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杀容易玩出感情吗

剧本杀容易玩出感情吗,第1张

还是分人吧。

而且主要也分题材。

如果是硬核本、恐怖本、欢乐机制本等等普通剧本,是不怎么会容易产生感情的,顶多大家都是朋友;

但如果是情感本,有可能男女之间拿到cp,经历了剧中人物的情感体验,可能会像一些演员一样,因戏生情,线下解除多了,或许就会产生朋友之外的情愫。

但是,如果是以“猎艳”为心态来专门只玩情感本,目的不纯,丧失了剧本杀应有的初心,是非常不值得提倡的一件事!一定要尊重车队友,尊重剧本本身哦。

因为玩剧本杀很容易陷入剧本角色中,导致很多人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有时候甚至分不清楚现实与角色,有人因为玩剧本杀而放弃自己的学业,剧本杀的确可以丰富年轻人的生活,但是如果过分痴迷就容易迷失自己,大家一定要理性看待玩剧本这个问题,切记不要过分投入,要知道这只是一个游戏而已,这并不是真实的生活,我们没有必要为了一个不真实的游戏而放弃了身边的美好生活,为此与好朋友决裂更是没有必要。

剧本杀玩到友谊破裂,因为剧本杀而闹出的负面新闻很多,之前还看到有女孩因为玩剧本杀而进医院,她已经分不清现实和剧本,一直都无法从剧本中的角色走出来,这的确让人觉得非常可怕,不知道你们是否有玩过剧本杀的游戏,对于我们成年人来说,剧本杀就是小孩玩的游戏,成年人对于这些游戏并不好奇,也不觉得有什么意思,但是很多年轻人都非常喜欢玩剧本杀,他们喜欢这种惊险刺激的角色扮演游戏。

剧本杀就是将现实生活中的人,投入到一个特定的剧本中,如果过分投入就很容易深陷其中,玩剧本杀之所以容易产生感情,就是因为玩家太过投入,他们无法从角色中走出来,认为自己就是角色中的人设,所以很容易陷入角色状态无法自拔。

剧本杀这种游戏本身就很容易上瘾,如果自制力不够强,或者是意志力不够坚定的人最好不要尝试,尤其是很多女生玩剧本杀很容易忘乎所以,不仅最后失去了自己的好朋友,甚至还会耽误自己的学业和工作,所以家长们也要正确引导,以免孩子深陷其中无法自拔,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在剧本杀等同类游戏中,人可以安全、尽情地释放“说谎”本能。

游戏开始后,各位玩家在故事情节中迅速熟络,在此过程中还可以获得满足、成就等社交快感。

通过角色扮演引发“自居效应”,从而获得人格成长。

剧本杀与我们熟悉的所有“杀”类游戏一样,充斥着谎言和套路。你要赢,你就得能编得出一套像样的谎言。在多人互动的情况下,光靠自己吹牛说谎也是没有用的,你还要做到能逼真地说谎并且成功圆谎。那为啥有了“谎言”的元素,杀类游戏就变得如此吸引人呢?这是因为“谎言”是人性的底层元素,具有进化上的意义。

图虫创意

早在远古时代,人类生存资源极其有限的情况下,自然环境和群体社交环境都极其残酷,如何才能生存下来?当然要使用说谎这个技能了!英国圣安卓大学的灵长类动物学家理查德·拜恩就曾发现,某些猴子和猩猩完全可以为了自身利益而互相欺骗。比如说,为了避免惹怒最强悍的头领,公猩猩会偷偷地和母猩猩进行交配;有的猴子会假装对美食缺乏兴致,以误导其他猴子,这样它就可以乘其不备将食物偷走。

猴子相互欺骗的道理跟人是一样的。不光是成年人,连小孩子都是撒谎的高手。曾获“菠萝科学奖”心理学奖的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儿童研究所曾对1200名2-17岁的儿童以及少年进行研究,发现2%的两岁幼儿就已经学会说谎,50%的三岁孩童不老实,四岁会骗人的比例更是高达将近90%。年纪越大说谎的比例就越高,到了12岁,几乎每个儿童都会说谎,甚至得出结论“早撒谎的孩子更聪明”。

图虫创意

由此可见,剧本杀等互动游戏之所以极速风靡,是因为可以让人类的“谎言”本能得到充分释放,触及了人性的底层动力,从而让玩家可以在安全的环境中尽情体验“说谎”乐趣。

02

社交神器 邂逅“趣缘群体”

剧本杀还天然地带着社交属性。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剧本杀”可以使陌生的人很快就熟络起来。在社会学领域,有个概念叫作“趣缘群体”,顾名思义,就是指因同样的兴趣爱好聚集到一起的人。剧本杀提供了一种虚拟的人际场域,不论什么身份,一旦进入到这场游戏中,那就意味着要在同一个时空中经历一段故事,即使是“拼车”玩的陌生人,也会被迅速代入团体氛围中熟络起来,这对于增进关系深度很有帮助。

图虫创意

除此之外,剧本杀游戏能够创造两种独特的亲密情感——快乐尴尬(Happy Embarrassment)和间接骄傲(Vicariouspride)。快乐尴尬就是通过相互调侃、打趣等手段,强化彼此之间正面的感受,其实说白了就是大家互损,或者是善意地黑别人。我们说“爱到深处自然黑”,如果彼此之间一直说话都是客客气气的,反而让人觉得很生分,互开玩笑这种事,只有交情到了一定份上才会发生。在剧本杀的复盘阶段,大家免不了相互吐槽,但是这些话并不影响大家的感情。

间接骄傲就是通过指导、帮助他人让他人获得成功,从而增强自己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剧本杀中,资深玩家喜欢“传帮带”,经常指导经验比自己少的伙伴,帮助他们迅速熟悉游戏技巧,并从这一过程中获得一种成就感。

图虫创意

03

假戏真做 巧用“自居效应”

剧本杀的魅力还体现在让玩家扮演特定角色,赋予一种新鲜的生活体验。玩家参与游戏后,通过领取不同角色来扮演剧本中的富翁、侦探、大侠等角色,这些经验却是现实中很难获得的。剧本杀则可以让玩家在短暂的时间内,获得一种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机会尝试的人生体验。

更有趣的是,剧本杀还可以依托角色扮演唤起“自居效应”,让玩家在心理层面汲取角色的优势,获得人格成长。顾名思义,自居效应指的是人们会逐渐获得他们所扮演角色的性格特质,就像一句英文谚语所言“act as if , so you are”。表演戏剧的方法能够通过持续的心理练习,让玩家不断地进入一种角色,久而久之,玩家会发现自己“出不了戏”了,于是会获得这种角色的一些良好品质。

图虫创意

研究表明,“自居效应”可以切实提升人们的自我效能感。有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就是让两组很有数学天赋的孩子读20世纪伟大的数学家哥德尔的传记。其中一组孩子读到的传记有个改动,他们看到哥德尔的生日跟自己是一样的,这组孩子最后成绩明显更好。因为他们会不自觉地认为自己跟哥德尔有一种隐秘的相关,甚至认为自己可能就是个小哥德尔。这种强烈的心理暗示就是自居效应在发挥作用。

由此可见,作为剧本杀的玩家,不妨在选择角色的时候用点“小心机”,也许在沉浸式地扮演所选角色的过程中,你的人格真的可以发生潜移默化的转变,就像那句流传甚广的金句所揭示的——“fake it till you make it”,也许成功的起点就是一次精心的伪装。

1、每个人会扮演一个特定角色,并且拿到该角色独立剧本,剧本中会详细介绍该角色的人生经历以及和其他玩家角色的关系,并且会介绍发生的重要事件。一场剧本杀中往往隐藏着一起凶杀案,凶手就在你们之中。情感本剧本杀中与推凶同样重要的就是清晰自己的感情线,充分代入角色感情。

2、听dm介绍故事背景后玩家选本,也有可能是dm分配,因为情感本中肯定会有cp。切记情感本不可反串!

3、玩家阅读剧本,了解自己的角色后开始轮流自我介绍。互相认识后可以深入了解盘人物关系和时间线。游戏中要隐藏自己的秘密并且探究别人的秘密。搜证(获得其他玩家深入信息和凶案线索)。搜证一般有2—3轮,分为集体搜证和玩家单独搜证,公开线索必须公开分享,其他线索可以选择性隐藏。

4、公聊(集体讨论)或私聊(两到三名玩家进行小规模讨论,大多为一对一私聊)。一般每轮搜证后为玩家分享线索会有一次公聊,公聊后会进行下一次搜证。每局剧本杀游戏一般只有一次私聊,珍惜私聊机会。

5、投票推凶。在几轮搜证和公聊、私聊过后进行最后投票,投出你认为的凶手(凶手不可给自己投票,要记得隐藏自己的凶手身份)。

6、注意事项:情感本不可反串!不可反串!不可反串!第一次玩情感本可以让dm推荐一个推凶过程简单的剧本。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047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