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沈明臣写的《别母》的诗意是什么

明朝沈明臣写的《别母》的诗意是什么,第1张

《别母》清代汪中七言绝句,此诗是汪中远行时与母亲依依惜别的写照。此诗是他远行时与母亲依依惜别的写照,行文朴素,用文字将自己的情怀记录,感人甚深。

汪中幼年丧父,母亲含辛茹苦把他抚养成人。可是等到自己长大以后,却仍然不能侍奉于母亲的床前,无法让母亲过上衣食富足的日子。这首《别母》诗就是为了表达对母亲的深情厚意而写的。作品写出了一个儿子对母亲的不舍与思念,但是却又不得不为了前程,为了让母亲过上更好的日子而远走他乡,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即将分别的点点离愁。

“细雨春灯夜欲分”。这是一句经典的景物描写。在诗人与老母亲分别的前夕,夜静更深,春雨绵绵,灯光如豆。这春夜、细雨、春灯的描写,不仅是当时真是清净的简单描述,更是为了突出一种悲凉、哀愁的氛围,仿佛就是诗人悲凉心境的再现。这一情景的描写,令人不能不想到唐代诗人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白头闲坐话艰辛”。在这充满悲凉,充满离情别绪的绵绵雨夜,母子俩坐在昏暗的灯光下“话艰辛”,都说些什么?母子分别,要说的一定很多很多,包含着多少年来母子二人相依为命的种种生活艰辛。回首往昔,母亲独自一人含辛茹苦地把自己养大成人,究竟有多少磨难那是可想而知的;说到眼下,虽然自己已经长大了,可是又不能侍奉母亲于床前。想到将来,前途又在哪里呢。凡此种种皆为“白头闲坐话艰辛”的范畴,况且天亮以后母子就要长久分别,因此才“夜欲分”还依然在交谈。

“出门便是天涯路”。天明之后诗人就要启程了,出门求功名也好,谋求生活之路也罢,总之一句话,儿子要离开母亲,远走天涯,与母亲天各一方,将不能守护孝敬母亲于床前了。无论对于儿子,还是对于母亲,这都是难以承受的分离之苦,悲凉、凄婉、牵挂、离愁的复杂心情是无法平静的。这一句是感情的又一次升温,是诗人依恋母亲,母亲牵挂儿子,母子深爱的牵挂的极致表现。

“明日思亲梦里人”。母子从此天涯海角,团聚之日遥不可知,因此,只有在睡梦里才能相见,就连最起码的话家常也变成了一中难以实现的奢望,蕴含了无尽的地叹息和百般的无奈。这一收呼应了全篇,升华了主题。

作品在语言上以朴实平白见长。全篇没有华丽的词藻,也没有使用典故,但是母子深情与凄婉悲凉的离愁别绪却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读来从心底滋生起强烈的情感共鸣。

沈明臣

沈明臣(1518~1596年),字嘉则,别号句章山人,晚号栎社长,鄞县(今浙江宁波鄞州区)人。明朝诗人,内阁首辅沈一贯叔父。

平生作诗七千余首,与王叔承、王稚登同称为万历年间三大“布衣诗人”。明臣著有《丰对楼诗选》四十三卷、《越草》一卷。另著有《荆溪唱和诗》、《吴越游稿》、《通州志》等。

中文名:沈明臣

别名:沈嘉则、沈栎社、句章山人

国籍:中国大明

出生地:鄞县(今浙江宁波)

出生日期:1518年

逝世日期:1596年

职业:胡宗宪幕僚

主要成就:万历年间三大“布衣诗人”,抗倭

代表作品:《丰对楼诗选》《越草》《荆溪唱和诗》《吴越游稿》《通州志》等

明史文载

胡宗宪尝宴将吏于烂柯山,酒酣乐作,明臣作《凯歌》十章,中有云“狭巷短兵相接处,杀人如草不闻声”。宗宪起,捋其须曰:“何物沈生,雄快乃尔!”即命刻于石,宠礼与渭埒。

著作介绍

《丰对楼诗选》明沈明臣撰。明臣生平所作诗凡七千篇,属其犹子九畴选定为四百篇,今未见传本。是集为广陵陈大科所校梓,凡为诗四千四百八十九首,较九畴所选增十倍。白居易诗尚以所存太富,有沙中金屑之憾,则不及居易者可知矣。

诗作选摘

凯歌

衔枚夜度五千兵,密领军符号令明。

狭巷短兵相接处,杀人如草不闻声。

萧皋别业竹枝词

青黄梅气暖凉天,红白花开正种田。

燕子巢边泥带水,鹁鸠声里雨如烟。

渔村夕照二首

洲前洲后尽垂杨,村尾村头满夕阳。

换酒醉眠高晒网,远山修竹正苍苍。

不知谁唱白铜_,杨柳村过即大堤。

_乃一声风断续,打鱼人背夕阳西。

凯歌

衔枚夜度五千兵,密领军符号令明。

狭巷短兵相接处,杀人如草不闻声。

萧皋别业竹枝词

青黄梅气暖凉天,红白花开正种田。

燕子巢边泥带水,鹁鸠声里雨如烟。

渔村夕照二首

洲前洲后尽垂杨,村尾村头满夕阳。

换酒醉眠高晒网,远山修竹正苍苍。

不知谁唱白铜鞮,杨柳村过即大堤。

欸乃一声风断续,打鱼人背夕阳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6188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