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给婚姻惨淡的名伶孟小冬做的什么事,是最后的安慰?

杜月笙给婚姻惨淡的名伶孟小冬做的什么事,是最后的安慰?,第1张

一代名伶孟小冬,她的一生喜忧参半。事业上正值蒸蒸日上时突然隐退,婚姻看似岁月静好时却都戛然而止。年少成名是她的幸运,而婚姻上的缺失则是她人生的遗憾。

说起杜月笙,从严格意义上说,他是孟小冬唯一的丈夫,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孟小冬与梅兰芳的结合,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合居关系,更为重要的一点,梅兰芳的伯母去世,孟小冬去祭拜,受于福芝芳的凌霸,她是梅家的门都没有进去的,而且大多数时候,她就像一个被冷落的情人困在那所“金屋”之内,与孤独为伴。与梅兰芳的前两任妻子相比,她远远没有融入梅兰芳更深层次的婚姻生活。

而杜月笙就不一样了,从对孟小冬一直以来的帮助,中间的刻意追求,再到为一个婚姻仪式的承诺,没有谁在中间阻拦,也没有什么多重的思想顾虑,可以说他们走得是一条自由恋爱婚姻之路。最后没落的杜月笙,生命中病榻上的时光,都有孟小冬的参与。杜死后,孟小冬虽然只分得了单薄的两万美元,但也是以一名家庭成员的形式继承的。孟小冬生命中最后的时光,在台湾与杜氏后代来往密切。可以说,她完全融进了杜家的生活,对于一个女人而言,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才是婚姻的真相。

孟小冬与杜月笙:生命中最后的安慰

孟小冬是戏曲精英,杜月笙是个戏迷,早在孟小冬第二次到无锡演出时,11岁的孟小冬便收到过杜月笙的鲜花。后来孟小冬去北京发展,把家人也都牵去了北京,杜月笙趁着为黄金荣办事的机会,还曾亲自登门拜访过孟小冬。

也许就在那次拜访中,杜月笙从一个单纯的戏迷变成了孟小冬的追求者。孟小冬初次见杜月笙时,她还只是个小孩子,而北京再见时,孟小冬已出落的亭亭玉立,又是戏曲名角儿,对这样的美人,杜月笙是非常欣赏的。

随着梅孟的结合,杜月笙对孟小冬的感情也只能埋没于心,暂时搁浅了。梅孟离婚后,孟小冬便病倒了,身体康复后,躲在天津,过着吃斋念佛的生活。尽管有很多地方找她演出,但都被她推掉了,整个人很消极。

当时有一个《天津商报》的记者,名叫沙大风,了解了孟小冬因婚姻受挫,就为她出了个主意。既然梅孟结合是众人皆知的事儿,那么分手也应该通过法律来正式离婚,并为她推荐了上海的一个律师。这样,孟小冬便听从了他的建议,到了上海,住进了杜月笙的家里。因为那时姚玉兰已是杜的第四任姨太太,好姐妹相聚自然高兴,但更高兴的是杜月笙。

杜月笙是个亦正亦邪的江湖人,凭他的觉察力,孟小冬不开口,他便知道她来上海有要事。孟小冬将自己离婚的事告诉了姚玉兰,姚听了便说让杜帮她办,而且不用走打官司的路。杜月笙自然愿意效劳。

他给梅兰芳打了个电话,电话里他告诉了梅说孟小冬要请律师的事情,并且还说,彼此都是有头有脸的人,闹出去不大好,这自然也是梅兰芳顾忌的事儿,更何况梅本身也理亏。于是杜月笙说,不如让他当个和事佬,当个中间人,梅拿出一笔钱来给孟小冬,算是对她的补偿,从此井水不犯河水。

梅兰芳答应杜月笙给孟小冬四万块,杜月笙很是高兴,并且在电话里还说,这钱他先帮梅垫上,以后等梅方便的时候再还给他。杜月笙这么做出于两点考虑,其一,他与梅兰芳也算是朋友,但情感上他倾向于孟小冬,如果梅真心支付这笔钱,那么他帮先垫上,算是给梅的面子,也帮梅解决了问题,毕竟四万也不是小数目。梅兰芳在美国的演出产生了轰动效应,但却是亏钱的,赔了不少。其二,如果梅兰芳只是敷衍暂时答应,他垫上之后,梅也不得不支付这笔钱,因为很少有人敢欠杜月笙的钱。所谓滴水不漏,大概就是如此吧。

之后的孟小冬在经历了一番舆论战之后,在报纸上发布了一则关于自己婚姻及名誉的声明,也预示着她要重返舞台了。1935年,南方发生洪灾,波及八省,上海大亨杜月笙以慈善家的身份在上海发起了赈灾义演,黄金荣提供场地,邀请了各界名角儿,孟小冬自然也在受邀之列,本原定40天的演出,由于孟的胃病犯了,只演了20天便没有再演。

在生病休养期间,孟小冬自然是居住在杜月笙和好姐妹姚玉兰的家,这让她与杜月笙的距离更近了。再说本次义演梅兰芳也在之内,但在杜月笙的安排之下,他们二人并没有碰到,避免了尴尬。这也让孟小冬对杜月笙的增进了不少好感。

义演结束之后,孟小冬还继续住在杜月笙的家里,在姚玉兰的撮合下,二人走到了一起。人们都说姚玉兰有私心,因为作为杜家的四姨太她是没有地位也不占优势的,如果孟小冬也嫁入杜家,队形就变成了2:3,能扳回一点是一点吧。在我们现在看来,三妻四妾确实很荒唐,但在那个年代,却是常态。

七七事变爆发后,杜月笙和姚玉兰去了香港,孟小冬介于自己的身份,她选择回到了北京,拜了余叔岩为师,正式学习余派。当是京城内最耀眼的明星,便是余叔岩、杨小楼和梅兰芳,称为“三大贤”,也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老生、武生和旦角的最高水准。当然,孟小冬能拜得名师,这中间自然也不了杜月笙的功劳。

可惜的是,这位余派大师身体多病,54岁便去世了,师傅去世后,孟小冬以亡师守丧为由,正式宣布告别舞台,不再为人唱戏。当时北京处于日伪统治之下,实际上孟小冬退出也有部分原因是她不愿为日伪唱戏。

1947年9月,杜月笙庆生在上海举办义演,但那时孟小冬的身体状况已不好了,胃病很严重,不得不靠吸食鸦片来缓解。孟小冬还是没有留在杜月笙的身边,执意返回了北京,这让杜月笙很是牵挂,对于义演,孟小冬分文未取,而且临走时行头也都撂下了,预示着她要隐退。于是,杜月笙便在北京给孟小冬买了一处房子,可见,杜月笙对孟小冬的看重。

1948年,杜月笙接到消息,北京即将发生战争。姚玉兰很快通知了孟小冬,并劝她到上海避难。但是孟小冬还没来得及动身,淮海战役已经打响了。眼看孟小冬已经走不成了,失望之际,上海来了两位杜月笙的门徒,他们是杜专门派来接孟小冬的,铁路中断,杜月笙特意包了一架飞机来接孟小冬,这份情谊可见日月了。

从此,孟小冬正式成为了杜家的一员,安心的跟随着杜月笙生活。1949年,杜月笙知道他的时代已然结束了,但是依他对老蒋的为人,台湾是不能去的,上海也不能留了,他选择举家奔赴了香港。但香港也不是久居之地,漂泊香港的杜月笙已是一位被时代淘汰出局的老人,而且还一身病,孟小冬不多言语,安静的陪伴着病榻上的杜月笙。

杜月笙心里明白,尽管自己曾经给过她无数次帮助,但与孟小冬对他的悉心照顾相比,自己做过的事情根本不算什么。杜月笙的一生成就过无数人,很多跟着他的小弟都出头了,回首过往,唯一没有跟他享过福的便是孟小冬了。

自从她定居杜家之后,杜月笙除了身体上的节节败退,杜家的境遇也是每况愈下。孟小冬的生活基本就是整天给杜月笙熬药,侍候他的起居。杜月笙的繁华,她没有得到,而他的落寞,她却全部参与了。

在杜月笙面前,孟小冬始终保持微笑,但她脸上日渐消瘦的面容,杜月笙明白,她心里很苦。杜月笙感觉欠这个女人太多太多了。因此,在准备去往美国之前,孟小冬在家族会上的问询刺痛一个男人的心,她跟着去美国,算什么身份,是丫鬟还是女朋友 ?

杜月笙当着众人的面,排除众议,执意要与孟小冬举办婚礼,要给她一个正当的名分。那天,婚礼请了九龙饭店最好的大厨,63岁的新郎杜月笙带病陪客,笑得最甜的是42岁的新娘孟小冬。这个姗姗来迟的婚礼,在她的心里异常的闪亮。

杜月笙最终还是没有走出香港,在一个宁静的早晨走了,那个曾经不可一世的上海大亨,安静地立了一份遗嘱,便离开了人世。据说当时杜月笙只剩11万美元,孟小冬分得了两万美元,外加杜月笙另外给的私房钱三千美元。

最后的时光如何度过?

两万美元在杜月笙的遗产里份额不算少,但是对于一个仅有四十多岁的人,还是不足以支撑她的后半生的。杜月笙死后,孟小冬便搬出了香港的杜宅,与姚玉兰也有了或大或小的矛盾,后来姚玉兰去了台湾。

她独自住到了使馆大厦,也有一些老友来拜访她。时间久了,有人劝说孟小冬登台,她都婉拒了。但是在众人的不断劝说下,她做了另一个决定,就是开始收徒弟了。

1952年春,孟小冬在家里正式收了两个徒弟,分别是钱培荣和赵培鑫。孟小冬是一个热爱京剧的人,也是想要为京剧做些事情的人,所以她在授徒这件事上,要求非常严格,赵培鑫学艺不佳,好高骛远,没多久便被孟小冬清理出门户。

另外一个学生钱培荣则学得很仔细,每次来都带录音机,把老师讲得内容录下来,回家后仔细揣摩。后来孟小冬称居台湾,他也经常把自己录音寄给老师听,让老师指导。更为可贵的是,钱培荣从拜师孟小冬后,坚持每个月从自己的薪资中取一部分给老师,一直坚持到了孟小冬离世,这份情谊很让人感动。

孟小冬在香港指点了不少京剧演员和票友,其中有一位来自台湾的辜振甫,算得上是一位发烧友级别的京剧爱好者,后来辜振甫为台湾和大陆的交流做了很多贡献。

1967年春,失联15年的好姐妹又取得了联系。在姚玉兰的邀请下,同年,孟小冬迁移到了台湾,定居台北。消息传开,很多人都来拜访她,不乏各界名流,还有一些想邀请她再次出山的团体,不过还是被孟小冬拒绝了,因为她的身体已经很孱弱了。

总体来说,孟小冬的晚年很平淡,经济也不宽裕,仅够吃穿用度,没有额外大的收入与支出。1976年,孟小冬过了她的69岁生日之后便病倒了,第二年5月份病逝,享年70岁。

一代京剧表演艺术家就这样离开了,在艺术上她刻苦钻研,追求不止。而在婚姻上,她的悲剧更多的是时代所带来的,在那个三妻四妾的年代,最容易受伤的女人就是那些性情深重而又个性极强的女性,因为她们的生活总是容不下随波逐流这四个字。

孟小冬(1908—1977),原名孟令辉,小名若兰。祖籍山东,生于上海。 

小冬是她的艺名,据说这与她出生在冬天有关。小冬的家族是个京剧世家。祖父唱老生,人称老孟七。父亲孟鸿群,也唱老生。由于自幼就受到传统戏曲的熏陶,孟小冬对演戏表现出了强烈的喜好。看着女儿也有这方面的天赋,于是父亲很早就让她拜了师父学艺。六岁时,孟小冬便开始在无锡参加演出了。1915年,她拜孙派老生,也就是自己的姨夫仇月祥为师,学老生。四年后,在无锡演出,开始使用孟筱冬的艺名,不想演出一炮走红。后来,她正式入上海大世界游乐场乾坤大京班。 

1920年底,她改艺名为孟小冬,并担任主角。此后又曾赴福建以及菲律宾演出。还在百代公司灌制唱片《击鼓骂曹》等。1922年,她与师父仇月祥等在汉口演出,赢得满堂喝彩。在汉口演出一年后,又赴无锡、济南、天津、北京等地演出。1925年8月23日冯公度为母祝寿,孟小冬与梅兰芳合演《四郎探母》,名动一时。第二年又在王克敏的生日堂会上,和梅兰芳合演《游龙戏凤》。正由于两人的交往与合作的深入,她和梅兰芳渐生情愫,最终于1927年成亲。但对两人的婚事,梅兰芳的师父却并不看好。后来有位迷恋孟小冬的戏迷为报复梅兰芳而杀害了梅的好友张汉举。

此后,两人感情出现裂痕。 1930年,梅兰芳伯母去世,孟小冬前往吊唁,但却被拒之门外。因此她万念俱灰,去往天津礼佛隐居。1932年,孟小冬父亲病逝。第二年,在报纸登文澄清与梅兰芳之间的事情,随后重返舞台。此后,孟小冬拜余叔岩为师,技艺更上层楼。1943年,师父余叔岩病逝后,孟小冬推出舞台重返隐居。1947年,赴上海为陕西水灾义演暨杜月笙六十大寿。当时演出可谓盛况空前,但在此后孟小冬就此告别了戏曲舞台。 

在与梅兰芳情感决裂后,杜月笙的一个小房撮合孟小冬和杜月笙,随后孟小冬入住杜府。1949年,随杜月笙乘船前往香港。次年,两人在香港补办婚礼。此后,她在香港收的徒弟赵培鑫等。1977年5月26日,孟小冬在台北去世,享年七十。

杜月笙崛起于青帮,称雄上海滩,因为名声不佳,以至于很多人都对他不了解。上海滩有一位金融界巨子,一直瞧不起杜月笙的身份,可是当他遇到困难后,却还是厚着脸皮找到了杜月笙。杜月笙能否为其解决困难?金融巨子是否会对其态度有所转变?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民国时期的上海滩,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发展,都排在当时全国的首位。正是因为资金流转巨大且频繁,上海滩地区的金融机构也丛生林立,成为了当时全国的经济命脉。1897年时,作为上海滩的首家中资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在上海开办。在此之后,户部银行、交通银行开始在上海设立分行,信诚银行与四明银行则直接将总部设立于此,形成了“南三行、北四行”的重要格局。

1928年11月,中央银行总行在上海成立,接着,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金城银行、盐业银行等,都先后将总行移至上海地区。正是这种兴旺的局面,令上世纪30年代初期的上海金融业十分活跃,黄金市场交易量仅次于伦敦、纽约,并超过了巴黎、东京以及孟买。据统计,直至1949年5月,上海有中外金融机构共200多家,其中国家资本银行共有7家,而私营银行则达到了113家左右。

作为金融机构,银行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聚宝盆,在“钱生钱”的理念之中,诸多资本家因此赚到得盆满钵满。有一家私人银行的老板姓谷,他曾是从国外留学归来的高材生,不仅人长得帅气,而且能说会道,回到国内便在金融界混得风生水起。

“高富帅”自然要娶“白富美”,在讲究门当户对的年代,谷老板有幸迎娶了一位前清道台的女儿。作为一名清廷官员的掌上明珠,此女绝对称得上是名门闺秀,不仅姿色绝佳,而且从小受到过良好的教育,与谷老板也算是天设地造的一对。谷老板走向人生巅峰,在家庭与事业方面双丰收,心态自然发生了改变,开始有些自我膨胀。

谷老板仗着自己有过几年留学的经验,便常以清高自居,他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贬损杜月笙,称其是一位“大流氓”,平生绝对不能与这样的人交往。谷老板不仅会说,而且会做,在他名下的银行中有一位员工姓李,平时与杜月笙有一些交集,因此一直被谷老板轻视。该员工在平时的工作中,往往会受到谷老板毫无理由的训斥,告诫他最好离杜月笙远一些。

谷老板虽然口中瞧不起流氓,但是自己私下所做的勾当,却也摆不上台面。谷老板生性风流,加之人帅多金,自然受到了许多女孩子的青睐,而他也一直秉承着“鲜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理念,游刃有余地徘徊于风花雪月之中。不过古话说的好,“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这一次,谷老板可遇到了大麻烦。

事情的起因还要从一位良家女子说起,这位良家女子姓齐,因为眼界很高,故此,直到26岁还没有嫁人,一来二去她便与谷老板媾和在一起。不过谷老板风流成性,只是抱着玩耍的心态,而齐氏却动了真情,并且还怀了谷的孩子。她整日缠着谷老板,非要其迎娶自己做姨太太,简直令谷烦不胜烦,一直打算将其甩掉。女子却不依不饶,称自己大不了鱼死网破登报公开,到时候令谷老板身败名裂。

谷老板正值事业的巅峰期,一旦这样的丑闻被公开,自己必然会成为全上海滩人的笑柄,无论是家庭还是事业,都将毁于一旦,可是自己却又没有好办法解决此事,整日愁的茶饭不思。无奈之下,谷老板想起了杜月笙,他深知杜月笙手眼通天,解决一桩情感纠纷案肯定不在话下。

谷老板准备了一大堆的礼物,并让那名姓李的员工领着自己,亲自登门拜访杜月笙,并将此事如实说明,请求杜先生要帮自己这个忙。杜月笙向来不计前嫌,笑道:“兄弟莫急,此事杜某人包办!”。他随即打发管家,通知上海各家报社,拒绝刊载一切与谷老板私生活有关的新闻。这些报社的记者们,平日里受到杜月笙不少的恩惠,自然对其言听计从。

不仅如此,杜月笙还找来门徒,带着5000块大洋找到齐氏,连唬带劝的将其火气压下,妇人自知再闹下去也没有好处,于是便答应永远不再找谷老板的麻烦。一桩情感纠纷案,就这样被杜月笙轻描淡写的解决了,喜得谷老板热泪盈眶,直叹“杜先生大义,真是帮了自己一个大忙!”。

杜月笙有一句名言叫做“钱财用的完,交情吃不完”,他为谷老板解决此事,其实也是在“花钱投资”,只是投资的项目变成了朋友之间的交情。谷老板对杜月笙的态度,从此有了极大转变,也在日后为其帮忙办了不少大事,而这一点,正是杜月笙所喜闻乐见的。

比起文雅却没有担当的梅兰芳,“流氓”杜月笙显得更有情有义。有句话叫做,一代名伶孟小冬,宁嫁“真流氓”,不嫁“伪君子”。这句话是说呀,孟小冬宁愿嫁给了妻妾成群的杜月笙,也不愿意嫁给只有两房夫人的梅兰芳做妾。当时的孟小冬颇有名气,梅兰芳和杜月笙都很喜欢她,但最终孟小冬选择了杜月笙。

其实孟小冬和梅兰芳是有过一段婚姻的,但这段婚姻最终以孟小冬的失望而告终。孟小冬跟梅兰芳在朋友家结为连理。梅兰芳的夫人福芝芳却拒绝承认孟小冬的身份,甚至以孩子相威胁。令人失望的是,梅兰芳对这种情况不闻不问,对于福芝芳的刁难和孟小冬的难堪视若无睹。失望的孟小冬最终选择结束婚姻遁入空门。

而孟小冬与杜月笙的故事开始于杜月笙的真心,杜月笙的姨太太名角姚玉兰邀请孟小冬去杜家小住,不久抗战开始,杜月笙带家人去香港避难,本以为两个人会就此失去联系,一别两宽,没想到杜月笙特意派人接送孟小冬前往香港。他的真心打动了孟小冬,她决定嫁给他,成就这一段感情。

对于女性来说,嫁人自然要嫁给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了。梅兰芳情感细腻,又和孟小冬有共同语言,可是他作为一个丈夫,对于福芝芳做不到忠诚不二,对于孟小冬做不到淳淳爱护,就算是爱情至上的孟小冬也无法幸福。而杜月笙则不同,他有情有义有担当,对孟小冬呵护备至,能时时刻刻为她遮风挡雨,可谓是用情至深。

上海三大亨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谁最厉害

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三人是结拜的兄弟,他们在当时都是名震一时的黑帮人物。

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合照

黄金荣是汉族人,出生在苏州,祖籍是浙江余姚,是不学无术的地痞流氓,曾经还勾结帝国主义的官僚发展封建帮会的实力,最终当上了当时上海有名的黑社会青帮的老大,手下有一千余人,做的都是些违法的勾当,提起他人们都咬牙切齿的,因为青帮还杀过***和革命人群,他甚至做过日本人的走狗,后来在1953年的时候病逝。

杜月笙是青帮中最出名的大人物,也是上海的大亨,早年的时候他也是个无名的小混混,后来托关系才进了青帮,杜月笙善于理财,做事很可靠,也很会处理黑社会帮派之间的关系,这几点深得黄金荣的器重,黄金荣还让他担任鸦片提运的工作,后来杜月笙自己成立了一个公司,叫三鑫,专门负责做跟鸦片有关的事,杜月笙经营的很好,后来公司越做越大,他的金钱和地位也不断的提升,已经跟黄金荣的地位一样了,他的名气甚至超越了黄金荣,而且比黄金荣会做人,算是一个有良心的人吧,在那个年代杜月笙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

张啸林,小名叫阿虎,听这个名字就感觉是个小混混的名字,的确,张啸林也是青帮的老大之一,是黄金荣和杜月笙的拜把兄弟,有着上海三大亨的称号,早年的时候因为杀了人所以投靠了杜月笙加盟了三鑫,他也是当时反革命的帮凶之一,后来被自己的贴身保镖给枪杀了。

黑道枭雄杜月笙最爱的女人是谁

杜月笙从一个小瘪三混进十里洋场,成为上海最大的黑帮帮主,他用人生书写了一段励志传奇,也给上海滩留下了无尽的话题和故事,其中最为人们所关注的就是杜月笙的情感往事。那么,杜月笙最爱的女人是谁呢

孟小冬照片

杜月笙一生五位太太,大太太沈月英,没有生育。二太太陈帼英是舞女出身,生育三个儿子,维桓、维翰和维宁。三太太孙佩豪是筱桂荪外甥女,生育两个儿子,维屏和维亲。四太太姚玉兰是京剧演员,姚玉兰生育二子和二女,维善、维嵩、美如和美霞。五太太孟小冬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在杜月笙的五位太太当中,杜月笙最为钟情,而且可以被称为是杜月笙最爱的女人的当属五姨太孟小冬。孟小冬是一代京剧女皇,更是梅兰芳的红颜知己,孟小冬与梅兰芳的惊世爱情曾引来无数的哀叹和惋惜。离开梅兰芳以后,孟小冬立誓“嫁人就嫁一位跺脚乱颤的人”,而杜月笙正是当时叱咤风云的显赫人物,条件正合了孟小冬的心意,虽算不上神仙眷侣,但也不至于是委屈下嫁了。

杜月笙一生与京剧有缘,其实早先对孟小冬就已有爱慕之心,但虽有拥怀纳抱之意,只缘于孟小冬嫁给了梅兰芳而无奈。后来在四姨太姚玉兰的帮助下和牵引下,杜月笙终于将最爱的女人拥入怀中,从此孟小冬只为他一人演唱。

晚年时,杜月笙回望过去,觉得心中对孟小冬有所亏欠,执意要和孟小冬补办婚礼,64岁的新郎与43岁的新娘在香港杜公馆结为夫妇,一年后,杜月笙离世。

民国时期,在乱象众生的上海,诞生了许多响当当的人物,有权、有钱、有势的多如牛毛。但能在上海滩能这种鱼龙混杂的场地混的风声水起的,那自然少不了提及一位人物,那就是曾经叱咤上海滩的青帮大佬杜月笙。

杜月笙虽有个凶神恶煞的黑帮老大的头衔,但真实的为人却颇为谦逊有礼,杜月笙最为人称道的是他做人的“三碗面”功夫,正因为如此,江湖上的人都尊称他一声杜先生,无论黑白两界都给他面子。

杜月笙一方面是一个谦逊有礼、做事讲原则,对绝大部分人都极其宽容,另一方面对于触碰他底线的人,他也能做到毫不留情。

杜月笙是一个江湖老手,在为人处事方面,他绝对的深谙人性,就连翻脸也是分等级的,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翻脸的方法也是不同,他的翻脸从来都不会做得很彻底、决绝。

他翻脸之后,总会想办法再将这段关系找补回来,当在江湖混到一定的地位之后,比的将不再是谁更狠,反而是谁的心胸更大,谁更能包容。

鲁迅在《理解尊重》中写过:

“我以为别人尊重我,是因为我很优秀,后来才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为别人很优秀。”

尽管如此,但杜月笙在大是大非面前是分得很清的,对于小人他能够包容,但在大事上,杜月生却从来不含糊。

对糟糠之妻手下留情

沈月英是杜月笙的结发妻子,是林桂生的得力助手,在杜月笙尚未发迹时,在林桂生的保媒下,两人走到了一起,二人成亲后感情也颇为融洽。

但连续几年,沈月英都没有生下一个孩子,而杜月笙的事业也混得风生水起,人都是渴望有后代的,两个人之间即使感情再好,但没有孩子这个润滑剂,也会面临情感的崩塌。

杜月笙和沈月英之间更是如此,随着杜月笙的出名,围在他身边的名媛也越来越多,男人自古三妻四妾,杜月笙也免不了这些俗,他先后娶了在歌厅伴舞的15岁学生陈帼英,又娶了16岁的名媛孙佩豪,不久之后,又把京剧名伶姚玉兰娶到家中,后来又长期与京剧著名老生孟小冬还保持着隐秘的关系。

与此同时杜月笙和沈月英的关系也越来越冷淡,沈月英也不甘被丈夫冷落,跑去跟自己的表哥傅方林暗通款曲。

当杜月笙得知这一切之后,在他们又一次幽会的时候,一辆无牌车驶过来,撞瘫了表哥傅方林,而沈月英也从此被禁足,不能再出杜府半步,直到1946年辞世。

这种情况的发生对于杜月笙来说是相当侮辱身份的,任何一个男人都难以容忍这种事情。

而杜月笙,却只是将沈月英软禁,好吃好喝,一直将她养到终老,尽管手段有些残忍,但却也不失枭雄本色。

不树永远的死敌

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这一点在杜月笙那里是非常被看重的,即使当初争得你死我活、头破血流,但事后杜月笙总会想办法缓和关系,杜月笙与沈杏山之事就是如此。

沈杏山曾是当时上海英租界的华人探长,既有钱有权,还有关系有势力。即便当时杜月笙的实力也不容小觑,但也轻易不敢跟此人起太大的正面冲突。

直到后来杜月笙跟大八股党展开了争夺战,他才跟作为大八股党老大的沈杏山翻脸,一边摆鸿门宴,另一边黄金荣又用上了各种威胁的卑鄙手段,当杜月笙取得最终胜利后,沈杏山落败逃离上海。

但他却并未对沈杏山赶尽杀绝,反倒选择跟他冰释前嫌,还又重新做回了朋友。

而正因为如此,沈杏山后来才会带领大八股党的众人去三鑫公司为杜月笙效力。不得不说,杜月笙也是一个相当精明的人,后来,还做起了“红娘”亲自搭线黄金荣和沈杏山结为亲家。

为民族大义与张啸林翻脸

张啸林跟杜月笙本是至交好友,两人之间拥有过命的交情,所以关系一直都处得非常不错。

然而张啸林竟然跑去给日本人当了走狗,这件事触碰到杜月笙底线, 众所周知,杜月笙再怎么坏都不改爱国本性。

日本侵华时,他一直在竭尽所能参与抗日行动,正因为如此,他容不得自己的亲朋好友中出现汉奸走狗。所以在得知张啸林竟然干出了走狗行径后,便彻底跟他翻脸了,不光如此,后来他还多次派出自己的门徒去参与刺杀张啸林的行动。

可见杜月笙虽然是一个黑帮江湖老大,平时蝇营狗苟的事情也没少干,但对于民族大义,杜月笙分得很清楚。

杜月笙的江湖智慧--为民族与甘格林翻脸

甘格林原本是法国驻沪领事,为在上海更好地开展工作,他免不了要跟上海本地的“王者”杜月笙打交道,原本两人之间的关系还算融洽,毕竟各取所需,互相之间存在很密切的利益关系。

但自从杜月笙得知,侵华日军想借道法租界,出兵去攻打中国抗日军队后,杜月笙立即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他一边将消息传递给了上海市长吴铁城和第19路军总司令蔡廷,另一边,他直接威胁各国领事:“如果你们同意日本人借租借出兵攻打中国军队,我保证在两个小时内,将租界全部毁灭!我们大家一道死在这里!”

有关日军借道的事情,不光是跟甘格林,就当时的华商来说,很多人都被日军的气势所惊到,并没有多少反抗的言论,而是选择随波逐流。

而唯独杜月笙带头站了出来,以一已之力维护着上海的平安,此时,他的角色不再是上海的黑帮老大,而是一个城市安定的维稳者,革命的先驱。

这样的翻脸简直令人拍案叫绝。

我们从上述内容中不难发现,对于对自己有利的事,杜月笙从来不真正的翻脸,他会先翻脸树威信,再喂糖施恩德,可谓是人性高手,恩威并用。

然而对于那些敢帮着侵略者做有损中国利益的事情的人而言,但凡被杜月笙发现了,那任凭对方原本跟杜月笙的关系再怎么好,杜月笙也毫不留情。

杜月笙的翻脸之举并非像其他人一样,只是因为一些小事而闹的小脾气,他多是站在民族大义的角度来决定翻不翻脸,因此颇值得被人称赞。

杜月笙最让人佩服的莫过于两件事,一是分得清民族大义,二是会做人。

杜月笙的会做人其实并非天生的,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都是他成为上海大亨之后的为人处世,而这些其实是他一路修炼的过程。

刚出道的杜月笙,也是一个好赌成性的小混混,13岁的时候就因为赌博,被赶出了家门,流落在上海,好不容易在水果店找了份工作,却也因为戒不了赌,被炒了鱿鱼,后来又因为与人打架斗殴,被黄金荣所救。

其实从早期的杜月笙可以看出,刚出道的杜月笙不过就是一个小混混,但不同的是,杜月笙经过长期的修炼,练就了一身“做人”的功夫,从一个小流氓到上海大亨,带到一步一步结交军政大佬。

所谓会做人,不过都是他修炼之后的结果,但他“会做人”的功夫却让他在上海织就了一张覆盖军、政、黑、白各道的人情网,四处施予恩惠,无人不欠他人情。

人情是最难积攒但却最易消耗的,所以许多人都小心翼翼地维护着人情,杜月笙更是深谙此道,人情练达即文章,无论是职场,还是社交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事非,就会涉及到如何处事,在这一点上,我最推崇的便是杜月笙。

论做人,学做人,一定要学杜月笙,从小混混到受到各道尊敬,杜月笙的一生不止是传奇,更是一本值得学习的社交全书。

每个人活着活着就会活出自己的逻辑,无论对错,这就是他的人生哲学,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三观不是凭空出现,是自己从小过往所有有关生存的经历中沉淀下来的、挤压出来的、反射出来的。

杜月笙一生的逻辑就是经济,与政治无关的经济,或者说隐藏在政治中的经济,是人活着的经济,是去除掉各种政治外壳、符号、标签、形式之后留下的人性。

去除掉这些符号或标签之后可以看出,杜月笙的行事风格或者思维模式,始终呈现出一种互动态势。他始终将任何一个对手视为一个正常人。他能与北洋高官贩鸦片,与军警合谋开赌场,与江湖道称兄道弟,从“76号”捞出军统特工,让日本人把绝对违禁的战略物资出售给他。无论双方之间的关系是敌对还是友善,他能去除掉政治标签,从人性角度与对方互动,而人性的核心就是人的经济属性。这是杜的人生信仰,是在那个恶劣动荡的年代一次次面临生存危机积累下的,活生生血淋淋的,能一次次让他把事情做对从而生存下来的人生经验。他不懂政治,不懂民族理想,他知道这样能让他活,活的更受人尊敬。

作者讲,杜月笙信奉的规则,是基于人的,说起来简单,但极为复杂。这世上的许多人,其实也都同他一样,生而为人,具有的更多的是既简单又复杂的经济属性,而不是政治属性。 政治并非是人的属性,人类永远从属于人际逻辑。 政治逻辑是讲敌我,讲斗争,而人际逻辑则讲亲情,讲疏亲。前者是原则,后者是现实。

就原则和现实这个角度,可以适用在更多层面。人多喜欢讲道理,论对错。但道理、对错有立场角度之分,有时候是一种信仰。以理服人本质上是谁的理更适应现实,但说服对方使对方愿意理解并接受你的理,这是对方的一种理性。这种理性能够打通,更多的是趋于更长远的经济性,也就是听你的没错,听你的能把事情作对,听你的我更长远能受益。

人在当下短视中能接受和被动接受的就是情感共情和权力碾压,一个是以情动人让我高兴听你的,或者是以势压人让我害怕所以不得不听你的。这是人的本能和现实。所以,在每一个场里,每一种关系里,理自己要清楚,这是自己与现实互动的道;但是与人互动需要共情和权力打底,然后理为这种情感和权势增加一种正义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76510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