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看过很多,如今大片、大制作**随处可见,投资75亿却换挡停映的《阿修罗》、加入中国元素却已然平庸的《金蝉脱壳2》、有着写实剧本却表现平平的《动物世界》、有些感人却无法触动人心的《我不是药神》。在这个不缺**的时代,却稀缺了能够让人们看到生活它原本面目的好**。
没有看到《我不是药神》之前,很多的**人都再说这一部**很写实,很真实,因为剧本是有着真实事件做依托的。看完《我不是药神》之后,只是在那个大妈握着警官的手说出请求他不要追查下去那番话的时候有一丝触动,其余都只是平淡的看下去罢了,因为我知道,原本的生活要比**里描述的要可怕的多。
但是在偶然的机会看到《踏血寻梅》这部**的时候,我看完内心久久不能平静。甚至说我很多的内容没有看懂,我只能返回去再看,或者只有看到影评才能够明白。为什么佳梅不选择自杀?为什么佳梅想死肥仔丁就要杀了她?为什么肥仔丁讨厌人?挥之不去的疑问让我明白,我并没有真正的看懂这部影片。但是他却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一个个底层的小人物,一个个别人口中的”垃圾人“却真实的反映了在这个社会的底层挣扎着的不甘的灵魂。
有些人会说佳梅和肥仔丁他们有其它的选择,两个人可以选择在底层生活下去,这样故事就不会显得那么刺痛。但是生活不是故事,真实发生在人们身边的08年嫖客碎尸案确有其事,做为一个讲故事的人你可以美化它、可以改变它,但是翁子光导演没有,他选择用一种最真实的表现手法来反映这个故事中的每一个人,没有贬低谁,没有褒扬谁。
我很喜欢一个影评人说的一段话,他说出了我心中真实的佳梅,他这样讲:
其实佳梅并不知道死后的世界是否快乐,是否永恒,但是在和肥仔丁做爱的佳梅已然是想要放弃生命的佳梅。
因为,她抛弃了那对钻石心形耳饰。
一把摘下然后摔在肥仔丁肮脏的地板上。那是她在浴室里被格子衫男人淋的浑身湿透的时候都没有摘下的耳饰,是她用夜夜辛苦生活讨来的精致伪装。带上它的王佳梅,可以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而唯独不是王佳梅。摘下它的王佳梅,才是真正的王佳梅,贫穷而弱小的王佳梅,只能在床上伺候男人讨生活的王佳梅。
这段话反映了一个濒死时候王佳梅真正的内心独白。佳梅的人生固然有它不幸的童年生活的影响,有着社会阶层那铜墙铁壁般牢不可破的残酷阻挡,但是这样真实的呈现在我的眼前,还是让我有很大的触动。一个年仅16岁却梦想着离开这个畸形家庭寻找自己生活的青葱少女,一个本该在校园朗朗诵读的年岁却身兼两份工作,只为了更好的生活,为了自己喜欢的耳饰愿意付出任何代价,为了那虚无缥缈的爱情甘心不收嫖资。也许曾经我还会说,这可能是社会的悲哀,但是现在我只会觉得,可能生活就是这样,这样的真实,真实的让人害怕。
陈然,这部**还有许许多多的小人物,他们都演的有血有肉,这才促成了这部**极大的成功,但是却又太过于真实。(未完待续)
在看《踏血寻梅》第二遍的时候才慢慢把一些细节理清楚了,第一次看的时候因为一些细节没看懂很纠结。因为这些细节有些被倒置了,有些是在开始时买了伏笔,比如影片一开始臧警官就拿在手里的玩具其实是凶手丁子聪儿时的玩具,比如王佳梅死前读的《圣经》,在影片开始时,王佳梅在学校未能提醒老师同桌割手腕时被校工谈话,就可以看到十字架、耶稣和她手里的《圣经》。
虽然这些细节很零碎,但整部影片人物塑造的很完美,性格都很鲜明独立,像臧警官对警察事业的执着,在上级一遍一遍要求差不多就可以结案的时候依旧在搜集证据,一直在追问“为什么”,就算是凶手自首了还是“在心里相信,杀人的不会是魔鬼,而且会悔过。”他说,“就是见过更多坏人,就不想这个世界有坏人。”他在跟前妻聊天时说因为知道想念女儿的滋味,所以不能告诉王佳梅的父亲佳梅死了,在前妻让他来女儿的生日聚会时,高兴的给隔壁桌买单的孩子气行为,又是非常善良的,他希望这个世界没有坏人,他希望能够探索人物内心世界,想知道人为什么会变恶。
丁子聪是一个目光闪烁又阴冷,行为怪异,脾气执拗,其貌不扬的货车司机,而且还是一个穷凶恶极的杀人凶手,但是他对“女朋友”慕容用情很深,虽然被嫌弃容貌,却总是小心翼翼的爱护慕容。慕容上厕所被偷看会暴躁如雷,慕容轻轻安抚会立马安静。
女主人翁王佳梅是一个援交少女,但没有风尘气息,衣着轻浮却气质干净。她在嫖客眼镜男那里企图寻找温暖,却被男嫖客约出来向他的女友证明清白,被男嫖客的女友指桑骂槐称作为垃圾,王佳梅可能慢慢的就心凉了吧,可能慢慢的就颓废到厌世了。
我在豆瓣评论里看到有人说,一个十六岁的女孩最好的年纪,不好好读书,想做模特,做援交少女,实在是看不懂。我也在《圆桌派第一季》看到一个话题叫做“年轻人不想工作怎么破?”的讨论,他们说现在的年轻人得了 “空心病”,动不动就想死,厌倦的尽头,还是看不到终结的厌倦,是这个社会年轻人的常态。更何况,王佳梅的出生在香港生活又是格格不入,影片里王佳梅的姐姐说“佳梅变了,妈妈也变了,变老了。”
其实可能佳梅不是被杀,她可能是自杀。在影片中,佳梅在死前很长的片段是读《圣经》,“凡神所造的物都是好的,若感谢着领受,就没有一样可弃的。”在宗教文化中,自杀是要下地狱的。所以王佳梅想死也不可以自杀,所以她对丁子聪说想死,而丁子聪却真的帮了她。
但是,臧警官想不通为什么“有人会跟首次见面的人说自己想死,对方为何真的相信?”臧警官也是影片的线索,一直在苦苦“寻”梅,不断的在追问“为什么”。其实我跟臧警官一样很想知道为什么?为什么人要杀人?为什么有人一心想死?动机是什么?原因是什么?他们都经历了什么?影片有交代可能丁子聪幼年时因为亲眼目睹母亲的离世,患上“创伤后压力侯群”的心理疾病。在影片结束时,臧警官探望丁子聪时问他是不是不相信女人所以杀人,丁子聪说“我完全不讨厌女人,我讨厌的是人,我不想佳梅是人,所以我杀了她。”可能丁子聪真的是因为年幼的心理创伤才造成他厌世厌人的心理状态,可能是他作为底层人民的经历让他也丧失为人的兴趣,总之在臧警官的世界观里,人不会是一开始就是恶魔,“就是见过更多坏人,就不想这个世界有坏人”。
丁子聪根本不恨女人,他生活在社会底层,他恨的是社会,所以他跟臧sir说他恨人。他杀王佳梅是因为王佳梅要求了,他跟王佳梅一样感受到活着累,他明白王佳梅是真的想死,他只是帮了忙,他掐王佳梅掐到一半松手了,可是王佳梅把他手又放到了自己脖子上,所以丁子聪明白她是真想死,之前丁子聪的供词也说他真的想死,而丁子聪由于是社会底层,朋友又少,所以不太会跟人交流,思想也简单,让他杀他就杀了,至于碎尸不是他变态,是他要毁尸灭迹就一定要碎尸,他自己都觉得变态,这个案子是真事,真正的凶手也是这么说的,导演要说的就是社会底层人的无奈,其实这个片子不是像一般杀人片子讲述人性问题,而是要讲社会问题,人性并不复杂,但是社会会把人逼向绝路,杀人的理由不需要很复杂,真实地世界也没有那么复杂,就那么杀了,导演也说过他拍**就要讲香港真实发生的事,这才是血淋淋的现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