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中的“戚戚”和“汲汲”怎么理解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中的“戚戚”和“汲汲”怎么理解,第1张

戚戚:忧惧,忧伤的样子。

汲汲:形容急切的样子,表示急于得到的意思。

原文: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译文:

总结:黔娄的妻子有句名言: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这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因为自己抱定的志趣而快乐,不知道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还是葛天氏治下的百姓?

出处:《五柳先生传》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创作背景:

王瑶根据萧统的《陶渊明传》的叙述认为,《五柳先生传》作于太元十七年(392年)陶渊明为江州祭酒以前。魏正申在《陶渊明探稿》中曾提到:“他在二十八写下的《五柳先生传》中,表示了自己的从文志愿。”如果这说少年时所作的话,那么这便不是自传了,有可能是陶渊明在年少时对生活的构想,表明志向,规划未来。

赏析:

对五柳先生的生活、志趣作了叙述以后,第二部分文章结尾也仿史家笔法,加个赞语。这个赞语的实质就是黔娄之妻的两句话:“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两句话与前面写到的“不慕荣利”相照应,这是五柳先生最大的特点和优点。陶渊明正是通过五柳先生“颇示己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文章最后有两句设问的话:“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既表达了他对上古社会淳朴风尚的向往之情,又说明他是一位有着美好现想的隐士。同时也是对世风日卜的黑暗现实的针砭与嘲飒。

  1相关背景

 本文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沈约《宋书·隐逸传》和萧统的`《陶渊明传》都认为是“实录”。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清高不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道德品质与节操。

  2主要内容

 本文通过对五柳先生的生活及性格特点的描写,刻画了一个安贫乐道、抱朴守真、不追求荣华富贵的隐士形象,表达了作者不想与世俗同流合污、安贫乐道、独善其身的情感。

  3句式

  1、省略句:

 ①好读书,不求甚解。(省略主语,应为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译文:先生喜欢读书,但不刻意追求字句的解释。

 ②因以为号焉。(介词“以”后省略宾语“之”,应为:因以之为号焉)

 ③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缺少主语,应为“(先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译文:先生生性喜欢喝酒,家中贫穷不能经常有酒喝。)

  2、倒装句:

 ①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状语“于贫贱”“于富贵”后置,应是:不于贫贱戚戚,不于富贵汲汲)

 ②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应为“不知先生何许人也”译文:这位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

  3、疑问句:

 无怀氏之民欤?(一般疑问式)

  4、判断句式: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也”表判断。意思是: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

亲情友情和爱情是一个人一生当中最重要的感情。每一种感情都需要自己精心维护。当自己拥有了爱情以后是不会也不能疏远友情的。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爱情与友情是并重的。爱情与友情完全可以并存,以及恋爱之后虽然与朋友交往会减少。但友情不会受影响,这三方面的原因。第一。爱情与友情是并重的。应该同等重视。不能厚彼薄此。对于一个人来说,亲情友情和爱情是自己一生当中最值得珍视的感情。这三种感情是病重的。每一种感情都至关重要。任何一种感情都不能忽视。因此,对于爱情和友情自己必须同等重视。绝不能厚此薄彼。只有这样做自己才能在获得爱情的同时与自己的朋友保持真挚的友情。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完美。第二。爱情与友情完全可以共存。没有必要,因为爱情而去疏远友情。爱情与友情虽然分别属于不同的情感。但是这二者并不存在对立。是完全可以共存的。就像工作与生活,可以共存一样,我们完全可以在获得爱情的同时保持和拥有自己与好朋友的友情。并不存在因为谈恋爱而失去朋友。或者因为交朋友而不能谈恋爱的情况。因此自己完全没有必要因为爱情而去疏远友情。第三。恋爱之间与朋友的交往肯定会减少。但是这并不影响双方之间的友情。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因此当自己恋爱以后,因为与恋人在一起的关系。自己与朋友之间的交往肯定会有所减少。但是这样的情况肯定不是疏远的友情。事实上朋友之间的友情并不是朋友之间在一起相处的时间长短来评判的。对于很多知心朋友来说即使长时间不见面彼此之间的友情也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因此自己在恋爱以后与朋友交往减少的情况并不会造成友情的疏远。自己完全可以在获得幸福爱情的同时拥有真挚的友情。

次韵李节推九日登南山

宋代:陈师道

平林广野骑台荒,山寺钟鸣报夕阳。

人事自生今日意,寒花只作去年香。

巾欹更觉霜侵鬓,语妙何妨石作肠。

落木无边江不尽,此身此日更须忙。

译文

原野空旷,平林漠漠,戏马台一片荒凉;深山古寺,夕阳返照,钟声报告已是黄昏时光。

人事变幻,每逢重阳,便有万千思绪;年年岁岁,菊花开放,依旧阵阵寒香。

头巾倾斜,更觉得清霜已侵上了鬓发;语言佳妙,并不碍诗人的铁石心肠。

放眼望,落木萧萧,长江滚滚流淌;谁知道,今日里,为政务还得繁忙!

表达了诗人老境将至,好景不长,应抓紧时间玩赏风光,多作好诗,不须汲汲于世俗之事的情感。

朱熹读了张敬夫来信,得知登临曲江楼能够看到许多佳景,于是渴望与敬夫同游,在楼上纵览江山,饮酒咏诗。

(2)朱熹因为张敬夫提到了张九龄的经历,想到了读过他书的人都会对是非曲直有所感悟,想到只要登上此楼的人,都能够从登临眺望中得到感悟、收获。

江陵府曲江楼记

(宋)朱 熹

广汉张侯敬夫守荆州①之明年,岁丰人和,幕府无事。顾常病其学门之外,即阻高墉,无以宣畅郁湮,导迎清旷。乃直其南凿门通道,以临白河,而取旁近废门旧额以榜之,且为楼观以表其上。

敬夫一日与客往而登焉,则大江重湖,萦纡渺弥,一目千里;而西陵诸山,空濛晻霭②,又皆隐见出没于云空烟水之外。敬夫于是顾而叹曰:“此亦曲江公③所谓江陵郡城南楼者邪?昔公去相而守于此,其平居暇日,登临赋咏,盖皆翛然④有出尘之想。至其伤时感事,寤叹隐忧,则其心未尝一日不在于朝廷。而汲汲然惟恐其道之终不行也。呜呼,悲夫!”乃书其扁曰“曲江之楼”,而以书来属予记之。

时予方守南康,疾病侵陵,求去不获。读敬夫之书,而知兹楼之胜,思得一与敬夫相从游于其上,瞻眺江山,览观形制,按楚汉以来成败兴亡之效,而考其所以然者;然后举酒相属,以咏张公之诗,而想见其人于千载之上,庶有以慰夙心者。顾乃千里相望,邈不可得,则又未尝不矫首西悲而喟然发叹也。抑尝思之:张公远矣,其一时之事,虽唐之治乱所以分者,顾亦何预于后之人?而读其书者,未尝不为之掩卷太息也。是则是非邪正之实,乃天理之固然,而人心之不可已者。是以虽旷百世而相感,使人忧悲愉佚勃然于胸中,恍若亲见其人而真闻其语者,是岂有古今彼此之间,而亦孰使之然哉?

《诗》曰:“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登此楼者,于此亦可以反诸身,而自得之矣。

予于此楼,既未得往寓目焉,无以写其山川风景、朝暮四时之变,如范公之书岳阳,独次第敬夫本语,而附以予之所感者如此。后有君子,得以览观焉。

淳熙己亥十有一月己巳日南至。

(选自《朱熹诗文选译》)

注释:①荆州:宋时为江陵府。②晻(yǎn)霭:昏暗不明。③曲江公,即张九龄,唐玄宗开元年间任宰相,后为李林甫所谮,贬为荆州刺史。曾作《登郡城南楼诗》。④翛(xiāo)然: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样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3509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