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儿童诗歌

中国现代儿童诗歌,第1张

乡愁——余光中的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啊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作者简介

余光中(1928—),福建永春人,中国台湾当代著名诗人。出生在中国传统的重阳节,父亲是一名国民党政府官员。抗战期间,举家搬到重庆。1947年诗人同时考取北京大学和金陵大学,由于不想离开母亲,诗人选择了后者。1949年转入厦门大学。1950年随全家前往台湾。1951年,诗人得到梁实秋的指点。1952年诗人从台大毕业,出版其第一部诗集《舟子的悲歌》,反响不大。次年,进部队担任编译官。1956年,诗人退役,开始在一些学校教书,同时主编《蓝星》等文学杂志;同年9月诗人与表妹范我存结婚。1958年、1966年,诗人两次前往美国。1974年,诗人前往香港教书,1981年和黄药眠、辛笛等诗人会晤,相互间作了亲切的交流。1992年,他终于盼到了他日思夜想的一天,他与妻子一道,回到家乡故土。诗人的作品除上面提到的外,还有《蓝色的羽毛》、《白玉苦瓜》、《隔水观音》及散文集《逍遥游》等。

名作赏析

乡愁,在中国的诗歌史上是成千上万首诗表现的主题。然而,将之作为一个长期写作的主题,在中国文学史上,余光中恐怕还是第一人。在他众多写乡愁的诗中,《乡愁》一诗毫无疑问是流传最广、最为委婉动人的一首。

那一寸见方的邮票承载了诗人小时候的依恋,在互通音讯中诗人获得了母亲的安慰。一张窄窄的船票承载了诗人对爱人的相思和依偎;在来来往往中,诗人填补了感情的缺口,其中滋味自在不言中。一黄土割断了诗人和母亲的相见。诗人的心归往何处?那乡愁竟是不能圆的梦了!“这头”和“那头”终于走向了沉重的分离,诗人的心一下子沉入了深深的黑暗里。

诗人在这强烈的情感中转入对现在的叙述。现在,那湾浅浅的海峡,竟成了一个古老民族的深深伤痕,也是诗人心中的伤痕,是和诗人一样的千千万万中华子孙的伤痕。诗的意境在这里突然得到了升华。那乡愁已不仅仅是诗人心中的相思和苦闷,它还是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相思和苦闷。诗歌由此具有了一种深层的象征意义。那母亲难道不是祖国的象征?那情人难道不是诗人的自喻?

诗人在大千世界之中,精练地提取了几个单纯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意象和“这”、“那”简单的词融合在一起,将彼此隔离的人、物、时间和空间紧紧联系在一起,若有若无的距离和联系,给那些整日在相思、别离和相聚间奔波的人们一种强烈的共鸣,给人们一种难以言表的哀愁和欢欣。正如诗人所言:“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诗歌以时间的次序为经,以两地的距离为纬,在平铺直叙中自有一种动人心魄的魅力,引起人们无限的哀愁,无尽的相思。

诗歌在艺术上呈现出结构上的整饰美和韵律上的音乐美:在均匀、整齐的句式中追求一种活泼、生机勃勃的表现形式;在恰当的意象组合中完美地运用了词语的音韵,使诗歌具有一种音乐般的节奏,回旋往复,一唱三叹。诗人就是用自己真实的感受,用音乐般的语言唱出了心中对祖国和祖先的深深眷恋之情。这种融合了中国传统审美特征的现代诗风在台湾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可以说,余光中的诗使得台湾诗坛的现代诗臻于成熟。

余光中的《乡愁》

诗歌全文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诗歌评析

该诗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国的统一,又将乡愁描写的淋漓尽致阅读此诗,首先呈现给读者的是四幅鲜明而又具体的生活画面。第一小节:幼年求学,母子分离,借书信以慰别情;第二小节:成年后,告别新婚妻子,离乡背井,天各一方;第三小节:生离死别,母子不得相见;第四小节:同胞难得相聚,国家不能统一。同时,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浓郁而又强烈的感情,诗人的乡思之愁不是直白地说出来的,而是通过联想、想象,塑造了四幅生活艺术形象,使之呈现在读者眼前。作者把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眷念之情熔于一炉,表达出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广阔内容,使人感到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而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也因为结尾的感情的燃烧而更为撩人愁思了,正如诗人自己所说:“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白玉苦瓜》序)这样,诗人的《乡愁》是我国民族传统的乡愁诗在新的时代和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的变奏,具有以往的乡愁诗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 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

美点追踪

在意象的撷取和提炼上,这首诗具有单纯而丰富之美。乡愁,本来是大家所普遍体验却难以捕捉的情绪,如果找不到与之对应的独特的美的意象来表现,那将不是流于一般化的平庸,就是堕入抽象化的空泛。《乡愁》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它们是单纯的,所谓单纯,绝不是简单,而是明朗、集中、强烈,没有旁逸斜出意多文乱的芜蔓之感;它们又是丰富的,所谓丰富,也绝不是堆砌,而是含蓄。有张力,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在意象的组合方面,《乡愁》以时间的发展来综合意象,可称为意象递进。“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种表时间的时序像一条红线贯串全诗,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前面三节诗如同汹涌而进的波涛,到最后轰然而汇成了全诗的九级浪。

《乡愁》的形式美也令人瞩目。它的形式美一表现为结构美,一表现为音乐美。《乡愁》在结构上呈现出寓变化于传统的美。统一,就是相对地均衡、匀称;段式、句式比较整齐,段与段、句与句之间又比较和谐对称。变化,就是避免统一走向极端,而追逐那种活泼、流动而生机蓬勃之美。《乡愁》共四节。每节四行,节与节之间相当均衡对称,但是,诗人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从而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乡愁》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其中的“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里)头”的四次重复,加之四段中“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叠词运用,使得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而“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的数量词的运用,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语言的功力,也加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

《乡愁》,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的恋歌。

写作背景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10岁的余光中随父母辗转于上海、重庆等地。

22岁那年,余光中随家人来到台湾,并考取了台湾大学外文系。

虽然专业是外文,余光中却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浓厚的兴趣。他在诗歌、散文、评论、翻译都有大量著述,而其中成就最杰出的,当属诗歌。人们评论,他的诗题材广泛,风格屡变,技巧多姿,融汇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笔法。因此,他被誉为台湾现代派“十大诗人”之一。

1971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赋诗一首。写完后,诗人热泪盈眶,沉吟良久。这,就是后来被海外游子不断传唱的《乡愁》

作者简介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生于江苏南京,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 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 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诗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任台 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 余光中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诗人,他变化的轨迹基本上可以说是台湾整个 诗坛三十多年来的一个走向,即先西化后回归。在台湾早期的诗歌论战和70 年代中期的乡土文学论战中,余光中的诗论和作品都相当强烈地显示了主张 西化、无视读者和脱离现实的倾向。如他自己所述,“少年时代,笔尖所染, 不是希顿克灵的余波,便是泰晤士的河水。所酿业无非一八四二年的葡萄酒。” 80年代后,他开始认识到自己民族居住的地方对创作的重要性,把诗笔“伸 回那块大陆“,写了许多动情的乡愁诗,对乡土文学的态度也由反对变为亲 切,显示了由西方回归东方的明显轨迹,因而被台湾诗坛称为“回头浪子”。 从诗歌艺术上看,余光中是个“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诗人“。他的作品风格极 不统一,一般来说,他的诗风是因题材而异的。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一般 都显得壮阔铿锵,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绵。著有 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钟乳石》,《万圣节》、《白玉苦瓜》等十余种。

阅读问题(余光中《乡愁》)

1、作者把无形的乡愁比喻化为四种事物,可见作者愁思之重小时候,作者将乡愁寄托在给家人的书信里,所以将乡愁比喻为邮票;长大后,作者和家人分居两地,很难与家人相见,于是将乡愁寄托在回家的船上,所以把乡愁比喻为船票;后来,母亲去世,作者与母亲再也不能见面,于是作者就将愁绪比喻为坟墓;现在,由于人为的原因,海峡两岸的同胞不能团聚,作者将自己的乡愁比喻为台湾海峡,表达了他期盼祖国大同的强烈愿望。

2、结构方面:本诗分四个小节,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将乡愁依次比喻为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结构严谨,很好的表达了本诗的中心

3、表达情感:十分浓厚,从四个意象来借物抒情,更好地体现出了诗人的乡愁。

[编辑本段]席慕蓉的《乡愁》

诗歌全文

乡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枝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诗歌赏析

对故土的眷恋可以说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远离故乡的游子、漂泊者、流浪汉,即使在耄耋之年,也希望能叶落归根。

席慕蓉将这份乡愁用简短的七行三节诗进行概括:第一节写乡音的清新缭绕,笛声“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试想一年四季又有几个晚上没有月光啊,这就隐隐喻出游子无时无刻不在怀恋故乡。第二节写乡情的怅惘,对故乡的怀念渐渐遥远,时间的推移摇落了故乡的轮廓,仅剩一种模糊不清的怅惘,如雾里别离,浓似血却又隔着一层迷蒙的云雾。用雾里的挥手别离来比喻对故乡的模糊而怅惘的印记,是用一种可观可感的具象来描述抽象的主观感受,可谓生动形象、贴切自然。第三层写乡愁的永恒。是从上两层的乡音缭绕和乡情缠绵过渡而来,这在形式上极具新颖意味。层次的渐递使主题由模糊逐渐鲜明。诗人用没有车轮的树永驻游子心中“永不老去”的形象比喻抒发了深似海洋的愁绪和怀恋、怅惘的情感。

情感抒发与意象选择的融合,使整首诗的意境深邃悠远。比喻的贴切自然、语言的朴素优美更使整首诗具有牧歌式的情调。

作者简介

席慕蓉(1943-),著名诗人、散文家、画家,祖籍内蒙古察哈尔盟明安旗。出版的诗集有《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时光九篇》、《边缘光影》、《迷途诗册》、《我折叠着我的爱》等。新作《席慕蓉和她的内蒙古》用优美的文字和亲手拍摄的照片,记录了席慕蓉自1989年与"原乡"邂逅后,17年来追寻游牧文化的历程。

生于四川,幼年在香港度过,成长于台湾。于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后,赴欧深造。一九九六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

曾在国内外个展多次,曾获比利时皇家金牌奖、布鲁塞尔市政府金牌奖、欧洲美协两项铜牌奖、金鼎奖最佳作词及中兴文艺奖章新诗奖等。曾任台湾新竹师范学院教授多年,现为专业画家。

著作有诗集、散文集、画册及选本等五十余种,读者遍及海内外。近十年来,潜心探索蒙古文化,以原乡为创作主题。2002年受聘为内蒙古大学名誉教授。

[编辑本段]三毛的《乡愁》

全文

二十年前出国的时候,一个女友交在我手中三只扎成一团的牛铃。在那个时代里,没有什么人看重乡土的东西。还记得,当年的台北也没有成衣卖。要衣服穿,就得去洋裁店。拿着剪好的料子,坐在小板凳上翻那一本本美国杂志,看中了的款式,就请裁缝给做,而纽扣,也得自己去城里配。那是一个相当崇洋的时代,也因为,那时台湾有的东西不多。当我接过照片左方的那一串牛铃时,问女友哪里弄来的,她说是乡下拿来的东西,要我带着它走。摇摇那串铃,它们响得并不清脆,好似有什么东西卡在喉咙里似的,一碰它们,就咯咯的响上那么一会儿。

将这串东西当成了一把故乡的泥土,它也许不够芳香也不够肥沃,可是有,总比没有好。就把它带了许多年,搁在箱子里,没怎么特别理会它。

等我到了沙漠的时候,丈夫发觉了这串铃,拿在手中把玩了很久,我看他好似很喜欢这串东西的造形,将这三个铃,穿在钥匙圈上,从此一直跟住了他。

以后我们家中有过风铃和竹条铃,都只挂了一阵就取下来了。居住的地区一向风大,那些铃啊,不停的乱响,听着只觉吵闹不如没风的地方,偶尔有风吹来,细细碎碎的洒下一些音符,那种偶尔才得的喜悦,是不同凡响的。

以后又买过成串成串的西班牙铃铛。它们发出的声音更不好,比咳嗽还要难听,就只有挂着当装饰,并不去听它们。一次我们住在西非尼日利亚,在那物质上吃苦,精神上亦极苦的日子里,简直找不到任何使人快乐的力量。当时,丈夫日也做、夜也做,公司偏偏赖帐不给,我看在眼里心疼极了,心疼丈夫,反面歇斯底里的找他吵架。那一阵,两个人吵了又好,好了又吵,最后常常抱头痛哭,不知前途在哪里,而经济情况一日坏似一日,那个该下地狱去的公司,就是硬吃人薪水还扣了护照。

这个故事,写在一篇叫做《五月花》的中篇小说中去,好像集在《温柔的夜》这本书里,在此不再重复了。就在那样沮丧的心情下,有一天丈夫回来,给了我照片右方那两只好似长着爪子一样的铃。我坐在帐子里,接过这双铃,也不想去摇它们,只是漠漠然。

丈夫对我说:“听听它们有多好,你听——。”接着他把铃铛轻轻一摇。那一声微小的铃声,好似一阵微风细雨吹拂过干裂的大地,一丝又一丝余音,绕着心房打转。方要没了,丈夫又轻轻一晃,那是今生没有听过的一种清脆入谷的神音,听着、听着,心里积压了很久的郁闷这才变做一片湖水,将胸口那堵住的墙给化了。

这两只铃铛,是丈夫在工地里向一个尼日利亚工人换来的,用一把牛骨柄的刀。

丈夫没有什么东西,除了那把不离身的刀子。唯一心爱的宝贝,为了使妻子快乐,换取了那副铃。那是一把好刀,那是两只天下最神秘的铜铃。

有一年,我回台湾来教书,一个学生拿了一大把铜铃来叫我挑。我微笑着一个一个试,最后挑了一只相当不错的。之后,把那两只奈及利亚的铜铃和这一只中国铃,用红线穿在一起。每当深夜回家的时候,门一开就会轻轻碰到它们。我的家,虽然归去时没有灯火迎接,却有了声音,而那声音里,唱的是:“我爱着你。”

至于左边那一串被女友当成乡愁给我的三个铜铃,而今的土产、礼品店,正有大批新新的在卖。而我的乡愁,经过了万水千山之后,却觉得,它们来自四面八方,那份沧桑,能不能只用这片脚踏的泥土就可以弥补,倒是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敖红亮的《乡愁》

思念家乡的泪珠

滴落在雨天的屋檐下

碗里

饭里

咽进肚里

让思乡者倾醉

醉在梦里

梦在乡里

是一只芦苇笛

鸣在乡思者的心窝里

2002-9-20

2008年9月13日发表于《白城日报》

2009年入选《民族诗刊·夏季卷》、《黄河诗报2009年中国当代诗群(派)大展1978—2008》

以简洁洗练的语言,描述出乡愁的美丽与魅力,深入到读者的心灵,深深地共鸣。——李锦恒《文化在线》编辑

自己我点评:到不了的地方是远方,回不去的是故乡。思念家乡的情感统治着游子的白天黑夜——这是一种情感的回归,心灵的期盼。

作者简介

敖红亮(蒙文名:敖乌兰格日乐),男,蒙古族,大学文化。80后生于吉林镇赉。曾任《今生我在原创文学》主编、《江山文学网——江山诗风》评论组组长。中国作家网络联会会员、白城市作家协会会员、白城市诗词楹联家协会会员、自由撰稿人。诗观:当代诗歌之所以没落是因其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以二、三十年代到七、八十年代为例。

要写一些能推动社会的诗歌,来复兴诗歌之风!

愧承编辑抬爱散文、诗歌、小小说和短篇小说见诸《山西文学》、《延安文学》、《拉萨晚报》、《明天诗刊》、《黄河诗报》、《∏°诗刊》、《哈达诗刊》、《中原诗刊》、《白城日报》、《绿野》、《鹤苑》等。03年在《绿野》季刊上发表处男诗。04年获得《中外少年》杂志举办的都市文学优奖。2008年入选《中国当代网络诗歌年选》、 《中国当代网络年度优秀诗选》(2008卷)

,2009年入选《中国网络诗歌史编》、《黄河诗报2009年中国当代诗群(派)大展1978—2008》、《古榆岁月》、《民族诗刊·夏季卷》等多种选本。

一、独孤月对于马蓝星是一个救赎。因为独孤月滞留月球,马蓝星一直认为这是自己的罪过,是马蓝星选择了忽视独孤月让他留在月球上等死,如果不是独孤月侥幸存活,地球也被轰了进入紧急状态,那马蓝星至少在道德上是有巨大亏欠的。想想看,独孤月的全球直播也是马蓝星提出来的。独孤月只要是活着,对于马蓝星来讲就是一种安慰,她可以安慰自己,独孤月在发挥更大的价值,有着更大的意义,他过得很好,是人类的希望等等,并且暂时地忘记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自己的犯罪而引发的。人们固然可以认为,马蓝星作为队长,抛弃独孤月是迫不得已,但人总是骗不了自己的。

二、你很难说清是在哪一刻他们相爱的,也很难说清他们的感情到底有多深,他们本身对于爱情也更加不可能有什么深刻的理解。爱情只是话剧中一个剧情角色转换的由头罢了。独行月球里面对于马蓝星的剧情设计的非常少,也很不走心。导致了地球上的马蓝星反倒成了月球上那个抱枕的投影。就其实我们真的带入到自己来看,你的一个同事爱慕你,给人的感觉并不是那么的有震撼力,大可不至于让人一下子就爱上。

三、这并不取决于马蓝星有多爱独孤月,而只取决于真实的马蓝星有多爱她自己,多爱她自己的羽毛。恰恰与结局的温馨相反,独孤月的死真正让马蓝星永无宁日。就好像真正让耶稣成为耶稣的是犹大一样,真正塑造英雄的恰是叛徒。独孤月成为了英雄,他所闪耀的每一次光辉,都在轰击着马蓝星,提醒她的无能和罪愆。每一次独孤月鼓舞全世界的人,背后就是马蓝星对全世界的人撒一次谎。她能理解独孤月的反向思维和超越常人的智慧,能理解他的勇气和为全人类的牺牲,能理解他不抛弃不放弃哪怕是陪伴自己的袋鼠。马蓝星呢?她抛弃了一个充满才华的工程师,一个充满生活智慧和勇气的斗士,而且是在明明已经看到他即将到达的前提下。

四、马蓝星过往的才华,勇气和牺牲,在更宏大的才华、勇气和牺牲面前更显得渺小和一文不值,正是独孤月的死亡,将马蓝星定罪。所以最后马蓝星选择了继续太空事业,继续去冒险,去为了人类的宏大叙事献出渺小的自我。这不是什么为谁而守寡,只不过是在道德天平上徒劳地给自己加码,妄图寻找一些平衡罢了。诚然,有些人生性残忍,对于杀人不以为意。谁叫马蓝星,是我们千挑万选的队长呢。叫一个时常对其他人背负责任的人放弃良知,无异于宣判社会性的死亡。

《独行月球》的最后,马蓝星爱上了独孤月。开始肯定是没有的,她根本对独孤月没有印象。最多是愧疚,没有带上他离开月球,但当时起飞自在眉睫,不能因为独孤月一个人而耽误大部队撤离。随着剧情的深入,独孤月不断努力实现自救,他的坚强与乐观打动了马蓝星。尤其是那一次袋鼠拉车的创意,聪明容智且无畏的独孤月,在此时应该已经走入了马蓝星的心里。

五、最后,独孤月主动承担撞毁T+的任务,这时候的马蓝星已经爱上了这个勇敢的独孤月。估计独孤月最后唱的那首《回家的路》,已经深深印入马蓝星的脑海。片尾表现得很清楚,当马蓝星重返月球之时,她眼前就是独孤月的身影。这里不仅有怀念之情,也有对他的深深爱意。她回来了,但是他不在了,他永远活在她的心里。可以说,《独行月球》描绘了一段非常美丽的爱情。离月时的故意抛弃是迫不得已,马蓝星心里应该也没有太大波动。再不走就全不用走了,我尽力等了,是你自己傻了吧哪没上来的。

所以落下独孤月这个事,她回来也什么都没说,在她概念里他应该是死定了,而且是死的活该。直到开了摄像头,她才出来说“落下人是我的错”,这是纯纯的场面话,也没有提出她发现独孤月开车的事,所以更像是“老子点背,被发现多少就认多少吧。在“救不救”这个事上,马蓝星的态度是“拿啥救?你去啊?这种哈声拒绝态度,而不是“想救也没办法啊,能力和物资有限”的愧惜态度,可见她是不想救的。直到后面独孤月启动回家计划之前,马蓝星心里都是极为瞧不上这个二臂的。在逆行月球和袋鼠拉车两件事上,独孤月突然展现了惊人的创造力和执行力,马蓝星才开始对这个人给予了肯定,认为他是个优秀人才了。

不过也只限于欣赏,而不是男女情感。后来双向沟通后,马蓝星主动说出“离月时其实我看着你了”,这个态度也不像是表达歉意,更像是给独孤月泼冷水给他降降温,说完后发现独孤月还是没有冷静的意思,就直接“晚安”走了。如果是道歉的话,应该有自责和抱歉这样的话,都没有,就是简单的把“我间接的杀过你”这个事实说出来而已。

在按炸弹时的犹豫这个事,其实不妨换个角度。如果独孤月拒绝去炸派+,那么众人对他的态度将如何?马蓝星和局长及更高层,会不会逼他去?独孤月一人命,换全球幸存者10%的命及地球十年八年的提早出世,这个决定对地球上的人来说应该不难做。既然独孤月自己同意了,不用其他人做坏人,那他就是人类的救世主,纯之又纯的人类英雄,舍不得英雄死,虽犹但炸。最后重返目球,对他也更多的是英雄的缅怀罢了,我不认为马蓝星爱上

功放板坏了,应该是里边的某个电容坏了,拆卡看看是不是有个电容“肚子大大的” 就是那个“大肚子”坏了,换一个标识和它一样的就可以了(最好选好牌子,要不就对比起你的音箱了)!

如果没猜错的话应该是在开关电源部分的电容坏了!(猜的)

电视剧:《百里香煎鱼》饰街头音乐表演家(1998,公视单元剧)

 《Jay的音乐爱情故事》饰 周杰伦(2000周日偶像剧)

 《开不了口》偶像剧 饰 周杰伦(2001)

  《蓝星》饰歌手(客串)(2001)

  《八度空间-爱情的罪》饰 周杰伦(2002)

  《熊猫人》饰 李奥探长(2009)

**:《寻找周杰伦》饰 周杰伦 (2003,线索人物 客串演出)

  《头文字D》饰 藤原拓海(2005,男主角,合作演员:黄秋生、陈冠希、余文乐、陈小春、铃木杏)

 《满城尽带黄金甲》饰 元杰(2006,男二号,合作演员:周润发、巩俐)

  《不能说的秘密》饰 叶湘伦(2007,**导演处女作、男主角,合作演员:桂纶镁、黄秋生、曾恺玹)

  《自行我路》饰 保险员阿伦(运动/百事励志**,男配角,导演:杜琪峰, 合作演员:古天乐、吴建豪)

 《大灌篮》(港台片名《功夫灌篮》)饰 方世杰(2008,男主角,合作演员:曾志伟、蔡卓妍、陈柏霖、陈楚河)

《刺陵》饰乔飞(2009年12月9日,男主角,合作演员:林志玲、陈道明、曾志伟、苗圃)

《苏乞儿》饰武神 (2010年2月9日,男配角,合作演员:赵文卓、杨紫琼、周迅)

 《青蜂侠》饰加藤(2011年2月8日,男二号,合作演员:塞斯·罗根,卡梅隆·迪亚茨)

  《逆战》 (预计2011年圣诞节期间上映,合作演员:谢霆锋,白冰)

说实话是我在网上查的,但看在辛苦搬运的份上,望采纳~~~~

《独行月球》值得看。

  人类为抵御小行星的撞击,拯救地球,在月球部署了月盾计划。陨石提前来袭,全员紧急撤离时,维修工独孤月(沈腾 饰)因为意外,错过了领队马蓝星(马丽 饰)的撤离通知,一个人落在了月球。不料月盾计划失败,独孤月成为了“宇宙最后的人类”,开始了他在月球上破罐子破摔的生活……

《独行月球》百度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1234      

此在的揭示与诗意的栖居

——蓝星儿诗歌新作《幻象》赏析

文:曾瀑

存在主义先驱克尔凯郭尔认为,个体主观体验的存在是世界的本质与本源,个体的连续的主观体验,是人的基本生存状况。存在的意义是领悟着的人的存在。孤独的个体在内在性中才能体验到自己真正的生存。只有个体处于极境中,才能在主体性中反观自己,从而作出正确的选择,实现真正的自我与精神自由。

诗歌作为一种本质性的语言,其基本功能在于“命名”。正是因为这种“命名”,才赋予事物以存在的意义,使存在从语言中显现出来,诗人才得以用生命内化客观现实,用语言外化内在世界。诗歌是存在自身打开、显现的一个过程。“命名”是一种“召唤”,它让隐匿不现的事物走到澄明的朗照之中,让生命瞬间获得形式,获得诗意的倾听与安顿,让诗人从躁动、喧嚣不已的现实中唤出幻境和梦。

蓝星儿的诗歌新作《幻象》,仿佛将各种神奇、美好事物集于自身周围的咒语,一开头,便在暮色中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奇异而又诡秘的幻象:“它高大粗壮,类似直立的黑熊/当暮色躬下身,它哗哗地颤动/就像接受一场洗礼。”也许有人会问:这个突兀的“它”到底是何物?究竟是植物,还是动物?抑或是纯粹的幻象?其实,提出这样的问题毫无意义。诗歌语言与科学语言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具有“伪陈述”的性质。由于诗歌的命名功能,世界便成为诗人自我的表象,事物因此而获得意义,获得生命,获得灵魂。语言的诗性功能越强,它就越少指向外在的现实环境,越明显地偏离语言的实用目的而指向语言自身。瑞恰兹认为,一首诗歌只要总的效果是统一的,前后连贯,具有“内在必然性”,符合本身的逻辑,使读者感到合情合理,它就具有艺术上的真实性,并形成一个独立自足的世界。《幻象》为我们所呈现的,正是这样一个世界。

这首诗所表现的,是一个“心灵事件”,是生命展开的一个片断、过程。“它”这个浮雕般凸显的超验意象的出场和亮相,让我们感觉到诗人内心深处对某种崇高精神力量、不屈意志的憧憬与赞美,并由此奠定了全诗的情景语境和向上生长的格调。当文本内在的情景语境与植根于民族集体无意识及悠久历史背景的外在文化语境相结合,诗歌便因此而获得了深度、广度和维度:“远方/有笛声把古庙送上山岗,有/前朝的风,唤醒时间和真理/穿过浮尘的人不断返身,挥手/仿佛一切在虚无之中,又在虚无之外”。天籁般远远传来的笛声,将人置身于一种“鸟鸣山更幽”的境界之中。黄昏是那么的宁静,这样的氛围最适合精神的远游。当悠扬的笛声牵引着我们的心缓缓移动,一步步爬上山岗,一座掩映在苍松翠柏中的古刹隐约映入眼帘。晚风轻拂,仿佛从历史深处徐徐吹来,唤醒了沉睡的记忆,脑海中又浮现出过去的美好时光和梦想。就连行色匆匆地穿越浮尘的人,也不时地返身,挥手,流连忘返,去意徊徨,去留之间,一片虚无。一种静穆幽远的空茫感、沧桑感油然而生。

一个进取的灵魂,决不会沉湎于过去而不能自拔。当诗人在久久的回首中转过身来,眼前的景象也竟然是这么美好:“夜莺用歌声灌醉书生,被切割的/暮色,如同少女的心事,忽明忽暗/溪水旁,柳叶一遍遍模拟柔情。”正是这似水柔情,让那些躁动不安、“游移不定的人”驻足、沉静、陶醉、忘我,“趁月光暗下时/用夜色把自己涂抹干净”。那透着古风韵味的灯烛、纸砚,羞涩的身影及絮语,象征着情感和艺术的双重回归。 “木鱼声声,弥漫星空”,此情此景,是何等的岑寂虚静,空旷渺远,然而,当我们沉浸在这梦幻般的境界中时,诗的结尾却剑走偏锋,一笔宕开:“而此时,在时间无法破解的幻象中/轮回的碎片,正从光影无形的/掌纹里,纷纷坠落夜的悬崖。”这强大的“幻象”,连时间都无法破解,显示出了某种必然性,并使得象征着反价值元素的“碎片”纷纷坠落悬崖,再次沦为更碎的“碎片”。这一出人意料的戏剧性结局,将整个“心灵事件”推向高潮。“碎片”轮回企图的陡然落败,起到一锤定音的效果,大地由此变得更加和谐和安宁。

海德格尔说:“人,要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里的所说的诗意,即生命的本真状态,也就是生存可能性的无蔽展开,在群体压力和趋同心理下,保持自身的“基因”,体现自身的个性,维护自我,拒绝异化。无论现实有多么阴暗,多么丑陋,多么荒谬,真正的诗人,心中总是保持着一分与生俱来的本真。本真的天性,往往表现为对神性的渴求,这种渴求,富有象征性意味地道出了人存在的本质。诗人总是以言说神性的方式言说存在,以追求神性、歌吟神性的方式确定人的本真存在。

星儿的《幻象》,就是这样一首有着神性特质的诗作。诗中出现的“古庙”、“木鱼”、“掌纹”、“轮回”、“虚无”和“洗礼”等意象或语象,在民族的历史语境下,都是一些特殊的文化符号,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和形而上的意味。当代人的一大精神危机,就是主体存在感的解构和消失。当我们读到“当暮色躬身下来,它哗哗地颤动/就像接受一场洗礼”这样的诗句时,即刻便感受到了诗歌圣洁的力量及其内蕴的自我鉴照之力,看到了一种重返乌托邦式的精神回归、救赎与新生;读到“有笛声把古庙送上山岗”、“木鱼声声,弥漫星空”这样的诗句时,会感到一种灵魂的超拔和升华;读到“前朝的风,唤醒时间和真理”、“仿佛一切在虚无之中,又在虚无之外”这样的诗句时,会感觉到诗人对永恒真理、绝对精神及终极价值的向往、思索和追求。

“写诗即发现”。这种发现,就是对深藏在万物中的神性的发现,对隐匿的存在之真的发现。因此,当“诗意适宜地出现时,那么人将人性地栖居于此大地之上。”

附原诗:

幻象

它高大粗壮,类似直立的黑熊

当暮色躬下身,它哗哗地颤动

蓝星学院 Lancing College是一所优秀的独立和寄宿制的男女合校。学校不仅学业成绩在全英名列前茅,校园环境优美,课外活动丰富,能为学生提供各种自我增值的机会。该校始建于1848年,位于South Downs支脉,南临大海,北倚Weald。布莱顿附近,离伦敦约一小时车程。学校占地550英亩(约为222万平方米),其中包括占地40英亩的(约为16万平方米)学校农场。主楼气势宏伟,大气。近年来,新建了图书馆、技术中心和舞蹈室。对之前的各种实验室也在逐渐进行整修和翻新,力求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学校拥有一批教学严谨、经验丰富的老师,师生比例为1:8。学校会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兴趣,因材施教。2011年英国私立中学A-LEVEL考试成绩学校排名,Lancing College位于第149位,其ab率为8056%。

 食宿情况

 学校设有9幢学生宿舍,其中4幢为女生宿舍,5幢为男生宿舍。几个人共用寝室。11年级和12,13年级的学生可单独拥有学习房间。每幢宿舍楼里都有公用房间,配备电视机、网络,VIDEO等等。每幢宿舍楼都有专人负责管理,致力于为所有的学生提供一个优良的住宿和生活环境。宿舍楼在课外也组织多项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联系和增加沟通。

 学校餐厅为所有学生提供美味可口的饭菜,有各种撒拉和蔬菜可供选择,确保营养均衡,学校还提供各种点心和小吃,以及下午茶。

 医疗服务

 学校有设备齐全的医疗中心,所有新的寄宿学生都将在医疗中心进行登记。以便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对学生的健康情况进行跟踪管理。学校还开设医疗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健康饮食、个人锻炼和保持身形的重要性。

 日常安排

 学校每个星期要上5天半的课。周末为寄宿学生安排各种活动和节目,确保学生周末生活的丰富多彩和充实。

 学校在每个学期的开始和结束时间,都会安排接机和送到机场的服务。

 课外活动

 除了各种运动类的课外活动外,学校还提供其他多种课外活动,如游泳、高尔夫、舞蹈、艺术、音乐、戏剧、拳击、空手道、攀岩、钓鱼、冲浪、烹调、天文等等。

 社区服务

 每个星期三下午,学校都将组织学生参见社区服务。为老人院、孤儿院或其他有需要的人提供义务服务。社区服务的目的旨在增强学生周围事物的爱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品德。

 学校农场

 蓝星学院拥有一个占地40多英亩的农场。农场内有各种羊、猪、家禽等可供学生圈养。对主修生物、地理和商业学习的学生尤为重要。有助于学生实地了解各种农作物和动物的生长和繁殖情况。农场每天都对学生开放,让学生在上课之余,有机会接触大自然,呼吸新鲜空气。

 全国总成绩排名前30名

 学业成绩的排名仅能部分说明学校的成功,泰晤士报2007年8月25日所列出的全英1000所学校的综合排名中,蓝星学校位列第27位,是Sussex唯一的一所排名前30的学校,也是Sussex唯一的一所排名前125名的独立寄宿制学校。全国范围内,仅有3所独立寄宿制的学校排在蓝星之前。该排名也显示出,蓝星学院的A-Level学生所获的A等百分比也位居Sussex之首。学校每年均有百分十几的学生考入牛津剑桥大学。

 金融时报于2007年8月25/26所列出的顶级班级中,蓝星学院位列第15位。是唯一一所出现在该排名中的Sussex学校,其名次高于其他所有的独立寄宿制学校。

 过去3年内,蓝星学院A-Level的平均A+B成绩比例为8307%,平均排名名次为92名,位居Sussex所有学校之首。蓝星同时也是唯一一所在过去4年内,A+B成绩比例超过80%的Sussex学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77620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