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仅一年,任泽平确认离职,这将会产生什么影响?

加盟仅一年,任泽平确认离职,这将会产生什么影响?,第1张

加盟仅一年,任泽平确认离职,对东吴证券来说,东吴证券之后有可能不会再让人担任首席经济学家这一职位,毕竟这需要签订正式的合同成为正式员工。对于任泽平来说,任泽平有可能因为此而彻底转行。

网红经济学家也不知道是一个褒义词还是一个贬义词,但用在任泽平身上却让人感觉这是一个贬义词,毕竟任泽平在关于人口生育的雷人言论曾经让人怀疑其不是学经济学出身的。但不管怎么说,此次任泽平从东吴证券离职并且转行很多,网友还是很期待的,毕竟任泽平的能说会道大家已经领会过。

对于东吴证券的影响:此后不需要首席经济学家

此前证监会就曾经对东吴证券的首席经济学家是否为正式员工发出过疑问,东吴证券和任泽平的关系有可能只是公司和编外员工的关系而已。任泽平在作为东吴证券特邀首席经济学家期间估计也没做多少贡献,而且任泽平在社交平台的发言更让东吴证券受到了一些影响,此时解除合约只不过是大路朝天,各走一边。所以说,东吴证券应该认识到网红经济学家其实是不靠谱的,东吴证券也许以后都不会再设立这一职位,毕竟要正式员工才可以担任。

对于任泽平的影响:从此转行

任泽平在本硕博阶段读的都是经济学,而且此前也在国泰君安的宏观团队待过,在东吴证券的这一年都不到的任职经历估计也让任泽平知道了自己是不太适合做经济类工作的。按照目前任泽平的回应,任泽平目前已经去写鸡汤文了,同时也成为鸡汤文的一名作家,除了鸡汤文职业作家以外,他还会从事感情方面的分析工作。按照任泽平的学历,他的转行是能够成功的,但为什么要转行大家也是心里有数。任泽平也许做理论很厉害而且很能说会道,但是却不一定适合做券商和经济学类的工作。对于任泽平来说,此次在东吴证券的工作经历,有可能会让他彻底转行,也许从事情感栏目专家和鸡汤职业作家并不是说说而已。

020年9月8日,“大自然的搬运工”农夫山泉正式在港交所敲钟,上市首日总市值达4400亿港元。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身价飙升至5120亿港元,超过马化腾,成为新的中国首富。

这意义非凡。

这是大消费品牌企业创始人,首次超越科技和房产等企业创始人登上首富宝座。属于中国品牌的新时代开启了。

有意思的是,随着钟睒睒成为首富,他不愿意提及的发家史和“原罪”被扒了出来。

钟睒睒

上世纪90年代初,钟辞去《浙江日报》农村部记者职位,南下海南创业,他办过报纸,种过蘑菇,养过对虾……落魄时身无分文。1990年,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通过新闻、打报纸广告和宣布获奖等手段,卖保健品儿童营养液,年产值过亿元。娃哈哈与广东的太阳神(年销售额24亿元,占63%市场份额)被誉为中国保健品产业的双雄。

钟通过商人朋友的介绍,找宗庆后拿下了娃哈哈广西和海南的代理权。为了赚钱,钟不惜违反娃哈哈的渠道政策,利用海南超低的进货价,将娃哈哈儿童营养液“窜货”到广东赚到了第一桶金。宗一气之下停掉了跟钟的合作。

1993年,钟开始自己研发保健品龟鳖丸,1994年赚到了人生第一个1000万元。可以说,从1994-1996年,钟睒睒通过卖保健品完成了“原始积累”,为他1996年杀回杭州成立农夫山泉,进而成为今天的中国新首富奠定了坚实的“金钱基础”。

不仅娃哈哈和农夫山泉,还有后来被达能收购、慢慢淡出市场的乐百氏(生命核能),因为巨人大厦轰然倒下的巨人集团(脑黄金),上世纪90年代均靠卖保健品赚得盆满钵满。

在长期研究中国保健品产业的艾媒集团CEO张毅看来,彼时保健品销售有浓厚的“传销”色彩,因此可以让三株一年营收做到80亿元。这在人均月收入只有百元水平的年代,那是一个疯狂的、不可思议的数字,“那个年代做这行,不做传销都是傻子。”监管松,门槛低,暴利,让这个市场一下子涌入3000多家企业。各种号称包治百病的产品,貌似专业的专家证言和名人代言,铺天盖地的报纸、海报宣传,这个市场鱼龙混杂,甚嚣尘上。

1995年,卫生部抽查市面上的口服液,发现70%不合格。后来,随着三株口服液吃死人事件的发酵,国家对保健品和“传销”进行严打,“那时很多老板,做保健品传销时辉煌风光,却一夜之间锒铛入狱。前一波赚到钱的人,打死也不碰保健品和直销了,因为他们已经穿上鞋了,不能再湿脚了。”以宗庆后和钟睒睒为首的一批企业家开始“洗脚上岸”,卖水、卖八宝粥、卖饮料,就是不再提保健品和直销了。彷佛在他们的人生中从来没有那一段经历。

时间证明了他们的先见之明。

就在钟睒睒“退出”保健品行业22年后,2018年权健事件爆发。这家以直销为核心、号称百亿营收规模的企业轰然倒下。2019年,创始人束昱辉被判处有期徒刑九年。2020年4月开始,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7部门实施了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行动。

据蓝鲨有货侧面了解,当时保健品(官方叫膳食营养补充剂,ADS)创业板上市企业汤臣倍健创始人梁允超指令,内外传播中,不能提保健品的相关字眼。“汤臣倍健从上市(2010年)那一天就没有再提‘保健品’那个词,假如汤臣倍健定位于保健品行业,一定走不到今天。”在2020年的股东大会上,汤臣倍健高管如此说。

在这样一个消费品企业大佬们避之唯恐不及,被认为充满政策和监管风险,一不小心要坐牢的行业,2020年却迎来了一批出自抖音、网易严选、盒马等互联网大厂的创业者(见表),在一线资本的推动下,他们想让被“污名化”多年的保健品行业彻底“洗白”,如同保健品在美国、日本、澳洲等国一样,成为阳光产业。

他们是无知者无畏,还是为了赚取保健品行业所谓的暴利敢于“火中取栗”,亦或者是保健品行业也和其他大消费领域一样,到了中国品牌开始全面重做的时间点了?

蓝鲨有货联合险峰资本,对产业链上下游进行了细致的访谈,试图还原这波保健品创业浪潮起风的真正原因、趋势和底层的逻辑。

01

曲线进场

在调研的过程中,蓝鲨有货经常问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是2020年,而不是更早的时间点(比如2015年前),出现这批保健品新品牌的创业浪潮。

很多从业者告诉蓝鲨有货,这波风潮早在7年前已悄然孕育。

新保健品品牌Minayo创始人胡然此前是网易考拉的副总裁。她告诉蓝鲨有货,2013年国家发布相关跨境电商政策,允许跨境电商平台零售进口商品按个人自用进境物品监管,不执行有关商品首次进口许可批件、注册或备案要求。

这个政策出台的背景是,中国人2012年出境游消费金额超越德国,居世界第一,达1020亿美元(联合国全球旅游组织数据)。

如此天量消费金额里,有不低的比例是国人大包小包地从美国、日本、澳洲等地扫货物美价廉的保健品,比如深海鱼油、蛋白粉等。

国人对海外保健品的追捧,亿人级出境游规模,不少人嗅到了其中的商机。有的淘宝店店主通过“人肉代购”海外的保健品,再用网店销售,造成国家税收损失,被按“走私罪”入刑。据公开报道,2011年底,网上代购店主于娟因走私安利化妆品、保健品2吨,被扬州中院判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

面对如此海量的代购需求,堵不如疏,不如通过跨境政策,将国人购买境外便宜好物的需求集中,让天猫国际、网易考拉等平台运营和监督,虽然按个人自用物品征税(2014年海关总署56号文规定,按行邮税进行征税,未经备案的私人海外代购将被定为非法)额度比按一般进口物品低,但好于税源流失。

况且,比例不低的国外好物其实是中国生产(比如美国成人营养软糖第一品牌vitafusion,60%产品由广东汕头仙乐健康科技公司生产),如果要卖回国内,不如直接在保税区发货,节省更多物流成本。

政策一出,海淘、代购,乃至出境游自用物品的购买需求,迅速转移到线上。天猫国际、网易考拉等跨境电商平台趁势崛起,“早年国人出国旅游,回来都大包小包;前几年,挺多女生会在免税店跟天猫国际、考拉比,如果上面的价格更合适,就不背回去了。”胡然说。

在天猫国际、网易考拉等平台运营者的助推下,海外保健品在跨境电商平台上的销量被进一步放大。胡然告诉蓝鲨有货,理由很简单,任何一个电商平台获新客成本都极高,因此希望每一个用刚需、低价的商品(奶粉、纸尿裤、大牌美妆)吸引进来的新用户,能高留存,强复购,甚至能交叉购买别的商品。

保健品被这些平台认为是理想的承接“复购”的品类:1、高毛利;2、用户一旦觉得某款保健品好,会一直用;3、购买保健品的多是有钱的女性群体,买了保健品后会交叉买其他的产品,覆盖全家人的消费。

天猫国际和网易考拉等跨境电商平台,不约而同地去推一些海外的保健品品牌,比如Swisse。网易考拉跟Swisse联合孵化血橙胶原蛋白饮、蔓越莓胶囊,同时结合当时网易考拉在明星代言、综艺投放等的市场投入,将它们推成爆款。天猫国际、京东国际等跨境电商平台推Swisse也不遗余力。蓝鲨有货还参加过京东国际组织的中国媒体记者探访Swisse总部之旅。这些平台的合力下,原来只是澳洲第二大保健品品牌的Swisse超越Blackmores(澳佳宝)排第一。

02

巨头的黄昏

海外保健品在跨境电商平台的热销,国内保健品的市场份额相当一部分被切走。

这里普及一下。自上世纪90年代国家对保健品和传销产业进行整顿后,中国保健品分野为直销派和非直销派。直销派的代表为无限极、安利、完美、如新等,他们拿到直销牌照,通过人对人的直销方式进行销售,赚取着高达95%的毛利。无限极(李锦记家族是其幕后老板)等直销龙头企业,高峰期营收超400亿元。据蓝鲨有货侧面了解,即便现在已销声匿迹的太阳神,2007年拿到直销牌照后,2019年营收居然还有20亿元。

非直销派的代表为合生元、汤臣倍健等。汤臣倍健创始人梁允超是第一代保健品企业太阳神的“黄埔军”。他学习欧美保健品企业的打法,不提保健品,而主打蛋白粉、益生菌等膳食营养补充剂。张毅告诉蓝鲨有货,汤臣倍健通过赞助体育赛事,请姚明等体育明星做代言人(2015年后国内广告法禁止保健品请明星代言),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汤臣倍健押注新崛起的连锁药店,派驻健康顾问等精耕细作,2010年在创业板上市后,逐渐成为非直销派市场占比最大的保健品品牌(2018年占75%)。

面对在线购买保健品人群的崛起,直销派受到的影响不大,非直销派则要担心被抢走市场份额:1、中国对保健品监管极严,要申请一个新的保健品,拿到所谓的“蓝帽子”,动辄1-2年,黄花菜都凉了。2、直接在境外打造一个新保健品品牌,再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进入中国,成败未知。3、最佳的办法是收购一家在中国的代购群体里,跨境电商平台上备受欢迎的境外保健品品牌。澳洲第二大保健品品牌Swisse和益生菌企业Life-Space Group Pty Ltd(以下简称LSG)都是这样的标的。

2015年9月和2016年12月,合生元两次以102亿元的总出资,将Swisse品牌100%收购。2018年8月,汤臣倍健宣布34亿元收购LSG。Swisse迅速给合生元贡献了靓丽的业绩。合生元2015年-2018年的营收分别为:4819亿元、6506亿元、8095亿元、10132亿元,Swisse分别贡献85亿元、2351亿元、2614亿元和2956亿元。

人算不如天算。收购并没有一劳永逸地解除保健品巨头的隐忧。

2019年1月,《电子商务法》出台。新法规定,在电商平台上交易的卖家需要提供营业执照,代购卖家需要纳税及对消费者健康负责,代购运营成本增加;代购货品必须放入保税仓,消费者收到邮递的时间推迟。很多代购难以为继,退出了市场。2019年,Swisse和LSG这两个著名的代购保健品品牌(LSG代购收入占60%)业绩分别下滑117%(2019年上半年)、1/4-1/3。

2018年权健事件,让国家相关部门2019年对中国保健品行业进行整顿,同时当年不允许保健品通过医保报销。据中康CMH数据,2017-2019年,中国药店保健品零售规模增速从54%降到09%。汤臣倍健CEO林志成称为行业力度最大的“2019年大整顿”,让梁允超哀叹“难”字当头。

雪上加霜的是,2020年新冠疫情这只黑天鹅来了。据蓝鲨有货了解,直销企业主要靠会销和人对人的推销,汤臣倍健也有大量的销售靠线下药店完成,因为新冠疫情动弹不得。

权健事件+新冠疫情让传统保健品巨头的营收断崖式下滑,无限极营收腰斩(只剩200亿),2020年太阳神的销售额减少超75%。

03

保健品还朝阳么?

跨境电商平台崛起,新电商法“逼退”大量保健品代购,权健事件和医保政策调整,以及新冠疫情导致传统保健品行业整体下滑。这一切对保健品行业的传统玩家是“灾难”,对新玩家则是“好消息”。

但所有新涌进来的创业者首先要弄清楚一个问题:动辄被骂收智商税、跟传销挂钩、名声不好的保健品,还是一个阳光产业吗?

胡然参考欧美、澳洲、日本等成熟的保健品市场,预测中国保健品市场的变化。日本保健品市场成熟繁荣,是因为其人口老龄化严重,高昂的医疗成本国家社保体系不能完全承担,希望人们购买保健品达到疾病预防、增强体质的目的,日本对保健品实行三级开放政策,允许更多的具有保健功能的原料和有效成分加到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里。

经济学家任泽平预测,伴随着出生率不可逆转地走低(2020年新生人口只有10035万),2022年、2033年中国将进入深度老龄化(老人占比超14%)和超级老龄化社会(老人占比超20%),2060年老人占比约35%。中国未富先老问题突出,美日韩老年人口比重达126%时人均GDP均在24万美元以上,而中国仅1万美元。为应对这种局面,胡然乐观地认为,中国保健品行业会像日本一样,从最严的监管到分2-3级监管,逐步放开,甚至还包括提升“蓝帽子”申请的进度。

除政策开放可期外,国人对保健品的认知也会逐步提升,这取决于两方面:

一方面,中国消费者过往购买力不够,希望保健品效果立竿见影,没有对有效成分引起重视,也缺乏科学的认知。随着中国人均GDP过万美元(2020年达到),(加上新冠疫情的刺激)人们健康意识加速觉醒,抖音、快手等低门槛信息渠道崛起,导致信息平权(功能性软糖品牌Buff x创始人亢乐语),逐渐知道和接受花钱买保健品不能包“治病”,应以预防为主。

另一方面,欧美、澳洲、日本保健品市场繁荣跟其发达的医疗体系有关,因为保健品就是医疗能力的不断“向下”(高新药-OTC-保健品)释放,“伴随着中国医疗科技水平的发展,中国保健品的形象会逐步变好。”许远恒在3月28日蓝鲨与险峰资本联合主办的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CEO沙龙上如此说。

其次,药店和直销渠道下滑,保健需求,尤其是年轻人的保健需求却持续上涨。这意味着新保健品品牌有机会同时抢夺存量(药店、直销渠道释放的需求)和增量(90后-30岁养生群体)的市场份额。

要用快时尚方式做保健品的Nelo创始人朱翼凌认为,70-80后是专业保健品的核心购买群体。他们是互联网的一代,“对原料、功效、产品都有自己的判断。”朱说,汤臣倍健、Swisse等保健品品牌,其产品设计、应用场景等都带有“上一代保健品”的烙印,比如蛋白粉普遍是大桶装的。

“2017-2019年,中国线上购买保健品的规模翻了3倍,购买人群中,90后占比提升了接近20%。”主打口服美容的UNOMI创始人许远恒告诉蓝鲨有货。

第三,电商成保健品品牌竞争的胜负手。

2020年的股东会上,汤臣倍健高管表示,2020年保健品行业的营收,电商占44%,直销30%,连锁药店18%,商超等不超过9%。

这正中拿不到直销牌照,也等不起“蓝帽子”,鲜有在药店、商超渠道地推经验的新保健品创业团队的下怀。

“最大的红利是电商,新品牌通过电商能更快地接触消费者,急速地扩大销量。”黑桃资本合伙人、功能性食品品牌Wonderlab投资人潘溶融说,如果新品牌也做一个跟汤臣倍健类似的蛋白粉或补充矿物质的保健品,也走药店、直销路线,没有任何机会。

更绝的是,既然海外保健品品牌可以用跨境电商的方式进入中国,这个机会窗也开给了中国的创业者。

天猫国际营养健康品类运营负责人Ryan在蓝鲨与险峰资本合办的“共健新世代”的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的CEO沙龙中透露,新创立的保健品品牌可以通过跨境的方式进入保税区,快速上新。新保健品品牌只要符合产地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即可在天猫国际、考拉上售卖,完美避开了需要2-3年时间、投入上百万元的“蓝帽子”申请,适合新团队快速推新品试错。

第四、跨境电商平台催生海外保健品新品牌崛起。

“2018-2019年,一些海外小众保健品品牌,用一种零食形态去做,东西好吃又有一些功效,非常受中国人欢迎。这种新品牌,不需要像Swisse等品牌进中国的时候,(申请蓝帽子),请明星,投入巨量广告费,而是在Ins、小红书等平台上种草即可推火。”胡然说。

Ryan认为,消费者会不会复购保健品,首先看有没有功效,能否解决消费者某一问题,比如脱发、睡眠、低血糖等,其次才是好不好看和好不好吃。而通过跨境进来的保健品,往往更容易做到功效明显。

亢乐此前在接受蓝鲨有货采访时透露,以褪黑素为例,这种帮助消费者快速入眠的原材料本身是一种激素,具有强耐药性,服用过量会造成人体在睡觉时不再分泌褪黑素。在中国,褪黑素是不能随意添加的,上限不能超过50mg。在美国,有的保健品褪黑素含量超过中国同类产品的10倍。

第五、短视频+直播构建了新的信任体系。

让普通消费者下决心购买负面缠身的保健品,信任建立是极为关键的一步。娃哈哈、太阳神等早期的保健品企业,主要通过发软新闻、专家和用户证言、广告投放来实现;汤臣倍健主要通过请明星代言、赞助体育赛事和广告来实现;直销企业,比如无限极、安利,主要通过人们之间的直接交流建立信任;益生康健曾靠电话销售来实现。

可惜,新保健品再也没有那些红利了——直销牌照申请不到,2015年后国家严禁保健品请明星、名人代言,且不能在广告中宣传产品功效。

上帝关了一扇门,会打开一扇窗。

新保健品品牌跟消费者建立信任的关键变成了短视频和直播的博主。

“我们只要让博主讲成分、讲背后的提炼技术,以及东西好吃,再植入自己的生活场景即可。”胡然说。在蓝鲨有货看来,结合算法,这既没有违反相关的广告法,却又能精准引流到天猫国际、考拉等平台进行交易,实在是新保健品品牌快速崛起的“必备良药”。

04

重塑保健品

无论是胡然、亢乐,还是许远恒、朱翼凌,他们在2020年不约而同杀入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赛道,一方面是看到了保健品政策、需求等方面的利好,另一方面也确实可以用电商、短视频、直播等手段,将新品牌做起来。

产品上,他们选择了做跟汤臣倍健、海外保健品品牌差异化明显的产品。

汤臣倍健等中国传统保健品企业,大多沿袭海外保健品的产品路径,不免老气横秋。直接在跨境电商平台售卖的海外保健品,剂型、营养成分等,大都根据欧美人的特点研发,无法满足中国消费者特定场景的需求,比如996、加班熬夜等。

“传统保健品品牌老化了,是时候去更新一下了。”朱翼凌说。

许远恒告诉蓝鲨有货,他的家族是做保健品生意的,他打算从营养学角度重构保健品(口服美容):

1、美丽。“任何跟能让女性变美挂钩的功能和有效成分都更容易引起女性消费者的重视,肌肤健康、睡眠和瘦身排在女性所有消费的前三位。”2、美味。吃了不苦,不像药,没有负担。3、美观。挑选最受消费者喜欢的颜色,做成独立的小包装等,比如Unomi的药丸。

Nelo和Minayo不约而同走了整合海外保健品供应链,做自有品牌,再根据中国消费者需求,快速上新的“快时尚”打法。这跟两人的出身有关。

在网易考拉后期,胡然曾负责考拉工厂店项目。她带着团队,帮工厂孵化自有品牌。“我们深入研发、生产端,在各个国家帮助500多家工厂孵化了自有品牌。”胡然因此自信地认为,Minayo团队是这个市场供应链能力最强的团队之一。胡然知道哪些原料出自什么实验室,实验室如何合作,原料怎么采购,哪些代工厂能进行共同研发等。

朱翼凌此前曾负责盒马OEM产品的选品,他既参考阿里相关品类、品牌的销售数据,也对市场上流行的产品进行监测,一年能做两三百个单品的OEM。这种模式下,速度和性价比是关键。Nelo希望通过模块化的产品设计来实现,“很多产品基料是相同的,只需要用搭积木的方式构建一个产品开发平台,填上不同的模块,比如香精、包装,就可以成为另一种产品,”朱翼凌认为,如此才能降低成本,提高产品上市的速度,抓住市场热点。

Minayo、Nelo,走的是保健品的专业线(它们也有功能性食品线),“我们先验证,哪个配方,哪个款型,用户接受度比较OK,且是一个常青款。”胡然还是希望能申请蓝帽子,那意味着“几年都不能动配方,不能动任何的产品包装。”常青款就很重要。只有拿到蓝帽子,新保健品品牌才能进入药店、商超等渠道跟汤臣倍健竞争。

亢乐创业前是抖音的中层,他坚信数据的力量。他曾只花了10万元友情价,请平时开价300万元的朋友,帮他做新品的包装设计。做出来后,是他梦想中的样子,他特别喜欢。为了做用户测试,他还让员工做了其他包装,最后,Buff x在淘宝建了15个链接,曝光给2万消费者,男女各50%。他最爱的包装点击率和转化率倒数第一;公司一个96年设计师设计的包装,点击率、转化率第一。

亢乐查过,在淘宝,男性保健品主动搜索词里,排名第一的词居然是壮阳。他觉得不可思议,又找了300个95后男性用户调研,超过70%的人使用过相关的商品。据此,他坚定地推出壮阳的Buff X 软糖,成为爆款。据蓝鲨有货了解,Buff x现在月销已数千万元,而2020年10月上线时月销不过百万元量级。

功能性食品零食化的样板是2020年大火的Wonderlab(代餐奶昔)和ffit8(蛋白棒)。代餐奶昔是方便食品+功能性食品的融合体——有一定健身减肥目的的人,想控制自己热量摄入的人,快速方便的解决一顿健康营养餐的饱腹需求的人,都需要。这是“长坡厚雪”的赛道。

ffit8的前身是体重管理项目——幸福减肥教。创始人张光明做了三年后发现,那些服务用户体验很好,但太小众做不大。减肥餐不好吃,不方便,效果看不出来,功能性不强,一般只在健身场景中,无法出圈。ffit8推出零食化的蛋白棒(类健康版的士力架)后,迅速通过小米众筹、罗永浩直播出圈,辐射到早餐、加班、开会、户外等场景,2020年销售额超15亿元。

咚吃(减肥餐)、超级零(三日减脂燃卡餐)此前也都是主打体重管理,2020年不约而同杀入健康速食赛道,超级零主打口感好、热量低、能吃饱的控卡料理,咚吃则从2021年4月开始推健康的夜宵类产品。咚吃创始人俞立德和超级零创始人王珂类似,都认为代餐奶昔和蛋白棒“不符合消费者人性”,想从主食切入,让人们既可以减肥,又能正常地持好吃的一日三餐。

新保健品品牌的风起云涌让汤臣倍健倍感压力。专业保健品线方面,它将在澳洲打造一个生产基地,通过跨境进入中国,并强调其本土化运营是打败海外保健品品牌的杀器。功能食品方面,它预测,娃哈哈、农夫山泉等传统食品饮料公司不会把这个赛道当成重心,未来主要的竞争对手是新锐品牌。

汤臣倍健高管认为,它的劣势是,研发机制和响应速度;优势是多年积累的科技实力,行业理解,海量的消费者基础和精准的消费者洞察。“年轻人群需求洞察、流量玩法、产品创新,团队等方面新品牌会更强。”胡然认为,资本加持下,新品牌并不惧行业龙头的竞争,这批新品牌的功能性食品除了发挥好线上优势外,已规模铺到盒马、便利蜂等新型线下渠道。

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020年9月8日,“大自然的搬运工”农夫山泉正式在港交所敲钟,上市首日总市值达4400亿港元。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身价飙升至5120亿港元,超过马化腾,成为新的中国首富。

这意义非凡。

这是大消费品牌企业创始人,首次超越科技和房产等企业创始人登上首富宝座。属于中国品牌的新时代开启了。

有意思的是,随着钟睒睒成为首富,他不愿意提及的发家史和“原罪”被扒了出来。

钟睒睒

上世纪90年代初,钟辞去《浙江日报》农村部记者职位,南下海南创业,他办过报纸,种过蘑菇,养过对虾……落魄时身无分文。1990年,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通过新闻、打报纸广告和宣布获奖等手段,卖保健品儿童营养液,年产值过亿元。娃哈哈与广东的太阳神(年销售额24亿元,占63%市场份额)被誉为中国保健品产业的双雄。

钟通过商人朋友的介绍,找宗庆后拿下了娃哈哈广西和海南的代理权。为了赚钱,钟不惜违反娃哈哈的渠道政策,利用海南超低的进货价,将娃哈哈儿童营养液“窜货”到广东赚到了第一桶金。宗一气之下停掉了跟钟的合作。

1993年,钟开始自己研发保健品龟鳖丸,1994年赚到了人生第一个1000万元。可以说,从1994-1996年,钟睒睒通过卖保健品完成了“原始积累”,为他1996年杀回杭州成立农夫山泉,进而成为今天的中国新首富奠定了坚实的“金钱基础”。

不仅娃哈哈和农夫山泉,还有后来被达能收购、慢慢淡出市场的乐百氏(生命核能),因为巨人大厦轰然倒下的巨人集团(脑黄金),上世纪90年代均靠卖保健品赚得盆满钵满。

在长期研究中国保健品产业的艾媒集团CEO张毅看来,彼时保健品销售有浓厚的“传销”色彩,因此可以让三株一年营收做到80亿元。这在人均月收入只有百元水平的年代,那是一个疯狂的、不可思议的数字,“那个年代做这行,不做传销都是傻子。”监管松,门槛低,暴利,让这个市场一下子涌入3000多家企业。各种号称包治百病的产品,貌似专业的专家证言和名人代言,铺天盖地的报纸、海报宣传,这个市场鱼龙混杂,甚嚣尘上。

1995年,卫生部抽查市面上的口服液,发现70%不合格。后来,随着三株口服液吃死人事件的发酵,国家对保健品和“传销”进行严打,“那时很多老板,做保健品传销时辉煌风光,却一夜之间锒铛入狱。前一波赚到钱的人,打死也不碰保健品和直销了,因为他们已经穿上鞋了,不能再湿脚了。”以宗庆后和钟睒睒为首的一批企业家开始“洗脚上岸”,卖水、卖八宝粥、卖饮料,就是不再提保健品和直销了。彷佛在他们的人生中从来没有那一段经历。

时间证明了他们的先见之明。

就在钟睒睒“退出”保健品行业22年后,2018年权健事件爆发。这家以直销为核心、号称百亿营收规模的企业轰然倒下。2019年,创始人束昱辉被判处有期徒刑九年。2020年4月开始,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7部门实施了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行动。

据蓝鲨有货侧面了解,当时保健品(官方叫膳食营养补充剂,ADS)创业板上市企业汤臣倍健创始人梁允超指令,内外传播中,不能提保健品的相关字眼。“汤臣倍健从上市(2010年)那一天就没有再提‘保健品’那个词,假如汤臣倍健定位于保健品行业,一定走不到今天。”在2020年的股东大会上,汤臣倍健高管如此说。

在这样一个消费品企业大佬们避之唯恐不及,被认为充满政策和监管风险,一不小心要坐牢的行业,2020年却迎来了一批出自抖音、网易严选、盒马等互联网大厂的创业者(见表),在一线资本的推动下,他们想让被“污名化”多年的保健品行业彻底“洗白”,如同保健品在美国、日本、澳洲等国一样,成为阳光产业。

他们是无知者无畏,还是为了赚取保健品行业所谓的暴利敢于“火中取栗”,亦或者是保健品行业也和其他大消费领域一样,到了中国品牌开始全面重做的时间点了?

蓝鲨有货联合险峰资本,对产业链上下游进行了细致的访谈,试图还原这波保健品创业浪潮起风的真正原因、趋势和底层的逻辑。

01

曲线进场

在调研的过程中,蓝鲨有货经常问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是2020年,而不是更早的时间点(比如2015年前),出现这批保健品新品牌的创业浪潮。

很多从业者告诉蓝鲨有货,这波风潮早在7年前已悄然孕育。

新保健品品牌Minayo创始人胡然此前是网易考拉的副总裁。她告诉蓝鲨有货,2013年国家发布相关跨境电商政策,允许跨境电商平台零售进口商品按个人自用进境物品监管,不执行有关商品首次进口许可批件、注册或备案要求。

这个政策出台的背景是,中国人2012年出境游消费金额超越德国,居世界第一,达1020亿美元(联合国全球旅游组织数据)。

如此天量消费金额里,有不低的比例是国人大包小包地从美国、日本、澳洲等地扫货物美价廉的保健品,比如深海鱼油、蛋白粉等。

国人对海外保健品的追捧,亿人级出境游规模,不少人嗅到了其中的商机。有的淘宝店店主通过“人肉代购”海外的保健品,再用网店销售,造成国家税收损失,被按“走私罪”入刑。据公开报道,2011年底,网上代购店主于娟因走私安利化妆品、保健品2吨,被扬州中院判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

面对如此海量的代购需求,堵不如疏,不如通过跨境政策,将国人购买境外便宜好物的需求集中,让天猫国际、网易考拉等平台运营和监督,虽然按个人自用物品征税(2014年海关总署56号文规定,按行邮税进行征税,未经备案的私人海外代购将被定为非法)额度比按一般进口物品低,但好于税源流失。

况且,比例不低的国外好物其实是中国生产(比如美国成人营养软糖第一品牌vitafusion,60%产品由广东汕头仙乐健康科技公司生产),如果要卖回国内,不如直接在保税区发货,节省更多物流成本。

政策一出,海淘、代购,乃至出境游自用物品的购买需求,迅速转移到线上。天猫国际、网易考拉等跨境电商平台趁势崛起,“早年国人出国旅游,回来都大包小包;前几年,挺多女生会在免税店跟天猫国际、考拉比,如果上面的价格更合适,就不背回去了。”胡然说。

在天猫国际、网易考拉等平台运营者的助推下,海外保健品在跨境电商平台上的销量被进一步放大。胡然告诉蓝鲨有货,理由很简单,任何一个电商平台获新客成本都极高,因此希望每一个用刚需、低价的商品(奶粉、纸尿裤、大牌美妆)吸引进来的新用户,能高留存,强复购,甚至能交叉购买别的商品。

保健品被这些平台认为是理想的承接“复购”的品类:1、高毛利;2、用户一旦觉得某款保健品好,会一直用;3、购买保健品的多是有钱的女性群体,买了保健品后会交叉买其他的产品,覆盖全家人的消费。

天猫国际和网易考拉等跨境电商平台,不约而同地去推一些海外的保健品品牌,比如Swisse。网易考拉跟Swisse联合孵化血橙胶原蛋白饮、蔓越莓胶囊,同时结合当时网易考拉在明星代言、综艺投放等的市场投入,将它们推成爆款。天猫国际、京东国际等跨境电商平台推Swisse也不遗余力。蓝鲨有货还参加过京东国际组织的中国媒体记者探访Swisse总部之旅。这些平台的合力下,原来只是澳洲第二大保健品品牌的Swisse超越Blackmores(澳佳宝)排第一。

02

巨头的黄昏

海外保健品在跨境电商平台的热销,国内保健品的市场份额相当一部分被切走。

这里普及一下。自上世纪90年代国家对保健品和传销产业进行整顿后,中国保健品分野为直销派和非直销派。直销派的代表为无限极、安利、完美、如新等,他们拿到直销牌照,通过人对人的直销方式进行销售,赚取着高达95%的毛利。无限极(李锦记家族是其幕后老板)等直销龙头企业,高峰期营收超400亿元。据蓝鲨有货侧面了解,即便现在已销声匿迹的太阳神,2007年拿到直销牌照后,2019年营收居然还有20亿元。

非直销派的代表为合生元、汤臣倍健等。汤臣倍健创始人梁允超是第一代保健品企业太阳神的“黄埔军”。他学习欧美保健品企业的打法,不提保健品,而主打蛋白粉、益生菌等膳食营养补充剂。张毅告诉蓝鲨有货,汤臣倍健通过赞助体育赛事,请姚明等体育明星做代言人(2015年后国内广告法禁止保健品请明星代言),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汤臣倍健押注新崛起的连锁药店,派驻健康顾问等精耕细作,2010年在创业板上市后,逐渐成为非直销派市场占比最大的保健品品牌(2018年占75%)。

面对在线购买保健品人群的崛起,直销派受到的影响不大,非直销派则要担心被抢走市场份额:1、中国对保健品监管极严,要申请一个新的保健品,拿到所谓的“蓝帽子”,动辄1-2年,黄花菜都凉了。2、直接在境外打造一个新保健品品牌,再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进入中国,成败未知。3、最佳的办法是收购一家在中国的代购群体里,跨境电商平台上备受欢迎的境外保健品品牌。澳洲第二大保健品品牌Swisse和益生菌企业Life-Space Group Pty Ltd(以下简称LSG)都是这样的标的。

2015年9月和2016年12月,合生元两次以102亿元的总出资,将Swisse品牌100%收购。2018年8月,汤臣倍健宣布34亿元收购LSG。Swisse迅速给合生元贡献了靓丽的业绩。合生元2015年-2018年的营收分别为:4819亿元、6506亿元、8095亿元、10132亿元,Swisse分别贡献85亿元、2351亿元、2614亿元和2956亿元。

人算不如天算。收购并没有一劳永逸地解除保健品巨头的隐忧。

2019年1月,《电子商务法》出台。新法规定,在电商平台上交易的卖家需要提供营业执照,代购卖家需要纳税及对消费者健康负责,代购运营成本增加;代购货品必须放入保税仓,消费者收到邮递的时间推迟。很多代购难以为继,退出了市场。2019年,Swisse和LSG这两个著名的代购保健品品牌(LSG代购收入占60%)业绩分别下滑117%(2019年上半年)、1/4-1/3。

2018年权健事件,让国家相关部门2019年对中国保健品行业进行整顿,同时当年不允许保健品通过医保报销。据中康CMH数据,2017-2019年,中国药店保健品零售规模增速从54%降到09%。汤臣倍健CEO林志成称为行业力度最大的“2019年大整顿”,让梁允超哀叹“难”字当头。

雪上加霜的是,2020年新冠疫情这只黑天鹅来了。据蓝鲨有货了解,直销企业主要靠会销和人对人的推销,汤臣倍健也有大量的销售靠线下药店完成,因为新冠疫情动弹不得。

权健事件+新冠疫情让传统保健品巨头的营收断崖式下滑,无限极营收腰斩(只剩200亿),2020年太阳神的销售额减少超75%。

03

保健品还朝阳么?

跨境电商平台崛起,新电商法“逼退”大量保健品代购,权健事件和医保政策调整,以及新冠疫情导致传统保健品行业整体下滑。这一切对保健品行业的传统玩家是“灾难”,对新玩家则是“好消息”。

但所有新涌进来的创业者首先要弄清楚一个问题:动辄被骂收智商税、跟传销挂钩、名声不好的保健品,还是一个阳光产业吗?

胡然参考欧美、澳洲、日本等成熟的保健品市场,预测中国保健品市场的变化。日本保健品市场成熟繁荣,是因为其人口老龄化严重,高昂的医疗成本国家社保体系不能完全承担,希望人们购买保健品达到疾病预防、增强体质的目的,日本对保健品实行三级开放政策,允许更多的具有保健功能的原料和有效成分加到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里。

经济学家任泽平预测,伴随着出生率不可逆转地走低(2020年新生人口只有10035万),2022年、2033年中国将进入深度老龄化(老人占比超14%)和超级老龄化社会(老人占比超20%),2060年老人占比约35%。中国未富先老问题突出,美日韩老年人口比重达126%时人均GDP均在24万美元以上,而中国仅1万美元。为应对这种局面,胡然乐观地认为,中国保健品行业会像日本一样,从最严的监管到分2-3级监管,逐步放开,甚至还包括提升“蓝帽子”申请的进度。

除政策开放可期外,国人对保健品的认知也会逐步提升,这取决于两方面:

一方面,中国消费者过往购买力不够,希望保健品效果立竿见影,没有对有效成分引起重视,也缺乏科学的认知。随着中国人均GDP过万美元(2020年达到),(加上新冠疫情的刺激)人们健康意识加速觉醒,抖音、快手等低门槛信息渠道崛起,导致信息平权(功能性软糖品牌Buff x创始人亢乐语),逐渐知道和接受花钱买保健品不能包“治病”,应以预防为主。

另一方面,欧美、澳洲、日本保健品市场繁荣跟其发达的医疗体系有关,因为保健品就是医疗能力的不断“向下”(高新药-OTC-保健品)释放,“伴随着中国医疗科技水平的发展,中国保健品的形象会逐步变好。”许远恒在3月28日蓝鲨与险峰资本联合主办的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CEO沙龙上如此说。

其次,药店和直销渠道下滑,保健需求,尤其是年轻人的保健需求却持续上涨。这意味着新保健品品牌有机会同时抢夺存量(药店、直销渠道释放的需求)和增量(90后-30岁养生群体)的市场份额。

要用快时尚方式做保健品的Nelo创始人朱翼凌认为,70-80后是专业保健品的核心购买群体。他们是互联网的一代,“对原料、功效、产品都有自己的判断。”朱说,汤臣倍健、Swisse等保健品品牌,其产品设计、应用场景等都带有“上一代保健品”的烙印,比如蛋白粉普遍是大桶装的。

“2017-2019年,中国线上购买保健品的规模翻了3倍,购买人群中,90后占比提升了接近20%。”主打口服美容的UNOMI创始人许远恒告诉蓝鲨有货。

第三,电商成保健品品牌竞争的胜负手。

2020年的股东会上,汤臣倍健高管表示,2020年保健品行业的营收,电商占44%,直销30%,连锁药店18%,商超等不超过9%。

这正中拿不到直销牌照,也等不起“蓝帽子”,鲜有在药店、商超渠道地推经验的新保健品创业团队的下怀。

“最大的红利是电商,新品牌通过电商能更快地接触消费者,急速地扩大销量。”黑桃资本合伙人、功能性食品品牌Wonderlab投资人潘溶融说,如果新品牌也做一个跟汤臣倍健类似的蛋白粉或补充矿物质的保健品,也走药店、直销路线,没有任何机会。

更绝的是,既然海外保健品品牌可以用跨境电商的方式进入中国,这个机会窗也开给了中国的创业者。

天猫国际营养健康品类运营负责人Ryan在蓝鲨与险峰资本合办的“共健新世代”的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的CEO沙龙中透露,新创立的保健品品牌可以通过跨境的方式进入保税区,快速上新。新保健品品牌只要符合产地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即可在天猫国际、考拉上售卖,完美避开了需要2-3年时间、投入上百万元的“蓝帽子”申请,适合新团队快速推新品试错。

第四、跨境电商平台催生海外保健品新品牌崛起。

“2018-2019年,一些海外小众保健品品牌,用一种零食形态去做,东西好吃又有一些功效,非常受中国人欢迎。这种新品牌,不需要像Swisse等品牌进中国的时候,(申请蓝帽子),请明星,投入巨量广告费,而是在Ins、小红书等平台上种草即可推火。”胡然说。

Ryan认为,消费者会不会复购保健品,首先看有没有功效,能否解决消费者某一问题,比如脱发、睡眠、低血糖等,其次才是好不好看和好不好吃。而通过跨境进来的保健品,往往更容易做到功效明显。

亢乐此前在接受蓝鲨有货采访时透露,以褪黑素为例,这种帮助消费者快速入眠的原材料本身是一种激素,具有强耐药性,服用过量会造成人体在睡觉时不再分泌褪黑素。在中国,褪黑素是不能随意添加的,上限不能超过50mg。在美国,有的保健品褪黑素含量超过中国同类产品的10倍。

第五、短视频+直播构建了新的信任体系。

让普通消费者下决心购买负面缠身的保健品,信任建立是极为关键的一步。娃哈哈、太阳神等早期的保健品企业,主要通过发软新闻、专家和用户证言、广告投放来实现;汤臣倍健主要通过请明星代言、赞助体育赛事和广告来实现;直销企业,比如无限极、安利,主要通过人们之间的直接交流建立信任;益生康健曾靠电话销售来实现。

可惜,新保健品再也没有那些红利了——直销牌照申请不到,2015年后国家严禁保健品请明星、名人代言,且不能在广告中宣传产品功效。

上帝关了一扇门,会打开一扇窗。

新保健品品牌跟消费者建立信任的关键变成了短视频和直播的博主。

“我们只要让博主讲成分、讲背后的提炼技术,以及东西好吃,再植入自己的生活场景即可。”胡然说。在蓝鲨有货看来,结合算法,这既没有违反相关的广告法,却又能精准引流到天猫国际、考拉等平台进行交易,实在是新保健品品牌快速崛起的“必备良药”。

04

重塑保健品

无论是胡然、亢乐,还是许远恒、朱翼凌,他们在2020年不约而同杀入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赛道,一方面是看到了保健品政策、需求等方面的利好,另一方面也确实可以用电商、短视频、直播等手段,将新品牌做起来。

产品上,他们选择了做跟汤臣倍健、海外保健品品牌差异化明显的产品。

汤臣倍健等中国传统保健品企业,大多沿袭海外保健品的产品路径,不免老气横秋。直接在跨境电商平台售卖的海外保健品,剂型、营养成分等,大都根据欧美人的特点研发,无法满足中国消费者特定场景的需求,比如996、加班熬夜等。

“传统保健品品牌老化了,是时候去更新一下了。”朱翼凌说。

许远恒告诉蓝鲨有货,他的家族是做保健品生意的,他打算从营养学角度重构保健品(口服美容):

1、美丽。“任何跟能让女性变美挂钩的功能和有效成分都更容易引起女性消费者的重视,肌肤健康、睡眠和瘦身排在女性所有消费的前三位。”2、美味。吃了不苦,不像药,没有负担。3、美观。挑选最受消费者喜欢的颜色,做成独立的小包装等,比如Unomi的药丸。

Nelo和Minayo不约而同走了整合海外保健品供应链,做自有品牌,再根据中国消费者需求,快速上新的“快时尚”打法。这跟两人的出身有关。

在网易考拉后期,胡然曾负责考拉工厂店项目。她带着团队,帮工厂孵化自有品牌。“我们深入研发、生产端,在各个国家帮助500多家工厂孵化了自有品牌。”胡然因此自信地认为,Minayo团队是这个市场供应链能力最强的团队之一。胡然知道哪些原料出自什么实验室,实验室如何合作,原料怎么采购,哪些代工厂能进行共同研发等。

朱翼凌此前曾负责盒马OEM产品的选品,他既参考阿里相关品类、品牌的销售数据,也对市场上流行的产品进行监测,一年能做两三百个单品的OEM。这种模式下,速度和性价比是关键。Nelo希望通过模块化的产品设计来实现,“很多产品基料是相同的,只需要用搭积木的方式构建一个产品开发平台,填上不同的模块,比如香精、包装,就可以成为另一种产品,”朱翼凌认为,如此才能降低成本,提高产品上市的速度,抓住市场热点。

Minayo、Nelo,走的是保健品的专业线(它们也有功能性食品线),“我们先验证,哪个配方,哪个款型,用户接受度比较OK,且是一个常青款。”胡然还是希望能申请蓝帽子,那意味着“几年都不能动配方,不能动任何的产品包装。”常青款就很重要。只有拿到蓝帽子,新保健品品牌才能进入药店、商超等渠道跟汤臣倍健竞争。

亢乐创业前是抖音的中层,他坚信数据的力量。他曾只花了10万元友情价,请平时开价300万元的朋友,帮他做新品的包装设计。做出来后,是他梦想中的样子,他特别喜欢。为了做用户测试,他还让员工做了其他包装,最后,Buff x在淘宝建了15个链接,曝光给2万消费者,男女各50%。他最爱的包装点击率和转化率倒数第一;公司一个96年设计师设计的包装,点击率、转化率第一。

亢乐查过,在淘宝,男性保健品主动搜索词里,排名第一的词居然是壮阳。他觉得不可思议,又找了300个95后男性用户调研,超过70%的人使用过相关的商品。据此,他坚定地推出壮阳的Buff X 软糖,成为爆款。据蓝鲨有货了解,Buff x现在月销已数千万元,而2020年10月上线时月销不过百万元量级。

功能性食品零食化的样板是2020年大火的Wonderlab(代餐奶昔)和ffit8(蛋白棒)。代餐奶昔是方便食品+功能性食品的融合体——有一定健身减肥目的的人,想控制自己热量摄入的人,快速方便的解决一顿健康营养餐的饱腹需求的人,都需要。这是“长坡厚雪”的赛道。

ffit8的前身是体重管理项目——幸福减肥教。创始人张光明做了三年后发现,那些服务用户体验很好,但太小众做不大。减肥餐不好吃,不方便,效果看不出来,功能性不强,一般只在健身场景中,无法出圈。ffit8推出零食化的蛋白棒(类健康版的士力架)后,迅速通过小米众筹、罗永浩直播出圈,辐射到早餐、加班、开会、户外等场景,2020年销售额超15亿元。

咚吃(减肥餐)、超级零(三日减脂燃卡餐)此前也都是主打体重管理,2020年不约而同杀入健康速食赛道,超级零主打口感好、热量低、能吃饱的控卡料理,咚吃则从2021年4月开始推健康的夜宵类产品。咚吃创始人俞立德和超级零创始人王珂类似,都认为代餐奶昔和蛋白棒“不符合消费者人性”,想从主食切入,让人们既可以减肥,又能正常地持好吃的一日三餐。

新保健品品牌的风起云涌让汤臣倍健倍感压力。专业保健品线方面,它将在澳洲打造一个生产基地,通过跨境进入中国,并强调其本土化运营是打败海外保健品品牌的杀器。功能食品方面,它预测,娃哈哈、农夫山泉等传统食品饮料公司不会把这个赛道当成重心,未来主要的竞争对手是新锐品牌。

汤臣倍健高管认为,它的劣势是,研发机制和响应速度;优势是多年积累的科技实力,行业理解,海量的消费者基础和精准的消费者洞察。“年轻人群需求洞察、流量玩法、产品创新,团队等方面新品牌会更强。”胡然认为,资本加持下,新品牌并不惧行业龙头的竞争,这批新品牌的功能性食品除了发挥好线上优势外,已规模铺到盒马、便利蜂等新型线下渠道。

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020年9月8日,“大自然的搬运工”农夫山泉正式在港交所敲钟,上市首日总市值达4400亿港元。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身价飙升至5120亿港元,超过马化腾,成为新的中国首富。

这意义非凡。

这是大消费品牌企业创始人,首次超越科技和房产等企业创始人登上首富宝座。属于中国品牌的新时代开启了。

有意思的是,随着钟睒睒成为首富,他不愿意提及的发家史和“原罪”被扒了出来。

钟睒睒

上世纪90年代初,钟辞去《浙江日报》农村部记者职位,南下海南创业,他办过报纸,种过蘑菇,养过对虾……落魄时身无分文。1990年,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通过新闻、打报纸广告和宣布获奖等手段,卖保健品儿童营养液,年产值过亿元。娃哈哈与广东的太阳神(年销售额24亿元,占63%市场份额)被誉为中国保健品产业的双雄。

钟通过商人朋友的介绍,找宗庆后拿下了娃哈哈广西和海南的代理权。为了赚钱,钟不惜违反娃哈哈的渠道政策,利用海南超低的进货价,将娃哈哈儿童营养液“窜货”到广东赚到了第一桶金。宗一气之下停掉了跟钟的合作。

1993年,钟开始自己研发保健品龟鳖丸,1994年赚到了人生第一个1000万元。可以说,从1994-1996年,钟睒睒通过卖保健品完成了“原始积累”,为他1996年杀回杭州成立农夫山泉,进而成为今天的中国新首富奠定了坚实的“金钱基础”。

不仅娃哈哈和农夫山泉,还有后来被达能收购、慢慢淡出市场的乐百氏(生命核能),因为巨人大厦轰然倒下的巨人集团(脑黄金),上世纪90年代均靠卖保健品赚得盆满钵满。

在长期研究中国保健品产业的艾媒集团CEO张毅看来,彼时保健品销售有浓厚的“传销”色彩,因此可以让三株一年营收做到80亿元。这在人均月收入只有百元水平的年代,那是一个疯狂的、不可思议的数字,“那个年代做这行,不做传销都是傻子。”监管松,门槛低,暴利,让这个市场一下子涌入3000多家企业。各种号称包治百病的产品,貌似专业的专家证言和名人代言,铺天盖地的报纸、海报宣传,这个市场鱼龙混杂,甚嚣尘上。

1995年,卫生部抽查市面上的口服液,发现70%不合格。后来,随着三株口服液吃死人事件的发酵,国家对保健品和“传销”进行严打,“那时很多老板,做保健品传销时辉煌风光,却一夜之间锒铛入狱。前一波赚到钱的人,打死也不碰保健品和直销了,因为他们已经穿上鞋了,不能再湿脚了。”以宗庆后和钟睒睒为首的一批企业家开始“洗脚上岸”,卖水、卖八宝粥、卖饮料,就是不再提保健品和直销了。彷佛在他们的人生中从来没有那一段经历。

时间证明了他们的先见之明。

就在钟睒睒“退出”保健品行业22年后,2018年权健事件爆发。这家以直销为核心、号称百亿营收规模的企业轰然倒下。2019年,创始人束昱辉被判处有期徒刑九年。2020年4月开始,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7部门实施了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行动。

据蓝鲨有货侧面了解,当时保健品(官方叫膳食营养补充剂,ADS)创业板上市企业汤臣倍健创始人梁允超指令,内外传播中,不能提保健品的相关字眼。“汤臣倍健从上市(2010年)那一天就没有再提‘保健品’那个词,假如汤臣倍健定位于保健品行业,一定走不到今天。”在2020年的股东大会上,汤臣倍健高管如此说。

在这样一个消费品企业大佬们避之唯恐不及,被认为充满政策和监管风险,一不小心要坐牢的行业,2020年却迎来了一批出自抖音、网易严选、盒马等互联网大厂的创业者(见表),在一线资本的推动下,他们想让被“污名化”多年的保健品行业彻底“洗白”,如同保健品在美国、日本、澳洲等国一样,成为阳光产业。

他们是无知者无畏,还是为了赚取保健品行业所谓的暴利敢于“火中取栗”,亦或者是保健品行业也和其他大消费领域一样,到了中国品牌开始全面重做的时间点了?

蓝鲨有货联合险峰资本,对产业链上下游进行了细致的访谈,试图还原这波保健品创业浪潮起风的真正原因、趋势和底层的逻辑。

01

曲线进场

在调研的过程中,蓝鲨有货经常问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是2020年,而不是更早的时间点(比如2015年前),出现这批保健品新品牌的创业浪潮。

很多从业者告诉蓝鲨有货,这波风潮早在7年前已悄然孕育。

新保健品品牌Minayo创始人胡然此前是网易考拉的副总裁。她告诉蓝鲨有货,2013年国家发布相关跨境电商政策,允许跨境电商平台零售进口商品按个人自用进境物品监管,不执行有关商品首次进口许可批件、注册或备案要求。

这个政策出台的背景是,中国人2012年出境游消费金额超越德国,居世界第一,达1020亿美元(联合国全球旅游组织数据)。

如此天量消费金额里,有不低的比例是国人大包小包地从美国、日本、澳洲等地扫货物美价廉的保健品,比如深海鱼油、蛋白粉等。

国人对海外保健品的追捧,亿人级出境游规模,不少人嗅到了其中的商机。有的淘宝店店主通过“人肉代购”海外的保健品,再用网店销售,造成国家税收损失,被按“走私罪”入刑。据公开报道,2011年底,网上代购店主于娟因走私安利化妆品、保健品2吨,被扬州中院判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

面对如此海量的代购需求,堵不如疏,不如通过跨境政策,将国人购买境外便宜好物的需求集中,让天猫国际、网易考拉等平台运营和监督,虽然按个人自用物品征税(2014年海关总署56号文规定,按行邮税进行征税,未经备案的私人海外代购将被定为非法)额度比按一般进口物品低,但好于税源流失。

况且,比例不低的国外好物其实是中国生产(比如美国成人营养软糖第一品牌vitafusion,60%产品由广东汕头仙乐健康科技公司生产),如果要卖回国内,不如直接在保税区发货,节省更多物流成本。

政策一出,海淘、代购,乃至出境游自用物品的购买需求,迅速转移到线上。天猫国际、网易考拉等跨境电商平台趁势崛起,“早年国人出国旅游,回来都大包小包;前几年,挺多女生会在免税店跟天猫国际、考拉比,如果上面的价格更合适,就不背回去了。”胡然说。

在天猫国际、网易考拉等平台运营者的助推下,海外保健品在跨境电商平台上的销量被进一步放大。胡然告诉蓝鲨有货,理由很简单,任何一个电商平台获新客成本都极高,因此希望每一个用刚需、低价的商品(奶粉、纸尿裤、大牌美妆)吸引进来的新用户,能高留存,强复购,甚至能交叉购买别的商品。

保健品被这些平台认为是理想的承接“复购”的品类:1、高毛利;2、用户一旦觉得某款保健品好,会一直用;3、购买保健品的多是有钱的女性群体,买了保健品后会交叉买其他的产品,覆盖全家人的消费。

天猫国际和网易考拉等跨境电商平台,不约而同地去推一些海外的保健品品牌,比如Swisse。网易考拉跟Swisse联合孵化血橙胶原蛋白饮、蔓越莓胶囊,同时结合当时网易考拉在明星代言、综艺投放等的市场投入,将它们推成爆款。天猫国际、京东国际等跨境电商平台推Swisse也不遗余力。蓝鲨有货还参加过京东国际组织的中国媒体记者探访Swisse总部之旅。这些平台的合力下,原来只是澳洲第二大保健品品牌的Swisse超越Blackmores(澳佳宝)排第一。

02

巨头的黄昏

海外保健品在跨境电商平台的热销,国内保健品的市场份额相当一部分被切走。

这里普及一下。自上世纪90年代国家对保健品和传销产业进行整顿后,中国保健品分野为直销派和非直销派。直销派的代表为无限极、安利、完美、如新等,他们拿到直销牌照,通过人对人的直销方式进行销售,赚取着高达95%的毛利。无限极(李锦记家族是其幕后老板)等直销龙头企业,高峰期营收超400亿元。据蓝鲨有货侧面了解,即便现在已销声匿迹的太阳神,2007年拿到直销牌照后,2019年营收居然还有20亿元。

非直销派的代表为合生元、汤臣倍健等。汤臣倍健创始人梁允超是第一代保健品企业太阳神的“黄埔军”。他学习欧美保健品企业的打法,不提保健品,而主打蛋白粉、益生菌等膳食营养补充剂。张毅告诉蓝鲨有货,汤臣倍健通过赞助体育赛事,请姚明等体育明星做代言人(2015年后国内广告法禁止保健品请明星代言),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汤臣倍健押注新崛起的连锁药店,派驻健康顾问等精耕细作,2010年在创业板上市后,逐渐成为非直销派市场占比最大的保健品品牌(2018年占75%)。

面对在线购买保健品人群的崛起,直销派受到的影响不大,非直销派则要担心被抢走市场份额:1、中国对保健品监管极严,要申请一个新的保健品,拿到所谓的“蓝帽子”,动辄1-2年,黄花菜都凉了。2、直接在境外打造一个新保健品品牌,再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进入中国,成败未知。3、最佳的办法是收购一家在中国的代购群体里,跨境电商平台上备受欢迎的境外保健品品牌。澳洲第二大保健品品牌Swisse和益生菌企业Life-Space Group Pty Ltd(以下简称LSG)都是这样的标的。

2015年9月和2016年12月,合生元两次以102亿元的总出资,将Swisse品牌100%收购。2018年8月,汤臣倍健宣布34亿元收购LSG。Swisse迅速给合生元贡献了靓丽的业绩。合生元2015年-2018年的营收分别为:4819亿元、6506亿元、8095亿元、10132亿元,Swisse分别贡献85亿元、2351亿元、2614亿元和2956亿元。

人算不如天算。收购并没有一劳永逸地解除保健品巨头的隐忧。

2019年1月,《电子商务法》出台。新法规定,在电商平台上交易的卖家需要提供营业执照,代购卖家需要纳税及对消费者健康负责,代购运营成本增加;代购货品必须放入保税仓,消费者收到邮递的时间推迟。很多代购难以为继,退出了市场。2019年,Swisse和LSG这两个著名的代购保健品品牌(LSG代购收入占60%)业绩分别下滑117%(2019年上半年)、1/4-1/3。

2018年权健事件,让国家相关部门2019年对中国保健品行业进行整顿,同时当年不允许保健品通过医保报销。据中康CMH数据,2017-2019年,中国药店保健品零售规模增速从54%降到09%。汤臣倍健CEO林志成称为行业力度最大的“2019年大整顿”,让梁允超哀叹“难”字当头。

雪上加霜的是,2020年新冠疫情这只黑天鹅来了。据蓝鲨有货了解,直销企业主要靠会销和人对人的推销,汤臣倍健也有大量的销售靠线下药店完成,因为新冠疫情动弹不得。

权健事件+新冠疫情让传统保健品巨头的营收断崖式下滑,无限极营收腰斩(只剩200亿),2020年太阳神的销售额减少超75%。

03

保健品还朝阳么?

跨境电商平台崛起,新电商法“逼退”大量保健品代购,权健事件和医保政策调整,以及新冠疫情导致传统保健品行业整体下滑。这一切对保健品行业的传统玩家是“灾难”,对新玩家则是“好消息”。

但所有新涌进来的创业者首先要弄清楚一个问题:动辄被骂收智商税、跟传销挂钩、名声不好的保健品,还是一个阳光产业吗?

胡然参考欧美、澳洲、日本等成熟的保健品市场,预测中国保健品市场的变化。日本保健品市场成熟繁荣,是因为其人口老龄化严重,高昂的医疗成本国家社保体系不能完全承担,希望人们购买保健品达到疾病预防、增强体质的目的,日本对保健品实行三级开放政策,允许更多的具有保健功能的原料和有效成分加到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里。

经济学家任泽平预测,伴随着出生率不可逆转地走低(2020年新生人口只有10035万),2022年、2033年中国将进入深度老龄化(老人占比超14%)和超级老龄化社会(老人占比超20%),2060年老人占比约35%。中国未富先老问题突出,美日韩老年人口比重达126%时人均GDP均在24万美元以上,而中国仅1万美元。为应对这种局面,胡然乐观地认为,中国保健品行业会像日本一样,从最严的监管到分2-3级监管,逐步放开,甚至还包括提升“蓝帽子”申请的进度。

除政策开放可期外,国人对保健品的认知也会逐步提升,这取决于两方面:

一方面,中国消费者过往购买力不够,希望保健品效果立竿见影,没有对有效成分引起重视,也缺乏科学的认知。随着中国人均GDP过万美元(2020年达到),(加上新冠疫情的刺激)人们健康意识加速觉醒,抖音、快手等低门槛信息渠道崛起,导致信息平权(功能性软糖品牌Buff x创始人亢乐语),逐渐知道和接受花钱买保健品不能包“治病”,应以预防为主。

另一方面,欧美、澳洲、日本保健品市场繁荣跟其发达的医疗体系有关,因为保健品就是医疗能力的不断“向下”(高新药-OTC-保健品)释放,“伴随着中国医疗科技水平的发展,中国保健品的形象会逐步变好。”许远恒在3月28日蓝鲨与险峰资本联合主办的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CEO沙龙上如此说。

其次,药店和直销渠道下滑,保健需求,尤其是年轻人的保健需求却持续上涨。这意味着新保健品品牌有机会同时抢夺存量(药店、直销渠道释放的需求)和增量(90后-30岁养生群体)的市场份额。

要用快时尚方式做保健品的Nelo创始人朱翼凌认为,70-80后是专业保健品的核心购买群体。他们是互联网的一代,“对原料、功效、产品都有自己的判断。”朱说,汤臣倍健、Swisse等保健品品牌,其产品设计、应用场景等都带有“上一代保健品”的烙印,比如蛋白粉普遍是大桶装的。

“2017-2019年,中国线上购买保健品的规模翻了3倍,购买人群中,90后占比提升了接近20%。”主打口服美容的UNOMI创始人许远恒告诉蓝鲨有货。

第三,电商成保健品品牌竞争的胜负手。

2020年的股东会上,汤臣倍健高管表示,2020年保健品行业的营收,电商占44%,直销30%,连锁药店18%,商超等不超过9%。

这正中拿不到直销牌照,也等不起“蓝帽子”,鲜有在药店、商超渠道地推经验的新保健品创业团队的下怀。

“最大的红利是电商,新品牌通过电商能更快地接触消费者,急速地扩大销量。”黑桃资本合伙人、功能性食品品牌Wonderlab投资人潘溶融说,如果新品牌也做一个跟汤臣倍健类似的蛋白粉或补充矿物质的保健品,也走药店、直销路线,没有任何机会。

更绝的是,既然海外保健品品牌可以用跨境电商的方式进入中国,这个机会窗也开给了中国的创业者。

天猫国际营养健康品类运营负责人Ryan在蓝鲨与险峰资本合办的“共健新世代”的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的CEO沙龙中透露,新创立的保健品品牌可以通过跨境的方式进入保税区,快速上新。新保健品品牌只要符合产地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即可在天猫国际、考拉上售卖,完美避开了需要2-3年时间、投入上百万元的“蓝帽子”申请,适合新团队快速推新品试错。

第四、跨境电商平台催生海外保健品新品牌崛起。

“2018-2019年,一些海外小众保健品品牌,用一种零食形态去做,东西好吃又有一些功效,非常受中国人欢迎。这种新品牌,不需要像Swisse等品牌进中国的时候,(申请蓝帽子),请明星,投入巨量广告费,而是在Ins、小红书等平台上种草即可推火。”胡然说。

Ryan认为,消费者会不会复购保健品,首先看有没有功效,能否解决消费者某一问题,比如脱发、睡眠、低血糖等,其次才是好不好看和好不好吃。而通过跨境进来的保健品,往往更容易做到功效明显。

亢乐此前在接受蓝鲨有货采访时透露,以褪黑素为例,这种帮助消费者快速入眠的原材料本身是一种激素,具有强耐药性,服用过量会造成人体在睡觉时不再分泌褪黑素。在中国,褪黑素是不能随意添加的,上限不能超过50mg。在美国,有的保健品褪黑素含量超过中国同类产品的10倍。

第五、短视频+直播构建了新的信任体系。

让普通消费者下决心购买负面缠身的保健品,信任建立是极为关键的一步。娃哈哈、太阳神等早期的保健品企业,主要通过发软新闻、专家和用户证言、广告投放来实现;汤臣倍健主要通过请明星代言、赞助体育赛事和广告来实现;直销企业,比如无限极、安利,主要通过人们之间的直接交流建立信任;益生康健曾靠电话销售来实现。

可惜,新保健品再也没有那些红利了——直销牌照申请不到,2015年后国家严禁保健品请明星、名人代言,且不能在广告中宣传产品功效。

上帝关了一扇门,会打开一扇窗。

新保健品品牌跟消费者建立信任的关键变成了短视频和直播的博主。

“我们只要让博主讲成分、讲背后的提炼技术,以及东西好吃,再植入自己的生活场景即可。”胡然说。在蓝鲨有货看来,结合算法,这既没有违反相关的广告法,却又能精准引流到天猫国际、考拉等平台进行交易,实在是新保健品品牌快速崛起的“必备良药”。

04

重塑保健品

无论是胡然、亢乐,还是许远恒、朱翼凌,他们在2020年不约而同杀入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赛道,一方面是看到了保健品政策、需求等方面的利好,另一方面也确实可以用电商、短视频、直播等手段,将新品牌做起来。

产品上,他们选择了做跟汤臣倍健、海外保健品品牌差异化明显的产品。

汤臣倍健等中国传统保健品企业,大多沿袭海外保健品的产品路径,不免老气横秋。直接在跨境电商平台售卖的海外保健品,剂型、营养成分等,大都根据欧美人的特点研发,无法满足中国消费者特定场景的需求,比如996、加班熬夜等。

“传统保健品品牌老化了,是时候去更新一下了。”朱翼凌说。

许远恒告诉蓝鲨有货,他的家族是做保健品生意的,他打算从营养学角度重构保健品(口服美容):

1、美丽。“任何跟能让女性变美挂钩的功能和有效成分都更容易引起女性消费者的重视,肌肤健康、睡眠和瘦身排在女性所有消费的前三位。”2、美味。吃了不苦,不像药,没有负担。3、美观。挑选最受消费者喜欢的颜色,做成独立的小包装等,比如Unomi的药丸。

Nelo和Minayo不约而同走了整合海外保健品供应链,做自有品牌,再根据中国消费者需求,快速上新的“快时尚”打法。这跟两人的出身有关。

在网易考拉后期,胡然曾负责考拉工厂店项目。她带着团队,帮工厂孵化自有品牌。“我们深入研发、生产端,在各个国家帮助500多家工厂孵化了自有品牌。”胡然因此自信地认为,Minayo团队是这个市场供应链能力最强的团队之一。胡然知道哪些原料出自什么实验室,实验室如何合作,原料怎么采购,哪些代工厂能进行共同研发等。

朱翼凌此前曾负责盒马OEM产品的选品,他既参考阿里相关品类、品牌的销售数据,也对市场上流行的产品进行监测,一年能做两三百个单品的OEM。这种模式下,速度和性价比是关键。Nelo希望通过模块化的产品设计来实现,“很多产品基料是相同的,只需要用搭积木的方式构建一个产品开发平台,填上不同的模块,比如香精、包装,就可以成为另一种产品,”朱翼凌认为,如此才能降低成本,提高产品上市的速度,抓住市场热点。

Minayo、Nelo,走的是保健品的专业线(它们也有功能性食品线),“我们先验证,哪个配方,哪个款型,用户接受度比较OK,且是一个常青款。”胡然还是希望能申请蓝帽子,那意味着“几年都不能动配方,不能动任何的产品包装。”常青款就很重要。只有拿到蓝帽子,新保健品品牌才能进入药店、商超等渠道跟汤臣倍健竞争。

亢乐创业前是抖音的中层,他坚信数据的力量。他曾只花了10万元友情价,请平时开价300万元的朋友,帮他做新品的包装设计。做出来后,是他梦想中的样子,他特别喜欢。为了做用户测试,他还让员工做了其他包装,最后,Buff x在淘宝建了15个链接,曝光给2万消费者,男女各50%。他最爱的包装点击率和转化率倒数第一;公司一个96年设计师设计的包装,点击率、转化率第一。

亢乐查过,在淘宝,男性保健品主动搜索词里,排名第一的词居然是壮阳。他觉得不可思议,又找了300个95后男性用户调研,超过70%的人使用过相关的商品。据此,他坚定地推出壮阳的Buff X 软糖,成为爆款。据蓝鲨有货了解,Buff x现在月销已数千万元,而2020年10月上线时月销不过百万元量级。

功能性食品零食化的样板是2020年大火的Wonderlab(代餐奶昔)和ffit8(蛋白棒)。代餐奶昔是方便食品+功能性食品的融合体——有一定健身减肥目的的人,想控制自己热量摄入的人,快速方便的解决一顿健康营养餐的饱腹需求的人,都需要。这是“长坡厚雪”的赛道。

ffit8的前身是体重管理项目——幸福减肥教。创始人张光明做了三年后发现,那些服务用户体验很好,但太小众做不大。减肥餐不好吃,不方便,效果看不出来,功能性不强,一般只在健身场景中,无法出圈。ffit8推出零食化的蛋白棒(类健康版的士力架)后,迅速通过小米众筹、罗永浩直播出圈,辐射到早餐、加班、开会、户外等场景,2020年销售额超15亿元。

咚吃(减肥餐)、超级零(三日减脂燃卡餐)此前也都是主打体重管理,2020年不约而同杀入健康速食赛道,超级零主打口感好、热量低、能吃饱的控卡料理,咚吃则从2021年4月开始推健康的夜宵类产品。咚吃创始人俞立德和超级零创始人王珂类似,都认为代餐奶昔和蛋白棒“不符合消费者人性”,想从主食切入,让人们既可以减肥,又能正常地持好吃的一日三餐。

新保健品品牌的风起云涌让汤臣倍健倍感压力。专业保健品线方面,它将在澳洲打造一个生产基地,通过跨境进入中国,并强调其本土化运营是打败海外保健品品牌的杀器。功能食品方面,它预测,娃哈哈、农夫山泉等传统食品饮料公司不会把这个赛道当成重心,未来主要的竞争对手是新锐品牌。

汤臣倍健高管认为,它的劣势是,研发机制和响应速度;优势是多年积累的科技实力,行业理解,海量的消费者基础和精准的消费者洞察。“年轻人群需求洞察、流量玩法、产品创新,团队等方面新品牌会更强。”胡然认为,资本加持下,新品牌并不惧行业龙头的竞争,这批新品牌的功能性食品除了发挥好线上优势外,已规模铺到盒马、便利蜂等新型线下渠道。

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020年9月8日,“大自然的搬运工”农夫山泉正式在港交所敲钟,上市首日总市值达4400亿港元。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身价飙升至5120亿港元,超过马化腾,成为新的中国首富。

这意义非凡。

这是大消费品牌企业创始人,首次超越科技和房产等企业创始人登上首富宝座。属于中国品牌的新时代开启了。

有意思的是,随着钟睒睒成为首富,他不愿意提及的发家史和“原罪”被扒了出来。

钟睒睒

上世纪90年代初,钟辞去《浙江日报》农村部记者职位,南下海南创业,他办过报纸,种过蘑菇,养过对虾……落魄时身无分文。1990年,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通过新闻、打报纸广告和宣布获奖等手段,卖保健品儿童营养液,年产值过亿元。娃哈哈与广东的太阳神(年销售额24亿元,占63%市场份额)被誉为中国保健品产业的双雄。

钟通过商人朋友的介绍,找宗庆后拿下了娃哈哈广西和海南的代理权。为了赚钱,钟不惜违反娃哈哈的渠道政策,利用海南超低的进货价,将娃哈哈儿童营养液“窜货”到广东赚到了第一桶金。宗一气之下停掉了跟钟的合作。

1993年,钟开始自己研发保健品龟鳖丸,1994年赚到了人生第一个1000万元。可以说,从1994-1996年,钟睒睒通过卖保健品完成了“原始积累”,为他1996年杀回杭州成立农夫山泉,进而成为今天的中国新首富奠定了坚实的“金钱基础”。

不仅娃哈哈和农夫山泉,还有后来被达能收购、慢慢淡出市场的乐百氏(生命核能),因为巨人大厦轰然倒下的巨人集团(脑黄金),上世纪90年代均靠卖保健品赚得盆满钵满。

在长期研究中国保健品产业的艾媒集团CEO张毅看来,彼时保健品销售有浓厚的“传销”色彩,因此可以让三株一年营收做到80亿元。这在人均月收入只有百元水平的年代,那是一个疯狂的、不可思议的数字,“那个年代做这行,不做传销都是傻子。”监管松,门槛低,暴利,让这个市场一下子涌入3000多家企业。各种号称包治百病的产品,貌似专业的专家证言和名人代言,铺天盖地的报纸、海报宣传,这个市场鱼龙混杂,甚嚣尘上。

1995年,卫生部抽查市面上的口服液,发现70%不合格。后来,随着三株口服液吃死人事件的发酵,国家对保健品和“传销”进行严打,“那时很多老板,做保健品传销时辉煌风光,却一夜之间锒铛入狱。前一波赚到钱的人,打死也不碰保健品和直销了,因为他们已经穿上鞋了,不能再湿脚了。”以宗庆后和钟睒睒为首的一批企业家开始“洗脚上岸”,卖水、卖八宝粥、卖饮料,就是不再提保健品和直销了。彷佛在他们的人生中从来没有那一段经历。

时间证明了他们的先见之明。

就在钟睒睒“退出”保健品行业22年后,2018年权健事件爆发。这家以直销为核心、号称百亿营收规模的企业轰然倒下。2019年,创始人束昱辉被判处有期徒刑九年。2020年4月开始,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7部门实施了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行动。

据蓝鲨有货侧面了解,当时保健品(官方叫膳食营养补充剂,ADS)创业板上市企业汤臣倍健创始人梁允超指令,内外传播中,不能提保健品的相关字眼。“汤臣倍健从上市(2010年)那一天就没有再提‘保健品’那个词,假如汤臣倍健定位于保健品行业,一定走不到今天。”在2020年的股东大会上,汤臣倍健高管如此说。

在这样一个消费品企业大佬们避之唯恐不及,被认为充满政策和监管风险,一不小心要坐牢的行业,2020年却迎来了一批出自抖音、网易严选、盒马等互联网大厂的创业者(见表),在一线资本的推动下,他们想让被“污名化”多年的保健品行业彻底“洗白”,如同保健品在美国、日本、澳洲等国一样,成为阳光产业。

他们是无知者无畏,还是为了赚取保健品行业所谓的暴利敢于“火中取栗”,亦或者是保健品行业也和其他大消费领域一样,到了中国品牌开始全面重做的时间点了?

蓝鲨有货联合险峰资本,对产业链上下游进行了细致的访谈,试图还原这波保健品创业浪潮起风的真正原因、趋势和底层的逻辑。

01

曲线进场

在调研的过程中,蓝鲨有货经常问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是2020年,而不是更早的时间点(比如2015年前),出现这批保健品新品牌的创业浪潮。

很多从业者告诉蓝鲨有货,这波风潮早在7年前已悄然孕育。

新保健品品牌Minayo创始人胡然此前是网易考拉的副总裁。她告诉蓝鲨有货,2013年国家发布相关跨境电商政策,允许跨境电商平台零售进口商品按个人自用进境物品监管,不执行有关商品首次进口许可批件、注册或备案要求。

这个政策出台的背景是,中国人2012年出境游消费金额超越德国,居世界第一,达1020亿美元(联合国全球旅游组织数据)。

如此天量消费金额里,有不低的比例是国人大包小包地从美国、日本、澳洲等地扫货物美价廉的保健品,比如深海鱼油、蛋白粉等。

国人对海外保健品的追捧,亿人级出境游规模,不少人嗅到了其中的商机。有的淘宝店店主通过“人肉代购”海外的保健品,再用网店销售,造成国家税收损失,被按“走私罪”入刑。据公开报道,2011年底,网上代购店主于娟因走私安利化妆品、保健品2吨,被扬州中院判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

面对如此海量的代购需求,堵不如疏,不如通过跨境政策,将国人购买境外便宜好物的需求集中,让天猫国际、网易考拉等平台运营和监督,虽然按个人自用物品征税(2014年海关总署56号文规定,按行邮税进行征税,未经备案的私人海外代购将被定为非法)额度比按一般进口物品低,但好于税源流失。

况且,比例不低的国外好物其实是中国生产(比如美国成人营养软糖第一品牌vitafusion,60%产品由广东汕头仙乐健康科技公司生产),如果要卖回国内,不如直接在保税区发货,节省更多物流成本。

政策一出,海淘、代购,乃至出境游自用物品的购买需求,迅速转移到线上。天猫国际、网易考拉等跨境电商平台趁势崛起,“早年国人出国旅游,回来都大包小包;前几年,挺多女生会在免税店跟天猫国际、考拉比,如果上面的价格更合适,就不背回去了。”胡然说。

在天猫国际、网易考拉等平台运营者的助推下,海外保健品在跨境电商平台上的销量被进一步放大。胡然告诉蓝鲨有货,理由很简单,任何一个电商平台获新客成本都极高,因此希望每一个用刚需、低价的商品(奶粉、纸尿裤、大牌美妆)吸引进来的新用户,能高留存,强复购,甚至能交叉购买别的商品。

保健品被这些平台认为是理想的承接“复购”的品类:1、高毛利;2、用户一旦觉得某款保健品好,会一直用;3、购买保健品的多是有钱的女性群体,买了保健品后会交叉买其他的产品,覆盖全家人的消费。

天猫国际和网易考拉等跨境电商平台,不约而同地去推一些海外的保健品品牌,比如Swisse。网易考拉跟Swisse联合孵化血橙胶原蛋白饮、蔓越莓胶囊,同时结合当时网易考拉在明星代言、综艺投放等的市场投入,将它们推成爆款。天猫国际、京东国际等跨境电商平台推Swisse也不遗余力。蓝鲨有货还参加过京东国际组织的中国媒体记者探访Swisse总部之旅。这些平台的合力下,原来只是澳洲第二大保健品品牌的Swisse超越Blackmores(澳佳宝)排第一。

02

巨头的黄昏

海外保健品在跨境电商平台的热销,国内保健品的市场份额相当一部分被切走。

这里普及一下。自上世纪90年代国家对保健品和传销产业进行整顿后,中国保健品分野为直销派和非直销派。直销派的代表为无限极、安利、完美、如新等,他们拿到直销牌照,通过人对人的直销方式进行销售,赚取着高达95%的毛利。无限极(李锦记家族是其幕后老板)等直销龙头企业,高峰期营收超400亿元。据蓝鲨有货侧面了解,即便现在已销声匿迹的太阳神,2007年拿到直销牌照后,2019年营收居然还有20亿元。

非直销派的代表为合生元、汤臣倍健等。汤臣倍健创始人梁允超是第一代保健品企业太阳神的“黄埔军”。他学习欧美保健品企业的打法,不提保健品,而主打蛋白粉、益生菌等膳食营养补充剂。张毅告诉蓝鲨有货,汤臣倍健通过赞助体育赛事,请姚明等体育明星做代言人(2015年后国内广告法禁止保健品请明星代言),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汤臣倍健押注新崛起的连锁药店,派驻健康顾问等精耕细作,2010年在创业板上市后,逐渐成为非直销派市场占比最大的保健品品牌(2018年占75%)。

面对在线购买保健品人群的崛起,直销派受到的影响不大,非直销派则要担心被抢走市场份额:1、中国对保健品监管极严,要申请一个新的保健品,拿到所谓的“蓝帽子”,动辄1-2年,黄花菜都凉了。2、直接在境外打造一个新保健品品牌,再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进入中国,成败未知。3、最佳的办法是收购一家在中国的代购群体里,跨境电商平台上备受欢迎的境外保健品品牌。澳洲第二大保健品品牌Swisse和益生菌企业Life-Space Group Pty Ltd(以下简称LSG)都是这样的标的。

2015年9月和2016年12月,合生元两次以102亿元的总出资,将Swisse品牌100%收购。2018年8月,汤臣倍健宣布34亿元收购LSG。Swisse迅速给合生元贡献了靓丽的业绩。合生元2015年-2018年的营收分别为:4819亿元、6506亿元、8095亿元、10132亿元,Swisse分别贡献85亿元、2351亿元、2614亿元和2956亿元。

人算不如天算。收购并没有一劳永逸地解除保健品巨头的隐忧。

2019年1月,《电子商务法》出台。新法规定,在电商平台上交易的卖家需要提供营业执照,代购卖家需要纳税及对消费者健康负责,代购运营成本增加;代购货品必须放入保税仓,消费者收到邮递的时间推迟。很多代购难以为继,退出了市场。2019年,Swisse和LSG这两个著名的代购保健品品牌(LSG代购收入占60%)业绩分别下滑117%(2019年上半年)、1/4-1/3。

2018年权健事件,让国家相关部门2019年对中国保健品行业进行整顿,同时当年不允许保健品通过医保报销。据中康CMH数据,2017-2019年,中国药店保健品零售规模增速从54%降到09%。汤臣倍健CEO林志成称为行业力度最大的“2019年大整顿”,让梁允超哀叹“难”字当头。

雪上加霜的是,2020年新冠疫情这只黑天鹅来了。据蓝鲨有货了解,直销企业主要靠会销和人对人的推销,汤臣倍健也有大量的销售靠线下药店完成,因为新冠疫情动弹不得。

权健事件+新冠疫情让传统保健品巨头的营收断崖式下滑,无限极营收腰斩(只剩200亿),2020年太阳神的销售额减少超75%。

03

保健品还朝阳么?

跨境电商平台崛起,新电商法“逼退”大量保健品代购,权健事件和医保政策调整,以及新冠疫情导致传统保健品行业整体下滑。这一切对保健品行业的传统玩家是“灾难”,对新玩家则是“好消息”。

但所有新涌进来的创业者首先要弄清楚一个问题:动辄被骂收智商税、跟传销挂钩、名声不好的保健品,还是一个阳光产业吗?

胡然参考欧美、澳洲、日本等成熟的保健品市场,预测中国保健品市场的变化。日本保健品市场成熟繁荣,是因为其人口老龄化严重,高昂的医疗成本国家社保体系不能完全承担,希望人们购买保健品达到疾病预防、增强体质的目的,日本对保健品实行三级开放政策,允许更多的具有保健功能的原料和有效成分加到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里。

经济学家任泽平预测,伴随着出生率不可逆转地走低(2020年新生人口只有10035万),2022年、2033年中国将进入深度老龄化(老人占比超14%)和超级老龄化社会(老人占比超20%),2060年老人占比约35%。中国未富先老问题突出,美日韩老年人口比重达126%时人均GDP均在24万美元以上,而中国仅1万美元。为应对这种局面,胡然乐观地认为,中国保健品行业会像日本一样,从最严的监管到分2-3级监管,逐步放开,甚至还包括提升“蓝帽子”申请的进度。

除政策开放可期外,国人对保健品的认知也会逐步提升,这取决于两方面:

一方面,中国消费者过往购买力不够,希望保健品效果立竿见影,没有对有效成分引起重视,也缺乏科学的认知。随着中国人均GDP过万美元(2020年达到),(加上新冠疫情的刺激)人们健康意识加速觉醒,抖音、快手等低门槛信息渠道崛起,导致信息平权(功能性软糖品牌Buff x创始人亢乐语),逐渐知道和接受花钱买保健品不能包“治病”,应以预防为主。

另一方面,欧美、澳洲、日本保健品市场繁荣跟其发达的医疗体系有关,因为保健品就是医疗能力的不断“向下”(高新药-OTC-保健品)释放,“伴随着中国医疗科技水平的发展,中国保健品的形象会逐步变好。”许远恒在3月28日蓝鲨与险峰资本联合主办的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CEO沙龙上如此说。

其次,药店和直销渠道下滑,保健需求,尤其是年轻人的保健需求却持续上涨。这意味着新保健品品牌有机会同时抢夺存量(药店、直销渠道释放的需求)和增量(90后-30岁养生群体)的市场份额。

要用快时尚方式做保健品的Nelo创始人朱翼凌认为,70-80后是专业保健品的核心购买群体。他们是互联网的一代,“对原料、功效、产品都有自己的判断。”朱说,汤臣倍健、Swisse等保健品品牌,其产品设计、应用场景等都带有“上一代保健品”的烙印,比如蛋白粉普遍是大桶装的。

“2017-2019年,中国线上购买保健品的规模翻了3倍,购买人群中,90后占比提升了接近20%。”主打口服美容的UNOMI创始人许远恒告诉蓝鲨有货。

第三,电商成保健品品牌竞争的胜负手。

2020年的股东会上,汤臣倍健高管表示,2020年保健品行业的营收,电商占44%,直销30%,连锁药店18%,商超等不超过9%。

这正中拿不到直销牌照,也等不起“蓝帽子”,鲜有在药店、商超渠道地推经验的新保健品创业团队的下怀。

“最大的红利是电商,新品牌通过电商能更快地接触消费者,急速地扩大销量。”黑桃资本合伙人、功能性食品品牌Wonderlab投资人潘溶融说,如果新品牌也做一个跟汤臣倍健类似的蛋白粉或补充矿物质的保健品,也走药店、直销路线,没有任何机会。

更绝的是,既然海外保健品品牌可以用跨境电商的方式进入中国,这个机会窗也开给了中国的创业者。

天猫国际营养健康品类运营负责人Ryan在蓝鲨与险峰资本合办的“共健新世代”的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的CEO沙龙中透露,新创立的保健品品牌可以通过跨境的方式进入保税区,快速上新。新保健品品牌只要符合产地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即可在天猫国际、考拉上售卖,完美避开了需要2-3年时间、投入上百万元的“蓝帽子”申请,适合新团队快速推新品试错。

第四、跨境电商平台催生海外保健品新品牌崛起。

“2018-2019年,一些海外小众保健品品牌,用一种零食形态去做,东西好吃又有一些功效,非常受中国人欢迎。这种新品牌,不需要像Swisse等品牌进中国的时候,(申请蓝帽子),请明星,投入巨量广告费,而是在Ins、小红书等平台上种草即可推火。”胡然说。

Ryan认为,消费者会不会复购保健品,首先看有没有功效,能否解决消费者某一问题,比如脱发、睡眠、低血糖等,其次才是好不好看和好不好吃。而通过跨境进来的保健品,往往更容易做到功效明显。

亢乐此前在接受蓝鲨有货采访时透露,以褪黑素为例,这种帮助消费者快速入眠的原材料本身是一种激素,具有强耐药性,服用过量会造成人体在睡觉时不再分泌褪黑素。在中国,褪黑素是不能随意添加的,上限不能超过50mg。在美国,有的保健品褪黑素含量超过中国同类产品的10倍。

第五、短视频+直播构建了新的信任体系。

让普通消费者下决心购买负面缠身的保健品,信任建立是极为关键的一步。娃哈哈、太阳神等早期的保健品企业,主要通过发软新闻、专家和用户证言、广告投放来实现;汤臣倍健主要通过请明星代言、赞助体育赛事和广告来实现;直销企业,比如无限极、安利,主要通过人们之间的直接交流建立信任;益生康健曾靠电话销售来实现。

可惜,新保健品再也没有那些红利了——直销牌照申请不到,2015年后国家严禁保健品请明星、名人代言,且不能在广告中宣传产品功效。

上帝关了一扇门,会打开一扇窗。

新保健品品牌跟消费者建立信任的关键变成了短视频和直播的博主。

“我们只要让博主讲成分、讲背后的提炼技术,以及东西好吃,再植入自己的生活场景即可。”胡然说。在蓝鲨有货看来,结合算法,这既没有违反相关的广告法,却又能精准引流到天猫国际、考拉等平台进行交易,实在是新保健品品牌快速崛起的“必备良药”。

04

重塑保健品

无论是胡然、亢乐,还是许远恒、朱翼凌,他们在2020年不约而同杀入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赛道,一方面是看到了保健品政策、需求等方面的利好,另一方面也确实可以用电商、短视频、直播等手段,将新品牌做起来。

产品上,他们选择了做跟汤臣倍健、海外保健品品牌差异化明显的产品。

汤臣倍健等中国传统保健品企业,大多沿袭海外保健品的产品路径,不免老气横秋。直接在跨境电商平台售卖的海外保健品,剂型、营养成分等,大都根据欧美人的特点研发,无法满足中国消费者特定场景的需求,比如996、加班熬夜等。

“传统保健品品牌老化了,是时候去更新一下了。”朱翼凌说。

许远恒告诉蓝鲨有货,他的家族是做保健品生意的,他打算从营养学角度重构保健品(口服美容):

1、美丽。“任何跟能让女性变美挂钩的功能和有效成分都更容易引起女性消费者的重视,肌肤健康、睡眠和瘦身排在女性所有消费的前三位。”2、美味。吃了不苦,不像药,没有负担。3、美观。挑选最受消费者喜欢的颜色,做成独立的小包装等,比如Unomi的药丸。

Nelo和Minayo不约而同走了整合海外保健品供应链,做自有品牌,再根据中国消费者需求,快速上新的“快时尚”打法。这跟两人的出身有关。

在网易考拉后期,胡然曾负责考拉工厂店项目。她带着团队,帮工厂孵化自有品牌。“我们深入研发、生产端,在各个国家帮助500多家工厂孵化了自有品牌。”胡然因此自信地认为,Minayo团队是这个市场供应链能力最强的团队之一。胡然知道哪些原料出自什么实验室,实验室如何合作,原料怎么采购,哪些代工厂能进行共同研发等。

朱翼凌此前曾负责盒马OEM产品的选品,他既参考阿里相关品类、品牌的销售数据,也对市场上流行的产品进行监测,一年能做两三百个单品的OEM。这种模式下,速度和性价比是关键。Nelo希望通过模块化的产品设计来实现,“很多产品基料是相同的,只需要用搭积木的方式构建一个产品开发平台,填上不同的模块,比如香精、包装,就可以成为另一种产品,”朱翼凌认为,如此才能降低成本,提高产品上市的速度,抓住市场热点。

Minayo、Nelo,走的是保健品的专业线(它们也有功能性食品线),“我们先验证,哪个配方,哪个款型,用户接受度比较OK,且是一个常青款。”胡然还是希望能申请蓝帽子,那意味着“几年都不能动配方,不能动任何的产品包装。”常青款就很重要。只有拿到蓝帽子,新保健品品牌才能进入药店、商超等渠道跟汤臣倍健竞争。

亢乐创业前是抖音的中层,他坚信数据的力量。他曾只花了10万元友情价,请平时开价300万元的朋友,帮他做新品的包装设计。做出来后,是他梦想中的样子,他特别喜欢。为了做用户测试,他还让员工做了其他包装,最后,Buff x在淘宝建了15个链接,曝光给2万消费者,男女各50%。他最爱的包装点击率和转化率倒数第一;公司一个96年设计师设计的包装,点击率、转化率第一。

亢乐查过,在淘宝,男性保健品主动搜索词里,排名第一的词居然是壮阳。他觉得不可思议,又找了300个95后男性用户调研,超过70%的人使用过相关的商品。据此,他坚定地推出壮阳的Buff X 软糖,成为爆款。据蓝鲨有货了解,Buff x现在月销已数千万元,而2020年10月上线时月销不过百万元量级。

功能性食品零食化的样板是2020年大火的Wonderlab(代餐奶昔)和ffit8(蛋白棒)。代餐奶昔是方便食品+功能性食品的融合体——有一定健身减肥目的的人,想控制自己热量摄入的人,快速方便的解决一顿健康营养餐的饱腹需求的人,都需要。这是“长坡厚雪”的赛道。

ffit8的前身是体重管理项目——幸福减肥教。创始人张光明做了三年后发现,那些服务用户体验很好,但太小众做不大。减肥餐不好吃,不方便,效果看不出来,功能性不强,一般只在健身场景中,无法出圈。ffit8推出零食化的蛋白棒(类健康版的士力架)后,迅速通过小米众筹、罗永浩直播出圈,辐射到早餐、加班、开会、户外等场景,2020年销售额超15亿元。

咚吃(减肥餐)、超级零(三日减脂燃卡餐)此前也都是主打体重管理,2020年不约而同杀入健康速食赛道,超级零主打口感好、热量低、能吃饱的控卡料理,咚吃则从2021年4月开始推健康的夜宵类产品。咚吃创始人俞立德和超级零创始人王珂类似,都认为代餐奶昔和蛋白棒“不符合消费者人性”,想从主食切入,让人们既可以减肥,又能正常地持好吃的一日三餐。

新保健品品牌的风起云涌让汤臣倍健倍感压力。专业保健品线方面,它将在澳洲打造一个生产基地,通过跨境进入中国,并强调其本土化运营是打败海外保健品品牌的杀器。功能食品方面,它预测,娃哈哈、农夫山泉等传统食品饮料公司不会把这个赛道当成重心,未来主要的竞争对手是新锐品牌。

汤臣倍健高管认为,它的劣势是,研发机制和响应速度;优势是多年积累的科技实力,行业理解,海量的消费者基础和精准的消费者洞察。“年轻人群需求洞察、流量玩法、产品创新,团队等方面新品牌会更强。”胡然认为,资本加持下,新品牌并不惧行业龙头的竞争,这批新品牌的功能性食品除了发挥好线上优势外,已规模铺到盒马、便利蜂等新型线下渠道。

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90后”为何都不愿结婚了

 “90后”为何都不愿结婚了,结婚人数的下降,必然会对出生人口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必然会影响出生人口的增长,今年人口警报已经拉响。“90后”为何都不愿结婚了

“90后”为何都不愿结婚了1

 最近,“结婚登记人数已连续7年下降”的新闻冲上热搜。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21》显示:2020年,官方统计的结婚登记人数共计81433万对,较2019年减少了113万对。我国的结婚登记人数从2013年起,已经连续七年下降。近些年来,有关结婚率下降的新闻层出不穷,为何年轻人好像越来越不愿意结婚了?

  告别传统社会,迈进现代社会

 生育率的下降与我们告别传统社会,迈入现代社会这一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当我们谈到结婚和结婚率问题时,似乎还是与这一点有关系。

 在过去结婚生子是一个很自然而然的事情,我们很少会对此追问和思考——我们为什么要结婚?结婚的意义在哪里?

 在传统社会或者说农业社会,家庭的劳动力数量与生产能力密切相关。直白点说:如果想要多几个劳动力去耕地、挑水,保护自家的一亩三分地或者在旱灾时期去抢水,家里的孩子越多越好(尤其是男孩)。在农业社会,哪怕没钱也要尽量结婚去生子。农业社会的经济模式使得那时的结婚相当自然(与现在对比),具有相当强的经济理性。

 另一方面,传统社会的生产结构形成了熟人社会和独有的社会意识。即使近七十年来,我们不断地进行工业化建设,但传统社会形成的影响还是能在一些地方看到痕迹。如:在一些农村地区,如果到了年纪还不结婚会显得很奇怪,三姑六婆会催婚甚至主动帮你联系邻村的姑娘或者媒婆。当你要离婚时,七姑八姨都跑过来劝,例如劝你:将就着过算了,我们都是这样过来的……这种情况下,不结婚和想离婚牵涉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阻力相当之大。

 迈入现代社会以后,一切都开始变得不同了。农业社会的生产模式已经离我们远去,我们进入现代工业化大生产的时代。从“一个人过不好”变成“一个人也能过得好”。如果看一些关于结婚和生育的新闻评论区,会发现很多人会谈到:我一个人生活也挺好,能吃饱穿暖,为什么要结婚?

 告别了传统社会以后,我们个人解决日常生活和满足需求的能力相对提高了。同时,结婚、育儿、离婚所花费的成本(如房贷、车贷、教育投资、吃喝拉撒睡)不断提高,这从客观上降低了我们的结婚欲望。

 此外,现代人似乎更加注重自我的感受了——我们关注爱与被爱、两性之间的情感、平等、相互尊重(即使我们可能虽然依然关注对方的经济条件、学历、家庭状况)自由的恋爱关系和现代的情感意识在为我们提供更加自由、富有爱情的婚姻关系时,同时可能对家庭的稳定性造成影响——结婚不再是、不完全是找个伴过日子,找个老婆洗衣做饭……他们对于个人生活体验的要求让他们不愿意随意地结婚。

  农村结婚难题

 刚才一直在聊现代化的工业社会,现在将目光转向农村地区。农村在固有惯性与传统观念的影响下,长期以来是我国生育和结婚欲望较高的地方。但目前一些经济条件较为落后的农村,仍然面对着结婚难的问题。

 过去的生育观念问题和女性的外出打工造成本地育龄女性相对较少,农村地区的单身男性较多。《中国统计年鉴2021》表2-11《分地区户数、人口数、性别比和户规模(乡村)(2020年)》显示,全国乡村人口性别比为10791。(前段时间,“农村大龄男青年择偶难,鼓励农村女青年留在家乡”的新闻可以说是这一问题的生动体现了。)

 另一方面,农村地区存在的高昂彩礼问题,使得一部分收入较低的年轻人难以支付。这些问题叠加,造成了农村地区的结婚难。

  观念的转变

 观念的变化其实在上文中已经有所提及,现在进行进一步的补充说明。随着时代的变化,那种“两床棉被就能结婚”的日子已经离我们远去,或者说那本身就是一个在特有的经济条件和文化下的产物,因此现在去追忆、缅怀也无济于事。

 现代社会新成长的一代人中,许多人在经济层面上处于相对独立的地位,享受着独身的乐趣——由于物质资料和精神娱乐产品的丰富,他们对于结婚的需求并不那么高,或者说对他们而言结婚不是必需品,快乐才是(这里要区分结婚的需求和谈恋爱的需求,尤其在这个性自由的时代)。老年人可能面临的无人陪伴或者孤苦伶仃的状态对于他们而言是难以直接体会到的,或者说是无感的。

 另一方面,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着各式各样思想的时代。平等主义、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权利意识等等都拥有着相当大的市场(这里只是简单列举,并无褒贬之意)。这些思潮可能也影响着我们对婚姻的看法与态度。我们对于婚姻会思考很多方面,甚至怀有一种无名的焦虑和敏感。

  结婚与生育

 结婚问题在某种意义上与生育问题有些类似,但我这并不是想谈结婚后的生育,而是生育对结婚的影响。

 结婚人数的下降与我们这一代人的出生数量有关。随着计划生育的开展,我们人口出生的增速有所下降,结婚登记人数下降与其也有一定的关联。由于一孩政策持续时间之长,导致新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的思想培养与上一代人有所不同。很多人对生小孩、培养小孩感到一种焦虑,我认为这种焦虑又会对结婚欲望造成影响。

 总结

 受到现代工业社会和其所产生的思想所影响,个体的生活能力提高和结婚成本所造成的压力都会影响结婚的'欲望。而农村地区面临着结婚难的问题有待解决。大多数人的生活观、恋爱观和人生观都与上一代人有所不同,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 结婚登记人数下降。

 这个问题会产生什么后果,现在尚未能全知。不过结婚和生育问题必然会对整个社会的经济、文化、各个阶层都造成影响。至于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阻碍颇多,只能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90后”为何都不愿结婚了2

 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显示,2020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852‰,也创下了1978来的新低。

 年轻人的结婚率、生育率怎么跌成这样了?

 作为被热心关注的对象,年轻人们的答案其实早已达成共识。

 不结婚?从最浅层的来讲,那就是没时间:没时间恋爱也没时间结婚。

 据中国青年网联合珍爱网发布的《90后青年婚恋新常态调研报告》显示,“工作忙”是年轻人单身排行榜的前三原因之一。

 一个网红博主吐槽:没时间、没钱,连恋爱成本都负担不起,别说结婚了。

 至于没时间结婚,昨天关于这个事网上都吵翻了,网友:3天婚假,完全不够用,简直就是上班期间抽空结个婚!

 但这也只是表象。

 不想结婚的年轻人关心的是婚假吗?不是,大家更承受不住的是结婚成本和结婚背后附加的种种压力。

 首先就是没有安全感,当代年轻人生活压力大但保障少,这是一个很大的生存顾虑。

 其次就是另一个更沉重的顾虑:经济压力。

 有网站做过“结婚最大顾虑”调查,其中没有房产、资金不足占了40%,所以相比于问“年轻人为什么不敢结婚”,不如换成“年轻人到底需要多少钱才敢结婚”——

 想想房贷、车贷、生活成本的压力,再掰着手指头算算生育成本,年轻人萎靡了。

 前段时间,去鹤岗买房成为热潮,几万块就能拿下一个房,很多年轻人都心动了。

 抖音博主郑前两年前就从广东跑去鹤岗生活了,他用“解脱”来形容自己,“这一年里,没有房租,没有房贷,生活压力小了太多,简直就是解脱。”

 更沉重的一个现实障碍是生育成本。

 新浪财经发布过生育成本的城市排名,暂不提“北上广深”,哪怕在普通城市,养一个孩子的成本也在100W+。

 种种真实且残酷的压力下,年轻人们对待婚姻和抚养下一代都多了一份谨慎。

 但这种谨慎也是一种负责的表现: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也对另一半和下一代的人生负责。

 所以,低结婚率低生育率的数据虽然冰冷,并不意味着爱少了,情感欲望低了。

 大家其实更理智了,我们都在寻找和这个世界和平相处的平衡点,也想用自己更喜欢的方式去生活。

“90后”为何都不愿结婚了3

 近年来,我国结婚人数不断减少,平均结婚年龄不断提高,单身人群不断扩大,出生人口不断减少等问题备受关注。根据民政部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共有5886万对新人登记结婚,2020年同期,数据为5894万对。也就是说,今年前三季度婚姻登记数量同比小幅下降01%。

 但是,由于受疫情的影响,2020年前三季度的结婚人数下降幅度较大。因此,与2019年前三季度的7131万对结婚人数相比,会发现今年前三季度结婚人数比2019年同期减少1245万对,降幅175%。结婚人数的下降,必然会对出生人口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必然会影响出生人口的增长。未来一段时间,育龄妇女和已婚育龄妇女人数的下降,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据近日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21》显示,2020年全国出生率为852‰,首次跌破10‰,创1978年以来新低。早在今年5月,就公布了2020年出生人口1200万人,比2019年减少265万人。2017年以来,出生人口连续四年减少。今年上半年多地公布了出生人口,大部分都是下跌,人口警报已经拉响。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著名的人口大国。尽管如此,40年前中国经济仍然落后于其他国家,许多地区甚至解决不了基本的温饱问题。为此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倡晚婚晚育、优生少生。

 计划生育法实施以来,我国人口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直到21世纪初,我国经济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各行各业开始逐步走向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也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前列。

 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中国的人口结构正逐渐呈现老龄化趋势。因此,我国从2015年开始提倡二孩政策,但该政策对提高新生儿生育率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面对逐年下降的出生人口,我国在今年再次放开三孩政策。

 现如今2021年已经过了大半,2021年上半年新生儿出生统计数据也出炉了。但根据全国公布的数据来看,新生儿出生率再次下降,究竟是什么原因?数据显示从2021年1-7月,全国新生儿出生率均呈下降趋势,部分地区甚至下降高达35%,网上很多人看完这些数据后,并没有引起重视。

 反而表示我国有14亿人口,在人口基数这么大的情况下,新生儿数量的减少完全没必要大惊小怪。但是,很多人认为老年人越来越多,年轻人越来越少。新生儿数量的减少意味着中国的劳动力会越来越少。

 公民可以享受的红利也会随之减少,因为没有足够的年轻人来缴纳养老金,所以也就无法支撑庞大的老年群体。而我国开放二孩、三孩政策后,新生儿出生率并没有大幅回升,这主要是因为年轻人不愿意要孩子。

  第一个是因为思想的改变

 现在的年轻人没有过去那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他们甚至不想结婚,想享受单身的自由。就算结婚了,也会选择不生孩子,让生活没有负担。

  第二个原因,也是主要原因便是经济的负担

 特别是对于女性来说,抚养孩子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会分散她们的工作注意力。考虑到如果你休产假太长,你的工作将被其他人取代。面对失业的困境,她们更不敢生两个甚至三个孩子。除了女性,男性也面临着生活压力大的问题。现在很多地区的男人结婚不仅要买车买房,还面临着“天价彩礼”的问题。

 仅高房价就让许多家庭不堪重负,再加上抚养孩子的成本。据媒体统计,把孩子养到15岁,包括分娩、奶粉、幼儿园费用、学杂费、购物等,平均要花费40万到60万。因此,对于家境不富裕的家庭是不敢多生孩子的。通过以上分析和结论,房价、教育、医疗三座大山对其生育有显着抑制作用。这时候,即便放开三孩政策,也很难激起年轻人的生育欲望。

  给钱给假期,也不愿意生

 许多地区也想出了各种鼓励人们生孩子的方式。在四川攀枝花,有新生儿的家庭连续三年每月可领取500元补贴。经济学家任泽平建议,一线城市生三个孩子的,每月奖励3000-5000元。但这个提议不被认可,因为一线城市的成本非常高。人口专家梁建章也建议生一个奖励100万,这个数额相对比较大,但不太现实。

 此外,安徽省已经通过了《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延长产假60天,男方还有30天的护理假。这个政策其实是好的,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庭的压力。此外,山西、吉林、黑龙江、江苏、江西等地也出台了类似政策,但效果甚微。

 总的来说,在房价没有下降、学区房没有解决的情况下,人们的生育欲望依然无法提高。事实上,要想提高人们的生育欲望,关键问题是如何降低抚养孩子的成本,降低房价,实现教育和医疗的公平分配。

 因此,今年教育部提出设立课后延迟服务,帮助家长解决上班不能及时接孩子的问题。现在已经在很多地方实施了,相信不久的将来会在全国推广。然而,从今年各地区房价数据来看,很多地区的房价呈现下跌趋势。种种迹象表明,我国正在营造鼓励生育的良好氛围。随着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地实施,相信离实现新生儿出生率反超的目标已经不远了。

疑似转型“知识付费”和“ 情感 博主”的知名经济学家任泽平,在先后离职地产公司和券商后,更有“放飞自我”以及“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味道,14日凌晨,任泽平在其微信公众号“泽平宏观”发文放言:当下不投新能源,就像20年前没买房!这是他个人的看法,这是时代的力量,我们每个人不过是时代的产物。

新能源领域是未来大国竞争至高点

任泽平称,2021年中国新能源 汽车 销售突破300万辆,2020年是134万辆,翻倍增长,新能源 汽车 渗透率超过10%。根据S型曲线理论,消费品渗透率从0%到10%可能需要10年、20年,但是超过10%以后,技术进步、消费者习惯、基础设施建设等等日益完善,大家的疑虑开始消退,将会迎来爆发式增长。

新能源 汽车 前景最好的是美国、中国、欧洲。比如说,这次美国总统拜登推出18万亿的基建计划,其中很重要就是在新能源领域取得领先地位。英国也出台大规模新能源基建的计划,要求大约2030-2035年禁售燃油车,全部替代新能源 汽车 。新能源领域是未来大国竞争的至高点。

中国在传统车的时代,无论是市场还是技术包括品牌,客观来讲我们和欧洲、美国、甚至日本相比还有巨大差距,但是在新能源 汽车 ,无论是整车还有电池等核心零部件,中国是有可能实现换道超车的。

中国发展新能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任泽平在文中指出,中国发展新能源具有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

第一个,中国有14亿人,有一个全球最大的统一市场。我们处在一个伟大的国度,一个蓬勃发展的时代。在中国成为第一,基本上就是全球的第一。

还有一个指标是中国的经济规模。2020年中国经济规模GDP突破100万亿,2021年估计突破110万亿,这是什么概念?占全球经济比重的18%!更重要的是,中国的经济增速是美国的2倍,中国是5%左右,美国大约是2%左右,再过10年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经济体。

第二个,中国有庞大的中产层,这个中产层高达5亿左右,超过美国+日本整个人口规模。按照人均GDP,2021年中国的人均GDP将会接近12万美元,12万美元什么概念?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发达国家的门槛是人均GDP 126万美元,中国离发达国家就差600美元左右,仅一步之遥。

第三个,中国有最完善的产业链。

第四个,中国有进行超前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势。

中国的互联网、数字经济、新能源为什么发展的快?也跟中国的体制有关。从1G-5G,国家这些年每次都进行了大规模超前基础设施建设,才带来整个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万物互联的时代正在到来,包括VR、AR还有元宇宙都要有基础设施做背景。新能源有一个基础设施是充电桩,也为大家使用带来巨大的便利。

未来中国,新能源、数字经济最有可能替代房地产

任泽平认为,发展新能源对中国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意义。当前整个世界地缘政治格局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中国能源安全的问题日益凸显。在中国,未来最有可能替代房地产的,是新能源、数字经济产业,而数字经济和新能源也是相互支撑的。建设新基建,打造中国经济新引擎,这已上升到国家战略。新能源是中国最有可能换道超车的赛道,最有可能替代房地产。

具体到数字分析,任泽平指出,2021年房地产销售有17万亿左右,依然是国民经济第一大支柱行业。我们今年新能源车销售300万辆,什么概念?恐怕也达不到1万亿,替代是有一个过程。现在新能源对于经济贡献还不如房地产的十分之一,但是增长速度非常快,以翻倍的速度增长。中国一年乘用车2500万辆,如果未来用10年左右全部替换新能源 汽车 ,整车销售一年就是3-5万亿,加上上下游的正负极材料、三电等,整个新能源 汽车 的产业链将超过10万亿,成为最有希望替代房地产的领域。

全球能源革命有三次,第一次能源革命是蒸汽机的发明带来煤炭火车大规模使用;第二次是内燃机带来 汽车 汽油大规模使用;第三次,即现在这一次,新能源革命是可再生能源革命带来动力电池、新能源 汽车 大规模使用,中国新能源领域有可能复制手机、家电领域的新国潮运动。

也正因此,任泽平强调,20年前买没买房完全是两个命运,今天在新能源爆发的黎明,不投新能源就是20年前没有买房。这是他的一个看法,这是时代的力量,我们每个人都不过是时代的产物。

机构:未来40年新能源具有高增长、高确定性

市场人士表示,新能源其实是一个非常宏大的领域,包括光伏、风电、特高压、氢能源、储能、核电等多个细分赛道,它们也代表着未来能源的发展方向,

有机构指出,未来40年新能源发展具有高增长、高确定性。2021年末到2022年4月,新能源板块出现了逾40%的回撤,一度迎来“至暗时刻”,很多个股的调整幅度都在50%以上,投资价值凸显。目前整个板块仍在用业绩的高增长消化估值,但还没到过热状态。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调整,新能源板块估值已经触及近几年的底部区间。随着市场企稳,资金开始重新聚焦于高成长性标的,新能源板块仍有进一步上涨的空间。

政策支持无疑是新能源发展的强大动力。5月末,工信部官网发布《四部门关于开展2022新能源 汽车 下乡活动的通知》;6月1日,国家发改委等9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

具体到个股选择,分析人士建议,新能源细分领域繁杂、技术迭代也很快,投资者在择股中需要紧跟前沿技术,甄选真正有潜力的标的。

二级市场上,新能源板块近期“V”字型走势明显;个股方面,尽管A股今日因受美股暴跌等因素影响大跌,但仍有多只新能源类个股逆市走强。

审读:喻方华

任泽平再曝离职,东吴证券对外确认任泽平已经不再担任东吴证券特邀首席经济学家这一职位。

任泽平是一个众所周知的网红经济学家,此前他曾经关于人口出生率的问题提出过自己的一些意见,但这些意见无疑都是令人感到有点神经兮兮的。因为任泽平过火的发言,某社交平台曾经在短时间内封禁过他的账号,但这也让更多人知道任泽平是谁,经济学家有时候也不能够乱说话,更何况网红经济学家还是有着比较大的影响力的。也许是出于任泽平的话不投机以及策略频频,此次东吴证券和任泽平分手就是源于此。

任泽平再曝离职:目前已经转行为鸡汤作家

任泽平离开了东吴证券,而且也不再从事券商行业,按照任泽平的说法,目前他已经转战情感专栏和化身为鸡汤职业作家。从经济学家到鸡汤文职业作家,这一跨度还是相当大的,不少人都接受不了这种转变,更何况此前任泽平在经济学问题上曾有过多番雷人发言,其声名远扬,现在能够忍受寂寂无名,这不太像任泽平的一贯作风。不管怎么说,目前任泽平已经有了新的工作,这还算是一件好事儿。

东吴证券已确认离职消息

东吴证券的工作人员已经确认任泽平不再担任东吴证券特邀首席经济学家的消息,同时东吴证券之后也会与任泽平在投资者教育和区域生态经济方面的工作。按照任泽平目前的工作来说,东吴证券与其进行这些方面的合作也是正常的,任泽平本身就是学经济学出身的,但现在却去做了情感类和鸡汤类作家,这样许多人都没有办法想象到这么大的跨度。小编也去看了任泽平最新发布的几篇文章关于情感鸡汤的文章,文笔还是相当不错的,经济学家完全也可以转行为鸡汤文作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9073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