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的《两方茶语》。余秋雨先生在《两方茶语》中有这么一段经典的话语,把喝茶和诗意联系在一起,让喝茶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
“中国喝茶的诗意是中国文化的产物,不管是绿茶娇嫩的诗意还是乌龙绵长的诗意都由来已久。即便不说陆羽的《茶经》,从一般诗文中总能频频嗅到茶香。
据我认识的一位中国茶文化研究者说,茶文化最精致的部位也最难保存,每每毁于兵荒马乱之中,后来又从解渴的原始起点上重新种植和焙制,不知断了多少回,死了多少回,但由于那些诗文在,喝茶的诗意却没有断,没有死。”
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县,中国著名当代文化学者,理论家、文化史学家、作家、散文家。
扩展资料:
余秋雨以擅写历史文化散文著称,他的散文集《文化苦旅》在出版后广受欢迎。此外,他还著有《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等散文作品。
创作特色:
余秋雨先生在写作散文之前,就已经是一位学贯中西、著作等身的大学者。一切能够用学术方式表达清楚的各种观念,他早已在几百万言的学术著作中说清楚。因此,他写散文,是要呈现一种学术著作无法呈现的格调,那就是白先勇先生赞扬他的那句话:“诗化地思索天下”。他笔下蕴藏的“诗化”灵魂,是“给一系列精神悖论提供优美的仪式”。
参考资料:
宁静致远,都和民安,这是我家乡宁都州的名称来源,被寄予人民能安居乐业的美好祝愿。宁都县坐落于江西省赣州市的北部,其版图面积居江西省第三,赣州市第一位。宁都历史悠久,是中原先民南迁的早期居住地和集散中心,是赣闽粤客家民系的重要发祥地,属纯客家县,被誉为客家祖地,除此之外还有“文乡诗国”、“苏区摇篮”、“赣南粮仓”、“赣江源”的美称。
宁都的文化璀璨不已,令人生叹,众多传统与现代文化的相碰撞,酝酿出了独属于宁都的民风民俗。而本篇文章,则是要着重介绍宁都的年味美食和特色风俗。
新年可以说是一年一度美食的盛宴,是当地最精细而富有人文情怀的“舌尖上的中国”,以下是我心中的“舌尖上的宁都年味”。
1、宁都肉丸
从大年三十开始到元宵,无论是居家团圆,还是走亲访友,要数日日都能在餐桌上看到的菜式,那非宁都肉丸莫属。宁都肉丸,一定是每一位宁都人记忆最深处的味道。
“宁都肉丸”方言为“肉撮”,肉丸有两种,一种是猪肉和薯粉做的猪肉丸,另一种是鱼肉和薯粉做的鱼肉丸,一般吃得比较多的是猪肉丸,这是宁都美食的重要标签,也是宁都州人每一代人的重要记忆,承载着的是对人生的祝愿和祈福。无论是什么重要节日、重要酒席,在餐桌上必定能看到肉丸的身影。几乎可以说,是否有肉丸的宴席,能直接让人判断出这是否是宁都人的酒席。它的吃法也非常具有多样化和包容性,烹炒煎炸,宁都肉丸都能用它圆润的身体容纳住不同的美味佳肴。
宁都肉丸
炒肉丸片
宁都不能没有小肉丸,就像南昌不能没有拌粉,西方不能没有耶路撒冷,这已然成为了信仰的存在。宁都的早餐店里必定有小肉丸,每天早上来一碗小肉丸,可以就汤吃清淡的,品味纯肉的鲜味,也可以和酱油辣椒一起共舞,直接又是一次多巴胺的刺激。
宁都拌小肉丸
清汤小肉丸
辣汤小肉丸
2、宁都三杯鸡
宁都的新年,离不开鸡鸭肉,在大年三十,用鸡鸭祭祀的重要传统一直延续着,这是对先人的感激和敬畏,我们一直相信,只有对万物,对过去时常保持着感激和敬畏之心,我们才能走得更远,才能更加积极地向前。而对于祭祀以后的鸡鸭处理,一是煲汤,成为重要的年汤,二是炒菜,则很有可能便是“宁都三杯鸡”。
“三杯鸡”是江西宁都的传统名菜,是赣菜的一道经典之作,在宁都已有数百年制作历史。
“三杯鸡”顾名思义调料就是“三杯”,一杯米酒,一杯猪油或香油,一杯酱油,并且正宗的“宁都三杯鸡”用的鸡肉是“宁都黄鸡”,是个体小但肉质鲜美的种类,除此之外不需要其他的调料,在烹制是也不放汤水。成菜色泽酱红,肉香味浓,色香味俱全。
宁都黄鸡
“宁都三杯鸡”承载了众多荣誉。“三杯鸡”发源于江西省,后来流传到台湾省,并最终也成为了台菜的重要代表性菜品。在2008年“宁都三杯鸡”更是成功入选北京奥运会主菜单,2018年,“三杯鸡”被评为赣菜十大经典名菜之首,也成为了江西非遗美食。
“宁都三杯鸡”的荣誉也不止这些,它还有着历史文化渊源。相传在南宋末期,民族英雄文天祥抗元被俘期间,一位江西的老婆婆得知文天祥即将被杀,就带了一只鸡和一壶酒来狱中探望他。在一位狱卒老乡的帮助下,老婆婆见到了文天祥。她把带的鸡收拾好切成块,在瓦钵中倒上三杯米酒,用小火煨制。一个时辰后,两人把鸡肉端到文天祥面前,他心怀亡国之恨吃完了最后这顿饭。这个狱卒回到老家江西宁都后,每逢文天祥祭日,必用这道菜祭奠他。
三杯鸡
我每次品味这道菜时,也仿佛总能感受到文天祥那股爱国热血和亡国遗憾。
3、客家黄粸
黄粸或许许多人未曾吃过,不过从字面上也大概知道,这是一种**的米糕类的食物。许多地方农历新年都要做年糕,也可以说黄粸就是我们那的年糕吧。
做正宗的黄粸,有两个很关键的东西,一个是专用的米,叫大禾米,这也算是一种特产;另一个是一种叫板叉的植物。
大禾米一年一种,产量也较低,但正是因其稀少,反而显得珍贵。而黄板叉是一种天然碱性兼染料植物,能够让蒸熟的大禾米色泽金黄,莹润如玉,清香四溢。需要的是将黄元柴烧成灰保存,要用时取适量灰,加水浸泡,再过滤,然后用这个水浸泡大米三天,米已泡涨呈**即可上蒸了。
蒸米
打黄粸通常是邻里间互相帮忙,热闹又省事。蒸好的大禾米饭,由木甑转移到来石臼旁,各位打击手严阵以待,围着石臼,依次轮番用力舂打,口里嘿呵嘿喊着号子,好不热闹欢快。
打黄粸
每年农村里都会进行制作黄粸,而农村里的人情关系,也会在这一次次互送表里中维系着。小时候,不知吃过多少邻里八舍表送的黄粸。这是独属于我们的一份记忆和感情,互相关照,欢声笑语,那是黄粸带给我们的一种情感价值。
食物的意义是由人们赋予的,各类年味美食只有在特定的年俗之下,才更显示出其中的情怀。宁都的年俗文化是传统的,是独特的,是体现着天人合一的哲学思维的,这样的年俗令人着迷、令人敬畏。以下介绍着我心中的的传统宁都民俗。
1、初一祭祀
正月初一,在宁都的习俗中,几乎是将这一天的早晨留给了先辈。大家都会早起准备好物品,携家带口地去祠堂祭拜祖先,虽然我同行人不一定相互间都认识,但知道他们跟我一个姓,大家在那里聊天打爆竹,年味氛围很好。每家每户都会把部分年货一起供奉在一个公共的供台上,仪式结束后大家热热闹闹地互相分享供果,这种分享传统是年味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最值得期待的部分了。
2、舞龙灯
舞龙灯象征着新年一年吉祥好运等等,农村会组织着戏班子来舞龙灯,很是热闹,每天晚上都会有众多人围着一起欢乐一起闹,直到过完元宵才慢慢退场。
3、半班采茶戏
半班采茶戏,这是赣南采茶戏中的一个类别,是属于客家人的一种戏目。一方简陋的搭台,却能吸引全年龄段的人去观赏,就如同鲁迅笔下的“社戏”和“庙会”,半班戏也伴随着许多人的一生,这也是我青春的一部分。简单的舞台,朴实的道具,标准的戏妆,永远都有人抢不到座位而不得不站着看,而一看就是四五个小时。这是半班戏的魅力,是人们的一大精神欢乐。出来绝妙的半班戏台子,围绕着舞台而临时摆放的各种小吃摊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一起唠嗑,一起赏戏,小朋友们眼神来回穿梭于舞台和小吃摊,也是独特的风景线。
采茶戏
宁都不过一座小城,但孕育出了众多独特的文化风俗,作为土生土长的宁都人,在这样的文化浸润下我只有感觉到自豪之情,这会是我独特的记忆、独特的青春。即使以后也许远离家乡,但这份年味,这份独特的宁都民俗会一直伴随着我,我也希望更多人能够找到这样的宝藏,感受不同的文化民俗,感受到中国的地大物博,包罗万象。
游神行香或称迎神是福建闽东福州等地的传统习俗。道教色彩浓厚!是福建民间信仰在正月期间举行的重要活动!
闽南和莆田也叫出游营年进香天香巡境绕境营老爷等。福建内部神明众多,除了道教神祗外,还有各种村境自己的地方神,闽南称为境主公,福州郊区一带多称呼大王爷也是境主神。还有一些古时候当地比较出名的祖先,做了一些好事,也被尊为神,为后辈楷模,崇拜之。闽东一带信众较多的神有;东岳泰山大帝,五福大帝,妈祖,临水陈太后福州信仰最多的女神白马王,田都元帅,玄天上帝等。闽南多供奉,保生大帝,天上圣母,开漳圣王。。游神是汉族传统民间信仰风俗古时候各地均有。现在国内主要在福建,广东潮汕和粤西地区流行。游神主要的目的是:从宫庙请出神明,春巡境土,祈求‘风调雨顺,合境平安’的寓意。人神同乐,鼓乐喧天,团结宗族情感,和谐邻里关系。迎神活动一般是在正月举行,元宵节前后最为热闹。据观察潮汕地区仪式传统,正月福建全省均有类似迎神活动。福州郊区的长乐,闽侯,连江,马尾等地也颇为‘闹热。此习俗有古汉移风。闽粤后生仔应当继承发扬下去政府要多支持,媒体多宣传,传承真正的华夏风采
《想北平》赏析
老舍是一位“北京味儿”很浓的作家。他生在北京,长在北京,从1899年出生到1966年出世,老舍一生中有四十二年是在北京度过的。他最有影响的作品,如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都是用北京话写的,也是以北京为题材的,通过对北京人的生活方式、社会文化和心理特点真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北京社会风情画。
《想北平》是一篇散文,在一篇短短的散文作品中,如何表现北京,老舍觉得很为难:“北平的地方那么大,事情那么多”,都写什么?他又不愿只“凭着我知道的写,而躲开我不知道的”,更怕挂一漏万,埋没了北京的种种好处。如果只是机械地罗列,平铺直叙,写成一篇北京地方风光的指南就更没味道了。老舍决定写出“我的北平”,通过他与故乡亲如母子的关系,写出他对北京的无限眷恋。
作品一开始,老舍就情不自禁地说道:“我真爱北平。”但他马上又说“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这“说不出”三个字,在两段文字中四次重复出现,反复强调,作者解释是因为他“不是诗人”,不会“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灵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实际上,并不是作者做不到,而是他不愿意义照着通常的方法去写,因为即使用尽了“一切好听好看的字”也难以道尽自己对北京的爱。于是他另辟蹊径,抛开一切美好的词语,用最通俗质朴的言辞,用最能引人共鸣的表达方式,将自己对北京的爱喻为对母亲的爱。扑克似平常最奇崛,这不仅恰当地道出了作者对北京爱得真切和深沉,也很容易打动读者的心。老舍特别爱自己的母亲,是文坛佳话,他将北京喻自己的母亲,这其中的分量,要超出常人几分,因此,他对北京表达的爱心,也颇有自己的独特个性。他说,“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粘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我的最初的知识与印象都得自北平,它是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赐给的”,北京的“每一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他所表现的,是“我”和北京,“我”和有“你”,“你”中有“我”,融中一体,密不可分。这就超出了一般的客观描写,他不仅要告诉读者北京是个什么样子,而且还要人们分享他对北京的爱,他不是在“写”北京,而是在“想”北京。
但这并不是说老舍对北京的爱是盲目的。这爱中有理性,有认知。写出一个地方的特点,包括一个人对某个地方的喜爱,往往要通过比较才能看得出来。在文章中,老舍声言自己“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又联系自己丰富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将北京和“伦敦、巴黎、罗马与堪司坦丁堡,曾被称为欧洲的四大‘历史的都城’”相比较,从城市的整体结构、建筑格局、环境气氛、生活情趣等方面,历数北京的好处。北京之美,“不在有好些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围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而且“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北京“也有热闹的地方,但是它和太极拳相似,动中有静”;北京“是个都城,而能有好多自己产生的花、菜、水果,这就使人更接近了自然”。总之,北京是大都市,却保住了乡野的幽静,让人和大自然保持着亲近。另外,作者特别说道,北京虽然也是有钱人的天堂,但“你我这样一个贫寒”的知识分子,仍然可以尽情享受它的美。所以作者花费了大量笔墨,去写北京的物产,写北京平民的日常生活。一枝一叶总关情,正是这样的叙述与描写表明了作者与北京的亲密关系,他真正融进了它的生活,深入到了它的血肉肌肤之中。如果老舍是北京的一个观光客,即使对北京再喜欢,也不可能有如此细致入微的体验,当然更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字。难怪他在述说北京的种种好处时不禁“要落泪”,禁不住深情地呼唤:“真想念北平呀!”
这最后一句还有一层更深的含义。这篇散文写于1936年,作者当时不在北京。那时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的签订,适应日本侵略需要的“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成立,都说明华北危急,北京危急。作者作为一个热爱北京的爱国知识分子忧心如焚,思今家乡之情,较平日更为强烈,这一声呼唤,充满了民族忧患意识,震人心弦。
《想北平》的语言通俗、纯净而又简洁、亲切。通白是为了加强作品的生活气息,使它亲切感人,也是锤炼语言的结果。作者曾说:“我的文章写得那样白,那样俗,好象毫不费力,实际上,那不定改了多少遍。”(《关于文学的语言问题》)纯净、简洁同样也千锤百炼。比如文章写到积水潭:“面向着积水滩,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短短几句,文字不多,但写景、状物,营造气氛,表现有物情感,都笔笔到位,如同天成
大地上的异乡者——曹文轩《前方》赏析
《前方》是一篇摄影散文。文章开头概括描写了人物的神情:“一车人,神情憔悴而漠然地望着前方。”如果让我们顺着这句话先看,你一定会觉得画面中的人物神态各异,有迷茫,有惶惑,有对未来充满期望。他们中有的可能是迫于生计而背井离乡,有的是为了理想而打拼天下。不管属于哪一种,反正画面上破旧的车厢足以衬托出生活的贫困,可以想象出他们在贫困中奋力改变现状的可贵,以及读者对他们的理想实现不了的悲哀的同情。而曹文轩先生却用睿智的眼光看出了照片中一个带有人类生存的哲学共同的轨迹:“离乡——思乡——返乡——再离乡”。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身在异乡的人总是魂牵梦绕自己的故乡?故乡对于一个游子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他们的表情到底说明了什么?
作者在文章开头用连续发问的方式引起了人生的思考:“他们去哪儿?归家还是远行?”答案为“他们正在路上”。这里正道出了生存的真谛。我们每个人从呱呱坠地时起,实际上已经走在路上了。这是一条短暂而又漫长的人生之路,虽然有的人欣然逢着顺境,但是“人间毕竟不总是充满了温暖的,你前进的道路上也并不总是铺满了玫瑰花。”(季羡林《人间第一爱》)绝大多数人免不了坎坷逆境,只好在这条路上苦苦地求索。正如文章所描写的那样,人们在路上充满惶惑、茫然、不安、无奈、焦躁不宁、索然无味的心理状态。“车吼叫着,在坑洼不平的路面上颠簸,把一车人摇得东歪西倒,使人一路受着皮肉之苦。那位男子手托下巴,望着车窗外,他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个将要开始艰难旅程的人所有的惶惑与茫然。”这是作者用细节描写的乘车人的表情。通过这一表情的描述,印证了文章第二小节所说的“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个中立意虽有反弹琵琶的味道,而作品的新颖之处也许就是从逆向思维中得来的。
文章对人类的离家行为进行了叙述和分析。“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概括起来,作者说了离家的四种情况:“人有着离家与远行的习性”;“外面的世界总是在诱惑着人们”离家远行;“离家也许是出于无奈”;而“人的理想决定着人要不断向前走”。因此,作者在文中围绕人类离家的行为的同时阐释了这样的乡愁的主题:首先是人有着离家与远行的习性。如“当人类还未有家的意识与家的形式之前,祖先们是在几乎无休止的迁徙中生活的”。这使我们回想起荷马史诗《奥德赛》中将领奥德修斯凯旋途中抵拒女神的场景中的乡愁;我国古代《诗经·采薇》写的是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生活场景中的乡愁。还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等等漂泊的旅人,尤其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人王维的这首诗应该是异乡游子抒发乡愁的先声。等等。至于“人离乡贱、物离乡贵”的古训早已成为游子们思乡情愁的人生经验。其次是外面的世界无时无刻不在诱惑着人们,人在外面的世界中回获得生命的满足;由于种种原因,人不得不离家。再就是人的理想决定着人要不断向前走。作者通过思乡的呈现方式与乡土情结来形象化地诠释,即为什么思乡(我心归去),远行与回望(永在路上);最后揭示了故乡的价值指向,即通过“我的故乡”“今生今世的证据”来说明思乡是恒久的烙印。故乡是一个人的根,更多的是精神上、情感上的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
不难发现,作者从哲理层面来思考人生的悲剧性存在,并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人无法还家”,“即便还了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一如作者文末的发问:“这坐在车上的人们,前方到底是家还是无边的旷野呢”这些是由实就虚——将实指的“家”转变为抽象化了“精神家园”。从而形象化地阐发了“人无法还家”的原因。记得柯蓝《道路》说过:“人们寻找的,不是道路,而是那道路的终点,是那广阔的、平坦的终点。只是为了通向终点,才寻找路,才从最难最难的路上走过……”
二十世纪德语诗坛最杰出的表现主义诗歌的先驱,特拉克尔有一句名言:“灵魂,大地上的异乡者。”人在世间漫无边际地游荡,追寻着他所不能确知的梦想,这一切也许仅仅是因为生是一种偶然,而理想总在彼岸,因此无论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都是身处异乡。寻找归宿的终有一死者身处异乡,直至踏上永恒而崎岖的归途。正如散文大家周国平所说:“总括起来,‘记住回家的路’就是:记住从社会回到自我的路,记住从世界回到上帝的路。人当然不能总活在社会和世界中,但是,时时记起回家的路,便可以保持清醒,不在社会的纷争和世界的喧闹中沉沦。”(《记住回家的路·小序》)是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易经·乾卦》)。家,尽管“温馨与安宁”,但是人总要面对“前方”,走出家门。那么,有一幅对子说得好,“漫观天上云卷云舒,笑对庭前花开花落”。“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应该是人类“向前”的理由。
总之,本文作者由离家,谈到离家的原因,再谈到路上的表现,由起初的激动到“早已认识到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而产生的惶惑、茫然、不安,而从“具象化的旅行”
“抽象化为人生的旅途”,谈及“人生的悲剧性实质”,层层深入,一步一步的上升到哲理思索的层面。针对一幅,大家往往会抓住图中人物的表情神态来做文章,但是曹文轩先生却抓住他们“离家”这一点来写,分析原因和离家后在路上的心理表现及其成因,超出了一般人的想像,从常规思维中跳脱出来,而有了全新的诠释。“家”,是人精神的归宿和精神的栖身之所。全文既继承了古典文学淡淡的忧愁的美学意蕴,又具有当代人生创新思维的哲理思考。语言优美,主旨深刻。给读者留下回味的余地。
江南的冬景
赏析:国画大师刘海粟曾说过:“青年画家不精读郁达夫的游记,画不了浙皖的山水;不看钱塘、富阳、新安,也读不通郁达夫的妙文。”这是对郁达夫写景散文的高度评价。《江南的冬景》一文比较明显地体现了郁达夫散文的美学特征: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笔随意转,舒卷自如,胸怀磊落,诚挚坦白,抒情性强。
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化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本文创作于1935年,是郁达夫南迁杭州之后写下的散文名篇。
本文共写了曝背谈天图、冬郊植被图、寒村微雨图、江南雪景图、冬日散步图。作者从不同角度,刻画了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不同天气下的江南的冬景,午后的温暖,蕴藏生机的大地,雨中的迷蒙,雾中的情趣等等,表现了作者对江南冬景的钟爱。
江南的冬景:温润、晴暖、优美。北国与江南的冬天的比较,突出了江南冬天的晴暖温和,渲染北国冬天所不能提供的屋外曝背谈天的乐趣;江南冬天与秋天的比较,作者将江南的冬景比作北方的夏景,写那种“明朗的情调”;闽粤等地的冬天与作者所说的江南冬天的比较,作者将他所感受到的“江南的冬景”作了更明确的区域界定;德国与江南的寒郊散步的比较,这和后文提到的散步形成呼应。比较的着眼点各不相同,但都突出了作者所钟爱的江南冬景的主要特征。
屋外曝背谈天图:太阳照,小鸟叫,哪像冬天?如此晴暖温和的天气倒像是在奏,更有屋外空地里的那老翁小孩,也许是祖孙俩,正逗玩得高兴,也许远处的白霜还没有全化去,但是一副和乐融融的气氛已经弥漫在画面里了。如此晴暖和煦的冬天,确实可爱。
冬郊植被图:这里描绘的是一幅充满生气的明丽的画面。在丰腴润泽的江南冬郊的青天碧落下,有白色的芦花,有红叶,有顶着白色乌桕籽的乌桕树,还有顶部赭色、要部带点绿意的小草。作者将充满生气的色彩点染到了画里,使整个画面明丽了起来,泛出了生气。以色彩入文,给画着色。
寒村微雨图:运用(淡笔写意)虚实相生、侧面烘托。小桥流水人家、孤村细雨细树、乌蓬茅屋酒客(长桥、乌蓬小船、细雨、灯晕)。色彩朴素淡雅、意境朦胧悠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悠闲、洒脱、得失俱亡。
虚实相生是营造意境的主要方法之一。在本画面中,“秋收过后”是时间,“河流边三五人家会聚的小村子”是地点,“门对长桥窗临远阜”“树枝槎桠的杂木树林”等构成了冬日农村图景,是实景。在这个实景上,作者“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月晕”这些虚景,使实在的冬日农村图景具有了“微雨寒村”的意境。
江南雪景图:这幅画,作者并没有从正面去刻画,而是巧妙地引用了前人的诗句来表现江南冬景的意境。作者巧用前人诗句,以补散文没有说尽的余意,使文章跌宕多姿:时而使人沉浸在古典诗词的意境中,时而又将人带进优美的画镜里,取得以少胜多的效果。围炉对酒、月映梅花、美酒飘香、柴门犬吠、行人投宿、雪中红梅、村童弄雪。色彩浓淡相宜。 ——淡雅高洁、优美宁静。
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描写雪景的这段: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像些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同时写雪景,与《济南的冬天》比较,《江南的冬景》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黑看写雪景的一段。
《济南的冬天》更多的是在进行直接的描写。而《江南的冬景》是引用诗句、避实就虚地写江南的雪景。
没有写景,可是优美的诗句却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想象。日暮时候见到老朋友了是“能饮一杯无”,更深人静后,也许雪已经停了,月光下的梅花影子印在微雪的路上,不时地远处还会飘来酒香,偶尔会传来几声犬吠,到得早晨,雪地里狗和孩子都在兴奋地嬉戏着,忽有一孩惊喜地跑来:“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好一幅清丽雪中梅花图!这幅图景里有色有声还有味!虽没有直接写景,而意境全出了。
引用诗句、避实就虚的写法,是郁达夫散文常用的笔法,他常在散文中插入一些旧诗,以补散文里没有说尽的余意,没有抒发的情愫,使文章在整个行文上显得跌宕多姿,也增加了文章的诗情画意。
我生长江南,按理是应该不喜欢雨的;但春日螟蒙,花枝枯竭的时候,得几点微雨,又是一件多么可爱的事情!“小楼一夜听春雨”,“杏花春雨江南”,“天街细雨润如酥”,从前的诗人,早就先我说过了。夏天的雨,可以杀暑,可以润禾,它的价值的大,更可以不必再说。而秋雨的霏微凄冷,又是别一种境地,昔人所谓“雨到深秋风愁煞人”的一声长叹,乃别有怀抱者的托辞,人自愁耳,何关雨事。三冬的寒雨,爱的人恐怕不多。但“江关雁声来渺渺,灯昏宫漏听沉沉”的妙处,若非身历其境者决领悟不到。(郁达夫《雨》)
文章在其他段落里也引用的诗句。(暮雨潇潇江上村)“江上村”,即诗人夜宿的皖口小村井栏砂;“知闻”,即“久闻诗名”。风高放火,月黑杀人,这似乎是“遇盗”的典型环境;此处却不经意地点染出在潇潇暮雨笼罩下一片静谧的江村。环境气氛既富诗意,人物面貌也不狰狞可怖,这从称对方为“绿林豪客”自可看出。看来诗人是带着安危的诗意感受来吟咏这场饶有兴味的奇遇的。“夜知闻”,既流露出对自己诗句闻于绿林的自喜,也蕴含着对爱好风雅、尊重诗人的“绿林豪客”的欣赏。
旱冬闲步图:
朱自清《春》可是大家都熟悉的一篇著名的写景散文,优美的文笔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和印象,严整的结构成为我们大家学写散文的楷范,确实朱自清的写景散文特别讲究结构的营造,他是用结构来一步步推动情感的发展的,而郁达夫的文章前面写过散步了,这里又在写了,这正反映了郁达夫散文的与众不同:笔随意转,他让结构随着情走,随着意走,文章到此,我们已经不知不觉的进入了郁达夫营造的那种优美的氛围中去,他带着我们到江南进行了一次情绪上的散步。作者写到此,也抛开笔,到湖上散步去了。写景达到了“忘情忘我的境地”。“觉得总要把热情渗入,不能达到忘情忘的的境地。”
郁达夫的文章不拘于形,而重写意,写性灵,写他对自然的主观感受。其实在文章中也是时时可见的。
举例:第8小节对景色不做细致的描写,而是抓住自然景色给他的最深切的印象,去写出景色的神韵来。品评诗歌就带有强烈的主观性,他自已也知道这些诗歌不一定烈军属的就是江南的雪景,写景人不一定就是江南人,但是他不管这些,他要的是诗句所体现出的正好和江南的雪景相合的那种意境。
郁达夫曾说:“现代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他在自己的作品中也自觉地溶入了自己的个性。
说起诈骗这一块,近代史上的“祖师爷”你认为是哪里?没有地域黑,请细品。
我们先盘点下近年来“诈骗”的典型招数和多发区域,看看你有没有遇到过。
民间有云: 不到北京不知道官小,不到上海不知道钱少 。京官沪富,是北京和上海骗子常见的典型特征。
在北京有这样一帮人,他们上通中央领导,下连乡镇政府办事员,大到杀人放火、升官发财,小到卖*嫖娼、偷抢扒拿,就没有他们办不成的事。遇到这样的“贵人”你可先别喜,因为这类骗子的必修课是“先骗自己”,他们往往入戏很深,声称知晓各层机密、手捏紧俏批文,电话里一会一个领导、一会一个小弟,全是打听消息,请求办事的,活脱脱的“江湖百晓生”、“政界密宗”。
入了此类骗局,结果就是钱财一空,事没办成。
而典型的“上海骗子”往往西装革履、事业有成,不是集团代表,就是外企高管。高素质、高学历,再配上一口流利的外语,动辄千万订单。你一旦动心,他们的“海钓”就开始了。
说起闽粤琼,骗子的最大特征是利用现代通讯工具,游走在人性的灰色地带。他们一嘴蹩脚亦或温柔的普通话,不是“茶叶小妹”、“支边幼师”,就是中奖、走私和“你已犯罪”。闽粤琼的骗子学习力强,手法多样,层出不穷,抓住人性的弱点, 连环套功底深厚 。
黑彩、卖*嫖娼,是他们的拿手好戏。 因为涉足者本身就是犯法,上当后还不敢声张 。这些骗子,多为农民,他们往往家族作案,将赌博和嫖娼运作得头头是道,几乎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
与他们接触的结果就是,钱财源源不断地滚入他们的口袋,而且“小妹”的温柔背后,可能就是一个抠脚大汉嚼着槟榔洋洋得意的场面。
不仅如此,闽粤琼的 “感情杀” 也是炉火纯青。以黄海棠等人为代表的“感情杀”曾在网络掀起了不少风波,至今余孽犹存,无底线到了极点。在他们的思想中,骗钱是正道,骗不到钱是可耻。把“没有骗不了的人,只有不会骗人的人”作为格言,只要能骗到钱,人生就没底线。
黄海棠作为闽粤琼众多骗子中的一员,虽其貌不扬,却收获得钵满盆满。2016年前后,骗子黄海棠出狱后,利用众筹,在网络实施了第一步诈骗。一篇《远方的家》,勾起了无数网友的向往,很快筹集了上百万,于是丽江出现了一个客栈叫“远方的家”。
启动资金是网友提供的,黄海棠也从诈骗犯摇身一变成了有情怀的客栈老板。偶遇富婆是他的第二步,以借钱的名义,在无手续的情况下得逞,骗得百万。两个月后,客栈转让,资金回笼,一篇《余生,一生》出现,又为绝症游客募捐,再次得逞,获利百万。后被网友发现,黄海棠早已消失不见。
2018年自媒体高速发展,黄海棠自学摄影技术,变成了“身患绝症的公益人”,想在余生“回馈社会”。不仅骗取了千万网友的捐赠,还收获了一份爱情。而这份爱情的女主角是个家底殷实的富一代大龄剩女,感动于黄海棠的爱心,结果南柯一梦,黄海棠不仅骗了她的人,还骗了她的钱,状告无门。
擅抓*欲和情感,是闽粤琼骗子的拿手好戏,而且套中套、局中局。
闽粤琼农村活跃着一类年轻人,不打工,专门利用信息手段诈骗。比如,“小妹上门”服务。根据爆料者透露,骗子在网络招嫖,先要求打款,后套出信息,之后威胁敲诈。手段层出不穷,甚至利用身边人拍摄威胁、诱惑视频等。
总体来说,在闽粤琼,全国的诈骗手段,在哪里都能见到,包括拐卖人口。
为什么说湘川赣的骗子明目张胆呢?湘川赣的骗子,现身较多。
比如卖古董、卖金元宝,他们穿着朴实,看似山里的憨厚农民,实则抓住人们贪小便宜的心理,兜售假金条、假元宝和假古董,他们的目标常常是老人。敢冒着被现场抓获的风险行骗,真是有恃无恐。
最缺乏人性的是,湘川赣骗子,拐卖妇女儿童的现象在以往比较多。他们不仅骗陌生人,还骗自己的亲朋。在上世纪,大量的湘川赣妇女被骗到安徽、江苏等地。那个时候,特别是四川和江西,农村的生活条件很差,见识不多。骗子以“安徽的树上结鸡蛋”等幌子,骗了不**女卖到安徽、江苏等地。
骗子遍天下,各省都有。 以上只是部分地区典型的骗子招数,没有针对地域性的意思。下面我们来综合盘点下骗子行骗的典型案例。
提醒:
1、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骗子的骗术在不断升级,不贪图便宜,不奢望“不劳而获”,保持良好心态,就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2、网络红人涉嫌诈骗的案例有很多,不要轻信。
3、作为网络用户,每个人都可能是“透明人”,骗子都能掌握你的通讯方式。遇到事情冷静应对,必要时及时报警。
江西客家人与广东客家人同为“河洛郎”,只是迁徙时间上有不同。
客家人源自北方黄河流域的汉民族,因为战乱等各种原因不断南迁,几次规模较大的南迁如下:第一次是“五胡乱华”时期,大量北民南迁。第二次是唐代安史之乱与黄巢起义时期,北民南迁。第三次是宋代靖康之耻时期,北方大量百姓南迁。第四次是蒙古征宋时期,在鄂、皖、赣等在地客家人继续南迁。第五次是明末清初的客家人西进运动,从赣闽入川,以及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大量客家人入台。第六次是太平天国运动后,因为起义发起者为客家人,导致客家人在起义失败后不少继续南渡到海外。
那么,几次北人南迁中,为何客家人分布在赣南、闽北、粤东区域呢?这和古代交通路网结构有关,古代南北交通要道走向为:河南洛阳——湖北襄阳——湖北荆州——湖北江夏——江西九江——江西南昌——江西赣州——再入闽、入广。这也是几次北民南迁中,江西赣州成为了一个重要节点,入闽、入粤的客家人几乎都得通过赣州中转。
从时间上推测,相对于闽粤,江西赣州应该是最早迎来客家人的地方。从风俗上,闽粤两地更靠近海洋,加上客家人与在地人风俗融合中,各地都略有不同。在江西扎根多年,又深处内地的赣南客家人可能在语言、风俗上略不同于闽粤两地客家人。
我来讲下,首先我了解的可能有失偏颇,仅代表我个人认识,请各位朋友请多包涵
客家人总数约为8000万人,海外约有1500万人。主要分布在两广、江西、福建、香港、澳门等地。海外主要分布在东南亚 。
江西的客家人主要集中在赣州、吉安的部分地区,还有宜春的铜鼓,总人口大致800多万。
而广东的客家人多达2100多万人,分布也很广泛,当然主要集中在粤东北等地,以梅州为中心。
赣州为什么有“客家摇篮”之称?那是因为古时交通以水陆为主,而赣州有黄金水道赣江,赣江可贯通长江交通大动脉。而赣州毗邻闽粤,有“据五岭之要会,扼粤闽之要冲”的地理位置。
而客家人的先祖来自北方的黄河流域。为什么会南迁?自然是躲避战乱。千百年,在各个 历史 时期,大大小小的战乱何其多。大的从西晋“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到唐代未期的“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再到北宋未年的“靖康之耻”。
所以,每一回的战争灾祸,来自北方的客家先祖,大多沿着这样的迁徙路线:先到湖北襄阳――湖北荆州――江西九江――江西赣州。
而江西赣州早在唐代开元四年,名相张九龄开凿梅关古驿道全线竣工。使赣州成为南来北往的大通道。也成就了赣州商贾如云,货物如雨的江南名州地位。再加之赣州境内丘陵起伏,地广人稀,土地肥沃,自然也吸引了无数南迁的客家先祖在此前来恳荒,繁衍生息。
而客家先祖在赣南落脚后,为什从大规模又南迁到福建和广东?其一:那是在黄巢起义那段时期,因为,南昌、吉安、赣州相断陷落。为避战乱,所以又有大批量客家先祖溯章、贡二江或梅关古驿道跨南岭,入武夷进入粤闽。
其二:随着众多北方迁徙人口南下赣州,人口大量聚集,就会产生个物资紧缺的问题,而这物资恰恰是,每日不可或缺的食盐。而广东、福建地处沿海,不缺盐,且两省也有迁徙人口早在那边安置,于是又有大批量的人,转迁广东与福建。
至于,有人说同是客家人,怎么江西客家人讲的客家话,广东客家人表示听不懂?这是因为赣州客家有老客与新客之分。老客可理解为唐宋时期南迁赣州的客家人;而新客是明清时期,从广东、福建又迁回赣州的客家人。
为什么新客,老客有语言差异?就是因为,新客在广东时进行语言融合。由此看出,在广东为什么客家话会出现地区差异?就是跟广府、潮汕、或雷州话进行了融合有关。由此, 这就可理解赣州的新客表示,可以和广东客家人语言交流的解释了。
当然,客家人都有个很好的特征,民风淳朴,待人客气!很重视教育,因此在广东,客家人走上从政道路的人很多。千百年来,客家人名人辈出,像晚清的太平天国运动,要了清廷半条命,其主力还是广西的客家人为主。而且在海外,客家人也声名远播,梅州就是中国的四大侨乡之一。
客家人,勤奋、刚正、坚韧,敢于打拼,让我们来保护客家话。“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今夜“涯系客家人”!
江西与两广客家的几点差别:
一、说话:词性语序相同,但俚语各异,初听不会,久听可通;
二、 情感 :好客尚读相同,但江西客家待客己近中原,广东客家待客渐被港澳和外国同化,广西客家待客近越地和壮地,客家风情正浓;
三、锐性:抱团认亲相同,但江西客家锐性如同多年枪头己被磨圆;广东客家锐性尚存,但渐被广府同化,进入成熟做地主行列,客家锐性减弱;广西新客入桂百年,正有锐利十分之相,抱团争地打拼锐意进取,代表是玉林市上千万客家人,有如新枪锋锐,更象少年长成,拼劲十足,但犯事也多!
关于这个问题,我最有发言权。我是赣州的客家。首先要说明的是,赣州客家本身就要两大派系。一个是老客,这些客家比如赣县,南康,于都大部分地方的人说的客家话。这些老客家,口音有点像当今山西陕北方言的语调,和广东大部分客家人说的语调不同,但是实际上是可以懂的。一个是新客,这些客家人包括上犹,兴国,南康小部分地方,乃至吉安泰和,遂川等地,大部分都是清朝初期从广东回迁到江西的,这些客家人的客家话,95%以上是和梅州兴宁,惠州等地相同。不要问我为什么这么清楚,因为我在深圳,和这些地方的客家人都说客家话。
江西客家人是,宁卖祖宗厅,不卖祖宗声。广东客家人是,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
客家不以区域划分,会讲客家话的在一起就是自家人,很亲切,酿豆腐是客家人的最爱,待人童叟无欺,做买卖不短斤少两,开手离砣。自家人帮衬自家人。
阳江有客家人,交流顺畅,防城港有客人,台湾有客人。
江西与广东的客家人没有什么不同,惟一不同的是所谓的老客(主要位于赣州以北)完全不知自己是客家人,不说移民声(客家话),也听不懂,自古以来也不认同是客家人,无围屋,祠堂也和吉水一路相同,语言与客语相差巨大,也不同于赣语,无酿菜,口味酸辣,习俗与客家也不同,主要为唐末黄巢流民围赣州时,随岭南五府节度经略使第四代康公张熙退居赣州北上犹以东吉安以南兴国以西的一片区域,并世居此一地域达千年之久,当然有迁湖南的,也有迁江浙一带的(做官从军或做生意)最明显的一个区别是年夜饭中午吃,中午过年。客家人是在清末广东土客之争以后迁来赣南的棚民,客家话我们叫移民声,我们说的叫土话(唐时中原官话)虽然也是移民,但一般认为是本地人。
我是江西赣州南康区人,九六年第一次出广东珠海打工,那时是一个不锈钢制品厂,我在抛光打磨这些,虽然特别累,但很开心。
那个厂在珠海圆明新园旁,老板是客家人,里面所有的工人也是客家人,都是广东龙川,在哪里上班有家的感觉,家人们对我特别好,我说话和他们说的客家话基本一样的,我们交流就客家话,不要普通话,虽然我第一次出门,但那些广东龙川的家人们对我像亲兄弟一样,特别温馨,我们说的客家话也一模一样的[赞][赞] ,在遥远的珠海遇见这么多家人一样的兄弟,特别温暖,也感恩我的兄弟们
虽同属客家民系,但两省的客家话已经不能互相沟通了,基本是鸡同鸭讲。我在广东碰上很多江西所谓的客家人,但他们说话我一句听不懂。我们广东本省客家之间口音是有不同,但基本交流是没有问题的,饮食差别就更大了,广东客家不喜吃辣,江西客家爱吃辣。
我是江西赣州客家人,江西客家人和广东客家人有何不同呢我觉得有以下不同:
第一,形成的时间不同, 历史 上客家人经历的五次大迁徙,大多迁移到赣南、闽西、粤东北的三角地带定居,由于地理位置上的原因,客家人先到赣南地区聚集后,其中一部分客家人定居赣南,一部分人则继续往南进入广东,甚至下南洋流向全世界。因此,从时间上来看,赣南地区的客家人略早形成于广东地区的;
第二,风俗习惯的略有不同,虽然同为客家人,但是如今客家人已经分布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各地,并且江西和广东同为南方丘陵山地,两省之间的客家人 历史 上受地理环境影响并没有太多交集,生活在各地的客家人,把各地的风俗习惯融入到客家人的风俗习惯中,因此虽然全世界所有客家人大体上的风俗习惯都十分相似,但是也略有不同;
第三,语言略有不同,散落在全世界的客家人非常庞大,江西和广东的客家人,身处于南方丘陵山地的各自村落,相对闭塞,久而久之,加上和本地原住民的融合,语言上渐渐形成不同的风格。比如江西赣州的客家人和广州梅州、惠州的客家人,有些词语是相同的,有些词语就不同,并且广东的客家人受广府话的影响越来越大。前段时间和来自广东惠州的客家人交流就发现有些话双方都能听懂,有些不能听懂。
以上是我总结的江西客家人和广东客家人的不同之处,大家觉得还有哪些不同呢,欢迎补充!
身居赣南的客家人与珠江流域的二广客家人及福建的客家人并没有什么区别,同为一系。以本人所在当地的“地名志”上了解到的人口迁移,大部分人口来自于福建,广东,及本省区域。也有本地人迁移广东四川等地,当然这些都是很久远的年代根据各家的族谱的记载,祖上从何处迁居此地,在此地繁延了多少代人,居住了多少年代。按族谱里的介绍,没有任何一支客家人是原住民,都是迁居而来的,从本地的地名志上获知最早迁居此地的一支是在北宋时间,也就一千年左右。按地名志上标注的说明,本地人从福建迁来的占了六成左右,从广东迁来的占了二成,从本省邻县迁来的占了二成。所以客家人都是同为一系,只是迁移地的不同,居住的行政区域有别。
(一)
生生不息的客家人,你的根在哪里?寻找理想家园的客家人,何处是你的乐土?莽莽中原,滔滔黄河,惊涛拍岸,奔腾咆哮;煌煌中华,泱泱大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黄河水,在客家人的血脉里澎湃、奔流。中原是客家人的故土,那里有客家人的根!客家人的乐土就在自己的脚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客家人,无论走到何处,都能开拓出崭新的天地!
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客家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分支。客家先民,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黄河江淮流域的汉人。从唐宋时期开始,由于天灾和战乱等原因,他们大量辗转南迁。他们先在闽粤赣交界的广袤山区中扎根,以后又向南方各省及海外播衍。现在已有千万客家人分布在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人们常说:“有太阳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客家人已成为当今世界上分布最广、影响最为深远的民系之一。
民族和民系。民族是泛指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们共同体,如原始民族、古代民族、现代民族等。同时还有其他广泛的用法,如中华民族、阿拉伯民族等。民系这一概念,是客家学研究专家罗香林先生在30年代为研究客家而自创的一个新术语。它的内涵是同一民族内部的各个独立的支系或单元。今天,汉民族内部各民系的概念几乎已成为学术界约定俗成的一个专业术语。
今天,国内的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江西、四川、湖南、广西、台湾等省区;国外的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客家先民及其后裔对长江流域和闽、粤、赣三角地带的开发,对华南地区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对汉民族大家庭的发展、壮大和汉文化及中原文明的传播、发扬,都产生过不可估量的影响。近代以来,客家先民对促进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发挥了重大作用。在中国近代史上,客家优秀儿女英才辈出,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进行了英勇卓绝的斗争,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光辉历史篇章。在当今世界发展浪潮中,客家人风采依然,卓有建树,功勋可嘉。
客家民系并非自古就有的。从客家被称之为“客”而又自称为“客”的情况,可以看出客家民系是历史移民的产物。迁徙—侨居—再迁徙—再侨居,客家先民历尽艰辛。客家人以其独特的生存方式与顽强的生命力,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广大的社会区域,从而成为汉民族一支人口众多、分布广阔、英才辈出的特殊民系。
那么,什么是客家人呢?可以这么说,客家人是汉民族的一支重要的民系;客家人是汉民系的独特而稳定的群体;客家人的聚集地为赣南、闽西、粤东三角区(这里有二十九个纯客县,是客家人的大本营)。客家话是客家人的独特语言;客家人有特殊的客家文化和习俗;客家人具有独特的客家精神。概括地说,客家人是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汉民族的独特稳定的一个民系,他们具有共同的利益,具有独特稳定的客家语言、文化、民俗和感情心态(即客家精神)。凡符合上述稳定特征的人,可以称为客家人。
(二)
客家人,这是一个充满颠沛流离、饱经风霜的苦难的代名词,客家人迁徙过程充满血泪和辛酸;客家人,这又是一个富有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光辉的代名词,客家人历经磨难,创造了著名的客家精神和文化——其光荣和辉煌值得客家人引以为自豪。
当客家先民辗转奔波,最后找到闽、粤、赣交界地区这片大本营时,被周边的其他民系视为“客人”,即“外来人”。“时时为客,处处为客”的客家人,不单被称为“客”,而且也自称为“客”,表现出客家人的大度和豁达。正是有这种大度和豁达的精神素质,客家人才能做到“身入他乡即故乡”,才能把赣南、闽西、粤东三角地带的土著居民融合进来,最后“反客为主”,形成独特而优秀的客家民系。客家民系的形成过程,也就是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和壮大的过程。客家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优秀成员。学习和了解客家民系的形成过程,有助于客家后代更加深刻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足迹,有助于客家后代增强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
客家民系的形成和客家称谓的由来
什么是客家民系
在过去千百年的漫长历史岁月里,客家先民 总是处于流动的状态。迁移,再迁移,是客家民系形成的重要特征,而且当其它民系基本上定居下来的时候,客家民系依然辗转迁徙,为寻找理想家园而脚步不停。正是背负中原文明的大迁徙,形成了一个独特而优秀的民系。
那么,什么是客家民系呢?所谓客家民系,就是汉民族共同体内部的一支,经过长期的迁移,最后到达并定居在闽、粤、赣交界地区,并形成有别于周边其他民系的独特的方言、习俗和其他文化事象的群体。
客家民系形成的标准。其一,客家方言。客家人之所以区别于非客家,其中一个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方面就是语言。客家方言不仅是客家之成为客家的标志,而且也是客家民系自我认同的内聚纽带。具体来说,一个客家人之所以把另外一个客家人认同为自己的属群,其最直接也最简单的道理是因为双方都讲一样的客家话,而不是因为共同的地域、血缘之类的东西。其二,大本营地区的重要文化现象。所谓文化现象,是指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直接或间接体现在人们的日常行为之中的那种深层性的文化事物。如民俗、宗教、生活理念、价值取向、心理情感等等。当代的文化人类学研究成果表明,人类不同团体(群体、属群等)之间的自我认同,除了种族、血统等这些先天性的因素之外,主要的就是文化现象。
客家人的大本营
赣南、闽西、粤东三角地带是客家人的大本营。大本营地区交通阻塞,满 三角地带 目丘陵、山脉,是东南丘陵的集中地。这里武夷山脉和南岭山脉相交接,形成中原大地与东南沿海相隔离的天然屏障。正是在这天然屏障的心脏里,孕育出养育东南大地人民的赣江、汀江和梅江三条大江。在这三条江及其众多支流的两岸,小盆地星罗棋布。客家先民由北而南迁移,终于找到了较为理想的落脚地。这里一个个小盆地,经过客家人世世代代的辛勤开发、建设,形成了一连串车水马龙的集镇和炊烟袅袅的村庄。
在客家人来到之前,赣闽粤三角地带是人烟稀少、野畜出没的原始森林。在这荒野的山岭中,居住着百越、畲族、瑶族等当地土著。这些少数民族文化落后,处于刀耕火种的蛮荒时代,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客家人的大量南迁,给这片荒僻而神奇的土地带来了蓬勃的生机。客家人从中原地区带来农作物的种子、先进的农耕技术和建筑技术。他们伐木垦荒,筑坝造田,把一个个小盆地或低缓的坡地开垦成片片井田或层层梯田,并修渠筑坡,引水灌田,使寂静的群山阡陌纵横,如诗如画。昔日荒凉闭塞的山野,变得人声喧闹,鸡犬相闻,生产力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客家人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一个个村寨有盘山小径或通衢大道相通。一些人口集中的较大村寨形成了集贸市场。就这样,客家人把热闹带进了千沟万壑,把繁荣带进了穷乡僻壤,把文明带进了荒峦山野。客家先民对赣南、闽西、粤东三角地带的开辟,表现了他们勤劳勇敢、刻苦耐劳的精神,表现了他们敢于战天斗地、敢于跟险恶环境作斗争的勇气。正是靠这种精神,靠这种勇气,才锤炼出一个刚强弘毅的优秀民系。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乡”。客家人没有遗忘中原汉族文化。第一,他们坚持讲“阿娓话”(中原母语),并吸收、融会当地土语,形成了保存中原音韵的而又相对独立、自成体系的客家方言。第二,他们继承、发扬儒家以仁义治天下的仁爱精神,化解当地土著的戒心和敌意,教化、同化他们使当地土著融入客家民系之中。第三,他们积极传播中原文化。他们积极办学堂,发展教育,山沟沟里走出一批批土生土长的客家知识分子。
客家先民扶老携幼,背负中原文明,披荆斩棘,筚路蓝缕,战激流天堑,渡黄河长江,越武夷南岭,扎根赣南、闽西、粤东三角地带,男耕女织,发展生产,安居乐业,播种文明,展现出一幅生动而精彩的自给自足的耕读文化图。至此,一个在语言、民情、风俗、文化等方面与中原汉族既有割舍不断的渊源而又相对独立的具有显著特征的客家民系形成了。接着,客家又藩衍湘川云贵,横渡海峡,遍布五洲四海,发展成一个世界上人口众多、影响深远的优秀民系。晚清著名诗人黄遵宪诗云:“筚路桃弧辗转迁,南来远过一千年,方言足证中原韵,礼俗犹留三代前。”诗中指的就是客家先民离开中原故土、历尽艰辛和苦难,迁居闽粤赣,进而向南方各省和海外发展的史实。
客家称谓的由来
客家民系在赣、闽、粤三角地带的形成,使赤县东南一隅光华炫目,生机盎然。充满神奇奥妙、多彩多姿的客家大本营骄傲地向世人宣告:这里有一群血脉里奔流着炎黄热血的人,在辛勤播种、耕耘着华夏文明,这一群人的名字叫“客家人”。
那么,客家的称谓怎么来的呢?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在《汉语韵学》中认为,“客家是‘客’或‘外人’的意思,因此,客家就是外来的人。”可见,客家是相对于“主”(土著)而言的一种对称,客家的“客”,即外来人的意思。“客而家焉”,作客他乡,并以之为家者,即谓客家。
“客家”一词在总体上反映了客家民系时时为客、处处为客的历史际遇和“以客自谓”的大度和豁达。“人禀乾坤志四方,任君随处立常纲。年深异境犹吾境,身入他乡即故乡。”这是一首在客家地区流传很久的歌谣。这首歌谣反映了客家人远离故土、远走他乡的历史际遇,表现了客家人随遇而安、心胸宽广的精神面貌。“人禀乾坤志四方”的大度,“身入他乡即故乡”的气概,表现出客家人“客吾所客、以客自谓”的豪迈气概。如果没有这种豪迈气概,客家人怎么可能会因被称或自称为“客”而自豪呢?
客家人,这个响亮的名字,让客家子孙后代为之骄傲和自豪。客家民系的形成过程,让人们清晰地看到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过程;客家人身上的客家精神文化,折射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文明光彩。神奇多彩的客家精神文化,需要我们去继承、发扬和光大
(三)
中华文化光辉灿烂,源远流长,犹如一部规模宏大、气魄非凡的交响乐,而客家文化是其中扣人心弦的华彩乐段。过去,客家传统文化造就一批又一批客家优秀人才;今天,闪烁着人文理想光辉的客家文化,哺育新一代客家儿女茁壮成长。
客家文化
客家传统文化的根基 “客系何来?本黄裔汉胄(zh怽plainu),三代遗民,世居河洛,自晋初、战乱兵凶,衣冠南下,经唐灾、历宋劫,籍寄遐荒,筚路蓝缕创四业,溯渊源、千年称客实非客;家乡哪处?数远祖先贤、中原旧族,转徒粤闽,从宋末、居安业定,驻足梅州,复明播、继清迁,群分边郡,瓜瓞(di哱plain)绵延遍五州,同根柢(d媆plain),四海为家就是家。”(黄火兴:《长联一副》摘自《客家文化研究》总第1期)
在历史上空前的民族大迁徙中,无数次的磨难,淬炼出坚忍刚毅的客家人。中原文明的圣火,在颠沛流离的迁徙中四处点燃;在漂泊苦难中熊熊燃烧。也许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客家人背负中原文明辗转南迁,使古老的文明得以维系与延续,华夏文明就可能中断甚至覆灭。可见,客家人是华夏文明最古老的负载者,是古汉族的“活化石”。
那么,什么是传统文化呢?传统文化通常是指属于过去的稳定存在的,流传至今并现在仍起作用的文化要素。客家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是中原、河洛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其源远流长,历史上的迁徙和僻处山地的环境条件,使之形成了既是汉民族的又有自己特色的客家文化传统。因此,客家文化是汉文化下属的具有民系色彩和地域特征的一种亚文化。
河洛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也是客家文化的根。河洛文化产生于黄河、河洛地区的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和象征。河洛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最为成熟的一支主脉,它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中轴、摇篮和圣地。河洛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河洛地区居住与从事生产活动,河洛文化即从此产生。到了新石器时代,河洛文化有了很大发展。河洛在全国率先进入文明时代,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成为中国文明的核心。中国文字首先产生于河洛地区。中国学术思想上的道、佛、儒、理四大流派,追其渊源,仍在河洛。中国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雕版印刷术,发端于洛阳。张衡在洛阳制作“浑天仪”和“地动仪”;三国的马钧在洛阳发明翻车。文史上里程碑式的汉魏文章、西晋文学、唐代诗歌、史地巨著及名家书画,历代皆盛于洛阳。洛阳是千年古都,人文荟萃,物华天宝,地上地下都留存有无数的文物古迹,文化堆积层丰厚,在国内名列榜首。
大本营地区的赣江、汀江、梅江流域,是客家文化形成的最为重要的地域。客家学研究专家把近代客家传统文化的形成和演化,概括为“三江文化”(即赣江文化、汀江文化和梅江文化),表明了客家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大本营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有密切的联系。
“三江文化”及其代表人物。其一,赣江文化:主要是宋代文化,以赣南客家人聚居地形成的文化特色,其代表人物有客家人欧阳修、王安石等。其二,汀江文化:随着客家人南徙到福建汀州府,经历了元明清的战乱,形成了汀江文化的特色,其代表人物有李世熊、刘坊等。其三,梅江文化:明末清初,大批客家人南徙到嘉应州形成粤东客家大本营之一,成为文化之乡,孕育成梅江文化,它的代表人物有黄遵宪、丘逢甲等。
客家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犹如一棵枝青叶茂的参天大树。她挺拔的身姿,沐浴在南国温暖的阳光里;她发达的根系,深扎在中原、河洛的古老的土层中。这是一棵屹立于东方圣土的参天大树!这是一棵绿映五洲四海的参天大树!
客家文化的基本特征
文化作为一种具有内在稳定性和外在规范性的生活方式,是人类因自然环境(即人地关系)和社会环境(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产物。任何一个民系或民族的文化,它的生成和流变都离不开特定的地理环境、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客家文化的生成和发展也是如此。下面就客家文化意识及其基本特征进行初步的概括和分析。
客家文化意识是客家人在漫长的迁徙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精神产物。
所谓文化意识,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一种观念形态,是人类在生活实践中经验与智慧的积淀,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一种精神力量。它对于人们的思想、行为、心理、语言、道德观念等方面,在很大程度上起着主导、调节和规范的作用。客家文化意识既带有浓厚的人文理想色彩,又富于求实的精神,其重名节、薄功利;重孝悌,薄强权;重文教,薄无知;重信义,薄小人等为人处世的道德价值观念,是近代客家文化意识的基本内容。
客家文化意识的基本内容(即客家人价值观念的具体表现)是:“四重”、“四薄”。第一、“重名节、薄功利”。客家人视个人名节比钱财更为重要。对个人的不仁不义,对祖先、父母的不敬不孝,对夫妻之间的不忠不节,对国家民族的背叛,以及男盗女娼、懒惰、赌博等行为都被认为是不道德的、有辱祖先、有损人格和气节的。客家人常言:“人带面目树带皮”、“莫做亏心事,莫贪不义财”、“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第二、“重孝悌,薄强权”。迁徙的苦难,出洋的冒险,使客家人强烈企盼和衷共济、平等友爱,使客家人强烈愤恨为富不仁、待人不平等。这一价值观跟客家人的历史处境和社会地位密切相关。第三、“重信义,薄小人”。客家人把信义视为社会交往中为人处事的基本品德,并把它作为判别朋友或“小人”的价值标准。流落他乡谋生,为求生存立足,客家人首先是以信义取信于人。客家人把一切损人利己、欺诈、蒙骗、陷害、背信弃义的行为看作是“小人”之举。客家人常言:“无信非君子,无义不丈夫”、“亲君子、远小人”。第四、“重文教,薄农工”。客家人认为读书才能识理、明志,才能有出息。尤其是近代,客家人所在地区人口膨胀,山多田少,生产力落后,经济不发达,人们为了摆脱贫困,大量往外地和海外谋生,文化知识成为他们谋生的主要手段。客家民间有句口头禅:“有子不读书,不如养大猪。”客家童谣中唱:“月光光,秀才娘,骑白马,过莲塘……”、“蟾蜍罗,咯咯咯,唔读书,冇老婆……”客家人“薄农工”的观念在今天看来是不足取的。
丰富多彩的客家文化,概括起来,有三个基本特征:一、质朴无华的风格;二、务实避虚的精神;三、反本追远的气质。
第一、质朴无华的风格
大本营地区简单、小规模的农业耕作,使客家人的现实生活只能停留在比较简单的、粗放的、低下的状态。“山多田少,树艺无方。土地所出,不给食用。走上川,越重洋,离了井,背父母,以蕲补救。未及成童,既为游子,比比皆是”(民国《大埔县志》)。这是很多客家人所经历的共同生活。尚“简”崇“拙”,贬“奢”抑“侈”,长期以来不仅成为客家人固执的生活态度,而且发展成为他们持久、强劲的人生理念和审美时尚。如“岁时燕享不废,亦鲜兢于汰奢。少长服饰尚新,未尝流乎侈潜”、“质直好俭,不务浮靡”、“民性质直,气习劲毅”;再如“冠婚丧祭尚俭,居服饮食器用不求华侈”、“民善治生有勤俭风,士知务学无浮靡习”;又如“齐民居不求华,服不求侈,饮食不求异,器用不求奇。”在客家地区,从日常的饮食起居,到年节岁时,大到民居建筑,小到衣着物用,无不流露出这种崇拙尚简的风骨。客家人尚简崇拙的审美意识,在客家妇女身上得到了典型的体现。“日暮女郎来打水,长裙赤脚鬓堆鸦”、“早出勤劳暮始还,任它风日冒云鬓。过客莫嫌容貌丑,须知妾不尚红颜。”在客家地区流传的诗句中体现出客家妇女这种审美观念。
第二、务实避虚的精神
客家人很喜欢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他们认为,说空话无补于事,做实事必有收获。“随分耕锄收地利,他时饱暖谢苍天”、“百般武艺,不值锄头落地”,这是客家地区流传的歌谣,反映了客家人求真务实的精神。“士耻虚务实,鲜以标榜为事”,即便是大本营地区的传统士大夫和文人学士,也崇尚这种求真务实的为人处世态度。这种根植于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务实精神,不仅体现在客家人的现实生活中,而且还牢固地植根于客家人的深层意识之内。
第三、反本追远的气质
客家人有强烈的祖先崇拜意识。这种由反本追祖而产生的浓厚的历史意识,使客家地区的各种文化事象,无不带有古风和古意。有人把神州赤县各具地域特色的文化作了比较,并生动地描述:比起吴越文化的新潮、中原文化的沉勇、荆湘文化的神秘来,客家文化执著的是一种民族历史的深沉和凝重。它没有吴越的灵秀,没有中原的雄浑,也没有荆楚的浪漫,但却熔铸了民族文化的历史纵深感,凝炼了民族历史遗产的博大气派和精深气质。
浸染“乡土情结”的客家文化
“乡土情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特征之一,更是客家传统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
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在农业社会里,人们世世代代生活在同一块土地上。生于斯长于斯的人,对自己的乡土有无限的眷恋之情。不少客家人,远离乡土数十载,尽管儿时生活是那么贫困,但对故土的思念又是那么甜蜜。乡土情结,灌注在中华传统文化之中;渗透在客家文化之中。
迁徙,背井离乡,翻山越岭,漂洋过海,念念不忘的是故乡的土地和亲人。客家人一次又一次的辗转迁徙是被迫的,被迫离开家乡、失去家乡故土的人,怎能不更懂得家乡故土的可爱呢?怎能不更珍惜乡土情谊呢?
反映乡土情调的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在客家传统文化中,反映乡土情调的莫过于客家山歌。俗语云,“客家山歌特出名”、“客家山歌松口(地名,谐“从口”)出。”这种带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民歌使人顿生思乡怀乡之情,在中国民歌中独树一帜。客家山歌是中华民族民间文学百花园中一朵色彩艳丽的奇葩,也是东方诗歌大园里出类拔萃的妙诗。客家山歌是客家地区民间文学的瑰宝。它直接从人民群众中产生,尽情抒写客家人的生产与生活、欢乐与忧愁,情深景真,质朴优美,为人民群众所喜爱。千百年来,客家山歌广泛而持久地在客家人聚居地流传,魅力常在,青春永葆,表现出强大的艺术生命力。除了客家山歌外,还有广东汉剧、采茶戏、花朝戏、提线木偶戏和山歌剧等地方戏剧。这些地方戏剧,除汉剧外,都用客家方言演唱,曲调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在客家传统文化中,流传最广,浅显易懂,客味特浓的是民间谚语。尤其是那些怀乡思亲的谚语,更让人铭刻在心。如:“命长不怕家乡远”、“在家千日好,出门半朝难”、“树高千丈,叶落归根”、“在家不会迎宾客,出门方知少主人”、“只要人情好,食蕃薯汤也甘甜”……具有乡土气息的民间雕刻、绘画、民间工艺品和风味小吃,都浸染着浓浓的乡土情谊。
客家人!你无论从中原迁徙到东南阴霾不开的蛮荒之地,还是从故土迁徙到异邦的荆天棘地,你总是那么昂扬奋发,那么坚忍不拔,你的心中写着“成功”两个大字,你的心中找不到“失败”两字的影子。客家人,你究竟为什么这样犹如钢铁般坚强?这是因为你的心里怀着一块采自中原地层深处的传统文化的黑煤块——燃烧着人文理想的冲天烈焰——照亮了所有客家儿女前行的路。这冲天烈焰散发出来的热力,使神州大地温暖如春,使五洲四海温暖如春。是的,客家人是春天的使者,客家人无论走到什么地方,都能开僻出崭新的春天来。
客家文化是古老汉族文化老树上绽出的新枝,在这郁郁葱葱的新枝上,已经挂满了色彩斑斓的果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