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正处于一个生理、心理都发生巨大转变的关键时期,由于种种原因,在学习成绩方面他们与大多数高中生相比有较大差距,而更显著的差异是在学习动机、情感及意志个性等方面,具体表现是教学中学生根本不听课或者听不懂课,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困难重重;班级管理中教育和管理的难度很大,学生经常出现各种违纪现象甚至违法。
中职学生普遍具有以下心理特点:
1.害怕学习,成绩不稳定。中专学生在中考竞争中失利,学习上的多次失败使得他们对学习没有兴趣,遇到比较喜欢的科目或对任课老师有好感,成绩会好些;多数科目分数很低。看到成绩,在短时间的懊悔后就抛之脑后,相当一部分甚至对分数没有感觉。
2.做事缺乏耐心,自信心差。中专学生自信心差,不敢大胆地做事,总认为自己不可能把事情做好。一件事情即使做了,也不能坚持下去,一有困难挫折就灰心丧气,无法用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自己,严重的甚至自暴自弃。
3.以自我为中心,逆反心理较强。由于思考能力不强,无法从全局来看待事情,中专学生的自我意识太强,凡事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的利益看得很重,不顾及集体利益。在接受老师和家长批评教育过程中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有时会故意和师长对着干。
4.情绪不稳定,自我控制力差。高兴时做什么都好,不高兴时什么都不想做,哪怕知道应该做的也不做,情绪起伏大,而对自己要求又不高,经常不看场合,不考虑个人形象任意而为,违反校纪班规的事情时有发生。
5.心灵空虚,追求新奇刺激的事物。因为缺乏明确具体的奋斗目标,又没有生活负担,吃穿不愁,中专学生普遍感觉生活无聊,于是通过上网、抽烟、早恋等方式来消磨时间,填充空虚的心灵,个别的因此而酿成大错。
6.存在一定的人际交往障碍,合作精神不够。中专学生总体上缺乏合作精神,有时表面平安相处,但是没有坚固的基础,一天之内就可以从好友变为“敌人”;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性格内向,不善于和人交往,有意无意地封闭自己,走不出个人狭小的圈子。
产生以上情况的原因主要有:
1.生理影响。中专生正处于第二个生长高峰,生理上由发育走向成熟。生理上的剧变,必然带来心理上的激荡,然而中专生的心理发育与生理成熟不同步,心理发展水平大大滞后于生理上的成熟,这样他们就很难正确地面对思想上、学习上遇到的各种困难,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
2.家庭影响。许多家庭的教育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家长们或要求过高,或无比溺爱,或不多过问,无法理解进入青春期的孩子的某些想法或做法,造成与子女的关系不融洽,使得学生个性和心理发展不健全。一部分学生父母离异或家庭困难,感受不到家庭温暖,心理负担更为沉重。
3.学校影响。初中阶段很多学校还是相对封闭的教育,为了中考,学生都是在老师的要求下不停地读书,虽然不适应又无可奈何,加上成绩不好,中专学生遇到困难不会积极寻找原因,而是怨天尤人,因此进入中专就觉得可以放松了,种种问题也就显露出来。
4.社会影响。社会的巨大变迁对成长中的中专学生影响也不可低估,他们往往对社会上积极的方面视而不见,而对消极的东西如腐败,自己家长下岗等等却较为敏感,容易对前途失去信心,而对一些事情缺乏心理准备又使心理压力增大,进而影响正常的心理发展。
由此看来,中专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很严重。他们面对学习、就业以及人际交往等诸多外界压力和内部矛盾时容易出现许多心理困惑或心理问题。有些问题若不能及时解决或处理,将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将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损。
2011年
中专生男女你觉得要怎么相处,名额十五人?
回答:青春期男女学生在共同的学习、生活和交往过程中,难免产生爱慕之情,这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但这种感情的产生往往与学生学习和成长发生矛盾。要引导学生学会控制自己,正确把握自己的言行,但这并非禁止异性交往,事实上,正常的异性交往对中职生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一)正常异性之间的交往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在青春期对异性的向往,大多并不是表现为对爱的渴求,而主要是求得心理接近和情绪接近,多是以情感吸引和实际接触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与异性交往,并不等于早恋。当青少年进入青春期之后,由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急剧变化,情绪易于波动,活动能力增强,人格独立要求增加,同时产生愿意与异性交往的想法,这些都属于正常现象,而非“恋爱”。从心理角度看,男女学生的正常交往活动是有益无害的。益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不仅有利于学习进步,也有利于个性的全面发展男女学生在个性结构上有许多不同之处,通过交往可以相互学习,相互补充。一般而言,男生往往比较刚强、勇敢、不畏艰难、更具独立性;而女生则更具细腻、温柔、严谨等特点。男女学生的正常交往可以使双方互补,对各自性格发展和智力发育都有益。
有助于身心健康发展青少年对异性的向往,主要是求得心理的接近和情绪的接近,而并非全是对爱的渴望。在青春期异性交往需要得到满足的同时,个体可以获得愉快的情绪,并能激发出积极性和创造力。
有助于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在好奇和自尊心的驱使下,进入青春期的男女学生都希望受到异性关注和欢迎,为此,他们会尽力改变自己、完善自己,这也是一个自我发展、自我评价、自我完善的最佳心理环境,是学生克服自身缺点及弱点的好机会。而且,在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进一步认识自身的性别角色,有利于他们从多个角度认识自我。青春期异性交往需要得到满足的同时,个体可以获得愉快的情绪,并能激发出积极性和创造力。
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心理学家认为,从小培养青少年与异性建立健康的情感,使他们能够理解异性、尊重异性,并能与异性建立自然的、友爱的关系,会为他们今后成长、成熟、顺利地进入恋爱和婚姻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
由于中职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迅速变化的时期,阅历浅、生活经验不足,认知、情感和意志都不稳定、思想和行为均不成熟、自制力缺乏,所以确实不太适合谈恋爱。
可如今的中职校园里,学生情侣互称“老公”、“老婆”,手牵手一起漫步,在一起拥抱接吻,甚至做出一些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事来,早已不是稀罕事,甚至说“早恋”都快变成“晚恋”了。
因早恋而引发的问题也不在少数。有的学生因失恋后变得意志消沉甚至自残;有的学生因失恋会中途退学;有的学生因而发生矛盾和冲突甚至引发打架斗殴。
那么,为什么职校生早恋现象如此普遍甚至越演越烈呢?我把它主要归因以下几点:
1生理因素:由于学生处于青春期,生理发育的成熟和意识的觉醒。
2从众心理:有些学生本来没打算谈恋爱,但看到自己的朋友圈内一个个的都搞到对象,要是自己不找一个,就觉得自己特没本事,缺乏魅力,生怕自己“掉价”,因此也跃跃欲试;
3炫耀心理:有些学生把谁先找到对象,谁找到的对象多,谁的对象帅气漂亮当做炫耀资本;
4互相安慰心理:中职生普遍缺少关爱,许多都不是老师和家长眼中的“好学生”,也很少有人去关注 、关心他们。于是,他们便希望在异性身上得到关心和爱护,感情得到慰藉和补偿,一旦遇到和自己有共同语言,关心自己的人,就感觉特别的亲切,久而久之就发展为恋情。
正确的爱情观间接反映了一个人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当人们面对爱情问题时,它会引导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此外,不同的年代,受到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的影响,人们的爱情观会出现相应的变化。对中职生来说,他们正处于爱情观朦胧的阶段,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容易犯错误。另外,中职生即将踏上社会,走向工作岗位,拥有正确的爱情观,对成长中的中职生来说尤为重要,这直接决定着他们能否以积极、阳光的心态迎接未来的爱情和生活。
当前,由于网络游戏、网络小说、影视剧等互联网资源的推陈出新以及社会发展进程的日益加快,使中职生的爱情观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种:(1)中职生恋爱公开化、自由化、主动性较强。目前,在对我校中职生恋爱情况调查时,发现半数以上的学生处在恋爱阶段,而百分之四十左右的学生具有恋爱史。(2)中职生恋爱逐渐趋向多样化,但缺乏一定的责任感。根据调查发现,我校中职生在恋爱的过程中,普遍目的为向同学或朋友证明自己的魅力,以便满足个人的虚荣心。多数是感受爱情的美感、证实自身魅力、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基于上述,笔者认为,教育既要育人子弟,还要回归生活,让学生得到身体与精神的双重发展。目前,我国中职教学往往注重对学生操作技能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却很少重视中职生的爱情观,这无疑是教育教学上的短板。因此,我们要遵从素质教育理念的核心要求,在中职语文课堂中融入爱情观教育,帮助中职生树立健全的爱情观。笔者以中职语文课为例,谈谈有关爱情观的教学心得。
一 情感导入,正确认识
在社会环境与网络环境的双重影响下,中职生恋爱成为一种生理和心理上的必然。现阶段,许多中职院校在面对爱情观的教育问题时,常常会采取消极回避的态度,只有在学生犯下错误时,校方才会进行管理。这种办法不仅难以起到作用,还会激发中职生的叛逆心理。由此可见,爱情观教育对于中职生而言迫在眉睫。
结合上述,笔者认为在中职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都对爱情观做出了详细的诠释,我们不妨利用这些课文进行导入,从而激发中职生的情感,让他们能够正确地认识爱情观,继而使他们的人格更健全、更完善。以《致橡树》为例,该首诗歌中的句子十分经典: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诗人采用对比的手法,借此表达爱情是富有内涵的,并且诗人还利用衬托的方法表明了爱情不能做趋炎附势的凌霄花,也不能附庸高枝而沾沾自喜。正确的爱情观可以让中职生健康成长,让他们的人格更具魅力。而错误的爱情观不仅会让中职生的精神世界处处碰壁,同时对他们的人生观也会带来影响。如果将文中经典的句子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那么学生就能在一开始就被这些句子所吸引,通过后面的学习逐步感受到,在诗人的爱情观里,在爱情的世界中,应该人人平等、互相尊重,不能在爱情中迷失,也不可在爱情中施舍,只有这样才可实现风雨同舟、相濡以沫,从而在诗人的影响下激发自己的情感,逐步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这样的导入,不仅可以让爱情观教育更自然,同时还可以间接实现语文教学,让中职生的精神与能力获得双重发展。
二 主题讨论,心得共享
中职生正处在爱情观构建的黄金阶段,但对照我国实际情况,许多中职生都未能正确认识爱情,认为爱情就是两个人相爱,至于如何相爱,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去恋爱,他们很少去考虑。或者说,他们缺乏一个正确的态度去面对爱情。此外,现阶段互联网飞速发展,各类以爱情为题材的影视剧和小说层出不穷,许多男生受到作品的影响,充满大男子主义,认为自己想的就一定是对的,很少关注对方的想法和心情。而女生,受到作品的影响,总是梦想得到自己的白马王子,充满了浪漫情节,继而忽略了现实。
为了纠正中职生对爱情观的认知,我们可以根据学情,在语文课堂中开展一些与爱情主题相关的讨论活动,激发中职生兴趣的同时,帮助他们构建正确健康的爱情观。比如学习完第五单元课文中裴多菲的爱情诗《我愿意是急流》后,为了普及爱情观教育,我开展了主题为“如何定义爱情”的讨论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学生们的参与热情高涨,他们所阐述的理论更是层出不穷。但若仔细分析却能发现,学生们所表达的想法与《我愿意是急流》的中心思想很相似。为了帮助学生摆脱思维上的定式,我对学生说:“请同学们抛开课文,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解读一下爱情,你们心中的爱情观是什么样子的呢?”通过这个问题,学生可以及时摆脱胆怯心理,踊跃参与、畅所欲言。比如有的女学生认为“爱情的本质在于相濡以沫、相互扶持、相敬如宾”;有的男学生则认为“爱情的真谛在于守护自己的爱人和亲人,愿意为之付出一切”。
由此可见,合理地开展讨论活动是构建中职生正确爱情观的重要途径。我们广大教职人员必须在这个过程中积极引导,在遵从课文的同时抛开课文,引出学生的真实思想,并对其给予正确的引导。这样,才能够切实有效地帮助中职生树立健康的爱情观。
三 调查总结,点亮情感
中职生受到某些爱情题材的影视剧和小说的影响,他们对爱情这一话题充满着浓厚兴趣。所以,我们可以适当地开展一些实践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加深认知,继而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此外,新课标明确提出:正确的中职教育要以知识传达、实践操作为目的,以便提高中职生的实践能力。我们不妨指导中职生利用课下时间进行调查,总结中职生对待爱情的态度和想法,然后再根据调查结果撰写相应的文章,从而让中职生得到实践锻炼的平台,点亮他们的情感。
比如在学完第五单元课文中的《情人节的玫瑰绽放在教室里》后,我以该篇文章宣扬的主题――没有爱情教育的教育是缺憾的教育,指导学生创建一份调查报告,然后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走访式调查。这样,一方面可以锻炼中职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另一方面还能培养他们总结归纳的能力,继而让正确的爱情观深入他们的内心。
记得某位名人曾说过:“真正的爱情与金钱无关,与地位无关,而是在于一种真理,一种对爱情真谛的挖掘。抛离了真理的爱情,只能是一种动物式的爱情。”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人生才会完美,发展得才会全面。开展中职语文教学之初,我们首先要从心灵教育着手,帮助中职生树立健康、正确的爱情观,让他们的心灵与能力共同发展。
职校学生正处于生理的性成熟、心理的性意识萌生时期,对异性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神秘感,偶尔会产生相互接触的冲动。尤其是中职学校,学生的学习压力不大,闲暇时间较多,同学间交往频繁,过多的空余时间是滋生早恋的温床,很多学生不自觉地加入恋爱大军。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中职学生恋爱是一个现实无法回避的教育问题。虽然无法回避,也不能放任自流。但如果处理不当,就会给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留下心理阴影,甚至酿成悲剧。众多事实表明:中职学生的早恋问题,班主任简单地禁止并不是上策,只有分析其早恋的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才是良策。
扩展资料:
早恋危害:
1、对学习的影响。青少年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而早恋了孩子大都会因为早恋,早恋对象的音容笑貌会不时地浮现在早恋者的脑海里,导致注意力不集中,上课走神,精神恍惚,学习精力不济,学习成绩下降。
2、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因为早恋难以自拨,对方的一颦一笑、一喜一悲均会影响孩子的情绪,脑子经常被早恋所累。由中医七情致病的原理可知:思虑过度会损伤人体的脾胃,脾胃为人体后天生化之源,生化之源匮乏必将引起躯体疾病,特别是单相思者更甚。
家长禁忌:对孩子冷嘲热讽,说一些过激的语言;以粗暴的态度训斥孩子,只禁不引导,限制孩子的交往活动和范围;体罚、压制孩子。
-早恋
中专生谈恋爱的“好处”与坏处 六大“好处” 第一,人无我有,物以稀为贵,看到别人羡慕的眼神,会有一种陶醉的感觉; 第二,有爱与被爱的温暖,回家有父母照顾、学校有恋人关爱,有一种甜蜜的幸福感; 第三,有了固定的异性朋友,生活中的烦恼有人倾听、有人理解、有人帮你化解、心灵得到慰籍、空虚的情感得到了填充; 第四,单调的学习生活增添了调味品,生活感到充实了,有一种天地焕然一新的感觉,心里常常阳光灿烂; 第五,有一种成熟的幸福,甚至还有一点逆反的快感; 第六,对父母发发脾气,父母不会计较,父母依然是父母,但对恋人耍脾气,恋人恐怕不理你了,于是你会十分珍惜这份感情,学会了对感情负责。 中专生谈恋爱也有七大坏处: 第一,青年人应广交朋友,友谊使你心灵丰富、是人生幸福的要素之一,朋友也是一面镜子,是人生成功的垫脚石,你现在谈恋爱了,专注于一个人了,交友圈必然缩小,等于关闭了交友之门,别人不便也不敢介入你俩的圈子。 第二,你们天天卿卿我我,不在一起时还要牵挂对方,还要揣摸对方心理,这要耗费多少时间、精力,那你还有多少时间用于学习,用于发展自己?你尚未健全的头脑,充满了爱情,那么功课、学业怎会不受影响? 第三,中专生谈恋爱违犯守则,你不得不有所顾忌,既怕老师批评,又怕家长知道,你焦虑、你浮躁、你心理疲惫,你还能做到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吗? 第四,爱情是人类情感中高尚的神圣的情感,比生命更重要(裴多菲语),高尚的情感可以张扬,应当受到祝福,但你可以张扬吗?可以领他回家吗?家长、亲友会真诚为你祝福吗?回答如果是否定的,那么这种偷偷摸摸的早恋不是对这种神圣高尚情感的亵渎和玷污吗? 第五,人非动物,过日子不能光顾今天,还要考虑下一步,恋爱的下一步是婚姻、是培育后代,你思考过没有,你现在才不到二十岁,离法定的婚龄还有五六年,这些年会有很大的变化,世界很大很精彩,难道这个世界就他(她)最适合你,心智发育尚未健全的你,能保证下一步婚姻成功吗?如果不能保证,这不成儿戏了吗?这不又是一种亵渎和玷污吗? 第六,也许你本来就不想太认真,只是玩玩,聊补人生空虚而已。那你就太不自爱了,感情轻浮、游戏人生,品位太低了! 第七,如果恋爱中把握不了自己,铸成大错,恐怕会伤害两代人,造成终身遗憾! 若你有不同看法,请大家能发表一下你的想法!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职生恋爱的原因就是他们自身的各方面需要,具体的说主要受如下因素的影响:
21 青春期因素
由于学校对学生进行青春期生理、心理教育不够,处于青春期的学生,随着其生理、心理的日渐成熟,渴望与异性交往,产生恋爱需求,这是必然的。作为教育者,关键是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但长期以来,教育者在管理中,一味地进行严肃批评,从严处理。与此同时,学生家长又把处在学习期间的子女恋爱看作是洪水猛兽。学生从教师、家长那里得不到正确的指导和帮助,便如饥似渴地从**、小说、网络中吸取这方面的知识,并渴望进行实践。因此,在校学生谈恋爱现象较为普遍就不足为奇了。
22 社交和群体因素
学生受社会形形色色文化媒体和周围环境的影响,而本身又缺乏分辨莨莠的能力。学生面对的文化媒体及环境中,关于爱情的话题比比皆是,各种恋爱观夹杂其中,由于学生本身正确的恋爱观又没有形成,分辨能力差,缺乏自控力,因此,很容易受到影响,使得学生纷纷加人恋爱的行列。
23 此外,中职生的性别、年级、学习成绩、家庭住址、家庭经济状况等差异也对其恋爱现状产生一定的影响。
绝大多数教师都认为,教师是教学生的,教师教育学生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对于学生来说,恰恰就有某些教师在他们的心理发展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产生以下几种不良的影响:
言语影响:有的教师对学生讽刺挖苦、嘲笑贬低,各种过头话、偏激话,或者不符合事实的结论,错误的批评,都常常出自他们之口。这些都极易使学生产生反感、抵触的心理,久而久之,学生就把自己放在与老师对立的位置上,顽固地反抗着老师的一切教育。
态度影响:有的老师在教育某些学生时,缺乏必要的热情,特别是对一些后进学生更缺乏热情,冷漠对待。这些都会导致这部分学生强烈不满,进而产生逆反心理,不仅将不满与怨恨对着老师,而且还可能将不满和怨恨撒向其它学生。
行为影响:对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动不动向家长告状,把学生赶出教室,动不动责令学生写检查、做检讨;发动全班同学孤立某一个人;等等。结果却毫无疑问地将部分学生推到了集体的对立面,给这些学生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有的人会很快形成强烈的反抗心理,严重的还会导致个别人产生报复心理,从报复别人中去求得自己心理上的平衡。
教师在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这种作用的大或小与好或坏,则与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否大有关系。但是,必须承认,也有一些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有以下不健康心理:
求全心理。教师总希望人人都听话,个个爱学习、守纪律,不希望也不能容忍出现与此要求不和谐的现象。一项调查显示,希望能听到老师表扬和鼓励的,占被调查总人数的99%;表示对老师的表扬很高兴,占被调查人数的73.5%。但教育的求全心理,常常使学生轻则遭到斥责,重则受到惩罚。
独尊心理。每个老师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尊严,学生要尊重老师,老师也应尊重每个学生。如果教师形成独尊的心态,工作中就会出现偏差。有的教师还要学校出面来维护自己的尊严,其结果,往往使自己反而失去学生的理解与信任、甚至使一些学生对老师产生严重抵触心理。
报复心理。这种心理对学生的伤害也十分严重。某些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与学生发生了一些纠纷,或者少数学生不守纪律,影响了老师的情绪,于是老师牢记在心,总想找个机会对学生采取报复行动。老师的报复行为对学生的伤害是很大的。它能造成学生心灵的伤害,使学生久久难以忘怀。
卸包袱心理。它在教育工作中也存在着十分大的危害。有的教师对班级个别教育不听、处罚不怕的学生缺少耐心,时间一长,总想将这一类人赶走、清除。这样便放弃了对他们的教育。于是这些学生便产生处处与老师和集体对抗的心理,充分发挥他们破坏与捣乱的能量,使班级处于不安宁状态。
一些教师的种种不健康心理,在平时的工作和学生接触的过程中,就会通过种种形式表现出来。例如,在学生面前的失态表现,焦虑不安乃至失去理智;擅自离开教室拒绝上课;驱赶学生出课堂,并宣称有你无我,有我无你;等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