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安史之乱”,颠沛流离的杜甫来到成都,靠友人的帮助在西郊浣花溪搭建了草堂。可是小小的草堂,茅草盖就,根本经不住大风大雨。一次,秋风大作,开始了此诗叙述的故事。
诗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叙写茅屋为秋风所破的情景。“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写狂风破屋的情景,这风来得野蛮,差点把草堂的屋顶全给揭了。“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低者飘转沉塘坳”,卷走的茅草之多,吹得之高,吹得之远,令人目瞪口呆。“茅飞”几句一连串铺写,句句入韵,用了“号”、“茅”等五个开口呼、平声韵脚,对风声作了形象的描摹,也隐隐让我们看到了诗人愁苦、无奈的神情,很能传神。
第二部分写茅草被顽童抱去和诗人的叹惜。“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老无力”有种无奈,“盗贼”则充满愤怒。“公然抱茅入竹去”,顽童趁火打劫,在风中欢呼抢夺茅草,往竹林后边扬长而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顽童们不听招呼,把老人气的不行。吹散的茅草没法捡,能捡的又被南村群童捡了,诗人只好回来拄杖喘息。
第三部分大雨中长夜沾湿的苦痛。“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黑云压顶,天色渐晚,大雨跟着就来了。“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被子多年没换,冰凉如铁,不保暖了,再加上孩子睡相不好,被里也是破破烂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屋内雨脚如麻,它使你在床顶和地上到处摆盆,滴水丁丁冬冬,空气又湿又冷,桌上书卷遭殃。“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战乱以来六个年头中,诗人忧国忧民,长期失眠,这个风雨之夜就更别睡了。
第四部分抒怀。彻夜难眠的杜甫,此时想到的不是自己,不是自己的妻儿娇小,而是推己及人,想到了和自己一样的天下寒士,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感叹。作者接着作进一步的遥想,希望千万间广厦突现人间,即使只有自己的草庐破烂不堪,即使自己受冻致死,也值得啊!这种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这种胸怀人们、心系国家的忠心,如日月照千古,如苍穹之星辉,永驻人心间。
本篇句式参差,用了散文化的语言,在歌行体的运用上达到了十分自由的程度,挥洒收放,皆缘情而为
1606 张艺珈
这篇课文情感表达十分真挚。比如还没进入山中时“泉声极其清朗……已入山中”,这一句作者由泉声联想到了泉的影子,表达了作者对泉水的向往和憧憬之情。“那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绕我膝下的爱女”运用联想,作者将泉当作自己的爱女,说明作者已经爱上了泉。“山泉做娇儿之态……如铃的笑语”运用比喻,将山泉比作孩子的笑语,更加充分的表达了作者深爱上了泉。最后“在这泉水的交响之中……而成为主旋律”作者悟出人生哲理,通篇对山泉饱含深情,让读者也不由自主地爱上了山泉。
1606 郜娅含
这篇散文的语言极富感染力,作者采用多种修辞手法使读者获得“冲走污垢,留下深情”的感受。也使文章富有音乐美,旋律美和节奏美。作者由山泉而联想到自己的爱女,既写出了山泉“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也写出鼎湖山的年轻与活力。用四个分句形成一组排比,“那柔曼如提琴者是……飞瀑落下深潭”还在其中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赋予山泉强烈的旋律节奏美,使泉鸣的层次分明。句式长,节奏缓,读来盘旋幽长,如琴声在山谷中回荡,读这篇散文无异于聆听一首扣人心弦的歌。
1606 段玥如
《鼎湖山听泉》这一课的情感表达十分热烈,比如“那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话态……好一个调皮的孩子!”这句话运用联想,把泉水当作常绕在我膝下的爱女,好似掌上明珠一般,作者把泉水看作爱女,可以看出作者对泉水的喜爱之情。以及后文中“山不在高,有泉则灵”,“泉水就是鼎湖山的魂魂”,“我愿清泉永在,我愿清泉常鸣”……每一句都毫不保留,毫无遮掩地描绘出对泉水的热爱,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1606 温静岚
《鼎湖山听泉》是一篇游记性散文,表达了作者对鼎湖山的喜爱之情。“好一个调皮的孩子”表现出作者对泉的深深爱意,“山不在名,有泉则灵”这一处改写名句,表达了作者对鼎湖山由衷的地赞美。这篇优美的游记散文,处处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表现出大自然独有的美感与生机,令人向住。文章透露出作者的人生见解:历史是生生不息的,美感是充满生机的。
1606董树绮
此文的语言极具特色,将泉声描写得绘声绘色,扣人心弦。多次采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这些修辞巧妙地诠释了泉声的轻重缓急。使读者虽居家中,却能模糊地听到泠泠淙淙的“汩汩”声,使人仿佛身临其境,如痴如醉。如文中第八段“那柔曼如提琴者……飞瀑落下深潭。”这段话就巧妙运用了比喻、排比两种修辞,将泉声的层次感展现得淋漓尽致。柔曼的提琴声,清脆的弹拔声,厚重的倍司声,雄浑的铜管声,不就是那由弱到强的“汩汩声”吗?真可谓是妙笔啊!
1605 李婧茹
《鼎湖山听泉》这篇文章语言表达别具特色。如“那半含半露,遇见故远的娇态,使我想起在家散步时,常常绕我膝下的爱女”这句话,作者由山泉联想到爱女,既写出了山泉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又暗示了鼎湖山的年轻与活力。表达了作者对鼎湖山的喜爱之情。又如“山泉作娇儿之态,泉声则是孩子如铃的笑语”,把泉声比作孩子的笑语,传神地写出了山泉的活泼轻快,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泉声的无比热爱之情。本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1605 张嘉冉
《鼎湖山听泉》这篇文章语言十分优美,全文透射出一种美的气息。“山泉作娇儿之态,泉声则是孩子如铃的笑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山泉的活泼轻快,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美感。仿佛还没有看到泉水,就从泉声中感受到了泉水的美丽。“到此已无尘半点,上来更有碧千寻”,这副楹联指出补山亭空气清新,沁人心脾,也指泉声悦耳,令人心境脱俗,忘了尘世的烦恼。这篇文章的语言美令我心旷神怡。
1605 张硕杰
《鼎湖山听泉》一文情感表达十分强烈。“泉声极清朗……已入山中”,表现出作者欢喜的心情,为全文尊定了欢快的基调,又如“山泉作娇儿之态……如铃的笑语”,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泉水的喜爱之情,更加突出了山泉的活泼轻快。这篇游记散文,处处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
1605谢书嘉
我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进行赏析。文章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对鼎湖山听泉的感受进行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泉水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山只露出窄窄的一段绿脚,齐腰以上,宛如轻纱遮面,看不真切”,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雨雾蒙蒙的山比作轻纱遮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的朦胧美。“山泉作娇儿之态,泉声则是孩子如铃的笑语”,运用比喻,体现了泉水的欢快,也反映了作者愉悦的心情。读这篇文章,我仿佛从作者清新俊逸的语言中看到了泉水的样子。
我从文章的内容选材上对它进行赏析。文章没有直接从泉的正面描写,而是通过对它的声音进行一系列的描写。使内容更加丰富,更引人注意,也使泉水有一种朦胧美。
“泉水在林木疏朗处闪过亮亮的一泓,再向前寻,已不可得。”体现了泉水的欲近故远与隐蔽。“那柔曼如提琴者……落下深潭。”更给人以一种想要掀起泉水轻纱的感受。别具匠心的选材,使文章的意蕴达到更高的一个层次。
1605王姿融
学了《鼎湖山听泉》这篇文章,我认为有两处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第一处是它的写作顺序纵横交叉。“纵”是时间顺序,如“已近黄昏”“晚饭后”“入夜”等,都是明显的时间词;“横”线是行踪顺序,如“过了寒翠桥”“进山”“补山亭”“庆云寺”等,都是明显的地点词,这样写可以使文章结构紧凑,层次分明。第二处是它的语言有特色,如“那柔曼如提琴着者……飞瀑落下深潭”,这句话运用博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赋予了山泉强烈的旋律美、节奏美,准确生动地写出了泉水的情态。
1606宋甜欣
《鼎湖山听泉》这篇文章的语言非常优美。例如第一自然段中“过了寒翠桥……已入山中。”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泉水的活泼性格,富于生机。“远近高低,树木枝缠藤绕,密不分株,沉甸甸的湿绿,犹如大海的波浪,一层一层,直向山顶推去” ,这句把远近高低的树木比作大海的波浪,写出了树木不仅多、密,而且有层次。全文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与对鼎湖山泉声的喜爱之情。
1606燕诗钰
《鼎湖山听泉》,文章结构非常巧妙。重点是“听泉”,而文章开头却写了鼎湖山的气候条件。目的是为了下文的听泉作铺垫,是作者从想看泉发展到听泉的重要前提,而在文章第四段,作者写到亭前仰观,文章第六段写作者绕寺前庭园漫步,这些也是为了后面写听泉的独特感受蓄势,并且做到了自然过渡。
1606郜欣怡
《鼎湖山听泉》这篇文章中的情感表达十分细腻,深入人心。“那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使我想起在家散步时,常常绕我膝下的爱女”这句话,作者将山泉视作爱女。表达了他对山泉的情感丝毫不输对自己女儿的喜爱,写出了他对山泉的向往与热爱。“山泉作娇儿之态,泉声则是孩子如铃的笑语。”这句话中,将山泉比作孩子,表达了作者希望山泉永远是最纯真的模样,写出了他被泉声所感染,身心都得到了净化与升华,使他深深感悟到了“此中精神”。“入夜……我愿清泉长鸣。”写出了我借宿寺内听着泉声的变化奇妙,引我深入其中,不能自拔。写出了我听泉的仔细与听完泉后的感悟,体现了我对自然的尊重与喜爱。
1606段一楷
《鼎湖山听泉》的语言十分优美。比如“山泉作娇儿之态,泉声则是孩子如铃的笑语”,这句话作者把泉声比做儿童的笑语,可见鼎湖山的泉声是多么动听。后来作者又把泉水看作自己膝下的爱女,更突出了泉声的魅力。文末作者又用大量笔墨把泉声比作提琴、弹拨、贝斯等乐器发出的美妙声音,可见诗人是无比热爱山泉啊!读了作者这篇文章,我觉得我虽然身在教室,但是灵魂早已跟随作者游遍鼎湖,那里不是自然景区,而是人间仙境。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叙述作者的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经历,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是杜诗中的典范之作。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代: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白话译文
白话译文
八月里秋深,狂风怒号,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嘴唇干燥也喝止不住,回来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像墨一样黑,深秋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了。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一下雨屋顶漏水,屋内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房顶的雨水像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自从安史之乱之后,我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房子在风雨中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是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我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公元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八月。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又辗转经同谷(今甘肃成县)到了巴陵。公元760年(乾元三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
不料到了公元761年(上元二年)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诗人由自身遭遇联想到战乱以来的万方多难,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间创作的一首歌行体古诗。
全篇可分为四段,第一段写面对狂风破屋的焦虑;第二段写面对群童抱茅的无奈;第三段写遭受夜雨的痛苦;第四段写期盼广厦,将苦难加以升华。
前三段是写实式的叙事,诉述自家之苦,情绪含蓄压抑;后一段是理想的升华,直抒忧民之情,情绪激越轩昂。前三段的层层铺叙,为后一段的抒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此抑扬曲折的情绪变换,完美地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杜甫诗“有集六十卷”,早佚。北宋宝元二年(1039年)王洙辑有1405篇,编为18卷,题为《杜工部集》。钱谦益编有《笺注杜工部集》。杨伦说:“自六朝以来,乐府题率多模拟剽窃,陈陈相因,最为可厌。子美出而独就当时所感触,上悯国难,下痛民穷,随意立题,尽脱去前人窠臼”。
在杜甫中年因其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他的诗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
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
杜甫流传下来的诗篇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杜甫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
表达作者忧国忧民,体察民情的宽广胸怀和要求改革社会现实的崇高理想。把自己的命运抛之度外,保证国家、百姓的命运。沉思中振作,抒发体察人间的冷暖,表现出作者济世的情怀。以民为本的思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间创作的一首歌行体古诗。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代: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译文:
八月里秋深,狂风怒号,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嘴唇干燥也喝止不住,回来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像墨一样黑,深秋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了。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
一下雨屋顶漏水,屋内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房顶的雨水像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自从安史之乱之后,我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房子在风雨中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是山一样?
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我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八月。公元760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
不料到了公元761年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诗人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
赏析: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前后用七字句,中间用九字句,句句蝉联而下。
表现阔大境界和愉快情感的词如“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欢颜”、“安如山”等等,又声音洪亮,从而构成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
恰切地表现了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激情和火热希望。这种感情,咏歌不足以表达。
所以诗人发出了由衷的感叹:“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抒发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表现了作者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
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此诗作者抒发的情怀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抒发的情怀基本一致。
也表达了作者关心民间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这首诗描绘秋夜屋漏、风雨交加的情景,真实的记录了草堂生活的一个片段。
末段忽生异境,以切身的体验,推己及人,进一步把自己的困苦丢在一边,设想大庇天下寒士的万间广厦。这种非现实的幻想建立在诗人许身社稷,饥溺为怀的思想基础上。
而博大胸怀之表现,则使作品放射出积极的浪漫主义光辉。全诗语言极其质朴而意象峥嵘,略无经营而波澜叠出,盖以流自肺腑,故能扣人心弦。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
官场不得志,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
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病逝,时年五十九岁。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