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传统纹样心得体会最新作文

新疆传统纹样心得体会最新作文,第1张

  篇一:第九课多彩的民族传统纹样

 第九课 多彩的民族纹样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感知民族纹样的美感,了解民族传统纹样的历史、文化及相关知识

 2尝试设计寓意吉祥、色彩漂亮的纹样,装点我们的生活。 教学重点

 学习设计寓意吉祥、造型优美的纹样。 教学难点

 纹样的设计与应用。 教学过程

  篇二:多彩的民族传统纹样听课样张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欣赏

 播放音乐并欣赏少数民族的画面。

 2.谈话

 同学们,你们看到少数民族最喜欢用什么来装饰生活用品?

 这些花纹、图案给你什么感觉?

 3.揭示课题——多彩的民族传统纹样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喜爱的传统纹样,今天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多彩的民族传统纹样。

  二、探索分析,艺海泛舟

 1 民族传统纹样的概念

 由历代沿传下来的具有独特民族艺术风格的,用于装饰的花纹。

 2.民族传统纹样的特点

 民族传统纹样出自各族劳动大众和民间艺人之手,它与民族人们的生活、风俗习惯息息相关,并且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请同学们来分析一下这几张图中,人们是用什么图形来进行设计的?

 小结:人们通常采用花、鸟、碟、动物和几何形来装饰美化生活,表达美好的寓意。

 3.寓意知识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喜爱的图案纹样,你知道它们有什么寓意吗?

 (苗族、哈尼族、彝族)

 4试一试

 谁能在两分钟内用彩纸剪出一个花、动物或者几何形的对称图形?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刚才我们剪出的图形是一个独立的纹样,能单独用于装饰,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单独纹样。

 5找规律

 这几幅作品中的单独纹样有什么规律?你发现了吗?

 (每三组分析一幅图)

 学生汇报,教师总结纹样

 如果将单独纹样重复运用在三角形、圆形、方形中,按一定规律摆放,会形成对称及向心性。

 内部结构与外形巧妙结合,形成独立的装饰美,我们把这样的纹样叫做适合纹样。

 适合纹样:是具有一定外形限制的纹样,图案素材经过加工变化,组织在一定的轮廓线以内。 角隅纹样:是适合纹样的一种,它因常用作角的装饰,所以也叫“角花”。

 6.动手小体验

 请小组同学一起将老师给的图形摆一摆,看看你们能摆出什么纹样?

 小组汇报:

  三、学生创作,艺术实践

 1作业布置

 根据你刚才剪好的有寓意的对称图形来设计一个装饰纹样装饰我们的生活用品。

 2作业要求

 单独纹样可以重复出现,摆放可以改变方向。

 3展示作品、自评互评

 你喜欢那个纹样设计?为什么?

  四、课后拓展,感情升华

 老师希望你们能够将今天所学的纹样设计运用到生活当中去,美化自己身边的环境。

  篇三:多彩的民族传统纹样说课稿

 多彩的民族传统纹样 ——综合实践活动说课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是来自奎屯市第九小学的教师海丽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多彩的民族传统纹样》。

 我主要说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选题说明

 小学综合实践课,本节课内容来源于综合实践活动新疆教科汇编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科技),五年级学生独立能力较强,可以自发组织团体活动,并且具有明确的目的和行动方法。因此我对他们学习的指导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侧重于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训练,采用多种方法,充分强调学生的活动主体性,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充分扩展视野,发展能力。引导学生接触并了解民族传统纹样及花纹,图案对其独有的审美情趣,进一步体现出这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旨在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解读传统纹样同时激起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并使之融入自己的生活,感受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学生希望自己通过自己的探究,能够了解更多的民族传统文化的知识。于是,我们设计了综合活动课《多彩的民族传统纹样》。 由此我与学生协商确定了此课题。

  二、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活动使学生了民族传统文化,懂得中国传统纹样所蕴含的情感,并能运用纹样装饰生活。

 2、过程与方法:学生从实践活动中获得审美的情感体验、创造体验,提升口语表达和应变的能力,以及掌握多媒体及形象思维

 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进友谊;树立自信;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培养民族自豪感和提升爱国热情。

  三、活动过程

 这一活动主题分三个阶段进行,历经半个月的探究过程,具体安排如下:

 下面,我就说一说这三个阶段的活动过程及指导策略。

 (一)准备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几个有研究意义的子课题,然后自主选择主题组成研究小组,并制定活动计划。

 1、确

 定子课题:

 播放各类漂亮的民族图案或者录像片断,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对“民族纹样”这个主题交流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提出探究的子课题。

 通过探讨,学生确定了以下4个子课题。

  民族纹样的起源和历史

 认识各种民族传统纹样,并了解含义

  民族传统纹会对生活、社会的影响

 民族传统纹样在生活中的应用

 设计理念与思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快乐课堂氛围。

 2、成立活动小组:

 分组原则:自由组合,分工协作。

 在学生自由组合的基础上,我适当指导,以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为龙头,其他组员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分工,并填写《小组的成员及分工情况表》。本班共有46人,分为4个小组,每组11到12人。

 小组的'成员及分工情况表

 3、制定活动计划:

 我先指导各小组完成活动的初步计划,审定后再由组长根据自身小组的实际情况,与组员共同制定活动的详细计划,并填写《小组的活动计划表》。

 小组的活动计划表

 (在整个准备阶段里,我的指导由扶到放,使学生少走许多弯路。活动的主题和计划由学生自己把握,他们从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时间、空间上掌握这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动权。这样的设计充分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开放性和自主性。)

 设计理念与思路本环节我让学生分小组,自由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的主题,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性。

 (二)实施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走向社会,实施和完善小组的计划,提高学生对民族传统纹样的认识,丰富学生的社会经验。

 在整个实施阶段里,我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开展活动,每个小组根据各自的计划展开了调查。其中:

 (1)“民族传统纹样的起源和历史”和“认识各种民族传统纹样,并了解含义”这两个小组主要通过上网和查阅书籍来搜集资料的。看,学生正在学校的图书室及电子阅览室搜集资料。 ①在学生查找资料的同时,我对学生进行了一些常规指导。指导学生怎样摘抄和筛选资料,怎样使用搜索引擎,如百度、谷歌等搜索自己所需的材料。并为学生提供了以下几个有关的网站:

 ②在活动中,学生搜集到了许多有关民族传统纹样的资料。 根据学生搜集到的资料,我定期和不定期地组织学生举行阶段性交流。学生在共享搜集到的信息的同时,也找到了自己调查时的不足,进行了弥补。

 ③最后,我指导学生把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汇总,并制作成手抄报、漫画等展示作品。

 (2)“民族传统纹样会对生活、社会的影响”和“民族传统纹样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两个小组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和采访的形式开展活动的。

 ①在开展活动之前,我也对学生进行了一些常规指导。指导学生学习调查的方法,整理分析信息的方法,统计归纳的方法,交流采访的技巧。

 ②随后,学生展开了调查活动。在调查活动中,学生分别进入社会和商场进行了采访调查。

 ③我随时关注着学生的调查活动,并提醒学生要及时向我报告活

苗族的图腾崇拜,是银饰的重要造型。苗族图腾即与苗族有血缘关系的几种图像,在苗族古歌中,传唱是枫木生出了蝴蝶妈妈,蝴蝶妈妈生下了12个蛋,由鹊宇鸟孵化出苗族的祖先姜央和12个兄弟。

 这样,与苗族始祖有关的有4种图腾。

水牛是苗族始祖姜央的兄弟。苗族的银角是牛角的图样造型。水牛是稻作农耕的主力,水牯牛又是祭祀祖先的牺牲。

苗族认为,除天地外,枫树是祖先之祖。枫树也当然地在银饰上有所表现。银饰上的吊花,多为三角形的枫叶纹,它也作为联结其他图样的中介造型。

苗族古歌当中提到了10余种鸟类,而帮助蝴蝶妈妈孵化12个蛋的鹊宇鸟,有说是燕子的一种。它是由被砍伐的古枫树梢变来的,所以也是被苗族作为图腾来崇拜的。因而,银燕雀是苗族银饰中一种极为重要的图样造型。

在苗族主体由银雀组成的银簪中,有4只银雀,中间的一只被做得很逼真,神态活灵活现,连一片一片的羽毛纹理也清晰可见,小雀则抽象简略。

还有一种银雀发簪主体就是一只神态逼真的写实的鸟,它展翅欲飞,身上的羽毛也一片片地微张,嘴里还衔着一个银笼。

蝴蝶的纹样造型在银围帕、发簪、银梳、耳环、衣帽饰、项圈、压领、银衣片、背带、腰链、吊饰、手镯、戒指、围腰银牌等几乎所有的银饰上都能看到,因为蝴蝶妈妈是传说中苗族的母亲。

上述几种图腾的纹样造型都是苗族银饰不可或缺的。而其余的各种动物、花草图案造型则可以灵活搭配,给银匠留下了广阔的想象和创造空间。

一、苗族服饰是苗族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服饰中可看出苗族历史的发展进程和文化沉积,集中反映了苗族在与自然的抗衡中对事物的认识和升华,在此间也就产生了苗族的审美意识。文山地区有句俗语:“苗族住山头,壮族住水头,汉族住街头”。这句俗语大致勾勒出文山少数民族的分布状况,也反映了文山苗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和条件。他们所居住的环境奠定了苗族对山中事物由感性识别上升为理性认识的基础。服饰是进行民族识别的手段之一,也是区分民族间的特征之一,直接体现着一个民族的审美观或世界观。文山苗族大致分为白苗、青苗、花苗、汉苗等。根据苗学专家对苗族服饰类型的划分,文山州的苗族服饰为几何花衣披肩型(即川黔滇型)的马关式(即挑花褶裙式)、邱北式(即白裙式)和开远式(即飘带式)。这三种服装款式包括了自称为蒙豆、蒙抓、蒙诗、蒙陪、蒙叟、蒙巴、蒙刷的苗族,他们都操川黔滇方言川黔滇次方言苗语,其文化习俗相近,但各自的服饰都有细微的变化而亦可区分。

马关式的苗族服饰分布于马关、麻栗坡、文山、西畴县,邱北式主要分布于邱北、广南、富宁、麻栗坡、西畴、砚山县,开远式主要分布于砚山、邱北、文山县及红河州的开远、蒙自、弥勒等县、市。这三种服饰款式虽特点各异,但其图案大多以螺蛳、蕨草、鸡嘴、螃蟹或某一动植物的形状原形构思成抽象的几何、螺形图案。文山地区苗族的服饰图案却不象贵州黔东南、湖南湘西地区苗族服饰图案那样写实,文山则是写意的、细腻的。那么,我们如何对马关式、邱北式、开远式进行区分呢?由于历史原因,苗族迁徙到文山地区后,大多居住在环境恶劣的大山之中,各支系服饰的差异往往与气候、环境有关。如马关式的服饰,由于这部分苗族都居住于北回归线以南的亚热带高山河谷中,气候炎热,蚊虫较多,其服装款式多为右开襟绣花上衣,下着单层蜡染百褶裙,以便透风,小腿裹着单层绣花绑腿,以防蚊虫叮咬;邱北式的苗族,因居住北回归线以北海拨较高的山区,冬天气候寒冷,其上衣为对开襟,下着双层白色百褶裙和小腿裹着多层绣花绑腿,以抵御严寒;开远式的苗族也居住于北回归线以北较为平缓的山区,冬天寒风袭人,上衣为右开襟绣花衣服,下身着蜡染百褶裙,外加一件绣花风衣,几乎裹住整个身体,并且围腰宽大。据史料记载,苗族迁入文山大约在唐代有少量进入,到了明代,苗族开始大量迁入文山的邱北等县,清朝中后期,由于苗族在湘、黔反清起义遭镇压失败后,苗族由贵州、广西大批量迁入文山,并进入东南亚的越南、老挝等国家。由于当时苗族作为战争难民,到文山后只能躲进深山老林繁衍生息,形成了“苗族住山头”的分布格局,正是这样的生存环境和气候条件,使同一文化习俗,同一民族语言的苗族服饰逐出现了与环境、气候相关的差异,也导致了文山苗族服饰款式的多样性。由此可见,自然环境与气候条件的差异是决定文山苗族服饰多样性的重要因素。

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文化的发展,苗族的生活也日益好起来,其服饰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服装款式已由原来的单一的以深蓝色和黑色为基调而发展为色彩艳丽的式样,而且更接近于艺术舞台化。苗族妇女认为,自然界中存在的色彩都是她们所需要的色彩素材,都应把它穿在身上,形成一种源于自然而超越自然的美。从文山苗族服饰的发展演变情况看,其服饰款式已由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大而肥、宽而松的样式发展到扬各支系服饰之长的服装样式而以展示女性曲线美的审美境界,这种美是刻在苗族女性头脑里而反映在服饰上的内在的、表现自我的审美情趣。“自然,作为人生社会的对立面或补充物,最容易引人进入这种审美境界。并诱发审美解悟。这是因为,外在形态的自然,无论在显示生命活力和生气灌注方面,还是在万象纷呈之中表现出的特有和谐引人入胜方面,都能使人产生美感而进入遐想。”

因此,苗族妇女对山里的一切自然物体的解悟到将自然中五颜六色的色彩的认识和理解,促使她们对自然物体的遐想并绣在布上,形成完美的图案,在心理上获得快感和满足。这种快感和满足是她们在异性面前感到自豪和展示自己才能,并且以吸引异性的目光为目的,这是动物的本能,也是苗族妇女服饰图案的动机。因为,苗族女性七、八岁时就必须跟长辈学习挑花刺绣,在她们的思想意识中,一个大姑娘若不会挑花剌绣,就会被人瞧不起,甚至不能嫁得好人家。正是这样的思想意识长期支配着苗族妇女对自然物的不断猎取、加工、升华而获得异性或众人的称赞。除此之外,苗族还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图案充实自己,但不是一般的照抄,则是通过筛选、加上成为适合于苗族自身审美特点的花纹图案。有人说,苗族是一个适应能力极强和的民族。不论在多么恶劣的自然环境中,还是杂居于其他民族之中,都能适应和吸收其他民族优秀的文化并原始地保留自己的传统文化而生存发展,成为今世界性的民族,就连移居欧美国家的苗族,都能完整地保留着自己的传统文化,与发达国家的民族一道飞速发展,这是苗族的可贵之处,也是苗族的生存之道。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苗族都很自豪地穿着自己的民族服装,并炫耀自己优秀的传统文化。苗族服饰与其它艺术品一样,通过苗族妇女对其款式、图案的精心设计、刺绣、蜡染等系统性的创作过程,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作品。从作品的形式和内容看,有着鲜明的美学价值及艺术特征,并有着较高的艺术收藏价值。

编辑本段

价值

1、艺术价值。苗族服饰经过种麻、收麻、绩麻、纺线、漂白、织布等一系列复杂的工艺到刺绣、蜡染、裁缝,最后成为一套精美的服装,无不反映了苗族妇女的勤劳和耐性。苗族女性抽象的刺绣、蜡染图案中反映和表现了她们的内心情感世界,同时表达了苗族女性对大自然的认识和了解及她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一个苗族姑娘将自己亲手绣的花带赠与情人时,则不用更多华丽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情人如何的忠贞,只要通过绣花飘带就将姑娘所要表达的一切都包含在其中,真正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情感境界。苗族是一个感情极为丰富的民族,其精美的刺绣、蜡染工艺更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

2、观赏价值。苗族的刺绣和蜡染图案,特别讲究“规整性”和“对称性”,就是挑花刺绣的针点和蜡染时的染距都有一定的规格,一定的变化规律,或等距,或对称,或重复循环。图案结构严谨,给人以整齐、紧凑感。尤其是挑花刺绣图案,很容易在其中找到圆心,坐标轴不论沿横向还是纵向折叠,都是对称的。许多图案,不仅整个大的组合图案对称,而且大图案与小图案之间也是对称的。同时很讲究图案的色彩搭配,强调色彩与图案的完整和统一,似乎事先经过精确计算过。当你欣赏苗族刺绣蜡染图案时,是否可以将数学公式、几何原理套入进行计算,其图案结构间的等距、对称关系是分毫不差的。

银饰、苗绣、蜡染是苗族服饰的主要特色。

苗族服饰,苗语叫“呕欠”,主要由童装、便装、盛装组成,“盛装”苗语叫“呕欠嘎给希”,即“升底衣服”,“ 呕欠涛”苗语称谓即“银衣”,下穿百褶裙,前后有围腰。

苗族服饰是我国所有民族服饰中最为华丽的服饰,既是中华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也是历史文化的瑰宝。湘西方言苗区和黔东方言苗区喜好银饰,黔南某些地区喜好贝饰,而西部方言区苗族服饰则少银饰。

扩展资料

苗族服饰-传统的苗族男装大襟短衣,襟向右开,颜色多为蓝、黑色。现在,男子的服饰已基本与汉族服饰一样。而苗族女子的服饰就显得精美了。

苗族妇女的腊染技艺水平很高,能染出有各种精美图案和花鸟的衣裙、手帕和巾帽,因而苗族妇女的头饰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苗族妇女的头巾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黑布尖顶帽,帽底下有垫头,垫头上绣有精美的花纹。制作别致,深蓝色的绣着花边的尖顶头巾套在外边,帽后垂下一根红带长及腿部。另一种是小花帽,这种花帽在平常农闲、休息时,她们都爱戴,是平顶式的,做工精美,绣有花纹。

苗族妇女很少戴耳环,盛装时才戴,手饰和脚饰也很少,没有戴颈圈的习惯。苗族衣服以深蓝及黑色为主,配以红色的腰带,下装是一条过膝的短裙,两侧有叠缝,叠裙上有美丽的图案,均是腊染而咸。

小腿上,是一条长2米的棉打腿布,另有两条1米的红色彩带。打腿时,先用绑腿布缠绕于小腿上,然后用彩带结成菱形将绑腿布绑紧,彩带头的红色彩丝团垂飘于小腿之上,远看似一团火球,与上装搭配十分和谐。

服饰价值

1、艺术价值。

苗族服饰经过种麻、收麻、绩麻、纺线、漂白、织布等一系列复杂的工艺到刺绣、蜡染、裁缝,最后成为一套精美的服装,无不反映了苗族妇女的勤劳和耐性。

苗族女性抽象的刺绣、蜡染图案中反映和表现了她们的内心情感世界,同时表达了苗族女性对大自然的认识和了解及她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当一个苗族姑娘将自己亲手绣的花带赠与情人时,则不用更多华丽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情人如何的忠贞,只要通过绣花飘带就将姑娘所要表达的一切都包含在其中,真正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情感境界。

苗族是一个感情极为丰富的民族,其精美的刺绣、蜡染工艺更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

2、观赏价值。

苗族的刺绣和蜡染图案,特别讲究“规整性”和“对称性”,就是挑花刺绣的针点和蜡染时的染距都有一定的规格,一定的变化规律,或等距,或对称,或重复循环。图案结构严谨,给人以整齐、紧凑感。

尤其是挑花刺绣图案,很容易在其中找到圆心,坐标轴不论沿横向还是纵向折叠,都是对称的。许多图案,不仅整个大的组合图案对称,而且大图案与小图案之间也是对称的。同时很讲究图案的色彩搭配,强调色彩与图案的完整和统一,似乎事先经过精确计算过。

当你欣赏苗族刺绣蜡染图案时,是否可以将数学公式、几何原理套入进行计算,其图案结构间的等距、对称关系是分毫不差的。

3、收藏价值。

苗族服饰,是中国所有的民族服饰里最多姿多彩,样式最多,跨越的时代最久,绣花和银饰最华丽的民族服饰,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大奇葩。随着苗族传统工艺的衰落,精美的手工制作的苗族服饰越来越少,随着老一代苗族会这种传统工艺的人的离去,传统的苗族服饰渐渐变得越来越难。

参考资料:

苗族服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6862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