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心理学的参考论文_关于社会心理学的论文

关于社会心理学的参考论文_关于社会心理学的论文,第1张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与社会情景交互影响的科学。在100多年的发展进程中,社会心理学一方面致力于解决重大社会现实问题,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完备的学科体系与不可替代的学科地位。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关于社会心理学的参考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社会心理学的参考论文篇一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摘 要: 高校作为社会特殊领域,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显而易见,尤其是针对思想观念活跃的大学生,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究。本文旨在透过社会心理学的视角,探究大学生道德问题的表现及其归因,并结合社会心理学相关理论对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问题进行论述。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有效性

新时期背景下,部分大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质与心理问题往往同时存在,所以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从了解人的心理开始,找到思想政治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等各要素同教育对象的认知结构的最佳契合点,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拓宽视野,从而探索出更加行之有效的对策。

一、大学生道德问题的社会心理学视角

大学生的道德问题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分类形式。从品德研究的角度出发,将道德问题分成四类:道德认知模糊、道德情感淡漠、道德意志缺乏、道德行为不佳。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大学生的道德问题可分为:个体层面的道德问题、道德角色认知不准确、道德人格偏离、道德信仰缺失等;人际层面的道德问题,大学生人际关系中权利等因素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在关系到自身利益的行为时诚信问题严重,恋爱道德和性道德问题比较突出;群体层面的道德问题,公德意识、集体观念淡化,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有待加强,网络道德行为尚有欠缺等等。1

二、大学生道德问题的社会心理学归因

(一)个体心理层面

对大学生而言,他们的心理正处于由未成熟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抽象逻辑思维迅速发展但易带主观片面性、情绪情感日益丰富但波动较大的阶段。认知的主观片面性,使他们不能处理好外界文化信息的多元性,在作出道德判断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偏激片面的想法;由于情绪情感的波动较大,大学生更容易因道德信念体系受损而产生怀疑、困惑、迷茫等各种不良的消极体验。若不能进行合理控制和调节,就很容易形成心理问题,进而导致思想问题2。

(二)社会环境层面

目前,我国社会正经历着一场极其深刻的变革,从社会道德标准来看,正从传统道德标准的逐步过渡到现代社会道德标准体系的重构。错综复杂的社会转型从根本上引起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状态、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等方面的重大变化,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道德人格偏差。

三、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使受教育者对教育信息的接受程度不断从依从进到认同,不断从认同进到内化,其关键因素在于:教育者、教育方式、教育情境以及教育对象。下面将对这四个维度进行社会心理学分析。

(一)教育者

思想政治教育者是教育信息的传播者,他关系到教育信息的可信度,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影响是巨大的。可以把思想政治教育看成这样一个过程:教育者通过各种方式传递教育信息设法改变教育对象的某种态度。现代社会心理学研究认为在目标靶态度改变的内在机制中,目标靶在理解和接受态度信息之前,往往先要对传达者进行评价,以此来决定如何取舍态度信息,尽管这个心理过程通常是无意识进行的。同样的态度信息,由于传达者在目标靶心目中评价的差异而产生不同的接受效果,高可信性者比低可信性具有更大的说服力。海德的认知平衡理论中的P - O - X模型可以解释这一点,如果目标靶P喜欢传达者O,而O对特定对象X持赞成态度,那么P对X也抱赞成态度才能构成对O的认知平衡结构;而若P厌恶O,则会对O所赞成的X持否定态度,这样达成P对O的认知平衡结构3。所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首要任务就是保持教育者的高可信性。

教育者要不断完善自身的综合素质,既要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同时也要注意自己的品行修养,只有做到德才兼备,才能成为合格的思想政治教育者。4

(二)教育方式

1理性教育和感性教育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常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来概括理性能力与感性能力在工作实践中所具有的重要性。不过,究竟哪种教育更具说服力呢对此,哈特曼在他的实验中试图通过他所采用的不同的宣传方式,测量他劝导人们投票选举某政党候选人的宣传效度的函数变化。结果证明,接受以感性为主的宣传的人投票选举宣传中所支持的竞选者的人数,大于接受以理性为主的宣传的人数。哈特曼认为情绪和情感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渗透力,能直接动摇原有态度的基础,包含强烈情绪色彩的观点能增强宣传的效果。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改变板着面孔讲理论的方式,而代之以生动活泼的感性教育方式,如采用图象、诉诸幽默等方式。5

2呈现观点的顺序

根据学习的首因效应,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最先呈现的观点将更能影响受教育者。但是也同时存在记忆的近因效应,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最后呈现的观点最容易被记忆住,因而更有效。所以我们既要运用首因效应,又要运用近因效应,把重要的教育信息一部分最先呈现,一部分最后呈现;或者最后重复一下最先的重要信息;在设计讨论式教育时,最先和最后都应呈现正面的观点。

(三)教育对象

1教育对象的自我防御倾向

人们的态度系统具有自我防御倾向,当人们在面临态度改变的压力时,首先的反应不是改变态度,而是拒绝别人的影响。自我防御是主体维持态度稳定性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态度改变首先碰到的障碍。因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弱化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自我防御的一个基本方法,是对教育对象既有的态度不要采取简单的否定立场,以防止提醒人们自己正遭到否定,激发其自我价值保护意识。立场靠拢如名片效应、自己人效应等以及分散注意,实际生活中运用的赞美先行、善意提醒、从提及自身错误入手等方法,引导人们态度改变的渐近策略,如“登门槛技术”,都是回避自我防御的有效手段6。

2教育对象的情绪体验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而产生的心理体验。情绪分为正向情绪和负向情绪。正向情绪是对外在刺激产生的一种轻松愉快的内心体验;负向情绪是对外在刺激产生的一种抑制、不愉快甚至痛苦的内心体验。如果教育刺激让受教育者感到轻松愉快,就可以使教育内容更容易被接受;如果教育刺激使受教育者感到抑郁、不舒服,教育内容就难以被接受。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地营造轻松愉快的教育氛围,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7。

(四)教育情境

思想政治教育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教育对象对于相关内容的接受,与其当时的注意状态、情绪状态有着直接的关系。在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中,关于沟通背景对沟通效果的影响主要涉及强化作用、预先警告、注意分散等方面,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也起着十分有益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学众大学生道德问题的社会心理学视角及其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6(4):72-75

[2] 周涛社会心理学视域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法[J]世纪桥,2009,1:123-128

[3] 郭毅然态度差异与道德教育对象的态度改变[J]探索,2009,6:109-113

[4] 李德芳,杨素稳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性的社会心理学分析[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3:162-165

[5] [美]沃纳•塞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运用[M]郭镇之等译华夏出版社,2002

[6] 罗亚莉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影响因素的社会心理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2006,2:30-33

[7]文学平基于社会心理学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7:15-16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关于社会心理学的参考论文  

《阿德勒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书当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社会情感。阿德勒将一个人的社会情感的强弱有无,作为这个人心理是否健康,人格发展是否健全的一个重要的晴雨表。那么什么是社会情感?社会情感为什么这么重要,又应该如何培养呢?

阿德勒把一种将自己和他人联系起来,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并使自己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的愿望,称之为社会情感(好像也叫做社会兴趣)。

社会情感的内涵有联系他人的意识、合作意识。阿德勒认为组成群体的动物和人都能够弥补个体所缺乏的能力。只有通过群体的联结,才能克服儿童的不成熟。教育的目的就是社会性的。因为在动物的王国当中,除了人没有任何动物像人类的孩子出生时那样无助,而且人类达到成熟所需要的时间最长。

阿德勒认为社会情感的指标之一是语言天赋,只有当它与他人或群体发生联系时,他才能获得和发展他的野天赋,一个语言天赋好的人,他的社会情感发展的比较好,反之也是这样。

其次,社会情感在人的语言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方面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社会化有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语言能力的发展。)

第三,社会情感还可以给个体一种安全感,而这种安全感是个体生活的主要支撑。一旦孩子缺乏安全感,那么在那些要求客观、逻辑思考的学科,比如数学等等方面,孩子会表现得比较欠缺。

第四,社会情感和常识在行为判断上的作用非常的重要,为什么原始人停留在原始水平,就是因为他们相对简单的生活,没有刺激他们的思想往深广发展。

第五,只有当我们考虑到社会和他人的权利时,道德观念才会出现才有意义。

第六,观察孩子特定的行为表现,能够判断儿童社会情感的发展程度,比如说一个儿童追求优越性时,不顾他人,总想突出自己,那么他就比没有表现出这种行为的人更缺乏社会情感。

那么社会情感应该如何来培养呢?

阿德勒从反面提出了培养的注意点和防止出现的行为。1比如长篇累牍的道德说教是没有用处的。必须深入探究(儿童的整体的人格结构是怎样的),要将有害的心理连根拔除(当然,这可能比较费时费力)。2否定性评价会对孩子的自信发展产生一种抑制的作用(正面管教当中有多关注孩子的优点的积极做法)。3儿童的所犯的错误往往与不良的环境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拖沓的孩子背后总有一个帮他整理收拾的人,一个撒谎的孩子很大可能是受到一个严厉教育的影响,也就是说要善于发现并且改变不利于孩子成长的环境因素。4独生子女以及长子次子和幺子的成长处境都是各不相同的。所以要善于设身处地地理解孩子他的问题、他的情绪,了解他的对于事情所做出的反应背后的深层原因。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包括人的心理过程,以及对事物和人的态度。

它主要关注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情感和思维等方面的心理过程,以及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内容有很多,例如人的认知过程、情绪和情感的发展与表达、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持、社会认同与社会归属感、群体行为与集体决策等。

扩展资料: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主要分支。它所研究的是和社会有关的心理学问题。我们知道,所有的社会事情都有人的因素在里面,也就是都有心理的问题在里面。

研究这些课题的心理学就是社会心理学。在当代心理科学中,认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最为人们重视,社会心理学从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角度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规律。

社会心理学不仅强调社会与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重视关于社会情境的探讨,重视个体的内在心理因素。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涉及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群体心理。

以及应用社会心理学等层面,即理论与方法、社会个体、态度与行为、社会影响和社会心理学的应用等领域。专业定位是以人文社会科学为导向的社会心理学,并坚持自然科学框架下融合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思路。

该学问领域主要在个体水平和社会群体水平上对人际关系进行探讨,在个体水平上进行研究的内容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交往、言语发展、伙伴、家庭和居住环境及学校对个人的影响等。

在社会群体水平上进行研究的内容是群体交往结构、群体规范及态度、种族偏见攻击行为、风俗习惯和文化等。

定义:

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他主张社会心理学主要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揭示个体社会行为的依存条件,分析个体心理的变化过程。

社会行为

行为时有机体的反应和反应系统。社会行为时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和反应系统。

社会行为包括个体的习得行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人际合作与竞争以及群体的决策行为。

勒温提出过一个著名共识:B=f(P,E),指出:“要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景必须被看成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

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和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研究范围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可分为四个层面,即个体层面、人际层面、群体层面和社会层面。

人际层面主要研究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人际沟通、人际关系等。

群体层面主要研究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以及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等。

社会层面主要研究风俗、时尚、阶层、阶级以及民族心理特征、国民性等。

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是指研究个体和群体在社会相互作用中的心理和行为发生及变化规律。社会心理学在个体水平和社会群体水平上对人际关系进行探讨。

在个体水平上进行研究的内容有:个体社会化过程,交往,言语发展,伙伴,家庭和居住环境及学校对个人的影响等。在社会群体水平上进行研究的内容有:群体交往结构、群体规范,态度、种族偏见攻击行为、风俗习惯和文化等。

扩展资料

心理学包括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其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思维、人格、行为习惯、人际关系、社会关系,人工智能,IQ,性格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社会等发生关联。

心理学一方面尝试用大脑运作来解释个体基本的行为与心理机能,同时,心理学也尝试解释个体心理机能在社会行为与社会动力中的角色。

另外,它还与神经科学、医学、哲学、生物学、宗教学等学科有关,因为这些学科所探讨的生理或心理作用会影响个体的心智。实际上,很多人文和自然学科都与心理学有关,人类心理活动其本身就与人类生存环境密不可分。

-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的著作      《社会心理学》,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的著作《社会心理学导论》先后出版,这两本著作的问世,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两种基本取向~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

                        ~ 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

1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FH奥尔波特在《社会心理学》(1924)一书中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美国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1954)认为,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

2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

现在普遍认为的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情境中个体的心理现象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二)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

1社会行为

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和反应系统。包括:①个体的习得行为;

②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

③人际合作与竞争及群体的决策行为

勒温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公式B=f(P,E)

B指行为,P指个体,E指个体所处的情境,f指函数关系。

该公式的含义是,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勒温指出:“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境必须被看成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

2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社会心理活动不仅与个体所处的即时情境有关,而且与其过去的经验以及个体的人格特征有密切关系。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四个层面

个体层面:研究个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等。

人际层面:研究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人际关系,人际沟通。

群体层面:研究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以及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等。

社会层面:研究风俗时尚阶层,阶级以及民族心理特征,国民性等。

二,社会心理学简史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说:“心理学有一个长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的历史。”

美国学者霍兰德的研究,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哲学思辨阶段~启蒙期

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观点,教育和环境能改变人性。

德国哲学家康德和法国的启蒙主义学者卢梭的观点,改变人性的前提就是改变社会。

柏拉图的学生,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性由生物和本能决定,社会源于人的自然本性,社会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人性。

16世纪的意大利哲学家马基雅维里和17世纪的英国哲学家霍布斯等人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私和邪恶的,因此须受法律的强制。

(二)经验描述阶段~形成期

这一时期一些重要的学术思潮对社会心理学起到了直接的催生作用

1,达尔文的进化论

受进化论的影响,许多心理学家倾向于从生物学和人类学的角度研究人类本性。

2,德国的民族心理学

三建对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有重大意义的事件

a,拉扎鲁斯等人主编的《民族心理学与语言学杂志》的出版1859

b,谢夫勒首先在现代意义上提出社会心理学这一术语1875

c被称为科学心理学之父的冯特,历时20年出版了10卷本的《民族心理学》。

3,法国的群众心理学

4,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英国本能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麦独孤,他提出求实拒绝创新,逃避斗争,性与繁衍母爱,亲和控制,服从创造和建设12种本能认为这些本能可以衍生出全部社会现象和社会生活。

5,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三)实证分析阶段~确立期

瑟斯顿编制了第一个态度量表,即瑟斯顿态度量表。李科特对量表进行简化,使态度测量成为一种被广泛应用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手段。

谢里夫通过“游动效应”研究群体社会规范的形成和变化。

莫里诺发展了社会测量法,1937年创办了《社会测量学》杂志。

K勒温~社会心理学之父

FH奥尔波特~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人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1价值中立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伦理原则。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的主要方法,1观察法

[]自然观察,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观察,对观察的行为基本上没有干预

[]参与观察,即观察者作为被观察者群体的一员进行的观察

2调查法

[]访谈法

[]问卷法

3档案法

社会心理学研究结果的生态学效度。

四,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一)社会学习论

1简史

社会学习论起源于行为主义。

早期代表巴甫洛夫、华生。

斯金纳发展了行为主义。

班杜拉和沃尔特斯提出了社会学习论。

2学习的机制

a联想

联想是经典条件反射,例如狗听到铃声会分泌唾液

b强化

正强化~给他一个好的刺激。

负强化~去掉一个坏的刺激。

c模仿

儿童的很多态度的获得,往往是模仿父母或与他关系密切的人的结果。

3观察学习

a,注意过程,

b,保持过程,

c,动作再现过程,

d,动机过程。

4社会学习论的不足

a,认为行为决定于过去的学习经验,比较忽视当时的情境细节

b,倾向于将行为归因于外在的情境,忽视个体当时的情绪状态和主观感受对行为的影响

c,主要关注外在行为的解释,忽视内在心理过程的分析。

(二)社会交换论

社会交换论的基本观点体现在创始人霍曼斯提出的五个相互联系的普遍性命题上。

(三)符号互动论

(四)精神分析论

1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论的主要概念。

A意识与潜意识

B力比多。是性本能,从幼儿时期就以口唇性欲,肛门性欲等形式存在,如果发展受阻可能会产生性倒挫形态,如同性恋,暴露癖等。

C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

D生本能与死本能

生本能指向生命,代表爱和建设的力量,死本能指向毁灭代表恨与破坏的力量。

E人格结构,本我,自我与超我。

2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荣格认为,许多现代人都患有神经官能症。

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也为理解人类的社会行为,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3精神分析论

a,霍尼的文化因素论

b沙利文的人际关系学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73893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