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死比尔,作为一部昆汀的“暴力美学”作品,绝对够带劲,够刺激,让观者热血沸腾地随女主一起踏上血色复仇路,斩尽天下肖小,一路快意恩仇。
女主翠碧斯金发碧眼,身材高挑匀称,但,极致的美丽中是深入骨髓的冰冷。她如日本神话中的月亮女神辉夜姬,清冷美丽。又如暗夜里悄然落地的死神,冷酷无情。
她是个杀手,莫得感情。她说过:我不慈悲,没怜悯心,也不宽容,但还算讲理。但在被一生中最爱的人――暗杀组织老大比尔一枪爆头后,她咆哮了,她暴怒了,她有如一条嘶嘶的毒蛇张大嘴冲向了毁了她平静生活的人。她杀死了很多人,也从中获得了很大的满足感。现在,她要去杀掉最后一个人,也就是那个她最爱却害她最深的人,比尔。
请相信,kill bill不是一个复仇 故事,而是一场爱情的血色浪漫。比尔和翠碧斯只是万千恋人中的普通一对,他们之间发生的嫌隙和纠葛是情侣之间很正常的一件事。
你也许会问:正常的情侣会在发生矛盾后用枪将对方的头打爆吗?正常情侣会杀掉一堆人,只为了闯到最后一关好杀掉自己的爱人吗?
是的,比尔和翠碧斯,他们相爱过,融合过,甚至已经拥有了一个孩子,改变过对方的精神和灵魂。但,比尔始终是比尔,翠碧斯也始终是翠碧斯。
比尔,这个苍老的男人用苍凉悲凄的笛声将翠碧斯引来,没有声泪俱下的严厉斥责与质问翠碧斯的失踪和抛弃,只是淡淡的说:我要参加你的婚礼,我想知道我的女孩嫁给了谁。接下来,他无比平静的抹杀了教堂里的所有人,打爆了翠碧斯的头,连最后一句话都没让她说完。
比尔是个冷静的男人,但在他找到翠碧斯并发现她要嫁给别人后,他发了疯。他说:伤恶魔的心是要付出沉重代价的。他不听任何解释,只是单纯的感到极度的伤心和愤怒。作为杀手的他不会像头恼怒的狮子一样扑上前去,而会像一条的毒蛇,缓缓游移到他曾经的爱人身边,一口狠狠咬中,将致命的毒液输入她的身体,看她痛苦的挣扎。 他现在不想听你的任何解释,他只知道你背叛了他和他的爱情,他现在只是深夜里一个孤独无助的小男孩,一个需要安慰的小男孩。
当翠碧斯终于杀到比尔家门口时,推开门后的那一幕却让她震惊了:比尔和她的孩子正在愉快的玩耍,孩子叫她妈咪,她的宝贝并没有死!
两人畅谈聊心,比尔解释道:你知道以为自己的爱人死掉,却发现她不只没死,还活的好好的,是件多残忍的事吗?如果你没死,却让爱你的人误会你死了,是非常残酷的行为。我为你哀悼了三个月,却在第三个月找到了你,结果呢,你不只没死,还嫁给了一个混蛋,怀了孕。
解释完以后,他说:好吧,我反应过度了。翠碧斯愤怒的质问:反应过度,这就是你的解释?解释,对比尔这种冷酷的杀人魔来说,是他留给孩子和爱人最后的温情。按照一般男人的套路,或是找上门来当面质问为什么离开他背叛他,或是涕泗横流抱住她问:宝贝,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你为什么要离开我?做这一切,当然是想要个合理的解释。
而比尔就很厉害了,上来就朝翠碧斯的头打了一枪。比尔只是比尔,他还是那个冷酷无情的杀手,也许从未变过。比尔对翠碧斯是怎样的心态,我想从下面这首《dont let me misunderstood》 能看出一些来:亲爱的,你现在理解我了吗?有时我会有点暴躁。但你要知道这世上没人,总能善待你。当坏事降临,我的情绪似乎变得更糟糕了。因为在我内心深处,我无意伤害你。上帝啊,请不要让我被误解。当我暴躁的时候我想让你知道,我从来不是故意对你发脾气。宝贝,我只是凡人。
他是个杀手,有时候,面对一些感情的纠纷,他只是比一般男人体会到的情感要更愤怒更悲伤罢了。
按照一般的套路,在发现比尔并未杀死女儿,而把她照顾的很好时,翠碧斯应该泪流满面,二人重归于好,一家三口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但翠碧斯就是翠碧斯,她从未改变。一个简单的对话,一目了然:我们之间还有恩怨未了。是。
镜头的最后,翠碧斯杀了比尔,瘫在卫生间的地上无声的哭泣。是的,她爱比尔,但她也恨他。翠碧斯就是个爱恨分明的女人。也许你会不理解,明明选择和好和原谅是最完满的结局,三个人都可以获得幸福,为何翠碧斯一定要杀死比尔?
有的人,永远分不清爱和恨。我非常欣赏翠碧斯这个冷酷强大的女杀手,对她来说,爱就是爱,恨就是恨,恩怨需要一笔了结。她是一个如此爱恨分明的人。她知道比尔爱她,但她选择了尊重自己的感受。她永远记得当初被爱人枪击的那种绝望和痛苦,对她来说,这就是恨的原由,是永远都无法原谅的原罪。这部片子讲的不是原谅宽恕和爱的成全,而是个人的感受。翠碧斯这个人 ,既可以为爱献上一切,也能为恨将爱人抹杀。这样的女人,世间罕有。
有多少女人, 能像翠碧斯那样呢?有多少这样悲哀无奈的女人:丈夫做错了事,不断进行家暴,虽然每次都有真诚的道歉和认错,但下次还是会动手。周围人都劝,为了孩子忍忍吧。她们会想,丈夫曾经对自己也挺好的,他一定会改的。 就这样骗着自己,顾虑着一切,一天天可悲的忍受着。而翠碧斯,她永远不原谅,只要你伤害了我,我就不顾一切的,将你从这个世界上抹杀掉,即使你是我最爱的人。
在我看来,kill bill 始终只是一部爱情片,比尔和翠碧斯的爱情,就像张惠妹那首歌里唱的那样:不要还给我,不要还给我。越血流,越心酸,心越空,肉越痛,千刀万剐的感情才生动。
要看个人的具体情况。
“千人千面”与“世界上不可能有完完全全相同的一片叶子”。因而就算是得同一种的情感冷漠症的人也会出现有不同的情况。
如果有情感冷漠症的人,其家人在自己心中占有一定地位,且富有有责任感,这人虽然不能拥有家人相同的情感反应,但是也会给家人相予一定的情感回应,其实对方相较于其他人而言,对家人的反应就不算是冷漠了。拥有情感冷漠症的人,你不能苛求他要和家人有相同的情感反应,对方是做不到的,也是不想有“淡然或冷漠”的回应,对方也是痛苦的,如果可以做一个普通的正常人,谁不想当一个“正常人”呢?还有就是,拥有情感冷漠症的人,对方 天生就对感情没有什么感知,在大众认为“生离死别”是遗憾的,痛苦的,可在缺乏情感感知的人认为,就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事而已。
最后,“感情是相处来的”,人总是在相处之中慢慢加深对方在自己心中的地位,其地位越高,对其的反应也是最深的。
齐帆齐微课年度第48篇(2398字),累计67443字。
比尔盖茨和妻子梅琳达离婚的新闻已经已经持续5天时间了,成为世界级新闻事件。这对往日在媒体形象中恩爱有加的夫妻,因为拥有世界第四大富豪的巨额财富,离婚备受关注。
大约20年前,我上初中,老师讲到比尔盖茨,说他非常有钱,就算是地上有一张100美元,比尔盖茨都不会弯腰去捡,因为有这个弯腰捡钱的时间,他可以创造出好多倍的钱。那时在我“年幼”的脑海里,比尔盖茨是神话,甚至以为他是历史人物,其实那时他才40多岁,正是人生的夏天。
比尔盖茨神话一直在延续。他是天才,是科学家,是慈善家,是世界首富,是真正的登顶人生巅峰的人。他的婚姻走向了尽头,只是说明,一个人无论拥有多少财富,无论为这个世界做了多少贡献,在家庭和生活中他也经历着人类普遍的喜怒哀乐。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及国家的起源》中说过,人类未来实现共产主义之后,生产力充分发展了,人真的实现了全面解放,不再为物质生活资料而束缚,那时的婚姻只会是为了爱情,只有相爱是走向婚姻的唯一理由。
以比尔盖茨夫妇的财富,他们早就超越了共产主义社会的标准了,婚姻就是为了爱情而存在,如果没有了爱情,没有任何理由让他们捆绑在一起。
我们普通大众关注他们的财产怎么分配,其实当财富足够到不影响生活质量的时候,它并不会成为婚姻的关键点。比尔盖茨夫妇早就决定把他们财富的98%捐出去,无论他们怎么分,双方还是继续共同进行他们的慈善事业,钱无论在谁的名下,都会用来解决世界上饥饿、贫穷、疾病等问题。我们大可不必为财产的划分而操心,无论怎么分,他们两个人都是世界富豪榜上名列前茅的人物。
前面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夫妇的离婚已经让我们广大普通百姓见识到了婚姻的存亡不以财富的占有和分配为条件,比尔盖茨夫妇同样也会是这样的例子。我认为这就是人类文明的表现。人不做财富的奴隶,而是真的财富为我所用。人生只有那么长,最难得的是自由和快乐,当婚姻并不能让你自由和快乐,它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很多人调侃说最大的自由就是离婚自由,这点我非常认同。但是每个人对离婚自由的的期望值是不一样的。愿我们不仅有离婚自由的财富,也有离婚自由的精神境界。
刘擎在得到学院的演讲中说,现代人有两个共同的人生目标,一个是挣钱,另一个是挣更多的钱。说得不要太正确。我们这个社会总是说要倡导多元化价值观,但是实际上人们的追求非常的单一。拥有财富的多少是衡量你成功与否的标准,任何能力都可以折换成人民币来衡量,不能兑现的能力是不受重视的。婚姻生活需要物质基础,一个财务自由的家庭不一定幸福,但是一个贫穷的家庭的幸福感肯定是不高的。从前到现在,职业女性一直都面临着如何平衡家庭与事业的难题,人们早就反问过“为什么男人不需要面对这样的平衡问题?”答案也非常显而易见,因为男人只要做好工作,家庭交给女人去平衡。
但是慢慢地,这个现象也在慢慢地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家庭是夫妻双方共同的责任,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现象慢慢地在变化,女性在职场上的作用和能力完全不逊于男性,女性可以走向职场,男性就应该承担起家庭的责任,这才是符合科学规律和人性的社会现象。家庭关系的和谐从来不是一方的责任,任何一方的缺失都会破坏婚姻的幸福感。即使你是在工作,你非常的积极上进,你能给与家庭足够的金钱支持,但是你不能花时间在家庭中,你们的婚姻关系就是不和谐的。
我不知道比尔盖茨离婚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他们的婚姻出现了“不可挽回的破裂”,这一定就是不能忍受的矛盾和不可修复的亲密关系的破裂。有人说,比尔盖茨是工作狂,他长期一天可以工作16个小时,他是好老板、是慈善家,但是他不是一个好老公。比尔盖茨的魅力不可否认,但是对于一个没有时间给家庭的人,伴侣在长期的忍耐中是做出了巨大的牺牲的。家庭生活的美满从来就不能以一个人的牺牲为代价,一方的牺牲也换不回家庭生活的美满,只有两个人都在家庭婚姻中都得到了营养,才能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比尔盖茨夫妇以“在今后的人生中不能共同进步”为由离婚,就说明了他们的婚姻至少不能让一方感到是愉快幸福的。梅琳达提出的离婚,就是梅琳达在婚姻中感觉不到爱和幸福。
这里我就要说第三个问题:女性价值的实现。
梅琳达无论是在颜值还是在智商上完全配得上比尔盖茨这样的天才少年和霸道总裁。
梅琳达出生于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就是学霸,毕业于杜克大学计算机系,并且取得了MBA学位,学历高于比尔。在进入微软公司之后,很快展露出杰出的工作能力,非常短的时间之内就升任了公司高管。梅琳达和比尔一样,将一生所得的财富用于改善世界。她是和比尔势均力敌的战友和合作伙伴,就算不嫁给比尔,她的人生也会成就非凡。
在权衡利弊之后,比尔选择了和梅琳达结婚,这是比尔的选择。梅琳达在生下大女儿之后回归家庭,这是她的选择,或者是他们共同的选择。如果梅琳达一直才职场,她取得的成就也会是非常瞩目和耀眼的,她人生的成功不是运气好,而是自身的优秀和实力。
报道说,梅琳达在回归家庭之后,不满意于自己的声音不被听到,多次争取才在盖茨基金会的年度公开信中署上自己的名字。女性价值被遮蔽在历史中从来如此。不仅要发出鲁迅式的追问,“从来如此便是对的吗?”
马斯洛说人最高层次的需求就是自我实现的需求,人的需求也是从低级向高级慢慢扩展的。梅琳达完全有能力和条件去实现人的最高层次需求。她要在这个世界上发声,要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才华,不是作为谁的妻子而存在。
当然,婚姻的破灭可能更多的是感性事件,而不是那些正大光伟的大词汇。作为妻子,梅琳达像所有普通女性一样,忍受可丈夫的工作狂状态和家庭责任的缺失,经历了丈夫的出轨和背叛,就算不是女性价值的被遮蔽,也是女性情感的被遮蔽。总之,梅琳达作为妻子,不能忍受这段婚姻了,她要离婚。
恩格斯说当人不再被物质生产资料束缚的时候,只有爱才会让两个人结合。比尔和梅琳达让我看到了,当物质条件不再是阻碍的时候,不爱就不应该结合。这是人类社会的进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