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式与情调
艺术是情感的传达,而情感的传达也就是情感的对象化,因此,艺术就是情感的对象化,对象化为可以为我们凝神观照的一种实在的形式。 任何艺术作品和艺术活动都要有一定的形式。但是,并非一切形式都是艺术形式。因此,情感的对象化形式区直接分开了艺术与非艺术,是艺术最直观的本质特征。情感为什么要“对象化”呢?情感又何以能实现其对象化形式呢?因为情感本身就是有“形式”的,即“情调”,也就是情感的“调子”,是指人们体验、表现和传达情感的心理形式。情感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但是情感是个体的情感,因个体而异的心理、气质、性格、阅历、处境等因素赋予情感以不同的“调子”。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李煜《乌夜啼》)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宣州谢l楼别校书叔云》 )
翠叶藏莺,珠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北宋]晏殊《踏莎行》)
事实上,情感与情调不可分离。如果不能体验和感受情调,也就不能体验和感受情感;同样地,如果不把情调也同时表现和传达出来,那就没有表现和传达情感。因此,情调就成了表现和传达情感的一个关键。
那么,如何表现和传达情调呢?
(2)情调与形式感
A、只要具备某种形式,就会产生某种情调,或者说,任何形式都有其情调,而且一个事物的形式越是独特,越是与我们的经验相异,它就越是显得有情调。B、反过来,所有的情调都是由形式而产生。因此,情调就是形式感,形式感就使情调。
(3)情调与艺术
情调与形式既然不可分,那么,表现和传达情调最好的方式,就是创造形式。 事实上,不诉诸一定的形式,我们就无法体验、表现与传达情调。要让别让体验某种情调,就得让他感受到某种形式。A、对于摹仿艺术,并不是摹仿对象的实体,而是摹仿对象的形式,即情调;对于表现艺术,表现的是心灵的情调;对于抽象艺术,以艺术形式本身的情调为情调。因此,任何艺术和艺术品都有其情调。B、实际上,一件艺术之所以能打动我们,往往就因于其情调,或者首先因于其情调。正因为如此,在艺术创作中,形式的选择就特别讲究。
(4)艺术与心灵
看重形式,是为了表现情调;而表现情调则是为了传达情感。事实上,情调与情感不可以分离。不传达情调固然无法传达情感,而没有情感,情调就没有了着落。 任何真正的艺术品都会有深刻的情感内容,都不可能单纯只是一种形式的结构。 事实上,艺术只不过是心灵的对应物。人类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自然界没有这样足够多的对应物,无法将心灵世界表现出来。这样,人类便发明了日常语言之外的另一套表达系统,用线条、色彩、形状,用乐音和乐音的运动,用人体的动作,用一切可以诉诸感觉和知觉的东西,以及它们有组织的构成,来传达情感,表现心灵,即艺术语言和艺术形式。 艺术语言作为人类的心灵世界的表现性符号,具有以下三方面的意义:A、艺术语言极大地拓宽了人类精神生活的领域和潜力。B、它极大地开掘了人类精神生活的潜力。 C、更重要的是,艺术实践创造了一种能够超越时代、超越民族的世界性通用语言。
总之,由于有了艺术语言和艺术形式,我们心灵的大门就能向所有人敞开,我们的灵魂就能向所有的人说话,就能跳起也许只不过是孤芳自赏却难以隐忍的舞蹈。
艺术就是情感的对象化形式,是种心灵的舞蹈——灵之舞。
文学四要素理论,即作品、艺术家、世界、欣赏者(一切文学作品都有源泉,这就是生活,即“世界”;生活要经过“艺术家”的加工改造,这样才能创造出具有意义的文本,即“作品”;作品如果束之高阁,不跟读者、即“欣赏者”见面,也还不能构成完整的文学活动)。即由内容和形式的比例分为简约和繁丰、由气象的刚强和柔和分为刚健和柔婉、由于话里辞藻的多少分为平淡和绚烂、由于检点功夫的多少分为谨严和疏放,艺术灵感艺术灵感(最早用灵感这一概念来解释文学创作活动的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艺术灵感是指在艺术活动中主体情绪激动、思路畅通、创造力极强的思维状态;艺术灵感具有突发性、迷狂性、创作性。)艺术灵感与艺术直觉的区别(艺术灵感是一种思维状态,艺术直觉则是一种思维能力;艺术直觉具有对象性,艺术灵感则没有具体的对象;艺术灵感是随机性的、偶然的,艺术直觉则有一定的稳定性。) 艺术情感艺术情感(艺术情感就是主体在文学艺术活动中产生并促使这一活动进一步展开的心理体验;艺术情感具有共通性、超越性、艺术审美性、人性情感。)艺术情感在文学创作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情感对认知活动的一般影响,首先情感影响认知的选择,其次情感还是认知活动的内在驱力,第三情感还能够影响人的思维方式;文学创作与情感的再度体验,对情感的再度体验是复现记忆中的情感并对其加以回味、观照的过程,正是这个过程使作家自己的自然情感转化为具有普遍性的艺术情感的;艺术情感与文学作品中艺术形象的形成,文学创作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就是经过作家再度体验的情感显现为文学作品中的具体形象的过程。 艺术想象艺术想象(艺术想象是指文学艺术活动的主体调动过去积累的记忆表象,经过艺术加工创造出艺术形象的心理过程;艺术想象具有形象性、主观性、创造性三大特征;根据艺术想象在创作过程中所起作用的不同,可分为再造性想象、创造性想象、相似性想象。)艺术想象与艺术直觉的异同(共同点,二者都与感性形象紧密相关,二者都伴随着强烈的美感享受,二者都具有创造性,是由记忆表象升华为艺术形象所必不可少的心理机能;区别点,艺术想象的过程一般是有意识的,而艺术直觉的过程则是无意识的,艺术想象的过程是由感性形象到感性形象,期间虽有创造,但也主要是形象层面的加工改造,艺术直觉的过程则是从感性形象入手,却终结于对形象所蕴含的意义与韵味的把握。) 艺术理解艺术理解是指作家、艺术家在创作活动中所进行的分析、判断、识别、比较等理性思维活动。
艺术是人类情感符号的创造。艺术家通过艺术作品来传达个人的情感,那么艺术家怎样把个人情感通过外在的形式表现出来,艺术形式是艺术家情感的体现,情感需要艺术家通过艺术技术来实现。如何将个人情感和外在形式完美的结合起来是艺术家所追求的,通过传统技法、个人经验来完成。艺术的本质在于艺术家把释放的个性、情感通过一种属于自己的有意味的形式传达出来。作品创作的核心是个人情感的表达,艺术家情感意识的产生、发展、升华是艺术家艺术创作的生命线。那么个体情感转化为有意味的形式是艺术家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艺术家艺术创作的根本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从两个方面入手来处理好情感和形式的关系。首先,艺术源于生活,艺术家通过对生活的感受而产生有意味的形式,有意味形式产生的源泉来源于艺术家对生活的体验:其次,艺术家通过有意味的形式来传载个人情感。
例如传通中国画与西方现代绘画传统的中国画和现代西方表现绘画在情感的表现形式上却大相径庭。中国绘画,在对主观情感的表达上,依然努力地接近自然,对自然不失其基本的相似性与可理解性。西方经由古典的再现绘画转入现代的表现绘画,情感的表达可以完全脱离客观具象,是在对物象的否定中形成的,强调艺术是一种创造,把情感表现置于主要的地位。
艺术用符号形式表现普遍经验或对生命的情感,因此艺术的含义就在符号形式自身,而艺术也可以称为有意味的形式,一句话形式创造了艺术。除了外在形式以外,情感也是艺术创作中重要的决定因素。情感是艺术创作的源泉,没有情感就无法创作;情感是判断构思是否“合理”的标志;情感与其他因素结合起来可以丰富艺术的表现力。但都以形象与情感的结合为最重要基质,任何审美创造都离不开这两个方面,即使是再冷静的作品,艺术家的主观判断与相应的情感也是隐减在作品中可以仔细捕捉山来的。总之,个人认为现当代的艺术创作必须在艺术家的情感、形式两者统一协调的推进中得到形成,才能使艺术获得健康和好的发展。在人类的艺术世界的召唤下,艺术家需要不断激活审美情感,努力把这种情感转化成恰当的形式,从而创造出伟大得艺术作品。
例如中国古典音乐与西方现代音乐。西方音乐往往主客对立,往往是通过音乐来表现一个客观的事物,一个故事,一个人物,或一个画面,然后通过这个事物的本身或悲怆或滑稽或优美的特点来给人以启发和触动,影响听众的主观情绪。然而中国音乐往往旷达悠远,情景交融,主客融合,有乐曲和演奏者精神上的和合,透过乐曲自身流露的情感去感染他人
浪漫主义和自然紧密相关,因为浪漫主义时期的艺术家和哲学家强调大自然的荣耀和美丽,以及自然世界的力量。一些浪漫主义学者认为:浪漫主义者是以一种近乎宗教的方式对待自然。形成自然与浪漫主义之间这种强烈关系的原因包括工业革命,这使许多人离开农村并住到城市,因此与自然界分开。
此外,在浪漫主义盛行的18和19世纪,大面积的欧洲和北美荒野被驯服,因此到这些地方旅行和观赏自然奇观也变得较安全。另一个使浪漫主义和自然建立联系的原因是对启蒙哲学强调科学的强烈反对,以及对文化规范的反抗。
许多浪漫主义艺术家、作家和哲学家认为自然界是健康情感和思想的来源。相比之下,新兴城市和工业化国家则经常被描绘成一种不健康情感、道德和思想的来源。亨利•大卫•梭罗等浪漫主义者认为人类的本性是生活在大自然,而不是城市。浪漫主义和自然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基于人在旷野中找到自我(而不是城市)的这一核心概念而形成。
浪漫主义和自然之间的联系还因民间文化和习俗的理想化而加强。艺术、音乐和文学的即兴创作和自发性变得更被广泛接受。浪漫主义时期的许多作品强调人类与自然的统一性,这与许多艺术和哲学的早期学院派观点相对立。这些早期学校的观点是人类与自然分离。尽管浪漫主义将这种与自然的联系提升到近乎宗教水平,并给予道德熏陶和期望属性,早期学校的哲学思想往往将邪恶归为自然界的基本属性。
浪漫主义时期的作家和艺术家在作品中通常很依赖自然意象。这些艺术家和作家用自然场景和图像唤起观众的想象力。浪漫主义时期的作品往往提示自省和探索自我。浪漫主义者通常强调情感上的灵感来自自然界的美丽。
思想性与情感性在艺术作品中体现为一种共生。在艺术作品中的情感流露必然能够体现艺术家的价值观和思想状态;艺术家创作的思想定位也必然决定艺术作品中的情感流露方式。
思想表达和情感表达都可能是艺术创作的两种出发点。当然在艺术创作的过程当中,不论是情感表达和思想表达都是互相交织,综合复杂的。艺术家在创作过程当中自然有艺术家自己所寻求的重点和表达的倾向。就某一个展示在观众面前完成的艺术作品而言,艺术家本身出发的情感和思想是不能完全的推导和传达出来,这里夹杂着观众的误读和语义的延宕,此时产生的确是一种观众和创作者的情感和思想的交融。此时所谓的“思想性”和“情感性”则是取决于观众从什么样的角度去解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