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19年,全世界范围内3岁至23岁的年轻群体将占到总人口数量的32%,已经比千禧一代(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出生的人)的比例更大。到2020年,这个数字还会提升到40%。
在美国,青少年人口总数在6000万左右,他们的直接年消费数额达到440亿美元,而间接影响到的家庭年消费数额更是能达到2000亿美元左右。
95后的内容偏好和内容消费习惯有哪些?NewsWhip基于过去一年统计的社交媒体数据,推出了一份研究报告——《95后内容消费趋势》(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about Gen Zcontent for 2019)。
一、社交网络上,95后的声音正在崛起
在目前的社交网络上,主导话语权的仍然是千禧一代,但95后的比重正在增加,专门面向他们的内容,在过去三年中有了明显增长。与这个增长趋势相反的是,60后、70后的内容参与比重逐渐下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
不同时代的群体,关注的内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先说相同之处:从60后到95后的所有人,都会在网上参与和自己成长年代相关的内容,尤其是搞笑话题和问答测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
(关于每一代人的顶级文章 / 根据Facebook参与度排名:婴儿潮时期出生的人是如何摧毁美国的;60后和70后正在改变工作的本质;继续吧,千禧一代,摧毁我们;反枪支生命大游行证明了95后势不可挡)
下图是网络上关于80后和95后内容的对比。对于80后,社交媒体上的内容更多是在探讨他们对各行各业的影响,而对95后则是更多探讨对文化领域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
同时,不同时代的人之间也存在偏见。比如60后和70后总被描述为“闭目塞听”,而95后则被认为是“无知”的代表。
二、95后年轻人究竟爱看什么内容?
根据皮尤调查显示,如今美国95%的青少年都能接触到智能手机,45%的青少年能“频繁上网”。他们消费和分享内容的平台也是非常多元的,在13-17岁的青少年中,YouTube和Instagram的使用频率最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
那么,能够激发95后兴趣的内容要具备哪些特征?先看一个简单总结:
1 “让我高兴”:有趣搞笑、稀奇、能引起共鸣的内容。
2 “我们支持你”:倡导包容、社会责任的内容。
3 “这是另一个我”:具有社群性质,让他们感同身受的内容。
4 “我喜欢”:流行文化中跟95后兴趣/趋势相关的内容。
1真诚分享个人经验的内容
给他们认同感
社交网络伴随95后成长的过程,对他们来说,线上线下、圈内圈外的分界是从来不存在的。
他们很喜欢关注自白型的个人经验分享。Smosh和BuzzFeed的一些趣味推文汇总就深受他们欢迎,这类讲述普通人经历感悟的内容往往基调轻松又接地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
富有人情味的、感人的内容,也很受95后欢迎。内容不一定要传达多少人生哲学,比如大学毕业故事或是焦虑症患者的自述,都可能是他们想看的。
对话式标题
今年,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使用对话式标题。
在Elite Daily评选出的今年脸书上参与度最高的内容中,标题往往总是对话式的。这样的标题,往往会给受众真诚的感觉,像个朋友一样跟他们进行交流,创造一种“我们”的亲密感,95后很喜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
2让他们感到高兴的故事
主题情绪:轻松且真实
在面向95后的高人气内容中,最常见的主题情绪就是“惊讶”和“愉悦”。内容形式可以是清单盘点、新奇事物介绍或是离奇故事。而且,这些内容在朋友之间的分享率很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
不排斥品牌植入
在Elite Daily、Bustle两家网站上,2018年参与度最高的内容几乎都有一定程度的品牌植入,但只要内容有意思,他们不太在乎在品牌露出。比如95后真的很爱迪士尼,这个品牌被提及的次数太多了。
同时,95后已经开始怀旧了,一些以怀旧为主题的内容往往也会受到欢迎,哪怕他们还是青少年。
3 觉醒的一代
关注社会问题
美国95后的一大特性就是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他们对政治、多元、社会责任类话题的参与度非常高。
对于影响他们个人生活的话题,他们也从不吝于发声,比如校园霸凌、焦虑、精神健康等话题都是比较热门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
同时,他们关注的话题往往和各自的爱豆息息相关。比如今年很多明星都在社交网络上刷“MeToo”话题,Selena Gomez患红斑狼疮和Demi Lovato药物上瘾的新闻,都引来了大批95后关注。
关注社会风气
在Teen Vogue网站上,今年最受关注的内容范围非常广,包括美国手语包容性、枪支管制、种族问题、性别认同等等。这些年,这家网站从娱乐内容转型到社会议题无疑是非常成功的,他们在Twitter、Snapchat和Instagram Stories的内容运营策略也是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
社交媒体对95后来说就像一个扩音器。在今年佛罗里达帕克兰校园枪击案发生后,95后在网络上发出的响亮声音已经不容忽视。
4支持偶像,哪怕小众
关注即兴趣,95后对自己的兴趣所在从不遮遮掩掩。从迪斯尼到《哈利波特》到Netflix上的最新剧集,他们都带着极大热情在讨论。
他们也关注自己心中的意见领袖。这些意见领袖有关注社会话题的,但也有很多明星、乐队、电视节目、**的官方账号。即便是小众红人,对其特定粉丝群体的影响力也是非常大的。
内容生产者应如何贴近95后口味?
那作为内容生产者,我们该如何满足95后的需求,激起他们的兴趣?简单说来,关键词有四个:愉悦、认同、支持和连结。
关注分享个人经历和具有人性洞察的故事,这些情感和经验要能够引起共鸣。
不要刻意回避社会话题,尤其是对95后个人生活能产生影响的。
也不用担心品牌植入问题,而刻意回避他们喜欢的品牌和流行文化标志。
保持轻松愉快的同时,也要足够真诚,用有意思的故事吸引他们注意。
尽量自然地把他们的个人偶像融进内容。
《社群营销》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在新的互联网时代下诞生的虚拟社区引起的商业模式,实际上是一种口碑营销。它系统地讲述了社群营销的概念/诞生背景/优势/如何操作,并且讲每一章的最后一个小节会通过案例的方式梳理理论内容。
之所以会选择营销方面的书是因为正在进行的大广赛,希望通过书籍的理论知识和信息整理便于在脑内形成营销逻辑。看完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对于网络原住民的社交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以及品牌在进行社群营销企划的大致步骤和注意事项。
小米公司知名度很高,是一家专注于高端智能手机,主动研发的移动互联网公司。小米的品牌宣言是“为发烧而生”,具有品牌独特的MIUI系统,他们让消费者直接或者间接参与“开发组”,让消费者“定制”产品,而后卖给发烧友。从而不断扩大产业链,进行产品升级。
梳理小米的社群营销,主要是四个步骤。第一是聚集粉丝;第二是增强参与感;第三个是通过线下引导用户,稳固感情;第四是互动沟通共鸣。
2010年,小米推出手机实名社区米聊,再通过微博/微信/论坛等社交媒体聚集粉丝,再推出每个新产品之前,会让米粉参与制作,提出自己的建议和需求,并且直接进行改进设计。推出产品后,线上运营爆米花论坛,线下举办同城会和米粉节,实现双线的沟通和融合。最后,更新售后服务,做到一个员工或者粉丝都是客服,持续不断地与粉丝沟通,关注消费者的使用体验。
小米在社群营销方面是相当成功的,这个来源于小米对于粉丝聚集平台的精准人认识和运营策略。比如主要聚集地时在论坛,在论坛上米粉参与调研/产品开发/测试/传播/营销等,小米产品1/3的修改意见都是来自于用户。小米的社群运营特别注重参与感,创新了很多与米粉的互动形式,为米粉打造归属感,通过用户的口碑进行进一步的传播和营销循环。
用小米的具体案例说明,“橙色星期五”指的是小米的MIUI开发版每周五下午五点发布,小米的手机系统MIUI就会进行升级和更新迭代,这个不仅仅是小米产品的日常设计完善,更是每周一次用户重度参与的机会。又比如小米推出红米手机的时候,与腾讯进行渠道营销,咋QQ空间推广红米手机,是根据产品定位追踪红米的购买人群。
产品更新一般包括产品类型更新和产品品牌更新。
(1)产品类型更新是指社群不断丰富产品品种延长产业链的过程。
小米科技的董事长雷军说过:“小米生态是开放的,不是排他的,他们有三个核心产品,手机电视和路由器,还需不安依照生态链延展。”小米确实是从手机做起的,但是从现在来看,消费者对于小米的印象更加综合,根据小米集团2019年的财务报告,生活消费产品营业收入达到120亿元,它能够被增长达到了565%,远远高于手机业务营收的162%和互联网服务的318%。小米上至智能家电,下肢中性笔,看似毫无关系的东西都有设计,小米生态链一直在尝试不同的领域,其实是在打造完胜的生态生活链,致力于一站式解决用户对生活消费产品的需要。有研究报告指出,小米形成三个产品圈层,第一个是手机周边商店,基于小米手机拓展耳机/音响/移动电源等;第二层是智能硬件,包括智能家电或者智能玩具;第三层是生活用品,如毛巾/牙刷/背包/旅行箱等。
(2)产品品牌更新:
产品品牌升级,包括品牌定位升级/品牌形象升级品牌名称/品牌标识/营销策略升级等。
最近行业比较热点的咨询之一就是小米进行logo的改进和升级,这就是属于品牌形象升级。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有很多网友表示“我上我也行”,甚至于有人已经做出了相关的表情包,也有做成视力表的人才。
1 社群营销: 是基于相同或者相似的兴趣爱好,通过某种载体聚集人气,以产品或者服务满足群体需求而形成的商业形态。(兴趣群——消费群)实质上是一种口碑营销
2 人际交往的距离: 公众距离(360cm以上)、社交距离(120~360cm)、个人距离(45~120cm)和亲密距离(45cm以内),类比:社交—社交距离;社区—个人距离;社群—亲密距离
3 社群营销优势:
(1)精准用户(需求精准化和传播精准化)
(2)强烈的参与感(“成就需要”——戴维·麦克利提出的理论,在生存需要基本得到满足的前提下,人最主要需要的就是成就需要、亲和需要和权力需要)
(3)信任交流产生的粘度(情感依赖/利益依赖)
4 ·“跨界营销”:
利用各自的品牌和特点和优势,提炼核心元素,与合作伙伴的品牌核心元素进行契合,从多个侧面诠释一种共同的用户体验。
一般产品不同、品牌不同、所处的行业也不同——互补关系
·跨界营销的原则:
资源匹配 两个企业在品牌、实力、营销思路和能力、企业战略、消费群体、商场地位等方面应该具有共性和对等性
品牌效应叠加 两个品牌在优劣势上进行互相补充,将各自已经确立的市场和人气和品牌内蕴互相转移到对方品牌的身上或者传播效应互相累加
消费群体一致性 两个气液所处的行业的不同、品牌的不同、产品的不同,要是想跨度营销实现需要具备一致或者重复的消费者。
品牌非竞争性 互惠互利、互相借势增长的关系
互补原则 在产品属性上要有系那个对独立性
品牌理念一致性 双方的品牌在内涵上有着一致的或者相似的诉求点或者有相同的消费群体、特征
用户为中心 企业的一切营销行为都从过去围绕企业和企业产品为中心向以消费者为中心转变
·跨界营销的内容:
(1)品牌跨界:
同等级品牌的联姻。不同的领域同样著名的品牌为了增强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利用对方忠诚消费群体,提高机会,情话品牌忠诚度和好感,共同进行品牌的宣传和推广。
(2)促销跨界:
双方达成一项促销合作计划,其中一方的产品成为另一方的促销品或者促销工具,或者双方均把对方产品做微机房产品的促销品。
(3)渠道跨界:
指某一家企业借用另一家企业的销售渠道进行产品销售,或者借助仿双优势的销售渠道互相销售对方的产品。以渠道和终端为核心,一般大量运用在家用电器、IT、汽车、手机、日用品、快速销售品、耐用销售品、饮料食品等
5 产品更新一般包括产品类型更新和产品品牌更新。
(1)产品类型更新:
是社群不断丰富产品品种延长产业链的过程。(小米系列)
(2)产品品牌更新:
产品品牌升级,包括品牌定位升级/品牌形象升级品牌名称/品牌标识/营销策略升级等。是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为防止品牌老化/竞争同质化而产生的,是社群战略转型的重要手段。
但是品牌更新不可以失去产品原来拥有的特色。
6 社群营销环境特点: 移动化/碎片化/场景化
在新媒体环境下,消费者的品牌情感与购买行为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具体而言,新媒体平台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和渠道,使得消费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品牌,从而对品牌产生更加丰富、复杂的情感体验。
一方面,新媒体平台提高了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性,使得消费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品牌的特点和形象,从而对品牌产生更加深入的认知和情感体验。例如,品牌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与消费者进行互动,分享品牌理念和文化,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和兴趣,从而增强品牌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另一方面,消费者的品牌情感也会影响其购买行为。消费者往往会根据自己对品牌的好感度和信任度来决定是否购买该品牌的产品或服务。如果消费者对品牌的情感体验比较积极,往往会更加倾向于购买该品牌的产品或服务;反之,则可能会选择其他品牌。
因此,品牌在新媒体环境下需要加强品牌形象的宣传和塑造,增强消费者的品牌情感体验。同时,品牌还需要关注消费者的需求和反馈,及时做出调整和改进,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用户体验,促进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针对消费者态度学术界对态度大致有三种不同的看法。第一种看法认为,态度主要是情感的表现,或反映的是人们的一种好恶观。前面介绍的瑟斯顿以及赖茨曼对态度的定义就反映了这种观点。第二种看法认为,态度是情感和认知的统一。美国学者罗森伯格(MRosenburg)写道:“对于态度客体的情感反应,是以对客体进行评价所持的信念或知识为依据的,所以,态度既有情感成份又有认知成份。”第三种看法则将态度视为由情感、认知和行为构成的综合体。前述克雷奇、弗里德曼等人对态度下的定义就反映了这种观点。
1)消费者态度的含义
消费者的态度是指消费者对客体、属性和利益的情感反应,即消费者对某件商品、品牌,或公司经由学习而有一致的喜好或不喜欢的反应倾向。
人们几乎对所有事物都持有态度,这种态度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习得的。比如,我们对某人形成好感,可能是由于他或她外貌上的吸引,也可能是由于其言谈举止的得体、知识的渊博、人格的高尚使然。不管出自何种缘由,这种好感都是通过接触、观察、了解逐步形成的,而不是天生固有的。态度一经形成,具有相对持久和稳定的特点,并逐步成为个性的一部分,使个体在反应模式上表现出一定的规则和习惯性。在这一点上,态度和情绪有很大的区别,后者常常具有情境性,伴随某种情境的消失,情绪也会随之减弱或消失。正因为态度所呈现的持久性、稳定性和一致性,使态度改变具有较大的困难。哥白尼的日心说,虽然是科学的真理,但在最初提出的一段很长时间,招来的是一片带有偏见的愤怒谴责。这一真理的承认,是以很多人遭受囚禁,甚至献出生命为代价的。由此可见,在对待科学与宗教的态度上,人们要改变原有的情感、立场和观念是何等的不易。
2)消费者态度的功能
消费者对产品、服务或企业形成某种态度,并将其贮存在记忆中,需要的时候,就会将其从记忆中提取出来,以应付或帮助解决当前所面临的购买问题。通过这种方式,态度有助于消费者更加有效地适应动态的购买环境,使之不必对每一新事物或新的产品、新的营销手段都以新的方式作出解释和反应。从这个意义上,形成态度能够满足或有助于满足某些消费需要,或者说,态度本身具有一定的功能。虽然学术界已经发展起了不少关于态度功能的理论,但其中受到广泛注意的则数卡茨(DKatz)的四功能说。
(1)适应功能(Adjustment Function),亦称实利或功利功能。它是指态度能使人更好地适应环境和趋利避害。人是社会性动物,他人和社会群体对人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形成适当的态度,才能从某些重要的人物或群体那里获得赞同、奖赏或与其打成一片。
(2)自我防御功能(Ego Defense Function)。是指形成关于某些事物的态度,能够帮助个体回避或忘却那些严峻环境或难以正视的现实,从而保护个体的现有人格和保持心理健康。
(3)知识或认识功能(Knowledge Function)。指形成某种态度,更有利于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事实上,态度可以作为帮助人们理解世界的一种标准或参照物,有助于人们赋予变幻不定的外部世界以某些意义。
(4)价值表达功能(Value-Express Function)。指形成某种态度,能够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念。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对外开放的大门刚刚开启的时候,一些年轻人以穿花格衬衣和喇叭裤为时尚,而很多中老年人对这种装束颇有微辞,由此实际上反映了两代人在接受外来文化上的不同价值观念。
无论是传统行业还是互联网行业,都在历史的剧变中寻求生存和发展。传统行业渴望转型,互联网行业却天天都在变革。百年老店遭遇品牌老化危机,互联网企业则难以挣脱火一把就死的命运,归根到底,就是没有建立与消费者之间的强大情感关联,独立于消费者的体验之外,没能够成为消费者生活的一部分。
在互联网+时代的大变革中,企业如何能够长久生存和发展?品牌如何能够获得持久的生命力?唯有情感,因为这是一个情感营销的时代,消费者凭情感说话,更依赖情感而行动。
情感是人类生活中永恒的主题,是维系一切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础。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当其他因素不再成为困难的时候,情感因素的考量成为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的第一权重。传统经济时代,消费者依靠自己的经验判断商品的价值以决定购买与否;但是到了情感营销时代,消费者只关心自己喜不喜欢,而不在乎商品的性价比。
正因如此,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决定了品牌的好坏。好的品牌就是建立了与消费者之间的强关系,不仅让消费者有快感,更让消费者觉得自己就是品牌的一部分。营销的最高境界是不仅要把产品卖到消费者的手中,更要把产品卖到消费者心中,从“让你喜欢”到“我就喜欢”。情感营销则不仅要让消费者爱上你的品牌,更要让消费者成为品牌的一部分。
在情感经济时代,能否抓住消费者的情感,成为关系品牌生死存亡的决定因素,如果一个品牌不能让消费者喜欢,那么这个品牌离消失也就不远了。品牌只有活在消费者的心里,成为消费者生活的一部分,这个品牌才能够持久地经营下去。
营销就是和消费者谈恋爱;品牌就是让消费者爱上你;而情感营销不仅会创造出一个个好的品牌,让消费者爱上你的品牌,更会为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客户和财富,是每个企业都必须掌握的互联网+时代营销利器。
俗话说:“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情感往往决定着人的行动,这时候理智的卫道士反而无能为力。这就是情感营销的实质。
帮您打造感官品牌形象,欢迎勾搭!我的微信:finjoe
品牌忠诚是指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价格等因素的影响,使消费者对特定的品牌产生感情依赖,并表现出对该品牌的产品或服务有偏向性的行为反应。行为忠诚可能源于消费者对品牌的偏好,也可能由于购买冲动、促销活动、消费惯性、转换成本或者市场覆盖率高于竞争品牌等其他与情感无关的因素。态度忠诚则更多地源于消费者对特定品牌的喜爱,该品牌个性与消费者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相吻合。关于品牌忠诚度,学术界大部分倾向于认定其是一种行为上的表现,推崇用实际购买行为来定义。Newman&Werbel[1]主张从顾客行为角度来界定品牌忠诚度,他们认为品牌忠诚的表现就是消费者反复购买某一品牌的产品,自动屏蔽来自其它品牌的信息。黄宗基[2]认为品牌忠诚度是品牌购买行为中的一种偏向性选择行为、重复购买行为和购买比率。然而,外在表现形式的持续购买行为有时是无效的,因为重复购买可能只是一种习惯或是便利。所以,Oliver[3]这样定义品牌忠诚度: 无论购买情境产生怎样的变化,其它品牌做出怎样的营销努力,忠诚顾客都不会产生转换行为,在未来也会持续、重复购买同一品牌或一个品牌系列,对偏爱的产品或服务有一种深深的承诺。品牌忠诚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品牌知名度、美誉度的影响,而在其他情况下,品牌忠诚度却独立于这些因素,比如很可能出现以下情况:并不了解却喜欢和钟情于某品牌(如麦当劳);或者知名度和品质都较高,却不喜欢某品牌(如日本汽车)。可见,品牌忠诚度是明显有别于其他要素的品牌资产的主要基础。同时品牌忠诚度是不同于顾客满意度的概念,前者属于行为学的范畴,是长效的;后者属于交易情况描述,是短期的。尽管企业可以通过提高顾客的满意度来提高品牌的价值从而提高顾客对品牌的忠诚度,但是这只是一种提高品牌忠诚度的方式。由于市场是十分复杂的,顾客的消费行为具有非常多样的特征,不同的顾客针对不同的产品往往表现出不同的忠诚,因此对品牌忠诚的研究,有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市场竞争决策
甜蜜点模型包括四个唯独,分别是情感、知识、实用性和互动性。
1 情感:指内容能否引起用户情感共鸣,是否能够带给用户愉悦、感动、悲伤等情感体验,从而增强用户对内容的记忆和认同感。
2 知识:指内容能否提供有价值的知识和信息,是否符合用户的兴趣和需求,是否能够帮助用户解决问题或提高生活质量。
3 实用性:指内容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是否能够为用户提供具体的指导和方法,是否能够帮助用户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增强用户对内容的信赖和依赖。
4 互动性:指内容能否促进用户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是否具有分享和传播的价值,是否能够帮助用户建立社交关系和增强用户对内容的参与感。
甜蜜点模型是一种衡量内容质量的标准,可以帮助内容创作者和营销人员制定更有效的内容策略和营销计划。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目标受众的需求和偏好,针对不同的唯独制定相应的策略和方案,从而提高内容的质量和效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