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第1张

“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句诗的意思是落花有情,就算花融入泥土,化作春泥了,也可以护花,这是作者在用花来借喻,表达作者虽然前途不畅,也不忘报国的情怀。

当时作者的境遇是脱离的官场,虽然诗中开头是“浩荡离愁”,但作者并非是真的想要远离这些“愁”,他还是非常关心国家的命运,想要为国家尽出自己最后一份心力,离别是忧伤,但离别也是轻松愉快,所以才有“吟鞭东指即天涯”,远离了官场,他可以闯荡另一番天地。

作者是愁喜交加的,诗词开头是开心的,他也心系祖国,他想要尽自己一份力,多次给驻防在上海的江西巡抚梁章钜写信,希望能够参加他的幕府,愿意献计献策。

但可惜的是袭自珍并没有完成心愿,没多久,他就死在丹阳书院,他的理想和包袱最后真的化作“春泥”了,让人惋惜。

诗句赏析:

1、“落红不无情,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的笔锋一转,以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落红,本指花朵脱离了花枝,但,并非没有感情的东西,就算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出美丽的春花。

2、““诗人借花归根,化作春泥,抒发自己积极的人生态度。在这两首诗中也有一种哲理:“落红”似乎是一种没用的东西,但从另一种角度来看,它可以化泥护花,仍然有价值和作用。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有两个方面,“有用”和“无用”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关键在于观察者的视角,取决于自己的价值和作用。

诗人以落花有情自比,表达自己虽前途不畅也不忘报国的情怀。出自清代诗人龚自珍写的组诗《己亥杂诗》中的第五首,全诗意象单纯,而情景浑成,比兴无端,而心迹昭然,短短二十八字,展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揭示了一种难能可贵的生命价值观,具有涵包天地的思想和感情容量,堪称定庵诗的压卷之作。

《己亥杂诗》其五原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其五翻译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创作背景

道光十九年(1839),也就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龚自珍已48岁,对清朝统治者大失所望,毅然决然辞官南归,回归故里,后又北上迎取眷属,在南北往返途中,他有所思,有所感,就用鸡毛写在账簿纸上,投入一个竹筐里。后来共“得纸团三百十五枚,盖作诗三百十五首也”(《与吴虹生书》),写就巨型组诗。这就是著名的《己亥杂诗》──那一年是己亥年。本文选自《己亥杂诗》的第五篇。作者当时愤然辞官,离别亲朋好友,愁肠百结。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隐喻了诗人虽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命运。从而形象、贴切地展示了作者为国效力的献身精神。

1、原文

《己亥杂诗(第五首)》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译文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马鞭向东举起这一起身,从此就是浪迹天涯了。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3、创作背景

这组诗作于清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年)。这年龚自珍辞官,由北京南返杭州,后又北上接取家属,在南北往返的途中,他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目睹生活在苦难中的人民,不禁触景生情,思绪万千,即兴写下了一首又一首诗,于是诞生了《己亥杂诗》。在这路途中,龚自珍一有感触便写下来,扔进篓里。他珍惜诗篇,315首诗一首都没丢。

4、赏析

这首小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龚自珍论诗曾说“诗与人为一,人外无诗,诗外无人”(《书汤海秋诗集后》),他自己的创作就是最好的证明。

主旨:抒发了自己辞官司离京时的复杂感情,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全诗移情于物,形象贴切,构思巧妙,寓意深刻。

5、作者简介

龚自珍,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全力支持禁除鸦片。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字尔玉,又字璱人,号定庵清代的思想家、文学家其祖、父皆为进士,在北京做官他目睹清王朝的昏庸腐朽,曾写到“官吏士民狼艰狈厥,不士不农不工不商之人十将五六,又或餐烟草,习邪教,取诛戮或冻馁以死,终不肯治一寸之丝,一粒之饭以益人”认为清王朝是“衰世”他屡试不第,38岁才中进士,只做了几任小京官,后辞官他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的腐朽和专制,要求进行社会改革,是近代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他的诗气势磅礴,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一八三九年,龚自珍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眷属,在南北往返途中,写下了短诗315首,题为《乙亥杂诗》本诗是第一首,写他被迫辞官,离开北京时所抒发的感想

诗意

“浩荡离愁白日斜”写出了诗人离开京城时的感情诗人究竟愁什么呢诗人离京时,正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他目睹了清王朝的腐朽,不愿意与封建势力同流合污,辞官回乡;但是他仍然为国家的命运忧愁,为封建统治阶级的命运忧愁“浩荡”本指水势浩大,在这里喻“愁”,李煜曾有词写到“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诗人以李煜亡国被囚之愁自诩,可见忧愁之深诗人为了衬托离愁,特别把离京时间选在了傍晚,马致远散曲“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用晚景衬托离愁诗人通过喻、衬把愁表现得淋漓尽致

“吟鞭东指即天涯”本句虽无愁字,但也能表现诗人离京之愁天涯是指诗人家乡——杭州,马鞭一挥,离京远去,直至天涯 ,很难再回京城,用夸张的手法,表现离别之愁,伤怀之意,含而不露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笔锋一转,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并反用陆游的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

名句欣赏: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花有情,死而不已,化做春泥也护花诗人以落花有情自比,表达自己虽前途不畅也不忘报国的情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17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