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乡之情是什么情感

思乡之情是什么情感,第1张

答:个人认为是每个在远方外出的人对家里的人和事物的思念和牵挂称之为思乡之情。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相信这首诗大家都不会陌生,这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主要写远在他乡的人们思乡之情的诗。

其实在思乡这件事上,为理想而去的人往往都还有支撑着自己在外的动力。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思乡之情,可能是绝大多数人的心头之苦,这一类的思乡,是我们这些在和平年代的人所体会不到的。

外出打工或者闯荡的人在回到家乡的那一刻,闻到了家乡熟悉的气息。风的气息、泥土的气息、乡音的气息,感到我真的回来了,不是身体的回归,而是心灵的回归,仿佛又回到母亲的怀抱。

思乡之情是很奇妙的说不出来摸不到却是实实在在的存在,比如说在外地吃到家乡菜的时候,或者是再看朋友圈中家乡的景的时刻都会引怀念家乡之情。

身在异乡,这里也同样是钢筋水泥的森林,同样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和车水马龙的街道,我虽然可以适应这里的学习生活,也可以融入这里的节奏,可我却实在没办法摆脱思乡之情。每个夜晚,透过高楼缝隙间的夜空寻找那一弯明月,我就想,这一弯明月也会照耀着我的家、我想念的人吧?这份对家、对亲人的思念,也许只有月亮才能读懂。

“春草年年绿,黄孙归不归”,我倒不至于有那么遥远的归期,但情绪是相通的——谁能解开这浓浓的思乡之情呢?

在这里祝各位在外乡闯荡的人能早一点功成名就回到自己的家乡,在外多和家里父母沟通。

也可以用诗句来表达理解。

例如

  1、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李觏《乡思》

  人们都说太阳落山的地方就是天涯,可是我竭力朝天涯眺望,也没有看到我的家。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从今夜开始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和煦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

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 表达思乡情感的古诗句

  4、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

  5、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年少时离乡老年才归家,我的乡音虽然没有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

  6、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卢纶《长安春望》

  故园就在梦中,可是何时才能归还春天的江面上有着来来往往的人,又有有几个是回去的呢

 当看完一部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写一篇观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你会写观后感吗?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海洋》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海洋》观后感1

 “海洋天堂”,李连杰演的一个患了孤独症的孩子的爸爸,很感人的故事。没遇见过所以不知道他们的世界到底是怎样的,但虽然患了孤独症情感还是在的,只是不知道怎么表达而已。而对亲人而言,这更加是个难题,所有的精力势必倾注进去。平时社会中并未能看到如此笃厚的情感,只是相信社会上还是存在这种情感的。从动物世界到人的世界,有感情才能让世界变的美好。柴姨的付出、铃铃的情谊,孤儿院、福利社还有各种机构,总有真心人真心为社会做些事。所以希望我们如今的社会也能健全更多体制。

 **里还放到大福他妈妈并不是因为水里事故而过世的,接受不了孩子孤独症的现实吧,老王没有怪他,一个人这么带着大福长大了,直到自己死去。我想**如此感人肺腑的也许就在于老王为了自己走后大福能好好的过生活而做出的努力,坚持不懈的耐心教大福如何生活,还为了不让大福感到孤单而装成大乌龟,让大福相信自己将会成为大乌龟而陪伴他!

 文字难以表达,也许体会不深吧。最后,感谢爸爸妈妈,含辛茹苦把我们抚养成人,健康快乐的生活到现在,幸福并开心的生活着。

《海洋》观后感2

 今天,我们学校组织去看**,影片的名字叫《海洋朋友》。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小朋友小奇住在海洋馆里,他非常喜欢海洋动物。

 一天,小海豚琪琪和它的爸爸在大海里游逛,突然它们被一条大鲨鱼追杀,爸爸勇敢地把鲨鱼撞开,琪琪得救了,但还是受伤了,一条伤痕留在了它的身上,它晕了过去,漂在海面上。 小奇的爷爷看见了,让海洋勘探队员把琪琪救了上来,放在了海洋馆里。

 不久,小朋友小奇和小海豚琪琪就成了最好的朋友。一只老海龟对他俩施了魔法,让它们有了心灵感应,可以与对方以及其他的还以动物进行对话。后来,小奇的爸爸驾着科考船把琪琪送回了它的家乡,小海豚琪琪又见到了亲爱的爸爸。

 看了这部**后,我觉得我们应该保护动物。此外,我们还要保护环境,让动物们有个干净、舒适又美好的家园。

《海洋》观后感3

 一个父亲、一个智障的儿子,组成了一个家庭,儿子已经21岁了,可还是只能重复别人的话,可是父亲,还是很耐心的教导他,执着的精神令人感动。父亲老了,身体已经支撑不住了,他也几度想放弃,但他还有信心继续抚养他的儿子,所以他没有放弃。

 我想此刻,这样的父亲也不多了,因为外界的诱惑太多了,譬如电脑游戏,下有一例—有一个父亲因为玩了一次网游就上了瘾,害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还有些父亲,天天抱着个破烟头,吸呀吸呀吸,把死人吸活了,把自我吸死了。

 别说作为一个父亲,就是作一个普普通通的小职员,这么执着的精神也难以体现出来。这位父亲一次一次教儿子学说话,有时候,父亲与大福对话,大福没有回答,而是鹦鹉学舌地学了一句,父亲叹了一口气,咳了一下又继续教儿子,一向到父亲去世都是这样。父亲这种执着的精神感动了邻居王阿姨,还有父亲的老板,之后,他们都愿意收养大福,并且,他们也一向这样教大福。

 有一些事,看起来虽然很难,可是也有“铁人”愿意为其持之以恒,正如书中的父亲—为爱坚守。

《海洋》观后感4

 星期一下午,我们学校的全体同学高兴地观看了**《海洋朋友》。

 这部**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海豚琪琪和爸爸受到鲨鱼们的攻击,海豚琪琪的爸爸为了救琪琪,把鲨鱼群给赶走了,而爸爸却失踪了。琪琪独自在海洋中漂流,后来被方小奇的爷爷等救回“极地海洋馆”,在那里海豚琪琪认识了善良的方小奇。方小奇对琪琪非常关心,他们成为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后来,琪琪在方小奇等人的帮助下,终于回到了大海。方小奇在帮助琪琪找爸爸的过程中,深深地理解了爸爸对他的爱。

 看了这部**,我非常感动!方小奇和琪琪,一个是人,一个是海豚,虽然他们的语言不通,但是心灵却是相通的,他们之间的友谊是纯真的、美好的。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和动物和谐相处。我以后一定要好好爱护动物,决不伤害它们,让它们也能和我一样开心地生活。

《海洋》观后感5

 今天,我们观看了**《海洋朋友》。

 这部**讲述的是:有一位小朋友叫小奇,他和海洋馆里的海豚琪琪成为了好朋友,同时他们也产生了心灵感应。小奇为了帮助琪琪找到爸爸,受了很多苦,小奇还把自己的朋友介绍给琪琪。小奇为了琪琪,跳到池里冻得发烧,最后,还是小奇的爷爷把海豚琪琪送回了大海。

 这部影片非常感人,作者的目的在于唤起人们保护海洋,保护环境的意识。就像我们生活中有许多不和谐的现象。有一次,我从新闻中得知,一只乌龟漂浮在海面上,它已经死了。科学家们把乌龟的肚子剖开,看到它的胃里面装满了塑料袋,原来老乌龟把海面上漂浮的垃圾袋当成海藻吃了,不消化,真令人痛心。海洋里被人类害死的动物还有很多。工厂里大量的废水排放,人们喷洒的农药最终都会流向大海,海洋里的鱼、虾大批死亡,这应该引起人们的注意,如果不从现在做起,海洋生物将会和我们说再见。

《海洋》观后感6

 今天我看了一个纪录片,叫《海洋》,它讲了很多海洋生物,其中很多优美的片段。

 捕捉沙丁鱼

 在一个风平浪静的海面上,一群海豚在游动,原本平静的海面一下子波涛汹涌起来!海面也从蓝色变成白色,它们要去干什么呢?它们要去捕鱼。

 这时,海豚的攻击吵到了天上的海鸥群,于是,它们就往下一看,原来是海豚在捕食沙丁鱼。海鸥像离弦之箭一样向下俯冲,原本是球形的沙丁鱼四处逃窜,不过一会又恢复了原样,接着又有几个海鸥陆陆续续冲下来。就在海豚和海鸥正忙着捕食的时候,有几只鲨鱼在虎视眈眈地看着沙丁鱼,准备冲出去将它们一网打尽,可是没想到沙丁鱼动作灵敏,轻松就躲过了鲨鱼的攻击,不过鲨鱼也捕到了几只沙丁鱼。鲸也蠢蠢欲动也想去捉沙丁鱼,它一张口,像一张大网一样,一下子就捕了许多鱼。海鸥也不甘示弱,如同万箭齐发一样往下俯冲,海豚坐收渔翁之利,把海鸥撞散的沙丁鱼吃了,而沙丁鱼一直在疯狂逃窜。

 这种群攻沙丁鱼的场面太血腥了,真是惨不忍睹,不过这次攻击也让一些沙丁鱼逃走了。

《海洋》观后感7

 今日午时,我们在学校组织下观看了《海洋天堂》这部**,让我十分受感动。

 **主要讲述了一个18岁的男孩大福,从小患有孤独症,妈妈已经去世了,只剩下爸爸一个亲人了。不幸的是,爸爸被查出患有肝癌。爸爸在得知病后,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大福。在生命的最终几个月,爸爸教大福怎样生活自理,叫大福做饭、上下车,还不断地帮他寻找一个自我死后能够有人照顾的地方。

 看着**,很多同学都落下了感动的泪水,大家都为大福的不幸更为他爸爸的那份浓浓的爱而感动,爸爸把孩子放在第一位,时时刻刻保护孩子,分分秒秒为孩子着想,给孩子一个精神上的依托。

 我庆幸我有一个健全的家和一份浓浓父爱,我更庆幸我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必须要珍惜这一切,还要学会独立,不要让父母担心,长大后为社会贡献力量,尤其是对残疾人更要多关心,传递正能量,让整个社会都变成爱的天堂。

《海洋》观后感8

 暑假我和姐姐乘火车去北京旅游。一路上,青山绿水还有五颜六色的花朵,景色美丽极了!

 抵达北京的第二天,我们去了海洋馆。海洋馆的造型新颖别致,远远望去像一只蓝色的大海螺。走进馆内呈现在眼前的是触摸池,全长36米,象征着曲折的海岸线。在这里可以亲手触摸形态各异的海洋动物。有可爱又漂亮的红螺,还有顽皮淘气的七角螺。池里的海洋动物色彩斑斓,灿烂无比。我还摸了可爱又漂亮的红螺呢!

 我们跟着人群来到了海底隧道,好象进入了一个五彩的万花筒,仿佛站在大海的中间。各种各样的鱼在我们身边游来游去。我兴奋的指着这点着那,绚丽多彩的是小丑鱼,银白色的是竹叶鱼,五彩斑斓的是箭鱼数不胜数,看的我眼花缭乱。最引人注目的还得算是那两只千岁大海龟。他们俩好像是水中霸王一样,带领小乌龟宝宝在水中自由自在的玩耍。

 随后我们又来到了海洋剧院,到了这里,我兴奋的看者海洋动物的表演。海狮一会模仿笨拙的海豹,一会儿向大家宣传环保知识,鲸鱼顶球惹人喜爱。海洋动物们个个身怀绝技,不一会儿就把小朋友逗的哈哈大笑,成了欢乐的海洋。

 我经历了一次奇妙的海底旅行。

《海洋》观后感9

 今天我看了一个纪录片叫>。真是好看极了!因为它给我介绍了海洋的美,海洋生物与海洋秘密。那么就让我们来探索一下吧!

 这部影片第一幕就让人们的视野焕然一新。里面鱼儿成群结队地游着,大量的鱼群聚集在一起,组成了一条长长的隧道。珊瑚和海星色彩斑斓,各种我们没有见过的鱼儿进入了我的眼帘。

 但是“主角”并不是它们,而是鲨鱼。只见一头体型较大的锤头鲨向镜头游来。锤头鲨并不是很大,跟其它鲨鱼比起来个头小得很多,但是它头部形状非常怪异。

 之后我的目光随着镜头一起来到大白鲨所在的位置。但它可不在海里,而在船上。它被人们钓起来的场面太血腥了!人类只为了一点小小的鱼翅就残忍的杀害了它,难道他们不知道这是在破坏生态环境么

 看我这部影片后我真是感慨万分,因为人类太自私了。我为什么要这么说呢你现在毁灭了所有的生物,以后呢以后你的子孙后代呢还能继续生存下去么

 人类只有保护生态平衡,才能为子孙后代留下美好未来。让地球上所有生物都有一个美好而祥和的家园吧!

《海洋》观后感10

 现在,有许多《走向海洋》这本书,这些都是关于人类的故事。同学们也非常的喜欢这本书,我也在读这本书。告诉我们了许多重要信息。

 杨利伟是第一位中国人离开地球的人,从远远的宇宙俯目敢家园。他看到的地球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土**、浑浊的星球,恰恰相反,那是一颗湛蓝色、晶莹剔透的球体,它不应该叫“地球”,叫“水球”更合适。

 我们的国土越来越少,地球上的部分都是海水,我们现在应该得保护地球,让环境变得更好,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更好。

 我还介绍一个我了解的信息。喜马拉雅山最高峰,海拔8848米的珠穆朗玛峰,一旦投入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会立刻消失得无影无踪。因此可以说,覆盖的球表面的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土地,而是一望无际的海水。叫“地球”,也许是个错误。

 地球的海沟可真厉害,都能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给淹没,地面的海水可真多!真是出人意料。看来“地球”改名叫“水球”更合适。

 书可真是个好东西,能让我们学到里面丰富多彩的知识。

《海洋》观后感11

 《海洋》是一部外国纪录片,讲述了大海里的种种生物如何生存,看完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故事的开始,一个小男孩问:“海洋是怎么样的?”紧接着就看到了一片汪洋大海。宽阔的海面上无数鸟儿在上下翻飞。海中各种生物,无忧无虑地游弋。海里有正在捕食的金枪鱼,正在追逐的螃蟹;正在嬉戏的海豚;正在逃命的沙丁鱼;正在喷水的鲸……海底还有美丽的珊瑚群,它们五彩斑斓、千姿百态,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海中的生物,生机勃勃,井然有序地生活着。

 可是人们的到来打破了这里的平静。各种渔船大量捕捉鱼群,他们把有些鱼最值钱的部分割下来再把鱼放回海里,让鱼儿生不如死。海水被染得一片猩红,有的鱼类因此灭绝,只能在海洋馆里见到它们的'标本。

 看完这个影片,我深深地震撼了!大自然无私奉献了他们的所有,我们才有了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而人类却狠心地破坏着……海水不再蔚蓝,鱼儿纷纷逃窜,海洋生物快速减少,我仿佛看到,有一天,海洋变得一片死寂,没有任何生机和活力

 海洋是人类和所有地球生物的摇篮。让我们一起保护海洋环境,做大自然的守护者吧!

《海洋》观后感12

 1月18日上午,爸爸带我和弟弟一起去湖南大剧院看《海洋朋友》的**。看了这部**后,我十分感动。

 **述说了小学生小齐与海洋生物琪琪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因为小齐和琪琪一样,父母都不在身旁,孤独寂寞的他们成为了好朋友。他们之间的友好,使他俩形成了心灵感应,琪琪最终能开口说话。小齐的两个好朋友和琪琪交了朋友后,也形成了心灵感应。生活在海洋馆里的琪琪越来越思念父母,思念家乡,渴望回归自由。有一天,它竟然撞向玻璃幕墙,伤得很重。小齐决心帮助琪琪回到大海,求助于爷爷,最后让琪琪参加了野生训练班,学会了在大海中生存的本领,重回家乡。

 这部**告诉了我要保护动物、关心动物、善待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我觉得每个孩子都需要父母,不论是孩子失去父母,还是父母失去孩子,都会同样的伤心。世界上的动物和我们人类一样,也需要父母,需要父母教会捕猎技术,掌握生存的本领。没有父母教会它们这些本领,它们的生存就会十分困难。我们人类有人类的世界,动物也有自己的世界,人类不要到大自然中去抓动物、伤害动物,不要去侵犯它们的世界。

《海洋》观后感13

 今天,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看了**《海洋朋友》。

 **中一个小男孩叫小奇,一只小海豚叫琪琪,他们是一对彼此非常要好的朋友。一天,琪琪居然和小奇说话了,这使小奇迷惑不解,琪琪说:“这是你我之间的心灵感应,加上汤姆大叔的魔法,我就能和你说话了!”小奇一蹦三尺高。可是,琪琪总说:“我想爸爸了!”小奇答应琪琪要帮助它找到爸爸。看到这里,我真为他们的友谊感到高兴。

 小奇送琪琪去找爸爸,到了离别的那一天,工作人员和小奇看着海豚琪琪,又不舍得让它离开了!小奇和它紧紧地抱在一起,不愿意分开。琪琪噘着嘴,拉着小奇的手,看了又看,慢慢地向海里游去……

 看了这部**,我觉得:我们应该保护动物。我们要和动物交朋友,让我们的家园更美好!

《海洋》观后感14

 小时候,爸妈不嫌麻烦,一字一字的教说话,一口一口的教吃饭,一步一步的教走路,等等。长大后,不再只甘心于做这些小事,希望能做到别人都不能做的事,希望能做的事比别人都多。看完**后,突然想想,这一刻,我只用来穿衣怎么样?穿得整整齐齐,穿得干干净净,穿得舒舒服服的;又或者只用来吃饭?越吃越香,越吃越忍不住去吃,越吃越幸福;又或者,只用来走路,从脚下开始走回家,一步一步的走,不再匆忙,看清一砖一瓦,看清一草一木,认清一颦一笑,等等。原来生活可以这么简单。

 异常的孩子?只是眼睛看到的东西和我们不一样而已。我们在看人的时候,他们在看天;我们在看房子的时候,他们在看地;我们在开车的时候,他们在用脚;我们在吃海鲜的时候,他们在学海龟,等等。谁能保证我们是正确的,谁又能说我们是聪明的。只要大家的世界没有冲突,不会想着去抢别人的世界就好。

 生活。其实就是穿衣吃饭有事做有人疼和去疼爱别人。人人都有,谁也无须去羡慕谁,谁也无须去可怜谁。

 反倒是我们自己想不开,硬是去做些自己不喜欢的事,爱自己不爱的人。

 饿了吃两个鸡蛋,渴了喝口水,冷了记得衣服在哪,空荡时去想念一个时时都在的人。

《海洋》观后感15

 海洋天堂又是一部感人的**,由文章、李连杰主演,大海之上飘荡着一只孤舟,一位踌躇的父亲带着有天生缺陷的儿子,孤独地坐在船上,

 无望地看着辽阔的大海,然后牵起儿子的手,两人一齐跃身跳入大海,这位47岁的父亲,名叫王心诚(李连杰饰),他22岁的儿子大福(文章饰)从小患有孤独症,完全活在自己封闭的世界里,无法生活。大福的妈妈在大福年幼的时候,因为承受不了儿子患病的打击离世,王心诚独自一人把大福抚养长大,与儿子相依为命。然而此时,王心诚被确诊患晚期癌症,生命只剩几个月的时间,如何安置好大福的生活,成了日夜焦灼王心诚的心头大事,他甚至想到要带着大福一起离开这个世界。这是一个愚蠢的选择因为大福水性好,在沉到海底时解开了绳索将他的父亲就了回去。父亲的得了癌症,儿子又无法生活,最终父亲选择将大福送进慈善机构,为了让孩子生活,开始教孩子做饭,上下车,为海洋馆清洁打工。因为大福喜欢游泳爸爸在最后一天的生命中办成海龟陪大福游泳,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死后剩下了大福自己,他现在能自己生活了,此后在海洋馆游泳总是与海龟玩耍,与海龟结下了不解之缘!

 父爱如山,这是多么的感人,这就是父母的爱呀!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木瓜》

海明威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讲述的是一位无儿无女的老渔民圣地亚哥,无依无靠地住在海边的一个小窝棚里,每日打鱼为生,名叫马诺林的小男孩时常陪伴他。

圣地亚哥“倒了血霉”,一连八十四天都没有捕到一条鱼,在第85天仍然满怀期待出海,接着清晨的海流驶向远方。

圣地亚哥如愿以偿遭遇到一条漂亮的大马林鱼,经过三天三夜的生死搏斗,虽然筋疲力尽,但最终满载而归,令人可惜的是在返回岸边的途中遭遇了许多鲨鱼撕咬鱼肉,圣地亚哥最终也没能守护住自己的胜利果实,靠岸之时,只剩下一副庞大的白色鱼骨架。

海明威浓墨重彩大量描写了老渔夫与大海搏斗的过程,惊险刺激历历在目,然而令晴空难以忘怀的却是小说开头四分之一的篇幅中,圣地亚哥与马诺林如同爷孙般的温暖相处,灵魂上的互相依赖!正如《诗经》所言“匪报也,永以为好也!”,你对我好,我加倍对你好,不但为了酬谢,更是因为这一份老人所渴求的灵魂上的依赖!

马诺林第一回跟随圣地亚哥上船才五岁大,老人悉心教导他捕鱼工具使用和技巧,他们成为了很好的伙伴,一起捕鱼,一起聊天,这是一段很美好的回忆。故事从圣地亚哥连续 84天一无所获开始:

“你有一回八十七天钓不到一条鱼,跟着有三个礼拜,我们每天都逮住了大鱼。” 、“顶好的渔夫是你。”在老人连续40天一无所获时,马诺林的父母要求他上另外的船,运气不错,收获了大鱼分到了钱。

可是孩子并不开心,因为每天看着老人空着船靠岸,消瘦又憔悴,很是心疼难受,孩子更怕老人伤心失落,所以给他加油鼓劲!真心的对老人好,失意时的希望鼓励胜过千言万语的苍白安慰!

孤独的老人独自看着远方的大海

“我去弄沙丁鱼来好吗?我还不知道上哪儿去弄四条鱼饵来。” 马诺林如同小大人般请圣地亚哥喝啤酒,勤快地想要帮忙弄鱼饵,因为知道老人连续84天没有收获,手头拮据。

圣地亚哥先是推拒了,最终接受了马诺林的好意。真心的对老人好,不等到开口率先想到,并且小心翼翼维护老人的自尊。

“有什么好吃的东西?”“有锅鱼煮黄米饭,要吃点吗?”马诺林乐意陪着圣地亚哥每天扯这样的一套谎话,事实上老人出外捕鱼只剩下鱼钩和鱼叉了,生活拮据,连鱼网都卖掉了,怎么可能有鱼煮黄米饭?彼此都知道的谎言视为希望的自我安慰,马诺林很清楚,不戳破就是最真心的维护。

圣地亚哥老渔夫的住所在破旧的窝棚当中,他躺在椅子上看报纸,马诺林非常感兴趣听老人对于报纸上棒球比赛的消息以及评论,他是最为忠心的倾听者,还会适当地提出问题满足老人夸夸而谈的愿望。

马诺林关心老人是否穿的暖和,在老人疲惫睡着后为他盖毯子,为老人端来了晚饭(不知道是马丁饭老板送的,还是马诺林买的)“不等你准备好,我是不愿打开饭匣子的!”

马诺林与圣地亚哥老渔夫

马诺林对老渔夫是发自心底的尊重以及钦佩,为了排解老渔夫心中的孤单寂寞压抑,抛出的话题让老人津津乐道,有说不完的话语,单从对话中就仿佛瞧见了圣地亚哥那枯败的面容里焕发出的勃勃生机。这一切的一切在老人心底扎下了根,成为他在独自出海后,孤独落寞的的内心中最重要的支柱!

“祝你好运。”在马诺林的目送下,圣地亚哥老渔夫在黑暗的黎明时出海,凭借着高超的技术利用海流在清晨来临时到了远方,开始了一个人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中飘荡的日常,放鱼饵、下钩静待,一个人自言自语。他看着初升的太阳、黑色的军舰鸟、天上的云,七彩的水母……脑海里不停地想象,不自觉地自言自语,好像在与各种所见的生物对话。

老人的自言自语是因为孤独,在马诺林离开了以后。他是个贫穷的老人,有钱的渔夫可以在船上听收音机,而老人只能在等待中不断地想事情,心心念念好运逮住一条大鱼。

“但愿那孩子在这儿就好了,我正被一条鱼拖着走……”

“但愿孩子在就好了。可以帮我一手……”

圣地亚哥在远离岸边的第一个夜晚,不是空手而归,却是被大鱼拽着越来越远,马诺林不在身边,他只能同那条大鱼自言自语,谁也不该上了年纪独个儿待着,道出了老人心中企盼有人陪伴的心情,看着夜晚船边两只海豚嬉戏,他想起了曾经和马诺林一起逮住了大马林鱼的情景。

但愿那孩子在这里。

鱼啊,我跟你奉陪到死。

但愿那孩子在这儿,并且我手边有点儿盐就好了。

如果那孩子在这儿,他会用水打湿这些钓索卷儿。

圣地亚哥同海上一切生物对话,同那条大马林鱼说话,这是一个孤独又倔强的老渔夫,在这片蓝蓝的大海中同那条大马林鱼你挣脱我控制奋战了三日,极尽所能让自己忘记了孤独,时不时地想念那个孩子马诺林,无论是分享喜悦,还是胳膊抽筋,还是渴望有人帮忙,他都想着“那孩子”,“那孩子”,直到战斗结束,回家。

只有那孩子会担心。可是我相信他一定有信心。

带着大鱼返回海岸的途中,鲨鱼接二连三的围着死去的大马林鱼打转,老渔夫还在计算着多少收益,半条鱼已经没了,用仅剩的鱼叉杀了几条鲨鱼后,在深夜里碰到了一个整群,便再也无力保护了。他心里想的是孩子在担心我,孩子对我有信心,可惜的是,我带回来的只剩下一副鱼骨架。

三天三夜不眠不休丧失体力的老人回到了自己窝棚躺下了。马诺林这个孩子无数次出现在老人的嘴边念叨,心中回忆,是疲惫的灵魂渴求的曙光:只要回去了,便能见到那孩子,还能再看到那孩子,他帮了我许多忙,那孩子在等我,只要我有了好运,那孩子的爸妈会让他继续跟着我一起!

早上,马诺林如往常一样到老人的窝棚,看着老人大喘气,还有那伤痕累累的双手,没敢当面哭出来,而是转身离开去给老人准备早餐,马诺林明白老人需要的不是同情,此时此刻最需要的是补充体力。

小镇上的人都在讨论那个大鱼骨架,只有马诺林想到捕获这样的大鱼需要付出多大的力气,而造成这样的骨架该是被多少鲨鱼环绕的惊险,圣地亚哥有多努力又有多绝望,普通人看着表面风光,只有真正关心的人才看得到这隐藏下的惊心动魄!

马诺林如同平日那般照顾圣地亚哥喝咖啡早餐,听老人讲自己被打败了,反驳道“那条鱼可没有打败你!”然后他们商量着剩下的鱼头怎么分配处置?离开的三天三夜有多少人出去寻找?

圣地亚哥感到很愉快,因为不再是一个人自言自语,对着大海说话。对于这样一个自尊又倔强的老人来说,平常心对待他,倾听他的话语远比为他哭泣,掉几滴眼泪来得有意义!

“现在我们又可以一起钓鱼了。”

“不,我运气不好。我再也不会交好运了。”

“我会带来好运的。”

“你家里人会怎么说呢?”

“我不在乎……不过我们现在要一起钓鱼,因为我还有好多东西需要学。”

马诺林心疼圣地亚哥,决意以后跟着他一起出海。在小说的开头,他说自己是个孩子,不得不听从父母的话,而现在仅仅三天的时间,老人愈加苍老了,男孩瞬间长大了,可以自己做主了,他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他说出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自己还有好多要学的。圣地亚哥没办法拒绝,他确实想要一个可以一起说话的人,不必再自言自语,他们讨论着用什么渔具,好好保养双手……

作为旁观者的我们不知道,圣地亚哥是否还有下次出海的机会,不过如果出海了,他必定不会再是一个只能对海说话的孤单老头,马诺林必定陪伴在他的身边,成为他心中最大的慰藉。

圣地亚哥和马诺林这两个人令我想到“投桃报李”,却不仅仅于礼尚往来的客客气气。圣地亚哥把马诺林视为儿子孙子般的存在,悉心教导;马诺林对于老人不但细心照顾,更是一个倾听者的存在,孤独灵魂的安慰。

正应了《木瓜》里的这句诗“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无论是木桃,还是琼瑶,都比不上存在于你我心中的担忧、想念、慰藉,再惊涛骇浪、惊心动魄的战斗,终究会累,最终需要的只是这样一份平淡的安宁!这一份赤子之心,这一份灵魂倚赖,是比那海更深沉的存在!

读《老人与海》,我看见的是此情所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7940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