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八大英雄有哪些?

抗击疫情八大英雄有哪些?,第1张

抗击疫情八大英雄有:

1、张忠德

当张忠德作为国家中医药疫情防控工作专家组副组长,除夕赶往武汉,不少朋友问:“你都已经死过一回了,这把年纪干嘛还冒这个险?”

张忠德回答,年纪大了,信仰不能变,病人在哪,中医人的战场就在哪!疫情初期, 在国家发布的前两版新冠肺炎诊治方案中并没有中医药的内容。

但国家很快意识到这一点,1月19日,张忠德前往北京,和专家根据新冠肺炎患者病历资料,结合抗击“非典”的经验,制定了中医治疗方案,经全国专家组讨论,被写入国家第三版诊治方案。

抵达武汉后,张忠德接触了100多例病人后,提出了新冠肺炎的核心病机为“湿毒”。这一观点也被写入了国家第四版诊疗方案,并成为此后每一版方案中的重要内容。

2、刘磊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刘磊:这个仗我们越打越从容。

“院长,结果出来了,两例都是阳性!”1月14日清晨6时,深圳三院院长刘磊被手机铃声惊醒。那时,全国还都没有湖北以外的病例报告。

春运就要到了,深圳有1000多万流动人口,在深圳的湖北人180万,有专家研判,深圳将成为全国最危险的城市之一。

刘磊说, 1月下旬,医院每天都会收治几十名患者,最高峰的时候,一天收治60名。 “战区”一天天扩大,从一层楼,到一个病区,再到一栋楼,最后深圳三院都成了“疫区”。

形势严峻,刘磊最担心两个问题:一怕患者病亡,二怕医务人员倒下。因此,他要求,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医务人员,一个都不能倒。

同时,省卫健委领导、钟南山院士和省专家团队及时赶来,深圳市委、市政府给了史上最强的ICU队伍、充足的物资准备,短短两天,就集齐了60台呼吸机,5台ECMO。

世卫组织专家到深圳三院调研时惊叹地说:“整个欧洲都没有一家医院有这样充足的设备。如果我得了新冠肺炎,一定要来中国这家医院治疗!”

3、朱宏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党委书记朱宏:“请把我们派到最需要的地方!”

新冠肺炎疫情来势凶猛,2020年1月23号武汉封城。作为卫生战线的老兵、流行病学博士,朱宏立即召开医院党委会,向全院医务人员发出倡议。

17年前到小汤山抗击非典的24名队员写下请战书,按下红手印,发出了“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誓言。请战书迅速传遍全国,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的斗志。

2月10日,朱宏带队奔赴荆州。他向前方指挥部请战,前往洪湖:“南方医院前身是部队医院,善打攻坚战,敢啃硬骨头,请把我们派到最需要的地方!”

在荆州洪湖市,他们不到1天完成了重症病房改造,1天半完成了新CT的转运安装,2天搭建了核酸检测平台,3天搭建了新冠肺炎专病大数据平台和居民健康信息上报微信平台,实现了健康闭环管理,迅速遏制了疫情蔓延势头。

4、谢达贤

广州市白云区黄石街组织办公室专职副主任谢达贤:守好社区门,就是守好一座城。

广州有11个区2740个社区,实际管理服务人口超过了2200万。疫情防控对社区工作者是一场最严峻的挑战。如何守好社区门?广州市白云区黄石街组织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团工委副书记谢达贤分享了三个故事。

黄石街辖区内生活着45万人,外来人口超过三分之二,特别是城中村,小街小巷多,人员密集,需要大量的人员值守。

应该怎样设岗布防?谢达贤和同事们拟定了设岗初步方案,逐一实地查验,最后确定了72个岗点,一天内就走了3万多步。

春节假期,他把社区党员组成29支党员突击队,并发动“双报到党员” 参与值守。在广州的疫情防控中,有超过17万名党员下沉社区,6500多支党员突击队、先锋队、服务队冲锋在前,筑起了一个个牢不可破的社区防控堡垒。

5、刘世杰

广州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白云边检站民警刘世杰:当好祖国的“守门员”。

今年大年初一,本该是和家人团聚的日子,广州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白云边检站民警刘世杰却没回家。他和同事请缨进驻白云机场口岸隔离区留验室,参与处置了全省启动一级响应后,机场的第一起涉疫航班。

连续几天坚守留验室,到初六下班,他突然感到全身无力,自测体温385°C。医生让他马上隔离检查,那晚,刘世杰一个人坐在医院空荡荡的隔离室,心中五味杂陈,他害怕如果被感染,会影响更多的同事,会影响工作,影响家人。

当拿到阴性的核酸检测结果,刘世杰感觉自己像是重生。

3月28日中午,几个境外航班集中到达,300多名旅客有三分之一都存在发烧、咽部不适等异常症状。刘世杰8小时连续奋战,先后为91名高度疑似感染需送医院隔离的旅客办理了入境通关手续。

6、邓惠鸿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人传人”结论提供扎实流行病学调查证据。

“9个多月来,广东疾控人闻令而动、逆风前行,科学开展疫情监测、现场处置、风险研判等一系列工作,先后创造了12项‘全国第一’,形成的‘广东战法’在全国推广。”9月23日,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邓惠鸿分享了省疾控的战疫故事。

2019年的最后一天,当得知武汉发现多例不明原因肺炎,省疾控中心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全员取消休假,进入战备状态。

为了弄明白到底是不是“人传人”,疾控人员马不停蹄对采集的深圳病例样本进行复核,开展湖北以外全国首例新冠肺炎全基因组测序。结论很快明确:深圳一家5口感染新冠病毒,与武汉病例毒株高度同源!

省疾控立刻向钟南山院士报告了详细情况,为作出“人传人”结论提供了扎实的流行病学调查证据。“通过流行病学调查而实施的精准防控,全省共减少病例138万,疫情流行期缩短32天。”邓惠鸿说。

在湖北输入病例的快速增长期,省疾控提出对所有湖北来粤人员、对所有发热门诊患者进行核酸大筛查的建议。通过核酸大筛查,我省病例从发病到确诊的时间由原来的平均15天缩短到1天。

同时,省疾控提出对密接人员采取集中医学隔离,全省的密接阳转率从原来的688%迅速降为1%以下。他们提出的建议被写入全国防控方案、全国诊疗方案,多项经验在全国推广。

汕尾陆丰市发现本土疫情后,广东疾控人第一时间响应,65名流调人员和移动P3实验室,连夜赶赴陆丰,仅用了3天就检测样本15万份,摸查重点人群1万多人。

这起涉及汕尾、深圳两地的疫情仅用了7天就得到了有效控制,打了一场漂亮的闪电战。

7、林晖文

在战疫中,有一支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对病毒开展高科技作战的队伍。他们就是广东省公安厅科技信息化总队。副总队长林晖文讲述了大数据防控疫情的幕后故事。

流行病学调查中,很多人都会隐瞒自己的接触史。科信总队构建了 “潜在密切接触者分析模型”,成为流行病学调查的关键一招。

2月中旬,国家机关一名工作人员,被亲戚感染,但他当时并没症状,所以隐瞒了申报。大数据及时发现,当晚把他隔离,阻止他参加第二天的大会,避免了可怕的群体传染。

新算法破解风险评估的难题。复工复学,是疫情防控的晴雨表。深圳一家全国著名的高科技企业,受疫情影响,复工复产的时间延迟到2月9号,随后一再推迟,几万名员工,焦急期盼着。公司却说“政府没通知,谁也不敢随便复工”。

8、钟南山

2020年1月18日上午11时多,钟南山接到了国家卫健委电话,让他作为高级别专家组组长当天赶到武汉,对武汉的疫情进行调研。“国家需要我,我责无旁贷。”出发时,钟南山隐约觉得武汉的疫情并没有报道上表述的那么乐观。

当时,钟南山已经听到了一个消息,有一家六口人,其中5人去了武汉,回到深圳就得病了,这一家的亲家母没有去过武汉,也得病了,“这是聚集性感染非常危险的信号,是说明有没有可能人传人的信号”。

在武汉,钟南山要求当地给真实数据,“多少人感染,是否有死亡,是否有医生感染,这三个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信号和标记”。

2020年9月8日,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钟南山获得共和国勋章和全国优秀***员称号。

对此,钟南山说,自己是一个普通的医疗工作者,能够得到共和国勋章,想得更多的还是“责任”二字。

于是,他再次请战,希望参加国家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的平台建设,做好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灾害的各方面准备。

在2020年新年到来的时候,新型肺炎也随意而来,这使得本应充满欢乐的新年变得有些悲伤。在国家的号召下,人们纷纷的待在家里,不聚餐、不出门,积极的配合政府的工作。很多人也纷纷献出自己的爱心,为祖国捐款、捐物,作为公众人物的明星们更是以身作则,为国家奉献自己的力量。这其中让我最感动的就是韩红、胡海泉以及黄晓明。

韩红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已经知道很多了,基本上每次国家有需要的时候,她都是明星之中冲在最前面的。在这次疫情发生之后,韩红也在第一时间组织明星们捐款、捐物资,同时自己亲自将物资送到最需要它的地方。由于多日的劳累,韩红甚至因此住进了医院,为国为民的赤子之心,让每一个人为之动容。很多网友纷纷将自己的善款捐给韩红基金会,就因为他们这样的韩红让他们放心。

胡海泉和黄晓明在这次的疫情抗击战中,也展现出了作为公众人物的责任感。胡海泉亲自从国外背回了很多的口罩,给予了前线人员很大的帮助。教主黄晓明也曾多次为前线的医护人员们捐献防护服、口罩、酒精。同时也捐助了很多食材、生活用品,给了前线的工作人员最温暖的照顾。黄晓明在微博说到:希望大家都可以健健康康的,大家一起努力,一切都会过去的。从这一系列的行动我们也可以看得出,黄晓明的家国情怀,他能有如今的成绩,也可以说是理所应当。

我觉得越是在这样的时刻,越能更好的体现一个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无论是韩红还是胡海泉与黄晓明,他们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因为他们清晰的明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我想也正是因为有和他们一样的人的存在,我们才会在疫情来临之时,做到更加及时、有序的应对。希望这次的疫情快些过去,也感谢这些明星们在疫情期间所做的一切。

1、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护士单霞,为了避免交叉感染节约穿防护服的时间,在投入一线工作前,她剃光了及腰长发,单霞说:“头发没有了可以再长,首要问题是保护好自己的同时,尽力量去救更多人。”

2、一个95后的护士名叫李慧,响应医院应征参与一线工作,从除夕坚守工作到现在,这是她给医护部发来的一段话:

到现在我的家里人不知道我在干嘛,如有不幸,捐献我的遗体做研究攻破病毒,请大家也不要告诉我父母,唯一的要求请妥善安排我的家人。我虽然工作能力不强,但是关键时刻不会做逃兵。

3、在抗击疫情一线连续工作48小时的医生父亲,趁午餐时间给隔离区的儿子写字加油,两人同是医生,只能隔着防护玻璃,父亲给儿子加油打气。

中国有这么一句话: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现实版的上阵抗“敌”父子兵,让很多人落泪了。

韩红可以说是这次武汉疫情明星行动的第一人,从武汉出现疫情开始,就一直在帮助武汉筹集物资。因为很多明星朋友们的推荐和大家的信任,很多人都愿意将自己的捐款捐到韩红的基金会去。而韩红也没有辜负大家的信任,一直在不断的更新捐款人名单,同时还一直在更新韩红基金会使用捐款购买的物资的运送情况,内容详细到领取物资的医院名单。而很多的媒体也公开表扬了韩红基金会的认真负责。

其实对于疫情而言,最重要的不是捐款,而是物资。韩红之前参加过很多公益活动,也一直在追踪本次疫情的发展情况。而由韩红带领的韩红基金会也在日夜兼程的筹集物资。除了韩红自己有捐款以外,还有很多明星都参与到了这次捐款。韩红为了感谢这些捐款的朋友,也是在微博上公布了捐款明星的名单。但是筹集到捐款还远远不够,最重要的还是要购买到相应的物资,运送到需要的人手中。

疫情爆发以来,国内的医疗物资基本上已经处于断货的状态,虽然很多工厂在加班加点的生产,但是还是远远满足不了疫情的需要。而韩红没有在筹集到捐款之后就撒手不管,而是在资金到位的第一时间,四处联系厂家,商谈物资购买,同时韩红的一些明星好友也在积极与一些商家接洽,希望能够尽可能多的买到医疗物资,驰援武汉。在物资到位以后,韩红依然没有停下脚步,她在忙着为武汉运送物资。

因为基金会人手和规模的限制,人员紧缺,很多工作都只能由韩红亲自上阵比如运送物资的司机,韩红为了让湖北的医护人员以及病人们快点接收到物资,不辞辛劳的担任起了运送物资的任务,有的时候十几个小时都不休息,一直在开车。最后因为劳累过度,韩红病倒了,为了让关心自己的朋友们放心,韩红在微博晒出了自己躺在病床上的照片。看到虚弱的脸色苍白的韩红,很多的网友都表示非常的心疼。也希望韩红能够早日康复,韩红加油,武汉加油。

一张无心拍摄的《落日余晖下的背影》,感动了无数人。而除了这个画面,抗击疫情的战役中还有许多能让我们铭记和感动的瞬间被定格了下来。

在抗击疫情的战役中,有一群人,他们冲在最前方,用自己的平凡之躯为身后的亿万中国人筑起防护的堡垒,舍小家为大家,不眠不休,战斗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最前沿。他们是可亲可敬的白衣天使,也是最美的逆行者!在上海,有一群人,他们在各行各业、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奉献,无悔付出,共同守护我们的城市。

4月8日即将开展的《召唤——上海市抗击肺炎疫情美术、摄影主题展》上,主办方把发生在这群人身上的点滴难忘瞬间,用影像和文字图说方式汇集成故事集。

故事集位于“难忘的瞬间”展厅中央,采用长卷的方式,向观众缓缓道来,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使观众在观看照片的同时,有更深度的了解内容,更加有带入感,引起心灵共鸣。东方网精选了其中一些作品,一起来抢先欣赏——

落日余晖下的身影

素材提供: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3月5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刘凯医生,在护送病人做CT的途中停了下来,让已经住院近一个月的87岁老先生欣赏了一次久违的日落。落日余晖下,这一温暖瞬间被一旁的医院护工用手机拍摄下来。

一个病人,一个医生,抬头面向太阳的方向,金色的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前方坦坦荡荡,身后影子斜斜长长。在新冠肺炎疫情袭击下的武汉,这张照片不啻是个温暖的预言,拨开病毒的阴霾,阳光就在前方!

在医护人员精心照料下,照片中的老人现已康复出院,他再三感谢医护人员的精湛医术和辛勤照护,并表达心愿:“等疫情结束后,想用小提琴为医护人员拉一首歌,也希望他们能早日平安回家!”

男儿膝下有黄金

素材提供:王瑞兰

3月4日,一张来自武汉三院重症病区的照片打动了无数人。都说“男儿膝下有黄金”,而上海市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37岁的医生余跃天,在地上“跪”了整整10分钟,从患者胸腔中缓缓抽出500毫升气体,成功地让一位呼吸困难的患者转危为安。

看到这动人一幕,当时在场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王瑞华医生拿出工作手机,记录了这一感人的瞬间。

干皱却美丽的手

素材提供: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这是武汉前线护士的手,是戴了8小时防护手套后的手。它们虽然干皱,却很美丽。手的主人是90后的诸玫琳,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上海首批援鄂医疗队成员,工作在武汉金银潭医院北三楼重症病房。

1月26日中午,刚刚结束防护操作的她就穿上厚重的防护服与同事上岗了。由于病房里都是重症病人,多数无法生活自理,没有护工及家属,因此除了医护工作,病人的生活护理都得由护士来做。诸玫琳说:“理解病人的惶恐、不安和无助,我们才能成为他们患病期间最温暖的依靠。”

首日工作凌晨1点才结束,里层的工作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下班时脱下面罩,脸上尽是压疮;脱下口罩,己经全部湿透;脱下手套,手被汗水浸皱……

“对不起,他很难过,尽力了!”

素材提供: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一面面迎风招展的鲜艳党旗,一封封按满红色手印的请战书,一辆辆千里驰援的大卡车,以及宅在家里的普通民众,都在为抗击疫情做贡献。接下来我给大家分享一些2020抗击疫情感人故事素材。

1我不想哭,哭花了护目镜没法做事

一句朴实的话,让全国人民记住了这位大眼睛的姑娘——广东省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科ICU护士朱海秀。这个1997年出生的年轻女孩,因为工作强度和压力带着重重的黑眼圈。她告诉记者,来的时候没告诉父母,但是前几天被父母知道了。她说:“那是我22年以来第一次看到我爸哭。”

她不想对着镜头向爸妈报平安,她说:“我不想哭,哭花了护目镜没法做事。”眼泪就在眼眶里打转,她摆了摆手,说了句“对不起”。

2为了节省防护服,他第一次穿上了成人纸尿裤

张明轩是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师,也是河北省支援湖北抗疫医疗队中的一员。顾不上陪伴妻子和刚刚出生几个月的孩子,他匆匆赶去抗疫一线,来到武汉市第七医院重症病房。

这位90后小伙儿承担起了护理3位重症病人的夜班任务,由于防护服资源紧缺,为了减少出来的次数他第一次穿上了成人纸尿裤,而在张明轩所在的重症监护护理团队中60%以上都是90后。

张明轩说:“我们已经不再是大家口中的小90后,我们已经能够承担社会责任了,在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能够挺身而出。”

3开货车运送物资不求言谢的大姐

在武汉疫情全面爆发期间,有这样一个暖心又感人的事迹。一辆装载着31吨酒精的大货车最终安全达到了武汉,而运送物资的是一位四十多岁的女司机,她连夜赶路独自一人开了将近24小时的车,在将这些物资送去武汉的时候,她婉拒了工作人员的谢意,继续做着自己的工作,帮着大家一起卸货。

4你需要口罩吗免费的

在成都,一位小哥因为在地铁上发口罩的一段视频而走红,这一举动也让许多的网友为他纷纷点赞表示支持。他不停地向着地铁上一个个的人走去,“你好,需要口罩吗免费的。”背着小小的黑书包散发着大大的温暖,让人感动,非常具有正能量。

5疫情不退,我决不退

吕云妮是临安区疾控中心质管科科长。作为防疫一线中的业务骨干,早在疫情全面暴发前吕云妮就已忙碌在防疫工作上。春节前,临安出现了首例疑似病例,这让全区都为之一惊,也无疑在吕云妮的肩上又压上了一副重担。此后的她更加忙碌,连除夕夜也仍旧奋战在工作岗位上。“这个春节对我来说肯定是最难忘的,虽然不能陪伴在家人身边,但是如果因为我的工作能够让更多的人安全放心地陪伴在家人身边,这更加有意义。”如今她依旧忙碌在防疫一线,对她而言只要疫情一天不结束,她便只能说两个字:不退。

      张继先他是湖北省医院的中西医结合的一名呼吸科主任。她在2020年年初爆发的新冠病毒中,立下了不可代替的功劳。他是第1个将疫情上报的人,也就是疫情上报第一人。大家都知道今年的疫情是爆发在春节期间,也就是人员流动最频繁的一个时期。如果说他没有那么少的发现这个病毒,并且将并将其上报的话,后续会有多么大的一个灾难,都是不好说的。

      首先,张继先,他不唯书。所谓的他不为书就是遇见病情了,他会具体事情具体分析,并不是说一味的对照着书本来判定这个病情。本次病情他第1个发现上报,也是因为他在觉得病情很有可能是的时候就第一时间的进行了对比与排查。并在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第一时间将去上报。

      其次,张继先,做事不唯上。疫情上报呢,是需要有一定的流程的,而且上报之后呢,也是需要有一定的责任风险的。那么要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呢,他并没有被说是顶着一定压力的情况下,将这个已经上报了。他这样说呢,也就体现了他平时做事的不唯上。

      最后,就是张继先做出的这个事迹,他是帮助了很多的人。因为他的果断决策,因为他的第一时间上报,让后续的很多人都避免了,受这个病毒的荼毒。他的这一举措救了很多人,同时也为国家做出了一个很大的贡献。本次铝新冠病毒的斗争相当于是一场无硝烟的战役,而他做的事情就是第1个发现敌军的人。所以说他在这一次的战役中,起到了一个举足轻重的一个作用。正因为是他的存在,才让后续的很多人幸免于难。

1月22日上映了中国首部抗疫纪录片《武汉日夜》,看完简介后使我感触很深。

剧中的感人瞬间让人泪目,我再一次深刻的理解了那句话:并不是岁月静好,只是有人为我们砥砺前行。

平凡人的坚守

我们都是一个个的普通人,我们能做的只有在平凡中闪耀伟大。在疫情期间,白衣天使、志愿者、警察们就做到了,每一个普通市民也做到了。

而武汉人民虽然没有做到“闪耀伟大”,但他们做到了居家隔离,不聚集,不乱窜,不给国家添麻烦,尽了他们自已的责任与义务。

《武汉日夜》向我们展现了武汉面对疫情的最真实展现。在疫情期间,武汉没有了往曰的繁华,而是伤佛在一夜间按下了“静音键”。

没有了车水马龙的街头,没有了熙熙攘攘的广场,更没有的是小朋友快乐的玩需的笑声。有的是无人问津的黄鹤楼,有的是牵动人心的救护车的警笛声,还有的是ICU病房中医生的急促的呼吸声。

医务工作者的伟大

《武汉日夜》最让我感动的是白衣天使们摘下口罩和护目镜的那一刻,让我看到了2020年最美的面庞。从而也使人感受到了他们的不易,他们在这个疫情中的无私奉献。

即使时间过去很久,但他们的英雄事迹是不可磨灭的。

这也是这一代人所具有的时代精神,在《武汉日夜》里我看到了有一群人虽不能扛着枪冲在战场上,也不能穿上防护服在抗疫的一线,但是他们仍坚守后方,积极为乡村、社区做贡献,有人主动揽下消杀工作,有人主动在社区值班站岗,有人主动为隔离居民送生活物资……

重返旧日生活的幸福

武汉最美的是樱花,最好吃的是热干面。这就使得樱花和热干面成了武汉的标志。网络上最流行的一句话:樱花又重开了,热干面又“活” 了。这也表现出了人们对于武汉满满的爱,武汉不仅是中国的武汉也是世界的武汉。

整个疫情就很好的诠释一句话:寒冬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樱花在春季不约而至的开了,而我们中国人也依靠团结、拼博战胜了疫情,也使得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重新苏醒。

疫情中也使我看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以及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责任与担当。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为自已着想的情况下,也在考虑着世界。为世界上的很多国家都提供了宝贵的经历和医疫设备。

虽然现在河北、东三省也有一定的疫情,但是我不怕,因为有了武汉的成功,我相信祖国,相信医护人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79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