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自我意识?

什么是自我意识?,第1张

意识是一个抽象的集合,是一个虚无的世界,当没有刺激信号时,这个世界归于沉寂,当刺激信号发生时,意识展现出了一种存在性,这个存在性因为有了具体的肢体或部位关联而变得形象起来。当脚趾瘙痒时,意识关联到脚趾(实质是脚趾的信号投射到皮层),当手指刺痛时,意识关联到手指,当饥肠辘辘时,意识关联到肠胃,当寒冷交替时,意识关联到皮肤,当荷尔蒙迸发时,意识关联到生殖器官……

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会与环境中的各种事物直接或间接的接触,并触发意识对身体各部位的感知,环境事物总是千变万化的,相对于环境事物的不确定性来说,身体各部位的联结则是一个更加确定性的存在,并且这种确定性会随着行为实践而带来的千变万化的感觉信号和感知信号的同步叠加反馈,而变得愈加完整、愈加充实,以至于逐渐积累沉淀为一个与外界互动时的共同基准,这里称这个基准为本体。

本体是一个融合的关系认知概念,它与机体概念有所不同,机体是个人对自身或他人身体的一种物质性认知,而本体是一个基于机体局部或全局组织状态异动时形成的意识对组织感知的综合认知,简单来说,机体是一个物质概念,本体是一个关系概念。

刺激信号引发意识的关联反应可以很微弱,也可以很强烈,可以很单一,也可以很复杂,这些都跟主体在与环境进行交互时所激活过的感应链路密切相关。而有一样意识,它有时候表现得很简单,有时候又复杂到很难讲清楚它的归属,有时候意识不到它的存在,而更多时候又常常受它所牵制,这个飘忽不定的存在,就是自我意识。

什么是自我意识?

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因为其外在表现极其宽泛,以至于从中难以归纳出一般性的规律。而自我意识作为一个基本认知,并能够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说明它不是一个完全发散的要素关系,而是有一些内在的特性存在,否则它不会成为每个人都能心领神会的基本认知。由此,要认清自我意识,可以通过跳出意识本身,来看看所有触发自我意识的作用场景是否有共同的关联因子,然后分析这种共性因子能否作为自我意识的代表。

本体是一个与自我意识高度相关的基本因子,触发自我意识的过程中,常常会激发对本体的认知,因为生成意识的两个信息输入接口——感觉和感知系统都与本体相关。本体是构成个人主体性的一个基本关系因子,但是并不能代表自我意识,伴随自我意识的,还有另外一个高度相关的因子,那就是价值。价值也是一个可意会但难以言明的认知概念,为了说明其特性,需要从价值分化机制说起。

校验分化机制分拣了主体对作用关系的趋性认知,从人工智能的角度来理解,价值分化机制就是关于作用关系认知的奖励函数。AlphaGo围棋程序中有一套系统性的奖励机制,奖励函数本身并不能判定每一步棋是对是错,它只是对程序的每一步随机的落子进行计算,预估它的盘面胜算有多大,基于结果表现而反向分化出那些胜算率不高的落子,在下次迭代中规避该落子的概率更高,如此反复的进行迭代优化,最终得出一个战无不胜的智慧下法。个体对于各种作用关系的趋性认知的建立过程与此类似,在大量生活实践经历所积累的关系数据输入下,经过奖励函数的调校,主体开始有了越来越明确的价值趋性认知,它体现在作用关系的三个方面:感觉更舒服更适宜(作用体验)、感知更新奇更美丽(作用目标)、节奏更同步更高效(作用方式)。

效用分化机制的存在,使得认知系统与行为趋向都有了一个对比参照的价值基点,而基于情绪的反馈作用,主体的行为趋向能够与价值认知相纠缠、相拮抗,从而将这种趋性沉淀在循环拮抗回路当中,形成一个不完全受制于环境信息所限制的自反馈自适应系统。当环境气温寒冷时,主体会趋向于更温暖的地方,或是通过一些方式方法让自己身体更暖和一些;当身体饥饿难耐时,主体会四处觅食,来消除身体的饥饿感。主体的这种表现,其在认知上体现为主体的一种主观性,其在行为上体现为主体的一种自主性,这种主观性和主动性是区别于履觉那种依附于环境的随波逐流的被动表现。

本觉是个体进行环境适应性的对内接口,基于分布在机体各处的感受器来监控机体的内环境平衡情况,丛觉是个体进行环境适应性的对外接口,而履觉、弭觉则是在这两个接口基础之上的进一步综合加工处理,以实现更复杂的环境适应性。无论其处理机制多么复杂,它们都脱离不开一个底层核心,那就是本觉所对应的内环境平衡。内环境所依托的载体就是个人的机体,它在认知中的反映即是本体。弭觉的行为认知取向以当前本体状态为基点、为出发点,并指向那个更舒服、更新奇、更惬意的状态。当所有的价值关系指向都有一个共同的关联基点时,就慢慢积累形成了一种既表现出一体性又表现出多样性的主体性认知,这就是自我意识的体现(下图)。自我意识就是认知系统对本体这个对象的趋性融合认知,本体体现出一体性,趋性体现出多样性。

自我意识代表着一种价值回归,它在多个方面保持着一体性,主要表现在:

一是丘脑对输入信息的统一调控,使得主体总是聚焦于当前特定的事物当中,使得只有该事物的趋性才能凸显,而其它的非焦点感知对象只是作为场景中一闪而过的相关要素,即使有两只眼睛、两只耳朵、两个鼻孔,其对事物的认知往往也是统一的;

二是与输入信息同步触发的行为调节程序的明确性,这种确定性源于机体的唯一性,机体不可能分裂而导致当前主体同时在两个空间进行两个不同的任务。基于这种确定性来逆向回溯,从机体的唯一性,到行为关节组合状态的多样性,到关系认知的关联性和发散性,有一根总线在串联着意识认知的各种表现,这根总线与行为调节系统对行为的总体实时平衡收敛有关,因为这种总体调节可以串联起当前场景下的所有即时关系认知,因此,意识的发散性和复杂性的背后,实际上隐藏着一套固定的运行逻辑(第11章);

三是价值反馈机制的前向包容性,丛觉的价值分化机制包容本觉的价值分化机制,履觉的价值分化机制又包容前两者,而弭觉的价值分化机制又包容前三者,这使得不同的意识层次的价值机制在发挥作用的时候,都是对行为调节系统的分拣优化(第9章),这种多层次调节机制即体现了灵活性,又保障了统一性。场景中的简单关系可以通过低层价值分化机制来快速分化,复杂关系可以通过高层价值分化机制在一段时期内逐渐分化,所有的价值分化机制都建构在内稳态调节机制之上,是这一调节机制在不同层次、不同维度的体现。

关系认知、行为、价值都表现出一种统一性,这是自我意识归一的表现。

当同一时刻的关系趋性不唯一时,行为就失去方向;当同一时刻的行为不唯一时,关系就无从明确。行为表现和价值认知的统一性,是构成意识统一性的基础。

也正是自我意识的形成,生命体开始呈现出一种灵性,一种有别于无机物质、有别于机械系统、有别于简单生命的独特呈现,它是一种存在运算量级跨越的关系作用逻辑,它是在自然的选择机制下所进化出的从作用系统向智慧系统升级演进的典范。

在社交场合中,许多人都有一种类似的体验:当他们与异性接触时,开始感到心跳加速、思绪纷乱,往往会出现焦虑、紧张和不安的情绪。它可能会阻碍人们与异性之间的交流和建立关系。本文将探讨为什么人们会在接触异性时出现精神内耗,以及如何应对这种情况。

一、社交焦虑

首先,人们可能会因为社交焦虑而出现精神内耗。社交焦虑是指人们在社交场合中感到紧张、不自在或害怕被别人评价的情绪。这种焦虑可能会因为许多因素而产生,比如缺乏自信、经验不足、过度关注别人的看法等。当人们与异性交往时,这种焦虑可能会变得更加强烈,因为他们希望给对方留下好的印象,同时也担心自己会因为某些原因而被对方拒绝或评价不好。

二、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人们可能会因为性别角色刻板印象而出现精神内耗。性别角色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于男性和女性在社会中应有的角色和行为的刻板印象。例如,人们可能认为男性应该坚强、果断、自信,而女性应该柔弱、善解人意、温柔体贴。当人们与异性交往时,他们可能会担心自己的行为与这些刻板印象不符,而导致对方对自己的不满或厌烦。这种担忧可能会使人们表现得不自然或封闭,从而影响他们与异性之间的交流和关系。

三、情感投射

人们可能会因为情感投射而出现精神内耗。情感投射是指人们把自己的情感和欲望投射到别人身上的现象。例如,一个人可能会因为自己的孤独和需要而对异性产生依赖和渴望,希望对方能够填补自己的空虚。然而,当这种情感投射过于强烈时,他们可能会变得过于关注对方的反应,而忽略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这种情感投射可能会导致人们在与异性交往时出现内耗和不自然的表现。

四、自我意识过强

人们可能会因为自我意识过强而出现精神内耗。自我意识是指人们对自己思维和行为的意识和评价。当人们过于关注自己的表现和形象时,他们可能会变得紧张和不自然,因为他们担心自己的言行举止会被对方评价或批评。这种自我意识过强可能会导致人们在与异性交往时表现不自然或矫揉造作,从而影响他们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如何应对内耗

尽管内耗可能会影响人们与异性之间的交流和关系,但人们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来应对这种情况。首先,人们可以尝试放松自己的情绪和思维,减少焦虑和压力的影响。例如,他们可以练习深呼吸、冥想、做运动等方式来放松身心,以便更好地应对异性交往时的情绪反应。

其次,人们可以学习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减少对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和社会期待的关注和担忧。他们可以尝试认识到这些刻板印象的存在和不合理性,以及自己作为独立个体的权利和自由。这种思维方式的改变可以帮助人们更加自信和自然地表现自己,从而消除内耗的影响。

此外,人们可以尝试调整自己的情感投射,意识到对方也是一个独立个体,有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他们可以尝试平等地与对方交往,尊重对方的意见和选择,而不是一味地追求自己的欲望和需求。

最后,人们可以逐渐减少自我意识的关注和评价,学会放松自己,尽可能地表现出真实的自己。这种真实的表现可以帮助人们建立更加自然和真实的关系,避免内耗的影响。

结论

在与异性交往时出现内耗和不自然的表现可能是由社交焦虑、性别角色刻板印象、情感投射和自我意识过强等因素造成的。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人们可以采取放松情绪、改变思维方式、平等交往和放松自我意识等方法来消除内耗的影响。通过这些方法,人们可以建立更加自然和真实的关系,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和信心,从而更好地享受与异性交往的乐趣。

总之,内耗可能是人们在与异性交往时面临的一种常见问题,但它并不是无法解决的。只要人们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应对这种情况,他们就可以建立更加自然和真实的关系,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和信心,享受与异性交往的乐趣。

自我意识主要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批评等

自我意识,也叫自我认知(self-cognition)或自我,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心理现象;它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种心理成分构成,这三种心理成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统一于个体的自我意识之中;从认识形式看,它表现为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批评等,统称为"自我认识";从情绪形式看,它表现为自我感受、自爱、自尊、自侍、自卑、责任感、义务感和优越感等,统称为"自我体验";从意志形式看,它表现为自立、自主、自制、自强、自卫、自律等,统称为"自我控制"。

什么是自我意识,自我意识的结构有哪些

自我意识有时候也简单的称之为为自我认知,它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心理现象。自我意识是个人内省的能力,如果“意识”是关于注意世界的东西,那么“自我意识”就是关注自己的意识。自我意识是指个人如何有意识地了解和理解自己的性格、感受、动机和欲望。

自我意识是具有意识性、社会性、能动性、同一性等特点。自我意识的结构是从自我意识的三层次,即知、情、意三方面分析的,是由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或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构成。

自我意识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三种心理成分构成。这三种心理成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统一于个体的自我意识之中。

自我认知是自己对自己身心特征的认识。从认识形式看,它表现为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批评等,统称为“自我认识”;

自我体验是自己对自己怀有的一种情绪体验。从情绪形式看,它表现为自我感受、自爱、自尊、自信、自卑、责任感、义务感和优越感等,统称为“自我体验”;

自我调节是个体对自己行为、思想和言语等的控制(自我控制)。从意志形式看,它表现为自立、自主、自制、自强、自卫、自律等,统称为“自我控制”。

自我意识由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或自我控制)构成。

自我意识的结构是从自我意识的三层次,即从知、情、意三方面分析的,是由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或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构成。因此,自我意识也叫自我调节系统。

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它是自我意识的首要成分,也是自我调节控制的心理基础,它又包括自我感觉、自我概念、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

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方面的表现。自尊心、自信心是自我体验的具体内容。自尊心是指个体在社会比较过程中所获得的有关自我价值的积极的评价与体验。

自我调节是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自我调节主要表现为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活动和态度的调控。它包括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等。

自我认知的心理认知是一种比较高级的认知能力。对于教育程度低,或者智力程度比较低的人,也许终身也不具备这种自我的认知。而对于有些人,则能够超越这种心理认知。

心理认知一般来说是一个无限的过程,因为心理活动本身是无限的,它会跟着个人经历和记忆以及思想和想象力不断地发展。因此凡是出现和前一阶段或者时期不同的心理活动后,个体对自我的心理将会有一个总结和重新的调整。

自我认识的超越状态在于个体认识到自己整个思维和记忆的状况,并能够将自己的心理活动进行控制,而达到一种忘我的境地或者说无我的境地。

自我意识的结构是从自我意识的三层次,即知、情、意三方面分析的,是由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或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构成。自我调节是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自我调节主要表现为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活动和态度的调控。

它包括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等。自我检查是主体在头脑中将自己的活动结果与活动目的加以比较、对照的过程。自我监督是一个人以其良心或内在的行为准则对自己的言行实行监督的过程。自我控制是主体对自身心理与行为的主动的掌握。

自我意识作用: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包括对自己心理倾向、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过程的认识与评价。正是由于人具有自我意识,才能使人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自我控制和调节,使自己形成完整的个性。自我意识在个体发展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自我意识是认识外界客观事物的条件。一个人如果还不知道自己,也无法把自己与周围相区别时,他就不可能认识外界客观事物。其次,自我意识是人的自觉性、自控力的前提,对自我教育有推动作用。人只有意识到自己是谁,应该做什么的时候,才会自觉自律地去行动。

从心理活动过程,心理活动内容和自我观念三个角度论述一下自我意识的基本结构。

从心理活动过程上看,自我意识具有认知的、情绪的和意志的形式。属于认知的形式有:自我感受、自爱、自尊、自恃、自卑、责任感、义务感、优越感等,统称为"自我体验"。以体验的形式表现出人对自己的态度,在同别人比较中评价自己,这类情感是复杂的。属于意志形式的有:自立、自主、自制、自强、自卫、自信、自律等,可以统称自我控制。自我控制主要表现为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活动的调节,自己对待他人和自己态度的调节等。总之,这三种表现形式综合起来、相互联系起来,便成为一个人的个性的中心内容--自我。

 从其内容上来看,自我意识又可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生理的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身体的意识,包括占有感、支配感和爱护感。所谓社会自我,就是个人对自己在社会关系、人际关系中的角色的意识,包括个人对自己在社会关系、人际关系中的作用和地位的意识,对自己所承担的社会义务和权利的意识等。与社会自我出现的同时,心理自我也同时形成和发展。所谓心理自我,就是个人对自己心理的意识,包括个人对自己的性格、智力、态度、信念、理想和行为等的意识。个人对自己生理的、社会的、心理的种种意识,也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因而,每一个人都有对他自己的看法和态度的独特的形式和内容。

 就自我认知中的自我观念来看,自我意识又可分为现实的自我、投射的自我、理想的自我。现实的自我也称现实我,是个人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自己目前的实际状况的看法。投射自我也称镜中自我,是个人想象中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想象他人心目中自己的形象,想象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自我感。现实自我即个人对自己现实的观感,不一定与想象中他人对自己的观感完全相同,两者之间可能有距离。当这个距离加大时,便会感到自己不为别人所了解。理想的自我也称理想我,是指个人想要达到的完善的形象,如个人的生活目标和将来的期待、抱负和成就,以及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一个人。理想我是个人追求的目标,不一定与现实我是一致的。理想我虽非现实,但它对个人的认识、情绪和行为的影响很大,是个人行为的动力和参照系。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于自身存在、个性、意图和心理状态的感知和认识。它由多个心理成分构成。首先是自我认知,即对自己的认知和理解,包括自我形象、自我评价和自我概念。其次是自我评价,涉及个体对自身价值、能力和行为的评价。第三是自我意图,即个体对于自己的期望、目标和意愿的认知。还有自我反思,指个体对自身过去行为和经验的回顾、分析和思考。最后是自我情感,涉及个体对自身情绪、情感和体验的察觉和理解。这些心理成分共同构成了个体的自我意识。

情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EQ)是指个体在与自己、他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认知能力和情感能力的总和。通俗来讲,情商就是一个人在应对情感和人际关系方面的能力。决定一个人是否拥有高情商,有很多因素需要考虑,但最重要的一点是: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情商的核心要素之一,指个体意识到自己的情感和行为,并能够有效地表达和管理自己的情感和行为。自我意识分为两个方面:情感自我意识和行为自我意识。

情感自我意识是指个体意识到自己的情感体验,包括情感的种类、强度、来源和影响等。拥有情感自我意识意味着个体能够识别自己的情感状态,并能有效地表达和处理自己的情感需要。例如,在面对困难或挑战时,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情绪变化,并采取积极的方式来缓解负面情感,如通过运动、沉思或寻求帮助等。

行为自我意识是指个体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习惯、能力和局限性,包括自己的思考方式、决策和沟通方式等。拥有行为自我意识意味着个体能够客观地审视自己的行为表现,并采取有效的方式来改进自己的行为习惯和交际技巧。例如,在和他人交往时,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沟通方式可能会引起误解或不愉快,并采取积极的方式来改进自己的交际技巧,如学习有效的语言表达、倾听和体察他人的情感等。

自我意识是情商的核心要素之一,因为它是情商的基础和前提。只有能够有效地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感和行为,才能够更好地应对与他人的互动和环境的变化,从而提高人际关系的质量和成功的概率。此外,自我意识也是其他情商要素(自我管理、社交意识和社交技巧)的基础,能够为个体提供合适的情感和行为反应,增强个体的情感智慧和生活幸福感。

除了自我意识之外,情商还包括自我管理、社交意识和社交技巧等要素。自我管理是指个体能够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感和行为,如控制情绪、调节压力、制定目标等。社交意识是指个体能够认识和理解他人的情感和需要,如理解他人的视角、体察他人的情感等。社交技巧是指个体能够有效地与他人沟通、合作和解决问题,如有效的语言表达、积极的倾听和反馈等。

总之,决定一个人是否拥有高情商,最重要的一点是自我意识。只有能够有效地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感和行为,才能够更好地应对与他人的互动和环境的变化,从而提高人际关系的质量和成功的概率。同时,情商的其他要素也同样重要,能够相互促进,为个体提供更多的情感智慧和生活幸福感。

个体神经系统的发育受先天因素的调控(如遗传基因、母体在孕期中的各种激素水平等),这使得一些人从小就比一般人拥有更高水平的情绪体验或智力发展,对外部刺激也更加敏感。

作为一个高度敏感的人,这类个体可能会有异于常人的同理心和洞察力。比如当踏进一个房间时,他们第一时间就能感受到那些不易被察觉的细微之处——若有若无的气味、家具的布局摆设、地板的纹路等。更重要的是,即使对方一言不发,敏感的个体也能轻易识别ta散发出的情感上的信号和微妙的情绪流动。

当房间里的氛围有所改变时,他们的身体会自发地有所感应;类似地,当有人难过时,他们也能仿佛是自动地注意到。这一类人的直觉可能相当敏锐,乃至于有的人会打趣说ta是一个有灵性或“通灵”的人。

然而,在还是一个小孩儿的时候,个体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也没有情绪调节技能,所以常常被充斥于人群中、庞杂无序的心理能量所淹没。

过度共情的倾向使这类个体更容易受到功能不良的家庭动力的伤害。因为他们的思虑与感受都更加深刻,因此更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任何形式的被动攻击、谎言和虚伪在他们面前都无所遁形,在他们自己意识到之前,可能就已经成为了所有家庭成员的情绪护理员、情绪垃圾桶,甚至成为全家人的受气包。

对儿童的虐待行为并不是只有身体伤害,更为普遍与隐蔽的是慢性复杂创伤——出气筒、煤气灯、长期忽视和隐性暴力等都会在儿童心中留下深深的创伤,但长期以来,这些心理伤害由于其无形的本质而被社会所忽视。

天性敏感的孩子更有可能被迫扮演情绪护理员的角色,他们不得不早早地懂事,告别短暂的纯真童年,以弥补父母的情感缺陷和适应不良。而且由于这种局面可能不是大人有意识的或恶意的行为造成的,因此长大成人后的小孩可能并没有注意到自己情感上的创伤。

人类受到彼此情感体验的影响是很常见的;当看到有人伤心难过时,正常人会很自然地想为其提供安慰和支持(Rime,2009)。在大多数人际互动中,我们通过边缘系统调节彼此的情绪,在与亲密的人相处时更是如此。比如,母亲会通过模仿婴儿的表情和孩子一起逗乐或是在孩子哭闹时以此安抚孩子(Field, 1994)。

心理学家们将这种帮助另一个人调节情绪的行为——不管是让他们高兴起来还是让他们平静下来——称为“外在人际情绪调节(extrinsic interpersonal emotional regulation)”(Nozaki & Mikolajczak, 2020)。

同理心较强的人比之一般人更能感受到细微的情绪波动,往往因为太有“眼力界儿”而被迫要做得比别人做得更多、更好。小时候他们通常会在自己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无意中对整个家庭的情感系统进行感知和调控:

•当看到父母陷入抑郁时,努力帮助他们分担家务或试图改善他们的情绪。

•感觉家里气氛不佳时,用开玩笑、出洋相等自嘲的方式来转移大家的注意力。

•当预测家中即将有一场情绪爆发时,悄悄地收好自己的需求,转身去保护更弱势的家庭成员不受伤害。

更有甚者,还可能通过改变自己的自我认同来默默满足周围人的需要。比如通过自我障碍扮演一个离不开父母的“笨小孩”角色,以满足父母成为“称职家长”的需要。其他的情况还包括通过无意识制造出的心身疼痛或饮食失调来让父母停止争吵。

原本理所应当天真烂漫的年纪,却不得不早早懂事,在家人心态失衡时,充当他们的“情绪调节器”,乃至成为吸收他们愤怒、耻辱、自怨自艾和其他不良情绪的“海绵”。 

如果你的父母和兄弟姐妹有他们无法处理的情感包袱,他们可能将它投射到外部,使它成为你的负担。这听上去可能有些不可思议,但人们确实可以迫使你为他们处理他们自己不想承认和面对的阴影面。在精神动力学中,这被称为“投射性认同(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投射性认同是一种无意识的心理策略,即一个人将自己否认、抗拒的感受和品质安置到他人身上。

当家中有一个或多个家庭成员正纠结于一种让他们害怕或排斥的情绪时,比如无助、嫉妒、自我厌恶,他们便可能会尽其所能地否认自己的那一部分,并把它排除在自己之外。然后,他们将这种被自己否认的感受投射到接收者身上。而作为接受者,你可能并没有意识到究竟发生了什么,就成了为他们的替罪羊。

比如,内心深处掩藏着耻辱感的姐姐或哥哥可能会将自己无法接受的那一部分“分裂”出来,然后把它丢给你,并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让你感到自卑和羞愧,在自己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让你替ta消化了ta深藏的耻辱感。

再比如,父母把自己讨厌的、无法处理的自我厌恶部分投射出来,倾泻到在你身上,于是这些一开始本不属于你的耻辱和自我厌弃如跗骨之蛆一般伴随你的成长而日益壮大。

投射性认同比单纯的投射行为更加隐蔽、破坏性也更强。如果投射者对你的影响足够大,投射持续的时间足够长,那么ta针对你的投射性认同就可能会侵蚀你的自我意识(Minnick,2019)。

通过直接或隐微的操纵,投射者能够触发你的情感反应,对你造成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同一性混乱。这是一种严重的个人边界的侵犯,精神分析学家比昂将其描述为“产生了一种不属于自己的想法”。

投射性认同最令人不寒而栗之处在于,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发生在一种无意识的、右脑与右脑之间的交流层面上。投射性认同是我们前言语自我(preverbal self)的残余,绕过了理性的成人自我。你的家人多数时候并没有意识到他们在做什么。他们的行为是出于自己绝望的、创伤的一面。受此影响,你可能一直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他们的投射性认同。

摆脱投射性认同的第一步是意识到它的存在。当你确实识别出自己身上存在投射性认同之后,可能会陷入暂时的否认,或对投射者的愤怒或怨恨中,但这一步的最终目标是接受已经发生的事情,勇敢地面对真相。

话虽如此,探查并分辨这种不良家庭互动模式的过程对大部分人来说是相当具有挑战性的——它会从根基上冲击你的世界观——想要保护家人的那一部分的你感到内疚,试图继续否认自己受到的伤害;又或者习惯于自责的你害怕拆穿童年时候的真相所可能带来的改变。

但承认并接受事实其实并不是为了追责或自怜,它是一个发现真实自我的机会,也是释放空间帮助你获得疗愈和成长的机会。

在还是一个小孩的时候,你大部分时候都是身不由己的,但如今你已经具备远离有害环境的选择权。

你可以设定个人边界,对任何企图越界的人说 "不"。但更重要的是,你可以在心理上拒绝接受有毒的投射性认同,重新找回真实的自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668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