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有哪些关于爱情的有趣的实验研究?

心理学有哪些关于爱情的有趣的实验研究?,第1张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博士约翰格雷曾说:我们虽然越来越有智慧,但亲密关系却越来越难以修炼。

越来越多的人,在爱情最初期,总是能攻克一切困难,与爱侣坚守爱情;然而最后还是无疾而终。究竟爱情需要怎样经营?恋爱中又有哪些心理学的小常识呢?

1“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心理学研究发现,当 情感 受到阻力时,人们经受的磨难,便瞬间化为催化剂,反而促进男女双方的感情。

感情越是容易受到阻力,越是容易激发强烈的 情感 。 心理学上称这种现象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在莎士比亚的经典小说《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男女主人公诚挚相爱,但是因为两家世代为仇而受到阻挠。面对眼前的风雨,他们大胆追求自己的爱情,不惜以命抗争。

就是因为爱情的力量,才使得他们二人敢于冲破家庭仇恨。

不仅仅是小说里,生活中那些不被周遭认可的恋人,那些因为异地相隔天涯的情侣,都会视阻碍为仇敌;而此时自己的伴侣如同一位和自己站位于同一阵线的战友一样,在同一个阵营下与自己同仇敌忾。

所以, 障碍本身会增加人的逆反心理,就好像青春期不允许早恋,我们却偏偏想要尝试一样

2 间歇性强化

心理学家曾经用三只猫做过一个实验:

将三只猫放在三个不同的装置之中,第一只猫只要按动按钮,就给它猫粮;第二只猫按动按钮后随机给猫粮;而第三只猫不论怎么按都不给猫粮。

经过长时间的实验观察发现,第二只猫按动按钮的频率是最高的。

在感情中也是同理,不确定性的给予对方奖励,往往能让你的伴侣更加兴奋。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男生在约女生的时候,一些“傻白甜”类的女生总是会次次赴约,这就让男生觉得索然无味;而对于一些“猫性”比较强的女生,她们会随机性地接受邀约,让男生摸不清规律,猜不透她们的想法。其实,这时候女生已经开始随机奖励了。

间歇性的随机意识,对于男性来说更受用。 因为男性这种生物,会本能地对拒绝自己的人产生猎奇心理

如若你总是有求必应,那么男人对你肯定的热情便会一点点冷淡下去,只会觉得你索然无味;但如果你对他总是保持若即若离的感觉,就会让男人对你着迷,对你也更好奇,这样他便会有一种更想要征服你的感觉,你们的恋爱也会更刺激,更甜蜜!

3 首因效应

所谓首因效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第一印象原则。

虽然说,我们在与人交往甚至恋爱中,不能一味地以貌取人,但是在这个一切都看“脸”的时代,我们不得不承认: 没有人会通过你丑陋、邋遢的外表去窥探你那颗善良的心

同时,第一印象也会在两个人今后长期交往中,对彼此产生深远的影响。因为,它会给人一种先入为主的概念。

当你第一眼看到一个人,感觉他的阳光、积极的,那么之后,对方和你说的每一句话,你潜意识里就会往积极、正面的角度去解读并且会对他充满好感;反之,如果一个人给你的第一印象是阴郁、低落的,那么即便他后期想要传递给你正能量,那也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和很大的力气。

我有一个朋友,在爱情中一向是相信一见钟情的。因为对方给自己的第一印象,完全取决于她日后如何与之交往。可见,初次见面时的感觉,直接影响了一个人对伴侣的整体评价。

人,都是视觉动物,通过视觉而生的激情,往往能让两个人迅速坠入爱河。

所以,准备恋爱的适龄男女们,一定要好好打扮一下自己的外在。

曾经在网上看到一个提问: 为什么女孩子出门一定要化妆?就算倒垃圾也不例外?

评论最高的回复是: 因为你的真命天子,有可能就在你倒垃圾的那一刻与你相遇

虽然第一印象并不能完全决定以后的恋爱关系,但是它的确是恋爱男女间相处初期的决定性因素。重要程度不可小瞧哟!

4 磁场效应

我们都说越努力的人越幸运,其实在爱情中,也是一样。

爱情总会适时地降临在期待它的人头上,而这类人,必定是在爱里越挫越勇的。

梁咏琪的一首《原来爱情这么伤》唱尽了所有失恋少女的悲痛与伤怀。我们周遭也不乏很多被爱伤痛的人,始终站在原地,久久走不出来。

然而,很多人忘了,我们终归会与那个所爱的人不期而遇。但前提是,你需要先优化自身、提升自我价值。如若整天愁云惨雾、悲秋伤月,好的爱情也会绕开你!

我有一个学员,在结束了一段4年的感情后,准备重新迎接自己。失恋后的她并没有马上投入新的恋爱去寻找依靠,而是通过阅读提升自己的知识与气质;通过健身来改善自己的身材与形象。

印象最深刻的是她的一次日常:下班后,独自一人到健身室学习中国舞蹈。当天只有她一个学员,老师也就只教她一人。

或许有人说这没什么,的确没什么,这只是一个普通的日常;但是这个日常的日期是:2018年8月17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七夕情人节!

1年后,她通过自身努力换了工作,在公司的年会上与后来的先生相识。而当时年会上吸引到她老公的,就是她那段在健身室学到的中国舞蹈!

你的磁场就是你的号码牌。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永远记住,萎靡、低落的你一定不会得到缘分的眷顾;而一个心态乐观、积极的你,注定会与那个有缘人相遇。

以上就是我关于爱情心理小知识的几点感悟。真心希望每一对恋爱中的情侣,都能够将以上几个心理学小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恋爱交往当中。希望每一对“因为爱情”而相遇的恋爱,都能修成正果、长长久久!

该实验出自麻省理工学院著名经济学家Dan Ariely的《The Upside of Irrationality》。其结果很有趣,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尤为常见。

Part 1

实验人员找来100位正值青春年华的大学生,男女各半。然后制作了100张卡片,卡片上写了从1到100总共一百个数字。

单数的50张卡片给男生,双数的50张卡片给女生。但他们并不知道卡片上写的是什么数字。

工作人员将卡片拆封,然后贴在该大学生的背后。

实验规则:

1 男女共100人,男生单数编号,女生双数;

2 编号为1~100,但他们不知道数字最大的是100,最小的是1;

3 编号贴在背后,自己只能看见别人的编号;

4 大家可以说任何话,但不能把对方的编号告诉对方。

5 实验要求:大家去找一个异性配对,只要两人加起来的数字越大,得到的奖品越高,奖金归他们所有;

6 配对时间有限。

大家猜猜会怎么着?

这个实验设置很简单,就是要男女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异性,争取能凑到最大的总和。

实验是有奖金的,奖金金额为编号总和翻10倍。比如,83号男生找到了74号女生配对,那么两人可以获得(83+74)10=1570美元的奖金。但如果2号女生找到了3号男生配对,那么两人只能拿到50美元了。

Part 2

实验开始:

由于大家都不知道自己背后的数字,因此首先就是观察别人,很快分数高的男生和女生很快被大家找出来了。

例如,99号男生和100号女生。

这两人身边围了一大群人,大家都想说服他们和自己配成一对。

“来跟我一起嘛!我会给你幸福的!”

“我们简直天作之合啊!”

是的,有些人天生就自带“女神”/“男神”光环……谁都想和最好的“女神”/“男神”配对。

但人类的一夫一妻制决定了,人不可能同时和N个人配对,因此他们(高分者)变得非常挑剔,他们虽然不知道自己的分数具体是多少,但他们知道一定是比普通人的要高。

为什么?从这些追求者们殷切的眼神中就能够看出来。

自小是女神的人为什么被外界看起来更加“高贵冷艳傲慢”,是因为从小到大她们被太多形形色色的男生追求。追求者太多,哪有时间去一一好口相向?只能高冷艳一点把不合格的拒之门外才是最佳策略。

那些碰壁的追求者迫于无奈只能退而求其次,原本给自己的目标是一定要找90+的人配对,慢慢地发现80+也可以了,甚至70+或者60+也凑合着过了。

但那些数字太小的人就很悲催了,他们到处碰壁,到处被拒,被嫌弃。

据一位学生事后表示,在参加了这场 游戏 之后,他对人生的理解都有了不同……因为他在短短几小时里就感受到了人间的冷暖——他们背后的数字太小了(基本都是个位数),要找一个愿意配对的人简直是难上加难。

最后他们想出来的办法无外乎两条路:

一个是大家自己找个差不多的凑合凑合算了,比如5号和6号俩人配成一对,虽然奖金只有110美元,那也好过没有。

二是和对方商量,如果你愿意和我配对,那么拿到奖金的时候就不是对半分,我愿意给你更多,比如三七分或四六分等等,或者事后再请你吃饭,虽然请客吃饭花的钱肯定多过奖金数额,但是找不到人配对实在是太没面子了。(这个在现实中就有交易婚姻:交易条件包括房子、财产、其他物质不等、代际婚姻、假婚姻等)

经过了漫长的配对过程,眼看时间就要到了,还有少数人没有成功配对,这些人没办法了,只能赶紧草草找人完成任务。因为单身一人的话是拿不到奖金的……

最后的倒数阶段,没有配对的都胡乱找了个人。当然也有坚持不配对,单身结束 游戏 的大学生。

实验结束。

Part 3

心理学家发现,绝大多数人的配对对象其背后的数字都非常接近自己的数字,换言之中国古人说的“门当户对”还是很有道理的。

比如55号男生,他的对象有80%的可能性是50-60之间的女生,俩人数字相差20以上的情况非常罕见。

你们猜100号的女生的配对对象是谁?

好玩的是,100号女生的配对对象竟然不是99号男,也不是97 或95,竟然是73号男生,两人相差了27!为什么会相差这么多?

原来100号女生被众多的追求者冲昏了头,她采取的策略是“捂盘惜售”(因为她并不知道100是最大值,也不知道自己就是100号),她还在等待更大数字的男人,等到大家都配对完毕,她终于开始慌了。于是她在剩下的男生里找了一个数字最大的,就是那位73号幸运儿。她最后也尝试过去找90+的男生,但是人家都已经有女伴了,让他们抛弃现有的女伴跟她配对并不现实,何况已经配对了他们不会为了这点钱而损自己名声。

从中我们还可以总结出很多经验:

1、因为人太多地方太小,你并不可能跑去看每个人背后的数字;(空间,圈子,地域限制)

2、你只要看谁边上围着的人多,谁就是数字较大的人,而那些身边孤苦伶仃门可罗雀的人,肯定是数字小的,通过这个方法你可以立刻筛选出目标对象;(多数决择,光环效应)

3、小数字的人追求大数字的人一般都很辛苦,因为要大数字的人接受小数字的人总不是那么甘心,因此追求方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行,但更大的可能是你再怎么努力,对方也不理你。

这场心理学实验完全就是人类恋爱行为的实验简化版。

Part 4

我们每个人在遇到一个异性的时候,出于本能的就会开始评价对方的价值,这完全是下意识的。但人类的价值非常难评估,没有谁会把数字贴在自己的背后,人们还往往会故意夸大自己的价值。至于夸大的手段、浮夸的工具各种各样。

我们在生活中所遇到的人也远远超过了100 个,我们面临的是一个更加复杂的环境,这让我们做出决定的难度成倍增加。正因为选择的难度很大,因此人类进化出了一些很简单的指标。比如,我们更倾向于基于别人的判断来决定自己的判断。

实验让我们知道,如果爱情是一场精确的匹配 游戏 ,最最重要的是你自身的价值有多高(即背后的数字大小),而你采取什么办法去恋爱可能都是次要的。但和这个实验有个很重要的不同就是:人类 社会 实在太复杂了,一个人的价值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体现出来的,而且我们很难去判别一个人的价值。

还有一点就是,我们每个人眼中的价值标准都不一样,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么多元的爱情。张生与崔莺莺,白瑞德与郝思嘉,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些故事代代传颂,足以证实每个年代都有在世人看来“不可能”的爱情正在发生。

这里的世人是谁?就是那些“大多数人”,是你的邻居三姑八姨九舅舅隔壁学校的同学,甚至是你的父母。

这个 社会 的风潮是由这些“大多数人”去决定的,所以当你看到 社会 的价值倾向时,你看到的就是大多数人的标准。但大多数人的就一定是正确的吗?他们也许都不自知该用什么样的标准来对待爱情。

人云亦云是他们大多数人“发表意见”的最佳策略。对某些邻居三姑八姨来说,婚姻就是一桩买卖,女人是有折旧率的,所以越早嫁出去越好;男人对女人的选择是租赁而非购买……

其实,作为理性的经济人,这可能没错。婚姻本质就是一种利益交换,就像经济学里所有东西都可以量化,用等额的货币来取代。但是我们都是有感情有弱点的动物,婚姻的神奇在于,这种利益交换有时候是不对等的,而让它不对等的原因,是我们所说的变量。

这个变量叫“感情”。

一个教经济学的老头,曾经给学生说过爱情的经济学:

“姑娘,有一天一个百万富翁向你求婚,他愿意给你一切,这本来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算一下,你以为自己赚了一百万。但同时又有一个千万富翁看上你了,那么你与百万富翁结婚的机会成本就是一千万。也就是说,如果你嫁给了百万富翁,那么你会亏损九百万。”

这是经济学。

“我非常庆幸,我的太太经济学没有学好,那时候她非常漂亮我却没有钱,但她还是嫁给我了。”

这是爱情。

至于你,是被这些思潮所裹挟,还是有自己的爱情观,完全取决于你。

我觉得关于爱情很有趣的实验是吊桥效应,也叫兴奋转移:心如小鹿乱撞就是爱?

当我们遇到喜欢的人,情窦初开的时候,都会感觉过心跳加速,心如小鹿乱撞的感觉,我们就知道那就是爱上对方了。

可是并不是所有让你感到兴奋,心跳加速的感受就一定是爱上了对方!

科学家曾经把两组人放在两座吊桥上,一座吊桥是安全的,走过去很平稳。另一座吊桥是有点晃动的,有点危险。

然后,科学家安排同一位美女走到吊桥上与这些人相遇,并在一起走过吊桥后留下自己的名字和电话号码。

结果,在危险吊桥上遇到美女的人有很多的比例会给美女打电话。

因为,晃动的吊桥会让测试者心跳加速,感觉很兴奋和刺激,他们把这种感觉误以为是遇到这位美女产生的,以为自己爱上了对方。科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兴奋转移!

生活里还有其他的例子,例如:运动后遇到美女,和异性看恐怖**都会产生类似的兴奋转移现象!

如果你想要追心仪的人倒可以好好利用这个方法制造对方爱上自己的机会,但是不是真爱嘛,就要看你们之后的相处了!

爱上任何人的36个问题实验。

20多年前,心理学家阿瑟·阿伦(Arthur Aron)在他的实验室里成地让两个陌生人相爱了。

说他只需要两个步骤就能让你爱上任何陌生人,你信吗?

心理学家的实验是这样的:首先两个陌生人需要坐下来,轮流回答一个有 36 道问题的问卷。整个过程最多需要 90 分钟。完成之后你们需要闭嘴,然后相互凝视 4 分钟(#生命中最刺激的 4 分钟#)。

心理学家的理论是,你们相爱需要信任和亲密两个要素,问卷就是帮你达成信任的,凝视可以制造亲密感。听上去很狗血是吧,但是实验证明已经有初次见面的陌生人按照这个方法坠入爱河并结婚了。

宇宙中最重要的 36 个问题清单来了:

1 给你一个任意的机会,你会选择和谁共进晚餐?

2 你想要成名吗?以什么方式?

3 打电话前,你会事先排演吗?为什么?

4 你心中一个完美的日子是怎样的?

5 你上次唱歌是什么时候?对自己还是对某人?

6 如果你可以活到 90 岁,而且身心都保持在 30 岁的状态,那这 60 年你想要怎么度过?

7 关于怎么死去,你有没有过神秘的预感?

8 举出你和你对面这位的 3 个共同点。

9 你人生中最感激的是什么?

10 如果可以改变你的成长过程,你想要改变什么?

11 你只有 4 分钟时间,但请在这 4 分钟内尽量详细地讲述你的人生故事。

12 如果你明天醒来时能得到一种新的能力或品质,你想要的是什么?

13 如果水晶球可以预测你的未来以及一切,你想要知道什么?

14 有没有什么是你梦寐以求的?但为什么没有做?

15 你人生中最大的成就是什么?

16 友谊中你最珍视的是什么?

17 你最珍贵的回忆是什么?

18 你最糟糕的记忆是什么?

19 如果你知道你只有一年可以活了,你会改变你的生活方式吗?为什么?

20 对于你,友谊意味着什么?

21 爱与喜欢在你的人生中分别扮演什么角色?

22 轮流分享你认为恋人应该具有的好品质。总共分享 5 个。

23 你的家庭亲密、温暖吗?你觉得你的童年是不是比其他人更幸福一些?

24 你与母亲的关系怎样?

25 用“我们”做主语造 3 个句子。比如“我们都在这间屋子里……”

26 补全这个句子:“我希望有人可以与我分享……”

27 要和对面那位成为好朋友,他或者她最应该知道的事情是什么?请与他或者她分享。

28 告诉你对面那位,你喜欢他(她)什么?必须非常诚实,说一些你可能不会和第一次见面的人说的话。

29 分享一件你人生中的囧事。

30 你上一次哭是什么时候?当着他人的面还是独自一人?

31 告诉对面那位,你已经开始喜欢他身上的一些东西。

32 有什么事情是不能随便开玩笑的?

33 如果你今夜就会死去,而且没有机会和任何人说,你最遗憾的没有说出口的话是?为什么你还没有告诉他们?

34 你的家着火了,而且你所有的东西都在里面。在救出你的爱人和宠物以后,你还有机会安全救出一样东西。你会救什么?为什么?

35 你的家庭中谁死去会最让你困扰?为什么?

36 分享一个你的私人困扰,并向你对面那位请求解决建议,请他(她)以自己的方式来解决。然后,再询问他(她)对于这个问题的个人感受。

没有吧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个体社会心理现象指受他人和群体制约的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人际知觉、人际吸引、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顺从等。群体社会心理现象指群体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征,如群体凝聚力、社会心理气氛、群体决策等。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受到来自两个学科的影响。在社会心理学内部一开始就存在着两种理论观点不同的研究方向,即所谓社会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在解释社会心理现象上的不同理论观点,并不妨碍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应具备的基本特点。

第1章 社会心理学导论

第一编 社会思维

第2章 社会中的自我

第3章 社会信念与判断

第4章 行为和态度

第二编 社会影响

第5章 基因、文化和性别

第6章 从众

第7章 说服

第8章 群体影响

第三编 社会关系

第9章 偏见:不喜欢他人

第10章 攻击行为:伤害他人

第11章 吸引和亲密:喜欢他人和爱他人

第12章 利他:帮助他人

第13章 冲突与和解

第四编 应用社会心理学

第14章 社会心理学在临床领域中的应用

第15章 社会心理学在司法领域中的应用

第16章 社会心理学与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缘分如诗,真实又梦幻。让人遇到后,会变得谨慎又感性。面对爱情时,大家生怕遇错了人,付错了情;又会情不自禁,一步步陷入相思之中。当内心深处,彻底被某个人占据后,我们方才意识到“唯有相思不可医”。唯有不顾一切,努力成全爱情,才是对缘分最好的交代。若是一念错过了,漫长的余生里,大家都有可能活在遗憾之中。做错了事情,我们可以改过。

在情感的世界里最痛苦的莫过于爱而不得的遗憾,单方面的相思其实就是一个人孤独的狂欢,最终收获的也只是一个人的寂寞。女人都希望自己喜欢的那个人也刚好爱着自己,渴望一段浪漫的感情,但有的女人因为自身的原因,胆怯羞涩,一次又一次的错过。而有的女人敢于追爱,但努力过后还是发现对方并没有对自己动心,其实让一个男人喜欢上自己不是默默等待,默默奉献而是要懂得相处的智慧。

在经济学中,有一个“边际效用”理论,即是当人越是向往某种事物时,情绪投入的就会越多。换句话说,新鲜感越强烈,对其喜欢的程度就越深。反之,没有了期待,感情就会变得越淡漠。两性相处,尤是如此。没有了向往的爱情,一切只会成为一潭死水,让人失去兴趣。所以,与其一朝惊艳后的淡漠,不如日久生情来的稳妥。而让彼此“日久生情”的技巧,是学会“推拉”。“推”,即是在对方以为能不费吹灰之力得到你时,推开对方。

人生的旅途上,那个陪你走过一段时光的人,其实都是来渡你的。即使短暂的相处,也会让你的人生,闪现出耀眼的光芒,即便成为你的路人,也曾教会你如何去爱一个人。虽然说,这一生最美的场景,是有缘人的相遇。但是缘分再美好,若一个人释放出爱情的信号,对方却无动于衷。对方得不到回应的结果,就会从希望变为失望,也会让内心的爱意转淡,最终也就放手了。

天气预报节目的广告词是:“分享阳光,分担风雨。”我很欣赏这句话。它道出了做人的真义:分享。从广义角度来理解,分担也是一种分享。阳光需要分享,风雨也需要分享;快乐需要分享,痛苦也需要分享;收益需要分享,风险也需要分享。一句话,人生需要分享。

有一则关于苹果的故事流传很广。说有一个单位发了一筐苹果,里面有些苹果已经开始坏了。第一个人从已经开始烂的苹果吃起,结果吃到最后,一直吃的都是烂苹果。另一个人则从最好的苹果开始吃起,把坏得比较严重的苹果扔掉,结果吃到最后吃的大多是好苹果。其实,我最喜欢的一种结果,或者说,如果是我,我的做法是:留下部分自己吃,其余的拿来送人。学会与人分享,苹果就不会坏了。如果下次别人有了苹果,或是其他什么东西,他也会拿来与大家分享。即使没有回报,也避免了浪费,你也会得到施予的快乐。

有人给“朋友”下了个定义:朋友就是能在一起分享秘密的人。想想是有一定道理的。朋友间需要分享,分享你的痛苦与快乐,分享你的心事,分享你的秘密。把快乐与人分享,你得到的是双倍的快乐;把痛苦与人分享,你的痛苦将减轻一半。你愿意与别人分享,别人才愿与你共享。不懂得与别人分享的人,不会有真心朋友。

当然,一个人更愿意与人分享快乐,讲讲自己出彩的事,高兴的事,报喜藏忧,这相对容易做到。事实上,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人更需要分享痛苦。当你心中有压抑和痛苦的时候,你不妨让朋友、同事、同学和你一起分享。当你和别人分享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的心灵平静了许多。这是什么道理呢?我们来看一看爆炸和燃烧现象,也许就明白了。

在现实生活中,燃烧和爆炸是很普通的现象。学过物理我们知道,燃烧和爆炸其实是一回事,爆炸的实质就是燃烧,这是在有限空间和时间内的爆发,能量在瞬间释放,就产生了爆炸。爆竹就是根据这样的原理制成的。又如地震,古时叫地动,根据板块理论,大地随时都在动,如果能量积聚到了一定的程度,释放不出来,那就要地震。其他的现象还有火山爆发。

我们的感情也需要释放,但是要有所缓冲,如果思想上情感上瞬间的爆发,就要引发问题,甚至搞成神经病。与人分享你的情感,就是一种缓冲。把你的情况、你的痛苦、你的压抑找个人说说,仅仅是说说而已,他可能帮不了你什么忙,甚至连一个可有可无的建议也没有,仅仅陪你说说话,仅仅陪你流流泪,都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因为,这是一种缓缓地释放,说一说,哭一哭,心里就已经好受多了。有一些人,习惯于将痛苦和压抑自己扛,实际上他的心仍然在痛苦地燃烧,久而久之,如果长期没有向外释放,就可能在瞬间爆发,那就是“爆炸”,给自己、给他人、给社会带来极大的伤害。

分享是付出,也是收获;是舍,也是得。现在我们知道,“舍得”是一种极高的经营智慧。当年,万千浙商在风浪中崛起,全国都把目光投向他们,都想知道:浙商凭什么?于是,有了很多关于浙商的报道,得出了很多的答案。如果把这些答案归结起来看,就是两个字:舍得。有舍才有得,说白了,也就是一种“分红共利”的思想,你赚钱,也要让别人赚钱。现在的很多公司,就实行“分红”制度,让公司上下,让所有持有公司股票的人,都能分享公司的发展收益。

如果你机关算尽太聪明,就没有人想和你做生意了。曾经有一家非常有名的乡镇企业,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企业大了,要搞建设,“肥水不流外人田”,他们不愿意钱被别人赚走了,于是建起了砖瓦厂和建筑队;为了拉砖,他们建起了运输队;为了使运输队的货源充足,他们开始办煤矿;为了煤的销路,他们又办起了火电厂……就这样,这家红极一时的企业,被这些沉重的包袱拖垮了。事后,那家企业的老总在总结教训时沉痛地说:“钱是赚不完的!什么钱都想赚,结果连老本都赔光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574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