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面前方显真情,本次疫情中你觉得哪些地方最显真情?

灾难面前方显真情,本次疫情中你觉得哪些地方最显真情?,第1张

在这次疫情中,我觉得援鄂医护、社区一线工作者以及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抗疫最显真情。疫情突然而来,在灾难面前,我们全国上下团结一心,共同对抗病毒,这样的大爱,传递了很多正能量。

一、全国人民春节期间宅家抗疫

春节是中国人的重要节日,在春节,每家每户都应该走亲戚,吃团圆饭。但是2020年的春节,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而来,全国人民放弃走街串巷,自动发起不聚餐,不扎堆,不走亲戚的号召,全部宅在家里,发誓要憋死病毒。这样的大爱,这样的全国人民团结一心的场景让我非常感动,这才是团结的力量,正因为举国上下一线抗疫的决心,病毒才能被我们控制住。

二、援鄂医护的无私奉献

还有让我感动的是援鄂医护的无私奉献。湖北位于重灾区,在春节,全国各地很多医护,选择逆向而行,无私奉献,前往湖北进行支援。他们用无私奉献的精神给湖北地区的人民带来了安慰和希望。他们在那里日夜拼搏,就为了多就几条人命,显示出了大无畏的精神。他们永远值得我们尊敬。

三、社区一线志愿者日夜操劳

第三个让我感动的是全国各地一线社区、村镇的志愿者们。他们日夜操劳,担任最后一道防守线的守门人,不辞辛苦,每日安排人在寒冷的天气里面值班,派人手对进出人员进行信息登记和体温测量。他们无怨无悔,上下一心,不辞辛苦,只是为了多排查,多登记,多防守,不让病毒钻空子。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次疫情我体会到了无数的感动。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你们都听说过哪些最让你感动的故事?欢迎在评论区中分享。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在全国上下与疫情作斗争的过程,涌现了许多英雄事迹,抗疫英雄们的事迹让人动容、落泪,在这里就分享几个感动全国人民的故事。

一、主动请缨去武汉的“国宝”院士李兰娟

李兰娟以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的身份去武汉调查“不明原因肺炎”是1月18日,武汉新增确诊病例终于归零是3月18日,整整两个月,李兰娟的生活重心全是武汉。

这原本并不是一座浙江人熟悉的城市,这原本也不会是一位73岁院士的日常,但跨过了生死门的武汉会记住李兰娟的名字,全国人民也记住了这位伟大的“逆行者”。

二、最美情话——“你平安回来我包一年家务”

“赵英明,平安回来,你平安回来我包一年家务……”1月28日,作为广元市第一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赵英明登上大巴车前往武汉,其丈夫蒋昊峻在车外大声喊出这句话,感动了无数网友,并将其称为“最美情话”。

3月20日上午,四川第二批援助湖北医疗队踏上返程于当日下午抵达成都医疗队员将直接前往指定酒店进行隔离休整曾被丈夫喊话承诺要“包一年”家务的护士赵英明也在其中,赵英明的丈夫说他将在妻子隔离结束后第一时间接她回家。

三、“沉默的英雄”——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者

在武汉,“火神山” 、“雷神山”医院的建设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两山”医院的顺利建成和投入运行,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速度”,而在这惊人的速度背后,有一 群勇敢坚毅的建设者,他们放弃与家人亲春节假期的团聚,逆行西进,用滚烫的赤诚热血奋斗在战疫的一线。

张伯礼院士会想到去年疫情期间在武汉与大家共同抗疫的日子。

2020年的冬天已经过去有一年多的时间,但是我们这种普通老百姓都很难忘掉那段充满紧张的日子,更不要说身处抗疫一线的张伯礼院士。疫情期间,我们还可以在家中躲避新冠病毒的侵袭。但是身处在疫情最严重的武汉的张伯礼院士,大概只等通过身上的防护服获得一丝安全感。

疫情期间,年过七旬的张院士投身于一线,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最后因为劳累过度导致胆囊炎发作,在武汉接受了微创胆囊摘除手术。但是即使这样,在出院后他又投入到方舱医院的建设中,一步也不肯停歇。

回到武汉,也仿佛回到疫情期间他与武汉人民共患难,共同抗击病毒的日子。武汉的医院里,有他与同事共同战斗的影子。可能我们没有站在一线,是很难感同身受。但是我们可以从当初的新闻中看到,一线医护人员每日的工作紧张又危险,身心都遭受巨大的压力。

张院士的学生说从来没见过老师哭。但是重回武汉的那天,张伯礼院士流下眼泪。他不为自己,是为千千万万的武汉人民而流。

在回望过去那段艰难日子的同时,张伯礼院士也为武汉的重生而感动。2020年抗击疫情期间,整个武汉都笼罩在新冠病毒侵袭的恐惧下,明明是该车流涌动,但是马路上空荡荡。但是时隔一年,武汉从阴霾中走了出来,也越来越好。张院士也就更感慨那段难熬的时光。

重回武汉,不仅仅回望去年那段艰难的抗疫时光,也展望未来,期望越来越好。重回武汉,张院士想到刚开始抗击疫情时资源不足,床位不足,到后来情况慢慢转好。那些时光值得一辈子留念。

"疫情是秩序,防控是责任。到了最需要的地方,到了最危险的地方,奔赴援助武汉,一封“征兵信”,一组“告别之旅”,让我们见证了最美的“逆行”身影。下面一节总结和整理了流行时期感动我们的几个英雄事迹。希望你喜欢。

钟南山。感人事件:中国***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科专家,中国抗击非典型肺炎的****。17年前,他战斗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自从新莞疫情爆发后,他给的建议是不要去武汉,但84岁的他却奔赴武汉市防疫前线。

李兰娟:老王子又出征了。感人事迹: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传染病科学家,传染病诊疗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卫生委员会高级专家组成员。2003年,时任浙江省卫生厅厅长的李兰娟遭遇非典疫情。李兰娟反对一切意见,坚持自己的意见。当全省只有1例确诊病例时,她于当天凌晨向社会通报。大胆的决定:将接触过的1000多人全部隔离,使“非典”期间浙江省不再发生二次感染,这在全国都是一个奇迹。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武汉爆发时,李兰娟再次向全国施压,大胆提出“武汉市关闭”有效防止了疫情大规模蔓延。2月1日,73岁的李兰娟院士志愿帮助武汉。在武汉,不顾个人安危,她每天只睡3个小时来诊断和找出病源。

与死神赛跑的人:张定宇。感人事件:中共党员,临床医学博士,武汉金银滩医院院长。1997年11月,张定宇响应国家号召,随中国医疗队出征援助阿尔及利亚。2008年5月14日,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的第三天,张定宇率湖北省第三医疗队赶赴重灾区什邡市抢救伤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自武汉爆发以来一直被张定宇隐瞒。他忘不了妻子的心,愿意承担起抗击疫情的重任,站在抗击疾病的前沿。

张继贤:第一个报警控制疫情的人。感人事件:作为一线医务人员,张继贤不仅是一名医生,更是一名临床和科研专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早期诊断相对严格,患者必须有接触中国南方海鲜市场的历史。张继贤随后呼吁那些没有接触过中国南方海鲜市场或有发烧症状的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由16国国家卫生委员会于今年1月发布,并降低了相关诊断标准。她是第一个呼吁对所有患者实行‘全部应收账款’的一线医务人员。”。即使是病情较轻的病人,在大医院四处奔波,也会成为流动的传染源”,张继贤说,搞科研必须实事求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7549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