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1989年8月13,早上五六点出生,男

农历1989年8月13,早上五六点出生,男,第1张

  阳历生日为1989年9月12日八字五行个数2个木,1个火,2个土,1个金,2个水。本命属蛇,大林木命。五行木旺;日主天干为木,生于秋季。

  (同类木水;异类金土火。)

  以下结果为概论性分析,比较片面,仅供参考,使用错误后果自负!八字补救需要根据命局综合分析,具体请向专业老师咨询!

  四季用神参考日主天干木生于秋季,必须有金相助,但忌金太多,须有土、火才好,但忌水多。穷通宝鉴调候用神参考乙木生于酉月,上半月癸先丙后,下半月用丙先癸后,无癸用壬

  生肖个性根据分析,您的生肖为“蛇”, 守护您一生的本命佛为“普贤菩萨”,生肖性格如下:

  ①专心致志,认真负责。

  ②心灵手巧,思路敏捷。

  ③精力充沛,随和开朗。

  ④表面沉着,有时口快。

  弱点:有时动摇不定,心胸狭窄,有时钻“牛角尖”,性情多疑,不太信任他人。

  日干心性个性沉着,警戒心强,表面现象不愿与人争执,温柔含蓄,但感情脆弱。随风转舵,看人说话。

  日干支层次[乙亥][中等]虽处死地,却坐下为正印劫财帮身,故有枯木逢春之象。男命乙亥主得贤妻;女命乙亥主得贵夫,而且对夫忠诚。另外,女命乙亥非常漂亮。

  日干支分析为人和顺,幼年多灾,父母有刑,诚实待人接物,出来稍好;女人夫好、和睦相处、偕老,存心中正,中年财旺,防劳致病;婚迟子晚,子女防克,重拜义母,严教成才。

   根据四柱预测学部分专家学者提供的资料,归纳整理,个别字句有待考证,总体准确度较高

  您本命五行木太旺,肝胆机能比较弱,容易肝火旺盛,要注意胆固醇,三酸甘油酯的问题。

  根据命理分析,您天生肝胆功能比较差,在年轻的时候不会有太大的问题,顶多是肝火旺盛,长青春痘,容易烦躁等问题,但是如果您现在不照顾肝胆功能,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就很容易有胆固醇过高或三酸甘油酯过高的问题,甚至容易导致免疫功能衰退、肝功能异常、脂肪肝、肝硬化、胆结石、胆囊息肉、青光眼、白内障或视力病变等问题。因此您不能过度劳累,而且千万不能喝酒,要维持正常作息,早睡早起,才可以保护先天比较弱的肝胆功能。

  此外,所谓“病从口入”,人类大部分的疾病来源都跟饮食有关,根据中医理论,食物可以分成金、木、水、火、土等五种五行。您可能偏好吃酸的东西,像是泰国料理,或是酸辣汤等,应该都符合您的口味。因此,您的细胞中,充满太多“木”的五行,会导致健康,财运与事业的不圆满,建议您平时最好能饮食均衡,菜色均衡,则阴阳五行调和,生活美满幸福。

  五行生克制化宜忌木旺得金, 方成栋梁。

  木能生火, 火多木焚; 强木得火, 方化其顽。

  木能克土, 土多木折; 土弱逢木, 必为倾陷。

  木赖水生, 水多木漂; 水能生木, 木多水缩。

  五行之性木主仁, 其性直, 其情和, 其味酸, 其色青。 木盛的人长得丰姿秀丽, 骨骼修长, 手足细腻, 口尖发美, 面色青白。 为人有博爱恻隐之心, 慈祥恺悌之意,清高慷慨, 质朴无伪。 木衰之人则个子瘦长, 头发稀少, 性格偏狭, 嫉妒不仁。木气死绝之人则眉眼不正, 项长喉结, 肌肉干燥, 为人鄙下吝啬。

  四柱五行生克中对应需补的脏腑和部位肝与胆互为脏腑表里, 又属筋骨和四肢。 过旺或过衰, 较宜患肝, 胆,头, 颈, 四肢, 关节, 筋脉, 眼, 神经等方面的疾病。

  宜从事的行业与方位宜木者, 喜东方。 可从事木材, 木器, 家具, 装潢, 木成品, 纸业, 种植,养花, 育树苗, 敬神物品, 香料, 植物性素食品等经营和事业。

  三命通会乙日己卯时生,命主禄入庙堂,卯使乙居临官禄地,卯使乙居临官禄地,此人清秀美丽,如果月通木气或火气,尊贵。如果柱中有庚辛金克制木,必定损伤禄位,破坏命格,易得眼病。如果生于巳月或酉丑月,衣禄一般。生于辰月或戌丑未月,吉利;生于申月,也算吉利。

  乙亥日己卯时生,生月寅月或巳月,柱中没有庚辛,以日禄归时格论,官运亨通,清高尊贵。年月支只有卯,出家为高僧或道士。年月支只有戌,尤为发达,为人聪明而且有财有禄。

  月日时命理八月生:此月生人,前年十一月受胎,白露节后出生,文章显达,记忆机敏,四方多艺创造巧妙。但独立不宜,须合夥成事,正直无私。初限幸福,中年离乱,于不意中失败,晚年福禄济美。

  诗曰:为人端正貌堂堂,皆因前世性温良。今生宜多行善事,自然福禄寿绵长。

  十三日生:此日生人,金运可达,福禄有馀,遵守道德,受人敬爱,贵人提拔,命运通达,大有成功,获得幸福,福禄双收,女命富贵,金运之命。

  卯时时生:(上午五点起上午七点止为兔时辰)

  福多劳少,父母难常,兄弟难靠,出外经营,利路亨通,夫妻相克,先难后易,立身成功。

  适业:机械、演戏、文学、美术、宗教家、职员。忌人类。

  凶年:十六岁、付岁、五十五岁、七十二岁寿终。

  卯时头生,时头生人先克母,为人作事无始终,兄弟少力六亲难,离祖过房最安宁。

  卯时中生:时中生人父母全,男子居宦女有福,一生富贵庆有馀,六亲兄皆如意。

  卯时未生:时末生人先克父,十成九败运不通,初限不达苦劳禄,老年枯木再生花。

  星座运势:2010年

  年运势:处女座

  一句话点评:2010年是处女座面临冲击,坦然应对的一年。

  整体运势:★★★

  处女座今年整体运势很难说,呈现复杂的景况,虽然土星正式离开本星宫,但木星来到你的对宫冲击着,结合天王星做最后的反扑。会持续长久的冲击,但是这也代表难得的机会和转机,重点在于是不是能善用。至少完全脱离土星的阴霾,这是值得庆幸的。

  恋情分析:★★★

  今年处女座恋爱运有点复杂,变化莫测又奇特,很多宫位都呈现些许作用,大体来说运势还可以,对象与桃花都不错。如果能逆向操作,有别于以往的思维更新,对你会很有帮助的。有伴侣的你:关系有突然的进展,对方找上门来,考验你接受追求或是提亲。单身的你:偶然的邂逅,或惊喜的突破,是最美丽心动的。

  事业学业:★★★

  处女座处不论任何一年,功课都还是维持不错的。但当但对手很强劲,那就需要加倍努力,才能确保达到理想目标!

  处女座在职场上的新态度,心中感到辛勤的代价很值得,坦然面对一切挑战。不过仍不免易受到他人意见和环境的干扰,无法顺利果断。所幸时有机会贵人相助,要懂得珍惜和把握贵人运。

  财运分析:★★★★

  处女座本年度财运还不赖,有未来的感觉,却又能务实去迈进。透过合作和委托是有帮助的,但并不能完全依靠,仍需要以一般收入为主才行!稳定的收支平衡是很重要的。金融投资方面的运势,可能于半年的某一点忽然爆发,奇旺无比,仔细发觉先行了解,将能预见美好未来!

  生日密码

  9月12日 不知畏惧

  9月12日出生的人十分在意文字及语言的字面意义,他们不只是对字词用语很有兴趣,也深受各种语言和沟通问题吸引。此外,他们也非常喜欢有凝神倾听的听众,但是这并不表示他们是特别喜欢罗唆的类型,反之,他们非常了解节制的重要。事实上,大多数出生于这一天的人都很安静,而且也都非常注重个人隐私。一般说来,他们是很勤勉与努力工作的人,在某些情况下,他们比较喜欢行动本身代替一向很看重的言语来为自己表达。

  对9月12日出生的人来说,首先伦理方面的问题是他们非常关注的一个焦点。如果他们投身于公众或行政管理工作,不仅可以净化组织或社群团体的行为与活动,还可以设法使组织以一种更有效、顺畅的方式运作。如果必要的话,他们还会无所畏惧地面对所有的挑战与困难,且坚信最后真理永远会获胜。对他们来说,真理就是善。他们不是充满梦幻眼神的理想主义者,相反地,他们是非常坚毅且有批判能力的思想家,很难有什么事可以征服他们、让他们认输。此外,今天出生的人极端诚实,绝对不愿行贿及影响他人,在大部分的争议事件当中,宁可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可是,一旦热情被激起来之后,就会全心投入他们认为正义的一方。

  9月12日出生的人并不是很好相处的人,不管是在工作场所或家庭中,他们都很善于隐藏及运用各种保护装置来防卫自己,使得家人或同事很难突破这一层防护罩。可是,基于远离他人以便集中精神,以及为了维持对他们来说最为重要的心智平衡,他们认为避开人群是很有必要的做法。如果他们牺牲了隐私权这方面的需求,或许就会变得很紧张,甚至面临崩溃的后果。

  虽然今天出生的人都有雄心大志,却很笾与讲求实际,不可能成为盲目的乐观主义者。此外,在他们身上有种很强的批判,甚至是嘲讽的特质,使他们会瞧不起各种过度热心、歇斯底里或夸大的行为模式。他们认为,众在行为举止上都要表现得很自然,且该如实地实话实说。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出生于这一天的人都很喜欢在言谈中加入一些反讽或挖苦人的幽默,所以必须要小心防范不要到处树敌,特别是在犯罪行为充斥的黑道中,或是处身于高层政治及上流社会的环境时。

  对9月12日出生的人来说,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是否能妥善协调心智上和感官上的需求,并且控制住紧张与好批评的倾向,按时将自己从繁忙的公务中抽身出来,好好享受一段可以充分休息的美好时光。另外,他们还要建立起有意思的私人生活,包括亲密的朋友、家人与持久的爱侣,这些对于狂放不羁的他们来说,可能会是个很艰难的挑战。如果他们想将这世界所能提供的快乐据为已有,就必须学着和别人做有意义的分享与妥协。

  幸运数字和守护星

  9月12日出生的人会受到数字3(1+2=3)和不拘小节的木星的影响。受数字3影响的人经常会在自己的本行中爬到最高峰,同时也很可能变成专制的人。所以,出生于今天又比较喜欢支配他人的人,就必须好好留神防范这种特质。受数字3影响的人都很喜欢独立,所以,9月12日出生的人需要放松一下自己的统治权威,以便获取更大的自由,当然,或许他们也会对指挥他人这件事感到很厌倦。数字3当中的木星本质,会使人对未来与所投注的努力怀抱着高度积极、宽大和乐观主义者的态度;而木星和水星(处女座的主宰行星)的交会,则将带给人正直与诚实的特质。

  健康

  出生于9月12日的人容易罹患由压力所导致的心脏血管和消化系统方面的毛病,因此抽烟和过度饮酒都应该避免,有可能的话最好完全禁止,辛辣的食物也应该有所节制。温和无刺激性的三餐调配,不管是有助于长寿的食品或蔬菜,对他们的健康都有莫大的帮助。对他们来说,运动并不是棘手的事,因此每天至少要按时散散步,这算是最低要求。除些之外,必须留意的是,静坐的工作可能会损害他们的健康并带来慢性疾病。与人们之间亲密而温暖的关系,能帮助他们松弛精神并获取最迫切需要的睡眠。

  建议

  试着为自己建立起有尊严的私人生活。如果想活得长寿一点,就应该缓和一下对工作的狂热。不要承诺一些超出能力范围的事。当做是为自己所爱的人设想,要好好留意一下自己的健康。

  名 人

  欧文斯(Jesse Owens)美国短跑与跳远名将,曾在柏林奥运比赛时刻五面金牌,且在一天之内就在十大强手云集的情况下刷新五项世界纪录。

  香港影星张国荣,80年代以《风继续吹》走红粤语歌坛,后以《倩女幽魂》、《阿飞正传》等片成为**红星,《霸王别姬》的演出更使他成为国际红星。

  美国乡村歌星乔治琼斯(George Jones),一生出版过250张专辑。

  哈德逊(Henry Hudson)英裔荷兰籍航海家,曾探测北极和格陵兰,试图和儿子一起找出西北通道,却被叛变的水手放逐在海上。

  美国新闻从业人员与作家曼肯(HLMencken),也是讽刺家与编辑,作品有《美国语言》(American Language)。

  美国妓女工会领袖詹姆斯(Margo StJames)。

  塔罗牌

  大秘仪塔罗牌的第12张是〔倒悬者〕,他用单脚倒吊在树上。虽然他看来有点无助,事实上,他掌管沉思和精神面的力量,因此,当牌面正立时,表示认清极限、解决问题和拥有人文特质;牌面倒立时,则是在精神上有所局限有缺乏远见。

  静思语

  内在与外在世界之间的管道可以保持开放。

  优点

  正直、机智、不知畏惧。

  缺点

  冷淡、愤世嫉俗、封闭。

  您的性格

  你十分看重枝微末节,常为了小地方的完美而忽略了大局。你工作勤奋、重实际,优秀的你不仅慎重且具有乐於助人的天性,你具有服务精神,并充份享受施予的乐趣。

  因为有一股来自精神的力量支撑你行动力,所以你看起来总是忙得团团转,但却乐在其中。问题是你很难放松心情去享受休闲生活,要你停下来休息,受困扰的情况就像别人遇到难题一般。

  或许是因为你和「纯洁」脱离不了关系,你特别对人体的健康和卫生感到兴趣,有许多是素食者,如若不然,也会对日常饮食力行节制。你天生喜爱整洁并笃信精确,且性喜纯洁,有时甚而会因此至於洁癖之地步,为自己和别人带来困扰,也容易造成人际关系的阻碍。

  只要纠正上述的缺点,你悲天悯人的胸怀和温和的个性在在具备了良朋益友的条件,而你天生有所保留的态度反而增添了几许神秘魅力。

  您的事业

  由于天生欠缺领导能力你很难成为出色的主管,最适合担任幕僚工作,给予领导者合宜而稳当的帮助。基本而言,你找寻工作的前提是必须有稳定的收入,经济基础的坚实能予其充份的安全感。

  你最适合从事秘书工作——永远是一身整洁高雅的服饰,办公桌也收拾得有条不紊,给人清爽俐落的感觉,对老板交待的事情,更能够处理得条理分明。你喜欢一成不变的例行公事,因为井然有序是你所追求的目标。此外,凡是对任何有关分析方面的工作都能胜任愉快。

  你往往是出色的文学评论家,或是更倾向于喜欢沟通的本质,而从事新闻或播音员的工作。

  成功格言

  事迹挑剔,婆婆妈妈!你想成功其实不难,因为你对细节和计划处理得宜,但小心很易得罪别人。

  自我实力总检阅

  交涉力、管理能力、集中力、判断力、规律性、中立度和沟通力非常高的你,在工作上往往有一定的成就,可以做好管理层的工作,不会感情用事,成功度极高。针两头利相对地和合作伙伴只适宜君子之交,除工作之外,不宜有进一步的关系,一旦纠缠便会自觉麻烦多多。旺盛的好奇心令自我要求不断进步,太多的顾虑又会令你反复思量,复杂而矛盾的心理将你陷入不安的情绪之中,很容易产生神经衰弱,小心!

  最适合的职业

  保险员唱片骑师医生政府公务员售货员

  专栏作家编辑眼镜店护理员市场开发

  演奏家教师护士银行柜员经理人

  会计婚纱店语言导师牙医药剂师

  图书管理员社工兽医补习社手语导师

  小说家消委会助产士新闻记者书报社

  助导形像指导廉政公署心理学家速记

  大学教授地产翻译员电子技工接线,生

  宠物店评论员印刷社会福利

  您的爱情

  你具有洁癖的倾向,因而在情感生活上较难和别人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当你陷入情网时,很少直截了当的表达,而是以含蓄的方式,故而恋情看来颇为寂寞。

  爱情格言

  尽管多么渴望天常地久的爱情。却永远告诉对方,你不爱了的时候,随时可以走。

  您的爱情心理

  你是有志气的稳重知性派。

  志向坚定又稳重的你是知性派,因此不切实际、没有智慧的异性是不会令你注意的。唯有务实、冷静脚踏实地的人,才合乎当你情人的条件。但要配合你的步调相当不易,他必须要有能力主导有些霸气的你……

  您的理想对象

  你的理想对象是冷静踏实的人

  公历:1987年9月12日(星期六)6点

  农历:丁卯年七月二十日卯时

  春节:1月29日

  节前:丙寅年

  节后:丁卯年

  八字:丁卯 戊申 甲子 丁卯

  五行:火木 土金 木水 火木

  方位:南东 中西 东北 南东

  生肖:兔

  三才为: 水水木。释义如下:

  基础运佳,境遇安全,而可顺利成功,成功运也不错,因之亦可向上伸展发达,人格凶数,陷于行为不修,品性不端,恐过于放荡不羁之境,易生破乱变动或荒亡流败之虑,请好自为之,而得免于损折自福。若无凶数便无灾祸之忧。大吉

  骨重为:41两

  骨重越重越好,正常值为:46两 您的 正常

  此命推来自不同,为人能干异凡庸。中年还有逍遥福:不比前时运来通。

  兔

  性格纤细敏锐、天生脾气好。热爱团体生活,处事待人皆礼貌周到,是典型的人见人爱者。唯一缺点是存在着较强的嫉妒心,很容易被情感冲昏了头。

  9月12日 不知畏惧

  宫位:处女座18o-20o

  处女座三

  变动的土象

  9月12日出生的人十分在意文字及语言的字面意义,他们不只是对字词用语很有兴趣,也深受各种语言和沟通问题吸引。此外,他们也非常喜欢有凝神倾听的听众,但是这并不表示他们是特别喜欢罗唆的类型,反之,他们非常了解节制的重要。事实上,大多数出生于这一天的人都很安静,而且也都非常注重个人隐私。一般说来,他们是很勤勉与努力工作的人,在某些情况下,他们比较喜欢行动本身代替一向很看重的言语来为自己表达。

  对9月12日出生的人来说,首先伦理方面的问题是他们非常关注的一个焦点。如果他们投身于公众或行政管理工作,不仅可以净化组织或社群团体的行为与活动,还可以设法使组织以一种更有效、顺畅的方式运作。如果必要的话,他们还会无所畏惧地面对所有的挑战与困难,且坚信最后真理永远会获胜。对他们来说,真理就是善。他们不是充满梦幻眼神的理想主义者,相反地,他们是非常坚毅且有批判能力的思想家,很难有什么事可以征服他们、让他们认输。此外,今天出生的人极端诚实,绝对不愿行贿及影响他人,在大部分的争议事件当中,宁可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可是,一旦热情被激起来之后,就会全心投入他们认为正义的一方。

  9月12日出生的人并不是很好相处的人,不管是在工作场所或家庭中,他们都很善于隐藏及运用各种保护装置来防卫自己,使得家人或同事很难突破这一层防护罩。可是,基于远离他人以便集中精神,以及为了维持对他们来说最为重要的心智平衡,他们认为避开人群是很有必要的做法。如果他们牺牲了隐私权这方面的需求,或许就会变得很紧张,甚至面临崩溃的后果。

  虽然今天出生的人都有雄心大志,却很笾与讲求实际,不可能成为盲目的乐观主义者。此外,在他们身上有种很强的批判,甚至是嘲讽的特质,使他们会瞧不起各种过度热心、歇斯底里或夸大的行为模式。他们认为,众在行为举止上都要表现得很自然,且该如实地实话实说。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出生于这一天的人都很喜欢在言谈中加入一些反讽或挖苦人的幽默,所以必须要小心防范不要到处树敌,特别是在犯罪行为充斥的黑道中,或是处身于高层政治及上流社会的环境时。

  对9月12日出生的人来说,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是否能妥善协调心智上和感官上的需求,并且控制住紧张与好批评的倾向,按时将自己从繁忙的公务中抽身出来,好好享受一段可以充分休息的美好时光。另外,他们还要建立起有意思的私人生活,包括亲密的朋友、家人与持久的爱侣,这些对于狂放不羁的他们来说,可能会是个很艰难的挑战。如果他们想将这世界所能提供的快乐据为已有,就必须学着和别人做有意义的分享与妥协。

  幸运数字和守护星

  9月12日出生的人会受到数字3(1+2=3)和不拘小节的木星的影响。受数字3影响的人经常会在自己的本行中爬到最高峰,同时也很可能变成专制的人。所以,出生于今天又比较喜欢支配他人的人,就必须好好留神防范这种特质。受数字3影响的人都很喜欢独立,所以,9月12日出生的人需要放松一下自己的统治权威,以便获取更大的自由,当然,或许他们也会对指挥他人这件事感到很厌倦。数字3当中的木星本质,会使人对未来与所投注的努力怀抱着高度积极、宽大和乐观主义者的态度;而木星和水星(处女座的主宰行星)的交会,则将带给人正直与诚实的特质。

  健康

  出生于9月12日的人容易罹患由压力所导致的心脏血管和消化系统方面的毛病,因此抽烟和过度饮酒都应该避免,有可能的话最好完全禁止,辛辣的食物也应该有所节制。温和无刺激性的三餐调配,不管是有助于长寿的食品或蔬菜,对他们的健康都有莫大的帮助。对他们来说,运动并不是棘手的事,因此每天至少要按时散散步,这算是最低要求。除些之外,必须留意的是,静坐的工作可能会损害他们的健康并带来慢性疾病。与人们之间亲密而温暖的关系,能帮助他们松弛精神并获取最迫切需要的睡眠。

  建议

  试着为自己建立起有尊严的私人生活。如果想活得长寿一点,就应该缓和一下对工作的狂热。不要承诺一些超出能力范围的事。当做是为自己所爱的人设想,要好好留意一下自己的健康。

  名 人

  欧文斯(Jesse Owens)美国短跑与跳远名将,曾在柏林奥运比赛时刻五面金牌,且在一天之内就在十大强手云集的情况下刷新五项世界纪录。

  香港影星张国荣,80年代以《风继续吹》走红粤语歌坛,后以《倩女幽魂》、《阿飞正传》等片成为**红星,《霸王别姬》的演出更使他成为国际红星。

  美国乡村歌星乔治琼斯(George Jones),一生出版过250张专辑。

  哈德逊(Henry Hudson)英裔荷兰籍航海家,曾探测北极和格陵兰,试图和儿子一起找出西北通道,却被叛变的水手放逐在海上。

  美国新闻从业人员与作家曼肯(HLMencken),也是讽刺家与编辑,作品有《美国语言》(American Language)。

  美国妓女工会领袖詹姆斯(Margo StJames)。

  塔罗牌

  大秘仪塔罗牌的第12张是〔倒悬者〕,他用单脚倒吊在树上。虽然他看来有点无助,事实上,他掌管沉思和精神面的力量,因此,当牌面正立时,表示认清极限、解决问题和拥有人文特质;牌面倒立时,则是在精神上有所局限有缺乏远见。

  静思语

  内在与外在世界之间的管道可以保持开放。

  优点

  正直、机智、不知畏惧。

  缺点

  冷淡、愤世嫉俗、封闭。

一、雷克斯罗思的杜甫情结

肯尼斯.雷克斯罗思(Kenneth Rexroth, 1905-1982)并不是美国文坛举足轻重的人物,这主要是由于他不参加任何一个诗歌流派,独往独来,自成一体,他似乎游离于美国主流的诗歌传统之外。但是,雷克斯罗思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第一位重要的诗人,在传播中国文化方面,他尤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一)垮掉派出现以前的垮掉分子

雷克斯罗思出生在印第安纳州,后来长期生活在旧金山。他在美国的中西部度过了青少年时代,13岁时成为孤儿。他所接受的学校教育很不系统,他曾在芝加哥和纽约学习过绘画,当过画家、工人、专栏作家、记者和大学教师。

雷克斯罗思对诗歌创作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认为美国文学不应该从欧洲追根溯源,而应该从当地的印第安文化中汲取力量。他强调在诗歌作品中表现个人的生活经验,歌颂大自然和新生事物,抨击腐朽的传统和社会的罪恶。他对劳动人民怀有同情,他有着强烈的正义感,极端痛恨各种人为的灾难,对战争更是深恶痛觉。他曾声称他写诗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揭露一切邪恶"。

在创作技巧上,雷克斯罗思曾做过许多尝试。"他写过意象主义诗、立体主义诗、仿玛拉美的印象主义诗、仿阿波里奈尔的象征主义诗、超现实主义结构的诗、仿中国或日本风格的诗、有爵士乐队伴奏的诗、民谣体的诗、古香古色的山水诗等。"他非常注意从世界各国的文学中汲取营养,曾翻译出版了许多中国、日本、希腊、拉丁、西班牙和法国的诗歌。他认为诗歌既是一种结构,也是一种交流。他自己创作出来的诗接近口语化,清新明朗,亲切自然,具有中国山水画般的宁静和深邃。

(二)雷克斯罗思的《中国诗歌一百首》

雷克斯罗思在研究外国文化的时候,对中国古典诗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雷克斯罗思翻译的中国诗集有四、五种之多。他自己曾声称他沉溺于杜甫的诗达30年之久,受益非浅。他认为杜甫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非史诗非戏剧性诗人,在某些方面,比莎士比亚或荷马更优秀。至少他更自然,更亲切。"他清楚的看到,养育杜甫的文化是人类历史上最为优秀的文化,杜甫这样一位优秀的诗人关注的是"人的坚信、爱、宽宏大量、沉着和同情",而只有这些品德才能拯救整个世界。虽然杜甫没有任何的宗教信仰,但他关心普通人民的命运和处境,而这才是"唯一可能持久的宗教"。雷克斯罗思对杜甫的敬佩使他最后说出了这样的话∶"我30年以来沉浸在他的诗中。我深信,他使我成了一个更高尚的人,一个伦理的代理商,一个有洞察力的生物体。"

雷克斯罗思最早接触到中国文化是通过汉学家宾纳(Witter Bynner),宾纳介绍给他了一些汉学家的名字和著作,又介绍了一位在芝加哥大学就读的中国学生帮助雷克斯罗思学习汉语。在此之前,西方的学者一直推崇李白的诗作,认为李白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在宾纳的影响下开始研究中国诗歌的雷克斯罗思发现了杜甫的魅力,并扭转了西方学者长期以来持有的偏见。在雷克斯罗思的第一部译诗集中,杜甫的诗占有很大的比重,可见他对杜甫诗的偏爱。

雷克斯罗思一共译了杜甫的诗36首,其中有35首收在1956年出版的《中国诗歌一百首》一书中,还有1首收在1970年出版的《爱与历史的转折岁月∶中国诗百首》中。雷克斯罗思在翻译杜甫诗的时候主要依据了下列版本∶

1郭知达编的《九家集注杜诗》,即杜甫诗的中文原文;

2洪业(William Hung)的英译杜甫诗;

3艾斯库和洛厄尔合译的《松花笺》(Fir-Flower Tablets)中的杜甫诗英译文;

4欧文.冯.扎克(Erwin von Zach)译的杜甫诗德语译文;

5圣德尼(Hervey St Denys)译的杜甫诗语法译文;

6罗大冈翻译的杜甫诗法语译文;

7马古利叶(George Margouliers)翻译的杜甫诗法语译文;

8佩恩(Robert Payne)翻译的杜甫诗英译文。

在这么多参考本中,雷克斯罗思采用最多的是前三种,即∶杜甫诗的中文原文、洪业的英译杜甫诗以及艾斯库和洛厄尔合译的杜甫诗英译文。

在杜甫创作的众多诗作中,雷克斯罗思只翻译了36首。他在翻译杜甫诗的时候是否有所选择呢?答案是肯定的。雷克斯罗思在《中国诗歌一百首》的注解中说∶"我只选那些比较单纯、直接的诗,选那些文学典故、政治讽喻最少的诗。"其实,杜甫诗歌的内容总是与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的,杜甫的诗歌反映了诗人对普通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友爱,也反映出对统治阶级的怨恨和仇视。离开了政治背景,杜甫的诗歌也就失去了它的社会意义。所以,虽然雷克斯罗思在翻译杜甫诗的时候尽量选择那些典故少、政治背景少的诗,但任何人都可以想象,不可能有一首杜甫的诗远离这些因素。雷克斯罗思显然也了解杜甫诗歌的这一特点,于是他在翻译杜甫诗的时候不惜大刀阔斧地对原文进行删改,"用读者能理解的说法,来取代文学典故、政治讽喻,或是古代的文物用品等"。

雷克斯罗思认为,翻译诗歌应该有相当程度的自由,不能拘泥于原文,因为译者是为一个特定的时代特定的读者而翻译的,必须考虑到读者的接受程度。雷克斯罗思曾说过∶"一部伟大的翻译作品之所以能流传至今,多是因为它们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时代。"基于这样的原则,雷克斯罗思在翻译杜甫诗的时候就增加了许多自己的创造。而这样的创造却赢得了众多诗人和评论家的好评。

诗人威廉.卡洛斯.威廉斯(William Carlos Williams)曾赞扬雷克斯罗思的译诗集说∶"在我有幸读到的用美国现代语言写作的诗集中,这本书能侧身最富于感性的诗集之列。"他还说∶"王红公(即雷克斯罗思)翻译的杜甫诗,其感触之细致,其它译者无人能及。"汉学家宾纳也说∶"这些译诗,令人感到我们的心灵在古代的山水中复活了。我们与古人情感交融,化身为一。我即此古人,彼归何处?此古人即我,我何去何从?"诗人默温(WSMerwin)在1979年致友人的一封信中也详细地谈到了雷克斯罗思的译诗集给他的感受∶"有一天晚上,我又拿起他那本《中国诗歌一百首》,已经隔几年没读它了,我坐着一口气又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我心中充满了感激,更感受到这本书中那种鲜动的生命力。这本书我已经熟读了许多年了。"另一位诗人海恩斯(John Haines)曾坦诚地宣称,他自己创作的诗歌的风格偏向纯朴、简洁、明晰,就是受了雷克斯罗思翻译的杜甫诗的影响。

历史已经证明,雷克斯罗思的译诗集是继庞德《华夏集》(Cathay)之后的又一部影响广泛的中国诗英译文。无论从翻译的技巧上讲,还是从译诗集对后人的影响上讲,雷克斯罗思的中国诗歌译文都可以同庞德的《华夏集》媲美。

(三)中国诗意的《红枫叶》

雷克斯罗思年轻的时候曾走遍了美国的中西部地区,因而他创作的诗作也透露出山野的灵气。阅读他的诗作,我们仿佛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因为他的诗作同中国的山水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我们从他的诗作中可以看到中国山水诗中特有的宁静、深远、典雅和飘逸。

雁群从北飞向南

你远在 东方。

西风将向东

捎去信息,但

在这遥远的西方

东风永远不会吹动。

这首诗题为《失去的爱》,收在他的《新诗集》中。诗人借雁群从北向南飞的自然景象以及东风、西风的特点向读者暗示出信息交流的不可能性,于是失去的爱已经无法复得。

无月的夜晚。

在黑沉沉的天空

眼光透过几万里。

忧郁充满心田。

这首诗题为《无月的夜晚》,诗中表现出的意境是典型的中国式的。夜晚,没有月亮,漆黑的一片,人的心情也像这黑夜一样阴沉沉的。这种借可观的自然现象暗示人的主观情绪的创作方法是中国古诗中常用的,所以这首诗很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品味。

黎明前的寒冷

黎明前的寒冷

散在茫茫之夜,

凸圆的月亮之下,

孔雀相互啼叫

仿佛痛苦万分。

这首题为《黎明前的寒冷》的诗也是收在雷克斯罗思的《新诗集》中的。这首诗表现的意境同上一首诗是近似的。所不同的是,上一首诗中没有月亮,阴沉沉的夜空反衬出主人公忧郁的心境。但在这首诗中,月亮出现了,可是月亮的出现并没有给整个画面增添任何明朗的色调。黎明前的瞬间是一天之中最为寒冷的时刻,此时的月亮不仅没有令人悦目的效果,反而加强了画面凄清、寒冷的气氛。在这样一个安静、寒冷的夜晚,孔雀的啼叫更加突出地得以表现。它们的叫声在寂静的夜晚更显得悲哀、惆怅、伤感、痛苦。诗人借助这些自然景象很好地表达了主观的情绪。

雷克斯罗思在一首题为《红枫叶》的诗中讲述他驱车驶过一个小城,那里曾经住过他年轻时期的恋人。在这首诗的结尾,诗人写道∶

我驾车沿河而下,

看见一个男孩在桥上钓鱼

清水中

落叶漂浮

然后我向西,

驶入那茫茫日落。

这种带有淡淡伤感情绪的诗在中国古诗中可谓比比皆是。诗人借助自然景象表达主观情绪,让读者同大自然作直接的交流和接触,而不在诗歌作品中直接宣泄主观的感受,这就是艾略特提倡的寻找"可观对应物"的创作方法。而我们知道,这种方法最早是源于中国古典诗歌的,它是美国新诗运动期间美国诗人从中国古典诗歌中创造性继承的传统之一。

我们从上面的四首诗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雷克斯罗思在诗作中创造出的意境与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是相似的。1970年,雷克斯罗思在美国加州接受美籍华人钟玲女士采访时曾说∶"我认为中国诗对我的影响,远远大于其它的诗。我自己写诗时,也大多遵循一种中国式的法则(a kind of Chinese rule)。"他还进一步解释说,这种中国式的法则就是要在诗中表现具体的图景和动作及诉诸五官的意象,并创造一种"诗境"("a poetic situation")。所谓"诗境","必有一个特定的地点,一个特定的时间。……如果描写松林中远远传来一声钟响,一定是群山之中有座庙。用这种方式,能令读者置身于一"诗境"中,令他置身在一个地点,就像令他置身舞台之上,成为演员之一。……这是中国诗歌的一个基本技巧"。我们似乎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位美国诗人对中国诗歌意境的了解比雷克斯罗思更透彻了。 雷克斯罗思在上面引用的诗作中运用的意象也是中国式的。我们知道,大雁是中国诗人经常运用的意象,用来表达离别之情和思念之情,而西方诗人在诗作中是不用大雁作为主要的意象的。月亮虽然也出现在西方诗人的作品中,但其寓意是不同的。小桥、流水、落叶,这些意象也是典型的中国式的。雷克斯罗思在诗作中运用的这些意象

使我们不得不联想起中国诗人运用这些意象时所带有的寓意,毫无疑问,这充分表明雷克斯罗思接受了中国文化的影响。

雷克斯罗思,喜欢把翻译的中国诗揉合在自己的创作中。请看这样一首诗∶

野花野草

长在古老的庙宇

石阶上。太阳落到

青山之间。燕子

昔日在王府

画栋下筑巢

今晚却飞到

伐木匠和石匠家里

比石阶古老得多

是这石墙

平垒的巨石

盖满青苔蕨草。要是你

悄悄走近,模仿住在这里的

树蛙的叫声,你可以跟它们

交谈终日。

这首题为《山村》的小诗是由两个诗节组成的。第一诗节显然是雷克斯罗思翻译的刘禹锡的《乌衣巷》一诗。原文是这样的∶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可以看出,雷克斯罗思的译文同原文的意思相比还是有出入的。严格地讲,他的译文有几处误译和错译的地方。但我们也应该承认,原诗的基本意境已经翻译出来了。雷克斯罗思诗作的第二个诗节却完全是他本人创作的,可以说是由第一段的意境引发的联想。像这样一半是翻译、一半是创作的诗作在雷克斯罗思的诗集中也还有不少。他这样做也是模仿了庞德的。庞德的《刘彻》也是对中国一首古诗的改作。原文是汉武帝刘彻思念李夫人时所作的《落叶哀蝉曲》∶

罗袂兮无声,

玉墀兮尘生。

虚房冷而寂寞,

落叶依于重扃

望彼美之女兮安得,

感余心之未宁!

(四)一位叫"王红公"的美国诗人

雷克斯罗思喜欢在作品中把所参考的原文材料,当作是素材,当作是供他想象力高飞翱翔的出发点。所以我们欣赏雷克斯罗思的诗作,"不应该逐字探索,拘泥原文",而应该把他的诗作看作是他体验中国诗之后另外的创作,"有点唱和的意味",这样才能真正欣赏到他的诗作的好处与魅力。

雷克斯罗思对于中国诗的特点显然是十分了解的,他在译诗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突出了这些特点,这样就使得他的译文更加"中国化"了。杜甫有首诗叫做《阁夜》,其中的四行是这样的∶"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山河影动摇。"雷克斯罗思把前三行诗译成——

It is late in the year,

Yin and Yang struggle

In the brief sunlight

On the desert mountains

Frost and snow

Gleam in the freezing night

Past midnight,

Drums and bugles ring out,

Violent, cutting the heart

他把原诗中的每一个诗行都译成了三个较短的诗行,使原诗中每行的一个意象变成了三个意象,于是,译诗中的意象变得更加鲜明而突出。

评论家约翰.毕晓普(John Bishop)在读了雷克斯罗思翻译的《中国诗百首》之后说∶"这些英文译文大致有清晰和简明的效果。……然而,凡是多少下功夫研究过中国诗歌的人,都会因为这种清晰明朗,心中会觉得不太对劲。如果一首诗好象一眼就能看透,难免令人怀疑,是否遗漏了多层附属的、有根有据的涵义。"其实,中国诗歌表面上一目了然,但却有着深刻的内涵和意境。中国诗人往往不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怀,而是借助于自然景观暗示自己的主观情绪。所以中国古诗虽然表面看来很简单,但却十分含蓄,寓意深刻。而雷克斯罗思的译诗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中国诗的特点,我们甚至可以说,他的译文本身就是"一流的英诗创作"。

雷科斯罗思19岁的时候结识宾纳,开始对杜甫产生了兴趣。从那时起,他对杜甫以及中国诗歌的热情与日俱增。雷克斯罗思是一位无政府主义者,他认为杜甫诗中表现出的儒家思想"太过迂腐",但他对杜甫诗中表现出的一种悲愁和感伤的情绪是有着认同的,他认为杜甫的诗解决了"人在孤寂之时如何自处"的重大问题。由于雷克斯罗思对杜甫的诗作有着强烈的认同,所以他在翻译杜甫诗歌的时候,自觉不自觉地加进了"太多自己的经验和心情",有时甚至把杜甫的诗句当作素材和基础进而抒发自己的感情。我们阅读雷克斯罗思的译诗,很难分清哪些是他翻译的杜甫的诗句,哪些又是他自己的创作,他已经同杜甫融合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雷克斯罗思在发表他的第一部中国诗译诗集的时候,就为自己取了一个中国名字∶王红公,并把这三个字印在了译诗集的封面。从此,这三个字便永远地把美国诗人雷克斯罗思同中国诗人杜甫联系在了一起。

二、布莱、赖特与白居易的意象诗

在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初期,美国出现了具有超现实主义特点的深层意象诗,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罗伯特.布莱(Robert Bly, 1926-)和詹姆斯.赖特(James Wright, 1927-1980)。两位好友不仅持有相似的美学观点,而且都对中国的古典诗词怀有执着的追求和喜爱,他们都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模仿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他们是美国当代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两位作家。

(一)建立在理性主义之上的直觉感受

新超现实主义(New Surrealism)是在美国兴起的一个现代派诗歌运动,也许有人会把它归为后现代主义。它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兴起于本世纪20年代以法国作家布勒东(Andre Breton, 1896-1966)、艾吕雅(Paul Eluard, 1895-1952)、阿拉贡(Louis Aragon, 1897-1982)、苏波(Philippe Soupault, 1897-1991)等人为代表的法国超现实主义(Surrealism)。新超现实主义者自己不喜欢这个名称,他们更愿意说自己创作的是"深层意象诗"。这一派诗人抛弃有意识的"自我",也抛弃社会的存在,试图躲进"无意识的、唯我的宗教情绪"中去,认为只有潜意识才能认识真理。他们运用深层意象、"思想的语言"和"梦的文法",从超现实的、非理性的角度去批判和讽刺社会。新超现实主义的产生同1968年在美国纽约举办的达达主义(Dadaism)和超现实主义画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新超现实主义虽然是一个很松散的文学流派,但影响十分广泛,当代的许多诗人,尤其是30岁左右的青年诗人都热衷于超现实主义风格的诗作。其中布莱和赖特是新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

罗伯特.布莱,曾在《五十年代》(后改名《六十年代》、《七十年代》)杂志社当编辑,着有《静静的原野》(1962)、《身体周围的光》(1968,该诗集于1968年荣获美国全国图书奖)等诗集;

詹姆斯.赖特,着有《我们将在河边会面吗?》(1968)、《诗集》(1971,该诗集于1972年荣获普利策诗歌奖)、《两位公民》(1973)、《意大利之夏》(1976)等诗集;

布莱出生在明尼苏达州,曾就读于圣奥拉夫学院和哈佛大学,并在富布赖特奖学金的资助下赴挪威学习。他在政治上一贯激进,对越南战争、环境污染等问题一直持批判的态度。他曾提出"跳跃诗"的理论,要求在人的无意识中发掘诗歌创作的源泉。赖特出生在俄亥俄州的一个小农场,曾就读于肯庸学院和华盛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他在富布赖特基金的资助下到维也纳大学学习了一年。后来便致力于翻译外国诗人的作品,他还曾与布莱一道翻译了一些外国诗作。赖特也是一位有着强烈社会责任的诗人,他说∶"……我要描写自然美,我十分热爱大自然,但是这种追求总是被我作为一个人的责任所左右。一个人的生活比一棵梨树开花要复杂得多,它充满了痛苦。"

让我们先来读两首深层意象诗,体会一下诗人对现实世界的独特的感受吧。

保证

你永远不会孤独,你听到

秋天来时如此深沉的声音。**的

气流越过山岭,越过轻拨的琴声

越过闪电后的静穆,

在闪电来得及说出

名字之前——然后,

是浓云张开大嘴的

道歉。你诞生时就已注定∶

你决不会孤独。雨

会到来,沟渠满溢,一条亚马逊河,

长廊——你从未听到

如此深沉的声音,

岩台上苔藓,和岁月。你转耳倾听

静默意味着∶你不是孤独的。

整个大千世界倾盆而下。

在这首诗中,张开大嘴的浓云和倾盆而下的大千世界是诗人对现实世界的独特感受。这种夸张和变形可以说是诗人从本世纪初年的意象派诗人那里继承下来的传统。秋天来的时候带着声音,空气带着颜色,溢满沟渠的雨,这些声、色、形的错位和交融也是诗人的独特体验。从山岭到河流,从闪电到琴声,这种跳跃表面看来无联系,但却有着深层次的关联。

开始

月儿投到田里一两片羽毛。

黑黝黝的麦苗疑神谛听。

此时

万籁无声。

那儿,月儿的幼雏正试

它们的羽翼。

林间,一位苗条的女子

抬起她那可爱的面影,

她轻盈地步入空中,

冉冉地升上去了。

我独自站在一株老树旁,不敢呼吸

也不敢动弹。

我屏息倾听。

麦苗向它自己的黑暗处倾身,

而我也倾身于我的黑暗之中。

在这首诗中,诗人把月亮想象成了一种带羽毛的鸟,它把羽毛洒落到田里,还有一群幼雏在周围抚弄羽翼,这是一幅多么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象!在这万簌无声的夜晚,有一位婀娜多姿的女子迈着轻盈的步子升到了空中。是现实?还是梦幻?"我"躲在一株老树旁,静静地谛听这一切,生怕破坏了这美好的景致。从理性的角度讲,诗人在诗中描写的景象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发生的,但读者似乎愿意被诗作中描绘出的景象所打动。梦境与现实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超现实的图画。

深层意象诗是在意象诗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同意象诗有着类似的地方,它们都强调意象的并置和罗列,主张发挥诗人的主观能动性,要求诗人在诗作中表现独特的感受。但深层意象诗更加重视人的潜意识和无意识,因而它描写的感受在表面看来常常是荒谬的。布莱曾说,"深层意象诗是通过对无意识的开掘,使得想象的跳跃和比喻的转换成为可能,使意象从心灵深处跃起。"也许我们可以说,深层意象诗人形成了对客观事物的直觉感受、又对这一感受做了主观的理性加工之后而成的作品。

(二)对中国诗歌的借鉴

布莱在澳大利亚参加阿得雷德艺术节的"作家周"活动时,向中国作家代表团朗诵了他的一首题为《想到〈隐居〉》的诗。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首诗是他受到中国诗人白居易作品的启发之后写成的。这位身材高大的诗人在古朴的筝的伴奏下低声朗诵这首诗,中国代表团的成员把这一场景深深地印在了脑海.

布莱曾说∶"我认为美国诗的出路在于,向拉丁美洲的诗学习,同时又向中国的古典诗学习。"在与学者王佐良先生的交谈中,布莱对美国的诗坛状况不甚满意,但他也说,美国还是有一些好的诗人的。在他列举的"好的诗人"中,我们发现了詹姆斯.赖特、加里.斯奈德(Gary Snyder)、威廉.斯塔福德、雷克斯罗思(Kenneth Rexroth)等人的名字。而这些人或者同布莱持有相类似的观点,或者干脆就是中国诗歌的崇拜者。在布莱看来,美国诗应该继续摆脱英国传统的束缚,美国诗人要把创作植根于本民族的土壤之上,要创作出一种"生动的、色彩鲜明的、活生生的东西"。布莱自己也译过一些中国古典的诗歌作品,他还很喜欢李贺,认为李贺的诗里有真正出色的形象,"几乎是太狂了,连掩饰都无法掩饰"。布莱在仔细研读了中国古典诗歌之后得出结论说∶"在古代中国,各个层次的知觉能够静悄悄地混合起来。它们不是像冬天湖水那样分成一层又一层,而是不知怎的都流在一起了。我认为古代中国诗仍然是人类曾经写过的最伟大的诗。"

布莱似乎比较喜欢陶渊明的作品,他曾把陶渊明选进他于1980年编的一本名为《宇宙的消息,两重意识之诗》的诗选里,并在赠送给王佐良先生的那一本上题写了这样的话∶"这本诗选代表了我多年思考的结果。它以陶渊明开始,他是这本诗的祖父∶采菊东篱下……"他认为陶渊明是19世纪英国诗人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精神上的祖先。布莱的一首题为《菊》的诗就是"为菊的陶渊明而作"∶

1

今夜我奔驰在月光下!

深夜才跨上鞍。

马自己找路穿过荒芜的耕地

漆黑的影子引导着它。

2

离院子一里路马就直立起来,

它太高兴。漫无目的地

穿过田野,无所事事,真叫人舒畅,

肉体活着,就像一株花草。

3

从淡色的道路上归来,

晾着的衣服多么安静!

当我走进书房,门边

白色的菊花在月光下!

但我们还是可以看出,由于东西方审美情趣不同,布莱的这首诗远没有达到陶渊明诗作的意境。虽然在该诗的末尾,我们读到了"淡色的道路"、"白色的菊花"这样的意象,但整首诗作还是缺乏中国古典诗歌的宁静和恬淡。

布莱刻意在诗歌创作形式上追求中国诗歌的结构,他曾创作出这样一首诗∶

长时间的忙碌之后

几周伏案,终于能出门散步,

月亮已沉,徒步,无星,

没有一丝亮光!

在这旷野里要是一匹烈马向我飞奔?

我没有在孤寂中度过的日子

都白费了。

这首诗的前两行描写景物和环境,第三行是世人的遐想,而第四行则是世人的议论。这样的结构同中国古诗的结构是很相像的。联想到布莱在给中国作家代表团朗诵李白的诗句"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时的悠闲的心境和仪态,我们不能不感叹布莱对中国诗的深刻理解,也不能不感叹中国诗歌所具有的超越国界的魅力。 赖特是布莱的好友,也同样喜欢白居易的诗。他曾给自己的一首诗加上了这样的标题∶"读了一卷坏诗,心情抑郁,于是走向一处闲置的草场,央求昆虫来作伴。"这种命名诗作的方法颇有些像我国古典诗歌中的题记。赖特还曾创作了另一首标题很长的诗∶

在明尼苏达松树岛威廉.达费的农庄躺在吊床上而作

头上,我见到青铜色的蝴蝶

沉睡在黑色的枝头,

在绿荫中被风吹动,像片叶子。

山谷下,空房子后面,

牛铃一声接一声

走进晌午的深处。

我右边

两颗松树下,铺满阳光的田里,

去年马匹遗下的粪堆

发出火光,变成金黄的石头。

我仰身向后,当暮色四合,

一只幼鹰滑过,寻找他的家。

我已经虚度了一生。

这首诗无论是标题的选择还是整个诗作的意境,都使我们联想到中国古典诗歌,想到中国的山水画。

赖特的诗作中有一首是写白居易的∶

冬末,越过泥潭,想起古中国的一个地 方官

白居易,落发纷纷的老政客,

何苦徒劳呢?

我想起你

惴惴不安地进入长江三峡。

纤夫拉着你的船逆流而上,

送你去忠州城里,

混一个什么官差使。

我猜想,你达到时,

天已黑了。

但现在是1960年,又快到春天了。

明尼阿波利斯城的大石头

造成了我独有的沉沉暮色,

也有纤绳和激流。

元稹在哪里?你的好友在哪里?

大海在哪里?

那曾溶化了整个中西部的

无边寂寞的大海?

明尼阿波利斯在哪里?

我什么也看不见,

除了那株可怕的

经冬而愈黑的大橡树。

你在山那边找到孤零人的城市了吗?

还是紧握着那条磨损了的

纤绳的一头,

一千年都没有放手?

看过的几部 Syfy 的剧的设定都很有意思,比如这部 the Magicians。

到S02E13为止说的是这样的事情:魔法(类似电力供应)作为一种资源被神们所创造,也为神们所用。但是早期的造物主还留下了让其他物种使用魔法的方式,比如S02E13中出现的关闸的“电力工人”。按照Wikipedia上第二部的介绍,Neitherland的创造者(和造物主的关系?)还在这里留下了控制神们之外的魔法供应的开关。如此看来Fillory的Wellspring更像是某种转换器,把魔法转化为其他物种可用的形式。

到目前为止剧中涉及的世界包括地球(Brakebills University),Fillory(对应于一本童话书,创造者是Ember和Umber),图书馆(正常部分),图书馆(Poison room),Neitherland(用喷泉来连接不同的世界):

Brakebills 是一所魔法学校(graduate school),它从地球上根据天赋和其他因素(比如试图刻意跳过Julia和Alice)挑选学生,还根据学生的天赋来判断学生的类型和培养方式(比如Penny是traveler,可以往返于不同的世界之间,但是一开始能力不受控制)。

Fillory 是剧中的童话书所描绘的世界,有各种各样奇特的物种。创造者是Ember和Umber,而只有地球之子才能作为统治者。Ember是钟爱混乱,Umber喜欢秩序。所以当Umber借Martin(the Beast)之手假死之后,被吓得远离Fillory的Umber,在目睹了Martin之死后,就以制造混乱为乐,甚至不惜毁灭Fillory。

图书馆则是所有知识的存放之处,资深的管理员们往往也是能力不凡的魔法师。不过被认为足够危险的知识,都存放在Poison room中,包括弑神的方式。

Neitherland是所有世界的入口,有无数座喷泉,可以连接上述提及的所有世界。按照小说中的设定,甚至还包括恢复魔法供应的开关。

不同Syfy的这部剧看起来和小说还有一些区别,牺牲Ember和Umber重建Fillory是小说第三部的结局,但在第二季的最后已经发生了。不但如此,Fairy在最后还准备抢占Eliot和Margo的城堡。

一开始最主要的冲突来自the Beast,或者说Martin Chatwin,他在一开篇就轻而易举地戳瞎了Fogg的双眼。Martin的童年饱受寄养家庭的恋童癖的折磨,意外发现了Fillory,却被Ember驱逐。于是Martin分离了自己的Shade,不再受任何情感和道德约束。他用Wellspring来增强自己的力量,甚至足以说服Ember他已经拥有了弑神的能力。而在第一季末,傲慢的Martin果然第四十次轻而易举地屠杀了Quentin和Alice一行人,借助Ember力量的Alice也只是能逃过第一轮攻击并救活其他人。

看到这里,似乎Martin已经强大到可以把神们玩弄于鼓掌之中。可惜Martin只是个善于谈判的合纵连横者,一个极其出色的deal maker,甚至在最后Niffin状态的Alice面前还试图谈下新的deal。导致Ember心甘情愿被驱逐的“Umber之死”,不过是Martin和Umber做的局,Umber想逃离Ember一手制造的混乱而已。于是,Martin只是一个高级魔法师和出色的谈判者,在真正的力量(神界)面前一无是处。

后来的冲突来源于一系列神。比如Ember和Umber哥俩,但却被Quentin等人设计。还有Persephone(Our Lady Underground)和Reynard母子俩,Reynard是被Persephone不管不问的私生子,恐怕在神界也没什么像样的地位(Marina死前的一番挖苦多半都言中了)。在Reynard即将被Julia用死去的参议院John(Reynard强暴他人后的孩子)制成的子弹杀死之前,Persephone终于出现了,她带走了Reynard还归还了Julia的shade,并且警告她们弑神会有严重的后果。

人类和Fillory的魔法供应不过是神界魔法供应中泄漏的部分,当人类的行为不会危及神界的时候,他们并不关心。而当人类的行为产生足够的威胁(比如弑神,或者试图进入Poison room),会触发一系列应急预案(比如第二季末所有魔法供应被关闭)。而图书馆和Poison room的分别设立,恐怕就是为了审查出所有可能触发神界应急措施的书籍,典型的维稳手段。神界,the Beast 还有Brakebills,大概是比 Hogwarts 阴暗的多的隐喻:神们(最高权力的拥有者)可以把世界玩弄于鼓掌之中,底层的神(如Reynard)已经足以依靠自己的权力几乎不受约束地为所欲为,借助权力者(如 the Beast)也几乎可以为所欲为,芸芸众生不过是在神们一手设计的规则和制度下活着。

1970年代,第一次发现了乳腺导管内原位癌(DCIS)。在美国,每年有60000例DCIS病例,约占新诊断乳腺癌病例的四分之一。虽然DCIS属于癌前病变,但是需要积极治疗。如果不治疗,DCIS可以发展为浸润性癌,引起死亡。2005年的回顾性病例分析结果显示,在少数病例中,无积极治疗的乳腺癌死亡率约为10%-20%。近期的数据显示,积极治疗后的DCIS死亡率只有33%。这种差异与10%的同侧浸润性乳腺癌复发率(IBTR)有关,即使接受治疗(无放射治疗)的患者也是如此。目前,依据多个里程碑式试验结果来确定DCIS治疗方案。乳房肿瘤切除必须与放射治疗合用,以便减少局部复发率(特别是浸润性复发),随后加用抗雌激素治疗提升局部控制率。但是对DCIS的临床特点和基因特点有更多了解后,治疗相关风险不仅关系到治疗强度和不良反应,而且关系到身体、情感、经济等各方面。

确定放射疗法治疗DCIS的地位

4个里程碑式试验确定了放射疗法治疗DCIS的地位。4个随机试验比较了乳房肿瘤切除后辅助放疗和无放疗的效果,分别是美国国家外科辅助治疗乳腺和肠道项目(NSABP)B-17试验、SweDIC试验、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10853试验、英国癌症研究协作组织试验。每个试验都证实加用放射疗法能减少50%的同侧浸润性乳腺癌复发率(IBTR)。所有4个研究都证实了加用放疗能显著减少浸润性复发、减少乳腺癌死亡率。但是这些试验或对这些试验的荟萃分析结果未能证实放射疗法能延长患者总生存时间。

DCIS治疗去放疗的尝试

由于放射疗法未能延长患者总生存时间,研究人员观察了低风险DCIS患者不用放疗的效果。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E5194试验纳入肿瘤大小≤25cm的低级别/中等级别DCIS患者、肿瘤大小≤10cm的高级别DCIS患者共700名。肿瘤边缘阴性最小距离为3mm。随访12年后,1/2级DCIS患者发生同侧浸润性乳腺癌复发率(IBTR)为14%、3级DCIS患者发生IBTR为25%。在这期间两组的复发率都保持平稳状态。

丹娜法伯医院的试验提供了另一份数据。该试验纳入肿瘤大小<25cm、肿瘤边缘阴性≥1cm、1/2级DCIS术后患者。在这些低风险患者中,8年的局部复发率>13%,其中三分之一的患者是浸润性复发。

肿瘤放射治疗组(RTOG)9804试验同样评估了无放疗时DCIS治疗效果。与ECOG和丹娜法伯的单组试验不同,该试验患者接受保乳手术(BCS)后随机分入有放射治疗组和无放射治疗组。该试验低风险定义与ECOG试验稍有不同,肿瘤大小≤25cm、肿瘤边缘阴性最小距离为3mm、1/2级DCIS患者。由于获益不明显,提前终止了试验。但是即便在低风险人群中,放射疗法能显著降低同侧浸润性乳腺癌复发率(IBTR)(7年随访,有放疗1% vs 无放疗7%;P<0001)。另外,患者对放疗的耐受性良好。两组的3级急性毒性发生率相同(约4%),放疗组晚期毒性反应发生率<1%。RTOG 9804试验回应了ECOG试验结果,低风险患者如果不用放疗每年增加复发风险1%。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研究没有常规使用抗雌激素治疗。抗雌激素治疗比例分别为丹娜法伯试验0%、ECOG试验30%、RTOG 9804试验两组加起来62%。如果所有的患者都接受抗雌激素治疗,那么辅助放疗作用不那么明显。但是即便在严格监测的试验中激素治疗依从性也不高。专门评估内分泌治疗的NSABP B-35试验中患者依从性只有70%。

DCIS治疗去不掉放疗

有些人认为,由于没有随机临床试验能证明辅助放疗能延长患者总生存时间,那么很多DCIS患者乳房肿瘤切除后不用接受放疗。在随访过程中密切监测病情,如有指征时放疗可当做挽救性治疗。但是放疗不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不等于没作用。10年的DCIS相关乳腺癌特定死亡率只有3%。

比较总生存时间上的显著性差异,需要足够大的样本量。这就是基于人口的数据变得有用的原因。大数据不仅可以提供国家基本情况,而且可以让医生有足够的样本量评估治疗方案是否对疾病产生显著疗效。

对美国DCIS治疗和疗效的监测、流行病学、最终效果的研究(Sagara等)结果给了些提示。30000名患者的死亡率约为2%。但是加用放疗能降低死亡率,有放疗18% vs 无放疗21%。尽管有这些改善,约有40%的DCIS患者从未接受过放疗。值得注意的是放疗改善患者生存时间与以下3个因素有关:高级别肿瘤、年龄小于60岁、较大肿瘤。这些发现是个别随机对照试验中未能提到的。

Smith等在2006年首次提出了预后评分方法,涉及诊断年龄、肿瘤级别、肿瘤大小、粉刺病史等因素。Sagara等的试验结果显示,预后评分4分或5分(包含5分以上评分)患者使用放疗后减少了70%的死亡率,预后评分5分患者中也存在5%的差异(P=003)。这个发现在早期乳腺癌协作组织浸润性癌荟萃分析中得到证实,成为早期浸润性乳腺癌患者接受保乳手术和放疗能减少死亡率的重要证据。

预测因素可以帮助医生区分哪些患者更适合做放疗。前面所讲的Smith预测评分是有效的预测工具;另一个评分工具Van Nuys预测指数,但没有广泛使用,没有得到外界广泛认可。肿瘤基因分析成为区分低、中、高风险DCIS患者的新方法。先前提到的ECOG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低、中、高风险DCIS患者浸润性复发率分别为4%、12%、19%。近期的大样本量基因分析再次证明Oncotype DX DCIS评分可以预测局部复发。目前,关注点在低风险患者的高复发率(10年复发率为13%)和性价比。预测工具或肿瘤基因检测可以区分哪些患者获益于辅助放疗的数据较少。在一些病例中,这些工具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决定是否使用放射疗法。

另一个关注点是辅助放疗DCIS的治疗周期。随机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全乳房大分割放疗(3周)与标准放疗(5周)的疗效和安全性相同。加拿大单中心试验和区域分析研究也观察了大分割放射疗法治疗DCIS患者效果。此外,乳腺局部加速放疗时间小于1周(辅助放疗),且没有降低局部控制率,可作为特定DCIS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特定DCIS患者接受大分割和乳腺局部加速放疗能减少治疗时间超过50%,既能治疗肿瘤,又能保证胸部完整性。

ACR指南和NCCN指南

美国放疗协会(ACR)和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支持辅助放疗作为所有DCIS患者常规疗法。因为,没有明确数据证明可以放弃放疗。但是年龄较大和/或有明显合并症患者单做乳房肿瘤切除。这些指南中提到的影响治疗决策的因素有,患者年龄、合并症、局部复发的可能性(基于肿瘤级别、边缘、受体状态)等。需要记住的是3级以上或边缘阳性肿瘤患者复发风险高。

结论:研究者认为保乳手术辅助放疗是大部分乳腺导管内原位癌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放疗不仅减少局部复发,而且还可以减少浸润性复发。预后评分和肿瘤基因检测等工具尚不能区别哪些患者接受放疗后减少浸润性复发。

参考文献

1Virnig BA, Tuttle TM, Shamliyan T, Kane RL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of the breast: a systematic review of incidence, treatment, and outcomes J Natl Cancer Inst 2010;102:170-8

2Ward EM, DeSantis CE, Lin CC, et al Cancer statistics: breast cancer in situ CA Cancer J Clin 2015;65:481-95

3Collins LC, Tamimi RM, Baer HJ, et al Outcome of patients with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untreated after diagnostic biopsy: results from the Nurses Health Study Cancer 2005;103:1778-84

4Sanders ME, Schuyler PA, Dupont WD, Page DL The natural history of low-grade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of the breast in women treated by biopsy only revealed over 30 years of long-term follow-up Cancer 2005;103:2481-4

5Narod SA, Iqbal J, Giannakeas V, et al Breast cancer mortality after a diagnosis of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JAMA Oncol 2015;1:888-96

6Eusebi V, Feudale E, Foschini MP, et al Long-term follow-up of in situ carcinoma of the breast Semin Diagn Pathol 1994;11:223-35

7Wapnir IL, Dignam JJ, Fisher B, et al Long-term outcomes of invasive ipsilateral breast tumor recurrences after lumpectomy in NSABP B-17 and B-24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 for DCIS J Natl Cancer Inst 2011;103:478-88

8Fisher B, Costantino J, Redmond C, et al Lumpectomy compared with lumpectomy and radiation 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intraductal breast cancer N Engl J Med 1993;328:1581-6

9Holmberg L, Garmo H, Granstrand B, et al Absolute risk reductions for local recurrence after 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 after sector resection for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of the breast J Clin Oncol 2008;26:1247-52

10Julien JP, Bijker N, Fentiman IS, et al Radiotherapy in breast-conserving treatment for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first results of the EORTC randomised phase III trial 10853 EORTC Breast Cancer Cooperative Group and EORTC Radiotherapy Group Lancet 2000;355:528-33

11Houghton J, George WD, Cuzick J, et al Radiotherapy and tamoxifen in women with completely excised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of the breast in the UK,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Lancet 2003;362:95-102

12Fisher B, Dignam J, Wolmark N, et al Tamoxifen in treatment of intraductal breast cancer: National Surgical Adjuvant Breast and Bowel Project B-24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Lancet 1999;353:1993-2000

13Early Breast Cancer Trialists’ Collaborative Group, Correa C, McGale P, et al Overview of the randomized trials of radiotherapy in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of the breast J Natl Cancer Inst Monogr 2010;2010:162-77

14Solin LJ, Gray R, Hughes LL, et al Surgical excision without radiation for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of the breast: 12-year results from the ECOG-ACRIN E5194 study J Clin Oncol 2015;33:3938-44

15Wong JS, Chen YH, Gadd MA, et al Eight-year update of a prospective study of wide excision alone for small low- or intermediate-grade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DCIS) Breast Cancer Res Treat 2014;143:343-50

16McCormick B, Winter K, Hudis C, et al RTOG 9804: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trial for good-risk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comparing radiotherapy with observation J Clin Oncol 2015;33:709-15

17Margolese RG, Cecchini RS, Julian TB, et al Anastrozole versus tamoxifen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with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undergoing lumpectomy plus radiotherapy (NSABP B-35): a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hase 3 clinical trial Lancet 2016;387:849-56

18Sagara Y, Freedman RA, Vaz-Luis I, et al Patient prognostic score and associations with survival improvement offered by radiotherapy after breast-conserving surgery for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a population-based longitudinal cohort study J Clin Oncol 2016;34:1190-6

19Smith GL, Smith BD, Haffty BG Rationalization and regionalization of treatment for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of the breast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2006;65:1397-1403

20Early Breast Cancer Trialists’ Collaborative Group, Darby S, McGale P, et al Effect of radiotherapy after 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 on 10-year recurrence and 15-year breast cancer death: meta-analysis of individual patient data for 10,801 women in 17 randomised trials Lancet 2011;378:1707-16

21Silverstein MJ, Poller DN, Waisman JR, et al Prognostic classification of breast ductal carcinoma-in-situ Lancet 1995;345:1154-7

22Solin LJ, Gray R, Baehner FL, et al A multigene expression assay to predict local recurrence risk for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of the breast J Natl Cancer Inst 2013;105:701-10

23Rakovitch E, Nofech-Mozes S, Hanna W, et al A population-based validation study of the DCIS Score predicting recurrence risk in individuals treated by breast-conserving surgery alone Breast Cancer Res Treat 2015;152:389-98

24Raldow AC, Sher D, Chen AB, et al Cost effectiveness of the Oncotype DX DCIS Score for guiding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J Clin Oncol 2016;34:3963-8

25Haviland JS, Owen JR, Dewar JA, et al The UK Standardisation of Breast Radiotherapy (START) trials of radiotherapy hypofractionation for treatment of early breast cancer: 10-year follow-up results of two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Lancet Oncol 2013;14:1086-94

26Whelan TJ, Pignol JP, Levine MN, et al Long-term results of hypofractionated radiation therapy for breast cancer N Engl J Med 2010;362:513-20

27Ciervide R, Dhage S, Guth A, et al Five year outcome of 145 patients with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DCIS) after accelerated breast radiotherapy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2012;83:e159-e164

28Lalani N, Paszat L, Sutradhar R, et al Long-term outcomes of hypofractionation versus conventional radiation therapy after breast-conserving surgery for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of the breast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2014;90:1017-24

29Shah C, Vicini F, Wazer DE, et al The American Brachytherapy Society consensus statement for accelerated partial breast irradiation Brachytherapy 2013;12:267-77

30Kaufman SA, Harris EE, Bailey L, et al ACR Appropriateness Criteria®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Oncology (Williston Park) 2015;29:446-58, 460-1

31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 Breast cancer Version 22017 Updated April 6, 2017 https://wwwnccnorg/professionals/physician_gls/pdf/breastpdf Accessed July 9, 2017

视觉经典《纯真年代》

这部看上去相当古典的彩色**《纯真年代》的序片是奇特的 ,她一撮开开又落落的玫瑰 ,高速镜头细腻录记了这束花朵的开败过程 ,画面致景华贵柔美 ,音乐铺垫花蕾之后 ,演职员表自下而上 ,然而花瓣自生自灭 ,一切都显得艳绝 ,一切又都合情合理 ,花开花落发生得那么随其自然 。只是切片画页红得过份浓郁了 。仿佛鲜血连流 ,就如伤口凸裂 。血脉溅迸 ,好象才是这部**的潜埋主题 。血与乱 ,情和财 ,好象才是马丁 斯科西斯**风格的一贯品质 。

马丁 斯科西斯绝大多数的**属于黑色与暴力 。从马丁 斯科西斯执导的**《出租汽车司机》《好家伙》《基督的最后诱惑》《纽约黑帮》等等同一类影片看去 , 再来回头比较我们眼前的这一部《纯真年代》 ,过去那-些描绘所谓的纽约黑社会的** ,仿佛从样式上根本与 1870年代的美国上流社会毫不搭界 。 表面上影片《纯真年代》显得那么温情 ,那么炽热 。影片当中的男男女女们 ,都是那么的衷情守约 ,泥古不化 ,不肯弃情 。

然而深入影片一品 , 又觉得她们与他们 ,竟是那么的虚华 ,那么得孤独 ,那么命薄 。 但是不管怎么样吧 ,我的心里头 ,依旧还是格外的敬服《纯真年代》中女一号伯爵夫人爱兰 ,喜欢听她讲述给身边男人的徊碎言语 ,她对于自已心头的男主人公讲得那句心言 ,是明智又理性的 :“你要爱上我 ,你就会身败名裂 。 是你帮我看透了纽约 。” 这样一种女式话语 ,难道不是对于所谓纯真年代的一腔反讽吗 ? 不仅人物的贵族化语言 ,**画面的技术语言也是相当讲究的 ,比如 ,在影片一开的时候 ,跟拍男主人公纽伦的那一个长镜画面 ,居然把人物跟丢了的特情 ,是格外出奇的 。这个镜头的纯技术语言叫做“跟不上 ”。

至于在**故事情当中呢 , 她似乎也应该叫做“跟不上”吧 ? 我们观众会发现 ,早在这部影片《纯真年代》开始之先 ,片中男主人公纽伦已经跟少女主人公湄 布兰登订婚了 。订婚在那些年代 ,曾经是一个比较信任的社会化契约 。订婚在当时象征着男女双方一种自觉的行为约束 。订婚在所谓的契约社会时代甚至只是一种口头规范 。可是人们在订立契约的时候 ,如果没有任何凭证的话 ,可能会叫人产生不安全的感觉 。于是社会上就有了各式各样的契约手续 。在爱情上面 ,上流社会或是民间百姓当中 ,最为单纯的订婚契约 ,就应该是戒指了

然而 , 仅仅凭着那么一枚小小环状的金银圈儿 ,真的能够套住一个女人或者一个男人的心吗 ?归根结蒂的说 ,其实影片《纯真年代》讲的就是这个问题 。影片《纯真年代》中间的人人物物 ,还就真的恪守了大家各自的准则规范 ,做到了相安无事 ,做到了安份守已 ,做到了息事宁人 。 人们在更多更多的时候 ,所谓契约大概 , 只能是一种心理上的暗示吧 ?正如影片《纯真年代》当中的伯爵夫人爱兰给予纽伦的那种种心理暗示 。包括她在整部影片中大红紫深暖色调式的冷艳服饰 。

伯爵夫人爱兰一出场 ,已经是一位在欧洲离过婚的女人 。 也许必须为了逃避什么 ,伯爵夫人爱兰横穿遥遥大洋 ,独身来到了灯红酒绿的纽约 。 在纽约 ,伯爵夫人爱兰重新遇上了旧情人纽伦 。 彷徨她们之间的所有遭际 ,都是上天安排好了的 。 伯爵夫人爱兰在一次与纽约会见了离开的时候 ,有一个自己心内约定 :“当帆船航过灯标时 ,我若回首看呢 ,那么我就会来找你纽伦 。 ” 然而 ,在火红的夕阳下面 ,伯爵夫人爱兰独自 ,凄凄迎风守站江边 ,把冷冷的背影硬硬甩给纽伦 。幽幻似的音乐配合诗意**画面 。 画面正在诉说着她自己的分离 。画面正在诚守与别人的契约 。不过 ,伯爵夫人爱兰此刻并不只是因为良心发现 ,不只是为了自已表妹湄 布兰登的那一桩合法婚姻 。

爱兰心内知道 , 一个女人离婚实在不是时尚之举 。 她真的不想牵连她心里的纽伦 。 无论爱兰也无论湄表妹 ,她们在片中多次不经心的嚷嚷着私奔离家 ,或者高飞远走 , 双双跑到一个不受纽约上流社会制约与束缚的地方 。 我觉得这便是一种暗示 。 更重要的还是一种自我喑示 。 暗示之余还有忍受 。 而且必需强忍着 。相对湄表妹的忍 ,伯爵夫人爱兰的这种忍受 ,更加还属于一种相当的变型心理 ,我们从影片《纯真年代》里面知道 ,男主人公的心里面 ,肯定是有伯爵夫人爱兰的 。不但如此 ,纽伦也是她的最爱 。曾经是过 。现在也是 。

影片告诉我们 ,伯爵夫人爱兰离过了一次婚 ,她就在人情的形势上变得那么恶劣 。在那个年代离过一婚的女人 , 她便算完了 ,她为纽约不耻 ,她为世人不耻 。甚至为自我不耻 。离婚在十九世纪的美国上流社会是很不时尚的 。情况糟的还有 ,湄表妹深悟此道 ,所以她不离婚 。宁肯死扛 ,也不去离婚 。不管有没有感情 ,反正不离 。因为离婚曾经很不时尚 。 据有的离婚经验的朋友讲 ,她们在离的时候面若灿星 ,而且还美美的吃过离婚餐吧呢 。也许有些离异在今天 ,真的是一种美好选择吧 ?

对于用眼晴思维的新一代**人 ,导演马丁 斯科西斯一贯新奇的**画面 , 仍然还是属于黑暗与暴力的承续 。《纯真年代》也只是从前创意的另类翻版 ,只不过这一次在《纯真年代》里面 ,爱情成为主题的一页正面 , 爱情这一次在纽约的上流社会里面 ,成为一个倦缩着的主角 ,而且还是一只正在哭泣的羔羊 。 马丁 斯科西斯试图 ,把影片《纯真年代》里面的男主人公纽伦塑造成为一个划时代的英雄 。 大写成一个有爱心并且唤醒爱情的护花英雄 。然而**的结果却显著不行 ,人心浮华在奢华胶片的表面上漂淌不清 ,于是马丁 斯科西斯导演的纯真 ,终于失败了 。

我们观众在影片一次又一次的舞会 ,一簇又一簇的鲜花 ,一遍又一遍的偷情当中 ,不自觉地观赏到了一场关于女性离婚后的永恒悲剧 。 然而与女主人公的影子相随相伴 , 男主角纽伦的婚情不时爆发着解约婚契的危机 。这样一来 ,马丁 斯科西斯导演的这一部《纯真年代》的主部主题则逐步成为 :在一个并不纯真的年代或者场合 ,寻求或是保持人的纯洁幻想 。这种自由的追梦 ,让我联想到了巴尔扎克式的遗风 :野心勃勃 ,苦心挣扎 。同时也叫我们想到了曹雪芹一类的石头梦 :梦梁呓语徘徊 ,有贼心没贼胆 。

影片《纯真年代》的画面始终 ,沉郁在血淤般的笼罩之中 。 我在这140分钟长的片子中 ,甚至几乎没有看见到过**交待给我们的晴天白日 。 顶多也就是 ,瞥见过一腥半点纽约都市阴霾密布的雪色上空 。我的心里这时候 ,有一点不怎么习惯 ,在这样窒息的氛围之下 ,片中的所有人物 ,女人和男人们的做派仍然弥漫着假招子 , 那接近了正人君子式的不凡举止 ,谈吐手式显尽温文儒雅 ,内心深处却是挣狞暗淡 。 西装革履并不能掩饰得住浮华与虚伪 。 说这部**《纯真年代》是经了超豪华装修 ,我想一点不为过份 。

影片《纯真年代》应当是马丁 斯科西斯导演生涯中最为成熟和绝丽的一部华贵制作 。我佩钦着导演的巨制构想同时 ,也相当叹服马丁 斯科西斯对于影片当中异化情感的分寸把握 。 假如更加实在和具体一些讲 ,影片《纯真年代》的影响能力是深入而且巨远的 。她在影片当中所谓“厅式故事”的情节构架 ,深入影响着西方**创意同时 ,也大大的影响了九十年代东方**的故事设置 。 比如九十年代台湾香港艺术**中的客厅 ,舞厅 ,吧厅 ,餐厅之类所谓的“厅式交际” ,就此嚣张与弥漫成风起来 。如果再客观一点讲 ,横亘在我们观众的眼前的最恰实例 ,应属那一部仿旧的石库门**《长恨歌》的出台 ,《长恨歌》在样子上不也正是所谓“厅式交际”的一类范片吗 ?

然而 ,表象浮华的**《长恨歌》仿佛不有可能在创作境界上与《纯真年代》相提并论 。这部**《纯真年代》的结尾是发人深醒的一幕 。 男主人公纽伦老态龙钟 , 他端坐在巴黎谧静街角的一个石凳上 ,在迷幻般红颜涂冶的画面情景下 ,尽情遐思 。他的脑间和眼前 ,屡屡浮现出一幕又一幕的女身背影与倩脸 ,不是妻子湄 布兰登 ,不是美丽的薇诺娜 赖德饰演的娇妻 。 而是男主人公初恋过的那一位伯爵夫人爱兰 。 岁月和人华已经逝去 ,两女一男的故事演到最后 ,仅仅剩下了独单 。 苍桑的纽伦蹒跚离开 ,背身渐渐远去 ,默默消失在洋楼弄堂深处 。

想了又想 ,纯真的年代居然这么简单么 。一个人理想中的婚姻并不能够为了现实而活生生存在的 。 纯真年代只是为一场婚姻的活受 ,只是一记幻梦求宿苦情的符号 。 纯真年代并不纯真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863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