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约作于永初二年(421),即南朝刘裕弑君篡位的第二年。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按时间先后顺序,把发现桃源、小住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的曲折离打的情节贯串起来,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是当时的黑暗社会的鲜明对照,是作者及广大劳动人民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它体现了人们的追求与想往,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另有同名动画《桃花源记》和相关话剧《暗恋桃花源》。
《桃花源记》主要运用了 (记叙) 和 (描写) 的表达方式。
中心思想:
本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写出了一个和平、宁静、平等、安乐的理想社会,表达了作者的愿望。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第1段)写渔人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第二部分(2~3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第三部分(4~5段)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等人先后探访桃花源未果的情形。
《桃花源记》是东晋伟大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
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桃花源记》和《再游桃花源》这两篇文学作品都表达了对桃花源这个理想化、宁静、和谐的世外桃源的向往和追求。
在《桃花源记》中,作者陶渊明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的桃花源,这里的人们生活简朴、宁静,没有战乱和繁琐的世俗纷扰。他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没有私欲和纷争。这个桃花源被描述为一个理想的乌托邦,代表了人们对和平、宁静、自由和纯净生活的向往。
而在《再游桃花源》中,作者郭沫若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再次游历桃花源,并表达了对这个地方的深深眷恋和向往。他在作品中强调了桃花源的美丽、宁静和人们的纯真,将其视为人间的天堂和理想的归宿。
从古至今,人们歌颂、向往桃花源的原因有多重因素。首先,桃花源代表了人们对于和平、宁静、自由的向往。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中,人们渴望能够逃离喧嚣和压力,寻找内心的宁静和自由。桃花源作为一个遥不可及的理想之地,成为了人们心中的憧憬和向往。
其次,桃花源也象征了人们对于纯净、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面临着各种压力和挑战,生活节奏快、竞争激烈。桃花源作为一个没有欲望和争斗的地方,给人们带来了对于纯真和美好生活的憧憬。
最后,桃花源还代表了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向往。在现代社会中,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使得人们与自然疏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成为了严重的问题。桃花源作为一个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地方,使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美好向往更加强烈。
综上所述,人们歌颂、向往桃花源是因为桃花源代表了对和平、宁静、自由、纯净、美好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向往。它是人们心中的理想之地,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陋室铭》选自《全唐文》卷六百零八集,为唐代诗人刘禹锡(字梦得)所作。《陋室铭》聚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通过具体描写"陋室"恬静、雅致的环境和主人高雅的风度来表述自己两袖清风的情怀。文章运用了对比,白描,隐寓,用典等手法,而且压韵,韵律感极强,读来金石掷地又自然流畅,一曲既终,犹余音绕梁,让人回味无穷。文章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桃花源记》是东晋伟大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桃花溪 ——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诗文解释
隐隐约约一座高桥隔断在云烟中,在石矶的西边询问渔夫。桃花整天随着流水流淌,桃源洞口在清溪的哪一边呢?
诗文赏析
桃花溪在湖南桃源县桃源山下。溪岸多桃林,暮春时分,落英缤纷,溪水流霞。相传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是以这里为背景的。张旭描写的桃花溪,虽然不一定指这里,但却暗用其意境。诗人赞美了清幽的环境,表达了对桃花源的向往及希望隐逸的追求。全诗景中有情,诗趣盎然,含蓄清远,回味无穷。
“隐隐飞桥隔野烟”,起笔就引人入胜:深山野谷,云烟缭绕;透过云烟望去,那横跨山溪之上的长桥,忽隐忽现,似有似无,恍若在虚空里飞腾。这境界多么幽深、神秘,令人朦朦胧胧,如入仙境。在这里,静止的桥和浮动的野烟相映成趣:野烟使桥化静为动,虚无飘渺,临空而飞;桥使野烟化动为静,宛如垂挂一道轻纱帏幔。隔着这帏幔看桥,使人格外感到一种朦胧美。“隔”字,使这两种景物交相映衬,溶成一个艺术整体;“隔”字还暗示出诗人是在远观,若是站在桥边,就不会有“隔”的感觉了。
下面画近景。近处,水中露出嶙峋岩石,如岛如屿(石矶);那飘流着片片落花的溪上,有渔船在轻摇,景色清幽明丽。“石矶西畔问渔船”,一个“问”字,诗人也自入画图之中了,使我们从这幅山水画中,既见山水之容光,又见人物之情态。诗人伫立在古老的石矶旁,望着溪上飘流不尽的桃花瓣和渔船出神,恍惚间,他似乎把眼前的渔人当作当年曾经进入桃花源中的武陵渔人。“问渔船”三字,逼真地表现出这种心驰神往的情态。他问得天真有趣:“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他似乎真的认为这“随流长”的桃花瓣是由桃花源流出来的,因而由桃花而联想起进入桃源之洞。这洞究竟在桃花溪的什么地方呢?这句问讯渔人的话,深深表达出诗人向往世外桃源的急切心情。然而桃花源本是虚构的,诗人当然也知道渔人无可奉答,他是明知故问,这也隐约地透露出诗人感到理想境界渺茫难求的怅惘心情。诗到此戛然止笔,而末句提出的问题却引起人们种种美妙的遐想。诗人的画笔,玲珑剔透,由远而近,由实及虚,不断地变换角度,展现景物;但又不作繁腻的描写,淡淡几笔,略露轮廓,情蓄景中,趣在墨外,就象一幅写意画,清远含蓄,耐人寻味
吸引人的地方有:景色优美、土地肥沃、民风淳朴,人们生活安宁幸福。用原句概括为: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寄寓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社会现实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民风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这样的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是对当时黑暗现实的批判。
鉴赏:
本文选自《陶渊明集》,是晋代陶渊明的作品。陶渊明的诗作以山水田园类居多。本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从发现桃源,到访问桃源,再到离开桃源,一线贯之,层次分明,虚实莫测,引人入胜。
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