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与情感教育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与情感教育,第1张

人的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是密切联系的,在人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里,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的速度是相互协调的,因而使个体的身心能处于一种平衡、和谐的状态。但初中阶段(11、12岁--14、15岁,属少年期)是人类个体生命全程中的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初中生的生理发育十分迅速,一方面身体外形发生了巨变,使他们产生了成人感;另一方面性生理达到了成熟水平,使他们产生了性驱力(俗成性冲动)。但其心理发展的速度则相对缓慢,理性发展未臻成熟水平,这样,初中生的身心发展就失去了平衡,从而引起种种心理发展上的矛盾和冲突。初中生这些心理发展特点给我们教学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一、初中生思维发展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思维是借助于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它可分为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三种形式。

按照皮亚杰的观点,人的思维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思维阶段(2—7岁)、具体运算思维阶段(7—12岁)和形式运算思维阶段(12—15岁)

初中生正处于形式运算思维阶段。在这一阶段,他们可以在头脑中将形式和内容分开,可以离开具体事物,根据假设来进行逻辑推理,属于典型的抽象逻辑思维。[1]

根据朱智贤、林崇德的观点,初中生思维发展有两个主要特点。这两个特点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同时要采用直观教学和启发式教学。

(一)抽象逻辑思维日益占有主导地位,但是思维中的具体形象成分仍然起着重要作用。

这说明初中生能够通过假设进行思维,从而使他们按照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的途径,经过一系列的抽象思维过程以实现解决问题的目的。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探究学习是与接受学习相对应的,是围绕着问题展开的自主学习方式,它可分为接受式探究和发现式探究两种形式。接受式探究就是学习者从现成观点或结论中自主获取信息的学习方式(如学生直接从现有资料或现有资源搜集或直接向有关人士询问等);发现式探究就是学习者在观察、实验、调查、解读或研讨的基础上,通过整理分析而自主获得信息的学习方式。

探究学习的过程大概有这几步:

第一步,提出问题

第二步,明确问题

第三步,提出假设

第四步,验证假设

第五步,解决问题

对一些具体的问题,一般由第一、二步、第五步就可以解决了,而对于抽象的问题的解决则往往要经过这五步。

在认知心理学上,所谓问题是指个人在有目的的追求而尚未找到适当手段时所感到的心理苦境。而西蒙则通俗地指出,当一个人接受一项任务,但又不知道如何去完成它时,他所面临的就是一个问题。一般来说,问题可分为:结构性问题(指按定程思维即可求得答案的问题)、非结构性问题(指情境不明因素不定不易找出解答线索的问题)和争论问题(指带有情绪色彩的问题)三大类。

能够发现、提出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爱因斯坦说:“提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陶行知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尔 G 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因此,肯尼思 吕 胡拂明确指出:“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任何时候都应鼓励学生提问”。

为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努力创造环境和条件,使学生愿(提)问、知(提)问、好(提)问、乐(提)问,甚至可以采用问答法进行课堂教学。所谓回答法就是在老师引导下,学生通过回答的形式来获取知识和技能、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学习方法。我们可以上成相对独立的“自问自答课”、“自问他答课”、“他问自答课”、“他问他答课”等。

在课堂教学中,要是探究的问题完全是由学生自己提出来的,那当然很好,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一定要等到学生能够自己提出好的探究问题之后才能组织探究式学习活动。相反地,在学科课堂教学中,切实可行而且效果良好的方法是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并通过引导优化和集中学生的问题,使得后续的探究有。明确的目标和内容,这样的教学过程也可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如果这样的程度也不容易达到,就完全可以由教师直接提出探究的问题,根据别人提出的问题,学生也完全可以进行有高度探究性的学习活动。而且只要学生真正深入到探究知识的过程,他们就会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实际上,真正的学生探究活动整个地就是由问题引导的,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可以贯穿于学习活动的始终自然地进行,而不必刻意追求一开始问题就是由学生自己提出来的。

虽然初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优势,但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偏重于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过程,理论思维还不成熟,他们的抽象思维经常需要具体的、直观的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不然就会出现理解、判断、推理上的困难。

所以,我们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同时,还要注意进行直观教学。所谓直观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实物、模具、、投影及教具进行直观演示与组织学生运用学具动手操作等形象生动的教与学的活动。让学生的多种感官直接参与学习,从而引导学生通过直观观察,动手操作等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具体鲜明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比较正确而深刻地理解教材掌握知识,并使能力得到较好发展。

直观教学法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四大要素,即“情境”、“协商”、“会话”和“意义建构”。“情境”——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创设真实情境,把创设情境看做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并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而直观教学,正是通过从实际生活或能直观感知的、文字、声音、图示等多种信息来创设学习情景,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另外,针对初中生“归纳推理水平高于演绎推理水平”的特点,我们应更多的采用归纳法进行课堂教学。所谓归纳教学法就是通过对个别的、特殊的情况加以观察、分析,从而导出一个一般性结论的教学方法。这是一种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

(二)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显著发展,但他们看问题容易片面化和表面化。[2]

初中生由于逐步掌握了系统知识,开始能理解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的一些复杂的因果关系,同时由于自我意识的自觉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常常不满足于教师、父母或书本中关于事物现象的解释,喜欢独立地寻求或与人争论各种事物、现象的原因和规律。这样,独立思考的能力就达到了一个新的、前所未有的水平。有人说,从少年期开始,孩子进入了一个喜欢怀疑、辩论的时期,不再轻信成人,如教师、家长及书本上的“权威”意见,而且经常要独立地、批判地对待一切。

当然,初中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还是很不成熟的,主要表现在他们看问题容易片面化和表面化。其思维片面性主要表现为思想偏激与极端,不能全面、辩证地分析回题、解决问题,而是抓住一点而不计其余,往往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在日常学业活动中,表现在他们在显示出很高的创造力的同时,又暴露出缺乏严谨的逻辑性及全面性,对问题的最后处理结果常常是虽很有新意,但并不准确;表面性主要表现为在分析问题时,经常被事物的个别特征或外部特征所困扰,难以深入到事物的本质中去。在日常学习活动中,表现在他们往往把已经掌握的规则或原理,不恰当地运用到新的条件中去,以致产生公式主义和死守教条的毛病。

针对初中生上述特点,我们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但同时要适时启发、引导,以克服他们看问题容易片面性和表面化。具体说,就是在教学中要发扬教学民主,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发散性思维又称扩散思维、求异思维、复射思维,属于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寻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它指向于多种答案。其操作特征是大胆假设,思路广阔,灵活多样。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必须以发扬教学民主为前提,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他们营造“标新立异、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氛围;同时,允许他们保留自己的观点。

二、初中生情感发展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初中生的情绪情感有三大特点:

1、情绪活动两极化

初中生阶段,学生的情绪情感比较强烈,具有明显的两极性,主要表现在:强烈、狂暴性与温和、细腻性共存:初中生的情绪表现有时是强烈而狂暴的,有人曾用'疾风暴雨'一词来形容这时期个体情绪强烈的特点。同样一个刺激,在他们那里所引起的情绪反应强度相对大得多,甚至达到震撼人心的程度。但初中生的情绪有时也表现出温和、细腻的特点。他们的情绪表达已不很开放和充分,并能适当控制某些消极情绪,或对某种情绪予以文饰,以相对缓和的形式表现。同时,情绪表现也变得越发丰富和细致。

情绪的可变性和固执性共存:初中生们尽管在表面上情绪表现的强度很大,但情绪的体验不够稳定,就是说他们的情绪反应来得快,平息得也快,维持的时间相对较短。同时,由于初中生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上,还存在着偏执性的特点,因而带来了情绪上的固执性。

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初中生在情绪表现上已逐渐失去了那种毫无掩饰的单纯和率真,在某些场合,可将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隐藏于心中不予表现。但有时为了从众或其他一些想法,将某种原本的情绪加上一层表演的色彩,失去童年时那种自然性,带有了造作痕迹。

2、反抗情绪强烈

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大约存在两个反抗期。第一反抗期出现于2岁到4岁之间,这时期儿童的反抗主要是指向身体方面的,即反对父母对他们身体活动的约束。第二反抗期则出现于初中阶段,这时的反抗主要是针对某些心理方面的。

这种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对一切外在力量予以排斥的意识和行为倾向。其反抗方式是多样化的,有时表现得很强烈,有时则以内隐的方式相对抗。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三个,自我意识的突然高涨是导致初中生反抗情绪出现的第一个原因,随着初中生自我意识的高涨,他们更倾向于维护良好的自我形象,追求独立和自尊,但他们的某些想法及行为不能被现实所接受,屡遭挫折,于是就产生一种过于偏激的想法,认为其行动的障碍来自成人,便产生了反抗心理。

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强是导致初中生反抗性出现的第二个原因。生理学的调查表明,在青春期刚刚起步时,个体有关性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性明显增强,但性腺的机能尚未成熟,两者尚不协调。其结果表现为,个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处于过分活跃状态,使初中生对于周围的各种刺激,包括别人对他们的态度等表现得过于敏感,反应过于强烈。

独立意识是初中生产生反抗情绪的第三个原因。初中生迫切地要求享有独立的权利,将父母曾给予的生活上的关照及情感上的爱抚视为获得独立的障碍,将教师及社会其他成员的指导和教诲也看成是对自身发展的束缚。为了获得心理上独立的感觉,他们对任何一种外在力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排斥倾向。

3.心态不平衡

由于初中生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幼稚性并存,所以,表现出种种心理冲突和矛盾,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

反抗性与依赖性:由于初中生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成人感,进而产生了强烈的独立意识,他们对一切都不愿顺从,不愿听取父母、教师及其他成人的意见,在生活中,从穿衣戴帽到对人对事的看法,常处于一种与成人相抵触的情绪状态中。

但是,在初中生的内心中并没有完全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在生活中的许多方面,他们还是需要成人帮助的,尤其是在遭受挫折的时候。

闭锁性与开放性:进入青春期的初中生,渐渐地将自己内心封闭起来,他们的心理生活丰富了,但表露于外的东西却少了,加之对外界的不信任和不满意,又增加了这种闭锁性的程度。但与此同时,他们又感到非常孤独和寂寞,希望能有人来关心和理解他们。他们不断地寻找朋友,一旦找到,就会推心置腹,毫不保留。因此,初中生在闭锁的同时,又表现出很明显的开放性。

勇敢和怯懦:在某些情况下,初中生们似乎能表现出很强的勇敢精神,但这时的勇敢带有莽撞和冒失的成分,具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特点。但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初中生们也常常表现得比较怯懦。例如,他们在公众场合,常羞羞答答,不够坦然和从容,未说话先脸红的情况在少男少女中都是常见的。

高傲和自卑:由于初中生尚不能确切地评价和认识自己的智力潜能和性格特征,很难对自己做出一个全面而恰当的估价,而是凭借一时的感觉对自己轻下结论。这样就导致他们对自己的自信程度把握不当。几次甚至一次偶然的成功,就可以使他们认为自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材而沾沾自喜;几次偶然的失利,就会使他们认为自己无能透顶而极度自卑。这两种情绪往往交替地出现于同一个初中生身上。

针对初中生的情绪情感特点,我们在实践中要坚持以生为本、情感教学。

“以生为本”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就是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客观实际和主观愿望,做到以“学”定“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著名人本主义思想家罗杰斯认为,教师在教学中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其主要职责是①创造一种真诚、接受、理解的学习氛围;②提供一些供学生随意支配的学习资源;③鼓励和诱导学生独立思考,帮助澄清学生所考虑的问题和希望做的事情,以及帮助组织已被学生认可的经验。[3]所以,“教师的基本任务是要允许学生学习,满足他们自己的好奇心”(rogers,1983)。换言之,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知识(这是行为主义所强调的),也不是教学生怎样学(这是认知学派所关注的),而是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手段(提供各种学习资源;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使学生知道如何学习),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简言之,罗杰斯主张,废除教师中心,提倡学生中心。[4]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基本原理概要如下:①先决条件是树立以人为中心的教学观,置学生于教学主体的地位;②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担学习的责任;③教师提供学习的资料;④学生独自或与他人合作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⑤教师创造促进学习的气氛或情境;⑥把注意力放在促进连续的学习过程上,学习的内容屈居第二;⑦在学习纪律上,用学生自律代替他律;⑧采用学生自我评价的办法,以代替外来评价;⑨在这种促进生长的教学中,使学生的经验、个性、创造力不断得到发展。[5]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转变观念,变“教室”为“学室”,变“教案”为“学案”,努力培养学生确定学习目标的能力、灵活运用学习方法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策略的迁移能力,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需要说明的是,“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是不需要老师讲授了,而是说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所讲有所不讲”,具体应做到“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易混易漏点;“三不讲”即学生已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会的不讲,把大量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学习。

“以生为本”是情感教学前提和基础,是根本,“所谓情感教学,从最根本的涵义上说,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这是作为教育者的人对受教育的人进行教育所应实施的真正的教学”。[6]为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坚持三条原则:一是乐情原则,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怀着快乐-兴趣的情绪进行学习;二是冶情原则,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的情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陶冶;三是融情原则,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使师生人际情感在学教过程中积极交融。

三、初中生自我意识发展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国外有人将儿童自我意识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自我中心期(出生八个月—3岁),第二个阶段是客观化时期(3岁—青春期),第三个阶段是主观化时期(青春期—成年)。显然,初中生自我意识发展属于客观化时期,或者说客观化向主观化过渡时期。这一阶段,初中生能比较客观地对自己和别人作出评价,同时随着个性的逐渐形成,开始能够以他自己的倾向和价值观、世界观去对待社会,处理问题。

自我意识的基本心理成分有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种。其中,自我评价水平是自我意识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它直接影响着自我体验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力度,带有主导和先决的性质。

自我评价是指主体对自己思想、愿望、行为和人格特点的判断和评价。最初,儿童从成人对自己的评价中进行模仿,依从别人的评价,他们一般是先评价别人后评价自己,先对外部后对内部进行评价。到了初中阶段,学生逐渐摆脱成人评价的影响,而产生独立评价的倾向。上初中之前,学生的道德判断中往往着眼于行为效果,到了初中则转向注重内部动机的判断。同时,随着道德观念和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初中生开始能够较全面的评价自己的行为,能将自己的行为和行为动机联系起来,比较深入地分析自己的个性品质并能初步分析这些个性品质优掠的基本原因。在良好的教育条件下,初中生还能做出效果和动机的辨证判断。

另外,初中生评价能力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十分重视同龄人对自己的评价和看法,关于这一点在其他年级的学生中是少见的。他们开始时将同龄人的评价和成年人的评价同等对待,慢慢地就表现出更重视同龄人的意见而忽视成年人的意见。

针对初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情况,我们在教学中可采用自评互判、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

所谓自评互判(简称评判法)就是在学习目标指引或老师引导下,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途径来获取知识和技能、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学习行为。

罗杰斯认为,当学生以自我批判和自我评价为主要依据、把他人评价放在次要地位时,独立性、创造性和就会得到促进。就是说,只有学习者自己决定评价的标准、学习的目的,以及达到目的的程度等负起责任时,他才是在真正地学习,才会对自己学习的方向真正地负责。[7]。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可以有意识的上成“自评课”,就是让学生自学(阅读)课文后谈谈或写出自己收获、感受等。这是一种自主学习。

同时,根据初中生“十分重视同龄人对自己的评价和看法”的特点,我们也可有意识的上成“互评课”,就是让学生先读书后互相考问。这既是一种自主学习,又是一种合作学习。

当然,我们也完全可以上成“自评互评课”,就是让学生看书后自命试题,然后交换考评。这既是一种自主学习,又是一种合作学习,更是一种探究学习。

在这里,人本主义心理学所提倡的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以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教师主导的教学。它的理念仍然是以学生为中心以自由为基础的。其目的不仅以此培养学生主动求知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合作过程中的人际沟通能力,从而养成其团体精神。

另外,根据“初中二年级是中学阶段思维发展的关键期;是自我控制的动力由主要来自外部的力量变为以内部自立控制力量为主的转折期;是中学生道德发展的关键期或转折期”的特点,我们要特别重视初中二年级的教学和管理。

希望你可以想明白确

快过年了 。过年好哈。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高中学生表达自我情绪的能力

一、教师要应用自己的 感染学生的情绪

师生的情绪与教学效果和教学任务的完成有一定的关系,因此,调节好师生的情绪至关重要。教师在进教室前一定要有饱满的热情和愉快的 ,因为情绪的高低影响着知识传授的质量,也影响着学生上课的情绪,这也能让学生在紧张中得到松弛,产生满足感、亲切感、愉悦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学习,才会感到思维活跃,记忆敏捷,学习效率高。教师要自我控制各种情绪与情感,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充分利用学生的各种情绪、情感等有利条件进行教学,这也是教师必须掌握的一个重要的教学原则。每上一节课,教师应该首先观察学生的情绪。只有通过情感控制和兴趣培养,才能使学生上课具有良好的心境,让健康向上情绪压倒消极落后的情绪,从而达到正面影响学习效果。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时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比如,有的学生有时会出现害怕、紧张、激动等情况,教师要善于运用适当的语言来改变和控制这种不利的局面,教师可用微笑或严肃的表情来控制。分析问题时要力求准确、生动、形象;表达问题时讲究艺术性,富有幽默感;评论学生网答的问题时要十分注意他们的心理背景,选择恰当时机,尤其要多用激励赞扬的语言。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启发学生开展互相鼓励、互相评价等形式。教师教学的语言要恰当,既富有针对性,又富有艺术性和幽默性,使学生的情绪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如果发现学生在授课前情绪低落,可让学生唱首歌,或者讲个笑话,做做游戏等等。学生如果呈现出焦急和战战兢兢状态时,应教他们慢慢吐气使之缓和,让孩子们的情绪达到教师希望的程度,并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知识。

二、教师要教给学生怎样控制自己情绪的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往往以自己的学习兴趣为转移,因此,要通过情感控制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能够长期保持,在旺盛而持久的求知欲支援下,学习效率才能提高。学生上课时情绪的好坏影响着知识的接受,也影响着教师上课的 。要让学生有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首先教师和学生都要掌握自己现有控制情绪的能力。只有了解学生的情绪控制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控制水平。我每带一级学生,都要对学生进行这样的测试,并把测试的结果记录下来,进行分析研究:

把每位学生圈定的数字加起来,得分越高,说明学生的情绪控制能力越强。对于分数低的学生,我通常更深层次地去寻找它产生的原因,设身处地地从孩子的心理角度去思考,去研究。在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后,我首先召开班干部会议对他们进行正确的评析,共同拟定“爱心暗示”教育策略。用教师的真心、同学的关心,换取孩子的爱心,家长的放心。这时就有的放矢地教给他们自我控制的情感的方法。比如,如果自己遇到不愉快的事就用渲泄法,可以自己痛哭一场或者把心中的不平事向老师、家长、好朋友们说出来,请他们开导,以减轻心理压力;要么用遗忘的办法,忘掉那些不愉快的事;要么就去打场球,下棋,唱歌,画画等。对于那些优等生,或者争强好胜的学生,我引导他们不苛求自己,不要为小事而过于自责,要放宽心,想得开。同时教师要注意培养他们的自信,因为自信是保持愉快情绪的重要条件,让学生学会欣赏自己,肯定自己,做到不自卑不自责,要经常鼓励,肯定他们。长期这样,学生的情绪控制能力就有所增强。

三、教师要做学生的知己

现在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还有部分是单亲家庭,自控能力差,容易激动。因此教师应做学生的知己,善待孩子的缺点,常设机会,让孩子找到进步的动力。教师要经常和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情绪变化。李建绪同学是我所带学生中情绪往往过于激动的一名,他上课的行为往往是:上课基本能听讲,但自控力差,注意力分散,心情好时能积极举手发言,心情不好时,不但不听讲,还打扰旁边同学,经常因小事大发雷霆,要求别人百依百顺,有时以打人发泄自己的情感。根据这一情况,我首先了解了他们家庭情况,李建绪同学是单亲家庭,父母离异,从小没有母爱,父亲对孩子的教育没有过多的重视,而当奶奶发现孩子错误时,看到孩子落泪或大发脾气时就心软,就此罢休,不再追究与教育。久而久之,孩子以“我”为中心严重,通常使用耍赖、狡辩等方法使家长不得不中止教育。根据这一情况,我把他看作既是自己的学生又是自己的孩子。而且是一个正生著病,急需人们去关心的孩子,我变“老师”为“慈母”、“医生”、“知己”,主动走进他的内心世界,蹲下身子与他平等地交流谈心,倾听他的心里话,还设身处地地为他着想,无论是情感上还是生活上关心他,照顾他,一点一滴地开导他。我告诉他,只有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开启心扉,多宽容理解别人,接受别人,不与同学因为小事计较,才能让别人亲近,让别人尊重,千万不可因为自己的愿望得不到实现,就随意地发脾气,甚至因为自己不开心,就去欺负别人,这样不仅没有一点用处,而且是不尊重别人的表现,既伤了自己,又伤了别人。通过这样耐心的教育,一年后李建绪同学放假时拿上了优秀学生奖状,他高兴地跑来向我报喜。我深深感到,只有帮助孩子们化解心理压力,让他们建立自尊,树立自信,才能有一定的心理优势投人到学习中去,消除心理障碍,健康成长。

总之,关注和培养学生控制情绪的能力,教师是关键,教师不仅要重视理智因素,晓之以理,更要看重情绪对理智的激发作用,强化学习动机,使学生以很好的心理状态,满怀热情地投身学习,使他们的整体素质协调发展。实施情绪辅导,是民主教育的体现,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需要,也是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实施情感教育的必要手段。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高中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首先提高学生的词汇量,词汇量很重要。

从简单的句子开始,注意纠正语法,然后一步步来吧,写作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

写作做好先从简单的话题开始。。然后就是给介绍下一些很实用的句型,教会学生怎么去套用句型,这也是一个方法。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高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

写作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和基础,提高学生儿的英语写作能力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更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应该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必须要在课堂教学中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高阅读能力

一、创设情境,提高阅读兴趣

心理学家格拉塞博士强调:教室里的学习应当充满乐趣,否则学生就不肯下苦功学习常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突破时空的限制,创设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以图、文、声、像并茂的形式,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把学生带进一个个生动的色彩缤纷的教学情境中,使学生的多种感官接受 ,促进思维的发展,唤起审美愉悦的感受,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自主发表意见,锻炼表达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课堂参与效率,改变少数尖子生唱主角的局面,我总是在教学的关键处、重点处,设计小组合作、自由发表的环节让学生消除畏惧心理,乐于发言、乐于读书比如在《山谷中的谜底》一课教学中,我让学生理解对于外界的压力,可以通过正面抗争去战胜它,但有时也需要像雪松那样先弯曲一下,作出适当的让步,以求反弹的机会由此布置学生讨论,并且要求每个小组推荐一名还没有发过言的同学来汇报小组的学习情况学生听后,马上投入到热烈的讨论和积极的准备中,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这一环节的设定,既调动了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为平时沉默寡言的同学创造了发言的机会,从而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充分锻炼

三、相互启发,提高阅读能力

书上有云:语文课有一项特定的无可推托的责任,就是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进行种种计划的阅读训练,以培养学生具有比较高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指什么是指通过阅读能够独立地获取知识的技能由于每个学生的这种技能存在着差异,给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而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启发、帮助和学习,就能相对地平衡这种差异,提高阅读能力,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喜悦例如,我在教《天游峰的扫路人》这一课时,课后思考题有这样一个问题:你觉得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有些学生回答不出来我设计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环节,在组长的带领下积极讨论,最后得出一致的结论,从而不断提高各自的理解、判断、推理等阅读能力如此,原来对问题根本束手无策的同学,通过点拔、启发、讨论,也能大但举手发言,全体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容易提高了

四、合作、探究,培养说话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我积极倡导学生合作、探究,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比如,我在教《最大的麦穗》一课时,尝试采取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把全班学生分成十个小组,每个小组4-5个成员组成:一个成绩较好的学生,两个成绩一般的学生,其他的是成绩较差的学生,桌椅也跟着进行调整在小组讨论中我提出了各小组要解决的两个问题:1、他们是怎样采摘最大的麦穗的结果如何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大家踊跃加入到小组的合作学习中,积极地进行讨论,各抒已见,合作解决问题我也加入到他们的讨论中,并适当地点拔、引导他们所讨论的问题当学生讨论结束后,我让各小组派代表来向老师汇报自学情况,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适时进行指点、帮助在讨论汇报中,有的还提出了学习中不明白的问题,也有对问题的不同看法进行激烈的争论,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学会团体合作的能力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因此我觉得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运用多种式样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方式达到让学生合作与探究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口语表达能力低就无法进行正常的交流,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尤其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表达是让他人了解自己最直接的方式、方法。而且,全面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素质教育和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语文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说话训练的系统的指导,搭建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说话活动,鼓励学生勇于说话,乐于说话,使学生在锻炼中轻松地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社会的进步,呼唤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从低年级抓起,从学生刚入学开始抓起。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①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②发掘教材的思想性,注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③要重视补充有价值的资料、事例或录影;

④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

如何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何在课堂教学中提高

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②善于提问激疑,引导教学步步深入;

③注重通过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启发学生获取知识;

④发扬教学民主。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如何使孩子们会阅读爱阅读呢我们课题组经过实验,做了以下尝试,已初见成效。

一、课内严格训练,指导阅读方法

“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说的便是课内要严格训练,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逐步使学生达到能运用精读、速读、选读、批注等多种方法,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叶圣陶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著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因此我们把阅读方法的指导,赋予课堂阅读教学之中,以教材为依托,变“教”材为“学”材。

1.精读法,即逐字逐句精研细读的方法。

它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帮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增强语言修养,提高语文能力。

2.略读法,就是大略地读,能在较短的时间里,阅读较多的书籍。

略读的目的就是把握全篇的大意,得其要领。因此在阅读中,对某些难点,只要不影响对整体的把握,可采取“以绕为进,以避为进”的方法,不在一处多耗时间,遇到难词、生字,只要不影响对大意的理解,可以跳过去。然而,略读不是走马观花、漫不经心,而是集中注意力,有目的地读。

3.速读法,即用最快的速度阅读,用尽量少的时间,获取尽可能多的资讯,并能正确理解文章的阅读方法。

4.选读法,就是有所舍弃,选其所需而读。

根据需要或针对问题,学会有目的选读有关文章或选读文章中的有关部分,达到迅速捕捉有用资讯的能力,提高阅读效率。

5.批注阅读法,就是阅读过程中边读边批注,引导学生对重点疑难边阅读边圈点勾画,或写上几句心得,既动脑,又动手,旨在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此外,我们还针对不同体裁的文章特点,注意给规律、教学法,教给儿童用不同的方法阅读不同体裁的文章。

二、课外广泛阅读,拓展生活空间

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从课内得法,还应指导学生及时把课内所得之法,应用于课外阅读之中,让学生在广泛的课外阅读中拓宽知识面,拓宽生活空间,以“课外促课内”使之相得益彰。

1.结合课文学习,实施拓展性阅读。

以课文为中心,向课外材料辐射,须找准课内材料与课外材料联结点、切如点,这也是有效实施拓展性阅读教学的关键。我们归纳为以下几种:

(1)释疑解惑型。以教材中的疑难为切入点,选择课外阅读材料指导阅读,既有助于解决疑难,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又扩大了阅读面。如教学《风筝》,学生对“玩具是儿童的天性”这句话感到难以理解,教师将当时的社会背景资料及鲁迅的相关阅读材料发给学生,学生通过阅读,不但能理解鲁迅先生的言外之意,而且对鲁迅先生“为别人想的多,为自己想的少”的精神有进一步的认识。

(2)学法迁移型。选择与课文文体或内容、写作方法比较相似的课外阅读材料进行阅读。学习了课文中的古诗后,可参考《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小学古诗背诵篇目,适时指导学生读、背相关的古诗。

(3)深化迁移型。教材中不乏名家名著或名篇的节选、缩写,以此为契机,在教学前后,教师把原文、原著推荐给学生,学生在由整体到区域性,由区域性到整体的阅读中,不仅能更立体地理解课文,而且可以建立起读名篇、名著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利用图书资源,广泛开展阅读。

鲁迅先生说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专看文学书也不好。要博览全书,要涉及名家名篇,现代当代文学作品、科普读物、天文地理、历史等方面的书籍。目前学校拥有大规模的图书室,图书种类繁多,科目齐全,我们要利用图书资源,要求每周每生借阅不少于1次,教师有选择地给学生推荐,达到资源共享。

3.介绍优秀报刊,做好阅读指导。

随着现代家庭对子女“智力投资”的不断升温,订阅儿童报刊的学生越来越多。如《少年智力开发报》、《东方少年》等。我们利用每周的课外阅读指导课,教给学生们阅读报刊的方法,让他们在课下自由阅读。

三、开辟活动天地,提升阅读水平

1.课前精彩三分钟。

在每节语文课开始,我们都让一位学生到讲台上讲演,把课外阅读收集的小故事、名人名言、谚语、谜语、歇后语或新人新事与全班同学交流。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发言胆量,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又促使学生更好地去读课外书刊。

2.定期开展“综合性学习”成果汇报活动。

此项活动由学生代表设计和组织,教师参与其中,在课内完成。活动内容主要是把在课外语文实践活动中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以及收集整理的学习成果,向大家展示交流。主持人尽量为全体同学创造表现自己的机会,使每位同学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项活动的开展,既拓宽了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实现了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积极交往互动,又达到了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真正使他们在广阔的空间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砥砺能力。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质疑的能力

要做到这点,就需要教师创设“和谐的情境”,让学生敢于质疑。如果课堂的教学气氛过于严肃,学生就容易对老师产生恐惧而不敢提出问题,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尤其是学习信心不足的学生,会担心提的问题不合适,会招人笑话而不敢提问题,这些习惯表现无疑将阻滞著学生的创造心向和创造思维品质的激发和培养。所以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允许学生质疑,允许学生回答有误。心理,激发他们质疑问难的热情。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宽松、活跃、和谐、民主的氛围,学生就会积极思考,大胆质疑,从而培养学生质疑的精神和勇气。

  交往,是人与人之间为了交流信息而相互施加影响的过程。交往既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社会对人的要求。社会交往作为现代人适应未来社会的重要能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求“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接触自然、社会”,“为学生思考、探究、发现和创新提供较为广阔的空间”,挖掘创新潜能,弘扬主体精神,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使学生具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因此,培养学生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培养社交意识、是发展学生社交能力的前提

  当前学生中,独生子女较多,大多生活在家长的过分关爱之中,缺乏了与他人交往的机会;再加之教师对学生社交能力的培养认识不够,指导不力,在教育中多注重单向灌输,忽视双向互动交流等现象,导致学生社会交往意识不强,交往能力日趋弱化,缺乏交往的技巧,不会与他人正确交往。为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培养学生社会交往意识和交往能力的重要性,从多渠道对学生进行引导,不断增强学生对社会交往的认识,激发学生的社会交往意识。

  1除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社会交往意识培养外,可以结合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认知水平,增加一些结合生活实际的教育内容,来增强学生对社会交往的认识,引导学生明白社交对自己成长和发展的特殊意义,引导学生在交往中学习社会经验,掌握社会规范,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使个人发展与社会需要和谐统一。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引导学生在集体生活中感受集体的力量,感受集体温暖,培养学生乐于助人、宽容豁达、能处处为他人着想的品质。通过不断努力,逐步改变独生子女的孤傲、任性、自我为中心的现象,逐步培养学生社会交往的自觉性。

  3多给那些有害羞、自卑、畏惧等心理特征的学生以关心、问候,关于发现其闪光点,及时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引导其正确认识挫折与失败。同时为他们创设锻炼机会,加强训练,培养其活泼自信、乐于交往的性格。

  二、注重技能训练、是提高学生社交能力的重点

  小学生由于生活范围较窄,阅历不广,缺乏社会交往的经验和交往技能。有的自信心不足,怕挫折,不善交往;有的性格内向,不善表达;有的任性,交往不文明,“一切以我为中心”,难与他人合作。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应扮演好“引领者”的角色,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有针对地对学生进行社会交往的技能训练,使学生在与教师、家长、同学及社会其他人员正常交往的过程中,逐步掌握社会交往的基本技能,提高社会交往的能力,并注意与社会、集体、他人文明相处,为构筑和谐社会打基础。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社会交往的技能指导。

  1引导学生从打招呼,互相问候做起,做到与人打招呼有礼貌,态度真诚、表情自然大方等。如离家回家要和父母、爷爷奶奶等家庭成员主动打招呼;遇见熟人有礼貌地问候,学会节日祝福;尊敬师长等。从学会说:“……,你好!”、“……,再见!”“请问,……”、“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做起。

  2培养学生学会自我推介或介绍别人。教师可创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对学生进行交往技能训练,如开展在班集体中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生活,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社会关系等活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中,介绍本组成员的学习、特长等活动;组织主持人比赛活动,引导学生能清楚明了地介绍活动的组织、过程、最终结果等情况;向家长或其他人介绍自己的学校、班级以及自己在校的生活、学习情况,要做到主次有序,详略得当。

  3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俗话说“会说的不如会听的”。谈话是一种艺术,听人谈话更是一门学问。引导学生明白当别人在发言时,要认真倾听别人的谈话,这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必须具备一种的社会交往技能。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辩论赛、演讲赛等活动中,倾听他人发言,不打断别人的发言,复述他人发言要点等方式进行倾听技能训练。

  三、加强实践锻炼、是提高学生社交能力的保证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社会交往能力是否真正得到了提高,是否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还需要在具体的环境与实践活动中进行锻炼和检验。所以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还需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到实践中去锻炼,去感悟,去提高,最终转化为学生成长、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一种能力。

  1利用班级组织实践活动,创造交往的条件,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关心社会的好品质,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班集体、团队组织是个小社会,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班级、团队集体和学生本身所提供的集体生活环境,组织开展“我为班级、团队添光彩”、“我为他人服务”、“我为社区服务”等专题活动,帮助学生学会自尊与尊重,养成帮助他人、关心社会的好习惯;培养学生对群体生活、对社会生活的爱好,激发学生对活动的积极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

  2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供交往的机会。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是适应、促进和推动社会的发展。教师应认真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扩大交往范围,通过参观、调查、访问,让学生体会到交往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增进与成年人情感和思想的交流,向成年人学习调解冲突和解决矛盾的知识,逐渐提高他们社会交往技能。

  3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构建培养合力。教师应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向家长宣传科学育人的方法,让子女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学会正确向长辈表达自己愿望和意见,学会处理好与家庭成员、邻居以及周围人员之间关系。从而促进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

  总之,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交往能力,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教师神圣的使命。我们要肩负起时代的重任,要以21世纪对人才的需要为目标,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和素质可以增加青年学生的以下能力:

沟通能力:社交能力的提升可以增强青年学生的沟通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听取他人意见的能力等。

合作能力:良好的社交能力可以帮助青年学生更好地与他人合作,学习如何分工合作、协调冲突、共同完成任务等。

自我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的提高可以帮助青年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感和需求,并学会如何在社交场合中自我表达和维护自己的权益。

领导能力:通过与他人合作和沟通,青年学生可以学习如何带领和影响他人,提升自己的领导能力。

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和素质可以促进青年学生的以下方面:

成功职业发展:在现实生活中,良好的社交能力往往是成功职业发展的关键。青年学生通过培养社交能力和素质,可以提升自己在职场中的竞争力。

心理健康:社交能力的提升可以帮助青年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缓解情感压力和焦虑,从而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人际关系:良好的社交能力可以帮助青年学生更好地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社会支持和情感交流的能力。

自信心:社交能力的提升可以让青年学生更加自信地面对社交场合,提升自我认知和自我价值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440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