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称谓词

什么是称谓词,第1张

     称谓词,读音为chēng wèi cí ,选择颇费斟酌可以定义为“称谓困境”。它不是一个简单的 形式问

称呼总是蕴涵着一定的社会文化内涵,反映着特定交际语境中的人际关系。中国文化的封闭性和尊卑有序的文化心理 定势,使汉语传统称谓词具有森严的等级特性。对人的称谓原则是一种“贵贱有等,长幼有 差,贫富轻重皆有称也”的等级原则。同时,讲究情感也是中国文化的特色儒家义理的核 心是情感和理性。由于等级文化和情感文化力量的冲击,使得现代汉语的称谓轨迹变得复杂起来,变得游移不定让人难以把握。称谓词是指用来称呼别人和自己的词语·本文认为,英汉称谓词具有七种意义,即概念意义、内涵意义、指称意义、社会意义、情感意义、风格意义、修辞意义·称谓词不是简单的、无生命的符号,而是社会文化、主体的思想感情的载体,因此,在跨语言文化交际中,要特别注意称谓词的运用· 题, 而是新旧文化观念和新旧人际关系的对立冲突在称谓词上的反映。

海德格尔(1889年—1976年),20世纪德国著名哲学家,存在主义创始人,他提出的“诗意栖居”说法流传甚广。海德格尔思想艰深难懂,普通读者不容易接受。对中国读者而言,除了跨语言翻译问题外,主要是他的思想方式比较特殊,和西方传统思想差异较大。在西方思想史上,海德格尔地位特殊,影响非同小可。

一,他第一次提出对“无”的思考,这一点类似于中国的老子和庄子。二,他否定自苏格拉底、柏拉图以来的西方哲学思维,认为西方人早已忘记对“存在”问题的思考。三,他批判西方流行已久的“主客二分”哲学,把西方文化拉回到“生存主义”道路上,为西方哲学开辟出一个新方向。四,他的思想和尼采一样,具有复古主义色彩,批判西方现代性文明。

下面简论一下海德格尔的核心哲学——对“存在”问题的思考。

在当代汉语哲学中,“存在”(Sein)是个翻译词,相当于英语的“be”动词,既可翻译成“在”或“是”,又可翻译成“有”或”存在”。

例如,他是一个男孩(He is a boy);这里有一棵树(Here is a tree);那里有一张桌子(There is a desk);一个人正在那边(There is a man),等等。

海德格尔讨论的“存在”或“有”,看似简单明了,实则曲折深邃,含义深刻。

海德格尔的哲学疑问是:西方哲学为何起源于对“存在”的惊讶?借用刚才的例子说:他为什么“是”个男孩?这里为什么“有”一棵树?这里为何“有”一张桌子?

在一般人看来,海德格尔的问题莫名其妙,因为“有”或"存在"是个不言自明的事情!

或许有人说:这里有一棵树,这是明摆着的事,难道背后还有什么深层原因?

根据海德格尔思想,这棵树“在”这里肯定有“问题”,只是一般人不去思考而已。这是海氏“存在”论哲学的出发点。

换言之,海德格尔存在主义致力于探讨何为“存在”、何为“有”的问题,此问题含蓄隐秘,一般人不容易发现。但如果进入海德格尔思考问题的语境,人们就会逐渐领会海德格尔的良苦用心。有人说,哲学家总是喜欢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海德格尔哲学或许可作为一个例子。

什么是“有”或“存在”呢?海德格尔认为,这个提法本身就有问题:因为“有”或“存在”不是一个具体“东西”,“存在”不是“什么”,而是另有所指,这个另有所指便是:“存在”是一个动态“过程”。

海德格尔深入考察了“存在”论(Ontologia)“逻各斯”(Logos)“自然”(Nature)等词语的希腊词源,他认为“存在”既不是柏拉图的静态“理念”(Ideal),也不是亚里斯多德的固定“实体”(Subject),而是和“人”的生活有关的生命过程。

根据他的理解,“存在”不是静态之物,更不是和人无关,世上的“有”或“存在”始终和人有关,和人的生存、生活有关,和人的生命时间有关。这是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1927年)一书的研究主题。

在西方文化史上,“时间”问题历来被人重视,像希腊柏拉图、中世纪奥古斯丁、近代康德、牛顿、现代的爱因斯坦、霍金等,都曾专门思考过时间问题,即所谓的“时间之谜”。

在西方思想家眼里,时间有两种形式:一是客观的物理时间——机械钟表时间;二是生命感知时间——奥古斯丁提出的主观时间。牛顿的时间观属于绝对时间观(时间是衡量物体运动的尺度,永恒不变);爱因斯坦的时间观是相对时间观(时间和物体作用力及运动速度有关)。

海德格尔的时间观近于奥古斯丁思想,认为时间是人类生命的“内形式”,处于不断变化当中。这一点和近代康德有所不同。

康德认为,时间直观是人的“内感知”形式,具有固定结构——事件发生的前后“因果律”。康德的时间观具有主观的普遍性,属于认识论意义上的概念,而这一点刚好是海德格尔哲学的批判目标。

在确定好思考“存在”问题的方向和基础后,海德格尔从人的现实存在(此在)开始讨论“存在”的根源和意义:一个存在的东西为什么是“存在”的?

海德格尔提出的总原则是,人们遭遇一个东西的“存在”,首先和人的现实处境相关:“存在”不是孤立于人的抽象“对象”,不是像图画中的事物一样和人面面相对,而是人在画中,画中有人。

换句话说,一个存在的东西蕴含人的思想、情感、愿望、意志等主观因素,正是这些“属人”的因素才使得某一样东西“呈现”出来——“存在”是一个历史性的生成过程。

正因为先有了这个生成过程,某个东西或事件才出现在人们面前,成为人们的感知“对象”:如一个男孩在这里;一棵树在这里,等等。

海德格尔的表述很抽象,但符合生活常识,从一个隐秘层面揭示出事物“存在”的背景与前提——人的生活及思想情感。这是西方唯心主义哲学的历史传统。

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有一句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思想与之遥相呼应。

海德格尔的“存在”论虽带有唯心主义色彩,但思想方法却别有深意,给人许多启发。

举个例子,假如有一张桌子,在不同的人眼里,桌子的存在原因和意义是不一样的。

比如在一个高三学生眼里,桌子应该是他最熟悉、最亲近的伙伴了:桌子凝聚着他刻苦学习的汗水与辛劳,寄托着他考取大学的理想与渴望。这一桌子的“存在”意义和学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

假如还是同一张桌子,另一个学生把它当作吃饭的桌子,这一桌子的“存在”意义与前者又不一样了;因桌子已经失去刻苦学习的意义,只是一个普通餐桌而已。

这个例子说明,世界万事万物的意义和人的生存、生活有关,和人的思想情感、感知体验有关,这是存在主义哲学的人生启示(西方绝大多数重要哲学家大都为唯心主义者)。

关于“存在”的根源和意义,海德格尔认为,生活中某样东西或事件的存在意义源于人的现实生活(此在),其中包含当下、未来、历史三个维度。这是西方阐释学哲学的重要源头之一(另一源头是《圣经》神学)。

为了解释“存在”和“此在”(人的存在)的关系,海德格尔分析了梵高的名画《农鞋》。

根据海德格尔的分析,一个荷兰农妇所穿的破旧农鞋,其中隐含着“存在”意义的全部秘密。海德格尔用包含感情的话语,解读了农鞋的“存在”论意义。

他说:在这农鞋里,回响着大地无声的召唤,显示着大地对成熟谷物的馈赠,表征着大地在荒芜田野里朦胧的冬眠。这农鞋浸透着对面包的可靠性之无怨无悔的焦虑,以及那战胜了贫困的无言喜悦,隐含着分娩阵痛时的哆嗦,等等。(《艺术作品的本源》,1935年)。

通过人的“时间性存在”思考“存在'之谜,是海德格尔早期哲学的目标,但事与愿违,这条道路最后没有走通,只能半路放弃;所以那部著名的《存在与时间》终成未竟之作。从1934年开始,海德格尔开始转向语言论思想:通过语言思考“存在”之谜。

20世纪西方语言学转向是西方文化的重大事件,是继近代认识论哲学后又一次思想革命。希腊思想家探讨的问题是:这个世界由什么元素构成;近代认识论哲学探讨的问题是:人如何认识这个世界;现代语言论提出的问题是:人如何表达对世界的认识。

海德格尔通过语言思考“存在”之谜,是西方语言学转向的重要环节,至此,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思想又别开一途。

关于“存在”与语言的关系,海德格尔提出一个经典命题——语言是存在的家园。这句话含义深刻,不易理解,虽不合乎中国文化传统,却符合西方现代文化精神——语言本体论。

语言本体论是指把语言视为世界意义产生的文化根源,是万事万物得以敞开的前提条件。老子在《道德经》中曾说,语言具有命名的强大作用: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中国古代另有关于仓颉造字的传说:天雨粟夜鬼哭,这一说法也暗含类似思想。

和西方近代文化不同,中国传统文化历来轻视语言,像儒家《论语》《中庸》《易传》,老庄之道家哲学,对于语言皆持贬抑态度。

孔子于《论语》中说:辞,达而已矣;意思是说,语言把思想表达清楚就可以了(语言仅是工具)。孔子还说,巧言令色鲜矣仁,刚毅木讷近乎仁(孔子不喜花言巧语、表里不一之人)。

《易传》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故立言以尽象,立象以尽意(周易用卦象图形表达普遍抽象哲理)。老子也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庄子一样轻视语言,他用”得鱼忘筌'、"得兔忘蹄"的例子解释"言"、"意"关系。他说,圣人得意而忘言。

在20世纪40年代前,西方学界并未特别重视语言的作用,自存在主义、结构主义主义以后,语言学很快成为西方的显学。除了以罗素、维特根斯坦为代表的分析哲学外,另一语言学转向即以海德格尔、德里达、巴特等人为代表——语言本体论。

根据海德格尔观点,语言分两种,一是日常逻辑语言,二是文学诗意语言;其中,文学语言和“存在”的关系直接而密切。海德格尔用德国诗人柯尔德林的诗歌分析语言和“存在”的关联。

海德格尔认为,柯尔德林的文学诗句包含人的情感、想象、感知、体验以及事物的“形象”,诗歌语言可以敞开“存在”的意义:真理的“去蔽”(敞开事物的存在)。

比如“井”的符号,在日常语言中,“井”一词语一般指向抽象概念,没有具体特指;但在文学语言中,“井”一般指向具体可感的对象,特指某个形象化的感性之“井”——特殊之“井”(井的“存在”),或许还包含人的某种情感(德国卡西尔《语言与神话》)。

再如人们比较熟悉的“月亮”一词,在中国文学语言中,“月亮”一般不指抽象概念,而是感性符号,内含丰富的象征意义,如暗示人的相思之情、离情别绪、人生哲理或自然美景等。

如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两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其中,“月色”、“江水”、“花甸“一并描绘出迷离动人的自然美景。

北宋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这几句阐发了宇宙哲理。再者: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这几句表达了人生的豁达情怀。最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两句表达了作者的美好祝愿。

根据上述事例,可以说,海德格尔语言学“存在”论揭示了文学语言和”存在“的关系:文学语言是人类语言的“返祖”现象,这种语言不同于抽象化的概念语言,而是蕴含形象、感知、体验、情感等主观因素,文学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

用文学理论的话说,文学是人学,文学语言代表人类思想、情感的符号,和人的生命、生活息息相关。从此意义上说,文学语言是存在的家园。

综合海德格尔前后期思想,可以看出,海德格尔的思想方法属于西方式唯心主义,具有个人本位主义色彩:把单个的人视为主体,视为自由自在、具有创造精神的“此在”。这是海德格尔”存在”论思想的局限性,也是被后起的结构主义哲学超越的原因所在。

“主观性”是指语言的这样一种特性,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感情,“主观化”(subjectivisation)是指语言为表现这种主观性而采用相应的结构形式或经历相应的演变过程。重视这方面的研究跟近来语言学“人文主义”的复苏有关,特别是功能语言学、语用学、“认知语法”的兴起,使长期以来占主导地位的结构语言学和形式语言学所主张的“科学主义”受到挑战。文章首先对研究比较集中的三个方面作了介绍,即1)说话人的视角(perspective);2)说话人的情感(affect);3)说话人的认识(epistemic modality)。对“主观化”的研究有侧重历时相和侧重共时相两种取向,前者以ETraugott的“语法化”(Grammaticalisation)研究为代表,后者以RLangacker的“认知语法”为代表。本文对这两种取向的差异和相通之处作了介绍。 一、什么是“主观性”和“主观化”? “主观性”(subjectivity)是指语言的这样一种特性,即在话语中多多少少总是含有说话人“自我”的表现成分。也就是说,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感情,从而在话语中留下自我的印记。(参看Lyons 1977:739) “主观化”(subjectivisation)则是指语言为表现这种主观性而采用相应的结构形式或经历相应的演变过程。按照这个定义,“主观化”既是一个“共时”的概念,即一个时期的说话人采用什么样的结构或形式来表现主观性,又是一个“历时”的概念,即表现主观性的结构或形式是如何经历不同的时期通过其他结构或形式演变而来的。当前对“主观化”的研究取向,有人侧重“共时”,有人侧重“历时”。 人们早就已经注意到语言的“主观性”。有的语言表现“主观性”的形式很明显,例如日语,说日语时几乎不可避免地要用明确的语言形式来表达说话人对所说内容和对听话人的态度或感情。因此日本的学者很早就开始注意日语中的“主观性”成分。像英语这样的语言“主观性”的表现方式比较隐晦,但仍然大量存在。Benveniste (1971:225) 指出:“语言带有的主观性印记是如此之深刻,以至于人们可以发问,语言如果不是这样构造的话究竟还能不能名副其实地叫做语言。”然而在结构语言学和形式语言学占主导地位的情形下,语言学家对语言的“主观性”长期不予重视。这主要是因为他们认为语言的功能就是“客观地”表达命题,不愿意承认话语中还有表现自我的主观成分。对语言“主观性”的研究因而至多限于文学研究的范围而没有进入语言学的领域。连1992年出版的四卷本《语言学国际词典》(W Bright编)都没有给“主观化”列条。Lyons(1982:103)指出:“现代英美语言学家……一直有一种唯理智论的偏见,即认为语言基本上是(即便不完全是)用来表达命题式思维的。” 近些年来,语言学家开始对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给予充分的关注,这跟近来语言学“人文主义”的复苏有关,特别是功能语言学、语用学、认知语法的兴起,使长期以来占主导地位的结构语言学和形式语言学所主张的“科学主义”受到挑战。新起的这些学派都强调,语言不仅仅是客观地表达命题式的思想,还要表达言语的主体即说话人的观点、感情和态度。上面引的Lyons 1982的那篇论文就是针对语言学中的笛卡儿主义和新笛卡儿主义,指出说话人在语句中的自我表现并不能归属于一组命题。 20世纪之初,布龙菲尔德把语义的研究排除在语法研究之外,而到了世纪之末,语义成了注意的焦点,而人们对意义的认识和运用必然带有很大的主观性。这也是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得到重视的原因之一。1992年在剑桥大学的St Catharine 学院召开了一次关于语言中“主观性”和“主观化”的专题研讨会,Lyons到会致开幕词,会议论文编集出版,书名就叫《主观性和主观化》(Subjectivity and Subjectivisation, D Stein & S Wright主编,剑桥大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 二、研究比较集中的三个方面 语言必然带有自我表现的印记,这一点现在已经明确;不明确的是,语言的这种自我印记是如何表现和如何被理解的?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有没有跨语言的共性?有没有文化造成的差异?对这些问题,共时的情形还不清楚,历时的情形就更是模糊不清。上述论文集的第一篇文章是对当前“主观性”和“主观化”研究的综述,作者Edward Finegan认为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说话人的视角(perspective) 2)说话人的情感(affect) 3)说话人的认识(epistemic modality) 其实这三个方面互有交叉和联系,很难截然分开,只是为了叙述方便大致作出的区分。先分别举例说明如下。 “视角”就是说话人对客观情状的观察角度,或是对客观情状加以叙说的出发点。这种“视角”主观性经常以隐晦的方式在语句中体现出来,最典型的例子是动词的“体”(aspect),可比较下面两个英语句子: (1) John is gone (2) John has gone (1)只是客观地报道过去发生的一个动作(约翰离去)及其结果(约翰不在这儿)。(2)是现在完成体,虽然也是表示过去的动作以及结果,但是还涉及说话人的视角:说话人从“现在”(即说这句话的时刻)出发来看这个动作及其结果,主观上认为它跟“现在”有关系,比如说,因为约翰走了,所以他帮不上忙了。因此(2)的主观性程度高于(1)。英语历史上动词完成体是从表示动作结果的构式演变而来的(见下),这就是“主观化”的过程。再看一个例子: (3) Let us go (让我们走吧!) (4) Let’s go (咱们走吧!) 句子的主语是叙说的出发点,而祈使句的主语(即祈使的对象)通常是听话人,一般不说出来。例如(3)中let的主语是you“你”,如果加疑问尾句得说“Let us go, will you”,us“我们”是let的宾语,同时是go 的主语,意念上us不包括you在内。(4)与其说是祈使不如说是劝告(hortative),祈使对象有很大变化,let 和go的主语都是“咱们”(包括you 在内),如果加疑问尾句得说“Let’s go, shall we”。也就是说话人把自我也放在了祈使对象的位置,成了祈使句主语的一部分。如果要区分这两种主语,(3)的主语称作“句子主语”(sentence subject),而(4)的主语称作“言者主语”(speaker subject),或称作“言说主语”(utterance subject)。这两种主语的区分下面还会谈到。跟(3)相比,(4)的主观性较强。英语历史上,古英语只有(3)式,到中古英语才开始出现(4)式。现代英语还有如下的用法,是let’s的进一步主观化: (5)Let’s take our pills now, George (乔治,咱们吃药!) (6)Let’s see now, what was I going to say (好吧,看我该说什么了。) (5)是劝诱小孩吃药,说话的父母自己并不吃;(6)中的let’s see已经相当于一个句首的小词,起组织话语的作用。(Traugott 1995) 接着谈说话人的“情感”(affect)。“情感”一词应作宽泛的理解,包括感情、情绪、意向、态度等。不少语言学家(如Halliday 1975,Lyons 1977)都提到语言的功能可分为三种,前两种是指称功能和表述功能,第三种就是表情功能。儿童语言研究表明,儿童从很早开始就已经掌握语句的表情结构,例如日本儿童在独词句阶段已经会使用一定的形态来表达感情。感情表达也可以看作一种“社会指称”(social referencing),即人们从周围交往的人和社会环境中获取感情信息来帮助理解不确定的信息,并作出相应的反应。例如,儿童不能确定摆在面前的新玩具是否会伤害自己,就转而看父母的表情,以此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成人也是如此,要借助社会语境中的感情成分才能成功地参与社会交往。 《文本》(Text)杂志1989年出过一个专刊,名称是《关于情感的语用学》。其中第一篇是E Ochs & B Schieffelin 合写的《语言亦有情》(Language has a heart),对语言的各种表情功能和表情方式作了较全面的介绍。语言中的韵律变化、语气词、词缀、代词、副词、时体标记、情态动词、词序、重复等等手段都可以用来表达情感,涉及语音、构词、语法、篇章结构等各个方面。例如,汉语、日语、泰语等语言的被动式都附带“不如意”的主观感觉。在Samoan语,祈使句如用了第一人称代词就有乞求义,“我”成了“可怜的我”。英语状态动词一般没有进行时,一旦用了进行时就带有感情色彩,如“I am missing you terribly”(我可真是想念你呀!)。词序的例子,夏威夷语指代词通常前置于名词,如果后置就一定有不如意的含意。(下面还要谈到德语weil的例子)就我们汉语说,句末的语气词能表达各种感情,形容词的重叠形式带有较明显的主观感情色彩,这都是众所周知的语言事实。总之,对一段话(utterance)而言,很难将它的表述命题内容的部分跟它表述情感的部分明确区分开来,语言系统几乎每个方面都能表达情感。另外,语句中表情成分所作用的对象也是多方面的,可以是一个指称对象,一个命题,甚至一系列的命题。 对“情感”的研究比较深入的是所谓的“移情”(empathy)现象。Kuno(1987)指出第三人称反身代词的用法在很多情形里无法用纯粹的句法规则加以说明,而是跟说话人是否“移情”于所指对象有关。例如下面(6)中的himself: (6)John was worried about what Sheila would do As for himself, he knew the best plan (约翰很担心希拉会干些什么。对他自己来说,他最知道该怎么办。) 后面一句如果用一般代词him(As for him, ……),是说话人客观报道约翰最知道该怎么办;这里用了反身代词himself(一般所说的“强调”用法),那就是说话人站在约翰的立场上,直接表达约翰内心的想法。可以这样说,在意念上这样的表达相当于一个直接引语: (7)John thought, “As for me/myself, I know the best plan” 在(6)中说话人没有用“John thought”这样的字眼,而是直接表达了约翰的想法。Kuno对“移情”的定义因此是“说话人将自己认同于……他用句子所描写的事件或状态中的一个参与者”。(Kuno 1987:26)这里也可以看出,说话人的“情感”跟“视角”两者有密切的联系,很难分清楚。 汤廷池(Tang 1986)按照Kuno的思路,从汉语出发提出话语中表达说话人“移情”焦点的一些原则和“移情”的程度等级(speaker’s empathy hierarchy),例如: (8)张三打了李四。 张三打了他的太太。 李四的丈夫打了她。 李四被张三打了。 李四被她的丈夫打了。 同样是丈夫(张三)打老婆(李四)这一事件,说话人的移情(同情)对象可以是张三,也可以是李四。上面第一句是纯客观的报道,下面的句子则是说话人的移情焦点逐渐从张三移向李四。用“他的太太”来称呼“李四”是同情“张三”,用“李四的丈夫”或“她的丈夫”来称呼“张三”是同情“李四”。用被动式“李四被张三打了”也是将同情对象移到“李四”。这说明指称形式的选择和句式的变换都跟“移情”有关。张宏明(Zhang 1994)则从历时的角度证明汉语的“被”字句是“移情”这一主观化的产物。 最后谈说话人的“认识”。“认识”主要跟情态动词和情态副词有关。就语言的“主观性”而言,要数这方面的研究最为深入。例如: (9) a He must be married (他必须结婚了。) b He must be married (他必定结婚了。) 英语情态动词must表示“必须”时属于行动情态(deontic modality),如(a)是表示客观上他有采取某项行动(结婚)的必要;而表示“必定”时属于认识情态(epistemic modality),如(b)是说话人主观上对命题“他结婚了”是否真实所作出的判断。换一个角度说,(a)句的he是“句子主语”或“语法主语”,(b)句除了这个语法主语,还隐含一个高层次的“言者主语”,是说话人认定“他结婚了”。显然,(b)句的主观性比(a)句强。从历史上看,情态动词的认识义都是从行动义演变而来的。有一种观点认为,这种演变是通过“隐喻”实现的,即概念从“行动”这个比较具体的认知域投射(mapping)到“认识”这个比较抽象的认知域。(Sweetser 1990,另见沈家煊1997) 除了情态动词,一些连词,特别是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也有客观描述和主观认识之别: (10)小王回来了,因为他还爱小丽。 (11)小王还爱小丽,因为他回来了。 (10)是说明“小王还爱小丽”是“小王回来”的原因,这种因果关系是一种客观的因果关系;(11)不是表示“小王回来”是“小王还爱小丽”的原因,而是说话人根据自己的知识而作出一种主观推定,即“我推定小王还爱小丽,因为我知道他回来了”。因此(11)的主观性强,历史上后一种用法也是后起的。下面这个句子有歧义: (12)小王回来了,因为他的包在这儿。 可以理解为小王的包在这儿是他回来取的原因,也可以理解为我看到小王的包在这儿是我推断他已经回来了的原因。有意思的是,在有的语言里,这两种因果关系用不同的词序来加以区别,例如德语的weil“因为”: (13)Er ist nach Hause gegangen, weil er Kopfweh hatte (他回家了,因为他头疼。) (14)Er ist nach Hause gegangen, weil er hatte Kopfweh (我推定他回家了,因为我知道他头疼。) (13)是回答“他为什么回家?”,(14)是回答“你怎么知道他回家了?”(13)是关于他头疼的事实,(14)是关于他头疼的知识。大家知道,德语里从句的词序跟主句的不一样,动词居句末,如(13)中的hatte。但是如果是像(14)表达主观的认识,则与主句的词序一样,动词居句子的第二个位置。(见Keller 1995) 三、“主观化”和“语法化” E C Traugott是研究“语法化”的专家,她从历时的角度来看待主观化,认为主观化是一种语义-语用的演变,即“意义变得越来越依赖于说话人对命题内容的主观信念和态度”。语言中用来表达主观性的可识别的语法成分是如何通过非语法成分的演变而逐步形成的,这就是“语法化中的主观化”问题。(Traugott 1995) Traugott认为主观化和语法化一样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强调局部的上下文在引发这种变化中所起的作用,强调说话人的语用推理(pragmatic inference)过程。语用推理的反复运用和最终的凝固化,结果就形成主观性表达成分。而语用推理的产生是由于说话人在会话时总想用有限的词语传递尽量多的信息,当然也包括说话人的的态度和感情。例如: (15) a Mary read while Bill sang (比尔唱歌的时候玛丽在看书。) b Mary liked oysters while Bill hated them (玛丽喜欢吃牡蛎,而比尔讨厌牡蛎。) 英语的while从“同时”的意思演变为让步转折的意思,众所周知是个语法化或“虚化”的过程,其实也是个主观化的过程,后者的主观性比前者强。演变是由语用推理引起的:while连接A和B两个动作,表示在发生B的同时发生A。由于说话人还主观上对A和B的同时发生感到意外(两件事同时发生的概率不高),因而产生出转折的意思。这种语义的主观化在英语里还没有完全语法化,因为while虽然有了表转折的义项,表同时的义项并没有消失。这跟德语里的weil不一样,weil原义也是表示“同时”,但现在只表示“因为”,因此已经完全语法化,这一演变的原因也是当发生B的同时发生A时,说话人会主观地认为B是A发生的原因。 前面说过,英语现在完成体表示过去发生的事件与当前有关,这一“与当前有关”的概念带有主观性。历史上完成体“have done X”构式是从表结果的构式“have X done”演变而来的,这一演变也可以视为“因果”这一概念的抽象或泛化,即动作和结果的关系越来越不依赖于动词本身的词义,而是越来越依赖于说话人的判断。这种变化可能首先发生在知觉动词上,例如: (16)Since you have (often) heard about X…, (既然你(经常)听说过X…,) 知觉动词和动作动词的区别在于,主语对动作有控制能力,一件事可以做也可以不做,但主语对知觉(例如“听到”)并没有控制能力,是否听到一句话是不以主观意志而转移的。因此说(16)这句话时,字面上是表达“你听到X”这一听觉结果,实际是说话人要传递“你已理解X”这一隐涵意义。这个隐涵意义是根据语用原则(如Grice提出的“合作原则”中的“适量准则”)推导出来的。说一个人“听X”有了结果,即“已听到X”,这并没有提供足量的信息,因为这个结果是必然的。之所以还这么说一定是另有含意,即说话人是想表达听者“已理解X”。也就是说,“听到”在会话中隐涵“理解”;同样,“看见”在会话中隐涵“相信”: (17)你都听清了吧?(隐涵“你该理解了吧?”) 你都看见了吧?(隐涵“你该相信了吧?”) 听话人的知觉引起知识状态的变化,这种因果关系可以看作“因果”概念的进一步抽象,它带有说话人推断的性质,因此带有主观性。从语用学的角度讲,语用推理或会话推理是“隐涵义”(implicature)而不是“衍推义”(entailment),因而在一定的语境或上下文中是可以被“消除”的,例如: (18)你所说的我都听到了,但是我还是不明白。 由语用推理引起的语义变化又会引发结构上的重新组合或重新分析(reanalysis),就这个例子而言,就是: have + (X + done) (have + done) + X 在表动作结果的构式have X done 中,当do为动作动词时,have的主语不一定与do的主语一致,例如“I have the watch repaired”,不一定是我自己动手把表修好了。但当do为知觉动词时,如“I have X heard”, have 的主语必定和do的主语一致,即两者共有一个主语,于是导致结构上have和do的结合和完成体构式的产生。当状态动词也可以进入这个格式,或当it可以作这一构式的主语时,英语的完成体构式就完全形成了。(见Carey 1995) 再例如,英语表空间移动的be going to“正在去”虚化为表示“将来时”,最初也是因为后面带上了心理动词(hear, like)或动词的被动式(如“his soul was going to be brought into hell”),从而降低了主语的意愿性和目的性,也降低了go这一动作的方向性。后来主语可以是无生命体(It seems as if it were going to rain),就彻底完成了向将来时的过渡。(Traugott 1995)关于go的虚化,下面还会谈到。 由此引发的一个问题是,是否所有的语法化都涉及主观化?Traugott认为很可能如此,主观化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说话人要达到交流信息的目的,总要不断地借助一些表达实在意义或用作客观描述的词语,加上自己对客观情形的主观“识解”(construal),从而把说话的目的和动机也传递给对方。(所谓“识解”,是指说话人或听话人对一个客观情景加以认识而形成的概念,主观的识解包括视角和意象等。见Langacker 1991:215)她认为语法化中的主观化表现在互相联系的多个方面: 由命题功能变为言谈(discourse)功能; 由客观意义变为主观意义; 由非认识情态变为认识情态; 由非句子主语变为句子主语; 由句子主语变为言者主语; 由自由形式变为黏着形式。 在研究不同词项的“主观化”过程和揭示其共同规律时,这些方面都可以作为参照因素。(Traugott 1995) 语法化涉及的演变在语义上一般是由“实”变“虚”,在形式上一般是由“自由”变为“黏着”,极少有相反的情形,这叫做语法化的“单向性”。Traugott还认为,单向性的例外一般都发生在语法化的后期,而且有一些这样的反例,如由黏附词缀变为自由语素,仍然是主观性得到加强(Traugott 1995: 46)。这就又提出了一个问题,语义的演变是否主观化比虚化更为基本。讲语义“虚化”,西方语言学家常用semantic bleaching,是语义淡化或语义消退的意思。<proinsight-br>

帮你躲避反抄袭论文检测的6个秘诀

今年很多高校相继引入了“学术不端检测”系统,通过该软件系统检测,一旦认定论文的结果为抄袭,就直接影响授予毕业生学位。毕业论文即将完成,尚未送达教授前,首先面临着知网(CNKI)学位论文学术不端的检测,如何躲避论文抄袭检测系统,从而顺利毕业呢?

秘诀1:正确的引用

引用的句子如果的确是经典的句子,就用上标的尾注的方式,在参考文献中表达出来。在引用标号后,不要轻易使用句号,如果写了句号,句号后面的就是剽窃了(尽管自已认为是引用),所以,引用没有结束前,尽量使用分号,可以将文字转换为表格、表格基本是查重不了的,文字变成图形、表格变成图形,一目了然,绝对不会检查出是重复剽窃了。这都是真实的,我可是帮多人修改过硕士学位论文。

秘诀2:提前检测

可以在提交学校前,先到paper119进行论文检测,paper119是国内第一家提供各种检测系统的检测服务的网站,会提供详尽的检测报告单,并用红色字体将涉嫌抄袭的标出,根据paper119老师的修改建议改正,可顺利通过学校论文检测。经过砸银子试验,这家paper119网站检测出的结果确认跟学校检测结果一样。

秘诀3:增删改写

paper119老师告诉我说,东拼西凑其实并没有过时,关键在于要仔细,不能露出马脚。首先在不同的资料当中找到我需要的东西,然后把每句话变变句式,换换说法,加一些解释性的扩充,略作增删,最后把这些部分组织到一起,论文就大功告成了。虽然繁琐一点,但是最后出炉的论文,嘿嘿,绝对就像去韩国做了整容手术一样,焕然一新!论文检测系统见到这论文,也只有叹气的份儿。多加参考书目,把脚注一通乱加,那就是双重保险了!”

秘诀4:英译中拼凑

要抄,就不能留下任何痕迹。她的方法更加繁琐,但也更加保险,那就是翻译。跨语言的论文测谎系统还没有研发出来。广泛查阅外文资料,挑出可以为我所用的部分,按照一定框架合在一起,一篇拼凑的英文论文就诞生啦!再把它翻译成中文,毕业论文不就有着落了吗?说抄袭,检测软件查得出来吗?这种方法对英语水平有很高要求,不过,英语一般的同学也有自己的“门道”。有些同学付钱给学校里英语专业的研究生,请他们对自己的“双语论文”全程把关。“很多学校的墙上贴着这种小广告,英语专业的学生为人操刀论文,价格也不菲,少则几百元多则上千元。

秘诀5:修改代码和图表

改写也好,翻译也罢,都是力气活儿。几万字的论文,如果字字改写,句句翻译,恐怕论文没写完,已经是人比黄花瘦,华发上鬓头了。理工科学生是天下最幸福的人,因为“理工科的论文,变变数据图表啊,变变操作环节啊,就可以变成自己的东西了,反抄袭软件根本查不出来”。理工科的个人成果要好出一些,数据不一样,画图不一样,结果就不一样。paper119自己写个软件,下载一个源代码,然后根据需要加以修改,就能把代码变成自己的啦!最后用自己的框架搭建起来,毕业设计就完成了。

秘诀6:GOOGLE翻译大法

如果说以上所有同学的“反反抄袭”密招都还在大家的理解范围之内的话,那么这种“反反抄袭”法,则让人瞠目结舌,以为自己遇到了火星人。

这种方法,命名为“Google法”。“所谓‘Google法’,就是找一篇现成的论文,把论文的每一段都用Google在线翻译成英文,然后将翻译好的英文用Google在线翻译全部转回中文。猛地看上去,跟原文差不多;可是仔细一看,其实每句话都不一样!只要自己再把少量的语病改一改,就大功告成了。”

提交论文之前,上paper119论文检测,通过检测可以查看自己的论文有哪些破绽,再把露出马脚的部分精心修改。这样一来,把毕业论文交上去,就不会有什么风险了。有很多同学都准备这样做,顺利毕业哦!

虽然AI歌手和音乐创作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它有望在未来成为主流。

AI歌手利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技术,通过分析大量的音乐数据和艺术家的风格,能够创作原创音乐,并以人工生成的声音演唱。这种技术有一些潜在的优势,例如:

1 创造力和多样性:AI歌手可以从不同风格和曲风中吸收灵感,并创造出新的音乐作品。它们可以在短时间内生成大量不同风格的音乐,展现出多样性和创造力。

2 跨语言和文化:AI歌手可以轻松地适应不同语言和文化的音乐创作,消除了语言和文化差异对音乐传播的限制。

3 24/7 表演:与人类艺术家相比,AI歌手可以在任何时间表演,没有疲劳和限制。这种可持续的表演能力使得音乐在全球范围内更加可及。

除了音乐领域,AI技术还可以应用到许多其他场景:

1 影视制作:AI可以用于**音乐的创作和配乐,根据情节和情感自动生成适合的音乐。

2 广告和营销:AI可以生成具有吸引力和个性化的广告音乐,根据目标受众的偏好和行为进行定制。

3 游戏开发:AI可以创作游戏音乐和声效,提供更加沉浸式和个性化的游戏体验。

4 个性化音乐推荐:AI可以根据用户的喜好和音乐历史,提供个性化的音乐推荐服务,帮助人们发现新的音乐。

5 教育和创意工具:AI可以作为音乐教学和创作的辅助工具,提供指导和创意启发。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AI在音乐创作和表演方面取得了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成果,人类艺术家的创造力和情感表达仍然是不可替代的。将AI与人类艺术家的才能结合使用,可能会创造出更加丰富

随着技术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音乐界也不例外。近年来,AI歌手的出现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能否预见未来AI歌手是否会成为音乐产业的主流呢?本文将探讨这一问题,并分析AI歌手技术的前景以及其可能应用到的各种场景。

AI歌手的潜力: AI歌手是通过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技术生成音乐和声音,并具备演唱能力的虚拟艺术家。这种技术在创造力和多样性、跨语言和文化、24/7表演等方面展现出独特的优势。首先,AI歌手可以融合各种音乐风格和曲风,创作出独特的音乐作品,从而满足不同人群的音乐口味。其次,AI歌手不受语言和文化差异的限制,能够轻松适应全球不同地区的音乐市场。再者,AI歌手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随时进行表演,为全球观众提供持续的音乐体验。

AI歌手的应用场景: 除了成为主流音乐产业的一部分,AI歌手还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在影视制作领域,AI可以用于**配乐,根据情节和情感生成适合的音乐,为**增添氛围和情感色彩。在广告和营销领域,AI歌手可以创作个性化的广告音乐,根据目标受众的喜好和行为进行定制,提高广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在游戏开发中,AI歌手可以为游戏创作音乐和声效,提供更加沉浸式和个性化的游戏体验。此外,AI歌手还可以应用于个性化音乐推荐、音乐教育和创意工具等领域,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化和定制化的音乐服务。

挑战与未来发展: 然而,尽管AI歌手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但它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AI歌手目前的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音乐的创作和演唱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AI歌手虽然在音乐创作和演唱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它仍然无法完全替代人类艺术家的创造力和情感表达能力。音乐的魅力在于它能够触动人们的心灵,传达情感和体验。人类艺术家通过他们独特的个性和表达方式,为音乐注入了深厚的情感和人性化的体验。

此外,AI歌手也面临着一些伦理和道德的考量。虚拟艺术家的出现可能导致真实人类艺术家就业机会的减少,这会引发一些关于自动化取代人类劳动的讨论。另外,AI歌手的声音和形象都是虚拟构建的,这可能引发关于真实性和身份的讨论。人们可能更加倾向于与真实的人类艺术家产生情感共鸣和连接。

AI歌手相比人类歌手,具有以下优缺点:

优点:

1 高效性:AI歌手可以在短时间内生成大量的音乐作品,无需像人类歌手那样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排练、录音等环节。

2 可塑性:AI歌手可以模拟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从流行歌曲到古典音乐,还可以模拟多种声音,从男高音到女低音,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3 跨语言:AI歌手可以轻松跨越语种限制,为全球听众提供多语种音乐服务,尤其对于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市场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缺点:

1 缺少情感表达:虽然AI歌手可以创造高质量的音乐作品,但是它们缺乏人类歌手所具备的情感表达,无法通过音乐传达出真实的情感和感动。

2 缺乏舞台魅力:AI歌手无法像人类歌手那样在舞台上展现独特的舞台魅力和表演能力,这使得它们在音乐会和其他音乐活动中的应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3 缺少人情味:音乐艺术是由人类所创造和演绎的,其中包含着人情味和情感共鸣,是一种充满灵魂和表达力的艺术形式。AI歌手无法取代人类歌手在音乐中的特殊价值和地位。

综上所述,虽然AI歌手具有一定的优势和潜力,但是在未来相对长期的时间内,它们还无法完全替代人类歌手。

目前AI技术的发展已经让AI歌手逐渐成为现实,但是要说它是否会成为主流还为时过早。虽然AI歌手具有一定的潜力和优势,例如在音乐创作、演唱等方面可以快速生成高质量的作品,还能够跨越语种限制,达到更广泛的受众群体,但是在真正意义上替代人类歌手,可能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毕竟,音乐艺术是由人类所创造和演绎的,其中包含着人情味和情感共鸣,是一种充满灵魂和表达力的艺术形式。AI歌手目前还无法完全代替人类歌手,因为演唱中涉及到的音乐情感、表演技巧、舞台魅力等都是难以用机器模拟的,而这恰恰是人类歌手所具备的独特魅力和价值所在。

因此,虽然AI歌手在未来可能会在音乐领域扮演重要角色,但在目前阶段,AI歌手与人类歌手之间更多的是互补而非取代的关系。

在现代影视剧中,我们能够听到的演员原声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后期配音。这种趋势已经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并且逐渐成为了一种业界规范,那么这个现象的背后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解释。

首先,配音可以提高制作质量。**和电视剧往往需要非常高的声效、音乐和其他音频元素,它们都需要在后期进行处理和混合。在这些处理过程中,原始录音往往会受到周围环境噪声的干扰,可能产生不良效果,例如杂音、回音或者失真等。因此,使用专业的后期配音可以保证音质更加清晰、准确和流畅,进一步提高作品的整体质量和观感效果。

其次,配音可以提高演员的表演和情感传达。在一些特殊的场合下,现场录音并不能完全捕捉到演员真正想要表达的情感,或者无法展示出演员最好的表演状态。通过后期配音,演员可以更加精细地调整自己的语音、节奏和语气,从而使得自己的角色形象更加真实、立体和引人入胜。

再次,配音有利于国际推广。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和电视剧需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推广和播放。当涉及到跨语言翻译时,使用后期配音可以让作品的口音更加自然、地道和易于理解,从而增强国际观众的接受度和欣赏性。

最后,配音可以减轻拍摄压力和时间限制。对于一些大型制作,例如历史剧、战争片,通常需要拍摄大量的场景和群众演员,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来完成。如果所有的演员都要在现场进行原声录制,可能会耗费大量时间和资源,甚至会给拍摄工作带来很大的挑战和压力。而使用后期配音则可以缓解这种状况,节省拍摄时间和成本,提高制作效率。

综上所述,**和电视剧使用后期配音已经成为了一种行业趋势和规范。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使用演员原声也是有必要的,例如演唱会、音乐MV或者舞台剧等。因此,在制作和观看影视剧时,我们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权衡使用后期配音和演员原声的利弊,选择最适合的方式来呈现作品的真实性和质量感。

  韩国类型剧满足观众的情感需求

  夕阳天水韩剧走的是以人为本的路线,例如《大长今》将韩国的民族文化和生活模式展现得十分完美。而国内的电视剧经按照市场化模式操作,喜欢跟风,没有真情实感。 韩剧的类型化是很明显的,也很容易被我们批评。例如不断重复的“王子”和“丑小鸭”女性的情感纠葛等,但很奇怪的是,不断重现的生活悲剧和家庭伦理纠葛却不断地打动观众的情感心脉。这只能说明,人类的情感故事大同小异,人们的情感梦幻是需要不断的重复的。

  韩剧弥补了国产剧中情感的缺失

  双料候风散中国现在电视剧题材的类型化也日益丰富,从原来的正剧,到现在的搞笑剧、喜剧;从原来的历史剧,到现在的秘史、戏说系列;情感剧从原来的单一爱情题材,发展到现在的家庭伦理剧、神话传奇剧等;而现实题材的生活剧更是得到了极大拓展。韩剧的热播正是在适应面广,抓住了观众的情感需求,这里反证的是国产剧的缺失所在,丢失了温厚的情感需要,丢失了古典的家庭伦理需要,丢失了真诚的情感需要。

  注重民族文化与国际文化的融和

  漫游世界中国的影视作品要走向世界,没有中国化不行,太中国化也不行,这里有一个民族文化与国际文化相结合的问题。韩剧的类型化以宽泛的人类接受为标准的,他们的家庭伦理、文化习惯、亲情关系是被比较普泛的人群所接受的,韩剧强化了这些内容,甚至是模式化的加以表现,这样就被不同国度的人们所熟悉、甚至是陶醉。

  =======================

  中国韩剧热原因分析

  引言:韩剧是韩国电视连续剧的简称。1997年,中国中央电视台引进播出了韩国电视连续剧《爱情是什么》,在中国观众中引起了意想不到的轰动。在第一次播出过程中,台总编室曾一天接到过200多个观众要求重播该剧的电话,令总编室和国际部颇感意外。1998年,CCTV在2套重播该剧,在中国引发了一场韩剧热。同年,以韩国宇田公司为代表的韩国音乐公司将大量韩国知名音乐人的作品介绍到中国。1999年后,HOT、NGR等组合以整体姿态全方位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和韩国服饰、**和电视剧一起形成一股强大的“韩流”,冲击着中国的大众文化。(李充阳,2001)随着“韩流”的不断蔓延,中国出现了以青年人为主的韩国文化追随者,被称为“哈韩族”。在组成"韩流"的各种文化形式中,韩剧是最为强大、影响面最宽的一股。毕竟,追随时尚音乐、发型和服饰的只是一些年轻人,而电视连续剧则受到各个年龄层、各种职业和各种文化层次的人的喜爱。因为电视剧和**一样是一门综合艺术,“综合了戏剧、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摄影等各门艺术中的多种元素,并对其进行了具有质变意义的化合改造,使得这些艺术元素进入**和电视之后相互融合,形成**和电视自身新的特性”(彭吉象,2002, p234)。因此,韩剧不仅生动逼真地再现了韩国的风土人情,而且电视剧以讲故事见长,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同时,它又是以连续剧的形式出现,总是留有悬念,吸引着观众的好奇心,从而形成一种“约会意识”,情不自禁地一集接一集地看下去。

  继《爱情是什么》之后,中央电视台又先后引进了《初恋》(66集)、《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83集)、《真相》(18集)、《奔》(8集)、《孪生兄妹》(44集,又名《妈妈姐姐》)、《四姐妹》(23集)、《看了又看》(29'x273集),分别在《海外剧场》和《佳艺剧场剧场》等栏目中播出,收视率远远高于同一时段、同一栏目中播出的绝大部分西方电视剧(《兄弟连》除外)(1),其中《初恋》和《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还被安排在一套的《午后长片》栏目重播,收视率更是远远高于首播。(2)与此同时,北京电视台、凤凰电视台等地方电视台又陆续播出了《天桥风云》、《星梦奇缘》、《爱上女主播》、《蓝色生死恋》等连续剧,全都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兴趣,大有欲罢不能之势。中央电视台最初只引进《看了又看》的前60集,播出最后一集时由于疏忽没有告知观众,结果栏目组的几部电话都被观众打爆了。只要一挂上电话,马上就会有新的观众打进来,十有八九还是问同样的问题。同时,栏目组还收到了大量观众来信和明信片。有的观众表示衷心地喜爱该剧,希望能引进全剧;有的对国产电视剧提出反思;有的对未能尽兴表示遗憾,有的更是表示极度的愤怒,甚至出言不逊。笔者之一作为该栏目组成员亲身经历了这次风波,因而深有感触。

  韩剧主要由韩国三大电视公司,即MBC(韩国文化放送)、KBS(韩国电视台)及SBS(汉城电视台)制作发行。从其节目内容上看,可以分成以下四个部分:“合家欢”剧、情景喜剧、都市偶像剧及动作剧、杂类(如表现黑社会内容、鬼怪故事、神话传说等。)我国内地引进播出的多为“合家欢”剧和都市偶像剧。其实,韩剧多为室内剧,内容除了青年人的感情生活以外,都是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家庭琐事,可以说相当琐碎,而且剧情发展得十分缓慢,似乎与目前中国观众浮躁的情绪并不合拍。那么,它为什么还会有如此大的魅力?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中韩两国业界和文化传播学者的重视和探讨。

  这些探讨的重点集中在三个方面:浓郁的文化特色、精良的制作(包括养眼的偶像派明星、唯美的音乐和画面、生动有趣的台词、引人入胜的剧情等)、中韩密切的经济联系。王莉(2001)认为有以下四点:首先是亚洲文化圈情感上的认同感;其次是与国际接轨的时代感;其三是制作精良;其四是部分超现实性给人以满足感。北京语言大学的韩语教师齐晓峰也认为两国由于地域和历史原因而在文化上有着很多相似性。 “韩国很早就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的影响。我们在传统价值观和美德方面都有共识。两国文化之间有很强的亲和力,因而中国人看韩国影视剧有一种熟悉的感觉。尽管中国人已经准备接受西方的价值观,但由于文化的差异,很多人发现欧美文化与自己的日常生活不相关,而且(西方影视剧)中强调暴力和性也令他们感到不舒服。韩国大众文化则巧妙地、很有创意地将西方文化和亚洲文化糅合到了一起。”她还认为中韩之间密切的经济联系也是“韩流”形成的原因之一(3)。韩国的郑寅淑(2003)将这些原因分为外在原因——中韩文化源远流长、韩国的文化产业机制的作用和内在原因——浓郁的异域风情、主题轻松活泼、剧情引人入胜、风格清纯唯美、场景现代流行、题材多样入时、制作唯美精致。易飞(2002)从电视剧的制作和经营方面来分析,认为其魅力有三:偶像当道、生活化的剧情和商业文化的渗透。

  所有这些都是专家学者们的分析,但中国观众到底为什么喜欢韩剧,还是观众自己最清楚。因此,我们试图通过对特别喜欢韩剧的观众进行深度访谈,分析出其中的原因。

  结果与探讨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将中国韩剧热的原因归结为四大类:制作水平高、文化因素、经济因素和中国缺少同类电视剧佳作。下面分别对以上四点进行阐述。

  一、制作水平高

  传播学界把现在图像传播高度发达的时代叫做"读图时代",把靠吸引目标受众的注意力开拓市场、获取经济效益的传媒经济称做"眼球经济"。也就是说,一种媒介产品要想吸引更多的目标受众,首先必须做得好看。面对五花八门的电视节目,手握遥控器的观众只凭自己的感觉来决定看什么节目。不像坐在**院里看**,自己对于看什么是没有话语权的。而且,电视往往是一家人一起看,大家都喜欢的节目才能吸引最多的观众。对于一部电视剧来说,好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编剧好——编剧水平直接决定着一部电视剧的成败。主题是否健康向上、故事能否打动观众,情节安排是否合理,台词是否精彩,都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2、演员好——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演员的扮相是否俊美,另一方面是演员的表演是否到位,是否让观众觉得符合角色的身份而真实可信;

  3、 音乐好——这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音乐本身是否悦耳动听,二是是否和剧情相符,也就是运用得是否恰到好处;

  4、 画面好——包括场地的选择、构图、色彩、镜头变化和光线的运用等方面。它的成功与否在于能否给观众一种真实感和愉悦感,增加其对该剧的兴趣。

  在我们的访谈过程中,几位访谈对象都谈到了上述几方面的内容,一致认为自己喜欢韩剧首先就是因为“好看”。3F说:“喜欢它并不是因为它是韩剧,而是因为它是一部很好的剧。当然跟韩国的文化背景更容易接受也有关系,但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它好看。”6F也有同感:“喜欢看韩剧是因为它们好看。我们60位住在集体宿舍的服务员都很喜欢看,都说韩剧比中国电视剧好看。”

  根据访谈的内容,我们将韩剧好看的原因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编剧水平高。包括内容健康、思想性强;剧情贴近生活;台词写得很精彩。我国已经引进播出的韩剧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内容健康,画面干净,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坏人,没有性和暴力方面的描写。不管是家庭生活剧还是青春偶像剧,主题思想都是教人积极向上、尊重别人、善待别人,很适合全家老小一起看。在此基础上,编剧手法也是相当的高明。4F在谈到《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的编剧时这么说道:“它通过一家人的生活琐事,写了一年,春夏秋冬,特别细致入微地展示了韩国人的日常生活。而且它的编剧是韩国特别有名的编剧金秀贤,所以台词特别棒。人物一个是一个,台词经常让你发笑。虽然剧情发展比较慢,一丁点小事说半天,但是写得特别细腻,你看着并不烦,你会觉得这是事实,就像打开隔壁人家的门看他们家的生活。我觉得这一点特别好看。如果我以后给学生上编剧课,我会拿那个(《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去上。”韩剧的编剧水平很高,就在于它非常贴近生活,让人觉得真实可信,没有雕琢的痕迹,算得上文学创作上的上品。3F就谈到了这一点:“我对文学很感兴趣。从创作的角度看,它很吸引人。韩剧写得简略得当,伏线埋得很好。不像人工编出来的,而是像真实发生的故事。可以称做创作中真正的上品,即所谓越不像戏剧的戏剧越是真正的戏剧,越不像小说的小说越是真正的小说。其实这种创作需要的功夫才是最大的。比如《澡堂》中的小姑子长得很胖,二嫂则长得很瘦。开始观众可能注意不到,到后来就表现出来了。再比如小姑子不能生孩子,可恰恰她的丈夫是个产科大夫。大儿子的三个女儿,一个聪明(尹京),一个善良(恩京),一个漂亮(秀京)。可是善良的恩京最后恰恰最不服从父母,漂亮的秀京得到的丈夫虽然欣赏她的漂亮,但并不是那么爱她。既得到真正的爱情又得到别人尊敬的却是最不想结婚的尹京。”谈到《澡堂老板家的男人》的台词,3F下面这句话非常明确地表达了她的欣赏程度:“我们同事中间很多人都很爱看,经常以能背诵出更多的台词为荣。”在角色塑造方面,3F的观点是:“(《澡堂老板中的男人们》中)所有的角色我都喜欢,但从我个人的年龄、性别、想与之交朋友或者希望自己成为什么人等方面来说,我最喜欢的还是尹京。也比较喜欢二嫂。要说哪个角色塑造得最好,我觉得几乎难分高下,都很真实很好,都很成功。”

  2、演员的选择很讲究。这包括偶像派明星演员和演技派演员。在都市情感剧中,突出的是演员的青春亮丽,在发型、服饰、化妆等方面非常时尚、考究,给观众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培养出了一批偶像派明星,如安在旭、张东健、元彬、宋承宪、沈银河、宋慧乔、金喜善等,每个人又以其独具个性的魅力共同撑起韩剧的偶像大旗,形成了新剧的号召力。而且,他们“不只是依靠其漂亮的外形和包装吸引观众,明星塑造出的形神各异的角色,也迎合了观众不同的审美标准和口味”。(易飞,2002)比如1M喜欢看《妙手情天》就是因为“电视剧里面的安在旭和金喜善是很有名的演员,看后感觉挺好的。”2F也认为:“我喜欢看《红豆女之恋》、《蓝色生死恋》,因为演员很好,女演员很漂亮,男演员很帅。”6F也说自己最喜欢看《星梦奇缘》就是因为喜欢在里面扮演男主角的明星张东健。在家庭生活剧方面,主要突出表演水平高的演技派明星,其不温不火、不露痕迹的表演非常到位,使其所扮演的角色显得很真实。4F就特别欣赏《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中的演员们,认为它“也是一个很好的表演课教材。里面人物的表演几乎都不露痕迹,相当不错。”事实上,韩剧总是离不开家庭生活的背景,即使是青春言情剧也不单纯是年轻人的戏,如《星梦奇缘》、《初恋》、《四姐妹》等。如果只靠偶像派明星,是撑不起韩剧整片天空的。

  3、唯美的音乐与画面。看过韩剧的观众,不管有没有意识到,都承认其音乐与画面非常美。这和韩剧在制作上很花功夫是分不开的。据一位韩国留学生介绍,韩剧在背景音乐和画面的处理上十分考究。虽然很多电视剧不是在观光景点拍摄的,但是这些拍摄地点后来往往成了人们喜爱的观光胜地。由此便产生了一种新的职业--专门为电视剧选取拍摄场地。韩剧在拍摄背景的选取上都是如此地花费心血,再加上电视剧音乐的选取也有专门的人负责,所以韩剧的水平之高也就不足为奇了。

  我们所有的访谈对象在谈到韩剧的音乐和画面时,都认为“画面很美,音乐很好听”。1M说:“韩剧的画面很清晰、很美。我还记得韩剧里面很漂亮的金**的落叶和风景很美的一条长路。我觉得这主要跟韩国风光的美丽以及摄影师技术高超有关。韩剧里面的音乐也不错。插曲很好听,而且一般都是为该剧量身定做的,因此跟剧情很相符,听完以后能联想到电视剧的内容。比如说《星梦奇缘》的插曲‘FOREVER’,‘星星在我心’等就是这样,很令人感动。”

  在镜头的运用上,为了使剧情更加真实可信,没有运用太多的变化手法,只是把它作为观众的眼睛,客观、平实地记录下正在发生的事。因此,观众会忘记自己是在看戏,更容易融入剧情。3F就很欣赏这一点:“镜头运用得当,没有很多花里胡哨的东西,让你几乎注意不到镜头的存在。音乐也是该用的时候才用。最终你不会记住某几个镜头,而是会记住整个剧。”

  二、 文化因素

  这里所说的文化是指“一群有着共同历史和语言及非语言符号系统的、具有共同特征的人长期积累起来的价值观、信仰和行为模式”。 (Neuliep, 2000, p15)也就是说,文化不是先天固有的,而是通过学习获得的,由所有的社会成员共同拥有、共同建构,具有符号性、任意性、模式化、内在化的特点。在跨文化交流中,由于各种文化之间的差异程度不同,产生误解的可能性大小也不同。跨文化交流学的研究结果表明,“人们所具有的共性越多,他们在交流中所遇到的严重挫折或文化曲解就越少。当不同文化群体的成员的文化差异增大时,误解的可能性无疑就更大。”(关世杰,1995,p56)也就是说,两种文化差异越小,共同的意义空间就越大,交流的障碍就越少,彼此就更容易产生认同感。

  中韩两国的文化渊源可谓源远流长。由于战乱和灾荒等各种原因,从战国时代起,两国人民就互相往来,甚至互有迁移。特别是在唐宋元明清等历代迁居韩国的移民,有的时代相传,子孙繁衍,生生不息直至李朝时期。在长期的交往过程中,作为中国主流文化的儒家文化也对韩国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其政治、思想、道德、法律、文化、教育乃至风俗习惯、社会风貌,无不打上儒学思想的烙印。”(郑成宏,2003)从韩国现代社会的实际情况来看,当前社会上普遍推行的伦理道德准则基本上源于儒家思想。在韩国人的家庭生活中,男子、父亲仍居于中心的地位,婚姻也仍以父母之命为主。媳妇要侍奉公婆,相夫教子,恪守妇道。严格遵守为父母守孝三年的制度,长子在三年丧期内每天清晨和傍晚都必须到父母灵前焚香泣哀,而在每年的忌日、生日、春节和中秋节,则要到坟前隆重祭奠,以示追念。

  1910年至1945,韩国沦为日本的殖民地长达36年之久,民族文化出现了断层。二战结束后,中韩两国又由于政治原因互相分隔,韩国又受到了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的影响,比中国早了三、四十年。但是,在韩国实现经济腾飞的同时,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仍受到传统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事实上,韩国的当代文化是东西方文化融合的结果。而中国文化经历了20世纪的历次政治运动,传统的儒家文化成分越来越少,反而不如韩国保持得好。

  艺术是生活的反映,韩剧反映的就是韩国人的生活,体现的是韩国人的价值观、信仰和行为模式,对于中国观众来说非常容易理解和接受。随着中国与西方世界的交往越来越多,韩国文化中的西方文化成分也越来越为中国人所熟悉,不再有很强的陌生感。同时,中国已经丢失的一些优秀的文化传统韩国还保持得很好,也引起中国观众的羡慕和反思,特别是年纪比较大的人。另外,韩国人和中国人都是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的东亚人,姓名的组成也几乎是一模一样。因此,比起其他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的电视剧,中国观众看韩剧几乎不存在文化障碍,这也是韩剧能在中国热起来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

  在谈到观看韩剧时对韩国文化的感受时,5F这样说道:“首先人长得差不多,名字跟中国人的一样,他们的价值观念也和我们的很接近,没有什么很大的差距,容易接受而且很有意思。而且很多我们中国人已经失去了的东西人家还保持着,我觉得很亲切。”6F对剧中韩国人的礼仪感触很深:“我比较欣赏剧中的文明礼貌方面的东西,我们现在的中国人太缺乏这个了。3F特别羡慕剧中几代同堂的生活。它使我想到了我自己的生活。原来并没有感觉到父母已经很老了,也没觉得自己已经很大了。现在就有点希望和他们生活在一起了。”1M则很欣赏韩国尊敬长辈的传统:“虽然电视剧内容都是家庭里面的琐碎的事情,但也可以从中看出韩国人对老人的尊敬,比如说孩子回家后先向爷爷奶奶问好。这是很好的礼节,我们中国的家庭中一般对这种礼节不太在乎。我在韩剧中看到这种情景,感觉很好。我认为在中国的家庭中也需要这种道德观念,所以我们要学习韩国家庭里的礼节。”

  在被问到韩剧与西方剧相比更喜欢看哪个时,4F说:“我还是喜欢看韩剧。西方剧离我们太远了。比如《豪门恩怨》,看了也就看了,不会引起那么大的共鸣,只是用一种旁观者的心态去看。但韩剧不同,跟中国文化很接近。”3F也持相同的观点:“如果水平同样高的韩剧和西方剧,我还是更喜欢看韩剧。因为看西方剧觉得离自己太远了,再好再不好也是人家的。韩剧中的生活与中国更相近,对我们来说更有意义。看西方的生活剧在很大程度只是看热闹而已,没有切身的感受。他们的问题我们几乎遇不到,我们的问题他们连懂都不懂。中韩文化有差别,但根是一样的。我们显然不如人家,特别需要向韩国学习。”谈到文化差距对收视行为的影响时,她认为:“陌生的地方是有吸引力的地方,熟悉的地方让我觉得接受起来特别容易。西方文化的差距更大,(对我)却没有那样的吸引力。可能是差距太大了之后就觉得与自己无关了。而韩国文化恰好处于完全熟悉和完全陌生之间。”但2F和5F认为,不管是韩剧还是西方剧,只要好看都会看。5F说:“我觉得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与中国)差不多,都很相似,有的时候价值观都一样,感人的东西都差不多。”

  三、 经济因素

  人总是向往美满、富足的生活。被称作“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韩国经济起步较早,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比较高。韩剧向中国观众呈现了韩国人民的生活,满足了中国观众的好奇心。同时,剧中较高的生活水平和理想化的剧情为普通的中国观众所羡慕,也为他们提供了一种心理慰籍。6F就是带着这样的心理观看韩剧的。她说:“我们的生活还没有达到那么高的水平,看着人家生活得那么富裕、那么浪漫,真是挺羡慕的,也算弥补一下现实生活中的缺憾。”3F也认为自己喜欢韩剧和韩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有关:“如果韩国人生活得很差,或者我不敬佩他们的话,我就不会有兴趣观看他们的电视剧。如果中国经济更加强盛,政治生活更加民主化的话,(《中国电视剧》)也会越来越有市场的。”她还认为:“他们的生活要比我们好得多。该剧还是比较理想化的。比如恩京不去工作也可以,尹京不去工作也可以,至少有房子住。尹京的男朋友浩俊那么有钱,却没有被金钱所腐蚀,也很少见。像他这样一个30多岁的男人,又那么成功,对爱情还能保持那种执着,在找到自己心爱的人之前绝不轻易俯就,也非常少见,是比较理想化的。因而在看完电视剧面对自己生活的时候,觉得那终究还是电视剧,不能解决我生活中真正的问题。”另外,中国经济正在快速发展,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韩剧为中国观众提供了一种可以借鉴的模式,中国观众可以从中看到自己未来的生活。比如韩国家庭里男主外女主内的模式就受到越来越多的中国女人的赞同。 “我觉得中国要那样会更进步的。因为女人会腾出更多的时间照顾家庭和孩子,人们的生活质量会大幅度提高的。(现在的)中国女人又要奔事业,又要顾家庭,活得很辛苦。韩国女人反而会觉得中国女人很可怜。真的,一个忙碌的女人注定不精致,所以我觉得(《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中的)二婶是最可爱的了。她的经济条件好,又不用出去工作,所以总是把自己打扮得很精致。”(4F)“剧中的女人都是靠丈夫养活,可我们中国女人男尊女卑还需要自己去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还承担着旧式女人的义务(家务),新式女人独立的负担我们也一样承担着。相比较而言,我还是更喜欢韩国女人的生活。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可以选择留在家里,也可以选择出去,但不会为生活担忧,不会被人认为很特殊。而我们是几乎无法选择的。”(3F)韩剧还为中国人应该如何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对象。韩国人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和重视亲情、友情的生活态度,都很令中国观众感动,也很值得中国人学习。5F认为:“韩国对中国很有借鉴意义。因为韩国人和我们一样都是亚洲人,都经历过多年的殖民、多年的战争,但他们比我们要进步得多。我们需要了解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补什么样的课,或者做出什么样的努力。把韩国作为一面镜子,照出中国经济发达以后会是什么样子。”

  四、 中国缺少反映现代都市生活的佳作

  中国观众喜欢韩剧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中国缺乏同类题材的电视剧佳作。中国的一些历史剧非常成功,如《雍正王朝》、《康熙王朝》、《长征》等。但反映现实生活的都市爱情剧和家庭生活剧却很不尽人意。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中国人的生活节奏加快,心理压力加重,特别渴望温馨浪漫的家庭生活。而近年来充斥中国荧屏的除了各种穿着长袍马褂、留着大辫子的历史剧外,就是融各种阴谋、凶杀、色情为一体的商战剧、警匪剧,看了以后觉得生活太没有安全感了。情景喜剧也只注重逗人发笑,缺乏应有的深度。仅有的一些反映亲情、爱情的电视剧,也有很多矫揉造作的东西,不如韩剧那么贴近生活,那么纯净。所有的访谈对象都认为自己喜欢韩剧的原因之一是因为中国缺乏同类题材的电视剧佳作,同时指出了目前的中国电视剧市场存在的问题。

  4F特别喜欢反映家庭生活的轻喜剧《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认为中国现在没有这么好的作品。"现在中国没有一部这样(水平)的电视剧。都是瞎搞笑,两头不沾边,什么《闲人马大姐》之类的情景喜剧,都是一种夸张的、戏剧化的表演,而韩剧中的表演是不露痕迹的,让你感到很生活化。原来我以为《空镜子》已经相当生活化了,可还是比不上人家。"在谈到人物塑造的时候,她认为韩剧之所以成功,“关键是里面的人物一个是一个,是这个人物就会说这个人物的话。不像中国的电视剧,里面的人物都立不住,说出来的话你根本就不想听。”1M也认为:“韩剧中的人物更加阳刚、更加正常、更直爽,比中国剧要好很多。”

  5F将韩剧和中国电视剧的主题进行了比较。她认为韩剧的主题正好满足了目前中国观众的心理需求: “韩剧还有一个最让人喜欢的地方,就是它总是充满了一种特别阳光的、脉脉的温情。不像有些中国的**煽情煽得让你难受,有些又丑恶得让你不想看下去。现在天天播的那些反腐败的、侦破的,让你觉得世界太可怕了,正义战胜邪恶又那么勉强,还不如看看人家韩国人一家子和和美美的生活。只要是人,就会向往那种家庭和美、爱情幸福、婚姻美满的生活。我认为主要是这些东西满足了收视群体的心理需要。这和中国目前的经济、社会情况还是有关系的。中国现在的电视剧凶杀味太浓了,没有对友情、爱情、亲情写到极至的东西。即使有,也写得不够好。可能目前中国人的生活压力、心理压力很大,需要这些充满温情的东西。”

  1M也指出了中国电视剧之所以无法让观众感到温馨的原因:“要是以中国为背景创作一部这样的电视剧,就会有很多问题,首先就是钱的来源。比如(《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中的)二儿子是个支行长,在中国电视剧里不是贪污就是有很多女人,绝对不会是韩剧中的这种形象。”

  五、其它原因

  除了上述四种主要原因以外,还有民族感情和译制水平方面的因素。1M就提到了这一点:“和日本相比,中国和韩国没有历史上的纠葛,没有反感。”4F认为韩剧之所以受到那么多中国人的喜欢与其高水平的翻译、配音是分不开的:“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比别的韩剧更好看,是因为它的配音特别好。”无论中韩两国文化多么接近,将韩剧译制成中文配音版毕竟是跨语言、跨文化传播,需要克服翻译中的语言和文化障碍,中文配音也要符合原剧的风格,符合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7771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