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站题材电视剧《潜伏》总体风格上庄谐并重,虽然喜剧色彩充满全剧,但总体的结局却是令人感伤,这就奠定了本剧的悲剧性基调,使喜剧色彩淡化,而悲剧性相对性更浓。
三十集电视连续剧《潜伏》以超高的收视率和绝对的网络人气鉴证了一部优秀电视剧的杰出品质。该剧以20世纪40年代国共两党的谍报斗争为题材,情节曲折动人,结构紧凑连贯,人物真实生动,尤其塑造了中共在国民党内部情报人员余则成这一形象丰满、真实可信的个性人物,以及像国民党军统天津站站长吴敬中、情报处处长陆桥山、行动队队长李涯和中共委派给余则成做假夫妻的原游击队队长王翠平这样一批个性鲜明、特点突出的剧中人物。相比较其他的谍战电视剧,《潜伏》不仅具备了谍战剧的所有特点,如窃听、暗杀、跟踪等外,最大的一个特点即是在紧张的剧情外充满了诙谐有趣的色彩,为该剧增加了浓重的喜剧性。
纵观《潜伏》首尾,该剧在风格上最大特点是亦庄亦谐,在基调上虽喜剧色彩较浓,但喜不胜悲。
一、风格:亦庄亦谐
作为谍战题材的电视剧,又是主要反映国共内战时期的历史题材片,《潜伏》的制作者们是本着极其严肃认真的态度来制作的,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故事情节真实可信,环环相扣,虽复杂多绪但值得推敲,没有明显的漏洞和超现实的处理。《潜伏》是一部极其写实的电视剧,制作者着力的是说好完整的一个故事,重情节,而相对淡化抒情。所以给人的感觉就是非常朴实无华,即使是其中看似有些复杂的感情戏,也不是因为戏不够感情凑的缘故,而是在出于塑造人物性格上的需要,所以丝毫不乱不*。第二,细节展现真实,该剧突出细节刻画。细节表现虽然常常是结构之外的东西,但在这部电视剧中却是贯穿在结构之内的,譬如在剧中一开始时,翠平就带着个美式手雷,那时这颗手雷的出现与环境格格不入,就显得颇为荒唐,加之翠平的表现就为剧情增加了很多喜剧感。之后一次抄家后余则成又提出要李涯归还那颗手雷,到最后翠平逃险,这颗手雷终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整个情节的发展中便具备了重要的意义。又如,余则成为了让翠平说话谨慎小心,给其讲了一个说梦话的地下工作者的故事,那一句看似不经意的梦话“把茶叶交给克公同志”,也终于在后来暗示了翠平取得一个紧急情报。诸如此类的还有,余、王二人在家学老母鸡等行为,这些不仅仅是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更是结构上至关重要的节点。第三,人物形象丰满而复杂。在塑造人物上,故事没有单纯地写国民党军统的恶贯满盈,也不是一味地歌颂中共党员的机智和敏捷,而是针对特定的历史环境赋予人物最真实的特点,并细腻地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编剧兼导演的姜伟指出:“这部剧中的人物并不绝对——好人不像有些电视剧中表现得那么红那么正,坏人也没有很黑很邪,都充满了人性化。比方说李涯,我创作这个人物时就想,余则成有多忠诚、执著、坚强,李涯就和他一样。一个坏人就不孝顺父母,不遵守交通规则了吗?任何一个人都没法用简单的对错去判断,所以我只能在有限的画面里尽最大可能地表现其人性的一面。”
二、基调:喜不胜悲
然“此中多可喜,亦多可悲”。人世间最大的悲哀莫过于亲友同志的死亡。余则成魂牵梦绕的未婚妻左蓝的死,撼动了每一个人的心,但是随着剧情的发展大家都知道,翠平才是这一剧中的主角,所以短暂的悲痛之后,观众进入剧情中看到了翠平的荒诞可笑,之前的悲伤情绪自然很快缓解。紧接在左蓝死后面翠平的可笑事迹就有学晚秋忧伤的样子,真正是东施效颦的典范,又有唆使余则成给其挠痒的“惊人之举”,以及骂林黛玉是余则成外面认识的野女人的荒唐之言。更甚的是中晚秋之计,将“余则成,大笨蛋,我爱你”写出来,读作“余则成,大鸡蛋,我煮你”的经典告白。至此,对左蓝的悲伤之情基本上可以说完全转入记忆深处,不被提及了,该剧的基调在短暂哀伤之后继续在喜剧性和诙谐色调上前进。到后来中共地下党员廖三明的死,观众和剧中人都已经无暇过多哀伤了。其间,翠平脱险,虽剧中人悲痛至极,但翠平并未死的事实让观众不会产生过多的悲伤情绪,但该剧的情感基调已经明显转成忧伤了,看着余则成每天回家一个人,看着那翠平亲手垒起的鸡窝,看着翠平有家不能回,观众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惆怅,但这种惆怅很快被一种期望所取代,那就是希望余则成与翠平能最终走到一起,完成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大团圆结局。
男神孙红雷是著名作品《潜伏》的男主角,这部剧可是火遍大江南北,但是孙红雷却从神坛跌落人间,虽然在《极限挑战》中孙红雷为自己拉了一波人气,但是名誉受损还是让孙红雷地位受到“威胁”。曾经的男配角祖峰却在演绎路上风生水起,在《山海情》中凭借高超的演技被更多人认可,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曾经的反差也成为如今的反差。
一、《潜伏》主演欠风流债,断送自己的前程孙红雷曾经向比自己大11岁的丁嘉丽下跪求婚,用自己的真心打动了丁嘉丽,当时孙红雷并没什么名气,丁嘉丽还为了孙红雷的事业向导演下跪,当时的丁嘉丽也是娱乐圈中数一数二的人物,而孙红雷只是一个跑龙套的。
孙红雷因为有丁嘉丽的帮助,在娱乐圈渐渐有了名气,但是却狠心抛弃对方,认为自己身份高贵,丁嘉丽已经配不上他。这不就是典型的负心汉嘛,凭借女人的关系上位,成功后就一脚将其踹开。丁嘉丽尽管为了孙红雷付出再多,也感动不了这个有狼子野心的人。
孙红雷成为无戏可拍的人,在接下来的几部作品中也是口碑不佳,可以说是直线下降。果然人品不好的人,时间会报复他,以为自己成功了,却不知欠下的债迟早要还。
二、孙红雷的好感度被后来的作品几乎败光殆尽孙红雷在《极限挑战》中的表现可谓是不讲规则、不按套路、没有原则的,虽然很多观众喜欢他不按套路出牌的性格,在节目中被称之为“颜王”,自以为是的认为自己最帅。老大不小还总是撒娇耍赖。他的人设早已脱离曾经辉煌的余则成,而且越走越远。
由于综艺人设的过于逼真,让他在后续的电视作品中无法将观众带入,比如《好先生》和《带着爸爸去旅行》中他的表现都不理想。演技被观众们认为是浮夸到了极致,与以前的经典之作无法相提并论,孙红雷的倒退是有目共睹的。
三、祖峰从默默无闻的男配成功凭借新剧翻红祖峰曾经只是《潜伏》中的一个配角,名气一般,而前段时间热播的《山海情》,祖峰在剧中的表现让观众们印象深刻。他饰演的白校长温文尔雅,而且怀着一刻坚定炙热的心。他细腻的演技将这一角色演绎的十分到位,在剧中带着一群娃娃大合唱时表现的十分感人,不管是学生们的校长还是女儿的父亲表演的都很贴切且代入感很强。
他将白校长给演活了,将人民教师的伟大演绎的淋漓尽致,真实的情感流露当然会打动观众,所以他的翻红是众望所归的。
结语同样是一部剧出身的两个人走的路却不相同,先笑的人不一定笑到最后,在他们身上真是最好的体现。正直的人品、脚踏实地的付出、认真对待每一个角色是一个演员的基本素养。所以脚下路都是自己走的,心正路才宽。
我觉得他最爱翠萍。
余则成真的好爱翠萍,他失去翠萍时的表现就像是失去了自己的另一半,腿软的站不起来,紧张难过的要干呕,翠萍对于他来说不只是爱人还是亲人,我想他当时的感觉就是一个男人失去自己深爱的伉俪的表现,从那晚开始,他的卧房都是不开灯的。也暗示他心里的灯灭了,翠萍是他心里的灯。片中也说过,是左兰给的余则成信念,但却是翠萍给的他信念的力量。在翠萍平面前他是最真实的自己。
晚秋,这个人她叔叔是个生意人,是资产阶级,在那个年代生活得很好,物质条件丰厚,所以她的追求更多的是思想的追求,情感的追求。她赤裸裸的喜欢余则成,即使面对叔叔和站长的交易,余则成的家庭和妻子。她也丝毫不避讳对余则成的爱慕之情。结局的最后余则成和她结了婚。
翠萍和余则成他们有共同的一致的信仰,这是最关键的。其次就是他们的性格虽然貌似相差很远,但是实际上他们最合适,当他和翠平生活在一起,渐生情愫开始,尤其是当左兰牺牲后,老余的性格改观了很多,不再像一开始那样沉闷的,封闭的。
余则成是被动的,是被利益牵着走的。他的命运一直是取决于他的利用价值决定的,他有机会当机要室主任就被重点发展,他去了就继续潜伏,割舍他的个人情感,即使他不愿意,也没有办法。就算喜欢,最后也没有用了,大家怎么看呢?
婚姻美满需要夫妻用心经营,夫妻感情融洽是双方的共同维护的结果,而有些夫妻并未做到这些,久而久之,导致双方关系不和,婚姻出现问题,就会从某个时段开始,夫妻在一起出现反常现象,如果夫妻感情危机有什么表现?有“四变”。
1、夫妻之间变得沉默寡言。
众所周知,沟通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过程,而对于夫妻更是如此,尤为重要,因为夫妻是感情最亲近、关系最密切的关系,如果没有了正常的共同,那就是匪夷所思的事情,一般情况下,夫妻之间可以说是无事不说、无话不谈,即使达不到这种程度,但都能做到顺畅沟通,从而保证夫妻关系的正常,但是有些夫妻由于双方感情不和,关系出现隔阂。
心里已经不接受对方,那么和对方沟通的愿望就会减弱,交流的需求就会降低,把沟通的机会降至最少,夫妻在一起的表现不是根本不想、也不愿和对方说话,就是没有共同语言、无话可说,或者就是话不投机,完全说不到一起去,这样二人在一起就认为没有沟通的必要,也懒得说话,甚至会厌烦和拒绝与对方交流,在家里最最典型的特征就是“沉默寡言”。

也许有人对此会有异议,说夫妻不善言辞、简言少语,而感情好的大有人在,这种与感情不和的夫妻完全不同,不爱说话而交流少的夫妻,双方一直这样,各自都清楚,已经接受和适应了这种模式,并习以为常,知道这是性格使然,没有什么,但是感情出问题的夫妻,则是刚开始双方沟通很正常,后来突然之间沟通出现障碍,彼此沟通变得很少,甚至不再交流。
2、夫妻之间变得冲突不断。
常言道“天下没有不吵架的夫妻”,就是说明夫妻在一起不发生冲突的夫妻极少,这很正常夫妻长期共同生活,形影不离,在一起难免会有各种分歧和矛盾,二人出现摩擦实属自然,也很正常,但是一般正常家庭,出现这种现象的非常有限,都在家人能够理解、也能接受的范围之内,因为很多时候通过双方的有效沟通和交流,消除了双方的理解偏差。
取得了默契和一致,将很多的矛盾化解,让冲突明显减少,或者是出于夫妻之情,双方在出现对立时,一方或双方都会做出妥协和让步,尽量不让冲突发生,这样使得冲突出现的可能大幅减低,这与夫妻感情好坏有着直接的关系,夫妻感情越深厚,冲突越少,这是大家的共识。由此不难看出夫妻感情出现危机,双方的沟通已降至最低点,交流的机会极少。

那么就容易出现认知偏差,出现误解,自然而然就容易出现矛盾,引发冲突,而冲突之后,又不进行沟通,使得问题和矛盾不断积累,甚至还会由此引发出更多问题,进入一种无法走出的怪圈之中,冲突不断就成为必然,还有由于夫妻缺乏感情,就很少顾及对方的想法,一有分歧,都互不相让,二人会针锋相对,让冲突在所难免,正是如此夫妻出现感情危机,冲突不断就成为一种常态。
3、夫妻之间变得百般责难。
在婚姻里,要想夫妻和睦,自然离不开相互理解、体谅和相互包容,这是保持夫妻关系正常的重要环节,唯有这样才能让夫妻彼此认同和接受,毕竟大家都懂得“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道理,这样在正常家庭里,夫妻之间都不会责难对方,即使出现,也是偶尔为之,没什么大碍,还有夫妻平常的正常沟通,将很多事情说明,让对方还知道事情的缘由。
将责难对方的几率降低,就像大家平时常会说的话只要说开了,就不算什么事,另外就是夫妻由于喜欢对方,就会对另一方感到满意,相应地能挑剔的地方不多,这就是所谓的“爱屋及乌”。同时,夫妻也都知对方是自己最重要的人,都会很尊重对方,也能充分考虑对方的感受,不愿过多责难对方,伤害对方的自尊,但是如果夫妻感情出现危机。由于沟通和交流的缺失,就容易出现误解,就会由于不符合自己的心愿,必然就会埋怨对方,还有双方缺乏感情,就会出现对另一方的不满,就感到对方什么都不符合自己的预期,自然就会变得挑剔,加之没有了感情,就不在乎对方了,对方如何已无关紧要,指责对方也不会考虑给对方造成什么影响,在生活中对另一方百般责难,就成为一种自然表现。
4、夫妻变得各自为营。
只要走入婚姻,夫妻就成为了共同体,双方什么都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夫妻之间融为一体,没有彼此之分、你我之别。但是夫妻感情出现危机就不是这样了,上面讲了夫妻没有沟通,那么既然无话可说,于是就不说,或者话不投机还不如不说,还各自清静,二人在一起冲突不断,整天闹得不得安宁,夫妻都觉得闹心,还不如互不搭理,都没有关联和交集,二人就不争也不吵了,各自安好。
相处之中你瞅我不顺眼,我看你不满意,相互都看不惯,对责难都感到反感,那干脆谁别说谁,都别挑剔责难对方,各自躲得远远的,就像俗话说的“惹不起,躲得起”,这样都省心,于是在家里凡事互不关心、也不参与,均与自己无关,双方互不干涉,谁也不管谁,谁也管不到谁,各自为营,每天都过着自己的生活,二人都成了独立存在的个体,只是搭伙做个伴而已,甚至成为了互不相关之人,情同陌路。
电视剧《潜伏》应该是间谍战争剧中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功,豆瓣得分高达93分。潜伏之后,无数的谍战剧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甚至有很多全明星阵容都是用巨额资金打造的。然而,作品的质量可以与《潜伏》持平的,可以说是少之又少。
戏剧分析电视剧《潜伏》改变了以往类似题材影视作品的常规。通过讲述惊心动魄的间谍故事、获取情报的困难和危险以及激动人心的地下斗争,摄像机转向了角色之间矛盾的发展和解决。
说穿了,"潜伏"之所以成功,并不是因为间谍于泽成获得了如此重要的情报,;这些信息对战场上的胜利有多重要;导演的重点不是这些,而是塑造各种角色及其关系。
当然,"潜伏"这部电视剧的主线从于泽成与翠萍之间的"假夫妻"到对真夫妻的崇拜,;直到演出结束,翠萍才等丈夫回来,怀着一个大肚子期待着郎朗的归来。围绕这条主线,于泽成和他的女朋友左澜以及进步青年,后来与于泽成一起出现在香港,并在晚秋继续扮演第二轮假夫妻。
第二条主线应该是宇泽成和吴敬忠,均通天津站狡猾的站长;围绕这条主线,有各种各样的人物和矛盾,这也是该剧最大的亮点和突破点。编剧并没有对各种各样的人物做鬼脸,而是将其演绎成“办公室”里的阴谋和内讧,以及站长“解决”各种矛盾的能力。
后继影响“潜伏”揭示了工作场所的各种潜规则。编辑和导演的光辉在于矛盾一个接一个地展开而不露痕迹。这些矛盾基本上得到了合理的解决,如“佛教生态位”的出现、行动小组组长的消失等等。
《潜伏》之后的电视剧大多循规蹈矩,不是用“惊悚片”来吸引观众,而是注重“情感”的叙事技巧,用情感感动,提高收视率。
结语这出戏的成功之处在于,社会任何阶层的人都可以观看,而且很容易受到影响。一旦他们看到了开始,他们就忍不住一直在追逐它。它的另一个成功之处是演员都经过了精心挑选。主演和配角都非常出色。总之,这部戏是一部非常罕见的经典间谍戏。
<<潜伏>>里;余则成:身上有着优秀的品质,对自己良心的苛求;在那个不见天日的环境,对信仰与理想的执着;在那个“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染缸,对内心真善美的坚贞;在那个险象环生的氛围,对自己情感与心理已至残酷的压制与历练;在那个无所谓爱情的世界,释放出短暂而纯洁的情愫;在与死亡的争分夺秒中,面对死神时内心的平静与无畏……这一切都源于对信仰的坚定与不移,可以说余则成是一个被自我强大意志所左右的人,是一个在真善美面前坚守良心的人,是一个在爱情世界里纯之又纯的孩子。
信仰是余则成生命的支柱,也是“人”的支柱。我们选择什么样信仰,就会选择什么的人生。在当今这个时代,可能我们最缺少的便是信仰,即便是有,也少有定其一生的人。
信仰是我们所持有的一种意识,一种对世界的昨天、今天与明天的意识,就好像你相信造物主给了你生命,“造物主”就是你的终极信仰,你必然相信造物主的开示,你的道德行为必然服从于他。倘若你信仰世间一切“真善美”的事物,你的道德行为必然受到这种“真善美”标准的调控。这种自以为是的信念构成了我们的信仰,调整着我们道德行为。所以说,余则成首先是一个有着坚定信仰之人,他此后的一切行为正是基于信仰之上的真情释放。
信仰和信仰什么对一个人来说很重要,她决定着我们的人生方向与态度。但不信神不信鬼,那到底该信仰什么?余则成最初选择了良心,信仰良心。也正是因为余则成与周围同僚的这种信仰的不同,所以他道德标准与行为准则与他所处的环境“有协无调”。也正是因为他坚定着这最初的信仰,他才会最终选择为了光明而燃烧自己。
在余则成身上,还有一种品质让人感怀——信念。这种对信仰的坚定被固定为信念,表现出一种强大的自制力,伴随而来的是足以内化一切痛苦与煎熬的人格力量和似海之心。无论周围环境如何,他不曾动摇;无论自己的情感多么炙热,他不曾“情”令智昏。
谍战剧《潜伏》最后一集里面,余则成追问翠萍的下落,接头人反馈查不多到,确却告诉余则成,罗掌柜找到了,他可以入党了,作为交换给了他前途。
那一刻他笑得其实很讽刺,作为一个聪明人,余则成怎么可能不知道这是欺骗?这是交易。
可面对这一切,余则成作为一个人小人物无能为力。而翠萍这边,上面没有给予额外照顾,那些来谈话的人语气强硬和带着威胁,敲打一番直接就圈禁了。
相信有些人会秘密监视她,只要她做了越界的事,走出去一步,可能直接秘密和世界再见了。
在机场翠平不能一起走时,余则成希望翠萍能把情报送出去,毕竟他在最后为了任务付出了很多很多努力,也忍着很多情感完成了这份任务。
而且,余则成看到翠萍没有死,从他在飞机上那个短暂的笑容和在台湾多次打听翠萍的消息,更愿意相信他一直以为自己以后可以和翠萍一直在一起。
然而,最后不遂人愿,双面欺骗。这种行为放在当时的环境条件之下可以理解,但是还是觉得悲凉。
余则成被自己的信念所支持,任何牺牲和变化他都愿承受。但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个人的情感和生活在有些所谓的大利益之下总是不被重视,而且这份不重视来的是那样的坦荡没有愧疚。
好在最后和晚秋在一起,也许如果真的有机会相见,想必三人有遗憾却不至于怨恨。
间谍是革命斗争中最锋利隐秘的匕首,但这种工具在主人眼里不需要情感。
每一个从事机密任务的战士,最开始都是要有信仰的,因为没有信仰,会心生畏惧,惶惶不安,孤军作战随时可能去死,这种压力只有超越自己本身精神的一种信仰才能支撑。
但你分不出哪根金条更高尚,你也没法判断哪个势力背后就不会有牺牲者,哪个道路就是阳关大道。
余则成是怀有理想主义的人,在加入保密局最初,他信仰国民,慢慢发现内部暴露的阴私权钱交易而感到迷茫。
然后他为了感情,选择了相信新的信仰,又在最后的现实中破灭 。
他明白,他只是一颗棋,一把刀。其实这个故事的后来,最好做好的结果,不过是翠萍给孩子讲讲爸爸的故事了。而余最终的归宿,只有死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