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代,农民李思命,从自己一船生涯中总结出了代表中国穷苦人民的纯朴语言,唱出了震惊中外的著名陕北民歌《黄河船夫曲》。李思命一家三辈闹船,十七、八岁就跟着父亲、带着三弟从事黄河水运生涯,满年四季奔波于包头至禹门口的黄河水道,对奔腾咆哮、迂回曲折、地形复杂的黄河水路与所经过的黄河两岸风土人情了如指掌。长期的流船生活,陶冶了他爽朗正义的性格,粗犷豪放的船工号子炼就了一副好嗓子;惊险的船工生活,艰难曲折的人生道路,古老动人的黄河故事和复杂的水路形象,为他创作大量的民歌提供了极好的素材。劳作间隙,他自编自唱,成为闻名遐迩的民歌手。一个记载父亲编歌词的本子由李思命三子保存。他编的曲调歌词至今仍在秦晋两岸人民中间传唱不绝。当2003年央视“魅力12”播出后起之秀李进元、王长生唱的《黄河船夫曲》时,荷叶坪村村民听到原汁原味的船夫曲,群情激奋,高兴异常。《黄河船夫曲》已被《黄河情》、《西部风情》等十多部影视片用作插曲、主旋律和主题歌,成为黄河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经典节目和代表性歌曲。
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以孔子的思想作为总指导的,它以“仁”为核心思想,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行为准则,注重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尊重人的本性与情感,关注现世生活,试图建立一个阴阳和谐,秩序井然,人人自得,彼此相爱的大同世界。
1、《阁夜》唐-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译文:年中白日的光阴逐渐缩短,寒夜霜雪笼罩着荒远天涯。破晓时军营中鼓角的悲壮,星河的影子在三峡上荡漾。荒野中的人家为战争痛哭,远处传来渔夫悲凄的歌声。英雄的业绩最终成了黄土,我何必介意书信音讯即少。
2、《赋得白鹭鸶送宋少府入三峡》唐-李白
白鹭拳一足,月明秋水寒。
人惊远飞去,直向使君滩。
译文:白鹭鸶拳着一条腿,单足立在冰凉的秋水中,月光明如秋水洒满大江。白鹭鸶受人惊吓以后,高飞而起,直向波涛汹涌的使君滩飞去。
3、《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译文:清晨告别白云之间的白帝城,千里外的江陵一日就能到达。江两岸的猿在不停地啼叫着,轻快的小舟已驶过万重青山。
历史故事:
4、在大禹治水的时代,巫山有十二条恶龙兴风作浪,百姓民不聊生,西王母的女儿瑶姬就带着她的十一个姐妹来此治水,并送给大禹一本《上清宝经》的治水天书,治水结束,十二仙女忘了返回天宫,久而久之,她们便化成十二座奇秀绝美的峰峦耸立在巫峡两岸。
5、1918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一文中提出了建立三峡工程的原始设想:“当以水闸堰其水,使舟得溯流以行,而又可资其水力。”孙中山先生当时对此做出了一系列的构思,但由于现实原因限制,没有着手实施。
答案:山西吕梁十大著名景点
一、贾家庄文化生态旅游区
山西省汾阳市贾家庄村位于吕梁山东麓、汾河西岸,距汾阳古城五公里,紧邻太汾高速和307国道,毗邻世界著名的酒都杏花村。全村总面积42万平方公里,700户2600人,耕地面积3983亩。
解放以来,贾家庄村一直是全国农业战线的先进典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贾家庄先后荣获全国基层党组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优秀单位、全国造林绿化千村、全国美德农家示范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文明村等荣誉称号。村党支部书记邢利民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
二、孝义黄三寺景区
黄三寺位于山西省孝义市贾家庄村黄三寺街中段,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清时期多次扩建修缮,但现存最早的建筑结构是元代遗留。专家们一致认为,这样一座原址、原貌和寺庙群保存完好的黄三寺庙在中国是罕见的。
三。玄中寺
位于玄中寺县城西北10公里的石壁山,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是中国最早创立的日本佛教净土宗、净土真宗的宗祠。
四。圣西湖森林公园
胜西湖森林公园是以植物景观堤企业为主的生态休闲公园。西起张家庄水库大坝,东至迎宾路桥以东200米,南与范家庄相邻,北与张家庄相邻。东西长1600米,南北宽700-900米,占地1500亩。预计投资21亿元,目前累计投资18亿元。从2007年4月15日开始,历时14个月,完成了包括一座车行桥、两座人行桥、15万平方米的河道、4个总面积5万平方米的人工湖在内的55个游憩服务单体项目;种植了100多种树木和灌木,19万株植物,70万平方米的草坪,1200亩绿地。建成后的圣溪湖森林公园由小河景观区、中心景观区、滨河休闲区三大景观组成。
动词(verb的缩写)金龙山文化旅游景区
金龙山文化旅游景区位于来镇下土井村西部,临水村南岸,北邻下堡河,南接省道小石线,距孝义市区7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与孝义城市湿地公园、晋商古驿道、圣西湖森林公园、黄林铁塔等景点形成特色文化旅游线路。景区自然风光优美,文化底蕴深厚。主要景点有小虫寺、观音佛、文昌阁、仙人楼、财神庙、景德寺、青云十八步、金龙殿、五福阁、金龙泉、观音寺、采摘观光园等。它是中国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和当地孝文化的结合。金龙山景区在当地还是挺受欢迎的。古代碑文记载:孝义西乡临水村南岸有座山,名十八。金大中国王的庙就建在山顶上。寺前积水,清泉流于左。山势叠嶂,青云天梯高耸,龙门遥遥。以前是官官相从,意思是不是神仙的无声加持,风水的发源地。
6北武当山
北武当山,又名真武山,古称王龙,位于方山县吕梁山中段,距离石市32公里
北院是酿酒作坊的原址。有五个庭院,面积约7000平方米。清代仍有酿造作坊,有地埋式发酵缸。院子里有一口古井。元代,在古井上建了一座亭子,名曰古井亭。凉亭建在墙上,还有一块傅山书法你必须做花嵌在墙上。这口井从民国到民国一直是汾酒酿造的专用水源。院内还有一个明代用来酿酒的甑。作坊保存完好,体现了汾酒文化的传承,是非常珍贵的酿酒工业的物质遗址。
八。碛口景区
碛口是集晋商文化、黄河风光、黄土高原地貌、革命纪念地、民俗风情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景区。碛口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你一生中必须去的10个小镇。
九。小河国家湿地公园
小河湿地是山西省2014年重大改造和综合改革项目之一,也是山西省的标杆工程。它位于城市的西南部,东起张家庄水库大坝,西至白壁关大桥,南至关静南路和沿江景观步道,北至时代大道。规划总面积547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约328平方公里。目前,小粉桥西区已经开放,面积约24平方公里。小河湿地是黄土高原典型的次生湿地,是国内少有的集区域水利、城市湿地、生态文化、民俗景点于一体的主题湿地公园。
十、瓜山
瓜山,因山形酷似八卦而得名,有八座巍峨的山峰,山峦重叠,古柏参天。位于交城县北部,是三晋著名的旅游景点,集自然风光和千年古刹于一体。早在唐代就以山形人物、参天古柏、巍峨寺庙、华严道场而闻名。
瓜山很美。美,主峰太极峰坐北朝南,精神饱满;水很美。瓜山外,西有瓦窑河,东有磁窑河,灵泉、龙泉、姜水泉在山中。充满清新的空气;树美,古人曾把瓜山的柏比作黄山的松。瓜山有许多著名的柏树,如七星柏、龙爪柏、虎头柏、二仙柏、绣球柏等。都是古朴苍劲,生动传神,在郁郁葱葱的绿色中表现出一种原始而生动的情感。
1 有哪些关于山西的诗句
有哪些关于山西的诗句 1描写山西的古诗
1、《五台山》——北宋张商英
五顶嵯峨接太虚,就中偏称我师居。毒龙池畔云生懆,猛虎岩前客过疏。
冰雪满山银点缀,香花遍地锦铺舒。展开坐具长三尺,已占山河五百余。
译文:巍峨的“五台”台顶直通向神妙的天宇,清凉的奇境恰是我佛师最为惬意的居处。毒龙池畔盘绕着翻卷滚动的祥云,猛虎岩前尘世的俗客踪迹稀疏。
满山的冰雪犹若纯净的白银装点,遍地的香花铺就了锦缎一般的画图。舒展开的僧衣纵然仅止三尺,但却已占尽了无边的风光大好的沃土。
2、《游石壁》——金代郝天挺
绝壁秋容胜, 荒坛冷气清。野僧留客饮, 山鸟罥人鸣。
已极登临兴, 无穷今古情。浩歌一樽酒, 四海共升平。
译文:古寺周遭的绝壁秋色浓浓,荒寞的佛坛却有些冷气清清。备好酒饭的山僧殷勤留客,喧闹的野鸟就在人前人后飞鸣。
登临的兴致已然达到了极点,也迸放了抚今思古不尽的幽情。让我们举起杯来长歌一曲,祝愿那四海的安宁天下太平。
3、《登鹳雀楼》——唐代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4、《登鹳雀楼》——唐代畅当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译文:鹳雀楼高高的在飞鸟之上,远离尘世间。在上面能看到天空笼罩着平坦的原野,江河流入峻峭的高山。
5、《过阳泉冯使君墓》——金代元好问
一笛悠然此地闻,住山还忆大冯君。已看引水浇灵药,更约筑亭留野云。
前日褒衣笑皤腹, 今年宿草即荒坟。东邻谁举游岩例, 秋菊寒泉尚可分。
译文:一缕轻柔的笛音就从这里飘入耳中,住进了静寂的道院越发思念大来冯君。早已见识过你引自清泉浇植的灵药,也曾经相约筑一座山亭挽留散淡的闲云。
不久前还调笑宽袍富态大腹便便的你,到今年旧日的草莽竟化作凄凉的荒坟。看东邻是谁人也在比齐隐逸的高士,将秋菊寒泉料理得依然是那样分明。
2有关山西的诗句有哪些
1雁门太守行
(唐)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2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3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4晋祠
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
浮舟弄水箫鼓鸣,微波龙鳞莎草绿。
兴来携妓恣经过,其若杨花似雪何。
红妆欲醉宜斜日,百尺清潭写翠娥。
翠娥婵娟初月辉,美人更唱舞罗衣。
清风吹歌入空去,歌曲自绕行云飞。
——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节选
5晋阳古城
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李白《太原早秋》
3有关山西的诗句有哪些
1雁门太守行 (唐)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2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3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4晋祠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
浮舟弄水箫鼓鸣,微波龙鳞莎草绿。兴来携妓恣经过,其若杨花似雪何。
红妆欲醉宜斜日,百尺清潭写翠娥。翠娥婵娟初月辉,美人更唱舞罗衣。
清风吹歌入空去,歌曲自绕行云飞。——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节选5晋阳古城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李白《太原早秋》。
4求关于山西的古诗词
关于山西的古诗词有:
1、《同崔邠登鹳雀楼》
唐代:李益
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
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
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
风烟并起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
译文:
鹳雀楼西边有百尺桅樯,汀洲上高耸入云的树木一片茫茫。
汉家乐奏犹如逝去的流水,魏国山河也已经半入夕阳。
往事过千年尚遗憾时间过得快,忧愁到来一天也觉得太长。
战乱中更激起思念家乡的情感,远望楼前景色已非春天不免自我感伤。
2、《登鹳雀楼》
唐代: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
夕阳依傍着山峦渐渐下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3、《过燕支寄杜位》
唐代:岑参
燕支山西酒泉道,北风吹沙卷白草。
长安遥在日光边,忆君不见令人老。
译文:
燕支山西面的酒泉道上,北风刮起狂沙,卷起白草。
那长安城在那遥远的日光边,我怀念你却无法相见,这种相思令我衰老。
4、《山西行》
宋代:沈与求
山西健儿好身手,气如车轮胆如斗。
十五射猎少年场,戏格黄罴同拉朽。
译文:
山西的健儿们个个好身手,气魄像车轮一样,胆气如斗一样。
十五岁就在少年场射猎中大放光彩。
5、《古离别》
南北朝:江淹
远与君别者,乃至雁门关。
黄云蔽千里,游子何时还。
送君如昨日,檐前露已团。
不惜蕙草晚,所悲道里寒。
君在天一涯,妾身长别离。
愿一见颜色,不异琼树枝。
菟丝及水萍,所寄终不移。
译文:
心爱的人要到雁门关外很远的地方去了,我们只有无奈地道别。
天上的黄云遮蔽了千里,,到远方去的游子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啊。
想起当时送心爱的人远去的情景,就好像发生在昨天一样,可如今,檐前的露已经凝结成团。
蕙草虽然凋零了,也没有什么好可惜的,我担忧的是远方的爱人,不知他在外是否饱暖。
爱人远在天涯,我们长年分别。
但愿时而看见自己的容颜,还是像琼树枝一样洁丽。
但愿能像菟丝和水萍一样,有所寄托,与爱人的感情也能始终不渝。
5有哪些歌颂山西的诗句
山之西 河之东 人之杰 地之灵
你是华夏的摇篮,
你是中国的故乡
黄河流淌你千年的血脉
太行铸就你不灭的精魂
啊,山西山西
我们不倒的长城!
你有窑洞的温馨
你有黄土的厚实
五台是你挺起的胸膛
吕梁是你不弯的脊梁
啊,山西山西
我们永远的母亲!
周原雅风吹响万古不灭的号角
河图洛书记载生生不息的航迹
退避三舍是重耳的智慧顽强
横扫六合是唐宗的龙兴晋阳
啊,山西山西
我们不会忘怀的故园!
晋中大院是你诚信的风范
窑洞炕火是你亲切的嘘寒
秧歌舞动你生命的活泼顽强
杏花装点你容颜的艳丽高张
啊,山西山西
我们世代的父老乡亲!
冰雪覆盖不住你的雄心壮志
贫困无法阻挡你文明的步伐
当,厚实的基础与精神底蕴
被新的文明观统领,
啊,山西山西
让我们一起迈进!!!
6山西名人的诗句有那些
古往今来,山西出过无数名人,不可一,一尽数。现择其二三位的诗句,来回答你的问题。
江雪
唐代: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钱塘湖春行》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唐代: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7关于山西的诗词
1、单于已在金山西唐岑参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2、金山西见烟尘飞唐岑参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3、落日欲没岘山西唐李白 《襄阳歌》4、落落山西名唐储光羲 《哥舒大夫颂德》5、鸟鼠山西洮水云唐岑参 《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6、山西年少宋蔡挺 《喜迁莺·霜天清晓》7、千山西宋向滈 《长相思·桃花堤》8、万山西宋向滈 《长相思·桃花堤》9、直过雪山西宋范成大 《水调歌头·元日至人日》10、依旧山西宋叶梦得 《八声甘州·寄知还倦鸟》11、淮山西宋王之道 《长相思·吴江枫》12、山西将宋刘过 《沁园春·玉带猩袍》13、是山西将种宋刘过 《沁园春 张路分秋阅》14、日现山西留不住宋汪莘 《浪淘沙·天末起凉风》15、珑山西峙宋陈德武 《望海潮·珑山西峙》16、几回梦绕山西宋陈德武 《望海潮·祖觞东馆》17、山西将门宋何梦桂 《沁园春·衮衣绣裳》18、我家在山西唐李商隐 《戏题枢言草阁三十二韵》19、故隐茅山西唐吴融 《祝风三十二韵》20、金笼夜黯山西梦唐殷文圭 《鹦鹉》21、断霞残照远山西唐徐铉 《和太常萧少卿近郊马上偶吟》22、家在闽山西复西唐怀濬 《上归州刺史代通状二首》23、假山西畔药阑东唐司空图 《酒泉子·买得杏花》24、堠山西畔元谢应芳 《八声甘州 寄无锡钱梦弼 此下丁藏付藏钞本,》25、青山西塞水东流元刘秉忠 《江月晃重山》26、元自山西出将元李俊明 《水龙吟 筹堂寿日》27、和以山西羊酥元刘敏中 《浣溪沙 元夕前一日,大雪始霁,子京敬甫两》28、山西良家子宋苏轼 《和子由苦寒见寄》29、行到孤山西宋苏轼 《湖上夜归》30、楚山西断如迎客宋苏轼 《与舒教授张山人参寥师同游戏马台书西轩壁兼》31、应话剑山西宋苏轼 《宋复古画潇湘晚景图三首》32、道山西下路宋陆游 《书直舍壁》33、行度雪山西宋陆游 《思蜀》34、山西豪杰归囊牍宋王安石 《送赵学士陕西提刑》35、圃蔬园果西山西宋王安石 《题南康晏史君望云亭》36、王霸炼药怡山西宋白玉蟾 《觉非居士东庵甚奇观玉蟾曾游其间醉吟一篇》37、山西旧将本书生宋苏辙 《书庐山刘顗宫苑屋壁三绝》38、鸣凤山西五里坂宋李复 《予往来秦熙汧陇间不啻十数年时闻下里之歌远》39、君不见峨眉山西雪千里宋苏辙 《诗一首》40、断霞残照远山西唐徐铉 《和太常萧少卿近郊马上偶吟41、霞散乱山西唐马戴 《宿崔邵池阳别墅》42、日旰山西逢驿使唐韦应物 《杂曲歌辞·突厥三台》43、山西多勇气唐虞世南 《出塞》44、燕支山西酒泉道唐岑参 《过燕支寄杜位》45、走马黑山西唐雍陶 《僧金河戍客》46、乘春来到陇山西唐胡曾 《咏史诗·陇西》47、莫教更似山西鼠唐罗隐 《出试后投所知》48、休愁离别岘山西唐翁承赞 《寄舍弟承裕员外》49、黑山西唐毛文锡 《甘州遍·春光好》50、独画峨嵋山西雪岭上万岁不老之孤松宋苏轼 《欧阳少师令赋所蓄石屏》51、山西従古说三明宋苏轼 《和梅户曹会猎铁沟》52、君不见峨眉山西雪千里宋苏轼 《雪斋(杭僧法言,作雪山于斋中。)
》53、故山西望三千里宋苏轼 《和宋肇游西池次韵》54、)山西老将诗无敌宋苏轼 《次韵刘景文周次元寒食同游西湖》55、使君来自陇山西宋苏轼 《次韵钱穆父马上寄蒋颖叔二首》56、秋阳沈山西宋黄庭坚 《宿山家效孟浩然》57、我行昨出庐山西清姚鼐 《望庐山》58、但爱孤山西宋陈师道 《寄邢和叔》59、山西豪杰知吾老宋陈师道 《送冯翊宋令》60、今容摩什老山西宋陈襄 《和程公辟游宿猿洞二首》61、房陵更在万山西宋陈造 《寄张守仲思十首》62、云山西望寒宋何耕 《春日》63、衔山西日辞春阁宋华岳 《别馆即事》64、雪山西来接海白宋黄大受 《江行万里图》65、山西有龙虎宋陆九渊 《应天山》66、马盂山西看落霞宋欧阳修 《重赠刘原父》67、蓬山西观更谁如宋区仕衡 《建昌憩李尚书山房》68、山西健儿好身手宋沈与求 《山西行》69、放形漫浪蜀山西宋史尧弼 《戏中书岩宝印师方丈》70、山东山西将相门宋释宝昙 《为高芝大卿寿》71、我家世世山西士宋宋祁 《拟东武曲二首》72、还过太山西宋宋祁 《望仙亭书所见》73、使君来自陇山西宋苏轼 《次韵钱穆父马上寄蒋颖叔二首》74、山西从古说三明宋苏轼 《和梅户曹会猎铁沟》75、野人遥指过山西宋王之道 《游毛公洞六首》76、不愧山西士大夫宋无名氏 《题旌忠亭》77、更欲盛我西山西宋项安世 《上安抚高大卿五十韵》78、南楼只在远山西宋辛弃疾 《和周显先韵二首》79、东山西畔南溪北宋杨万里 《万花川谷》80、平生苦战忆山西宋杨亿 《旧将》81、山西长落日唐李峤 《倡妇行》82、山西凤女家唐储光羲 《玉真公主山居》83、山西微径通唐陶翰 《宿天竺寺》84、此时丹旐玉山西唐李商隐 《故驿迎吊故桂府常侍有感》85、十年旧识华山西唐翁承赞 《访建阳马驿僧亚齐》86、山西石门翠如刷元王冕 《庐山行送行》87、西山西塞长新蒲宋白玉蟾 《武昌怀古十咏·西塞》88、面法记山西宋曹勋 《食虀有作》89、平生山西踏霜雪宋晁补之 《赠戴嗣良歌时罢洪府监兵过广陵为东坡公出所》90、只今断庐山西宋陈舜俞 《圆通行》91、丹山西去水东流宋陈襄 《余自白阳。
1、《登鹳雀楼》
唐代: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2、《书河上亭壁》
宋代:寇准
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
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译文:宽阔的黄河,只有不多几条船在航行,眼前是波浪滚滚,一派渺茫。我独自登上河边的亭子,斜靠着栏杆,愁绪像河水,源源不断。 那河边、远处,萧瑟秋风中,有片稀疏的树林,林后是耸立的高山,一半沐浴着西斜的阳光。
3、《公无渡河》
唐代:李白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波滔天,尧咨嗟。
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
杀湍湮洪水,九州始蚕麻。
其害乃去,茫然风沙。
被发之叟狂而痴,清晨临流欲奚为。
旁人不惜妻止之,公无渡河苦渡之。
虎可搏,河难凭,公果溺死流海湄。
有长鲸白齿若雪山,公乎公乎挂罥于其间。
箜篌所悲竟不还。
译文:黄河之水从西而来,它决开昆仑,咆哮万里,冲击着龙门。尧帝曾经为这滔天的洪水,发出过慨叹。大禹也为治理这泛滥百川的沮天洪水,不顾幼儿的啼哭,毅然别家出走。在治水的日子里,他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心勤劳为公。
这才治住了洪水,使天下人民恢复了男耕女织的太平生活。虽然消除了水害,但是留下了风沙的祸患。古时有一个狂夫,他披头散发大清早便冲出门去,要徒步渡河。别人只是在一旁看热闹,只有他的妻子前去阻止他,在后面喊着要他不要渡河,可是他偏要向河里跳。
猛虎虽可缚,大河却不可渡,这位狂夫果然被水所溺,其尸首随波逐流,漂至大海。被那白齿如山的长鲸所吞食。其妻弹着箜篌唱着悲歌,可惜她的丈失再也回不来了。
4、《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唐代: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译文: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到今天我们可以沿着黄河径直到银河,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5、《使至塞上》
唐代: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
诗人现代诗1
诗人
世界因你而有爱
因你而有欢声笑语
也因你而变得意义深远
你远离阳光的时候
总有美丽的鲜花向你绽放
你穿过唐风宋雨后
沿着平平仄仄的栈道
走到生命的尽头
都会有人追随着你
并读懂你的心怀
诗人
你深居简出
淡薄宁静
在幽深如古井的夜里
倾听天籁如花的声音
而后会有无数的泪珠
流过你的脸庞
在暗淡的月色中
结出无花之果
你用酒灼伤自己的心
又用月光洗濯伤口
你总在夜的边沿
感受别人内心的忧伤
并坚信水中的玖瑰
会有人为你暗渡
诗人
你总在烛光中
深入比夜更深的世界
并和蜡烛身心俱焚
这个世界
因你而叫人回味无穷
因你而让人看到希望
诗人现代诗2有一种执著是痴狂
有一种奉献不需回报
有一种热情是自我陶醉
有一个名字叫诗人
诗歌浓缩了我的情
诗歌张扬了我的梦
一半是相思的泪水
一半是热情的火焰
诗歌是文字的凝练
字字是那满天的星辰
我用情感的丝线
穿成跳动的音符
歌唱我的痴狂
歌唱花儿的美丽
还有一个梦想
穿越唐诗宋词的韵律
回到内心
诗人现代诗3远处的油菜灿烂的开着
好像又是一个春天
那年冬天诗人说
他不再写诗
街角的伤口
在深灰色的大理石板地面
延伸
寂寞如深深的小城
古老的梧桐
高不过冷硬的大厦
霓彩的街灯黯淡了
夜空的星子
还是那年冬天
小小的叶子从树上摔下
天空一掠而过的寒鸦
叫碎了落叶的心
小城的楼又立了一栋
像僵硬的尸体
小城的树倒了
诗人的笔折了
他说他是诗人
他说他不再写诗
又是一年春天
远去的油菜花开的灿烂
春风无力
扣不开小城的门
他说他是诗人
住在小城
他说他不再写诗
诗人现代诗4他是一个不经一事的孩子
诗歌就象飘香的酒
饮醉了很多岁月
他枕边的诗集
罗列成一道道看不清自我的长城
与所有写诗的人一样
用长短不一的句子
走着自己歪歪斜斜的脚印
他一辈子没有出诗
诗歌在潮湿的旮沓里发酵
散落在空气的烟花里
幻成一片片灰色的梦境
三十年的影子
没有一个人走进
这个狭小的空间和迷团
诗人在河边
留下最后一段诗行
诗的名字叫死亡
一个诗人就这样悄无声息的离去
他背后的诗人
成就了他一生的渴望
把所有的诗歌带到另一个世界
灵魂再一次叩响诗歌的大门
诗人现代诗5诗人与诗
就是天真未凿的孩子
在烈日下津津有味的
玩自己的软泥巴
诗人与诗
就是半疯半傻的成年人
用木头造出一架飞机
梦想飞到天上去
诗人与诗
就是年过半百的妇女
坚持要为自己男人
生一个可爱的儿子
诗人与诗
就是一贫如洗的渔夫
每天在晚归的船上
唱开心或忧郁的渔歌
诗人与诗
就是疲惫的慈爱的母亲
半夜还在为自己的孩子
哼着柔和的眠歌
诗人与诗
就是七老八十的老者
在朋友的灵堂
唱着悠扬缠绵的老人祭歌
诗人与诗
就是一个卑微的男人
对一个贵妇人的单相思
刻骨铭心说爱情
诗人与诗
就是灵巧的牧童
对着空荡荡的山林
吹着嘴里的木叶
诗人与诗
就是一个迟暮的美人
对自己青春美貌的
百转千回的低吟
诗人与诗
就是一个偷得浮生
三两日清闲的人
对童年的无尽回望
诗人与诗
就是行将就木的人
对死后来生的构想
唠叨下辈子的等候
诗人与诗
就是被男人玩了
或是被女人耍了
之后的痛苦哀婉
诗人与诗
也是遁入空门
暮鼓晨钟的敲响
与情感无关
也与情感无不有关
诗人现代诗6我是诗人吗?仿佛有点像
会否在我开垦的田野把文字播种
乡下的乡亲早已告诉我播种的节令
小妹正给我摇着意境的楼铃
我把我跳跃的文字播进田垅
文字抽出诗歌的嫩芽在初夏的脸庞写生
清风在拍打着我诗歌的小屁股
骄阳伸出金黄的手儿给我的诗歌纺着绿装
北方盘旋的燕子吟着我的诗歌
成群的麻雀邀我的诗歌同台歌唱
天空飘浮的那朵白云直瞪着迷人的眼睛
看着我的诗歌在田间吱吱的生长
你可知道我的灵感来自汾河的波浪
你可知道我的想象来自那座古朴的村庄
你可知道我的诗歌的根深扎在沃土
我的诗歌才会郁郁葱葱
我的诗歌是个不倦的歌者
时刻会把大自然吟颂
我的诗歌是快乐的精灵
时刻会在生养我的大地巡航
朋友,你可知道,诗歌就是我的生命
就像吕梁山高举着它浩淼的林莽
只要我的声带不腐蚀断裂
我就会唱着我的诗歌,直至走向坟茔
诗人现代诗7◎为什么她会吹进来呢?
其实就是想了一下
如果世界是奇妙的
我伸出手抓住一片风
随意折叠
我喜欢的
一只千纸鹤
上面写着你和我的名字
挂着祝福
今夜属于你的
今夜我只是想着你
今夜我想随着意识
折叠思念的样子
看看喜欢和爱是什么形状
好让我诉说爱恋是什么
比如风吹进来的时候
我就想知道
风为什么吹进来
为什么风吹进来了
我就会想
为什么她会吹进来呢?
诗人现代诗8诗人是危险的职业
一不小心就会死
/
当那样的夜晚
他孤独地拿起一根烟
却没有勇气点燃
面对窗前无限的黑暗
只有一张纸
一张纸上几个潦草的文字
/
当那样的夜晚
他吹着风
走在村中水泥路面上
他怕听自己脚步声
一声如梅花落雪
一声如顽石击水
/
夜晚总比白天气温要低
黑色是如此熟悉
像思维的广袤
分不出边际
/
在夜晚诗人在走
极浅蓝色的月光
覆盖麦田如同拂晓
干燥或者潮湿
/
安静
树的影子让他想起时光
永远是空洞的
也像这文字
没有思维就没有存在
/
夜晚一个人是危险的
慢慢走会接近一个墓地
慢慢走又会远离
/
思维属于夜晚
白天属于喧嚣
/
诗人不怕喧嚣
虽然它淹没自己
狠狠含有杀意
/
这就是生活
/
诗人很单薄
像少女的透明衣衫
这个比喻很不恰当
少女离诗人过于遥远
/
我们总是看到树叶飘落
却不会想到一棵树的死亡
诗人很容易死
像树叶的飘亡
却痛恨树的卑鄙
/
诗人做着和树相反的事情
/
他有勇气
他坚定不移
他不怕死
/
诗人热爱生命
热爱生活
/
当要选择分离的时候
仅仅因为更加深沉的爱
就像我们和爱人远离
心间才会暖暖浮泛爱意
诗人现代诗9遥远的星辰
我只能
看见一轮明月
亦只能 看见一轮明月
当乌云遮住了它的面
我的心 会长成憎恨的咆哮深渊
当昏鸦涕鸣它的夜
我会扔石子儿驱赶它 远离那一片幽梦
这时人潮开始喧哗
月儿它挂上了树梢
我要爬上那树梢 摸摸那月亮儿的脸
我要问问 为何?月儿高高?
月儿高高!高上了山坡
我疯狂的跑 跑到那山顶
月儿高高! 高上了青天
在那遥不可及的星辰
我找来了天梯
可以耸入云间
我要赶在黎明前 爬上青天
我要问问 为何?月儿高高?
月儿高高! 谁使坏了狂风袭来
月儿高高! 竟跌折我的腰
我怎么就不知晓
隔了九重天远
月儿高高! 落映在水波里柔和
我依稀托付着
一席梦的叹息
看尘埃 落满了地的灰色
月儿高高! 在水里
影。 是你 一世的皎洁
月儿高高! 在眼里
是我一枚发光的铜币
我想用这银光
换一个晴天给你?
只是仓促些
激起了水里的幻境
吓坏月的影
碎了 不见了
我闭着眼
也随着梦沉下去
月儿高高!在天上
在那遥远的星辰
我只能看见一轮明月
亦只想看见那一轮明月
诗人现代诗10诗歌必须从实际出发,从现实着手,从原始和直白的朴实开始,远远要比那些外表漂亮,语言华丽的长篇“史诗”要好得多,有人总在撒发一些现代诗歌要走向消亡,走向低谷,走向没落的言论,我觉得,诗歌文化滋生的土壤本就已含有抵抗一些外来侵蚀的能力,况且,热爱诗歌的人,将诗歌当成生命的人,很多很多!
红袖存在的审核问题,一直都在束缚和困扰着筒子们,有很多人在质疑为什么,自己觉得写得很出彩的诗歌,不仅仅没有被飘红,反而被枪毙,或者干脆就是退稿呢!我觉得这反映的有几个方面:首先,我们要从自身找缺点,是不是我们偏离了诗歌的主题,游离了母体,或者功底真的是略为单薄呢。其次,也许,审核的编辑们各有对诗歌的理解和诠释吧。
现代诗歌的发展,不仅没有停滞,我反而觉得有了质上的飞跃,最近,忙里偷闲翻阅了诸多前辈的诗歌,也看了不少我们这一代人所崇尚的“新现代诗歌”。我发现,无论是在诗歌的意象上,形态上,语言的表达和心理变化的综述上,前辈们诗歌里那种积极向上的心态,自然朴实的话语,美妙婉转的手法,都是我们比较欠缺的,这里我要举例说明一下,诗人食指先生的《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片手的海洋翻动;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声雄伟的汽笛长鸣。
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
突然一阵剧烈的抖动。
我双眼吃惊地望着窗外,
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
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
这时,我的心变成了一只风筝,
风筝的线绳就在妈妈手中。
线绳绷得太紧了,就要扯断了,
我不得不把头探出车厢的窗棂。
直到这时,直到这时候,
我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一阵阵告别的声浪,
就要卷走车站;
北京在我的脚下,
已经缓缓地移动。
我再次向北京挥动手臂,
想一把抓住他的衣领,
然后对她大声地叫喊:
永远记着我,妈妈啊,北京!
终于抓住了什么东西,
管他是谁的手,不能松,
因为这是我的北京,
这是我的最后的北京。
这首诗歌的滋生,无疑离不开那个特定的背景,特定的时期,在主席号召知识青年下乡到农村去的岁月里,诗人用他极为敏锐的洞察力,将离开家乡,告别亲人这伤感的一幕,用诗歌的形式,用诗歌的语言,很犀利的表现出来,把孩子离开母亲的那种疼痛描绘的清晰剔透,我的心就变成妈妈手中的风筝,这里是一语双关的意思,一个方面述说的是对故乡的眷恋,一个方面述说的是对亲人的依依不舍。最妙的是诗人没有直接描写火车如何启动,和怎么离开,而是用脚下的车站移动来突出告别的高潮,不论是谁读到了这里,都会为那高声的呐喊而感动,“妈妈啊!北京!”。这是最能引起大家共鸣的地方。
所以,这首诗歌,以其朴实而充满情感的句子,打动了千万的读者,以至于被大家珍藏抄写,深情的背记吟诵!
现代诗歌的当今一代,在诗歌的创作意识上,已经有了很大的突破,不拘一格的诗歌理念和多样化的写作方式,使现代诗歌在沿袭前辈诗人的风格和特点,变为自我创作意识流的新格局,我想这是对诗歌未来的一个大胆的逾越,诗歌的未来只能是更加美好和光明!
延安位于陕西北部,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她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延安地处黄河中游,陕北高原南部,东隔黄河,与山西省相望,西以子午岭为界,与甘肃省接壤;北靠本省愉林地区;南接我省渭南,铜川,咸阳三市地理位置为东经107度41分至东经110度31分北纬35度21分至北纬37度31分之间,市区南北直线距离23912千米,东西间距25785公里本地区有很好的植被覆盖,延安有森林27699万亩森林覆盖率为429%,有天然草场18569万亩,中草药品种约500余种全市已探明 矿产10多种,其中煤炭储量71亿吨,石油43亿吨,天然气储量33亿立方米,紫沙陶土5000多万吨 延安,广义上是指延安市所辖的13个县(区),既宝塔区,延长县,延川县,子长县,安塞县,志丹县,吴旗县,甘泉县,富县,洛川县,宜川县,和黄陵县总面积3703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0559万人,其中城市人口5964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55人平均海拔1000米,平均降水量500毫米,无霜期平均170天,在气候上属于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我们通常说的延安,就是指广义上的延安
狭义上的延安就是指今日的宝塔区,是延安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陕北地区经济,文化的中心全区土地总面积3556平方公里,总人口3319万人(农业人口1987万)人均耕地面积248亩1982年被国务院发布为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992,1994,1996,2000年被民政部军委总政治部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延安位于”两黄两圣”所构筑的陕西北线旅游”金三角”的顶端优秀文化积淀丰厚,所以延安又是一座旅游名城,有”中国革命博物馆城”之美誉
延安古称延州,历来是陕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城区处于宝塔山、清凉山、凤凰山三山鼎峙,延河、汾川河二水交汇之处的位置,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有“塞上咽喉”、“军事重镇”之称,被誉为“三秦锁钥,五路襟喉”。延安之名,始出于隋。1937年,中共中央进驻,同年设延安市,为陕甘宁边区政府所在地。1949年,改称县,1972年,再设市至今,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延安市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天然次生林163万亩,木材蓄积量308万立方米;以甘草、五加皮、寄生、牛蒡子、柴胡为主的中药材近200种;有豹、狼、石鸡、杜鹃等兽类、鸟类100余种;而且土地肥沃,光照充足,适生作物品种多,具有发展种植业、畜牧业、林果业的良好条件。除小麦、玉米、谷子、荞麦、黄豆、绿豆、红豆等粮食作物外,还盛产烤烟、蔬菜、花生、瓜类、薯类等经济作物。
地处黄河中游的延安,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相传人类始祖黄帝曾居住在这一带,“三黄一圣”(黄帝陵庙、黄河壶口瀑布、黄土风情文化、革命圣地)享誉中外,为扩大对外开放和交流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全市有历史文物保护景点848处,有保存完好的宋代石刻群洞18个,石窟寺14处,有建于唐代的宝塔山等12处古建筑,有革命旧址6处。目前可供游览的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7处,年接待中外游客70万人次。近年来,大力开发旅游业,恢复了摘星楼、烽火台、摩崖石刻等50多处景点,“天然公园”万花山新增200亩牡丹,宝塔山、清凉山、凤凰山、万花山“四山”森林覆盖率达554%,被国家林业部批准建设国家级森林公园。
来自红色之路的感动
——本报“重走延安路”系列采访活动札记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诗句。4月上旬,当《中国艺术报》重走延安路采访组陕西分队到达延安,宝塔山真的出现在眼前的时候,我们情不自禁地想起这句诗,梦想终于成真。山西分队在太行山区、河北分队在西柏坡、贵州分队
在遵义,同样感受到延安精神的无处不在。半个月时间里,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在圣地延安、在巍巍太行、在西柏坡、在遵义深入采访,挖掘《讲话》发表60周年以来的珍贵记忆,采撷在《讲话》精神指引下神州大地所孕育的艺术之花,寻访那些在民间流传的关于艺术、关于伟人、关于革命的动人故事。从4月5日开始到6月初,我们推出了“重走延安路”系列报道,共推出通讯、消息、等各类报道近40篇和专版5个。这些报道刊出后,采访组的同事们觉得十分安慰,因为我们深入了生活,记录了历史,见证了马克思主义文艺在中国与时俱进的变迁。但我们也觉得遗憾,因为篇幅的限制,采访过程中许多生动的故事,无法容纳在报道中。时间虽然过去两个月,但是这些细节却不断地在我们的脑海中回放。今天,我们愿意为大家讲述这些深深印在我们脑海中的细节,让我们分享感动。
毛泽东伏在这张小炕桌上写出了千古名篇《沁园春·雪》
我们为前辈艰苦奋斗的精神所感动。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这大气磅礴的诗句,我们曾无数次地反复吟诵。但出乎我们意料的是,毛泽东竟然是伏在农家的小炕桌上写就这首词的。当我们在瓦窑堡听人介绍了这张小炕桌,当我们终于在延安革命纪念馆第二展厅“红军东征”部分与这张小炕桌相逢,我们永远地记住了它。年轻的讲解员介绍说,1936年2月5日,毛泽东、彭德怀率领东征部队来到了清涧县袁家沟,住在农民白育才家中。为了方便毛泽东晚上办公,房东主动将这张小炕桌搬来。2月6日,陕北普降瑞雪,袁家沟的山山岭岭都笼罩在皑皑白雪中。毛泽东触景生情,浮想联翩,于2月7日趴在这张小炕桌上写下了千古名篇《沁园春·雪》。毛泽东离开袁家沟后,房东将这张小炕桌精心保管,并作为传家宝传给后代。 1972年6月,延安革命纪念馆征集到这张小炕桌,开始将它作为重要展品陈列展出。讲解员深情讲述的这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让我们永远记住了小炕桌,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沁园春·雪》的思想内涵,也让我们为毛泽东艰苦奋斗和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赞叹不已。
这样的乐观与豪情也体现在陈毅的诗篇中。在采访延安市文联的艺术家时,大家不经意地提到陈毅赞美清凉山的诗篇。他们介绍说,位于延安城东北方向的清凉山,不仅是名胜古迹荟萃之地,也是延安时期新闻出版机构的集中之地。新华社、《解放日报》、中央印刷厂、新华广播电台都设在这里。党中央的声音通过通讯社、报纸、电台迅速传遍抗日根据地,并通过由英国友人林迈可指导建立的英语广播部传向世界。因此,清凉山就成了延安与外界联系的桥梁。陈毅有感于此,赋诗一首: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试问九州谁作主,万众瞩目清凉山。后来,在与当地艺术家座谈时,也有不少人提到这首诗。革命前辈不畏艰辛、执著追求的精神尽在诗中。
在山西武乡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我们也感受到革命者在困境中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和豪迈的诗情。在纪念馆中,我们看到了朱德离开自己战斗了3年的太行前线回延安之前写的一首诗:群峰壁立太行头,天险黄河一望收。两岸烽烟红似火,此行当可慰同仇。经过浴血奋战、千难万险考验的朱德,依然意气风发,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
当然,并不仅仅是炮火硝烟中的革命者才有这样的情怀。对文艺工作者来说,他们一样面临着艰苦环境的考验,并且交出了优秀的答卷。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旧址后面的山坡上,有一间低矮、促狭的平房。听了延安市文联的同志介绍,我们才知道,这间不起眼的小平房,就是当年冼星海为《黄河大合唱》谱曲的地方。在低矮的屋顶下,在简陋得近乎于无的条件下,冼星海以他的灵气、才情和热爱,写下了撼人心魄的《黄河大合唱》。
“我就是想为延安的老百姓多唱几首歌”
我们为艺术家与延安、与人民的深情所感动。
在陕西,我们通过采访前去采风和慰问演出的艺术家和当地文艺界人士的介绍,了解了一位位艺术家与延安的动人故事。
在北京采访著名画家张仃时,我们专门给他捎去了从延安带回来的大枣和小米,这个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老人十分高兴,似乎延安的生活就在眼前。
对**艺术家于蓝来说,延安不是遥不可及的梦,而是慈爱可亲的母亲。“延安是我的母亲,1938年,我18岁那年就投向了她的怀抱。我吃过延安的小米,喝过延河的水,更重要的是,我和延安人民一起接受党的教育。《讲话》指引了我的一生,教会了我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使我的一生充满快乐。”当一个人的青春、事业乃至爱情都与延安紧紧相连时,那将是一种怎样刻骨铭心的记忆?从年逾80的于蓝的脸上,从她那激情难捺的言语间,我们找到了答案。
同样对延安满怀深情的画家李琦,则以另一种方式表达着自己的情感。在延安清凉山脚下的解放影剧院前,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向剧场走去的李琦驻足不前,凝望着前方笼罩在暮色中的宝塔山,陷入了沉思。此情此景,站在他的身旁,我们不知道这位9岁就来到延安并在这里度过了9个年头的老人,记忆中珍藏着多少年少的快乐与无忧。他只是轻声告诉我们,更像在自言自语:“每次来延安,我都要好好看看宝塔山……”
令我们难忘的,还有歌唱家郭兰英在杨家岭与延安老乡一起扭秧歌的情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旧址,郭兰英和一位头扎白羊肚手巾、挎着腰鼓的当地农民扭起了秧歌。在大家的掌声中,郭兰英深情地唱起了《绣金匾》,当唱到“三绣周总理……”时,她再也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哽咽得唱不下去。郭兰英边擦着脸上的泪水边说:“我就是想为延安的老百姓多唱几首歌。”
当中国文联党组书记李树文、副书记覃志刚与赴延安采风的老文艺家来到延安文艺座谈会旧址时,大家不约而同地说,我们在《讲话》发源地照张相吧。这一张合影,大家的感情非常投入,因为大家要把它当做永远的珍藏。
陕西省文联主席、从延安走来的著名作家李若冰说起延安,脸上浮起的是少年般开心的笑容。他始终心怀延安,称延安是自己的母亲,是他的生命之泉。“写那些关于延安的诗,我投入了很深的感情。”历经种种生活磨难的著名作家胡征,在西安的家中接受我们采访时,说得最多的是对延安的深情和对艺术的热爱,而绝口不提生活对他的不公。延安时期的音乐家曾刚也时常惦念着延安。他在一首名为《念延安》的诗中写道:陕北山河秀,延安同志亲。离家常惦念,梦里也牵情。并将这首诗置于诗集《心声录》的开篇,对延安的深情跃然纸上。听说采访与《讲话》有关,延安时期的艺术家张炎手、汪素华夫妇,马上打车赶到我们正在采访的韩维琴、常美容夫妇家中,两对延安时期的艺术家,给我们讲起延安的故事时,仿佛又回到了年轻时期。有意思的是,退休后的韩维琴和其他一些老战友,把当年由两个人演出的《兄妹开荒》改为由十男十女来表演,很受欢迎,并一举夺得首届中老年健身舞蹈大赛一等奖——“兰花奖”。老人们说,虽然节目形式变了,但《兄妹开荒》所蕴涵的延安精神没有变。
在河北石家庄,当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学员、如今已经85岁高龄并卧病在床的著名作曲家张鲁一说起延安就打开了话匣子,采访时间由原定的半个小时延长为两个小时,让我们采访能否顺利进行的担心显得多余。而张鲁已经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并且在我们到达石家庄前一天不慎摔伤了腿。面对后辈关于延安、关于《讲话》的提问,张鲁显得十分兴奋,如见故人。我们知道,我们的采访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应该感谢的是革命圣地延安,以及张鲁对延安的深情。
在贵州习水三岔河,几个苗族小朋友唱着动听的山歌、跳着苗族的舞蹈,为我们献上美酒。遵义舞协副主席王瑚玫在与其中一个小女孩的交谈中,得知她家境贫寒,当场决定捐助她。本报记者深受感动,也认捐了一个女孩。但是,当地民政部门的同志建议本报记者换一个捐赠对象,因为这两个女孩是姐妹,如果换一个,可以使更多的家庭得到帮助。本报记者马上表示,不用换,我认捐两个!有关部门当即决定现场搞一个仪式,仪式上,本报记者认捐的那个女孩一直不说话。但当记者将捐助款交到她手中,她突然跪在记者的面前。记者被震惊了,赶紧将她扶起,勉励她好好学习,争取将来成为栋梁之材。此时记者发现,同行的一些文艺家已经落泪。后来同行的人们笑谈,年轻的本报记者还没结婚居然有了 两个孩子,可谓“拉家带口”矣。
老人以毕生精力收集关于延安的资料
我们为延安精神和优良传统在人们心中形成一种天然的自觉传承而感动。
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旧址,我们经过种种努力,终于找到了曾经给毛泽东闹过秧歌拜过年的两个老汉。当68岁的贾宜策老汉和88岁的冯志成老汉出现在我们面前,为我们讲述当年给毛主席闹秧歌拜年的情景时,我们感到历史如在眼前。据说,贾宜策老汉经常到鲁迅艺术学院旧址来,给游人讲述当年的故事。正是这种讲述,让我们感到了活生生的历史,让延安精神和优良传统在不知不觉中传承下来。而当贾宜策老汉唱起他自己创作的两首《送给江主席的歌》时,我们发现,哪怕就是在最普通的这些老汉中间,延安精神也注入了新鲜的时代内容。
“小小纺车吱扭扭转,摇起了那个纺车纺线线;别看这纺车小呀,力量大无边,边区闹生产,打碎敌人封锁线……”在枣园,在杨家岭,年轻的讲解员为我们唱起了反映边区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纺线谣》。大家也跟着唱起来。唱起来的是歌谣,留下来的是精神。在山西武乡八路军太行纪念馆,身着军服的讲解员田悦慧也为我们唱起了《武乡开花调》。在随后的讲解中,她多次哽咽。讲到左权在做父亲不久就牺牲了时,她禁不住潸然泪下。而我们当中,多数人也早已经眼圈发红,噙满泪水。我们随机采访了一位年轻游客:你感动吗?他说,这样的时候感动是很苍白的词语,我内心的感受无法用语言表达。毕业于山西忻州师范学校的田悦慧如今是该馆最优秀的讲解员,为了提高讲解质量,她到全国各地采访老将军、老战士,购买有关书籍。当一个年轻人以讲解革命传统为职业,并将自己的全部感情都投入到讲解中去时,我们看到了历史的延续。
刘伟华是延安市延川县一个以自己的毕生精力收集跟延安有关的一切资料的老人。当我们慕名来到刘伟华的家中,才发现这根本不能算是一个家。几平方米的一个传达室里,除了一张床,就是满墙、满地的资料,各种有关延安的专题资料,挤在破旧的书柜里,等待着人们来发掘。近年来,不少延安时期的著名艺术家都来找他帮忙,复印资料,而他也是有求必应。虽然经济困难,家里人也不热心,住房也没有着落,但是刘伟华依然投入全部心血继续收集整理延安资料。当记者赞叹他的资料是一个宝库时,他说,我就是喜欢这个,希望延安时期的资料不要越来越少。
而在贵州红军一渡赤水河渡口所在地土城镇,当地六七十岁的老阿婆自发地组织起来,穿上红军军服,又唱又跳,给外来的游客义务讲述红军的故事。她们把这当作了自己晚年生活的一部分。从她们略显苍老的歌声中,我们听出了巨大的生命力。
这就是后来者对传统的理解,和建立在情感认同基础上的自觉的传承。
“什么都可以被淘汰,民间文化不能被淘汰”
我们为民间深厚的艺术底蕴而感动。
当老伴用驴拉的地排车,赶了两个多小时的山路将66岁的延川剪纸大师高凤莲送到县城接受我们的采访时,我们被深深打动了。当她一边说话一边剪出一匹匹活生生的马时,我们只有惊叹。当她用一句“就是喜欢剪,拉着牲口就剪牲口,下着雪花就剪雪花”来回答我们的提问,当延川著名的布堆画家冯山云发表“为什么剪得好?就是因为用心剪,没成名之前用心剪,成名之后还用心剪”、“什么都可以被淘汰,民间文化不能被淘汰”、“画完了之后你最好跟农民探讨,农民的评论那叫一个精彩”、“女人剪纸是生命的艺术,男人剪纸是生存的艺术”等评论,我们禁不住感叹:与这些地地道道的民间艺术家相比,我们对艺术、对生活的理解还差得很远。这些其貌不扬的人们,才是真正的大师。
更加让人称奇的,是由延川县文联主办的一张小报《山花》。这张小报自20世纪70年代创办以来,已经连续出版近200期。“文革”之后,由《山花》报编辑的诗集《延安山花》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后,发行达到28万册,并由香港三联出版社重印,向海外发行。几十年来,《山花》共采用稿件近5000篇,海内外不少报刊曾转载《山花》的作品。《山花》不仅为文学爱好者提供了发表作品的园地,而且还将路遥、闻频、陶正等一大批后来的著名作家团结在《山花》的周围,创造了“山花奇迹”。这是黄河与黄土地所孕育的一朵民间的文艺山花,正是因为它扎根生活,所以才常开不败。
在赤水四洞沟,陪伴我们的30多岁农民王德华,一路不停地为我们唱山歌,青山绿水间,他的歌声打动人心。同时,他还随手拾起路边倒伏的竹子,根本不借助其他工具,而是用手把竹子撕成细细的篾条,给我们编出了各种充满想象力的竹编工艺品。
生活,真的是艺术的源泉;艺术,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而生长在民间的艺术,永远值得我们用生命去体会。
生活,永远值得我们感恩。
大家都愿为宣传延安精神和《讲话》精神做一点事
我们为大家的鼎力相助而感动。
中国文联党组领导对我们“重走延安路”整个采访方案给予了大力支持,并提醒我们要注意安全,多向地方的同志们学习。陕西省委副书记张保庆对我们深入一线采访的做法十分肯定;陕西省文联党组对我们的采访给予了大力支持;陕西省文联副主席、著名文艺评论家、本报陕西记者站站长萧云儒不仅事先帮我们策划选题、联系采访对象、落实采访用车,而且还一路陪同我们到延安采访;陕西省文联办公室主任、本报驻陕西记者黄道峻全程陪同采访,为我们做了大量繁杂的事务性工作;延安市委副书记张勋仓、忽培元在接待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依然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张勋仓还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延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曹振乾、延安市文联主席艾生以及一大批延安的艺术家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延川县委副书记高凤兰在很短的时间里就为我们组织了当地各门类艺术家的座谈会;延安历史资料收集者刘伟华无偿给我们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延安电视台的同行对我们的采访活动进行了全程跟踪报道,并于“5·23”前夕播放了专题片。本报河北记者站站长张从海和西柏坡纪念馆副馆长陈宋良等也为我们的采访提供了重要帮助。山西焦煤集团党委书记薛山、副书记李瑞林,山西灵石县煤运公司总经理张建新、办公室主任王洪亮,山西长治农行行长牛子良等给本报记者的山西之行提供了大量帮助。而山西武乡农行副行长孙晋刚始终陪伴我们颠簸在太行山区的崎岖山路中,不辞辛劳,让我们深深感动。
所有这一切,我们不会忘记。而我们之所以得到这么多关心和帮助,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采访的主题:重走延安路。大家都希望我们的采访获得成功,都愿意为宣传延安精神和《讲话》精神做一点事情。
“这是我记者生涯中一段难忘的经历,在我的生命中也有重要意义。”采访组一位刚刚毕业一年的年轻记者这样说。她的话也代表了我们采访组所有同事的心声。我们在那些用一生去追求理想的前辈身上感受到了对生活的热爱、对艺术的真诚、对信仰的执著。毛主席要求文艺工作者“走出小鲁艺、走向大鲁艺”,走向广阔的生活。本报所在地是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的“文苑”。我们从采风中得到的启示是:作为从事文艺新闻报道的记者,也应该“走出小文苑,走向大文苑”,去捕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文艺事业的精彩和文艺家在实践“三个代表”、发展先进文化过程中的身影,为传播先进文化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