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和诸葛亮是历代帝王将相的典范,成都武侯祠是中国唯一一座帝王将相共同祭祀的地方。年轻的诸葛亮年届中年,身居高位,却心系天下,以至于刘备煞费苦心照顾小草。中年人诸葛亮跟随刘备东征,三分天下。晚年诸葛亮辅佐先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作为臣子已经做到了炉火纯青,实现了个人价值,那么他是怎么让刘备非要得到他的呢?
诸葛亮虽隐居隆中,但并没有像陶渊明那样对社会失去希望,而是有目的地等待时机。首先,他造了一个声势,把自己和管仲乐毅相提并论。管仲是一代名将,帮助齐桓公成为春秋前五霸,而乐毅更是名将,一度包揽齐国七十余城,势不可挡。诸葛亮没有把自己和首阳山的伯夷舒淇相提并论,这说明他不是一个真正的隐士。他向天下所有人宣布,我诸葛亮是领袖。
诸葛亮虽然表面上是一介平民,但他与荆州的上层社会保持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众所周知,诸葛亮的妻子黄月英很丑,但他并不讨厌黄月英的学识。其实他更感兴趣的是黄**的家庭背景。诸葛亮的岳父黄,与刘表是妹夫,这使他与荆州的最高长官有联系。他的地位远不止投身南洋布衣。
有了以上两点的铺垫,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诸葛亮在荆州的名声都很大。他只需要等待一位民主党领袖的到来。那么他为什么会选择当时一贫如洗的刘备呢?
当时曹操统一中原,手下人才济济。郭嘉、贾诩、程昱、于迅、荀攸等人都是当时一流的谋士。如果诸葛亮投靠了曹操,那就太难出人头地了。孙权率江东,人杰地灵,张昭在内,周瑜在外,施展才华的空间并不大。而眼前的刘表绝不是英雄。他只能保土护民,却不能在中原夺冠。刘备的出现无疑是一个绝佳的选择。首先,刘备野心勃勃,有统一天下的决心,可以给诸葛亮施展才华的空间。然后刘备身边只有、赵等几个权臣,诸葛亮一来就可以当二把手,不用长时间工作,这就给了他施展才华的位置。
接下来的三次拜访几乎和谈恋爱的招数一样。第一,你被吊着,让你觉得有希望,但一时得不到。让徐叔和包打听,什么徐比麒麟,什么西部寒鸦比凤凰,什么卧龙比,让刘备挂上了追求他的欲望。然后崔、孟、诸葛均、黄等诸葛亮身边的人给他正面陪衬,刘备心里就更痒痒了。就像看到一个绝世美女,眼神贪婪。你说这个女人只有八分,后面还有一个很漂亮的女人,大家都在期待后面的夜晚。
就像谈恋爱一样,不能吊太久胃口。诸葛亮觉得温度差不多了。他见到刘备,慷慨陈词,滔滔不绝。他对世界大势做了一个《隆中对》的分析后,对刘备做了一个非常光明的前景。刘备醉得很厉害,长得很漂亮,果然名不虚传。
于是心底发出了那句著名的感叹:孤独如鱼随水。
诸葛亮为蜀国做出了创造了一个公私以及赏罚分明的、良好的政治氛围。
遭受到兄弟关羽死亡的打击,刘备势必要为关羽报仇,在刘备在与东吴的大战中以失败告负,在白帝城将命不久矣,把诸葛亮找来到白帝城,把阿斗,也就是以后的蜀后主刘禅托付给诸葛,刘备表示如果刘禅不行的话,你完全可以取而代之掌握大权。 其实当时蜀后主刘禅并不在现场,所以感情的色彩并没有过于浓厚的氛围。诸葛亮在刘备死后做出了一系列振兴蜀国的措施。在一场与司马懿的较量中,诸葛亮使出火烧上方谷一计,本以为可以全歼司马懿,统一中原指日可待,奈何天公不作美,就在快要司马懿即将自裁之际,天空中突然下起了雨,拯救了司马懿,诸葛亮看到后瞬间病情加重;在以后的北伐中原,六出祁山的战争中,都未能取得实质上的突破,无法匡扶汉室,完成刘备的遗愿,最终病死在五丈原。为蜀国的强大尽心尽力,但是天不遂人愿,直到在弥留之际,都不能完成匡扶大汉的遗愿。诸葛亮时期大力加强廉政廉洁建设,最突出的地方就是对蜀汉宫城规模实行严格的控制,违者将会受到重罚,所以在这个时期,中饱私囊的现象可以说是少之又少。蜀后主后宫的妃子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涉及到皇宫规模以及其他的问题,依靠董允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就不得不依靠诸葛亮才能解决这个问题。不止这些,当时几乎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由诸葛亮来解决。
诸葛亮在创造了一个廉洁的政治环境,官员都以诸葛亮为模范,力行节俭,戒掉奢华,营造了一个较为清廉的政治氛围。
一、 “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中的“快步”反映了刘备此时的心情是急切的,表明刘备是真心诚意的,一再邀请表明刘备求贤若渴的心情。
二、出处及原文:
1、故事出自 《三顾茅庐》。
2、原文:
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但都没有见着。
冬去春来,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去,可是他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都不同意。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得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张飞答应不再无礼,兄弟三人才一起上路。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等了半晌工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
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把他当做自己的老师,两人同桌吃饭,同榻睡觉,一起讨论天下大事。刘备高兴地对关羽、张飞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三、简介:
三顾茅庐又名三顾草庐,典出《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东汉末年,汉朝宗亲左将军刘备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他们的谈话内容即《草庐对》(三分天下的战略决策)。
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去卧龙岗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公元207年冬至公元208年春,当时屯兵新野(今河南新野)的刘备,带着大将关羽、张飞,三次到南阳卧龙岗诸葛草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此后传为佳话,渐成典故,载《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出师表》。现在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刘备是君,诸葛亮是臣,君臣之间的关系一向都是非常复杂的关系,不能简单地用好不好来形容,如果一定要对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关系作一个评价,我认为是: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关系是历史上最和谐的君臣关系。
中国历史上诸多有名的君臣关系,比如齐桓公与管仲,刘邦与萧何,唐太宗与魏征,都不如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刘备在没有得到诸葛亮之间,是处于四处流动的浮萍,别说建立政权,就连生存下来都有问题,刘备是个极度渴望建立政权的人,却不知从何处下手,如何规划,是诸葛亮的到来,为刘备解决了战略问题,刘备才会恍然大悟。
难以想象一个极度渴望建功立业的枭雄,当他从诸葛亮身上得到他毕生梦寐以求的战略规划,那种喜悦不亚于金榜题名时和洞房花烛夜,这个时候刘备对诸葛亮那是相当的好,你能想象一个48岁年过半百的中年人对一个年仅28年的年轻人毕恭毕敬的样子吗?
刘备起初得到诸葛亮时,两人的关系胜过“如鱼得水”和“如虎添翼”,或者是用“如漆似胶”来形容也不为过,就连与刘备亲如兄弟的关羽、张飞两人,也因为刘备对诸葛亮过于亲密,而感到吃醋,这个亲密程度在基情满满的蜀汉,应该算得上是最和谐的关系了吧。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两个人关系最亲密的时候,往往就是在刚刚相识不久的时候,如同热恋中的情侣一般,这个时候两个人没有过多的了解,只有志同道合,只有互相吸引,只有激扬文字,指点江山的感慨,而没有彼此熟悉的磕碰。
从刘备三顾茅庐得到诸葛亮,到赤壁之战后,刘备在诸葛亮的建议下取得荆南四郡建立政权后,刘备与诸葛亮算是热恋期,这个时候的刘备还没有称帝,只能算诸葛亮的主公,所以这一段时间的关系是最亲密的时期。
刘备在建立政权的这一段时间,基本上全是依靠诸葛亮的能力,诸葛亮治理内政的能力,足兵足粮的能力,战略规划的能力,基本上是得到了刘备的肯定,而诸葛亮在刘备的心目中,俨然成了一个丞相应该有印象,而这也是刘备对诸葛亮的定位。
换句话说,刘备将诸葛亮定位为自已的丞相,如果刘邦将萧何定位为丞相和曹操将荀彧定位为尚书令一样的道理,无论是萧何还是荀彧,在刘邦与曹操的眼中,都是手底下的头号大臣,第一功臣,与社稷之臣。
同样的道理,刘备也是将诸葛亮定位为自己的头号大臣,第一功臣,与社稷之臣。
如果清楚了定位,再来看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就非常简单明了了。刘备入川留诸葛亮镇守唯一的根据地--荆州,而带了谋士庞统入川,不是刘备不重视诸葛亮,因为定位的关系,诸葛亮必须在荆州镇守刘备这个唯一的根据地,如果刘备连诸葛亮也带走了,那么谁才能是在后方留守的人才呢?
刘备是用人高手,高手就是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世人往往看到刘备在前方征战,从来也没有带诸葛亮一起,就认为刘备并不重视诸葛亮,这是极端错误的看法,照这样理论来看的话,刘邦也不重视萧何,曹操更不重视荀彧?
刘备称帝,诸葛亮是丞相,丞相这个官职自从被发明出来之后,就成了皇帝之后,万人之上的整个天下头号官职,除了皇帝之外,天底下丞相的官职最大,刘备会不会将一个不重视的诸葛亮任命为丞相?当然不会。
个人觉得诸葛亮是刘备一生中最信任的人,没有之一。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超越了刘备对关羽和张飞的信任,刘备对关羽张飞的信任,更多是个人情感上的信任,而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则是全方位的信任,是将老底托付的信任,是把举国托付的信任,是为托孤天下的信任,在蜀汉政权中,除了诸葛亮,还有谁让刘备如此信任?
刘备拥立荆南四郡时,诸葛亮驻守荆南四郡,刘备定都成都时,诸划亮驻守成都,刘备永远将自己所有的身家都托付给诸葛亮来管理,这不仅仅对诸葛亮是信任,更是对诸葛亮能力的肯定。
刘备如此信任诸葛亮,诸葛亮如此尽心尽力辅佐刘备,一个是君,一个是臣,如果你一定要问到刘备与诸葛亮关系如何?那么我会告诉你:这就是整个中国历史上最和谐的君臣关系。
这种君臣关系,已经超越了兄弟之情,夫妻之情,父子之情,成为一种互相信任、互相帮忙、互相支持、默默奉献、至死不渝的君臣关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