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是体现雨花石美的重要特征。雨花石由于融入不同的致色离子,有的一石擅美一色,更多者兼美多色,可以和自然界中任何一种色彩媲美,它们构成富有个性、情感和风格的图像,表现出艺术美的审美效果(图57)。
雨花石的色彩美具有如下3个特点:
(1)和谐美。好的雨花石必须具有小对比、大调和的色彩特征,对比中求统一,和谐中求个性,有条理性和秩序感,达到和谐统一的整体美。
(2)灵动美。雨花石色彩组合后会有循环往复的动感美,尤其在水中浸泡的时候,雨花石更显出了独特的视觉冲击力。
(3)抽象美。从根本上说,雨花石的美都是抽象美。对抽象美的欣赏,较之具象美的欣赏更考究赏石者的美学功底与艺术文化修为。
一
多年以前,我去参观石头展,各色的石头,迷了我的眼睛。当时有一种石头,吸引了我,那就是雨花石。
雨花石上的风景,变化万千,每一个都是一幅灵动的画,惹人心动。画面上,有山水云朵,有人物肖像,有花草鸟兽,有小鱼小虫……我惊异地发现,它会根据你的心情的变化,而变化。
石头是讲究缘份的,更讲究眼缘。有缘的石头,就象是朋友,入了眼,温暖了心灵。朋友如石,有的精美细致,有的厚实粗犷,有的落落大方,有的玲珑剔透……
在我眼中,雨花石,是一种玲珑剔透的石头。那若隐若现的画面,展现了石头的灵气及内涵。朋友如石,象雨花石一般的朋友,让人欣赏,让人接近,让人感受到他的高雅及内涵。
有人说,石头是要养的。它会在相随的岁月里,因着你的呵护,变得楚楚动人。记得十几岁的时候,长辈送我一只翠的镯子。中间有一丝绿线,由里到外穿过,象是一道云烟,更象是飘渺的雨。纤细的腕上,佩了那镯子,感觉青涩。老人们说,有天,它会变得润润的美丽。果真,多年以后,腕上的镯子,油油地透出绿意。
朋友交往也是如此,不经意地相遇,慢慢看到了真心,又慢慢变成了要好的朋友。经过了时光的磨合,友谊变得珍贵。整个过程,也如养石一样,需要真心,需要诚意,需要滋润,需要时光中的暖,呵护了彼此友爱的心。
有些朋友,象雨花石,晶莹的美丽。即使是安静的摆放在那里,也会以其独特动人的品质,吸引着眼睛。
二
山是偶遇的朋友,写了一手好字,尤其擅长小说和杂文。当年很多朋友跟他学习,我也去读他的文字。他为人风趣,热情大方,文字接近生活,充满了哲理,大家都很喜欢他。
我是笨笨的学习者,一同学习的人,大多步入正道了,我却不能领悟,非常难过。山笑着说,“你不要着急,大家都是在二月二十七号交作业,你只要在二月三十日那天交上就可以了。”我破涕而笑,知道他是在安慰我。
那一年,杂文没有学成,但是他却在散文及诗词上给了我指导。我们成了朋友,因为他在经营画廊,所以我们的话题中也有图画、收藏。他喜欢雨花石,我在他的照片里,看到了他收藏的雨花石。多么好看的石头呀,难以掩饰的喜欢,就这样地流露出来。
那年,他把衷爱的雨花石,送给了我。我知道他养了许多年,也听其他友说过,有人出价给他,他不肯割让。他说,他很开心,因为Y喜欢石头,竟然对石头有种傻傻地宠。
非常感谢,他这样的信任,让我感觉,内心温暖。一直以来喜欢雨花石,并不是因为它是什么名石而喜欢。而是因为它有打动我的地方,就象身边的每个朋友,让我珍惜。
山送我的雨花石,上面是一幅水墨画,有流动的云,潺潺的水,一个渔者立于水面。非常美的意境,又很淡雅的颜色,如同我喜欢的古诗词,深深地打动了我。我把它放在窗台上,放在了一个仿青花瓷的盘子里,经常给它换水,与它对话,把它当成了内心亲密的朋友。
有时,山会问一下雨花石的状况,我也会拍张石头的照片,发给他。
三
又过了一年,父亲去世了,我处于消沉中,文字几乎不写,所有朋友断了联系。
春天,在群里遇到山,他问我,“为何自去年以来,一直不说话?”
我不知如何来表达当时的心情,我想说,我的一位老师,自他父亲去世后,须发未剪保留了三年。那么帅气的他,看上去,竟会如此地邋遢,与他从前的风格大相径庭。三年过后,他恢复到从前。我虽然不会像他一样,但心境的确如此。
“不好意思,让你担心了……”这样的回答,山不能够理解。可是,我希望时间会度过一切,因为当时的我,自己也不知怎了,一看文字,就想起父亲,想起从小的教导,就会心疼,就不能落笔,甚至变得逃避。
又过了数月,初夏的晚上,山留言给我,说:“有事没事请留个字,告知一下状况,好不?”这时,我才发现,自己又久未给他留言了。
给山回道:“我很好的。”想起山的孙女也快一岁了,于是又发给他一个可笑的儿童动画,想象着他抱着孩子,一起大笑的样子。
晚上,山说,“孩子一直在笑,我也一直在笑,真是太喜欢了。”我仍然不多语,只是微微地笑。山问我近来状况,我说,“很好的,仍不想说话。”
山却回道:“不会,你近半年文字进步迅速,必定有一种可能,就是内心的东西发泄到文字上了……”
我依然安静,只是说:“你说什么,我可没有进步,古诗词一直没敢动,因为没有精力。”
山笑着说:“那些散文,仍有诗词痕迹。”我回道:“是的,平实中才能见真功夫呢,我相差的太远。”
山说,“你以为生活都是诗情画意,都是诗词歌赋?还原本质的`生活才是你。唯一希望,你不要放弃看书,不能。”
秋天,你说,“久不看Y的字,竟然发生了好多的变化,现在文字的韵味,与从前的那么不同。还有,今后的不许再差过如今。”那一天,正是父亲的忌日,简单的几句,给了我足够的暖,让我一生难忘。
一直想说,非常感谢一路的鼓励,有些话,可能当时的我并不能够理解,并不能体会。时光流逝,当我的心渐渐理智,渐渐平静下来,再回读那些往事,回读那些看似简单的问候,忽然明白,那一刻的你,正用温柔的心,来安慰我。
四
又过了一年,我换了手机号,旧的号码极少开机。一天,我打开旧手机,没想到接到了山的电话。电话里,他的声音难以掩饰的快乐。看得出来,他找我很久了。
他说,“最近一年特别地忙,因为孙女大了,开销也大了,儿媳妇为照顾孩子没有去工作。我必须,为了一家三代,更加地努力。我把QQ关了,因为没有时间再写文字。我得专心经营我的画廊,已经开了第二个店……”
我知道,他是一个对家庭负责任的人,也知道他对朋友们很诚恳。静静倾听,他仿佛有满腹的话要讲。
他说,“正忙着第三个店的开业,虽然没有时间写文字,但是,仍会看你们的字,仍会一如既往地支持你们……”
他说,太忙了,去年仲秋寄东西的地址,今年竟然找不到了,希望我能够重新再给他地址。
正说着,忽然旁边有人在叫他,他一边说着,“别忘了把地址短信给我,”一边又去忙了。
放下电话,不由想去看窗台上的雨花石。想起当年他的意气风发,挥毫写字,想起他熟悉的微笑,想起他匆忙的身影,想起他对家人的爱,对朋友的关心,我的内心不由盈盈地感动。
五
初见雨花石,第一眼看去,萌动的喜欢。当我把它,放入仿青花瓷的盘中,装了水来静静地呵护,上面的景色,变得盈盈动人。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一人对着它诉说着悄悄话,能够感受到目光交流的暖意。
初遇山,也是如此。相遇时淡淡的欢喜,交流时慢慢地靠近,从最初的陌生,不理解,到不言不语地接受关怀,到后来的感悟,才发现,那些鼓励,那些批评,是无比的珍贵。
人生路上,有悲伤,有快乐。人生途中,有崎岖,有平坦。这些经历,带给我们丰富的情感,也带来我们对生活的感悟。当遇到问题,由最初的彷徨,无助,不语,到人生的理解,感悟,慢慢懂得了感恩。
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在人生的每一个过程里,所有能够给予鼓励或是批评的朋友,都是多么的珍贵,我慢慢地行走,慢慢地领悟,又慢慢感动着。
对一所学校,十五年的时间意味着什么?一所普通的郊区中学华丽转身,成为南京市发展势头最强劲的四星级高中之一,形成被社会广泛关注的“雨中现象”。南京市雨花台中学的快速崛起,其核心动力是“和谐”。1999年,我们仰望星空,在对教育本真的大讨论中,提出了“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以追求教育对生命的关爱和成全。之后,我们脚踏实地,以和谐的校园、和谐的课程、和谐的教师发展、和谐的学校管理来实现我们的办学理想: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和谐发展的交响曲由此在雨中校园激荡。
和谐的校园:润物无声
环境是无声之教。雨中校园里的一滴水、一朵花、一棵树、一幢楼的存在及形态,都承载着雨中的文化,折射着雨中的文明。雨中在校园环境的营造中,注重依托自然地势和天然植被,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和地缘文化,让行走在校园中的学子,在花开花落中感受四季的交替和生命的生长,感悟自然、人文和社会的和谐圆满。
1.园林式校园
风景秀丽的雨花台南,一所现代化的学校隐藏在绿树浓荫之中。校园方正,由南向北的中轴线上依次是学校大门、成才摇篮、和谐鼎、和谐厅、学生餐厅。中轴线东侧是运动区,西侧是教学区。
踏入雨中校门,感受到的是含蓄与内敛,绿色的草坪正中,坐落着一块宽约6米、高约16米的花岗岩,上面镌刻着费孝通题写的“成才摇篮”。这块门牌石,就像传统中式民居推门而见的“影壁”,“隐”住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绿色校园。
“成才摇篮”之北,校园的正中,一座古朴沉稳的四足方鼎矗立,鼎的前后两面各书一“谐”字,学校的师生都亲切地称它为“和谐鼎”。鼎是力量的象征,“和谐鼎”,象征着雨中不断汇聚融合各方发展动力,风雨兼程,不断向前。
从“和谐鼎”向北望去,一幢线条简洁明快的现代会议建筑映入眼帘,正面的“和谐厅”三字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台阶下绿意盎然的翠竹和芭蕉在和风中轻轻摇曳。
从“成才摇篮”到“和谐厅”的道路两侧,名人雕塑和雅致的学校文化符号灯箱与绿树、灌木、盆景、花草相间。行走在侧,可以闻到沁人的花香,可以感受绿树的清凉,可以品读校训:择高处立、就平地坐、向宽处行,可以品味学校的核心价值观:为了师生可持续发展的幸福……
雨中的地形,西高东低。西面是芳山,有小路拾阶而上,最高处有百余米长的葡萄架,藤牵蔓绕中隐藏着一个英语长廊。芳山脚下,依山而建教学楼和办公楼,楼间有芳草鲜美的山坡,有绿树、喷泉、观赏石和大片金色的迎春花。校园东面地势平坦,浓荫匝地的憩园内,安静清凉,林间有小路、木椅、石刻。憩园的北面是学术广场和学术会堂,学术广场前有大树,如盖的绿荫下有绿草鲜花。憩园和学术会堂的最西面是体育场。
雨中的校园,以文化为主题、以绿为背景、以石为魂、树木与花草和谐相伴,被称为生态校园,着力于“绿”、“水”、“石”、“雅”,曾先后被评为:全国国际生态学校、江苏省园林式学校、江苏省绿色学校、南京市园林式学校。
2.雨花石校园
雨中校园坐落在雨花台南坡,在1924年世界地质大会认定的“雨花石砾石层”之上。相传在南朝梁武帝时,云光法师在雨花阁设坛,讲经说法,感天动地,天降花雨,坠地成石,雨花石因此得名,学校则因地因石得名。
美丽的雨花石被誉为“南京名片”、“东方明珠”、“天赐国宝”。漫步于雨中校园的芳山上,不经意间,就会在草丛中捡到美丽的雨花石。2010年,学校智慧运用地域优势和乡土资源,筹建了雨花石文化赏石博览馆。
博览馆是全国唯一的一座既有教育特色又有地域特色的校园雨花石文化赏石博览馆,总面积约580平米,馆藏雨花石935枚,各类雨花石出版物83种,是南京地区馆藏品最多的雨花石博览馆。开馆一年半以来,共举办了6期雨花石珍品展,约2500余枚雨花石参展,接待了14000人参观,学生撰写赏石文章约300余篇。接受北京、江苏、南京等多家电视台采访报道,在社会引起较好的反响。
2011年,我校荣获国土资源部授予的“国土资源科普基地”称号,成为继南京地质博物馆之后,南京市第二家国土资源科普基地。
身处雨花石文化的发源地,可以耳濡目染雨花石丰厚文化。2012年,在江苏省课程基地的创建中,我校申报“雨花石文化”课程基地并获得成功。雨花石文化课程集地域特色、人文底蕴和科学内涵于一体,可以细分为:
雨花石与历史文化:六千年的雨花石文化史,从早期神话,到宋元发展,明清成熟,民国鼎盛,是有鲜明地域特征的“当下”的“活着”的文化,是南京乃至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
雨花石与文学艺术:欣赏雨花石的质、形、纹、色、呈象、意境美的同时,提升文学素养,丰富人文知识、提升审美情趣。
雨花石与地质科学:野外考察、实地取证、统计分析、模型建构,培养探究的能力和兴趣、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家乡的热爱。
雨花石与市肆交易:承载文化的雨花石交易过程,让学生体会雨花石的商业文化,加深学生对雨花石乃至对社会的理解。
雨在天上,花在人间,石在地下,雨花石与雨花台中学一脉相承、天人合一。雨中因雨花石文化的涵养而不断发展,雨花石文化也将因雨花石文化课程基地的建设而更加丰润。
3.数字化校园
乔布斯说:思想因技术而改变。我校地处中国(南京)软件谷的核心位置,紧邻中兴通信,世界最先进的云计算中心近在咫尺,更是时时感受到信息技术的冲击。
主动应对数字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用数字化优化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用数字化优化教师的成长和学校的管理”是我们的选择,“构建数字化支撑环境、建设优化数字化平台”是我校数字化建设的切入点。
在数字化校园中,我们的交流更便捷。可触摸查询的液晶显示设备,安放在教室走廊等公共区域,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登录互联网、学校的电子图书馆和数字校史室,实现最便捷的即时沟通。
在数字化校园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更优化。数字化学生学习平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推进了自主探究式学习。具体有:基于“项目研究”的“协作学习”;基于“数字移动设备”的“移动学习”;基于“再现课堂”的“补偿学习”;基于“虚拟教室”的“个性化学习”;基于“师生空间”的“交互式学习”;基于“数字实验室”的“探究式学习”。例如:学生对课堂中的某些环节没有理解透彻,课后可通过“再现课堂”的课程视频、课堂教案、教材分析、教学课件进行重复补偿式的学习。例如:学校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数字实验室,每周两个中午定期开放,学生可以进行自主探究。物、化、生三门学科的分组实验也有三分之一转移到了数字实验室,借数字化的手段突破传统实验的束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