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寄情于山水所隐含的思想

苏轼寄情于山水所隐含的思想,第1张

是苏轼,因为他的山水诗在自然诗化的走向上表现出与前人迥然不同的总体倾向。这里所说的走出自然,是指苏轼的山水诗不再把山水当作体道之物,媚道之形,或看作是情感的载体,而是将自然化作了自己求诸内心的媒介,他既不像魏晋六朝的人那样站在自然之外,也不像唐人那样站在自然之中,而是站在了自然之上,艺术地把握了自然,使之成为自己求诸内心的工具。

青年时代的苏轼虽也写过一些与前人相近的模山范水之作,但在王安石变法后,其诗风就发生了变化,这里说的山水诗,主要指他1071年“补外”出任杭州通判以后,特别是迭遭贬谪时的山水诗。这些诗或是富有禅意,或是把儒、释、道三家融于一炉,并借禅宗的思维方式来表达他对人生的体味和感受。作为诗人的苏轼,不仅达到了“万象入我摩泥珠”的境界,还把自己的整个身心投射到山水自然之中,臻于“嗒然遗其身”的心物合一的化境。他用“智渡”的方式“返照”于自身,使自己的心灵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这些诗大致可分为四类:

(一)、借自然说禅,即从静态和动态的自然山水中感悟禅理,在具体的表现形式上,描写自然景物的诗句和感悟禅理的诗句往往分开。如《百步洪》(《诗集》卷17第891页):

长洪斗落生跳波,轻舟南下如投梭。水师绝叫凫雁起,乱石一线争磋磨。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四山眩转风掠耳,但见流沫生千涡。崄中得乐虽一快,何异水伯夸秋河。我生乘化日夜逝,坐觉一念逾新罗。纷纷争夺醉梦里,岂信荆棘埋铜驼。觉来俯仰失千劫,回视此水殊委蛇。君看岸边苍石上,古来篙眼如蜂窠。但应此心无所住,造物虽驶如吾何!回船上马各归去,多言哓哓师所呵。�

《百步洪》先用博喻的手法极力渲染了水流的湍急迅疾,以象征人生的短暂。后十四句则是说禅,尤其“君看岸边苍苔上,古来蒿眼如蜂窝”一联,形象而又精警地道出了多少舟人已逝,而流水依旧的禅理,并指出只要心无所在,上述的造物规律就无法成为生命的桎梏。这类诗在自然智慧化的走向上层次较浅,但已基本脱离了寄情于景的传统模式。

(二)、从自然中悟禅,即除眼观耳闻以外,尤其注重心灵的感受,表现在诗句中较少以议论的形式出现,往往以形象的方式表现出来,以《行琼、儋间……》(《诗集》卷41第2246页)为突出代表:“四周环一岛,百洞蟠其中,我行西北隅,如度月半弓。此生当安归,四顾真途穷。眇观大瀛海,坐泳谈天翁。茫茫太仓中,一米谁雌雄。幽怀忽破散,永啸来天风。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安知非群仙,钧天宴末终。喜我归有期,举酒属青童。”全诗按心灵感悟顺序分为三个境界:先是执着生计,梗塞未通,然后是神与天谐,幡然悔悟,最后是对自己的彻悟进行审美体验。他对自己的合天音、诗语为一体的“妙声”深为赞美,因为它以审美的方式搭起了通向永恒的桥梁。《西湖绝句》(《诗集》卷48第2654页)也很典型:“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既是以禅意的眼光去审视自然,也是从自然中悟禅,双向交汇。该诗若只有后两句,美则美矣,但为死景,而前两句看似闲笔,实为诗的结穴之处,它激活了整个画面,顿悟之下,人的审美感受上升到一个鲜灵灵的层次。这类诗已比第一类深入了一步。

(三)、禅意与自然合一,心物合一。在这个层次中,往往很难分清哪是山水自然,哪是诗情禅意,二者冥然合一。山水自然,禅理诗情,互相融通,相互生发。山水自然完全成为心灵的外化,而心情意绪又以山水自然为形式,最终指向人的心灵。如《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选二)》(《诗集》卷7第339页):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徘徊。

第一首由“黑云翻墨”而“忽吹散”,最终进入了“水如天”的澄明的心境,实是借自然的变化过程来喻说心灵的变化过程,禅意的显现过程与自然的变化过程相互生发,合二为一。第二首写“鱼鳖逐人”,“荷花”“无主”,实是无视外在客观事物的存在,归于心灵本位,至于“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徘徊”,非儒家随遇而安式的消解,而是“吾心淡无累,遇境即安畅”(《出峡》,《诗集》卷1第44页)的任天而动的心灵的自由高蹈。它既是第一联的必然结果,也是第一联的形象的深化,使其不仅与“风动还是幡动”的禅宗公案联系起来,更使人感受到了人的心灵对山水自然的“决定作用”。再如《饮湖上初晴后雨》(《诗集》卷9第430页):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绝不是一般的山水诗,而是以一颗无往而不在的禅心去体味自然,触处皆宜,无所不可,达到了“身与物化”的心物合一的境界。在这首诗中,分不清哪是山水自然,哪是心情意绪,其实根本就无需分辨,因为山水自然、诗意禅理、心情意绪三者都在审美的深处统一起来,山水自然早已不是外在的客观存在,也不是情感的载体,而是超度人的梯航。

可以说,苏轼的诗是借禅理来实现对自然的超越性的把握的。对诗中的禅意,诗人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说:“暂借好诗消永夜,每逢佳处辄参禅。”(《夜直玉堂,……》,《诗集》卷30第1616页)但他决没有潜身佛门,决没有进入“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的禅境,他深悟道家的“齐一万物”并由道入禅,但从未摆脱儒家的烙印,倒是更多地表现出“三教合一”的倾向。在一首短诗中,可看到三者的有趣的结合:“新浴觉身轻,新沐感发稀。风乎悬瀑下,却行咏而归。仰观江摇山,俯视月在衣。步从父老语,有约吾敢违”(《和陶归园田居六首》,《诗集》卷39第2103页)纵观全诗,老庄的隐逸思想溢于字里行间,而五、六两句又有禅宗体味自然时“瞬刻永恒”的意味。前四句却是师承《论语�6�1先进》“风乎舞雩,咏而归。”但这决非三者机械的拼凑,而是撷取了其精华,进行了多重超越。佛家走向内心否定人生,儒家走向社会忽视人生,道家走向自然简化人生。苏轼则是把佛教的走向内心当作探索人生的手段,把道家的走向自然化为丰富人生的契机,而对儒家的走向社会,他采取了“外涉世而中遗物”的做法,摒弃了其“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一面,使个体人格独立于社会,充分重视人的个体生命。对上述三者的超越,都仅仅围绕着心灵本位这一中心,指向了执着而又超越的审美人生。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不论哪一类山水诗,都未将山水自然当作伦理道德的象征物,也没有把它作为主观情感的依托物,而是诗人求诸内心的媒介。苏轼没有像前代任何一位诗人那样,或是写景,或是抒情,甚至并不追求情景交融的意境,只是以禅意的眼光去审视自然,从自然中脱身而出,获取了把握自然的自由。他在《超然台记》(《文集》卷11第351页)中说:“彼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则“物有以盖之矣”,“物非有大小,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他对待外物的态度是“游于物之外也”。这里的“物”,既指满足人的生理需要的外物,也指满足人的审美需要的外物。他既取得了居高临下的视角,也就能毫不费力地对外物进行整体把握,而不至沉溺其中不能自拔。他“游于物外”,不为物滞,但又决非离物而去,他在《宝绘堂记》(《文集》卷11第356页)中说的一段话,正好与此相互参补。他说:“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寓意于物”,是物为我用,我占主导,“留意于物”,是我为物役,物占主导。两种选择会引发两种不同的导向,苏轼选择了前一种。不论是“微物”还是“尤物”,他一概驱之以如椽的诗笔,使之“足以为乐”,使自己在追索外物的过程中得以发展。他的“游于物外”和“寓意于物”,正是走出自然的两翼,他借此实现对自然的升华和超越,并在更高的层次上复返和回归。

表达了作者久客思归之情和思乡之情。

《山中》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描绘了秋末初冬时节的山中景色,由满是白石的小溪、鲜艳的红叶和无边的浓翠所组成的山中冬景,色泽斑斓鲜明,富于诗情画意,毫无萧瑟枯寂的情调,表达了诗人悲己思乡之情。全诗意境空蒙,如梦如幻,写法从一般见特殊,达到新颖独特的效果,诗风清新明快。

原文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白话译文

荆溪潺湲流过白石粼粼显露,天气变得寒冷红叶落落稀稀。

山间小路上原本并没有下雨,是那空明翠色好像沾湿人衣。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初冬时节,为作者山行时有感而作,其具体创作年份未得确证。

作品整体赏析

此诗描写诗人山行时初冬时节的山中景色,清浅的溪水,冷肃的秋意,水底粼粼可见的白石,山中逐渐凋零的红叶,再配以山岚翠色为背景,互相映衬,构成一幅远近有致、色彩鲜丽、富于实感的水彩画,寂静中见幽趣,清寒中有美感。

首句写山中溪水。这里写的大概是荆溪穿行在山中的上游一段。山路往往傍着溪流,山行时很容易首先注意到蜿蜒曲折、似乎与人作伴的清溪。天寒水浅,山溪变成涓涓细流,露出磷磷白石,显得特别清浅可爱。由于抓住了冬寒时山溪的主要特征,读者不但可以想见它清澄莹澈的颜色,蜿蜒穿行的形状,甚至仿佛可以听到它潺潺流淌的声音。

次句写山中红叶。绚烂的霜叶红树,本是秋山的特点。入冬天寒,红叶变得稀少了;这原是不大引人注目的景色。但对王维这样一位对大自然的色彩有特殊敏感的诗人兼画家来说,在一片浓翠的山色背景上(这从下两句可以看出),这里那里点缀着的几片红叶,有时反倒更为显眼。它们或许会引起诗人对刚刚逝去的绚烂秋色的遐想呢。所以,这里的“红叶稀”,并不给人以萧瑟、凋零之感,而是引起对美好事物的珍重和流连。

前两句所描绘的是山中景色的某一两个局部,后两句所展示的却是它的全貌。尽管冬令天寒,但整个秦岭山中,仍是苍松翠柏,蓊郁青葱,山路就穿行在无边的浓翠之中。苍翠的山色本身是空明的,不像有形的物体那样可以触摸得到,所以说“空翠”。

“空翠”自然不会“湿衣”,但它是那样的浓,浓得几乎可以溢出翠色的水分,浓得几乎使整个空气里都充满了翠色的分子,人行空翠之中,就像被笼罩在一片翠雾之中,整个身心都受到它的浸染、滋润,而微微感觉到一种细雨湿衣似的凉意,所以尽管“山路元无雨”,却自然感到“空翠湿人衣”了。这是视觉、触觉、感觉的复杂作用所产生的一种似幻似真的感受,一种心灵上的快感。“空”字和“湿”字的矛盾,也就在这种心灵上的快感中统一起来了。

张旭的《山中留客》说:“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沾衣”是实写,展示了云封雾锁的深山另一种美的境界;王维《山中》的“湿衣”却是幻觉和错觉,抒写了浓翠的山色给人的诗意感受。同样写山中景物,同样写到了沾衣,却同工异曲,各臻其妙。真正的艺术是永远不会重复的。

这幅由白石磷磷的小溪、鲜艳的红叶和无边的浓翠所组成的山中冬景,色泽斑斓鲜明,富于诗情画意,毫无萧瑟枯寂的情调。和作者某些专写静谧境界而不免带有清冷虚无色彩的小诗比较,《山中》所流露的感情与美学趣味。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诗人。字摩诘。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进士。累官至给事中。安禄山叛军陷长安时曾受职,乱平后,降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

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兼通音乐,工书画。有《王右丞集》。

-《山中》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注解:

1、螟:夜色。

2、浣女:洗衣服的女子。

3、春芳:春草。

4、歇:干枯。

译文:

一场新雨过后,青山特别清朗,

秋天的傍晚,天气格外的凉爽。

明月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

清泉轻轻地在大石上叮咚流淌。

竹林传出归家洗衣女的谈笑声,

莲蓬移动了,渔舟正下水撒网。

任凭春天的芳菲随时令消逝吧,

游子在秋色中,自可留连徜徉。

赏析:

这是一首写山水的名诗,于诗情画意中寄托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

首联写山居秋日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颔联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流于石上,清幽明净的自然美景。颈联写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分披,发现了浣女、渔舟。末联写此景美好,是洁身自好的所在。

全诗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实乃千古佳句。

人物介绍: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参考资料

:https:/zhidaobaiducom

编辑于 2017-12-07

查看全部14个回答

唐诗三百首-京东大牌汇聚,质量保证,好评点满,点进来选购

根据文中提到的王维为您推荐

问唐诗三百首

答选诗范围相当广泛,收录了农村阅读与写作,那么该怎样仿写呢,逐步讲解,在看这在学习唐诗过程中,选择是一种进步比较快的方法

北京京东世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广告

红盒满爱 | 为她选购卡地亚节日臻礼

卡地亚中国官方网站广告

更多专家

《山居秋暝》全诗的意思是什么?

专家1对1在线解答问题

5分钟内响应 | 万名专业答主

马上提问

最美的花火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lanqiuwangzi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garlic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1888493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篮球大图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动物乐园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AKA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41条评论

热心网友14

太棒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3299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