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样是从小缺少爱的感觉吧,而且侧面反衬出你内心的归责感很强,或许你是把你姥姥的这种好,感觉是理所应当的,再加之,失去父母在身边的疼爱,你会觉得姥姥的爱比不上父母的爱,所以内心才会不起波澜!
或许你应该学会往后看,往以前的美好的时光回忆,相信你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小时候缺爱,成年后应该如何解决呢?
这真的是一个悲伤的问题。
童年的时候缺爱,说的是极度缺爱那种,似乎到现在也没看到特别好的解决方式。
一般来说,像这种情况都会寻求心理补偿,疯狂地爱人与被爱,这种感觉会像上瘾一样停不下来。
为什么?
因为无论获得多少爱,骨子里总是潜伏着一种不安全感——连父母都没有办法疼爱自己,那么还有谁能无限制地包容、无限制地爱自己?还有谁会长长久久永不离开?
当然就只能无穷尽地付出爱,或者需索爱,来填补内心深处无穷尽的大洞。
那么也当然,填进去再多,也都得不到满足。
因为问题的根本在于你并不是需要多少爱,而是,在心底深处你实际上对任何人都没有信心。
无法信任,我认为这才是“缺爱”的本质。——所谓“信、望、爱”,“信”在第一位。
对人没有信心需索不满足更没有信心增加需索度……这是一个死循环。
见过的例子里,似乎恢复得最好的是寻求了宗教的帮助——因为相信神的爱是无限的,永不枯竭的。
有人说,“我对待朋友非常无所谓,可是对待爱人总是非常苛刻。”
这简直是一定的。因为你没有办法全心全意地相信任何一个人,不管他们有多么爱你。
所以这个问题的答案,我认为是:什么时候出现一个能够让你全心全意信赖与依靠而没有半点不安全感的人时,心里那个大洞自然会慢慢填补上,“缺爱”就不再存在了。
但是,这种几率很低很低。
另外一个比较好的例子,也是比较极端的是——永远理性地对待人、事、物。
这种理性有时会损失一些感性的乐趣,但是,理性的前提会把对人的期待值降到最低,受伤害的可能性减至最小,逐渐地,会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得越来越通透,因此能够接受绝大部分的人之常情——比如失望,比如背叛,比如分离——而不觉得特别难过或者被打击。
很难相信人?那么就干脆不要信好了嘛。
期待度为100,哪怕得到的是99,都会失望;期待度为0,哪怕得到的是1,都会觉得赚到。
所以前面提到的“信、望、爱”,“望”在第二位。
没有期待,就没有伤害,而且,自然谈不上“缺爱”,他们多数非常自爱——自己爱自己就够了。
没有“信”和没有“望”,其实都是缺“爱”而至无法“爱”的表现。
不管是绝望地死循环,还是把期待值归零,都很极端,一端极感性,一段极理性。大多数人游走在这两端中。
其实童年不缺爱的人也未必能好到哪里去,“爱”与“安全感”是永恒的稀缺品与抢手货,对任何人都是。缺爱、缺乏安全感时的空虚寂寞冷,谁都可能遇到。
只是,很多人也许混混沌沌就过去了,但这种感受对于幼年受过伤的人格外刺痛。敏感——也是童年阴影带来的后遗症之一。
粗线条一点,淡化感官与神经的敏锐度,放宽心胸,也有好处——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身边的人。
放过自己,也放过别人,起码表面上要像一个正常人,也许久了,就真的正常了。
小时候缺爱,成年后应该如何解决呢?
这真的是一个悲伤的问题。
童年的时候缺爱,说的是极度缺爱那种,似乎到现在也没看到特别好的解决方式。
一般来说,像这种情况都会寻求心理补偿,疯狂地爱人与被爱,这种感觉会像上瘾一样停不下来。
生活的本质是一个人的精神之旅,而爱才是一个人真正的起点
人的出身不仅仅是阶级以及所拥有的资源所决定的,情感模式才是一个人真正的起点。
在危机和防御性主导的情绪体验中,一个人是没有余力去发展自我的,相反,ta所有的能力会被用来拯救匮乏。
《欢乐颂》里的樊胜美,也是个“懂事”的女儿,他的父母重男轻女,尽管她本人貌美如花,但是却一直自愿做供养家庭的牺牲者,这重担压垮的不仅仅是她的经济,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制造了低自尊。
她外表强势、美貌、极懂人情世故,内在却根本不相信自己对世界有掌握感,她对浪荡公子曲连杰曲意逢迎,对上流社交机会趋之若鹜,又死死控制着爱她的王柏川……
如果说安迪的强势是骨子里对世界能够把握的自信,而樊胜美却逃不开一个“怕”字,她完全不相信自己能安心往前走,只能一边像溺水的人,竭尽全力地抓住种种靠近她的可以依赖的机会;一边学会跟偏心的父母划清关系,冒着不被爱的风险,打破做懂事女儿来求得家族地位的模式……这是多么痛,多么难,又多么长的一条成长之路啊。
走上这条路,她们需要为自己找到更多的爱来救赎,再造一个亲密关系。
书上说,“一个人心中有好上帝的前提是——ta心中曾有过父母良好的形象。”
那是一份对爱的信任,有了这个信任,生活这场从出生到死亡都在进行着的精神之旅,才可能成为一个人的自由探索,而不会成为隔绝一个人的城堡。
学区房、辅导班都不是一个孩子的起跑线,真正的起跑线是父母的爱,用真正的爱来供养孩子,为孩子建筑内在的安全感,才能真正支撑TA走得更远。
所谓情感需求,本质上是一种感情上的满足,一种心理上的认同。每个人都具有情感需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在满足了基本的的生理和安全需求之后,如果经医院临床检查,排除了临床器质性变病的话,情感缺失还可以表现为麻木不仁,无动于衷,没有责任心,缺乏规则意识,不懂得感恩,极端的自私自利,对生命没有敬畏感等。
情感缺失的外在表现就是跟周围的人和事狠少建立情感关联或发生情感联系,无情趣感,无善待感,无亲和力,无激情等等。在社会中或事物中没存在感,表现的冷漠或排斥。所谓的情感缺失,主要是指先天性的原因或者是后天性的原因导致的一种边缘性的人格。这种人的特点就是情感上往往比较冷漠,往往不合群,经常处于一种忧郁的状态,
这类人群患有抑郁症的比例很大,经常沮丧,悲观,生存欲望很低,在人际关系中是被排斥外在的,因为他们不会主动与人交往,这样就会使他们的社交空间非常狭小,情感。最简单的字面理解就是心情和感动。很多人在现实生活中,他是需要让自己的心情得到感动的,因为这可以让他得到存在感。这就是欲望的产物。如果得不到感动,
对外界刺激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对人冷淡,面无表情,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表现得不感兴趣等,内心孤独寂寞,却也拒绝感动。记得以前看过一篇报道,一群大学生去一家福利院做义工。那里面都是被遗弃的孩子,可能孩子太多了的原因,阿姨们忙不过来,所以都是把孩子们扔在床上,给他们嘴里塞个奶瓶,作者想表达不是到了吃琵琶的季节,
有一个故事,说是一个寺庙里敲磐时,庙里的大钟也会跟着响,结果吓坏庙里的僧人,以为是闹鬼。后来请来高人结果发现是共振现象。上面的情况是物理的共振情况,人的心理也是可以共振的。当两个人同心协力从生死间挣扎回来之后,这两个人一定已经建立起深厚的友谊。这是因为共同的经历以及同样在死亡面前恐惧求生的心理让两个人的心理频率一致。即使若干年后某一人提起当年这事时,另一个人一定是唏嘘感叹,感动不已。所以,如果你想得到感恩的心,想要获得各种感动,你一定得先经历苦难。没经历过苦难中的绝望,是无论如何也体会不到绝境中别人阳光般的援手给你带来心灵的震撼的。您没有经历过生活的大起大落,也是一种幸运。但是,天道无常,谁也不敢肯定他的未来就一定会一帆风顺。所以,在必要时,顺手帮助一下值得帮助的人,这样将来万一您在需要帮助时,会有人想起您当年的援手,因此而帮助您。至于因为没有感情的自责,您可以这样开导自己:我没有吃过辣椒,如何能强求自己知道辣椒的味道呢?这些事情,顺其自然就好,到时候经历过了,自然就明白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