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郁症:是一种躁狂与抑郁交替发作的 严重类 精神性疾病
大概意思就是情绪过山车,能量时高时低。
躁狂
心境高涨:非常非常容易嗨起来,非常非常容易生气,不能自控
思维奔逸:思维非常活跃,脑子里一些有的没的东西非常多,常常难以负荷。
活动性增多:健谈,语速快,略显浮夸
自尊膨胀:可能伴随着一些冲动的行为,比如试图zs
睡眠需求减少:睡眠相对来说变得很少,长时间不睡觉也不会觉得累
抑郁
心情低落,丧失兴趣和活动性减弱
在这两种情绪之间反复横跳,有非常强烈的撕裂感和虚无感,经常觉得生不如死或者有很强烈的无意义感,双相是非常严重的精神类疾病,那种生不如死和无意义感会促使患者有一些过激的行为,难以自控。严重者有可能伤害自己或者伤害别人。更有甚者会影响社会治安。
所以如果你身边有类似的患者或者本人有类似的体验,请及时安排就诊。轻度的双相其实是可控的。
没有经历过的人是没办法理解的,在此之前,我也以为自己对抑郁啊,焦虑啊这些疾病可以理解,但其实真是非常非常非常无知,千万千万千万不要不懂装懂。只有感受过痛苦才能感同身说。
1、双相并非是正常的情绪起伏
双相患者经常被贴上一些想的太多了,情绪不稳定,情商低的标签,双相确实是情绪起起伏伏的不稳定,但这个不是正常的情绪起伏,他们日常游走与天堂和地狱之间,就像我们正常人去玩跳楼机寻求刺激,双相患者这辈子都在跳楼机上生活。
2、双相并不是偏爱天才
双相被称之为天才病,似乎我们知道的天才很多都患有着这种病,但其实患双相的大部分都是普通人,严重者甚至丧失社会功能,穷困潦倒。
双相是很严重的精神疾病,严重的足以毁掉一个人,那些天才患有躁郁症只是因为他们是天才,所以被大众所知道,但其实更多的是我们这些普普通通的吃瓜群众,所以千万不要追寻双相。
1、双向会上报到国家 《严重精神障碍发病报告管理办法》规定以下六种重性精神疾病,只要被诊断发病,就必须由相关医疗机构指定的相应科室和专人负责信息录入或者报送(精神分裂、分裂情感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在当地的医院确诊过后,会根据你的个人信息上报到所属街道办。具体的可以看下当地的政策。
2、职业选择 与其说是职业选择,不如说是哪些职业是禁止这类疾病的,同时,其他的企业也不太会愿意要精神类的病人。
像是事业单位,行政岗位、老师等等岗位都是禁止双相情感障碍入职的。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很难完全痊愈的疾病,目前来说没人知道病因是什么,暂且先靠药物控制,辅助一些心理治疗,但是复发率也很高。
同时。正念认知疗法等行为都被证明是治疗双向情感障碍的有效措施
多运动,身体是心理健康相辅相成的
冥想,坚持冥想能带来平静,双相患者最想要的就是平静,而不是什么开心点
禅修,这也是我自己亲身体验的,佛教一些思想还有经书确实是能让人感受到内心的平和,这和冥想有点类似,因为本人也没有很多的研究,目前来说,和冥想带来的感受一样,不同的是冥想带给我的是平静,禅修能带来一种内在的力量。
《双相情感障碍你和你家人需要知道的》
《正念认知疗法》
《伯恩斯新情绪疗法》
《活在当下》
《我们内心的冲突》
基本上多看看心理学上的书籍会有很大的好处,同时觉得症状不是那么严重可以适当出去走动,和朋友说说话什么会好很多。不要脱离社会!不要脱离社会!不要脱离社会!
都可以,和一般人选择职业,原则上没有不同,都要选择适合的职业。
如果病情偏重,某些职业可能对于人集中注意力的要求比较高,或对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躁郁症患者不要作为首选,如开塔吊、长期驾驶等类职业。总体来说要看患者的病情稳定程度。
因为双相情感障碍本身是一类复杂的疾病,同样是双相情感障碍,每个人具体表现都不完全相同,其中有部分比较严重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精神残疾。双相情感障碍是导致精神残疾的致病因素之一,所以要从不同角度来理解该病的复杂性。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避免使用富含红肉、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以及简单碳水化合物的西式饮食。使用低饱和脂肪和较少的碳水化合物可以帮助患者健康,而且不会引起双相情感障碍症状。
选择营养丰富的食物。比如新鲜水果、蔬菜、豆类、全谷物、瘦肉、冷水鱼、蛋类、低脂乳制品、豆制品、坚果等。这些食物可提供维持身体健康和预防疾病所营养。
-双相情感障碍
您好,您是想问考了教师编制确诊双相可以继续吗?考了教师编制确诊双相不可以继续了,因为确诊过双相障碍的人员会被自动上报到国家重型精神病管理系统中,档案中的记录会伴随终生,已经是不适合继续了。
休学不影响填报志愿的。
因病或其他原因造成休学,只是影响考生的学习与复习备考,以及考试成绩会有点影响。 考试完后,在填报志愿时,要注意招生条件。双向情感障碍是情感性疾病,不影响考公务员的,但应该坚持一段时间继续巩固治疗,防止病情复发,如果考上了公务员病情复发了,您工作也是做不好的。
指导意见:
你好,出现这样的疾病,是不可以考公务员的。引起的原因可能与日常生活中的环境,以及自身性格行为因素有关。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自我调节抑制。若是症状比较严重,无法通过自我调节得到缓解,建议亲自找心理医生咨询一下为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