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 | 许知远对话罗振宇 [ 十三邀 ]

笔记 | 许知远对话罗振宇 [ 十三邀 ],第1张

朋友推荐说,要想去了解一个真实的罗胖,可以去看许志远的十三邀,并且一定要看完整版。

正逢国庆假期,花了一个中午的时间看完了长达3个小时的视频,并做了大量笔记。不得不说,这一期节目太令我震撼了。许志远和罗振宇,一个充满理想主义色彩,言谈举止中可以看出一个知识分子对当代社会现状的忧思,一个充满现实主义色彩,在商业世界中形成自己的独特存在。罗胖说:“我们都是被环境驯化的。”在这个不确定性的世界中,每个人都在矛盾着,迷茫着,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向罗胖这样的一个商人,环境、机遇、天分、勤奋造就了独一无二的他,但至少我们能够在罗胖为我们打开的一扇扇门之间,去努力探索属于自己的道路。

以下是我对罗胖话语的一些整理,尽量保持了原汁原味,做了简单的归类。其实在整理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回看这些文字,真的有被反复震撼到,想详细了解这段访谈的朋友,可以再回头看《十三邀》的第一期视频~

看威尔·杜兰特《哲学的故事》,你突然发现哲学在威尔的笔下,变得如此有生命的张力,那是我认识第一次看到了知识的魅力,此前知识都是为未来积攒粮食的方式,第一次知识喂养了我。

当你拿到毕业证的时候,从此变成捍卫这个学校的人

理想主义是青春期开屏的尾巴

如何打破绝望,我们穷人只有一条死磕自己,怎么死磕?年轻人做最好的自己,任何一件事想法把它做好。在财务自由之前,想什么都没用。财务自由是先确立你人生价值的第一站,然后再想别的。

央视给我的上帝之眼。我当时有一个特别的自觉,抓住一切的机会去学习。我就干一件事,开策划会,把成本用足,让大家的知识视野极速扩张。在对话的三年,说的不好听一点,我给自己又上了一次大学

一个开放时代,路不是一条,如果我在这条路上掉了半截,其实是生命的浪费,那就换一个方向走,可以把当时的偏移解释为进步

这个行业的价值已经不着落在组织身上,而是着落在具体的人的身上

勇气就是运气,就是你当时在特定的情境下不得不做的选择,于是看起来有勇气。所谓的战略,就是事后总结出来的好运气。所谓的勇气,就是事后总结出来的不得不。

技术的基础条件对个人开始赋能。

当价值落在人身上的时候,人的穿越能力是比具体的内容样式载体多的多的。

个人不断地变得自由,不断地被社会、被基础设施、被制度设计不断赋能的一个过程,今天已经变得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谁都不能说谁一定比别人活得好。

人是世界上最靠谱的东西。

人的确定性其实远远大于任何组织机构的确定性。

大量的市场定价在往个人的价值上偏移。

个人的能量越来越大,逐渐被基础设施赋能,这个过程根本就不可逆,这就是人类社会整个的一个过程。事实上组织和集体对人的约束力,是越来越低弱的,而互联网时代其实是这个进程的清晰化的阶段,原来一个人就可以混,而且他的价值其实已经超过组织力的价值。

罗辑思维:打内心深处尊重人

实际上人其实都是在一个非舒适区的,舒适区里待不住人,他一定活的极其的灰败。

所谓的工匠 精神,我理解的就是公开自虐,公开自虐也让自己对自己尊重,让周围人看到尊重。

做生意的本质都是信用。出摊准时特别重要。死磕侠,任何事都去死磕,对个人生命的心理能量的攫取和挤压,会达到什么程度,因为我做到了常人做不到的事情。

所有的创业者都这样,创业者就像一个婴儿,平时是熟睡的,每过两个小时起来大哭一次。

向死而生,让人生变得有意义。

商业最精彩的地方就在这儿,永远没有终极。

自我提升没有进度条,但是创业有了进度条,整个商业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游戏机,把内心修炼变成一个可量化的对外修炼。

不犯懒,勤快,多跑,遇到出口的几率肯定增加。

不犯倔,如果错了,勇于否定自己,打一次脸,就成长一次。

不犯混,不要做理想主义的假设,打心眼里告诉我自己,不要做一个理想主义者,要做一个现实主义者,做一个鼠目寸光的人。不要给自己架构一个宏大计划,然后去实现它。

不犯混的意思是,不构想大的东西,眼前做什么,就做什么。很多人说情怀,我说我没有情怀,我一个买卖人,对得起买自己东西的人,就是最大的情怀。

我不想改造世界,我只想把自己这一生,让自己变成最好的自己,我尽其所能,OK

我不知道理想主义修炼到那个境界,会是什么样,反正我不喜欢,我也hold不住,我能hold住的就是让自己变得更好,造福我的亲人,造福我的同事,造福我的朋友,有能力做改造自己身边的事,这是我从英美保守主义传统中汲取的力量。

自制的能力,管好自己的能力,是人类思想最珍贵的一极。

可是我最喜欢的是英美保守主义的那种,盎格鲁撒克逊人的那种精神,管好自己的社区,讲什么大道理,奋斗,做最好的自己,对得住家庭,挣钱。

多一个生意人,这个社会就多一份健康的力量,因为他知道什么叫对自己负责,对周边的协作关系负责,而不是空泛地去跳到一个理想主义的高度,站在宇宙中心呼唤爱。

做最好的自己。我觉得自由就是赋予人这样的东西。就是为一个空泛的集体主义的目标活着的人,实际上自己很没有自由。

中国文化诞生大师的机缘也就在这个时代。我干的活叫知识服务,我屁都不是,但是我有读书技巧。

学孔子,一定要腊肉,这得挣钱,一定要面向普通老百姓,提供真诚的服务,然后不自以为尊,自我放逐,这构建了一切圣贤人格的边界条件,为什么就不能是大师呢?当然我没有大师梦。

深远的思想传统的一点点皮毛,听得懂是你的福气,因为你对接到了一个深远的思想传统。

人类文化整体进入一个口述时期。一切内容本质上就是社交,摆脱不了内心的焦虑和渴求,我们需要专业的内容的创造者,来袒露自己的灵魂。

互联网把求知、读书还原成一个最原本的东西,叫社交。

我和脱不花之间的信任,是最难得的事情。

所有的知识都是在协作和迭代的过程中发生的。

有没有纯粹的知识?我恰恰正是打开这个门,我不是在把知识实用化,而是把知识趣味化。只需要站在门口赞叹,就能吸引无数人。

知识传播者干的就是这个事,根据那个时代的标准和功利,去进行知识的延伸和阐发,达官贵人们认诗咱就写诗,青楼**们认词咱就填词。所以这件事情我做的极其自豪。

2015年最好的书《人类简史》,《人类简史》指出认知是人类之间的唯一壁垒,血统、出身、城市、学历、官职、地位这些壁垒都没有了,但这个时代越来越只剩下一个壁垒,那就是认知

提升自己,我现在觉得最重要的不是给自己的脑子装什么信息,而是寻找一种提升认知的可能。看看在思考未来,思考人类趋势走在最前面的人,看看他们的猜想是什么、

我们这一代人最幸运的地方,就是我们这个社会不断地变,可能像第二次工业革命那样的革命,我们一生当中要经历好多次,但是与此同时给我们的生命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你能不能勇敢的在一个合适的时候,抛弃一个合适的自己,这个时代所有可能都是错的,但是什么时候错变得更重要,所以理解趋势变成我们生命当中一个可能是首要的问题,比一切都重要。

这个时代的难题,趋势认知和自我行为之间,会出现一个奇怪的夹角。

我觉得保守主义特别有价值,但是我不当一个保守主义者。

整个社会的进步是以死人的方式来实现的。觉得信息负载过重的人你会死啊,你死了就没有这个抱怨了,新生的一代,从小就在这个环境中长大,没有这个抱怨。

我一定要和00后一起去玩手机,难道我要跟着你们一起去唱挽歌吗?

我只剩四十年了,我花四十年去欣赏挽歌吗?

因为时间不多了,此后你休息一天,就意味着你可能认识能够达到的高点,因为迟一天你就可能达不到。你一旦倒下了,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人生苦短,来不及了。弘一法师,浪费一天,怕是来不及了。

这个世界其实我们在追逐效率,其中就包括提升自己体验,丰富自己知识的效率,而互联网就是解决这个空间问题,它让你在一个地方足不出户,可以高效率的体验。

读书其实就干的这个事儿,为了提高效率,不去程门立雪,效率是这个宇宙的总法则。

拉马克主义,不断地习得性进化。我读你许之远的书,我就应该想法把他精神世界的这个角落,固化在我身上,如果我判断有价值,然后接着在这个基础上迭代和进化。

我既不是社会教徒,更不是达尔文教徒,我是拉马克教徒和自我教徒。

我们是服务业,是一个新分工,这个分工不是任何人赋权的,教授是国家养起来的,我们是市场养的,所以我们必须进入人力的经济分工,经济分工那就琢磨市场,社会需要什么。

这个社会运行总前方是任何细节的劳动,原来要嵌入组织进行分工协作,现在都可以单独拿出来收费。

一个人要有同理心,这个人相对来说情商比较高,和他人协作的难度就比较低。

跑,不管他人,成为跑的最快的那个。

我爱我身边的人,我爱我的妻子,我爱我的父母,爱我的同事就够了,其他人我不关心,我看不清他们的面目,作为一个商人,我爱我的用户,爱我每一个恩客和金主,对我的投资人,对我的用户负起责任,这是我伦理的最大边界,其他事情我也是一个脆弱的生命。

情感是对世界分崩离析的一种依依不舍,任何情感都是,是在对世界分化过程当中产生的一种东西。可是我们现在必须适应世界的分化,强烈的情感是会阻碍人去适应这个世界的。

我对中国经济未来20多年看好,挣钱的欲望无穷无尽,经济怎么能不发展。

我们就是像兔子一样的公司,吃完这个是那个,数目寸光,过往不恋,未来不赢,当下不杂,就是把当下该做的事做好,管他后头。

这个时代已经变成了洞见越来越没有力量,你没办法洞见未来。洞见越来越没有力量,所以只有把当下一件事做好,这才有价值。

不断的有人往前看,两个往前看的人交换一下眼神,会让前方看的景象变得立体,而不是真实,然后互相印证,你就会对自己当下做的判断、决策和行为更加确信,说到底只是让你更信你干的事。

这个世界越来越没有真理,也没有是非和对错,就是你确信的事它距离成功就越近。

谁挣钱多谁玩的最好,还是按市值算,这是最客观的。我尊重一切创业者。

创业者是哥伦布,探索商业的边疆,这是和做生意的区别。

我和四年前的最大变化,就是有道德自信。我做的这摊事如果将来真的能做成的话,我觉得我最大的贡献不是挣了钱,这点生意在资本的海洋当中连泡沫都不是,我觉得我这一生能给这个社会做的最大的贡献,就是帮一代生意人确立道德自信,你们是最棒的。

做生意挣钱,不管他人,是最有尊严的生活。自己养活自己,对身边人负责,是最高的荣誉。

我们都是被环境驯化的。

所以我从来不相信人勇敢、坚持、毅力,我从来不相信,人都是被甜头喂养,人是被周边环境训话。所以我从来都不认为我就对了,我只是会说我被这些东西驯化成现在这个鬼样子。

每一个人在内心里都是自我矛盾的,人其实是一个量子计算机,我们永远处于一个矛盾状态,我们就是给这个世界带来不确定性,每一个人在内心里都是自我矛盾的,你会发现任何一个族群,任何一个似乎坚定的信仰都是自我矛盾,这没办法,在这个时代会表现的极为突出,人的自我的道德自洽和逻辑自洽已经做不到了。

英美保守主义,清教徒那种,谁也别告诉我上帝怎么样,罗马教廷的话我不信,我独立通过《圣经》和上帝沟通,我做我最好的自己,你们不要我我就自我放逐,有一艘船叫五月花。我改变不了你,但希望你不要来干涉我。

人的价值越来越大,是这个世界的真相,我们习惯了过去一两百年,不从人的角度看问题。

当强奸不可避免,你只能学会去爽。既然时间的效应变得如此的剧烈,还不如去欣赏它,去跟它一起去跳舞。

这个时代创业者怎么办呢,这就是你该受的,谁让你是新边疆的探索者。

这个时代,你不用手机,不发短信,不用微信,你就是自我老化,我觉得这是我最深的恐惧。

就像罗胖说的,追求效率是这个宇宙的总原则,我听罗辑思维的视频,也是因为我觉得罗胖为我打开了一扇一扇的门,让我去能够快速地去了解自己一个未知的领域。罗胖一直把自己定位为一个知识服务者,一个生意人,他认为自己没什么情怀,最大的情怀是对得起自己的顾客。这种快速的知识服务,也知识知识结构和传播的一种方式,甚至孔子、朱熹、胡适这些大师们本质也是这样的,只是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载体方式罢了,当然罗胖说他自己没有大师梦。

也许在市场中,罗胖看到了自己的进度条,创业就像一场游戏,说提升自我是空话,而在市场中,你所有的努力才能被量化,最令我感动的一句话是他说他不想改造世界,他只想把自己这一生,让自己变成最好的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造福我的亲人,造福我的同事,造福我的朋友,有能力做改造自己身边的事,并尽其所能。

一个懂得付出和承担责任的人是值得我们去尊敬的。一个勤奋并且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的人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未来的路,希望继续和罗胖同行。

偶然的机会,看了一期许知远的《十三邀》,嘉宾是无数人曾经梦中的“惊鸿仙子”——俞飞鸿。

得体的妆容,礼貌大方的谈吐,以及仿佛吃了防腐剂般几十年不变的美丽容颜,让镜头下的俞飞鸿美得不可方物。

就连见惯了美女的许知远,都不由得紧张局促起来,像个终于有机会见到偶像的迷弟,一改以往学贯古今的知识分子的傲娇样儿。

整个访谈过程,面对许知远稍微令人不适的刁钻提问,俞飞鸿始终表现的落落大方,自信包容。

听她把自己成长过程的思考与感悟娓娓道来,就会明白,那句“ 一个人的气质藏在她看过的书、走过的路和爱过的人里 ”,简直就是俞飞鸿的真实写照。

1喜欢折腾的“小美女”

1971年,俞飞鸿出生在杭州,父母都是理工科出身,家里并没有从事演艺工作的人。

但因为长的好看,俞飞鸿8岁就开始出演**角色,在考入北京**学院前,已经有了三部作品加身。

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俞飞鸿对于自己的美,却并没有概念。

由于生活在一个典型的“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家庭里,家人从不灌输女孩爱美、喜欢打扮一类的思想,导致俞飞鸿直到高中才后知后觉的明白,原来大家会因为她的美丽给予不同的待遇。

后来,在杭州上了一年大学后,不甘心从此眷顾于家乡的俞飞鸿,渴望逃离家庭的束缚,于是选择去北京闯一闯。并于次年,顺利考入北京**学院,就此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大三的时候,俞飞鸿有幸被导演选中,去好莱坞拍摄**《喜福会》,这部东西方文化碰撞的**,一经出现就在国内外引起热烈的讨论。

但俞飞鸿拍完**,并没有趁热打铁的拍戏,而是依旧回母校认真完成学业,毕业后又留校做了一年助教,尔后又选择出国留学。

说起去留学的理由,俞飞鸿也显得和别人有些格格不入。

她说:“ 我感觉没有完全掌控自己的人生,我很想体会一下,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没有朋友帮助的情况下,我自己能不能真正的独立”。

借着对未知自己的好奇,俞飞鸿硬是在美国的一所语言学校里坚持学习了三年,学会了独立应付生活中遇到的所有难题。

最重要的是,这趟留学之旅,还让一向“乖乖女”的俞飞鸿学会了表达自己,知道如何把自己的想法传达出来。

外人听起来会觉得有点幼稚,但对俞飞鸿而言,却是她人生中一个重要的人生节点。

就像她说的,“想表达”和“会表达”是两回事,学会真正替自己说话,是一个人重要的成长课程。

2 不忘初心,坦然接受演艺事业的起起伏伏

等到俞飞鸿1998年回国,重新投入演员的工作时,迎接她的已经是改头换面的国内影视业。

俞飞鸿像一只惊弓之鸟,始终无法适应快节奏的表演安排,只坚持了三年,就赶紧逃离出来,直奔初心,转去筹备自己的**。

《爱有来生》是俞飞鸿自导自演的一部**,期间不仅要克服环境的恶劣,还几次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几经波折才最终得以上映。

凭借这部**,俞飞鸿摘得第十七届北京大学生**节最佳处女座奖。

说到导演梦,俞飞鸿依旧云淡风轻,她说自己再也没有遇到像拍《爱有来生》时的那股冲劲儿,所以就好好的做演员吧!

说这话时,在她的脸上看不到遗憾或无奈,反而有种踏实、简单、接地气的亲切。

然而,依旧沉迷于俞飞鸿塑造的角色中的许知远,显然并不能接受曾经飘飘欲仙的女神变成坠入凡间的家庭妇女。

他甚至提到自己曾梦到俞飞鸿两次,梦里见她变成了普通的中年妇女。

面对许知远近乎孩子般的执拗,俞飞鸿却坦然承认并接受自己的平凡,并且不认为自己出演的生活剧角色就是俗气的、上不了台面的,相反她很享受生活不同面的精彩。

或许,人生阅历丰富的俞飞鸿早已明白, 生活始终是现实的,踏实、接地气,反而能收获不一样的乐趣,只不过有些人依旧在梦里不愿醒,执着的想要把梦带进现实中罢了 。

3成长是一趟孤独的旅程

如果说,俞飞鸿身上与“仙子”最贴切的一点,或许就是她身上那股冷冷的疏离感吧!

不喜热闹,享受孤独,靠阅读、生活阅历和思考去丈量世界,不断追求自我的成长进阶。

许知远问:“男人,是对你自由边界的重要拓展方式吗?”

俞飞鸿果断回答:“不是。 我不太喜欢把情感、责任都放在另一个人身上,那样自己很累,那个人应该也很累吧!”

所以,她从不崇拜依附另一半的幸福生活,也不因自己踽踽独行而自怜自艾,她始终保持开放的心态,用最大的胸怀去包容生活赋予的一切。

人生过半,俞飞鸿没有违背自己的意愿,去按照一般人的人生规划走上结婚生子的道路,而是即走即停,完全按照自己意愿和舒适度来选择怎样度过每一天。

是荒废时光吗?是追求特立独行吗?

其实,都不是!

她只是用最舒展的姿势在探索人生奥秘并享受生活乐趣而已。

4接纳衰老,坦然享受皱纹的魅力

与娱乐圈很多害怕衰老,恐慌被青春抛弃的女明星不同,俞飞鸿选择不对抗和坦然接受。

她说:“ 我觉得皱纹这事儿,跟青春有关,跟美丽无关”。

精神世界早已充盈的她,不再在意外表的自然变化,比起好看的皮囊,有趣的灵魂反而是她一直的追求。

她读史书、读名人传记,透过书中人物的一生反思自己,不断丰富自己的认知,鞭策自己向上。

她热爱生活,不停的去体验,用人生阅历积攒为人处世的智慧。

她撇去世俗偏见,按照自己的节奏生活,从容接纳自己选择的人生模式。

虽然年华老去,但是这些人生阅历和修炼而成的心性,却成为俞飞鸿身上闪闪发光的魅力。

她一直都很美,只不过年轻时靠外表,现在则是由内而外散发的气质美。

在变革时代,总是有很多优秀的人挺身而出,他们在历史的洪流中彰显自己的价值,也显示民族的精神,在思想上不断地鼓励着人们,称为人人敬仰的人。梁启超,这位在变革年代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用积极的思想影响着人们,他的少年中国说也激励着无数的中国青年。作为这样一个伟大的人,许知远专门写了一本书,相当于一本梁启超的传记,引起了很多读者的争辩。在我看来,许知远写梁启超应该是蜕变之作。

1、书中有漏洞,引起读者的不适

虽然这本书是许知远的转型之作,但是他受到的非议也是不少。在本书中,有很多的注释。许知远本人对于这么多的注释也是感到比较满意的,因为这足以显示这本书的学术性。但是,正是因为这个注释,有一些地方让人们很不解。在这本书中,有一些很明显的史料信息,但是却引用错了。这在书中当然是会让人不满的。不过其他的注释都很详细,也是有学术性的和经过很长时间的琢磨的。

2、细心研究,刻苦专研

许知远凝视着梁启超的照片,于是有了很多舍不下的情结。其实这部书的付出是巨大的。它写的是少年时代的梁启超,又很多的资料也是挺难找的,除此之外,还有时代的原因。所以这本书也是呕心沥血之作,也有它的优秀之处。书中有一些人们没想到的点,很新奇。比如它有提到印刷技术和科举考试之间的关系,详细地研究了这两者的关系,这种研究精神是很难得的。

人们在面对一些新的挑战的时候,往往会让人对他的做法一时难以接受,但是也要看到他的付出。所以,一部作品的呈现难免会有瑕疵,但是却可以给后人带来更多的教育意义,这也是一个成功之处。

文 | 一拾七

编辑 | 嘈坊

2021年2月,为了挽回持续走低的收视率,《吐槽大会第五季》别出心裁,请到这样一名颇具争议的嘉宾。

他是一位亏损书店的老板,他是一个在网上被 万人嘲 的“反叛者”,同时,他也是一档人物访谈节目,《十三邀》的制片人。

他留着长发,爱穿拖鞋,从外表看毫无攻击性,甚至还有点油腻邋遢。

但他刚登场,张嘴就是一顿对职业脱口秀演员的 “降维打击” ,还差点 “砸了” 这款网红综艺的场子。

他就是许知远,外形逐渐“高晓松”化的中年男子。

不过了解他的人都知道,这已经不是许知远第一次干这种事了。甚至毫不夸张地说,许知远几乎跟 大半个中国的网民,“对着干”了大半辈子

那么他是恃才傲物,是叛逆成性,还是为了利益哗众取宠?他的脱口秀,又凭什么能一边承受着万人抨击,一边又被无数人捧上神坛呢?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许知远的故事。

01

许知远,江苏人。

1976年,出生在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的六塘村。他的父亲是一名光荣的铁道兵,母亲则是全职太太。

他小时候的生活不算太平。1983年,我国决定裁军百万,已经完成全部使命的铁道兵自然首当其冲。许知远也就是在这一年,跟随父亲远离家乡,搬到了北京。

不过许父的军装是脱了,但他心中极强的 使命感和责任感 可没卸下,为了祖国,他甘愿做一块砖,国家需要他去哪,他就往哪搬。

也正是因为如此,许知远在接下来的 六年里,足足换了五所小学

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可到了许知远这,极度 有纪律守秩序 的许父,却成了他最好的“反面教材”。

他才不想成为父亲那样,一辈子都 循规蹈矩 的人。

叛逆的种子,从这一刻起深埋心中,也为许知远之后充满争议的人生,埋下了伏笔。

02

1995年,许知远19岁。在高考放榜的前一天晚上,他失眠了。

而他失眠的原因,还要从这两个男人讲起。

那就是 朱自清的徒孙孔庆东, 和以 反传统、反权威 的激烈姿态,登上台湾文坛的大作家 李敖

众所周知,我国首都有两所世界超一流大学, 北大和清华 。不过,这两所大学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并不是超高的教学质量和享誉全球的盛名。

那是什么呢?

当然是这两校学子,百年如一日的 “暗暗较劲” 。他们总是变着法儿的想把对方比下去,证明自己才是帝都第一。

而作为 朱自清 的学生 王瑶, 的学生 钱理群, 的学生 孔庆东 ,他自然是一位 究极“北吹”

在孔庆东眼里,自己以及自己老师和师祖的母校北大,那 空气都比清华甜,月亮都比清华圆,反正方方面面都比清华强!

“清华爆炸了无所谓,但要是北大爆炸了,人类 历史 那都得倒退50年!”

所以作为孔庆东学生的许知远,自然而然地便对北大心驰神往,他甚至对自己说。

这辈子要考不上北大,那就是白活了!

而李敖呢?极具反叛意识的李敖,是许知远的精神偶像。许知远从16岁第一次读到李敖的 《十三年和十三月》 时,就一直对这个远在宝岛的大作家 “寤寐思服”

但他想,人家凭什么见他呢?

于是,为了能跟理想和偶像更近一步,许知远便把考上北大,当成了他前半生最重要的一件事。

有惊无险地,本来估分要比北大分数线低几分的许知远,踩着分数线,被北大微电子专业录取。

美梦成真的他欣喜若狂,还难忍激动地,骑着自行车把北大溜了个遍!

可这时候的许知远还不知道, 人生往往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03

1996年,刚上了两学期课的许知远,突然觉得 这个大学真是没法念了!

在他的印象中,只要来了北大,那等同于跨越了近百年的时间线,回到了那个滚烫的五四年代,跟无数有激情、有梦想、有深度的先辈 隔空对话。

可现在呢?充满商业气息的微电子专业,简直让一腔热血的许知远窒息。

他开始远离自己的专业,不断去听文科的课,他郁闷的心情,直到自己的高中老师孔庆东回北大继续深造,才有所好转。

在孔庆东的小房间里,许知远认识了不少牛人。而新世界的大门一旦开启,便一发不可收拾。

许知远觉得天天在学校混,实在没意义,他得出去看看才行。就这样1999年,许知远蓄起了长发,提交了休学一年的申请,随后目的地——桂林。

大概年轻的灵魂总是迷茫。

无所事事的许知远在桂林逛了一圈,又回到了校园里。这次他更无聊了,无聊到每天睡到自然醒,然后去 看女生洗澡!

最后无聊过了头的许知远,办起了校园杂志——《微光》。从这个杂志的名称我们也可以发现,他的目标,他的渴望一直很明确,只是暂时找不到前进的路了而已。

只可惜,这个杂志还没办上几期,就发生了两件,让许知远备受打击的大事。

04

1999年末的一天,学校的书记找许知远谈话,勒令他赶紧把“ 批评校园日益世俗化” 的杂志《微光》给停了。

还是在这一年,许知远看到了 香港中文大学 办的杂志,他一下就惊呆了!

人家那才叫杂志啊,从排版到印刷都非常成熟!

相较之下,自己办的那叫什么玩意儿?许知远瞬间沮丧起来,他意识到,中国大学的整个的学生生活水平是多么的低劣!

理所当然的,许知远开始渴望变革,他渴望有什么东西,有什么人,能来叫醒 “沉睡的” 年轻人们。

如果没有呢?如果没有,那他就自己来!

2001年,他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畅销了近20年。

2002年,许知远首次走出国门,开启了一段让他回味终生的 思维激撞 之旅。

他在美国采访了整整15位顶尖的经济领域大咖,比如已经94岁高龄的经济学家 加尔布雷斯 ,又比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罗伯特・希勒

跟这种时代先驱、行业巨鳄的对话让许知远受益匪浅。同时,他也犯下了,几乎所有年轻人都会犯的错误—— 自负

通俗地来说,就是许知远 “飘了、傲了、狂了、觉得自己简直没谁了、看谁都觉得谁不行了!”

2003年那会儿,许知远在报社上班(经济观察报)。报社开年会的时候,社长邀请他上台去给优秀员工颁奖。

结果许知远倒好,他上了台,直接指责社长道:

我拒绝颁奖。你这个奖,根本就是为了平衡各方利益冲突颁的,并不是能者居之。再这么下去,报社早晚倒闭!

他说完这句话,便头也不回的走了,独留在台上凌乱的社长,以及一众完全傻掉的员工。

后来,许知远的父亲听说了自家儿子干得“混账事”,忍不住打电话训他:

“你不要太肆无忌惮了!”

可这时候的许知远哪里听得进去呢?

似乎大多数人都是这样,在他们小的时候,父母的话是圣旨,可等他们到了一定年龄,父母的话就成了废纸。

不过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许知远很快就尝到了过度自负,所带来的苦果。

05

2005年,许知远开了一家名为“单向空间”的书店,只卖他自己喜欢的书。

他幻想着,自己以后能过上理想生活。

不过结果嘛,喜忧参半。

喜得是,真的有不少跟他志同道合的年轻人,来到这家书店,但烦心事儿也随之而来。

看他这里有噱头、有话题、有热度,2006年前后,有好几家资本过来跟许知远谈合作,给他恼得不行。

紧接着2007年~2008年,许知远干脆离开北京,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游历。可能在国内转了转又觉得没意思。

2009年~2012年,许知远再度出国,开启了一场名为 “逃离浮躁” 的异国之旅。而他过度自负所招致的“恶果”,也正是在这期间,悄然来至。

2010年,韩寒入选《时代周刊》年度百人榜。不过令人啼笑皆非的是, 许知远上了热搜

这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原来是许知远心里不服气,他连夜炮制了一篇文章—— 《庸众的胜利》 。并在文章中大肆批判韩寒的文章浅显而直白,喜欢他文章的人,也是浅显又直白,可怜可悲可叹!

他这一番操作下来,可给韩寒的粉丝们得罪了个遍。

同时他总是故作深沉的样子,也早有网友看他不爽了,毕竟在大多数人眼里 “深沉 装” ,再加上许知远长相也不讨喜,理所当然的,许知远几乎被全网炮轰。

但这时候许知远还不甚在意,反正谁骂他,他就骂回去。

他嘴上说着“逃离浮躁”,可实际上呢?他似乎一直处于“浮躁中心”,这又当又立的行为,大概就是他当年被万人嘲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过那时的他,当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错,只是悠悠地感慨了三句话。

又或许,当他觉得真的自己有错的那天, 他也就不叫“许知远”了。

06

2013年,许知远上了一档综艺《我的父亲母亲》。

不过这期节目的视频,很快就被屏蔽掉了。

至于原因,在2014年的那一期《新周书房》,或许我们可以窥得一二。

—— 许知远实在太敢说了。

似乎这世界上,只有他脑海里没收录的词,就没有他不敢说的话。

但人嘛,总是会成长的,而属于许知远的契机,很快就来了。

那就是2015年的《十三邀》。

2015年,许知远的俩朋友张帆和于威突发奇想,打算做一档采访节目,他们三个臭皮匠凑在一起,洋洋洒洒拟了13个名单。

这13个人横亘了各行各业,男女老少都有,通俗来说就是“十三不靠”,节目《十三邀》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这回,许知远破天荒地心里有点打鼓,不知道自己做主持人能不能行,他的俩朋友张帆和于威一个劲儿的给他打包票: 怕啥呢,大不了上去挨骂!

结果呢?结果就是许知远, 真的挨骂了

说出来大家可能不信,许多人靠着骂别人吐槽别人火,而许知远,他是活活被广大网友骂火的!

他在《十三邀第二季》的时候,采访马东。让马东的粉丝,批了个痛快。

他采访李诞,不仅李诞怼他:活得沉重。就连网友也跟着起哄: 人间不值得。

要问大家为什么这样针对他,难道只是因为他喜欢故作深沉,只是因为他太傲吗?

还真不是。

要怪只能怪他在《十三邀第一季》采访女神俞飞鸿的时候,视频被人挑着有争议的点,掐头去尾传上了网。

再加上他刚做主持的时候没什么经验,那期《十三邀》简直堪称“人间炼狱”,大型尬聊现场,全国观众看完人人喜提一套房——用脚指头在地上扣的。

许知远本来就自带点文人才子的傲气,再加上有心人这么一运作,你说他的风评,还能好了吗?

不过他风评差是差了点,但他有才华,那也是真的。《十三邀》洋洋洒洒从2015年,一路顶着非议和谩骂,竟然出到了2020年,整整五季之久。

在一众综艺里,这个成绩实属长寿。

经过时间的沉淀和打磨,许知远的成长,大家也是肉眼可见的。他还是曾经那个有棱有角的他,但也不再那么锋利,不再胸中只有“愤怒”,只有对这个时代不公的抱怨。

理所当然的,这次他又火了。

07

2021年2月,许知远来到了《吐槽大会第五季》的现场,也为这个摇摇欲坠的节目,带来了无限生机。

这位不再“愤怒”的反抗者,用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告诉了所有人,什么才叫真正的“吐槽”。

他先是吐槽李诞,报了当年那“一箭之仇”。

接着张大大和金星,也不能幸免于难。

他吐槽的话也很有意思,从亚里士多德到鲁迅,再从川端康成到《雪国》。

许知远的言辞之辛辣思维之广泛,让无数网友为之咋舌,忍不住,就为他做出了极高的评价。

按照许知远的性格,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和肯定,他哪怕不表露得太过明显,最起码也要好好开心一番。

但这次,他出了奇的“淡定”,只是“事了拂衣去”。

他是真的想通了,还是不在乎别人的评价了,我们不得而知。但也许在这一瞬间,他回忆起了2012年的台北。

08

2012年,许知远曾有幸,跟自己粉了二十年的精神偶像李敖在台北相会。

可这次跨越了二十年的聚首,最后留给许知远的,只有无尽的尴尬。

时间过去了这么久,李敖早就不是曾经那个李敖,许知远,也不是曾经那个许知远。他们的人生曾经毫无交集,如今也根本没有任何共同话题可谈。

那天,俩人在一起吃了个冰淇淋,就匆匆别过了。望着李敖离去的背影,许知远总觉得,他的心里似乎是少了点什么。

那感觉就像,我们二十岁时,能买得起十二岁时渴望的玩具。但我们已经永远遗失了,十二岁时的那份心情。

不过人这一生最重要的一件事,或许就是学会跟自己和解。

李诞曾说许知远没有活明白,但现在,他大概是真的“悟了”。

他还是锋利的,但不再是尖锐的,他开始学会理解和包容,同时,也没放弃自己的批判和辛辣。只是他的很多话,都只说给“懂得人”听了。

或许,从某个角度来说:

这世上所有人,都是“许知远”,又或许我们自己,也是“许知远”。

当灵魂互相激撞,契合了,那便是金风玉露一相逢;没对上,那就落花流水,随它去也。

光阴似箭,人生不过寥寥几十载,活出自我,活出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潇洒,才算没白来一趟,这繁华三千。

整个对话很尴尬,从一个节目的角度批评许知远的表现,怎么都不为过。毕竟他并非一个初出茅庐的小记者。但从一个男人的意*角度去批判许知远,我觉得又未免太苛刻。从俞飞鸿的反馈来看,她并不是一个表达欲特别旺盛的公众人物,又或许是因为和许并不相熟。毕竟,在窦文涛的《圆桌派》上,俞飞鸿的表达更有安全感,更自如。

我得承认,采访是破碎的,是失序的,是完成度不够的作品——这更像许知远更个人的聊天记录。我在看(听)的过程,始终提着一颗心,生怕下一秒钟,从许知远的嘴里突然酣畅淋漓的吐露他这中年男人的爱慕之声。也许是疯狂,也许是露骨,也许是仓皇失措,也许是可怜兮兮——然后俞飞鸿嫣然一笑,满含教养的答谢,自如地反问,见怪不怪地凝视,温柔又直接的断然拒绝。

更重要的是,俞飞鸿是非常美好的女神,但她并不是“知识分子”,她的审美和思考是个人的,是流俗的,是倦懒的,是未曾刻意总结的。也许是不愿意,也许是不屑于,从采访本身透露出的,是俞飞鸿对于自己,并没有一种断然定论的归纳。于她而言,更舒适的表达,是对既往过去具体人事的陈述。换言之,她或许更倾向于用镜头化的语言,去陈述已经发生的一切。而不会以旁白式的语言,去为镜头前出现的一切,下脚注、做推论、谈畅想。

俞散发着满满的圆满自处,也就是深深折服许知远的秩序感。偏偏,许不断地用躁动的改变来撩拨俞飞鸿。真是千钧重棒敲在棉花山。事业的突破、审美的探索、情感的追求、认知的改变,许知远像青春期的男孩,在心爱的女孩面前,掏出了自以为的浑身解数,只换来她的浅笑。连这笑都是她固有的家教和礼貌,真诚得令人绝望。

所以,整个采访许知远一直在抛话头,也不断在丢话头。始终没有掌握聊天的主动权。聊天就是这么奇怪,有时候明明是你一直在说,在问,但是当你无法挠到对方的表达欲,你就只能始终徘徊在对话的门口,如果你还期待和任务,相信我,没有什么比这样的聊天更令人尴尬。

刘农云和许知远都是当下非常有名的科技人物,他们分别在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领域有着很高的声望。那么,谁更厉害呢?从多个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

1 学术成就:刘农云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曾获得多个学术奖项,发表了大量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对于人工智能领域有着深入的研究。许知远则是量子计算领域的专家,率领团队研究出了一种新型的量子计算机芯片,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因此,在学术成就方面,两位专家都非常厉害。

2 战略眼光:刘农云是AI领域的****之一,他在前沿技术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上有着非常敏锐的战略眼光。而许知远则是量子计算领域的领袖,他对于量子计算的未来发展也有着独特的见解。在战略眼光方面,两位专家都非常厉害。

3 实践经验:刘农云曾在多家科技公司工作,并创办了自己的人工智能公司,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而许知远则在量子计算领域的研究经验比较丰富,曾在多个量子计算研究团队担任要职,也积累了很多实践经验。在实践经验方面,两位专家都非常厉害。

4 影响力:刘农云和许知远都是在科技领域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人物。刘农云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影响力比较广泛,被誉为中国AI第一人,而许知远在量子计算领域的影响力也是非常大的。在影响力方面,两位专家都非常厉害。

综上所述,刘农云和许知远各自在不同领域都有非常高的成就,无法简单地说谁更厉害。他们在学术成就、战略眼光、实践经验和影响力等方面都有着非常突出的表现,都是科技领域的杰出代表。

        看完这一期节目,我觉得真的和我预想的不一样,他不但没有让我觉得枯燥,反而更加有趣。许知远老师大概是《向往的生活》有史以来唯一的一位游客,而非嘉宾。

一、节目中其他人对他的评价

        在节目中最多听见的一句话就是“知远,又不见了!”

        何老师说他自己录了一个另外的节目,自己有自己的一条线。

        姚安娜:“他是不是在观察村里的……”

        张子枫:“以他的方式了解这里,其实也挺酷的。”

二、节目中的许老师

        在我印象里的知远老师是一个比较严肃刻板的形象,但是在《向往的生活》里,许老师像一位真正的游客,离开蘑菇屋,不在意镜头,只想独自来感受虫鸣海风这些自然的馈赠和当地的风土人情。

       他去村里走街串巷和当地人聊天,了解物价,渔民的生活情况,想跟着蓝天救援队出海,像一场闲适的田野调查,这可比在蘑菇屋里大眼瞪小眼好多了。

        他一直在念叨“逃离家庭”,又一遍遍被何老师喊回去融入集体。但大多数时候他都在树屋下面乘凉,他才是真正逃离了城市生活,体验到了只能在向往的生活里体验到的很多新事物,在其中享受一份幽人独往来的散漫自由。

        他不在意他人和观众的评价,不为了社交而社交,不为了表现而表现;尊重自己的内心,有着自己的内在节奏;保持一份好奇和独立思考,充分去体验当下的生活!能做到如此仰仗的是内在的力量,挺厉害!

        许知远老师身上的魅力是永远保持好奇心还有自由散漫的气质,不像大多数人一样想快速融入环境而刻意去合群,也根本不在乎这些外界的评价,挺酷的。下车就去看海,在村口聊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以“我想做”出发,这才是向往的生活。意料不到的是杨迪和他之间产生的奇妙的化学反应,按理来说两人是看起来完全不同性格的人,反而融洽的很好,我觉得大概是两人交流都很真实,都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即使不一样也没事,也就是都不装。杨迪说这次和许知远交流之后觉得和看十三邀时对他的想象不一样,其实我对像许知远这样的文青也有这种刻板印象,总觉得他们束之高阁,这一期完全改变了我对他的看法,挺有意思的。

 《一个游荡者的世界》:世界很大很远,许知远停停走走。这是游记,更是作者的精神之旅:越疏离时空,越走进历史,越贴近他国异乡。以下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作家许知远一个游荡者的世界语录,希望你喜欢。

作家许知远一个游荡者的世界语录

 1) 世界不是由复杂的概念和事实构成,而只是人内心真实与直接的体验。——许知远《一个游荡者的世界》

 2) 在最后的几天里我断断续续地读着林语堂的中国传奇,他用英文将中国的古典的短篇小说改写出来,我读到的则是它又被翻译成的现代汉语。——许知远《一个游荡者的世界》

 3) 县城在中国社会的区域划分中占据着多么尴尬的位置,它失去了村镇的宁静和人与人之间相对紧密的关系网,却没有获得城市的自由与丰富。——许知远《一个游荡者的世界》

 4) 不要假装我们是一个文明古国了,传统早已割裂,我们是个无根的民族,精神一片荒芜,伪造出的传统只加剧了我们的虚伪,凸显了我们的空洞与脆弱。——许知远《一个游荡者的世界》

 5) 我们总以为自己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却发现这一个个面貌不同的个体总是被那种强大的理事力量、伟大人物的光辉所左右,轻易的放弃自己的个人自由与尊严。——许知远《一个游荡者的世界》

 6) 遗迹是一个不断修复的东西,况且中国的历史倾向于存留在典籍而不是建筑之中,除去万里长城我们不喜欢帕特农神庙的那种石头而倾向于木头,它们美观精巧却经不起历史烟尘。——许知远《一个游荡者的世界》

 7) 这个国家似乎有太多的耐心,在这海洋般的耐心中,一代代人来,一代代人去。所有的灿烂归于平淡,而那些令人焦虑难的困境也将都被忘却,而付出的代价则是一代代被淹没的冲动与热忱。——许知远《一个游荡者的世界》

 8) 在富裕的中国,你可以买到一切,却买不到最新的书,你有数不清的电视屏道与报纸杂志,却不能在上面讨论任何严肃的话题,所有的欲望都被鼓励,除了探求人生的意义,社会的目的等话题。——许知远《一个游荡者的世界》

 9) 在剑桥,你每天都听得到口音各异的中文。中国游客总是拥挤在一起,总是举着照相机,似乎不透过这小小的电子屏幕,他们就不知道该如何看待这个世界,不把自己装在像框里,就什么也没体验过。——许知远《一个游荡者的世界》

 10) 我们对于死亡有一种特殊的态度,甚至是豁达,在很多地区除去颜色葬礼后婚宴没有太多的区别。不是说我们是一个冷酷无情的民族,而是我们有自己的方式,这方式则与漫长的传统,特殊环境有关。——许知远《一个游荡者的世界》

作家许知远一个游荡者的世界经典语录

 1) 更重要的是,不管我怎样厌恶这个现状,我仍是这个现状的受益者。我担心既有的生活秩序被打破。在突然到来的无政府主义和现存的体制之间,我默默地选择了后者。它代表了我习惯的秩序与稳定。——许知远《一个游荡者的世界》

 2) 很多时刻,我们高估自己的独特性,完全忽视了人类经验的普遍性,但另一些时候,我们又缺乏智力上的自尊,不免低估自身实践的重要性。认定自己所热烈探讨的一切,那些世纪的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早已取得共识。——许知远《一个游荡者的世界》

 3) 奈保尓深深地打动了我。可能是他的冷静,更可能是他执着的自我追寻,在他描述的印度里,我分明感觉到自己与中国的关系。我们都是受伤的文明后代,都在为自己在现代世界中的虚荣与自尊苦苦挣扎,都急于打破同胞们自我蒙蔽的幻象。——许知远《一个游荡者的世界》

 4) 旅行也是。它经常是智力与情感上懒惰的标志,因为无力洞悉熟识生活的真相与动人之美,人们沉浸于浮光掠影的新鲜感,以为看到了一个新世界,不过是在重复着旧习惯。异质的声音、颜色与思想,没能进入他们的头脑与内心,不过是庸常生活的小点缀。——许知远《一个游荡者的世界》

 5) 因为人们不敢或经常忘记了诚实地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一个人对于别人的悲痛无动于衷,令人心痛,甚至可耻,因为他失去了感受力。但倘若一个人假装别人的悲剧就是自己的悲剧,用和别人一样的话来表达自己的痛苦,那么他同样是可疑的,他可能既虚伪又内心苍白。——许知远《一个游荡者的世界》

 6) 加缪说,旅行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是恐惧。旅行者远离了家乡,一种模糊的恐惧感随之而来,他本能的渴望旧环境。正是在恐惧中,你变得敏感,外界的轻微的变动都令你颤抖不已,你的内心再度充满疑问,要探询自身存在的意义。人类的所有知识、情感、精神世界,不都因这追问而起——许知远《一个游荡者的世界》

 7) 我们的先祖创造了太多太多的华夏之冠,如何将先祖们创造的无形资产变为有形资产,使华夏千古文明浓缩在尧都浓缩在一处看得见摸得着的艺术经典中。一切变得容易理解,浩大的工程与历史情怀无关,他只是经济增长的催化剂,而且它与大跃进式的坏品味相连――拜多年的标语化好大喜功的美学观念所赐。——许知远《一个游荡者的世界》

 8) 像很多中国人一样我对唐朝心怀一种既模糊又强烈的情感。汉朝给予了中国人最初的统一身份认同,我们都是汉人。而唐朝则是中国人最甜蜜的记忆,我们强大繁荣开放我们折伏了蛮族创造了瑰丽的诗歌我们谈论山水还会品评美人。当中国在过去年陷入了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后,对于往日强大的记忆变得更加迫切与浓烈,那些飘零在世界各地的华人们建造的都是唐人街。——许知远《一个游荡者的世界》

 9) 他们的命运都差不多,为着自己的生活苦苦挣扎在,巨大的社会变迁面前感到无力,或是过分投机。近代中国社会的现实状况深深塑造了他们的内心,过少的资源过多的人口之间的难以消减的矛盾,席卷一切狂暴的社会变化除了响应或忍受,个人似乎别无容身之处。有时我假装能理解这一切,试图富有同情心的看待这一切,但在更多的时刻我则因空气中飘荡的麻木精神匮乏而感到无聊和愤怒。——许知远《一个游荡者的世界》

 10) 而真正让我忧虑的是事情已持续至今,但所有的媒体却开始用统一口径说话,而且所有的私人记忆都变得一样,所有的悲痛情感都被引向国家真伟大,所有的悼念词上活动都可能变成被形式化的集体行为,所有对灾难更广阔更深入的探讨都缺席,只有一种单一的悲痛,这样复杂的人群复杂的社会面对这样一种复杂的情况是所有人却是万众一心,这些倾向于孕含着我们时代另一场严重的危机,我们情感理智的双重匮乏。——许知远《一个游荡者的世界》

 11) 对于大规模灾难我最清晰的记忆来自于年的SARS,那时候北京是一座孤城,我犹记内心的恐惧,但是当风波过后人们遗忘的速度更令我吃惊。以至于没有人有兴趣知道他到底是怎样发生的,我们犯了哪些错,该进行哪些检查与反思。灾难期间那两种情绪经常让我窒息,一种对政府行为的无原则的谅解与褒奖,像是那种官与民正如父与子间的传统关系的延续,另一种则是民间那无休止的滥情,眼泪总比理智更充沛。——许知远《一个游荡者的世界》

 12) 距离年的卢沟桥事变整整年过去了,但是我对于那场战争的主要记忆只是几个孤立的年份,几场孤立的战役,几次骇人听闻的屠杀,至于战争的内在逻辑细节,中国失败与胜利的原因,中日两国真正国力的对比,杰出人物和普通人在战争中表现出的勇敢与怯懦,则几乎未得到探讨。我们总是在遗忘,似乎所有的苦难都仅仅是苦难本身,除去哀叹与控诉,无法转化成真正的精神财富,转化成我们对自身命运的探求。——许知远《一个游荡者的世界》

 13) 一场重大灾难,就像一场战争一样能有力地将人们团结在一起,突然之间所有的阶级,财富,性别,职业,智力,性格的差异都暂时消失了,人们感到空前的平等,也觉得自己是更大群体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找到了明确的归属感。人们抛弃掉日常的庸俗斤斤计较,感觉到自己的生活获得了更大的意义,就像一位年轻记者在绵阳新奇的发现了暂时的共产主义,这种热情富有感染力但是注定难以长久,这并非令人叹息而是根深蒂固的人类特性。——许知远《一个游荡者的世界》

 14) 在最后的几天里我断断续续地读着林语堂的中国传奇,他用英文将中国的古典的短篇小说改写出来,我读到的则是它又被翻译成的现代汉语。这个奇特旅程一点儿没有减弱它的感染力,我被这些小说的神秘感,简洁,人物奇特的性格,勇敢和洒脱的品质完全征服了。其中几篇我觉得一点儿也不属于爱伦坡的作品,我在其中立刻就嗅到了那股独特的中国味道,说不清那是什么,但我知道它与我刚刚游历过的这片土地紧密相连,而我也是他的产物,但很可惜,这些宝贵的遗产密码已被我们丢弃了好几代。——许知远《一个游荡者的世界》

 15) 有时候新闻联播与快乐大本营真像是孪生兄弟,对于前者你分不清今天***说的话跟昨天又有什么区别,人民生活水平总是稳步提高,国家总是处于进步中,而对于后者整个世界似乎都被简化为那几十个明星的名字,笨拙的重复性模枋变成了一个人才能的唯一体现。前者喜欢使用的,大步向前,历史性的进步,被后者替换成,真的好经典,大师风范。甚至连主持人的风格都没有那么大的差异,前者像是一个恒定的语言充满了制度与机械的力量而后者则是人工的塑胶玻璃与电子混合品染上过多艳丽的人工颜料,他们都一样缺乏真实具体的人的信息。——许知远《一个游荡者的世界》

 16) 我总是在阅读,一本书一张报纸甚至洗发液的说明书,这是懒惰的标志,我经常提醒自己,你期待别人的语言别人的思想占据你的头脑这样你就省却了独自的思考。我在书籍里成长,这是一个便捷却懒惰的方法,书本永远不会离你而去,但是一个姑娘甚至一只小狗都不那么容易把握,我怀疑自己选择在书本里成长度过整场青春是因为我太无能太怯懦。在旅途中我更喜欢阅读,似乎文字提供了某种确定无疑的东西,以抵抗旅途中的漂泊感,我期待自己像浮萍一样随遇而安却从来做不到,断了线的风筝的命运是悲惨的,只有稳定和自由这对名词以孪生兄弟的姿态出现一切才变得美妙无比。——许知远《一个游荡者的世界》

 17) 这是次失败的谈话,事实上旅途中我经常有这种感觉,我通过书本来理解世界,书中的语言是富有逻辑的,拖沓,我就一跳而过,在大多数时刻他的每一个段落每一个章节都会指向某一个结论或者拥有具体的意义。但在旅途中我只是偶尔碰到富有逻辑性的表达,在大多数时刻思路不那么清晰的交谈者用沉默,跳跃,离题来回答我,从不使用我习惯的书面语。你之前见到了太多的成功者,小左对我说,成功者的标志之一是他们能够面对社会表达自我,但除去小部分的成功者,剩下的则是沉默的大多数,他们也需要表达但却被斩断了习惯性的方式,他们沉默他们迷离的眼神,还有他们低着头的小动作可能比他们的语言更有效地诉说了自己。——许知远《一个游荡者的世界》

 18) 在过去多的一个世纪,这种“个人精神”从未真正觉醒,它总是屈服于人际的网络、群体的压力、社会的标准、民族的命运、国家的危难……“个人精神”的失败经常以截然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它可能是一种全然无私的奉献精神,为了整体的利益而压制自我,也可能是一种高度的自私,除去现实利益,什么也不关心。前者放弃了个人判断,把选择的困境、道德和智力上的风险交给了集体意志,后者则选择把自我中的一部分关闭起来,拒绝和世界发生真实的关系,更恐惧这种关系可能带来的不确定性。它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恐惧独自面对世界,必须隐藏在某种面具之下。在这样的状况下,我们怎么可能真正理解我们生活世界或许,当我最终能建立起这种“个人精神”时,我的第二股风也就悄然地吹来了。——许知远《一个游荡者的世界》

作家许知远一个游荡者的内容简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7604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