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布依族山歌特色

细数布依族山歌特色,第1张

布依族是中国西南部一个较大的少数民族,其蕴含浓厚民族色彩的布依山歌最为出名,布依山歌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常常在不同的场合,用不同的方式演唱各种悦耳动听的山歌,以表达自己的爱好和情感。那么,你知道布依山歌有什么样的特色么?

下面,就随我一起从布依族文化的角度去看看吧!

从布依山歌的结构形式、演唱方式和传统习惯来看,布依族山歌主要分为小调和大调两种形式。小调山歌结构简单、用较低的声调和较快的速度来唱,分独唱、对唱、和唱三种格调,女性多用这种唱法。

大调是用很高的嗓音和较慢的速度表达,使相隔较远的人都能听到,其尾音较多较长,其演唱形式比较复杂,由1人领唱“头歌”和“合唱”两部分组成,曲调变化丰富,旋律奔腾豪放,一般多在比较大和庄重的场合中表现大调唱法。布依族山歌的小调、大调艺术性很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悠扬委婉、稳中有变、清新脱俗、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的艺术风格,增强了山歌的艺术感染力。

望谟县现有的17个乡镇161个行政村1000余个村民组中,因环境、方言、民俗的不尽相同,人们对山歌的声调表达也不一样。桑郎镇的山歌声调是八勒调,打易镇长田村一带的声调是“马菠萝”调,地处江边的油迈瑶族乡有“沿江小调”的山歌,坎边乡则是“尤乖”调和“由阿勒”调的发源地,再加上复兴镇“小调1”和“小调2”山歌,使望谟县的布依族山歌音调显得十分丰富。中央民族歌舞团、贵州省民族歌舞团和音乐学院等专业文艺团体和专家都曾到望谟来采风,对挖掘的山歌资源进行整理归类。

布依山歌的歌词以生产生活知识、历史知识和天文地理知识为内容,优秀的谚语、格言也是布依山歌的表现方式,布依山歌用布依语音唱出,山歌唱词为5字以上,有曲调婉转、旋律活泼自由、比喻十分巧妙、字词押韵和谐的特点,还有热情开朗,结尾使用假声唱法和颤音的方式,可用四弦琴和二胡进行伴奏,还可用木叶吹奏出美妙动听的山歌。布依山歌在曲调、旋律、发音和唱法上的特点,是布依人思想感情及风格特色的生动体现,反映了布依人对生产生活的热爱。

1、《春天的故事》

《春天的故事》是由蒋开儒、叶旭全作词,王佑贵谱曲的歌曲。由深圳女歌手刘绍文在广东省青春歌曲创作大赛决赛上首唱,而于1994年10月在中央电视台首播的版本则由董文华演唱。

2、《惠安之春》

《惠安之春》是代表惠安风貌的电视连续剧《小城故事》原声音乐大碟中的主打曲目,曲风流畅舒缓,简单质朴,兼具民族和时尚风格。歌曲由汤尼作曲,孙仪作词,阿杜演唱。

3、《春暖花开》

《春暖花开》是由梁芒填词,洪兵作曲的一首主旋律歌曲,由那英于2013年2月9日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章子怡于2012年9月10日在中央电视台教师节晚会演唱。

4、《春光美》

《春光美》是张德兰演唱的歌曲,由林建助、邹友开填词,陈辉雄谱曲,收录在张德兰1987年1月发行的专辑《青春火焰》中。

5、《北国之春》

北国之春是一首日本歌曲,作于1977年并在一年后流行日本全国。原为一首思念家乡的歌曲,当时日本有很多为了求学或谋生而离开北方农村的年轻人,这首歌也就在当时很是流行。

山歌是劳动人民自由抒发情感的民歌种类。传统山歌中最常见的内容是爱情和苦难。山歌常在户外歌唱,曲调多高亢、嘹亮,节奏多自由、悠长,歌词多为即兴创作。山歌的歌词具有纯朴的情感、大胆的想象和巧妙的比喻等特点,生动鲜活,真切感人。山歌往往在音乐的一开始处便出现全曲的最高音,感情充沛,表达强烈。在高音区,山歌还常常会有自由延长音。有的山歌因音域较高而使用假声或真假声结合的歌唱方法。

山歌与其它民歌的不同:

1题材内容不同。劳动号子直接地为人们的生产斗争服务,是人民的劳动情绪的直接体现。其歌词是劳动,在劳动中即兴随口编制出来的,它们的内容不仅限于和劳动直接联系的事情,还广泛地包括有各种叙事的、诙谐的,以及爱情生活的题材。而且常是即景生情的联想和引伸。广泛的生活题材,能够引起劳动者的兴趣,解除他们的疲劳。

小调由于民间职业或半职业艺人的加工和演唱,并有唱本印行,致使小调流传范围较广,小调的题材,广泛地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大而至于各种重大的政治与社会事件,小而至于日常生活中游戏和风俗活动,包罗极广。因此,小调的内容也概括为具有社会性、革命性、生活性。山歌的内容非常广泛,歌词常有即兴性。

2艺术特点不同。一唱众和是号子的基本歌唱形式。一般来说,号子的律动感很强,节奏比较固定,与劳动的节奏紧密配合,适于边唱边劳动,可以鼓舞劳动热情。号子的音调粗犷有力,多半采用领唱与齐唱,一唱众和的演唱形式。号子的内容和形式都要受到劳动条件的制约。小调的曲调比较流畅,节奏比较规整,结构也比较均衡和完整。表现力较强,能生动细致地刻划人物性格,气质和神态。小调以单乐段结构为多,常采用多段词的反复来叙事,也较多地运用衬词和衬腔等表现手法。

中国山歌的流传分布主要集中在内蒙古高原、西北黄土高原、青海高原、新疆高原、西南云贵高原、秦岭大巴山区、大别山区、武夷山区、西藏高原一带。

汉族许多地区的山歌有自己的民间称谓,例如陕北的"信天游",山西的"山曲",内蒙古的"爬山调",青海、甘肃等地的"花儿"、"少年",湖北的"赶五句",四川的"晨歌",安徽的"挣颈红",等等。

山歌抖脚调有简谱和五线谱,采用首调唱名法,唱法是以“do、re、mi、fa、sol、la、si”七个基本音符为唱名,根据不同的调式和节奏进行演唱。在演唱时要注意发音清晰准确,尤其是歌词中的关键字或难点部分,要用力适中,不要过于用力或者过于柔软。同时要注意呼吸的调节,用深呼吸来支撑演唱过程中的气息,保持演唱的稳定性和连贯性。山歌是指人们在田野劳动或抒发情感时即兴演唱的歌曲。

1、安东尼奥·维瓦尔第 小提琴协奏曲《四季·春》

《四季》(意大利语:Le quattro stagioni)是意大利音乐家安东尼奥·维瓦尔第在1723年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这也是他最着名的作品之一。第一乐章《春》以轻快愉悦的旋律,使人联想到春天的葱郁、清新。

这四首协奏曲各附有一首十四行诗。作者不详(所以有人认为是作曲家原创)。以下是《春》之乐章所附十四行诗的中文译本:

快板

春临大地,

众鸟欢唱,

和风吹拂,

溪流低语。

天空很快被黑幕遮蔽,

雷鸣和闪电宣示暴风雨的前奏;

风雨过境,鸟花语再度

奏起和谐乐章。

广板

芳草鲜美的草原上,

枝叶沙沙作响,喃喃低语;

牧羊人安详地打盹,脚旁睡着夏日懒狗。

快板

当春临大地,

仙女和牧羊人随着风笛愉悦的旋律

在他们的草原上婆娑起舞。

2、费利克斯·门德尔松 钢琴独奏曲 《春之歌》

无言歌(德语:Lieder ohne Worte)是浪漫乐派作曲家费利克斯·门德尔松所作的八册48首钢琴独奏曲。这八册分别在他生命中的不同时间点,为了让业余钢琴家能够演奏所作。当时钢琴越来越普遍,慢慢变成许多家庭的焦点。

这些钢琴曲目属于浪漫乐派的一部分,其特点是短且狂热。

第五册 Opus 62 作于公元1844年。 第六首乐曲《春之歌》(A major 'Spring Song')是无言歌中最着名的一首。

3、爱德华·格里格 钢琴小品《致春天》

爱德华·格里格出生于卑尔根,祖先是苏格兰人,具有民主主义、爱国主义思想倾向,作品大多以风俗生活、北欧民间传说、文学着作或自然景物为题材,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是挪威民族乐派的人物。

钢琴抒情小品《致春天》选自由挪威作曲家格里格1884年所作的钢琴曲集《抒情小品》第三集(op43)的最后一曲,描绘了大地复苏、蓬勃生机的美丽春天。

4、小约翰·施特劳斯 管弦乐《春之声圆舞曲》

约翰·巴普蒂斯特·施特劳斯(德语:Johann Baptist Strauss,1825年10月25日-1899年6月3日),因与其父同名,故通常称为约翰·施特劳斯二世或小约翰·施特劳斯,奥地利作曲家,以圆舞曲作品最为着名,如《蓝色多瑙河》。

春之声圆舞曲(作品第410号)是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所创作的一首管弦乐圆舞曲,也可以用女高音独唱。创作于1882年,作品号为第410号。其德语原名为“Frühlingsstimmen”,意思是“春天的声音”。

5、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 管弦乐《春之祭》

《春之祭》(法语:Le Sacre du Printemps)是俄罗斯作曲家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的代表作与成名作。本来是一部芭蕾舞剧,但后来脚本遗失,只剩下管弦乐总谱。

全曲粗犷而又有浓郁的俄罗斯风格,成为二十世纪古典音乐创作的典范。《春之祭》让往后的作曲者思考旋律的结构,也认为是让斯特拉文斯基有长久声誉的关键,革命性地拓展了音乐设计的边界。

1、春天的故事

《春天的故事》是一首由蒋开儒和叶旭全作词,王佑贵作曲,董文华演唱的经典歌曲。歌曲描述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南巡的故事。此曲已成为中国第二代***的音乐代表曲目。

2、春泥

《春泥》是庾澄庆《哈林天堂》专辑里的一首单曲,该曲由哈林谱曲、伊能静填词。伊能静的歌词彷佛穿越时空,随著四季交替,昔日繁开的黄花凋谢混入早春的泥土里,成为最滋莹的养分,带来最灿烂浪漫的花季,把它比喻为真爱,两个人在相爱的过程中是必须要承受许多莫名的痛苦,唯有坚持、珍惜彼此,相信爱情之后,两人才能够厮守到老。

3、红彤彤的春天

《红彤彤的春天》是苏柳创作的词,朱德荣谱的曲,最早收录在朱德荣作品集里,1995年由杨钰莹演唱并发行的国语单曲,被广大听众所喜爱。

4、山歌好比春江水

《山歌好比春江水》是广西歌舞剧《刘三姐》的主题曲,其词曲原创均出自广西作者之手。《山歌好比春江水》成型于柳州彩调剧《刘三姐》,定型于广西歌舞剧《刘三姐》。

5、失去的春天

《失去的春天》为一代歌后邓丽君所演唱,收录于《偿还》专辑中,该歌曲的粤语版为《谁在改变》,收录于《漫步人生路》专辑中。

1、节拍、节奏较自由(即便主体部分节奏规整,也往往在乐曲起始部分增加一个呼喊(如《弥渡山歌》)。

2、旋律进行起伏较大。

3、上下句结构的较多(南方有一部分五句子体的)。

4、歌词往往只有一两段,并多用对偶句子。

小调的形态特点:

1、节奏较匀整。

2、旋律进行较婉转、细腻。

3、多为起承转合的规整结构。

4、歌词往往有多段(分节歌),并常用长短句。

山歌是一种中国民歌的类型,是农民、牧民在山野、田间即兴演唱的民歌,歌词不固定,多表现劳动和爱情,和地方方言结合较密切,音乐形式直率、淳朴,音调高亢,节奏自由,充满激情。其表现形式既有独唱,也有对唱或一唱众合。

山歌的地域性较强,在各地名称也不同,如在陕西北部称“信天游”,在青海为“花儿”,在安徽称为“慢赶牛”,在四川叫“晨歌”,山西北部为“山曲”,贵州为“飞歌”,云南为“赶马调”等等。但犹以客家山歌最著名。

扩展资料:

分布

中国山歌的流传分布主要集中在西北黄土高原、秦岭大巴山区、大别山区、武夷山区、西藏高原一带。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传播区及其品种有:

晋、陕的"信天游"、"山曲"、"爬山调",宁、甘、青地区的"花儿";陕南、川北的"姐儿歌"、"茅山歌"、"背二哥",大别山区的"慢赶牛";

江、浙一带的"吴山歌",赣、闽、粤交汇区的"客家山歌",云、贵、川交界地带的"晨歌"(又名"神歌")、大定山歌及两广的各地山歌等。

参考资料:

-山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71064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