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作者的思想感情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作者的思想感情,第1张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诗中描写了在岳阳楼极目远眺所见到的景象,表现了作者一时乐以忘忧,闲适旷达的思想感情。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唐代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译文:

登上岳阳楼览尽四周风光,江水辽远通向开阔的洞庭。

看见大雁南飞引起我忧愁之心,远处的山峰又衔来一轮好月。

在高入云间的楼上下榻设席,在天上传杯饮酒。

醉酒之后兴起了凉风,吹得衣袖随风舞动我们随之而回。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律。此诗没有一句正面直接描写楼高,句句从俯视纵观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渺远、开阔、高耸等情状落笔,却无处不显出楼高,不露斧凿痕迹,自然浑成,巧夺天工。这首五律诗,其风格意气豪放,境界阔大,抒情写景有一种长风浩荡的笔力。

首联写的是诗人登楼的过程,其中蕴含了“昔”与“今”的时间跳跃过程,抒发了作者对于时间流逝,壮志难酬的愁苦之情。

颔联中,诗人由上联的写自己推进到写洞庭湖,这里有一个从小到大的跨度。在写景中,又由吴、楚之地面到日、月之天空的空间跳跃。情景交融,诗人站在岳阳楼上,向东南方向极目眺望,只见洞庭湖水茫茫一片,一眼望不到头,而吴地则被挤向了远远的东边,楚地则被远远地挤向了西边、南边,感叹宇宙之大,而诗人的渺小,由景联想到诗人壮志难酬,怀才不遇。

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这两句是写诗人的处境,晚年杜甫的生活写照,抒发感情:壮志难酬,怀才不遇。

尾联具体指的是当时吐蕃入侵,威胁长安,战争不息,国家不得安宁。杜甫倚靠岳阳楼的窗户,向北眺望,虽然隔着道道关山,看不到长安,也看不到战火,但在心中却呈现出吐蕃入侵,长安危急,人民遭难的情景,诗人老泪纵横。抒发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

总结:这首诗是一首即景抒情之作,诗人在作品中描绘了岳阳楼的壮观景象,反映了诗人晚年生活的不幸,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对宇宙之大,人世渺小的感叹。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写登楼所引起的个人身世之感,亲朋音讯全无,自己一身病痛,唯剩一条孤舟。从意境来说,三、四句宽阔,五六狭窄,似乎不大相称。(结合课后第二题)其实,空阔的境界往往能激发人们的飘零之感。4、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涕:眼泪 泗:鼻涕这里应偏意“眼泪”戎马关山北,笔锋又一转,这里又显广阔胸襟。写诗人凭栏眺望北方,想到那长年不息的战火和涂炭的生灵,不禁涕泪纵横,难以抑止。又是忧国忧民的体现.

在文学史中,杜甫的诗歌风格被总结为“沉郁顿挫”。

所谓“沉郁”,大致指感情深厚,浓郁,忧愤,蕴藉;而“顿挫”则指语言的刚健遒劲,音调的铿锵有力,章法的曲折变化。

登岳阳楼

唐代: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这首登岳阳楼就不详细解释了,诗由前两联登楼远眺以及所望之阔大景象开头,于颈联跌入老病孤独的情怀中,想象一下你在看到特别漂亮的极光的时候,你最爱的人不在你身边你就会理解这个意思了,前后境界阔狭顿异。

再到尾联的“戎马关山北”,将个人身世之感和忧国伤时的怀抱结合起来。诗境开合跌宕,音韵节奏雄浑有力,充分体现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使人读来醇厚有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9799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