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体慧高僧是谁?

释体慧高僧是谁?,第1张

___在体慧法师额头正中竖着两条刀疤,这两条刀疤是一次二等功。

法师的身上另外还有三处刀疤,那三处是三等功的记录。
当时,那个歹徒已经穷凶极恶地连杀了三条人命!最后被公安干警和武警战士联合堵在院中,仍旧困兽犹斗法师悄悄乘歹徒不备,从房顶突然跳下,打背后一把死死箍住歹徒的腰!歹徒垂死挣扎,手中砍刀四下乱舞,有两刀砍中法师额头法师当时全身心制服歹徒,根本不知道自己受伤,只是觉得当时眼前一会儿有什么东西挡着了视线,于是一手抱着歹徒猛力制服,一手去抹拉眼睛战友们破门而入时,歹徒已被法师制服打翻在地,战友们望着法师的脸大叫:"啊,首长,你受伤了!快去医院!"他还说:"没有啊,哪里啊"
体慧法师是山东一位老红军的后代,父亲是厅局级干部他18岁从军入伍,22年的军籍。转业时是武警上校的军衔。进入地方后担任河北某地级市公安局主管刑侦的副局长。
体慧的经营意识也很超前——文革中父亲被打进牛棚,12岁的他就开始寻找商机、经商养家,成为万元户——那可是上世纪七十年啊!比起改革开放后先富起来的第一代万元户,整整早了十年。
这样一位生龙活虎的英雄卫士,一位颇有经营意识的智者,若是在红尘世俗当中一路打拼下来,可以想见,他未来的成就会是如何了得!
然而,令人惊异的是:他竟然在风华正茂且事业通衢之际,突然遁入了佛门!
如今,体慧法师的鬓角已染上点点银丝,这位曾经让黑社会恨得咬牙的孤胆英雄,这位敢于徒手夺砍刀的武警指挥员,如今却是一位神情慈悲超然的高僧,仅皈依他门的弟子就多达数千。
作者从事佛学研究和创作已十多年,常年游走于各佛寺庵堂,结缘了很多的佛教信徒。对那些以救渡众生苦难为己任、全身心投入宗教事业,克忍坚韧、忠诚奉献的佛子,无法不滋生出由衷的敬重和爱戴。
在众多佛教信徒的热情相邀下,作者从河南奔赴故乡山东,来到法师眼下暂时驻锡地泰安,采访这位颇具传奇的一代高僧。

——慈悲的体慧法师

一、性情高僧
红尘中人,都有一个共同之处:每当接触一位出家僧尼,总会先在内心发出这样的疑问“这个和尚(尼师)为什么会出家?”
作者自然也未能免俗。
从警官到僧人。这个跨度超出了作者的经验值。带着巨大的疑惑,作者与高僧展开了“周旋”。
原以为,体慧法师也会像有些出家人一样,跟你玩玩高深莫测,一句话让你品半晌,弄得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
没料到没料到,与法师的谈话,竟然是那么轻松——根本不须虚伪,更不须周旋,几乎是问什么,他就答什么。天性是那么纯真,语言是那么爽直。就像邻家的兄弟一般亲切自然。
不矫饰,不做作,不敷衍,不故作神秘,更不装腔作势。
他出家的原因有很多,除了曾为情所困——他在部队,因不能常回家,他先后两个容貌美丽的女朋友,都曾狠狠地欺骗甚至背叛了他的情感……

除此之外,他天生的个性梗直也无法见容于世俗的不公。

除了被情所伤,除了个性梗直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被一个“孝”字所困所累——体慧法师是父亲最小的儿子,也是父亲最心爱最骄傲的一个儿子,和父亲之间真可谓是父子情深!然而,当父亲突然病危那时,他却因正在执行一项极机密而特殊的任务未能守在父亲床前,为父亲送终……
他度假回家时,没有看到父亲的身影,一俟闻听父亲已经抱憾离世的噩耗,孝子的他竟然一头栽倒在地……醒来后,心痛难禁,憾恨难已……
没料到,这种憾恨情结,竟然一直纠扯啮咬着他的心,令他始终无法释然,以致严重影响到他的身心……

一切都缘一个“情”字:父子情,儿女情,战友情,对众生的怜悯之情……

于是,突然有一天,这世上就少了一位男子汉,多了一位出家和尚——一位放下了功名利禄,放下了红尘世俗一切挂碍的可歌可泣的大德高僧。
和大多数出家人不同的是——他曾经富贵过,也曾辉煌过的。他是一个俗世的宠儿,更是一个成功者。
然而,一切的一切,他就那么突然放下了,彻底舍弃了——放下了功名利禄,也放下了多年拚打积累的百万产业……

说实话,谈放下,道清净,说来简单,真的做起来,真的全部放下世俗的一切,这世上,又有几人能真的勘得破、悟得明、放得下的?
一个人,如果一生压根儿就从没有富贵过,凭什么说自己不恋富贵?一个人,如果从来就不知道俗世的功名富贵和权利,不知金钱美色是怎么回事,根本就没有真正拿起过、体验过、拥有过,又何谈“放下”二字

体慧法师正是因了他独一无二的人生历炼,有了他世出世入的大起大落,有了红尘世事的传奇经历,他的“放下”才真正令人心悦诚服,也因而使得众多的信徒和弟子们觉得他的可亲可信,真实感人,仿如父兄家人。
体慧法师的弟子都清楚——师父是个和善的人,也是个有气节的人——体慧法师最大的个性特点就是:嫉恶如仇,憎爱分明,救助弱小,不遗余力。
嫉恶如仇\为人梗直的个性,是军旅生涯和天性使然;而救助弱小的根源,却是老红军父亲多年言传身教的影响。
除了重情重义的原因,体慧师父也是看破红尘之后才廓清迷惑出家为僧的。然而,令他始料未及的是:出家后,身为僧人身居佛门净地的他,仍旧无法躲得开诸多不公和阴暗的追逐纠缠——当年,在湖南娄底天王寺皈依剃度后,出家半年即被方丈任为监院的他,却再次发生了信仰的动摇:怎么回事?为何出家为僧了,还会遇到这么多的烦恼?在俗世上,自己无论是做官还是经商,就是因为不愿和某些人同流合污,才屡屡与人碰撞;如今当了和尚,竟然还是免不了世俗污浊?
难道,自己下定决心要走的这条道,又错了么
正值苦恼犹豫之际,一位从未谋面的长老突然找到了他——体慧与他一见如故,把自己的诸多迷茫和烦恼统统向老和尚做了倾诉。
长老嘱咐他:不要管别人,修你自己的,别人作孽,必自背因果。你好不容易走上了正道,千万莫回头,将来必然得证圆满。
长老说完,神情凝重地交给他一个小盒子:此法宝你千万要珍藏好,将来自有善果……
长老飘然而去后,当晚,体慧法师打开盒子,三叩九拜,香火供奉……
夜晚,体慧法师醒来,突然发现长老交给他的那枚敞着盖的盒子竟然在佛龛前熠熠闪光!
体慧法师惊呆了!_可是,他却不明白:那位长老为什么会把它交给自己保管?
体慧法师静静禅坐良久,突然悟出了什么!从此坚定了修行的决心:有朝一日,他要建一处独一无二的极品佛塔,举办佛宝展览,然后将佛宝安放于那方灵塔之下……
体慧法师决心一生奉佛,修悟佛法,最终能真正抛下小我,成就大我,抛下贪痴嗔欲,尽毕生之力,去引领那些误入迷途之人返还正道,使他们个个成为和谐社会的良善信众。他发下的弘愿是: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早离苦;多一个诚心学佛的,必然会少一个犯罪的。
这就是他追求的最大愿望。

二、救难高僧

体慧法师出席人大会议(娄底市双峰县人大代表娄底市民族宗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员

选择宗教,从某种角度上说,是一种超然,更是一种奉献:他们要忍受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种种孤独和委屈,忍受常人所不能忍受的不被理解,忍受常人所不能忍受的别家弃小。
体慧法师皈依佛门后,先后驻锡于湖南娄底天王寺。后任天王寺、石门圣殿、雷锋寺、凤凰寺等寺院住持,并当选为娄底双峰县人大代表至今。
体慧法师出家后, 为救渡众生十年磨一剑,苦修佛法并潜心研究中医推拿,辅之以中草药及佛祖的慈悲抚慰,为信众施药治病,解脱身心苦厄,其修行功德和博大的爱心,深为远近百姓和居士们敬仰赞叹。
三年前的一天,一对夫妇,领着一位神情看上去显得有些呆滞的孩子,来看体慧法师,大人双泪横流,述说自己的孩子因一次煤气中毒事故后,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模样,不仅视力几乎失明,而且大小便失常。夫妇俩都是山东省肥城矿区的职工,为了救孩子,几乎是求遍了大小医院,不仅影响了正常工作,家中也早已是债台高筑,然而,孩子的状况却并无半点改善。听人说,这孩子送到南方的寺院出家才能渐渐痊愈后,夫妇俩抱着最后一线希望,开始四处寻找能够收留孩子的寺院。
然而,寺院不是孤儿院,谁又肯收留一位连生活都无法自理的孩子?夫妇俩到处碰壁,灰心绝望之际,突然闻听信佛的居士说,有一位名叫释体慧的高僧,刚刚从湖南回山东老家讲经说法,在家乡的十数天,不仅免费治病救人,更是心肠慈悲,他们就想见见师傅诉诉苦衷。
体慧法师听这对夫妻诉说了一番孩子的病情,便把孩子放在椅子上,抚着他的头问:“孩子,你愿意跟我走吗?”
或许果如佛教上所说的“缘份”二字?众人谁也没有料到,当体慧法师问到此话时,一向不谙人事的孩子竟然乖乖地点点头答道:“师父,我愿意!”
孩子的父母惊愕了!体慧法师点点头,“好吧,这孩子我领走了。”
然而,孩子的乖顺只是一种暂时现象,当体慧法师把孩子带上客车后,11岁的孩子突然变成了一两岁的婴儿,乱拉乱尿,满身糊涂……从没成过家的体慧和尚一路上又当爹又当妈,终于把孩子带到了他主持的湖南娄底市石门圣殿。
没有人能料到:在体慧师父精心照料呵护下,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孩子不仅神智行为渐渐恢复正常,视力也一天天好起来。如今,这个孩子已经开始了他正常的佛徒生活……
此事,在居士和百姓当中迅速流传开来。
山东泰安幽栖寺的老住持圆寂后,当地宗教局和佛教信众几番热情相邀,请体慧法师回到山东家乡——驻锡该市湖屯镇的幽栖寺。
体慧法师不忍拂了家乡父老的热情,把自己住持的几家环境优越的寺院交给徒弟打理后,于2009年夏,冒着酷暑,一路踏过洞庭湖连天的波涌,回到了齐鲁故乡。
幽栖寺居于山林优美的陶山风景区。与建于秦,兴于唐的范蠡祠为邻。在陶山观音洞前,这位高僧发下了弘愿:重修在历史上曾久负盛名却因战乱而废毁的千年古寺,即使穷其一生,也要为造福家乡父老、兴旺一方做出一位佛子应尽的努力!
为了恢复千年古寺,回归故里后的体慧法师四方奔走筹措建寺资金,短短的一个月,竟然瘦了二十多斤!
2009年十月,作者亲眼目睹了体慧法师繁忙的一天:早上四点,法师开始披上袈裟,带领弟子上殿——这是一年四季每天风雨无阻的早堂功课。
早堂功课后的早餐是:一小碗小米稀粥,一个火烧,一碟咸菜,一碟泡椒。早餐放下碗,打扫殿堂院落。接着,就开始三三两两地接待信众了:或是请求皈依的,或是遇到什么想不开的烦心事请求开示的,或是患有疑难杂症求医问药的……
接着是放生法事——又是长长的一堂诵经和法器……
听说作者专程从河南赶来采访体慧法师,一位名叫刘玉才的居士找到作者,述说了他皈依法师的原因:原来,他和妻子、儿子一家三口,常因家务琐事发生争执,互不相让,甚至闹到法院。后来,两口子先后找到体慧法师述说烦恼,法师设法为他们夫妻调和矛盾,讲解佛法。两人俱被体慧法师的修行和真诚所感动,不久之后,两口子和好如初,并带上儿子同时皈依了师父,一起成了寺院的护法居士。
汶南镇有位名叫清乾的年轻人,平素性情义气梗直,和人发生争执后受了委屈,小伙子集合了三十多辆汽车,准备找对方拚个你死我活……
体慧法师得知此事后,即刻找到清乾,讲解佛法和人生道理,最终避免了一场大祸……
肥城酒厂有个名叫孟宪勇的工人,因酒量奇大而久饮成病。因酒瘾无法戒除,一张脸变得黑青腊黄得吓人,背后大家有称他“酒鬼”的,也有称他“青面鬼”的,不仅严重影响了正常生活和工作,感到绝望的妻子也提出要和他打离婚。
面对即将妻离子散的境况,孟先生依然痛苦万状不能自拔,有一次,炒着菜就醉倒了。闻听体慧法师能医治疑难杂症,孟先生的姐姐带着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寻到了体慧法师。
体慧法师知道他是因长期饮酒造成的酒精中毒,加之对酒精的心理依赖症结,便以心理暗示兼以“药物”辅佐……
——第二天早上,孟先生竟然不再想“酒”字了。以前,那可是一天喝三顿,夜里还要加两顿哪!从此之后,孟先生是一闻到酒味就感到恶心,甚至有人提到酒字就涌起阵阵的反胃。从此彻底断了酒瘾。没过多少日子,人也胖了,脸色也红润了,常到寺里上上香,和体慧师父说说知心话,两口子也恩爱依旧了。

法相庄严的体慧长老(额头的伤痕清晰可见)

体慧师父最拿手的本领还有一样,那就是推拿按摩辅之以药物治疗颈肩腰椎腿脚疾病——肥城曹庄矿区贝因美孕婴用品店的石洪琪先生,自从患上腰椎间盘突出之后,妻子刘燕带着他四处求医问药,几乎跑遍了大小医院,无论中医西医还是针灸烤电推拿按摩全试过了,就是不见效。末了,竟然严重到卧床三天三夜,疼得动都不能动一下。妻子刘燕担心丈夫从此成了废人,绝望的失声大哭。
第二天,刘燕听人说,湖南来的体慧师父最擅长治疗这种疾病时,通过别人介绍,找到了体慧法师。
得知刘燕的丈夫不能动弹,体慧法师即刻冒着大雨泥泞赶到石先生家里上门治病。他先用药涂抹患处,又为石先生做了一番推拿——石先生当时就感觉痛苦有所减缓,傍晚,石先生便可以下床活动自己上洗手间了。第二天,竟然能开车出门送货了……
体慧法师驻锡陶山幽栖寺时日不久,指点迷津,救苦救难,治病救人,抚慰人心的事,一传十,十传百,短短的数月,已经是弟子成群,信众如云,深受方圆善男信女们的由衷敬爱和赞颂,称他为救难高僧。
在寺院的半天时间转眼过去了,接受我们采访的都是病好后来到寺院上香顶礼的信众们,体慧师父一直在接待信众和皈依者,根本顾不上接受我们采访。
偌大的寺院里,满眼都是体慧法师来去匆匆的身影。

中午十二点四十分的时候,法师正要吃饭,突然传来一个令所有在场者惊愕的消息:几个附近想吃唐僧肉的人,几次向法师索要钱物,八月份法师才刚刚驻锡此地,那些人就已经法师索要数十万,拿走六千元钱后,十月中旬,竟然再次逼他“捐”出七万元来,并威胁说:限法师三天内必须拿出钱来,否则就封门断电,让其不能在此落脚……

吃唐僧肉的人对外放出的话令人哭笑不得:“他如果连这几万元钱都拿不出来,谁信他能筹措到几千万的建寺资金?”
体慧法师长叹:我原打算农历九月十九开工,在此兴建一所寺院,帮助地方发展旅游,没料到……
法师的弟子们也气愤地说:“师父,我们捐的钱是让建寺专用的,不能用到别的地方!咱不能开这个口子!这样下去,寺院还没开工,他们就一而再、再而三的狮子大张口,这啥时是个头儿?”
真没想到,“唐僧肉”竟然这么好吃,从古到今,那么多人都想尝一尝。
原以为在红尘凡世上做人不易,竟不知,六根清静的和尚,原来也免不了这么多的烦恼啊……
体慧法师匆匆离开,因怕弟子们和人家吵闹,只身前往,请求对方再宽限数日……(后来,这些吃唐僧肉的人竟然把出家人的米面抢走,电源剪断!经上级部门出面干涉,众僧生活才恢复了正常)
如此,体慧师父的午饭直拖到一点二十分才吃。
午餐,照例是一碗小米粥,一小碟咸菜,一盘炒豆腐,一个小馒头……
饭碗还没有放下,寺里又来了两位要求皈依的年轻人。
趁体慧法师吃饭之际,记者问道:法师,你天天这样忙禄,身体受得了吗?
体慧笑了:我这人一向和疾病无缘也可能是佛祖要我做的事太多,所以也佑护我不让我害病吧?说完哈哈大笑,又说:其实,我这个人生来就是个铁人,是钢铁炼成的……
话音未落,体慧法师三下两下喝完早已凉透的小米粥,站起身,匆匆又去接待等候着他的信众去了……
望着他匆匆来去却也飘飘逸逸的背影,记者心中涌现出了雨果小说《悲惨世界》中那位高尚而圣洁的卞福汝主教的形象——体慧法师和那位拯救了阴冷凶狠的苦役犯冉阿让灵魂和肉体的卞福汝主教一样,在他们的身上,共同体现了宗教和神职人员宽厚善良的美德和情操。
此时,一首歌渐渐回响在记者耳畔——
……睡意朦胧的星辰,阻挡不了我的行程,多年漂泊日夜餐风露宿,为了理想我宁愿忍受寂寞,饮尽那份孤独!三百六十五里路呀,越过春夏秋冬,三百六十五日呀, 从故乡到异乡 从少年到白头……
谨以此歌,献给那些为了芸芸众生奉献着的高尚的人们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70130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