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红楼春趣》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红楼春趣》课文原文及知识点,第1张

#五年级# 导语《红楼梦》中贾宝玉、林黛玉的故事,在我国广为流传。黛玉很小的时候,母亲去世,父亲把它送到荣国府,与外祖母贾母一起生活。宝玉是黛玉二舅父的儿子,也是贾母的宝贝孙子。课文讲述的是宝玉、黛玉等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本文选自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七十回,题目为后人所加。以下是 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红楼春趣》课文原文

 一语末了,只听窗外竹子上一声响,恰似窗屉子倒了一般,众人吓了一跳。丫鬟们出去瞧时,帘外丫鬟嚷道:“一个大蝴蝶风筝挂在竹梢上了。”众丫鬟笑道:“好一个齐整风筝,不知是谁家的,断了绳,拿下他来。”

 宝玉等听了,也都出来看时,宝玉笑道:“我认得这风筝,这是大老爷那院里娇红姑娘放的。拿下来给他送过去罢。”紫鹃笑道:“难道天下没有一-样的风筝,单他有这个不成!我不管,我且拿起来。”探春道:“紫鹃也学小器了。你们一般的也有,这会子拾人走了的,也不怕忌讳。”黛玉笑道:“可是呢,知道是谁放晦气的,快掉出去罢。把咱们的拿出来,咱们也放晦气。”紫鹃听了,赶令小丫头们将这风筝送出与园门上值日的婆子去了,倘有人来找,好与他们去的。

 这里小丫头们听见放风筝,巴不得一声儿,七手八脚,都忙着拿出个美人风筝来,也有搬高凳去的,也有捆剪子股的,也有拨籰子的。宝钗等都立在院门前,命丫头们在院外敞地下放去。宝琴笑道:“你这个不大好看,不如三姐姐的那一个软翅子大风凰好。”宝钗笑道:“果然。”因回头向翠墨笑道:“你去把你们的拿来也放放。”翠墨笑嘻嘻的果然也取去了。宝玉又兴头起来,也打发个小丫头子家去,说:“把昨儿赖大娘送我的那个大鱼取来。”小丫头子去了半天,空手回来,笑道:“晴姑娘昨儿放走了。”宝玉道:“我还没放一遭儿呢。”探春笑道:“横竖是给你放晦气罢了。”宝玉道:“也罢。再把那个大螃蟹拿来罢。”丫头去了,同了几个人扛了一个美人并籰子来,说道:“袭姑娘说,昨儿把螃蟹给了三爷了。这一个是林大娘才送来的,放这一个罢。”宝玉细看了一回,只见这美人做的十分精致,心中欢喜,便命叫放起来。

 此时探春的也取了来,翠墨带着几个小丫头子们在那边山坡上已放了起来。宝琴也命人将自己的一个大红蝙蝠也取来。宝钗也高兴,也取了一个来,却是一连七个大雁的,都放起来了。独有宝玉的美人放不起去。宝玉说丫头们不会放,自己放了半天,只起房高,便落下来了。急的宝玉头上出汗,众人又笑。宝玉恨的掷在地下,指着风筝道:“若不是个美人,我一顿脚跺个稀烂。”黛玉笑道:“那是顶线不好,拿出去另使人打了顶线就好了。”宝玉一面使人拿去打顶线,一面又取一个来放。大家都仰面看天上,这几个风筝都起在半空中去了。

 一时,丫鬟们又都拿了许多各式各样的送饭的来,玩了一回。紫鹃笑道:“这一回的劲大,姑娘来放罢。”黛玉听说,用手帕垫着手,顿了一顿,果然风紧力大;接过籰子来,随着风筝的势将籰子一松,只听一阵豁刺刺响,登时籰子线尽。黛玉因让众人来放。众人都笑道:“各人都有,你先请罢。”黛玉笑道:“这一放虽有趣,只是不忍。”李纨道:“放风筝图的是这乐,所以又说放晦气,你更该多放些,把你这病根儿都带了去就好了。”紫鹃笑道:“我们姑娘越发小器了。那一年不放几个子,今日忽然又心疼了。姑娘不放,等我放。”说着,便向雪雁手中接过一把西洋小银剪子来,齐籰子根下寸丝不留,咯噔一声铰断,笑道:“这一去,把病根儿可都带了去了。”那风筝飘飘飖飖,只管往后退了去。一时只有鸡蛋大小,展眼只剩了一点黑星,再展眼便不见了。

 众人皆仰面睃眼说:“有趣,有趣。”宝玉道:“可惜不知落在那里去了。若落在有人烟处,被小孩子得了还好;若落在荒郊野外无人烟处,我替他寂寞。想起来把我这个也放去,教他两个作伴儿罢。”于是也用剪子剪断,照先放了。探春正要剪自己的凤凰,见天上也有一个凤凰,因道:“这也不知是谁家的。”众人皆笑说:“且别剪你的,看他倒像要来绞的样儿。”说着,只见那凤凰渐逼近来,遂与这风凰绞在一处。众人方要往下收线,那家也要收线,正不开交,又见一个门扇大的玲珑喜字带响鞭,在半天如钟鸣一般,也逼近来。众人笑道:“这一个也来绞了。且别收,让他三个绞在一处倒有趣呢。”说着,那喜字果然与这两个凤凰绞在一处。三下齐收乱顿,谁知线都断了,那三个风筝飘飘飖飖都去了。众人拍手哄然一笑,说:“倒有趣!可不知那喜字是谁家的,忒促狭了些。”黛玉说:“我的风筝也放了,我也乏了,我也要歇歇去了。”宝钗说:“且等我们放了去,大家好散。”说着,看姊妹都放去了,大家方散。

 __________

 本文选自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七十回,题目为后人所加。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红楼春趣》知识点

 多音字:

兴xìng兴致 xīng兴盛

hōng哄然大笑 hǒng哄人 hòng一哄而散

 近义词:

齐整——整齐 小器——吝啬

忌讳——避讳 晦气——倒霉

精致——精美 寂寞——孤独

逼近——靠近 笑嘻嘻——笑呵呵

七手八脚——手忙脚乱

各式各样——各种各样

 反义词:

齐整——凌乱 小器——大方

晦气——福气 精致——粗糙

寂寞——热闹 逼近——离开

笑嘻嘻——哭啼啼

七手八脚——有条不紊

理解词语:

 窗屉子窗户上糊冷布或钉铁纱等用的木框子。

 丫鬟婢女。

 齐整整齐。

 忌讳因风俗习惯或个人原因而形成的禁忌。

 晦气不吉利;倒霉。

 放晦气旧时民俗,放风筝时故意剪短扯线,让风筝飞走,认为可以放走坏运气

 巴不得迫切盼望。

 七手八脚形容很多人一起动手的样子。

 剪子股放风筝时,在竹竿上斜捆一根小木棍,做成剪刀形,以便挑线,称为“剪子股”

 籰子绕丝纱线等的工具。

 顶线风筝的系牵线,约长一二尺。

 各式各样许多不同的式样或方式。

 豁刺剌象声词。

 咯噔形容皮鞋踏地或物体撞击等声音。

 铰剪。

 飘飘飖飖随风飘动摇摆。

 展眼比喻极短的时间。

 睃眼斜着眼睛看。

 荒郊野外指远离城镇的郊外、人烟稀少的地带。

 开交结束;解决(多用于否定式)。

 哄然形容许多人同时发出声音。

 忒太。

 促狭爱捉弄人。

 小器即小气,吝啬。

 词语扩展:

 出自《红楼梦》的成语:

 水性杨花

 平心静气

 痴男怨女

 金玉良缘

 横行霸道

 无法无天

 没精打采

 指桑骂槐

 偷梁换柱

 偷偷摸摸

 句子解析:

 1一语未了,只听窗外竹子上一声响,恰似窗屉子倒了一般,众人吓了一跳。

 “恰似窗屉子倒了一般”写出了风筝撞在竹子上发出的巨大响声。

 这句话既是比喻,又是夸张,风筝触竹发出巨大声响,必将引出丫鬟出门观看,引出下文放风筝。

 2、紫鹃笑道:“难道天下没有一样的风筝,单他有这个不成!

 反问句表达了肯定的意思,且语气更为强烈,表现了人物直爽的性格特点。

 3、宝玉说丫头们不会放,自己放了半天,只起房高,便落下来了。急的宝玉头上出汗,众人又笑。宝玉恨的掷在地下,指着风筝道:“若不是个美人,我一顿脚跺个稀烂。

 通过对宝玉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突出了宝玉天真、顽皮、率直的性格特点。

 4、黛玉笑道:“那是顶线不好,拿出去另使人打了顶线就好了。”

 这句话说明黛玉是个放风筝的高手,知道问题出在顶线不好。

 5、紫鹃笑道:“这一回的劲大,姑娘来放罢。”黛玉听说,用手帕垫着手,顿了一顿,果然风紧力大;接过籰子来,随着风筝的势将籰子一松,只听一阵豁剌剌响,登时籰子线尽。

 “手帕垫着手”是怕线割伤了手,“顿了一顿”试试风力如何,“随着风筝的势将籰子一松”动作娴熟。“风紧力大”之时放风筝是最困难的,这时候却让黛玉来放,加上她娴熟的动作,说明黛玉是一个放风筝的高手,与上文“那是顶线不好,拿出去另使人打了顶线就好了”呼应。

 6、那风筝飘飘飖飖,只管往后退了去。一时只有鸡蛋大小,展眼只剩了一点黑星,再展眼便不见了。

 “飘飘飖飖”写出了风筝在天空随风风飘荡的样子;“一时”“展眼”“再展眼”突出了风筝随风而去后,在天空飞行的速度很快。风筝被铰断了线,随风而去,越飞越高。开始,他们看到的风筝只有鸡蛋大小;后来,风筝迅速飞去,人们只能看到一个小黑点;最后,风筝在天空中消失。这个句子写出了风筝在天空中迅速飞去直到消失的过程,作者抓住了风筝的姿态和形状,写得十分生动具体,表达了贾宝玉等放风筝时异常欢快的心情。

 7、众人皆仰面睃眼说:“有趣,有趣。”

 与题目《红楼春趣》呼应,点明主题。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2):写大观园外飘来一只风筝,引起大家的兴趣,大家决定放风筝。

 第二部分(3~6):写众人放风筝的经过。

 课文主题:

 本文记叙了贾宝玉和众姐妹、丫头们在大观园放风筝的经过,突出了他们放风筝时的自由快乐,表现了大观园儿女的童真童趣和充满青春朝气的活力,体现了大家对大观园美好生活的热爱。

 问题归纳:

 1、作者为什么要详细描写三只风筝绞在一起的情景?

 放风筝本就让人觉得有趣了,三只风筝绞在一起,“玲珑喜字带响鞭,在半天如钟鸣一般”更是热闹非凡,突出了中心。

 2、文中的春趣表现在哪里?

 (1)黛玉提议放风筝,小丫头们急忙七手八脚地去拿风筝,准备放风筝的工具。

 (2)众人都拿自己的风筝来放,独有宝玉的风筝飞到房子那么高便落下来了,急得他头上出汗,众人都笑他。

 (3)风劲过来时,黛玉接过风筝来放,感受放风筝的乐趣,却不舍得放走风筝。李纨劝她说放风筝也是放晦气。于是紫鹃绞断风筝线,也放走了晦气。

 (4)三个风筝绞在一起,众人一齐收线,结果风筝线断,飘飘飖飖飞去,热闹非凡,十分有趣。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红楼春趣》作者介绍

 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文学家,小说家。他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因家庭的衰败饱尝人世辛酸,后以坚韧不拔之毅力,历经多年艰辛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你好,你的问题已经整理。昨天无意间看到了七月的岛也开始动笔写了,《红楼笔记||第一回读梦人亦在梦中》是她写的第一篇文章,仔细读了,很觉不错。因为,她是联系着自身实际和感悟写的,很有个性。正如遨游客老师所评:这篇文章是有感于《红楼梦》的伟大和现代人读《红楼梦》的不容易而写的,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简友拿起《红楼梦》,参加在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拿破仑传》有感(精选31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图书馆和团委共同举办的第三期“知经典、读经典、悟经典”哲学经典名著阅读推广系列活动之“读名著,写感悟”征文活动,受到写作爱好者的关注,共收到45位同学的46篇文章。文章经软件查重和校内专业老师评审,评出19文学1班祝雨梦等21位同学分别为一、二、三等和优胜奖。一日之计在于晨。在细雨的嘀嗒声中读书,也是一种享受。前些日子,李老师推荐台湾著名学者蒋勋所讲的《红楼梦》,并建议对照书本去听,会收获更大。第一次读红楼梦的时候,是在十年前,在朋友的书架上看到,便迫不及待地带回家。朋友视书如命,因此,读的十分匆忙。习惯于在书上写几句心得,又因不是自己的书,就管住了自己的手。囫囵吞枣读完,赶紧送还。那些人物还在脑海中,但描写人物场景,还有那些诗词歌赋,已随着岁月去了远方。李老师再三叮咛要做读书笔记,只有在感悟中才能汲取营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5425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