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石横镇搬迁的村庄名为南孟村,该村庄因为所在地处石横镇的水源保护区内,为了保护水源和生态环境,南孟村将被搬迁至其他地方。
解释:南孟村位于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境内,是一个人口较少的村庄。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石横镇的水源保护意识也逐渐增强,南孟村所在的地区被纳入了石横镇的水源保护区内。为了保护这片水源保护区内的水源和生态环境,南孟村将被搬迁至其他地方。
拓展:水源保护区是指为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而划定的特定区域,是一种保护性用地。在水源保护区内,为了保护水源和生态环境,一般会对开发建设等活动进行严格限制或禁止。这对于保障城市的饮用水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历史悠久,保留下来很多习俗,这些习俗经过几千年演变能够保留至今,证明确实生活中离不开。
人类离不开生老病死,当我们的亲人离开之时,后人会用隆重的方式将他们埋葬。
这是对逝去亲人最好的告别,埋葬亲人的方式最为常见的是土葬和火葬。
葬礼习俗流传千年,我国自古以来就崇尚这一习俗,也是对生命的尊重。
古时候大家都用土葬方式将逝去之人埋葬,将他们的遗体深埋于地下,并将此人生前喜欢的生活用品一起埋葬。
如今国家提倡新的葬礼,最为常见的还是火葬,但农村至今还有人不能接受。
一、保护耕地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众多的国家,但是耕地面积却并不大,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耕地已经面临红线保护。
为了保护我们的耕地,保护我们的口粮,国家多次强调农村实行火葬,不能将耕地用于坟地。
虽然政策出台多年,但是至今依然有村民占用耕地作为坟地。
在农村大家都习惯用土葬方式埋葬逝去的亲人,因为这样的葬礼习俗由来已久,让他们改变观念还有一定的难度。
但是他们却没有考虑到后人的口粮问题,让死去的人和活着的人去争夺宝贵的耕地,确实不应该。
废除土葬减少占用耕地,是目前农村工作的重点。
大多数村民喜欢用自己家的耕地用作坟地,一来方便管理和祭拜,二来国家提倡火葬没有坟地,只能将耕地用作于坟地。
长期以来我们宝贵的耕地逐年减少,影响粮食的产量。
我国每年都要依靠大量的进口粮食,这样才能养活我们这个超级人口大国。
目前有些地方出台文件,将占用耕地的坟地统一迁移管理,但这样的方式并不可行。
村民对此有很大的抵触情绪,他们认为迁坟是对先人的大不敬,会给自己带来霉运,政策出台后很多地方都受到阻拦,不能落实到实处。
如何保护耕地,确实需要制定可行的计划。
二、平分扩大耕地
在农村我们常常看到很多年代久远的坟地,这些坟地因为没人管理已经变得破败不堪,甚至有的坟地已经多年没有人前来祭拜。
农村常说五代以后不起坟,意思是过了五代就不知道先人的坟地了,需要另外找地方安葬,这些无人管理的坟地基本超过五代了。
最近几年国家提倡将这些无人管理的坟地平掉坟头,还用于耕地,用来种植粮食。
有的地方还将建立公墓,实行统一管理,专人看守,这样的方式也能减少耕地的占用公墓的建立不但可以推行火葬,还能让无人管理的坟地退还用于种植粮食,一举两得村民应该支持。
三、人性化管理
每个人都要面临死亡,所以我国的丧葬习俗确实流传了几千年。
面对逝去的亲人我们需要情感的寄托,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去表达对他们的哀思。
用最体面的方式去安葬他们,农村土葬方式流传已久,已经根深蒂固。
在他们的心中土葬能保全遗体,尊重逝者。
要想改变这种陈旧的思想,不是一朝一夕,需要政府加大宣传,让更多的村民理解。
在村社建立公墓,让大家有地方去祭拜逝者,也是对生命的尊重。
坟地占用耕地不但影响粮食产量,一座坟经过3代以上就没人管理,而公墓有专人管理,村民也不会有后顾之忧。
新的丧葬方式推行之后,可以将坟地用于种植粮食,而村民们也不再有后顾之忧。
土葬不但仪式繁琐,花费也比火葬多,关键是占用耕地。
各地政府在推行火葬的同时也要考虑到老百姓的情感,要让他们从思想上去接受新的方式,而不是强行执行,一概而论。
特别是有的少数民族,我们更要尊重当地的习俗,在他们自愿的情况下推行新方式。
新方式的丧葬习俗会在今后逐步推广,让大家有一定的心理准备,更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
每个村社要选派干部深入村民的家中,给他们宣传新方式的好处,让大家乐意接受。
总结:
我国非常注重丧葬文化,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习俗,但是大体上基本一致,那就是让逝者体面地离开人世。
安葬逝者有多种方式,最为常见的是火葬土葬。
土葬将逝者深埋于地下,地面上还要保留坟头墓碑,用于后人前来祭拜,这样一来就会占用很多的土地。
国家推行新方式的葬礼,都是根据国家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村民不必担忧自家的坟地。
在平掉坟头的地方可以栽种具有代表意义的树木,便于今后祭拜。
目前流行的还有树葬,这样的方式更有利于环保。
农民朋友对新方式有什么建议,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唱响农民美好新生活
为全面推进乡村文化振兴,鼓励和引导各地“村晚”常态化开展,文化和旅游部定于2023年开展“四季村晚”活动。通过开展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村晚”活动,推动“村晚”活动常态化开展。“村晚”由节日逐渐扩展到平时,能更好地激发乡村文化活力,是乡村文化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一、村村办“村晚”,人人秀才艺。
“村晚”是一场由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乡村文艺晚会,它的主角是村民。在“村晚”的舞台上,村民们想说的、想唱的、想抒发的真实情感都可以表达出来,每个人都可以登上舞台做“主角”。村民们尽情欢唱,唱出心中向往。用热闹与喜庆展示新时代新农村、新农民、新面貌,展示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呈现乡村文明新风向。
二、乡村振兴,文化先行。
文化“活”起来,乡村的各项发展才会有基础。“村晚”不仅是一场联欢会,更是乡村振兴新气象的载体。过去,农村文化建设内容较为单一,文化活动表现形式也较为单调,村民们闲暇时聚在一起打牌搓麻将喝酒等;现在,通过“村晚”,村民们有效摆脱了一些陈规陋习。从“村晚”的创作彩排演出,到活动组织现场策划保障,悄然拉近了村民之间的距离,每一位村民都能够从“村晚”中获得体验感与满足感。可以说,“村晚”已融入村民的生活,成为凝聚村民情感、促进乡风文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良好载体,顺应了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
“村晚”舞台虽小,却凝聚了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真实生活的一种微缩模型。在舞台上,村民们的节目从生活方式、节日习俗,到传统手工艺、民间文艺,再到融合乡土文化、乡村旅游等元素,扎根于乡土,承载着乡音,乡土味浓,演身边人,道心里话,赞新生活。事实证明,近年来“村晚”已成为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平台,能够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让有形的乡村文化留得住;成为乡村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用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向上的先进文化去浸润、感染和引领乡亲们,凝聚起乡村振兴的正能量。
四、“村晚”常态化是一件好事。
要真正把这件好事办好,离不开各级部门的积极引导,离不开社会力量的参与,更离不开农民群众的自发性。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坚持自发自愿原则,充分利用农闲、传统节假日开展活动,避开农忙时节,切实为基层减负,才能真正实现让大家看“村晚”、享“村晚”、乐“村晚”。
这个观点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设想,即贵州村超愿意招聘一万名民工,每月薪水为3000元,并对他们进行一年的训练,最终从中选拔出30人组成一支参加世界杯的足球队。这样的观点有很多不同的角度可以进行分析和评价。
首先,从经济角度来看,这个观点提供了一种潜在的经济发展机会。贵州是中国的一个相对贫困地区,这样的计划可以为当地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帮助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此外,由于世界杯是全球性的体育盛事,这样的计划还可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如旅游、赞助、电视转播等方面。
其次,从教育角度来看,这个观点强调了培训和选拔的重要性。一年的训练时间可以让民工们接受专业的足球训练,提升他们的技能和水平。这对于他们个人来说,是一种难得的发展机会,有可能改变他们的生活轨迹。此外,这也体现了人才选拔的公平性和机会平等,即使是来自贫困地区的民工也有机会参与到国际舞台的竞争中。
然而,这个观点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首先,民工的工资水平和生活条件相对较低,这可能导致他们在训练过程中面临种种困难,如生活费用、家庭责任等。其次,一年的训练时间并不足以使他们达到世界级的水平,与其他国家的专业球队相比,他们可能面临技术和战术上的劣势。此外,世界杯是一个高度竞争的赛事,即使是传统强队,也无法保证能够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更何况是一支由民工组成的球队。
最后,从社会角度来看,这个观点引发了人们对于职业足球和社会流动性的思考。职业足球往往被认为是一项高收入、高社会地位的职业,而这个观点提出了一种与之不同的可能性。它突破了传统的职业足球圈子,为社会底层的民工提供了一种进入顶级赛事的机会,打破了社会阶层的壁垒,体现了社会流动性的可能性。
总结而言,这个观点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趣和挑战性的设想。从经济、教育和社会角度来看,它都有一些积极的影响和潜力。然而,也要考虑到其中的困难和问题,如民工的生活条件、训练时间和世界级比赛的竞争力等。评价这个观点时,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权衡和评估。
去年画家忻东旺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三农”题材的画展《村民列传》并推出同名画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广袤的大地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种变化首先表现在人们强烈的生存欲望与改变自己命运的渴求,表现在人们在生存理念和价值观念上的碰撞与冲突。由于传统的、历史的、社会的种种因素,我们脚下这片土地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忧伤与苦难,承载着历史与现实的沉重,承载着一个民族诸多的心理与精神的压力。
在忻东旺的笔下,人物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场景是现实生活中的场景,情感是真真切切的情感,他是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人物的心灵。他不带任何主观意念,不加任何修饰,只是把与对象在心灵的沟通中,将那一瞬间捕捉到的至真、至纯的心理信息、情感信息与生命信息倾注在画布上。他的所写所画,全是他与对象融汇一体的生命状态。他笔下的人物不管是熟悉的或是陌生的,与他都有一种特殊的“缘分”,一种心心相通的“缘分”,这种“缘分”又都是建立在对苦难的认同上,他对这块土地、对这块土地上的人太熟悉、太了解了,他在这块土地上的经历是刻骨铭心的。村民们遭遇的困惑与苦难,都激起他的同情与悲悯,时时牵动着他的心,促使他一次次拿起画笔,又一次次放下画笔,有时他忘记自己是在绘画,而是在与对象促膝交谈、共叙心事。在他看来,作为一个艺术家如果不关心一个民族的苦痛,不关心生活在社会底层民众的命运,那就不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忻东旺是把自己生命的沉浮牢牢地拴在了土地的命运上,是他经过多年的文化心理积淀与艺术磨砺之后,作出的关键性的选择。他是要用自己的画笔担当起一个艺术家的使命,是要用自己的画笔写出一部村民们的时代史、命运史和精神。因此,他把自己的艺术牢牢锁定在对村民们的生存状态的关注上,探寻贯通心灵与时代的“甬道”,从而发觉民族的生命状态、精神状态与文化品格的攀升。
忻东旺笔下的人物展现的不仅是个体生命的尊严,而且是一个民族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价值关怀;是一个时代民族精神的成长轨迹。当若干年后我们回过头来看忻东旺的作品时,你或许会惊喜地发现,它已作为一个时代鲜活的标本,被打入了一个民族历史的记忆。纵观古今中外文学艺术史上的不朽之作,都是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真实。忻东旺的《村民列传》,是一个十分响亮的时代命题。村民、农民工、下岗工,他们尽管生活在社会的底层,身份低微,生活艰辛,但他们的血脉和神经正是构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与经济的基础,他们的忧虑乃是一个民族的忧虑,他们的向往乃是一个民族的向往;他们的价值取向决定了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他们虽然贫穷,但是财富由他们来创造;他们在苦难与困境中的每一次挣扎,都是向着人类的精神境地和人生高度迈进一步。描绘他们就是描绘一个民族的精神形象,为他们造像、立传,也是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时代造像、立传。艺术家如果远离他们,就是远离生长与滋润艺术的肥沃土壤。我们从忻东旺的作品中,领略到一个艺术家的良知与责任,坦诚与自觉,厚爱与选择,领略到了社会的变革和时代前进的脚步,领略到了生活的丰盈与生命的厚重。这应该是《村民列传》所闪现的时代意义和艺术价值。
1983年,娄庄村里有一个名叫娄喜凤的女性,曾经到了成婚的年岁,大家都帮助引见对象,不久就和同村的周家男丁结为夫妻了,刚开端的时分,二人形影不离,白昼一同进来工作,在双休的时分去地里干活,成了村里人人羡慕的夫妻。
结婚一年多,娄喜凤就有了周平的骨肉,娄喜凤开端在家养胎,在家等着丈夫下班回家一同吃饭,丈夫有几天很奇异,回家越来越晚了,娄喜凤每次问丈夫都说加班了,回来就晚了。娄喜凤总能在丈夫身上闻到烟草的滋味,周平当时是不抽烟的,妻子开端疑心周平有事情瞒着她。等到孩子出生,周平很是快乐,特意请了几天的假,陪娄喜凤在家,照顾妻儿。孩子慢慢长大,娄喜凤把重心慢慢地放到了女儿身上,周平平常工作也忙,两人说话时间越来越少,周平以至好几天不回家。
娄喜凤觉得不对劲,就讯问一同和丈夫上班的同事,发现丈夫和厂子里的人一同去打牌,还玩得很大,曾经入不敷出了,娄喜凤和丈夫议论这件事情,丈夫却不以为意,二人因而大吵了一架。到了1989年,周平回来的次数屈指可数,孩子一天天长大,娄喜凤的怨气越来越重,丈夫在外欠了很多钱,二人的关系越来越淡漠。
周平欠了很多钱,就开端走上立功的道路,想坐享其成,一同和社会上的人员去抢劫。之后性情大变,开端变得懒散,游手好闲。二人协商离婚,之后娄喜凤带着孩子回到娘家生活。在1995年,娄喜凤曾经带着女儿生活了6年,孩子曾经上学了,娄喜凤又闲了起来,就继续上班,养家糊口。期间在工作的时分遇到了李某,李某对娄喜凤一见钟情,就想追求娄喜凤。
婚姻失败的娄喜凤刚开端是回绝的,怕再次遭到伤害,就远离了李某,可是李某锲而不舍,接送娄喜凤上下班,带她去吃饭。娄喜凤开端动摇了,李某就提出一同搭伙过日子的恳求,娄喜凤半推半就地容许了,住进了李某的家里。娄喜凤和李某过起了同居生活后,问题就出来了,二人都很有想法,意见不和的时分,就争论不下,时间一长,两人不只没有越来越好,反而矛盾越来越多,晚上经常吵架,因而,二人关系就宣布决裂了。
过了一个多月,李某就患上了奇异的病,怎样都治不好,一朝一夕四肢开端无力,下床都费力。越来越严重,李某就一病不起了,没过多久李某病逝了。娄喜凤感到伤心,也为本人感到可悲,本人的婚姻接连失败。正是有两次失败的婚姻,娄喜凤被村里人说成不详。在和娄喜凤没有交集之前,二人都是年富力强的小伙子,可是和娄喜凤结婚后,一个染上了赌博,一个成了病号,失去了性命。
村里谣言四起,大家开端针对娄喜凤,开端咒骂娄喜凤,村民们还不让娄喜凤在自家门口经过,都怕厄运传到本人的身上。还有村民在娄喜凤家的地里放牧,招致蔬菜全部都被踩烂,没有方法食用了。娄喜凤去村民家里要说法,村民爱答不理,还说是娄喜凤本人的缘由。娄喜凤性格也开端变化,变得生性多疑,变得自私自利。在地里放毒药,在此经过的动物,吃到里边的蔬菜,就不治身亡了。
远方亲戚来到娄喜凤的家中做客,对娄喜凤冷言冷语,还觉得丢了娄家的脸面。娄喜凤怀恨在心,在此期间还遭到了小叔子的骚扰,娄喜凤忍无可忍,就开端了本人的报仇方案。在6月26日这一天,娄喜凤把本人事前买好的农药放入了厨房的,大家在做饭的时分,喝到了里面的水,大家就全部口吐白沫,不治身亡了。警方立即来到了现场,把娄喜凤捕捉归案,之后被判处死刑。
大家的行动可能是压垮娄喜凤的最后一根稻草,本人说进来的话可能不记得,但是给他人形成了心理上的伤害,就像娄喜凤听到大家刺耳的行动,性格开端改动。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不要跟风做损人不利己的事情。
驾《社日》
鹅湖山下稻粱肥, 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 家家扶得醉人归。
古时的春秋季节有两次例行的祭祀土神的日子,分别叫作春社和秋社。古代劳动人民不但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他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祝愿,同时也借这样的节日开展对他们来说十分难得的娱乐活动。在社日到来时,民众集会竞技,进行各种类型的作社表演,并集体欢宴,非常热闹。宋代诗人杨万里《观社》有生动描写:“作社朝祠有足观,山农祈福更迎年。忽然箫鼓来何处?走煞儿童最可怜!虎头豹面时自顾,野讴市舞各争妍。王侯将相饶尊贵,不博渠侬一晌癫!”王驾这首《社日》写法却完全不同,它没有一字正面写作社的情景,却也写出了这个节日的欢乐,而且远比杨万里的那首诗脍炙人口。
诗一开始不写“社日”的题面,却从村居风光写起。鹅湖山,在今江西铅山县境内,这地名本身十分诱人。湖的得名使人想到鹅鸭成群,鱼虾满塘,一派山明水秀的南方农村风光。春社时属仲春,“稻粱肥”,是指田里庄稼长得很好,丰收在望。村外风光是这样迷人,那么村内呢?到处是一片富庶的景象,猪满圈,鸡栖埘,联系第一句描写,真可以说是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所以一、二句虽只字未提作社的事,先就写出了节日的喜庆气氛。这两句也没有写到村居的人,“半掩扉”三字告诉读者,村民都不在家,门儿都半掩着。“半掩”而不上锁,可见民风淳厚,丰年富足。古人常用“夜不闭户”表示环境的太平安宁,“半掩扉”这个细节描写是很有表现力的。同时,它又暗示出村民家家都参加社日去了,巧妙地将诗意向后联过渡。
后两句写“社日”正题。值得注意的是诗人没有就作社表演热闹场面着笔,却写社散后的景象。“桑柘影斜”,夕阳西下,树影在地越来越长,说明天色向晚。同时,村里植有“桑柘”,可见养蚕也搞得不错。遣词用语体现出诗人的艺术匠心。春社散后,人声渐稀,到处都可以看到一种情景,即一些为庆祝社日而喝得醉醺醺的村民,被家人邻里搀扶着回家。“家家”是夸张说法,说明这种情形之普遍。不正写社日的热闹与欢乐场面,却选取高潮之后渐归宁静的这样一个尾声来表现它,是颇为别致的。它的暗示性很强,读者通过这个尾声,会自然联想到作社、观社的全过程。“醉人”这个细节可以使人联想到村民观社的兴高采烈,正因为心里高兴,才不觉贪杯,而这种高兴又是与丰收的喜悦分不开的。
此诗不写正面写侧面,通过富有典型意义和形象暗示作用的生活细节写社日景象,笔墨极省,反映的内容却极为丰富。这种含蓄的表现手法,与绝句短小体裁极为适应,使人读后不觉其短,回味深长。当然,在封建社会,农民的生活一般不可能象此诗所写的那样好,诗人显然把田家生活作了“桃花源”式的美化。但也应看到,在自然灾害减少、农业丰收的情况下,农民过节时显得快活,也是很自然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