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传统行业还是互联网行业,都在历史的剧变中寻求生存和发展。传统行业渴望转型,互联网行业却天天都在变革。百年老店遭遇品牌老化危机,互联网企业则难以挣脱火一把就死的命运,归根到底,就是没有建立与消费者之间的强大情感关联,独立于消费者的体验之外,没能够成为消费者生活的一部分。
在互联网+时代的大变革中,企业如何能够长久生存和发展?品牌如何能够获得持久的生命力?唯有情感,因为这是一个情感营销的时代,消费者凭情感说话,更依赖情感而行动。
情感是人类生活中永恒的主题,是维系一切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础。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当其他因素不再成为困难的时候,情感因素的考量成为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的第一权重。传统经济时代,消费者依靠自己的经验判断商品的价值以决定购买与否;但是到了情感营销时代,消费者只关心自己喜不喜欢,而不在乎商品的性价比。
正因如此,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决定了品牌的好坏。好的品牌就是建立了与消费者之间的强关系,不仅让消费者有快感,更让消费者觉得自己就是品牌的一部分。营销的最高境界是不仅要把产品卖到消费者的手中,更要把产品卖到消费者心中,从“让你喜欢”到“我就喜欢”。情感营销则不仅要让消费者爱上你的品牌,更要让消费者成为品牌的一部分。
在情感经济时代,能否抓住消费者的情感,成为关系品牌生死存亡的决定因素,如果一个品牌不能让消费者喜欢,那么这个品牌离消失也就不远了。品牌只有活在消费者的心里,成为消费者生活的一部分,这个品牌才能够持久地经营下去。
营销就是和消费者谈恋爱;品牌就是让消费者爱上你;而情感营销不仅会创造出一个个好的品牌,让消费者爱上你的品牌,更会为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客户和财富,是每个企业都必须掌握的互联网+时代营销利器。
俗话说:“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情感往往决定着人的行动,这时候理智的卫道士反而无能为力。这就是情感营销的实质。
帮您打造感官品牌形象,欢迎勾搭!我的微信:finjoe
在新媒体环境下,消费者的品牌情感与购买行为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具体而言,新媒体平台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和渠道,使得消费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品牌,从而对品牌产生更加丰富、复杂的情感体验。
一方面,新媒体平台提高了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性,使得消费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品牌的特点和形象,从而对品牌产生更加深入的认知和情感体验。例如,品牌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与消费者进行互动,分享品牌理念和文化,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和兴趣,从而增强品牌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另一方面,消费者的品牌情感也会影响其购买行为。消费者往往会根据自己对品牌的好感度和信任度来决定是否购买该品牌的产品或服务。如果消费者对品牌的情感体验比较积极,往往会更加倾向于购买该品牌的产品或服务;反之,则可能会选择其他品牌。
因此,品牌在新媒体环境下需要加强品牌形象的宣传和塑造,增强消费者的品牌情感体验。同时,品牌还需要关注消费者的需求和反馈,及时做出调整和改进,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用户体验,促进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品牌忠诚是指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价格等因素的影响,使消费者对特定的品牌产生感情依赖,并表现出对该品牌的产品或服务有偏向性的行为反应。行为忠诚可能源于消费者对品牌的偏好,也可能由于购买冲动、促销活动、消费惯性、转换成本或者市场覆盖率高于竞争品牌等其他与情感无关的因素。态度忠诚则更多地源于消费者对特定品牌的喜爱,该品牌个性与消费者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相吻合。关于品牌忠诚度,学术界大部分倾向于认定其是一种行为上的表现,推崇用实际购买行为来定义。Newman&Werbel[1]主张从顾客行为角度来界定品牌忠诚度,他们认为品牌忠诚的表现就是消费者反复购买某一品牌的产品,自动屏蔽来自其它品牌的信息。黄宗基[2]认为品牌忠诚度是品牌购买行为中的一种偏向性选择行为、重复购买行为和购买比率。然而,外在表现形式的持续购买行为有时是无效的,因为重复购买可能只是一种习惯或是便利。所以,Oliver[3]这样定义品牌忠诚度: 无论购买情境产生怎样的变化,其它品牌做出怎样的营销努力,忠诚顾客都不会产生转换行为,在未来也会持续、重复购买同一品牌或一个品牌系列,对偏爱的产品或服务有一种深深的承诺。品牌忠诚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品牌知名度、美誉度的影响,而在其他情况下,品牌忠诚度却独立于这些因素,比如很可能出现以下情况:并不了解却喜欢和钟情于某品牌(如麦当劳);或者知名度和品质都较高,却不喜欢某品牌(如日本汽车)。可见,品牌忠诚度是明显有别于其他要素的品牌资产的主要基础。同时品牌忠诚度是不同于顾客满意度的概念,前者属于行为学的范畴,是长效的;后者属于交易情况描述,是短期的。尽管企业可以通过提高顾客的满意度来提高品牌的价值从而提高顾客对品牌的忠诚度,但是这只是一种提高品牌忠诚度的方式。由于市场是十分复杂的,顾客的消费行为具有非常多样的特征,不同的顾客针对不同的产品往往表现出不同的忠诚,因此对品牌忠诚的研究,有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市场竞争决策
针对消费者态度学术界对态度大致有三种不同的看法。第一种看法认为,态度主要是情感的表现,或反映的是人们的一种好恶观。前面介绍的瑟斯顿以及赖茨曼对态度的定义就反映了这种观点。第二种看法认为,态度是情感和认知的统一。美国学者罗森伯格(MRosenburg)写道:“对于态度客体的情感反应,是以对客体进行评价所持的信念或知识为依据的,所以,态度既有情感成份又有认知成份。”第三种看法则将态度视为由情感、认知和行为构成的综合体。前述克雷奇、弗里德曼等人对态度下的定义就反映了这种观点。
1)消费者态度的含义
消费者的态度是指消费者对客体、属性和利益的情感反应,即消费者对某件商品、品牌,或公司经由学习而有一致的喜好或不喜欢的反应倾向。
人们几乎对所有事物都持有态度,这种态度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习得的。比如,我们对某人形成好感,可能是由于他或她外貌上的吸引,也可能是由于其言谈举止的得体、知识的渊博、人格的高尚使然。不管出自何种缘由,这种好感都是通过接触、观察、了解逐步形成的,而不是天生固有的。态度一经形成,具有相对持久和稳定的特点,并逐步成为个性的一部分,使个体在反应模式上表现出一定的规则和习惯性。在这一点上,态度和情绪有很大的区别,后者常常具有情境性,伴随某种情境的消失,情绪也会随之减弱或消失。正因为态度所呈现的持久性、稳定性和一致性,使态度改变具有较大的困难。哥白尼的日心说,虽然是科学的真理,但在最初提出的一段很长时间,招来的是一片带有偏见的愤怒谴责。这一真理的承认,是以很多人遭受囚禁,甚至献出生命为代价的。由此可见,在对待科学与宗教的态度上,人们要改变原有的情感、立场和观念是何等的不易。
2)消费者态度的功能
消费者对产品、服务或企业形成某种态度,并将其贮存在记忆中,需要的时候,就会将其从记忆中提取出来,以应付或帮助解决当前所面临的购买问题。通过这种方式,态度有助于消费者更加有效地适应动态的购买环境,使之不必对每一新事物或新的产品、新的营销手段都以新的方式作出解释和反应。从这个意义上,形成态度能够满足或有助于满足某些消费需要,或者说,态度本身具有一定的功能。虽然学术界已经发展起了不少关于态度功能的理论,但其中受到广泛注意的则数卡茨(DKatz)的四功能说。
(1)适应功能(Adjustment Function),亦称实利或功利功能。它是指态度能使人更好地适应环境和趋利避害。人是社会性动物,他人和社会群体对人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形成适当的态度,才能从某些重要的人物或群体那里获得赞同、奖赏或与其打成一片。
(2)自我防御功能(Ego Defense Function)。是指形成关于某些事物的态度,能够帮助个体回避或忘却那些严峻环境或难以正视的现实,从而保护个体的现有人格和保持心理健康。
(3)知识或认识功能(Knowledge Function)。指形成某种态度,更有利于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事实上,态度可以作为帮助人们理解世界的一种标准或参照物,有助于人们赋予变幻不定的外部世界以某些意义。
(4)价值表达功能(Value-Express Function)。指形成某种态度,能够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念。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对外开放的大门刚刚开启的时候,一些年轻人以穿花格衬衣和喇叭裤为时尚,而很多中老年人对这种装束颇有微辞,由此实际上反映了两代人在接受外来文化上的不同价值观念。
在营销战略中,虽然我们总是强调品牌的重要性,但在实际上经理人大多数只是道听途说,根本搞不清楚产品与品牌是怎么一回事,如果连这个都没有搞清楚,你可以知道他们究竟有没有进行品牌建设——其实大多数营销战略,只是销售计划、促销计划而已,根本谈不上品牌营销战略,这才是很多企业营销的真相。
那么产品与品牌到底是什么关系呢?我们首先得清楚:“什么是产品”?
我们来看看对产品的定义:
产品是能够引起市场注意、获取、使用,或能够满足某种消费需求和欲望的任何东西或者服务。所以产品可以是实物(电脑、汽车、别墅),服务(银行、广告公司、快递公司),零售店(百货店、专卖店、连锁超市),人(政坛人物、运动员、演员),组织(非盈利性组织、艺术团体)、地名(省、州、国家)或是思想(政治或社会原因)。
简单来说:产品就是有形的实体,或无形的服务,具有某种功能,一般基于物质、物理层面。
品牌呢?品牌是复合多维的,它是消费者对产品符号的认知、情感的寄托、体验的感受总和,总体是附加在产品精神层面的,产品是消费者可以触摸、感受或看见的事物,产品是品牌创建的物质基础,是有形的,而品牌是无形的,精神层面的,它来自产品,又高于产品。
品牌塑造、建设的过程就是消费者通过产品进行情感体验与对接的过程。消费者从了解产品到认同,到习惯消费,再到与品牌产生情感,甚至最后到爱上这个品牌、离不开这个品牌,这是需要一个漫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是产品与品牌建立关系过程,也是与消费者建立关系的过程,同时也是品牌与消费者产生情感的过程。因此,有人说品牌就是企业通过产品在和消费者谈恋爱,而商标只不过是结婚证,结婚证重要,但是爱情更重要。
1产品是品牌的生存基础,品牌是产品的认知升华
品牌很重要,但不能忘了产品是品牌的生存的基础,产品是第一位的。很多企业在品牌塑造过程中受一些夸大品牌作用的理论影响,误认为品牌是产品的生存基础,品牌比产品重要,正是受这种思想影响,企业在品牌的塑造过程中挖空心思地去塑造品牌的个性,提炼品牌的核心价值,提升品牌形象等等,而忽视产品的质量和创新,导致了品牌空心化的现象,中国白酒市场就存在这个问题,很多企业认为酒包装胜过一切,酒体不重要。茅台酒就给这样的酒企一个个狠狠的“耳光“,茅台推出的任何一个时尚包装,都卖不过“飞天”的老包装。所以产品与品牌其实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
2品牌是产品得以延续的保障
产品主要是用来满足消费者生理需求和功能需求的,而品牌主要是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但只有在消费者生理需求被满足的情况下,心理需求才能得到满足,换句话说只有在消费者认同产品的情况下,企业才能不断地去塑造品牌。任何一个品牌的塑造,都是离不开它所对应的产品,品牌然后反过来再作用于产品。
因此说,在品牌的塑造过程中产品是前提、是基础,品牌是产品延续保障。如果在品牌的塑造过程中产品出现严重的问题,品牌也将面临灾难,即使成熟品牌出现严重的产品问题时也很难逃一劫。例如三鹿三聚氰胺事件,虽然三鹿它是驰名商标、著名品牌等,由于它的产品问题使它难逃死亡的命运。
3产品是消费者与品牌建立情感的载体,品牌是产品溢价和附加值的保证
产品是消费者与品牌建立情感的载体,没有这个载体,品牌与消费者就很难进行情感对接。其实,品牌就是在产品基础上的一种情感对接结果的总和。
品牌成长的过程就是产品利益挖掘、产品创新与管理、消费者认知和建立情感的过程。要使消费者认同你的品牌,首先解决得让消费者认同你的产品,那么企业在产品利益的挖掘、诉求,必须是真实的,必须让消费者真实的体验到和体会到。一旦体验到这样的感觉,消费者就会产生口碑(美誉度)、反复购买(忠诚度),同时可以接受产品价格可以超过成本很多倍,因为消费者爱上了这个产品,就愿意接受溢价。
就像小伙追求对象一样,在人家姑娘面前你宣扬说自己很有责任心、很体贴,姑娘也正想找个这样的小伙,但你实际行动却看不出来你的责任心和体贴,那么你是很难得到姑娘的芳心的,因为你们缺少情感对接的载体。当然,产品利益可以适当夸张,但不能无中生有,更不能欺骗消费者(除非你有足够的把握让消费者永远也无法知道你的谎言)。
总结起来就是:产品与品牌二者虽有着本质区别,但又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就像枪和子弹,再好的子弹没有枪也是废品,同样只有枪没有子弹,枪也是如此。枪和子弹只有相互结合了才能发出威力,而产品与品牌的关系正如枪和子弹的关系。
1、广告创造品牌联想的策略之一是运用个性化人物作为产品的代言人。黄渤与正新鸡排、陈欧与聚美优品、成龙与霸王洗发液等之间均存在强烈的联系。但是广告代言人并非明星的专利,专家、典型消费者和卡通人物也同样能为品牌代言,有时典型消费者的代言效果甚至比明星更好。这里说一个比较早期的,但是比较容易引起注意力的案例:步步高无绳电话广告里的那个“小男人”。这个戴眼镜而且总是穿背带裤的“小男人”,喜欢臭美,坐在马桶上探听股市的消息,等待约会时心浮气躁,接到女友电话时一副“谄媚”的表情这个“小男人”名叫许晓力。事实上,同样为步步高做过广告的还有大明星李连杰和施瓦辛格,不过他们的广告却没有如此深入人心。据调查公司对步步高的“李连杰篇”、“施瓦辛格篇”和“许晓力篇”这三个广告所进行的调查,消费者对“许晓力篇”的认知率与认同率远远高于其他两篇。人们对许晓力的普遍印象是:“很生活化、很轻松,非常有亲切感。”由此可见在选择广告代言人建立品牌联想时要注意选择人物个性与品牌个性相吻合的代言人,就像耐克与乔丹那样,一提到耐克就想到乔丹,想到乔丹奋发努力、积极拼搏的职业形象,由此对耐克品牌产生积极的品牌联想。
2.品牌联想的情感诉求策略
情感诉求是指针对消费者的心理、社会或象征性需求,表现与企业、产品、服务相关的情感和情绪,通过引起消费者情感上的共鸣,引导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和行动。情感诉求以诉求对象的情感反应为目标,不包括或只包括很少的信息,依赖于感觉、感情、情绪而建立起品牌与这些情感的联系。“天若有情天亦老”,情感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也是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础。真实、温暖的情感不仅能够感动自己,他人见之闻之亦会动容。一个品牌或产品如能深深地打动消费者,就定能将消费者心动的涟漪波展到行动的结果,在他今后的人生中如果需要宣泄某种情感的话,肯定会首先想到这个品牌。在利用好“情感”这把品牌传播的“温柔刀”的问题上,许多跨国企业的品牌是下了不少心血的,并且赚足了消费者的“情感钞票”。如:柯达一直以来的广告都围绕“家庭”、“温馨”等情感主题,使柯达产品走进千家万户,并成为众多家庭分享欢乐时不可或缺的朋友。
虽然说在品牌的塑造过程中除了广告外还需要公关活动、事件营销等其他策略的配合,各种策略是不可以各自为政的,在整个品牌塑造过程中应系统地安排这些策略以实现功能的最大化。但是毋庸置疑,广告策略在品牌的塑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一句话所说:“广告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广告是万万不能的。”因此,系统研究品牌塑造中所应采取的广告策略,充分发挥广告的效用,就当前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甜蜜点模型包括四个唯独,分别是情感、知识、实用性和互动性。
1 情感:指内容能否引起用户情感共鸣,是否能够带给用户愉悦、感动、悲伤等情感体验,从而增强用户对内容的记忆和认同感。
2 知识:指内容能否提供有价值的知识和信息,是否符合用户的兴趣和需求,是否能够帮助用户解决问题或提高生活质量。
3 实用性:指内容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是否能够为用户提供具体的指导和方法,是否能够帮助用户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增强用户对内容的信赖和依赖。
4 互动性:指内容能否促进用户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是否具有分享和传播的价值,是否能够帮助用户建立社交关系和增强用户对内容的参与感。
甜蜜点模型是一种衡量内容质量的标准,可以帮助内容创作者和营销人员制定更有效的内容策略和营销计划。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目标受众的需求和偏好,针对不同的唯独制定相应的策略和方案,从而提高内容的质量和效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