,从而领略其意境之妙;也正因为文境征实,所以散文鉴赏就特别需要感受,这才可能将散文里真实的具体的东西准确充分地复现在我们面前,从而体味其意境之美。一个人的散文鉴赏水平如何,至少一半是取决于他对散文意境的感受力的高低。
2006-09-19 07:49回复
秋水清韵
11位粉丝
核心会员7
6楼
散文不仅以形象反映生活,而且讲究客观情景的细致描写,这样对散文形象的感受力就显得更为突出了。何谓感受力呢?它即是指读者对散文艺术形象的一种领悟能力;换言之,也即是指读者对作者所描写的形形色色的生活图画可以在自己的心目中毫不费力地复现出来,能获得某种称心适意的共鸣美感。然而,真正能够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地去涵咏玩索的人并不很多。一个人对散文形象的感受力是在长期实践中培养起来的,或者说是由于反复的经验而获得的一种敏捷性。这里说的经验,它应是一个含义十分丰富的概念,包括生活经验、艺术经验和知识积累等,诸方面结合在一起,也就具体构成了我们说的对艺术形象的感受力。
创作散文需要有丰富的生活阅历,但鉴赏散文是否也要具备呢?很多青年读者对此或许不以为然,那种认为只凭一点书本知识和艺术经验就能鉴赏散文的观点必须予以纠正。比如说,一个没有经历过任何白色恐怖的读者,鉴赏叶圣陶的《五月卅一日急雨中》就会总觉隔了一层;一个有过流浪经历的读者品赏瑞士黑塞的《农舍》,总比一直处在正常生活中的人体会更深;一个从未坐过飞机的人,难道也能想像出刘白羽在《日出》中描绘的壮景吗?
一切优秀的散文,其意境总是深邃隽永的,往往很难一下子就能发现。我们在具备了作品里相应的生活经验之外,还得凭着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艺术修养去敏锐地、认真地感受对象的形象特征和细节内含。这就好比在江南园林中寻幽访胜,进愈深而景愈奇,能给人以渐入佳境的感受。
在这个渐入佳境的过程中,我想尤其不能忽视感同身受的作用。姜夔说:“三百篇美刺箴怨皆无迹,当以心会心。”(《白石道人诗说》)也就是梅圣俞所说的“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六一诗话〉引》)。他们虽然都是讲诗的鉴赏,但在这点上与散文鉴赏也是相通的。这种“以心会心”,感同身受的审美鉴赏,应该说是我们探索散文之美的最为基本的方式方法。
2006-09-19 07:50回复
秋水清韵
11位粉丝
核心会员7
7楼
2.因声求气,循声得情。
作家秦牧曾谈到这样一个故事:某国有一位著名女演员,拿着一张菜谱,以另一个国家的语言当众朗诵,运用的是她演悲剧时的腔调,那沉痛苍凉,凄苦激烈的音调,竟使座中有人为之泣下。一张菜谱,不可能有什么情感内容,况且还是他国语言,但它能使人泣下,这个故事生动地说明了语言的声音本身有着独立的表情作用,同时也告诉我们,鉴赏散文不能忽视了声感的要素。
散文,可谓是言情的艺术。我们知道,人的情感是不见之于形的抽象的东西,必须靠语言符号表现出来,但汉语符号本身包含有形、声、义三个方面,因而在表情上就有了各种复杂的关系。我们的汉语,就一个个单字来看,它们虽然不可能有什么变化,但因每个字都具有形、声、义,不同的组合固然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情,而且在形、声这两个方面也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所以,作家运用语言,不仅要选“义”,同时也要选“形”与“声”。“形”,在字而言是指笔画结构,在文中是指句子的参差、整齐和语法构成等,这里取后者。“声”,在字而言指读音,这里侧重指句子的音乐感。值得注意的是,选“形”是为了选“声”,是以“形”的变化来造成“声”的变化,最终达到更好的传情。“形”本身不可能有独立的意义,只有通过“声”来传情。
散文作家依靠语句的错综和声音高下的奇妙调节,就能使人读起来觉得具有了声感变化,同时还会感到有一种生气灌注。生气不可能凭空存在,语言的声音节奏正是文气存在的形迹。
作者因情而发为辞,辞生则声音与文气也便随之产生了。好比平常人们讲话,有了意思才讲,要讲就必须借助于语言(辞),而运用语言的时候又少不了抑扬顿挫、轻重急徐的语气。语气在文章里便是文气。这个过程即是:
情——辞——气——声
刘熙载说:“作者情生文,斯读者文生情。”(《文概》)这表明读者鉴赏作品恰好要和作者走一个迎头路,那么鉴赏散文的过程便是:
声——气——辞——情
这也就是说,散文鉴赏要特别注意抓住声感的突破口。从声感出发,因声求气,循声得情。
因声求气,循声得情,就是根据文章的言之短长、声之抑扬来诵读,并通过诵读来体会作者贯穿在作品里的文气,又通过对文气收放的品味来体会作者的情感。夏尊和叶圣陶两先生合著的《文章讲话》,其中还明确指出:“文气这东西,看是看不出的,闻也闻不到的,唯一领略的方法,似乎就在用口念诵。”鉴赏散文切忌像读科学论文一样只是着意在里头分解,而应把大部分的时间放在诵读上,由此自得文中奥妙。
散文的诵读自然不必像诗歌的吟诵那样有很多讲究,只要符合散文的自然节奏就行,这与散文行文的洒脱有很大关系;但也并不是一味毫无组织,或长或短,或排或偶,或承或转等,均有一定之妙,往往可以因声而求的。
散文的诵读还要求长久地熟读,光一二遍不可能读出文章的声情来,只有在烂熟之后,才有可能对文章内容有深切的了解,也才会高下合度,缓急相宜。我之神气皆与作者相通融,一吞一吐,均由彼而不由我,语言之音节一并奔涌在我喉吻间,出神入化,融液浃洽,一起从声情中溢出,由此自然铿锵发金石声。
2006-09-19 07:51回复
秋水清韵
11位粉丝
核心会员7
8楼
二、散文鉴赏的两个重点
1.牵住线索,沿波讨源。
散文实则是不易把握的一种文体。古今中外那些优秀的散文作家,仿佛都是一个个神奇的骑手,纵横驰骋,洒脱不羁。他们的作品,就好比风行水上,一片涣涣然,既有自然的美,也有飘逸的美。刘熙载将此谓之为“飞”,认为“文如云龙雾豹,出没隐见,变化无穷”;又云“文之神妙,莫过于能飞。庄子之言鹏曰‘怒而飞’,今观其文,无端而来,无端而去,殆得‘飞’之机者”(《文概》)。散文这“无端而来,无端而去”的“飞”的艺术,对于鉴赏者不得不慎。
鉴赏散文,思想倾向先可以不问,结构技巧也可以先不去管,关键在于必须窥见文章从何“飞”来,又如何“飞”去。这文章飞动的来龙去脉,人们常称之为“线索”。如果我们把作者行文的线索牵住了,然后再披文入情,沿波讨源,依源整派也就犹如按图索骥一样容易得多。此时,其文章无论怎样“出没隐见,变化无穷”地飞来飞去,但读者一样能够驾驭,达到循干理枝,因枝振叶,纲领昭畅,牵一线而明全篇。
线索之于散文是不可须臾离开的东西。因为越是无拘无羁的体裁,就越需要维系其艺术生命的线索,使生活的珍珠串连在一起。散文既是“飞”的艺术,散文线索因而也应是彩丽纷呈、灵活多样。归纳起来有如下三大类型——纵贯式、横贯式和纵横交贯式。懂得散文线索的这些基本类型,对于散文鉴赏很有好处。
2006-09-19 07:52回复
秋水清韵
11位粉丝
核心会员7
9楼
所谓纵贯式,就是按事物本身发生发展的进程作为线索,纵深地组织材料。最为常见的形式是以时间的次第为线,且往往为一些叙事散文所采用。其特点是叙述事情有头有尾,来龙去脉比较清楚,也较易于读者把握。也有以空间转移为线的,这是纵贯式线索中的另一种形式。写景一类的散文,多属此类。因为这类散文描写的对象是相对静止的客观事物,要求依照观察次序来结构文章。不过,这类文章的骨子里仍然离不开时间的因素。在纵贯式类型中,还有一种以情节为线的。它虽然更多地见于小说、戏剧之类,但在散文中,尤其是叙事散文中也并不少见。
所谓横贯式,就是以内在的思想路线或外在的某个物件来连缀各种互不关联的“画面”“断片”,按事物的性质归类,并列地组织材料。横贯式在具体运用中又有种种不同。诸如以情感为线,以事理为线,以物件为线等等,这在横贯式中运用得最普遍,也是最能表现出散文文体特征的形式。以情感为线的,多见于抒情散文。井上靖《春将至》,通篇即以盼春的心理来贯通,把天文地理、风土人情和景貌气象,统统凝聚在这一情感基调上。以隽永的情感为线,是深入作品底蕴的结果,它不仅在抒情散文中普遍采用,在一些怀人叙事散文中也常常碰到。朱自清的《给亡妇》,即是以一条至诚醇厚的怀亲颂妻的情感线索把一些日常琐事的片断粘连在一起,杂而不越,散中见整。以事理为线,是更偏重于内在逻辑性的一种横贯式,多见于即事明理的议论散文。其行文线索,常常是作者从对事物感受和思索中提炼出来的一种观点,其他材料便据此展开。如秦牧的《象和蚁的童话》等。在有些托物言志、寄情于景的抒情散文中,最爱用某一物作为行文的横贯线索,这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物”侧重在作为线索而出现的,如秦牧的《土地》;另一种是不仅作为线索,而且也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寄托点,常常具有某种象征和寓意,如西班牙作家麦斯特勒思的《夜莺》即是。
比较来说,纵贯式线索尽管有种种不同,但总归是符合事物发生发展的自然顺序或进程,也符合人们循序渐进的普遍认识规律。横贯式线索则带有某种哲学的抽象,行文中时有跳脱,因为被线索连缀在一起的是一些各不相干的材料。这样,就从形式上拉开了创作者与鉴赏者之间的距离,给鉴赏者造成了一定的理解难度。不过,大手笔又特别善于处理与鉴赏者之间的矛盾,精于明为跳脱(断)暗为连结(续)。善断善续,能够把明断与暗续辩证地统一起来。
所谓纵横交贯式,不过是以上两种方式的综合运用。这种情况,在一些游记散文里颇为常见。游记如果单用一条游踪的纵线,文章就很可能像记流水账一样,写得散漫,故往往在游踪的线索之外再加一条横线索来约束。当然,这种线索方式在一般叙事散文中有时也可以碰到。如曹靖华的《小米的回忆》,既以时间次第来展开回忆,又以横线索“小米”(物)来贯通。
世界本身就是一架由无数个物件组合的庞大而复杂的机器,内部诸因素也无不存在着种种联系,这些联系我想一定也可以寻找出多种不同的生活线索来。同样,一个理不出生活线索的人,对社会的认识也一定肤浅、片面。然而,线索的种类五彩缤纷,生活和人生的经纬错综复杂,反映到散文里的线索艺术又何尝不是如此?上列种种,当然还只是一个大略的概观,但无论怎样变化,都超不出纵贯、横贯和纵横交贯这三大类型,具体如何演绎就难以尽数了。
2006-09-19 07:53回复
秋水清韵
11位粉丝
核心会员7
10楼
2.纵观全局,探索主题。
主题亦叫中心,是作者在散文里所表现出来的对人类社会种种现象的态度和观点,它是一篇散文形成的灵魂。鉴赏散文,将散文的“灵魂”——主题探索到了,也就等于抓住了散文作品的本质,它同样是散文鉴赏的一个重要的决定性的步骤。
对散文主题的探索并不十分困难,但如果想用几句话准确地说出它的主题又非易事,这是一般人常有的经验。有些人鉴赏散文,往往喜欢凭着一点直感去判断作品主题,结果使作者本人也会大吃一惊,往往失之于偏颇。
探索散文主题的途径与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
第一,从作品的写作背景探索主题。
主题的表现不可能离开一定的写作背景和作者其人的世界观的制约,想办法弄清作品是作者在怎样的心境下写出来的,当时的时代背景如何,社会环境怎样等,是我们探索散文主题的重要途径。例如茅盾的《风景谈》,大多数人都认为是“极力赞美当时中国***领导下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军民伟大而崇高的革命精神”的,但这个主题是如何体现的呢?因为全文从头至尾是赞颂属于“第二自然”的特殊的“风景”,而连像“延安”、“革命根据地”、“***”等字样却根本找不到,又谈何赞美当时的中国***云云呢?看来就非得要求助于本文的写作背景了,这是自然的。
第二,从作品的“文眼”探索主题。
文眼,是指那些特别精炼警策的词句,是作者精心安置的“慧眼”,也即散文主题的凝聚点。这点睛之笔,正是我们探索散文主题的直接途径。刘熙载在《文概》中说:“余谓眼乃神光所聚,故有通体之眼,有数句之眼,前前后后无不待眼光照映。”所谓“神光”,即散文的主题;所谓“照映”,即指主题对散文的统摄作用。如柳宗元《捕蛇者说》中的“苛政猛于虎”,杜牧《阿房宫赋》中的“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萧伯纳《贝多芬百年祭》中的“贝多芬的音乐是使你清醒的音乐,而当你想独自一个静一会儿的时候,你就怕听他的音乐”……都是“神光”闪烁之处,透过它即可以窥探文心的奥秘。
第三,从作品的重点段落探索主题。
散文的主题,它固然得通过作品的每一个段落表现出来,但它绝非平均分布在各段里;每个段落固然也都要为表现主题服务,但它们所担负的具体任务并不完全相同。或在描写某个具体的部位,或在叙述某个事件的过程,或在结构上承上启下以表明过渡等。可以说,一篇散文的大部分段落与主题的关系并不是直接的,有的甚至完全是出于结构上的考虑,与主题全无关系。一篇散文的主题,它常常是通过作品中的某一二个重点段落来表现的,它好像是支撑一篇散文的“力点”,它是我们探索主题时千万不能忽视的地方。
第四,从作品的内部联系中探索主题。
大部分散文,表面看来的确是“散”的,但它的内部却极有分数。循章求旨,在作品的内部联系中掌握行文的来龙去脉,分析主题,这也是一个有效的办法。
第五,从作品的总体倾向上探索主题。
探索散文主题有个最为常见的毛病,就是不从作品的全局着眼,不从全部题材的总倾向考虑,而是孤立地从某一枝节、某一部分来归纳主题,这是必须要克服的。与其他文学样式比较,散文表现主题并不是通过完整的情节,也不是集中通过某一两个典型化的人物等,而常常是通过一些事实的片段、生动的场面、作者的感怀来表现的。所以,从总体倾向上探索主题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2006-09-19 07:54回复
秋水清韵
11位粉丝
核心会员7
11楼
三、散文鉴赏的两个难点
1.剖析结构,仔细理会。
结构是散文包括一切文章的组织法则。人们常把主题比作文章的灵魂,把材料比作文章的血肉,那么结构也就是文章的骨架了。一篇散文的内容必须依靠结构固定并显示出来,结构是作品思想内容的形式体现。鉴赏散文,对其结构进行剖析,也就好比是对散文进行人体解剖一样,这对于我们了解散文的内部构成与联系,深入到散文的骨子里头仔细理会其奥妙所在有着重要的意义。不过,对散文结构的剖析一直是一个难点,它需要鉴赏者有较好的散文艺术修养才行。
5 散文鉴赏方法谈
一般而言,对散文结构的剖析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剖析结构由哪几个部分组成,亦即给散文分段。
就散文的外部结构来看,包括句、自然段和部分三个方面。前两者是出于文字表达上的需要,起着停顿与间歇的作用,均属于自然的形式单位,而且也有明显的外部标志,容易掌握。部分则是作者出于内容表达上的需要,集中某个方面的内容为突出主题服务的意义上的段落。一篇散文总是由若干个意义段构成,一个意义段也就是一个部分,它通常包括有几个自然段,当然有时也可能与自然段一致。这里所谓的分段,就是分析一篇散文由几个意义段组成,以便于深入了解其结构在开合、断续、抑扬上的特点,等等。
有些散文的意义段落是通过小标题、空行或用“一、二、三”的数字来标明的,这比较好办。也有一些散文是通过关联词语、承接句、过渡段等来暗示的,阅读时稍作留意也不难划分。对于那些既无标志又无暗示的篇章结构,就需要我们作认真具体的分析。但不管怎么说,意义上的段落,总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或同一时间,或同一地点,或同一性质等,只要把那些在内容上联系紧密的自然段划分在一起就是了。
二是剖析段与段之间的联系,看是如何完整、严谨和自然的。
所谓完整,是指散文结构有头有尾、有中段,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都有有机的联系,紧针密线,连贯一气;所谓严谨,是指散文的各部分安排得非常妥帖,紧凑,以至无法作任何增删更动,任何挪动或删削都会使整体构架脱节;所谓自然,是指散文结构要像生活那样浑然天成,不见斧凿痕迹,“当行于所当行,当止于不可不止”(苏轼语)。
2006-09-19 07:55回复
秋水清韵
11位粉丝
核心会员7
12楼
三是剖析结构的局部特征,深入研究开头、结尾和过渡。
剖析散文的结构,从大的方面而言,不外乎两条途径:由整体到部分,或由部分到整体。通过这样由外到内,由内到外的两个回合,又有什么样的结构不能被我们所认识呢?分段也好,分析段与段的联系也好,这是侧重在由整体到部分。这里要说的剖析结构的局部特征,则侧重在由部分到整体。这正如我们观赏一座建筑,不仅要观赏它的整体外形,同时还需要走进去,把所有过道、房间、旋梯什么的都看一看,这才知道它具有什么特色。
剖析结构的局部特征,也即是进一步要求从部分入手,并达到从整体上深入把握作品各个部分安排的方法与技巧,诸如作者在叙述方法上哪里是运用顺叙、倒叙、插叙和补叙?作者又是怎样安排波澜节奏的?是否使用了伏笔、悬念?尤其是在开头、结尾和过渡这些关键部分又有什么特征?等等。为了弄清它们,就有必要对散文的每个细小的部分作认真的考察和研究。
2.辨明作法,深入体察。
尽管人们时下对散文创作有无技法的问题又展开了论争,而且使人有点目迷五色之感,但客观地从散文创作的实践来说,一切优秀的散文作品,都应是“有技法”与“无技法”的和谐统一。说它“有技法”,是因为任何一位有作为的散文作者都不能一任自己的情感去随意发泄,驱遣语言、驾驭材料、想像、加工和组合的能力等都不为无法。说它“无技法”,又是因为一些优秀的散文作者都是娴熟地活用各种技法,将技法与内容融为一体,天衣无缝,以至于好像你说不出有什么技法了。
散文的这种“以无法为有法”(徐增语)的创作境界,对于散文鉴赏者来说,确实是提出了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鉴赏散文,如不辨其法,自然只能得其皮毛,始终只能停留在字面作一些浅尝辄止的欣赏。如果技法于你是门外汉,结构在你更是微妙不可把握的神秘,这样至多也是心知其好而口不能言。
有句形容看杂耍的俗话:“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用它来说明散文鉴赏水平的高下倒十分合适。由字面的欣赏到对内容与形式的鉴赏,也即是由“看热闹”到“看门道”,便是衡量一位散文鉴赏者能力大小的“分水岭”。然而,要想识“门道”,辨精微,就不得不对散文的技法有一定的了解。高尔基说:“必须知道创作技巧。懂得一件工作的技巧,也就是懂得这一工作本身”,“技巧是文化成长的一个基本力量,是文化全部过程的一种主导力量”(高尔基《谈谈〈诗人丛书〉》)。他所说的“文化成长”,自然也是包括散文鉴赏在内的。
2006-09-19 07:56回复
秋水清韵
11位粉丝
核心会员7
13楼
散文的技法一时也难以胜数,它们是历代文艺理论工作者根据长期以来的散文创作实践总结出来的。有的是以成语典故命名,如“一石数鸟”“釜底抽薪”等;还有的是采用一些生活中的至理名言加以说明,如“彩线穿珠”“曲径通幽”“移步换形”等;有的则是借用军事、音乐、绘画等术语来比况,如“欲擒故纵”“余音绕梁”“烘云托月”“横云断峰”等,上述种种,就其名称而言,已够人玩味了,况且它们还包括着各自丰富的内容。因而,辨明作法,深入体察,就成了高层次散文鉴赏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步骤。
库
搜索文档或关键词
浅谈我对文学情感性特征的理解
VIP专享文档 2011-11-04 4页 用App免费查看
浅谈我对文学情感性特征的理解
08级汉语言(1)班 沈毅
摘要:科学成就了世界伟大的改变,但改变不了人生的基本事实。生命原本是简单纯净的,亘古不变的是我们人性深处质朴的一面,比如诚实善良,温柔敦厚,比如坚强勇敢,当然,还有真挚的爱。文学作为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它尝试着用语言建构现实世界这样的一种方式表达出我们内心深处对于人生的体验和思考,这种体验和思考,正是基于我们最普遍的人类情感。
关键字:文学 情感 人性 文学作品
正文:众所周知,情感性是文学审美的一个重要特征,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强调文学艺术的情感性的观点就像一条粗大的红线贯穿始终。在西方文艺理论史上,18世纪启蒙主义,感伤主义和19世纪浪漫主义也非常重视作品的情感性的表达。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我国的文论家就提出文学是基于普遍人性的,而人性,则是人类情感的源头。文学本质上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形象性,情感性,虚拟性是文学的三个审美特征,如果说形象性是文学艺术的外在标志,那么情感性就是文学艺术的内在品格。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应该包含着作者丰富的个人情感的,或者说包含着大多数人的情感。文学作品往往承担着这样一种任务,那就是启迪和教化读者。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就曾这样对艺术下过一个结论:“艺术是这样一种人类活动,一个人用某种外在的标志有意识的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别人为这些感情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文学属于艺术,艺术本身是如此,文学自然也是如此,作家通过自己的文学作品,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读者,而读者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体验到这些感情,与作家和更多的读者产生共鸣。
浅谈我对文学情感性特征的理解
VIP专享文档
2011-11-04
4页
用App免费查看
浅谈我对文学情感性特征的理解
08级汉语言(1)班 沈毅
摘要:科学成就了世界伟大的改变,但改变不了人生的基本事实。生命原本是简单纯净的,亘古不变的是我们人性深处质朴的一面,比如诚实善良,温柔敦厚,比如坚强勇敢,当然,还有真挚的爱。文学作为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它尝试着用语言建构现实世界这样的一种方式表达出我们内心深处对于人生的体验和思考,这种体验和思考,正是基于我们最普遍的人类情感。
关键字:文学 情感 人性 文学作品
正文:众所周知,情感性是文学审美的一个重要特征,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强调文学艺术的情感性的观点就像一条粗大的红线贯穿始终。在西方文艺理论史上,18世纪启蒙主义,感伤主义和19世纪浪漫主义也非常重视作品的情感性的表达。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我国的文论家就提出文学是基于普遍人性的,而人性,则是人类情感的源头。文学本质上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形象性,情感性,虚拟性是文学的三个审美特征,如果说形象性是文学艺术的外在标志,那么情感性就是文学艺术的内在品格。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应该包含着作者丰富的个人情感的,或者说包含着大多数人的情感。文学作品往往承担着这样一种任务,那就是启迪和教化读者。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就曾这样对艺术下过一个结论:“艺术是这样一种人类活动,一个人用某种外在的标志有意识的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别人为这些感情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文学属于艺术,艺术本身是如此,文学自然也是如此,作家通过自己的文学作品,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读者,而读者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体验到这些感情,与作家和更多的读者产生共鸣。
前几天,一位网络编辑和我聊天,说起了传统文化这个话题,问我能不能写一篇文章。当时我答应了,可是在认真打腹稿时,几乎崩溃了。因为,这个题目太大了,一篇写不完。再加上现在网络文学的异军突起,就是网络文学的创作,分析起来也得好几篇。
所以,准备从浅入深,说说看法,也算是抛砖引玉吧。因为是在网上发表,就从网络文学这个新生的文学园地说起,因之,我起了这样一个名字,作为我的开篇之作:传统文学被青春撞了一下腰。
记得还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一次笔会上,省上的一位作协副主席说过一句话,到现在还记忆犹新:“短篇小说,一般的是一个故事、两个人物、三个情节。”当时是在对我们才进入文学殿堂的中年文学爱好者讲心得时说的。那年我才三十出头。其实,这样短短的一句话,现在回过头品味一下,包含了文学创作上的许多美学理论、现实主义文学、形式和结构、创作方法和手法、形象的表达、人物的描写、细节的必须和穿插、语言的沟通和用词遣句、人物和情节为什么服务……没有这些,就很难做好故事、情节、细节这个文章。
所谓的传统文学,大而广之,已经存在了几千年,尽管有东西方之争,实际上殊途同归,传统的文学创作理论,说不清哪个是传统的,走过了几个阶段,但是,这些阶段又是相互关联的,因为,社会是发展的,理论也在不断地探索、探求。当然,窃以为,不能包括“高、大、全”和局限于所谓的社会主义文学艺术之极其狭窄的艺术理论。因为,从有人类,就有了艺术创作(这点以后再详述),因此,广义上说,文学艺术是属于全人类的,也是来自于全人类的。
就目前的网络文学而言,很是复杂。从写作的出发点或者说目的来讲,有自娱自乐的,有几年写不完一个长篇、五六百万字为的'是点击率挣钱的,有孤芳自赏的,有爱好练笔的,还有一种是感情发泄的……等等。从写作手法上或者取材上,既有很不错的优美和内涵的,有耐看好看爱看引人入胜的,也大量存在着意境模仿甚至生硬模仿的,有闭门造车为了写作而写作的,有积累了丰富生活却写不出来面目苍白的,有结构混乱形式不恰当没有表达清楚的。等等。但是既然上网,总是要给人看、见公婆的,又都离不开艺术创作这个手工活,所以,还是和创作理论和文学艺术规律以及美学、审美原则分不开的,因此,传统文学艺术在这里,不免被青春(新兴起的事物)撞了一下腰。
其实,那么多诟病,主要的也就是那么几方面。
简单地说,文学艺术是灵感的艺术,仔细看看,就是那些干巴巴的作品也离不开回答这样的问题:人到底在为什么活着?生活的价值是什么?进而回答什么是生活的意义?小至怎样无愧于自己、家人的人生大到无愧于这个世界?作为人,生命短暂,但是又如何把握永恒?
有人会说,那些个性发泄的是吗?回答是肯定的。有人问,那些生硬模仿、钻进诗韵中造句的诗词是吗?回答也是肯定的。那些花草鱼虫的作品是么?当然。因为,花草鱼虫是没有思想的,作品给了他们美的享受和生命。因为,都是作为高级动物的人,有思想、有感知。必然会在思想感知下出现的。
这就回到了如何结构作品。看看绝大多数的网上作品,都逃不出这个范畴。关键是,如何经营好自己的作品。
我一直认为,一个好作品,一定是一定生活的升华,是用故事和情节结构出来的。但是,又不完全是这样。因为,没有恰如其分的细节来衬托人物和事件,主人公就干巴巴的站不起来。看到网上许多作品,不过是一个故事、一个小说的梗概、一篇好作品的提纲,为什么?就是因为没有情节和细节的描写。有相当部分的作品,为什么没有情节和细节,除了写不出来和不会描写之外,很大的原因是没有那个故事的体会、经历、见识、吸纳,也就是没有深厚的生活底蕴,当然写不出来感动人的作品,只能写一篇提纲式的小说——那不算小说,甚至于连散文、随笔都不是。让人看出是在编故事!
感性的东西升华为作品,应该是鲜活的,任何人看到,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物或者一个回肠千转的故事展现在眼前。这样的作品是在提炼生活中得到的,是用了灵气和悟性提炼出来的。没有生活的积累,当不了文学家或者文学作者,没有灵性和悟性也依然当不了。当然,还要加上文化底蕴,其实,这也存在于积累生活之中。诚然,那些无病呻吟和有病呻吟的作品,有的也很深刻,那是生活所得。但是,离开了那些事情就写不出来别样作品,因为,没有别样的生活或感受,或者感受不深而悟不出其中的真谛。
这就又到了一个阶段:写作,一定要启迪智慧。许多生活的经历、阅历在大脑中集合,这是感性的,超越了感性,感知在自己创作的具体对象上,就是抽象。抽象的东西再次加工,就有了具体的人物、事件、故事、情节、细节,这就如世界在你的大脑中撒下了各种各样的种子,当发芽时,开了花,结了果,那就是感知和作品的一致性。
所以,网上的文学创作方兴未艾,如果,更好的感知生活、提炼生活,就一定会出现更多的好作品。
我在我的《飞天花笺(七):写作手法心得及其他》中写过:“作品应让人物去写,不能以作者的框子去写。”达到了这一步,就是灵性掌握了创作激情。
我还写过:“用外在的真实,才能描写出内心的真实。人的面貌、姿势、动作、语言、心情、故事表现出人的灵魂、思想、感情,就完成了外在的真实。”
我在《飞天花笺(二十三):文学的根须枝茎花果》也说过:“文学和诗歌的创作,所有精品,所有耐人寻味,让人读得下去又爱不释手的,尤其是网络时代的到来,一个特点是不容置疑的:那就是都来源于丰富的生活感受和细密的观察。这就是离不开生我们养我们的这片热土。根须扎在那里,作品就带着那里的味道。”
因而,我毫不怀疑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反对这个古今中外文学艺术客观规律,到头来是没有出路的。
传统的文学艺术创作,虽然被撞了一下腰,到底还是要站在创作大军的前沿指挥着的。人,有感情,就逃不出这个规律。
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称作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所以文学艺术是以自身的形式表达生命情感的存在,一切文学艺术都是以精神情感作为支柱。
所以文学除了拥有外在的、实用的、功利的价值以外,更为重要的是它还拥有内在的、看似无用的、超越功利的价值,既精神性价值。
关于精神,可以有诸多不同的定义。我们一般是在这样的意义上界定精神这一概念的:它是人内在的一种意向性存在,是人的理性与感性诸多心理因素的有机统一,是人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的一种心理活动过程。因而,精神的价值不同于物质的价值,它是内在的、本体的、不断超越自身的。文学艺术的创造活动是文学艺术家的精神活动,文学作品属于人类的精神产品,文学艺术的接受鉴赏也属于人们的精神领域的活动,所以,文学艺术的精神性价值应当是其自身最为内在的、基本的价值所在。正如早期的德国现象学学家Moriz Geiger指出的,“在艺术作品中,存在着一些构成其价值的确定的特性”,那就是艺术的精神性价值的特性,即它并不以为了实现某种目的的服务的手段,那么他就无法理解艺术。这些价值是作为存在于作品之中,作为被包含在艺术作品之中的特性而被人们体验的。”
艺术,在履行自己的种种“服务”职责时,反而已经忘记了什么是它自己,而我们在拥有过多“艺术作品”时却失落了“艺术的精神”。
艺术,并不仅仅是工具,甚至也并不总是“作品”。但是艺术在本质上是一种生存方式,生活态度,生活的内涵,是生命赖以支撑的精神。
所以如果文字艺术离开了生命情感,就成了枯燥乏味不能表达精神生活的文字本身,而不是其所表达的艺术高度
音乐、舞蹈、文章、书法作品、绘画等。
1、音乐
音乐是反映人类现实生活情感的一种艺术,音乐是用组织音构成的听觉意象,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与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
也是最能即时打动人的艺术形式之一。旋律响起人们往往无法抗拒的立即处于音乐的氛围当中。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有自己表情达意、塑造艺术意象的表现形式。
比如舞蹈是通过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绘画是通过线条、色彩、构图,文学是通过字、词、句、篇来体现艺术意象。
通常,人们正是以表现手段的不同来区分艺术的不同种类,例如不同的乐器。音乐还能表现出乐手们和音乐创作者的用心。
2、舞蹈
舞蹈是一种表演艺术,使用身体来完成各种优雅或高难度的动作,一般有音乐伴奏,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它一般借助音乐,也借助其他的道具。
舞蹈本身有多元的社会意义及作用,包括运动、社交/求偶、祭祀、礼仪等。在人类文明起源前,舞蹈在仪式,礼仪,庆典和娱乐方面都十分重要。
中国在五千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舞蹈,它产生于奴隶社会,发展到秦汉之际已形成一定特色。
3、文章
《文章》包括各种文体的著作、作品,如诗歌、戏剧、小说、科学论文,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等。
“千古文章未尽才”“文章千古事”“文章憎命达”“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字空”“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言出为论,下笔成章”等,都是现在所说的文章的意思。
更广义的文章,也包含“学问”“奥秘”等意思,如“洞明世事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就是。
4、书法作品
书法作品是书法艺术的一种相对完整的表现形式,也是一种娱乐方式。书法作品的款式主要有中堂、条幅、横披、对联、匾额、长卷及扇面等等。
5、绘画
绘画(Drawing 或Painting)在技术层面上,是一个以表面作为支撑面,再在其之上加上颜色的做法,那些表面可以是纸张或布,加颜色的工具可以通过画笔、也可以通过刷子、海绵或是布条等。
在艺术用语的层面上,绘画的意义亦包含利用此艺术行为再加上图形、构图及其他美学方法去达到画家希望表达的概念及意思。
——文学艺术作品
文学作品鉴赏是以审美活动为主导的综合活动,读者通过注意、期待、知觉、想象、领悟、情感、回味等心理活动,并使之互相关联、互相渗透的心理活动,实现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和其他价值。读者在鉴赏文学作品时须遵循以下要求。
一、 综合活动,审美主导
文学作品鉴赏活动是审美活动。读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读歌德的《浮士德》、读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我们会情不自禁地为其中生动的人物形象而陶醉,获得沁人心脾的美感享受。
当然,文学作品鉴赏不是纯粹的审美活动,它是以实现审美价值为主、包括实现其他价值在内的综合活动。“艺术具有一种二重特征;它既是一个摆脱经验现实及其社会效果联系而超乎其上的独立物,然而它同时又落入经验的现实中,落入社会的种种效果联系中。于是显示出这种审美现象,它是双重的,既是审美的,又是社会现象的(faitssociaux)。”
文学作品鉴赏活动除实现审美价值外,还有许多价值成分,诸如认识价值,道德伦理教育价值,政治价值等等。
例如,在认识价值方面,恩格斯就曾称赞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是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还称赞读《人间喜剧》比从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
例如《复活》中的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道德上的自我完善表现出的伦理道德教育价值,《最后一课》表现出反对外族侵略的政治价值等等。
文学作品鉴赏活动是以实现审美价值为核心而融汇了其他价值的有机活动,其中融汇的认识价值、政治价值、教育价值等等同审美价值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密不可分。而且,其他价值的实现,都是在审美价值的实现中实现的。
所以,“文学作品鉴赏是以审美活动为主导的综合活动”。
二、 关注局部,顾及整体
文学作品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文学作品中的各个部分都是整体中的一个有机单元。朱光潜先生把一篇作品的整体布局比作兵家所谓的“常山蛇阵”。它的特点是: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击腹则首尾俱应。就是说,文学作品中的各个部分共同组成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这就要求鉴赏者在鉴赏文学作品的时候,要整体把握作品,不能仅把作品中的某些场面、某些情节、某些细节孤立起来进行鉴赏,并以此去评判作品的优劣。
比如“我来迟了”,作为一句完整的话来看,无所谓优劣。日常生活中,它表述的是言说者的一种行为,没有什么更深的含义。但同样的话置于《红楼梦》中,让它由王熙凤的口中说出,其含义就不一样了: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在这里,“我来迟了”就不仅是王熙凤的一个简单的行为动作。联系上下文,考虑王熙凤在整个贾府中的身份和地位,我们知道,这句普普通通的话语背后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我们既可以从中感觉到王熙凤风风火火、泼泼辣辣的性格,也可以体会到王熙凤在贾府中非同一般的地位和身份,还可以领略到王熙凤放肆的语气中所包含的炫耀和盛气凌人的气势,认识到王熙凤“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的独特气质。在那种场合,这样的语言只能从王熙凤的口中说出。
再比如“绿”、“过”、“到”、“入”、“满”这些字,从语义的角度来比较,我们很难说哪一个字更好一些。但在作者感情的参与之下,经过作者的巧妙安排,毫无感情的文字就传达出了作者非同一般的审美感受。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容斋随笔》卷八云:“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为什么“绿”好呢?从科学的角度讲,风一般只能以听觉、触觉来感知,但春天却是惠风和畅、吹面不寒、过耳无声的。现在诗人用“绿”去描写它,化不易传达的听觉、触觉而为触目成色的视觉,既见春风的到来,又惊异于春风到来后江南水乡的变化,形象生动,一举两得,这就是诗歌创作中通感的妙用。就整首诗而言,“绿”字与其它几个字相比,更能强化诗意:青山绿水,碧野春风、明月孤舟,多么富有诗意的画图啊!
孤立地来看,下面的这段语言是非常罗唆的:
┅┅于是看小旦唱,看花旦唱,看老生唱,看不知什么角色唱,看一大班人乱打,看两三个互打,从九点多到十点,从十点到十一点,从十一点到十一点半,从十一点半到十二点—然而叫天竟还没有来。
当鲁迅把它放在《社戏》中,用来表现“我”盼望小叫天出场的急切心情的时候,它却是传“情”妙笔。
在文学作品中,某些场面、情节、细节孤立地来看可能是丑陋的、恶俗的、不健康的,但从整体来看,它们有时却是作品的必需。鲁迅先生早就批评过那种不顾整体,单纯寻章摘句的鉴赏方式,“还有一样最能引读者入于迷途的,是‘摘句’。它往往是衣裳上撕下来的一块绣花,经摘取者一吹嘘或附合,说是怎样超然物外,与尘浊无干,读者没有见过全体,便也被他弄得迷离惝恍。” 所以鲁迅说:“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 只有顾及全篇,把部分放在整体中去品味、去鉴赏,才是正确的鉴赏方法。
三、 联想想象,虚实相间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文本留有许多空白。接受美学把没有经过读者阅读的作品称为“文本”,只有经过读者阅读,把文本中的符号、概念变成具体的形象的时候,文本才成为作品。那么如何填补文本留下的空白?如何使一般的语言符号变为生动的形象呢?接受美学认为:必须用联想和想象。接受美学的这种观点对我们谈论文学鉴赏的要求很有启发。文学作品对艺术形象的描述都是虚实相间、留有很多空白的,这些虚的空白的地方就需要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想象去填补,否则,文学鉴赏就无法进行。我们看两段描写:
三仙姑却和大家不同,虽然已经四十五岁,却偏爱当个老来俏,小鞋上仍要绣花,裤腿上仍要镶边,顶门上的头发脱光了,用黑手帕盖起来,只可惜官粉涂不平脸上的皱纹,看起来好像驴粪蛋上下上了霜。
┅┅寡妇出现了,网纱做的便帽下面,露出一圈歪歪斜斜的假头发,懒洋洋的趿着愁眉苦脸的软鞋。她的憔悴而多肉的脸,中央耸起一个鹦鹉般的鼻子,滚圆的小手,像教堂的耗子一般胖胖的身材,膨脝饱满而颠颠耸耸的乳房,一切都跟这寒酸十足而暗里蹲着冒险家的饭厅调和。她闻着室内暖烘烘的臭味,一点不觉得难受。她的面貌像秋季初霜一样新鲜,眼睛四周布满皱纹,表情可以从舞女那样的满面笑容,一变而为债主那样的竖起眉毛,板起脸孔。总之她整个的人品足以说明公寓的内容,正如公寓可以暗无示她的人品。┅┅罩裙底下露出毛线编成的衬裙,罩裙又是用旧衣衫改的,棉絮从开裂的布缝中钻出来;这些衣衫就是客室,饭厅,和小园的缩影,同时也泄露了厨房的内客与房客的流品。她一出场,舞台面就完全了。50岁左右的伏盖太太跟一切经过忧患的女人一样。无精打采的眼睛,假惺惺的神气像一个会假装恼怒,以便敲竹杠的媒婆,而且她也存心不择手段的讨便宜┅┅。
第一段见于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第二段见于巴尔扎克的《高老头》。第一段的空白是作家采用白描的缘故,第二段描写,作家采用的是细描,两段都有诸多空白。通过描写我们知道了伏盖太太有一幅憔悴而多肉的脸,但脸的形状呢?脸的黑白呢?通过描写我们知道了伏盖太太有着一个像耗子一般胖胖的身材,但到底有多胖呢?通过描写我们知道了伏盖太太有一双四周布满皱纹、无精打采的眼睛,但眼睛的大小呢?是豹子眼还是丹凤眼呢?眉毛呢?是浓浓的八字眉还是细细的柳叶眉?……总之,仅靠这些实的描写,不能够构成一个可以用视觉感知的完整图像,这就需要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形象进行补充和想象。只有这样,作品中的人物、景物、场面才可能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的脑海中,从而使我们得到艺术的享受。因此,鉴赏者在鉴赏文学作品的时候,不去调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力,根本无法鉴赏文学作品。夏丏尊、叶圣陶说:“文章是无形的东西,只是白纸上的黑字,我们读了这白纸上的黑字,所以会感到悲欢觉得人物如画者,全是想象的结果。作者把经验或想象所得的具体的事物翻译成白纸上的黑字,我们读者都要倒翻过去,把白纸上的黑字再依旧翻译为具体的事物。这工作完全要靠想象来帮助。譬如说吧,‘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好句子,但这八个字的所以好,并非白纸上写着的这八个字特有好处,乃是它所表托的景色好的缘故。我们读这八个字的时候,如果同时不在头脑里描出它所表托的景色,就根本不会感到它的好处了。”
四、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文学创作需要感情的投入,文学鉴赏一样需要感情的入乎其内,进入角色,与作品描绘的对象融为一体。文学鉴赏者不是无动于衷的旁观者, 而应当把自己化入作品中,想人物之所想,急人物之所急,爱人物之所爱,怒人物之所怒,只有这样才会真正地理解作品,获得审美愉悦。否则就无法感受到其中的魅力。《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里有这样一段描写:
这里黛玉见宝玉去了,听见众姐妹也不在房中,自己闷闷的。正欲回房,刚走到梨香院墙角外,只听见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黛玉便知是那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虽未留心去听,偶然两句吹到耳朵的,明明白白一字不落道:“原来是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步侧耳细听,又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其中的趣味。”想毕,又后悔不该胡想,耽误了听曲子。再听时,恰唱到:“只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到:“你在幽闰自怜┅┅”等句,越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词中又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驰,眼中落泪。
这段描写说明,在文学鉴赏中感情专注与浮光掠影所获得的审美效果是不一样的。林黛玉开始由于“未留心去听”,所以偶尔听到一句两句,她只感到“倒也十分感慨缠绵”。当她被戏里的妙词所吸引而侧耳细听的时候,她的感觉就不一样了:先是“不觉点头自叹”,继而“不觉心动神摇”,后来“越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不觉心痛神驰,眼中落泪”。随着她感情投入程度的加深,她所受到的感染也越来越强,获得的审美愉悦也越来越强烈。
需要说明的是,文学鉴赏既需要鉴赏者入乎其内,也要鉴赏者能出乎其外。如果鉴赏者一直沉浸在作品所描写的世界里出不来,就不可能对作品作出客观的深刻的分析和评介。应当说,这种看法是很有道理的。不能说读了李后主的词就闲愁万种,读了琼瑶的小说就想入非非,把自己想象成其中的某一人物。读了《少年维特之烦恼》就要自杀,看了《少林寺》就想出家……我们看一下吴俊忠先生对崔颢《黄鹤楼》诗的鉴赏和分析。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已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鉴赏者初读这首被誉为‘绝唱’的七言律诗,很自然地会被诗中所表现的那种旅思乡愁,以及感叹宇宙永恒、人生短暂的情绪所感染,甚至会驱动自身的人生和情感体验,或遗憾‘空有大志,人生无成’,或感叹‘江山依旧,人事全非’,渐入诗中之境而流连忘返。但鉴赏者不能沉湎于此‘诗境’,必须反复吟诵,调整视点,跳出境外,并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来认识、理解诗的意蕴和内涵。读着、读着,鉴赏者把此诗放到当下的文化视野中来‘解读’,若有所悟,忽生新感:自然万物均在变与不变之中,有其自身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触景生情,见物思事,乃人之常情,然而生何种情,思哪些事,乃取决于人的精神境界和情绪心境,与其感叹山河不变人事非,倒不如睹物思人,更上层楼。黄鹤楼巍然屹立,白云悠悠缭绕,并不因黄鹤已去而失色,阳光下树木葱郁,青草碧绿,江上烟波迷茫,好一派自然风光,即使因天晚而望不到故乡,有此自然美景,足以慰思乡之情,又何必触景生愁。山河不变人事变,有志者当珍惜时光,努力奋发,不应在无为的忧愁中虚掷时光。”
这样分析,就跳出了诗外,而不至于使自己沉迷在诗歌的愁绪中。空灵的艺术需要空灵的心境去领会其中的美好,优秀的文学作品也需要鉴赏者的慧眼。
五、 逐层深入,体味深意
优秀的作品一般都有言外之意,题外之旨,弦外之音。文字传达给读者的字面意义几乎没有差别,为什么不同的鉴赏者对同一作品会有着不同的理解呢,原因是不同的鉴赏者面对文字叙述有着不同的心理体验。林兴宅先生把文艺作品的审美层次分为三层:①各种形式因素唤起的意象;②意象所指示的历史内容;③象证意蕴。 其意思就是说,文学作品的意义是相当复杂的,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不能仅停留在表面的意义上。比如《蝇子透窗偈》这首诗:
为爱寻光纸上钻,不能透处几多般。
忽然撞着来时路,始觉平生被眼瞒。
表面上看,它是写蝇子从来路钻出窗外的事,没有什么意思。而实事上并非如此,这首诗的象征意义在于:通过蝇子钻窗的过程,告诉人们,在追求自己的理想的过程中若用眼而不用心,就会被假象所误导,也就是说,眼看不如心悟。很多读者在阅读叙事性作品的时候,总是追求情节的生动性、趣味性,对作品所表现的时代色彩、社会意义、作家意图、文化意蕴……视而不见,岂不知这些才是作家的真正用心和作品的真正价值所在。因此,对文学作品的鉴赏不仅要用眼,而且更要用心,只有这样深入体会,才会领悟到作品的题外之旨、弦外之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