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雎>是《诗经》开宗明义的第一篇。由於流传久远,影响至深且大,因此历来对这首诗的看法,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认为这是首爱情诗赞美诗;是举贤诗、讽刺诗;是抢婚背景下的贵族,有关婚姻的教育诗(据《墨子》说法,「琴瑟」「钟鼓」均非平民之乐。);是祝贺新婚的诗,……。 其实,仔细玩味诗中那真率炽热的感情,我们毋宁把它当作是一首产生於二千多年前古老的民间恋歌,诗中娓娓细述的是一个男子的单相思,他的倾慕、爱恋与渴望,而这正是亘古以来每一个人心中对爱情最深的企盼。 全诗依据<毛诗>将之分为三章,首章四句见物起兴,写自己的爱情与想望。雎鸠,是一种水鸟,传说这种鸟儿雌雄相爱,形影不离,情真意专,如果一只先死,另一只便忧伤不食,憔悴而死。因此首句借雎鸟一声声的相互和鸣,引起男子无限的情思,想到那位美丽贤淑的少女,正是自己理想的佳偶!至於说「窈窕淑女」是谁,是男子在河边邂逅了一位美丽佳人,而一见钟情,而倾慕追求?还是男子见雎鸠相亲相爱成双成对而春心荡漾,而思念起心中的人儿这里留给大家丰富的想像空间。 次章八句,以缠绵悱恻之情,道出男子追求未果的爱慕之心与相思之苦。「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也许是暗示著少女正在河边采荇,她的美妙姿态,她的窈窕倩影点点滴滴,深深的烙印在男子的心上,难以磨灭。也许是左右浮动的荇菜,就少女不可捉摸的心,注定二这条情路是要走得艰辛难熬。於是日思夜想,不能须臾忘怀。白天里食不知味,无心做事,而漫漫长夜又只能躺在上翻来覆去的苦思冥想不能成眠,心中反复叨念著切割著爱人的名字,爱人的影子,这种「为爱而不得其爱,又不忘其爱」的痴心想念那里只是一个愁字而已!第三章八句,描写男子向往著愿望实现时的欢乐。有人说:「这首诗描写了抒情主人公对一位少女邂逅、追求、相思并同她完婚的全过程。」细读全诗,若最后只是像童话故事中大团圆的结局-从此王子和公主过著幸福快乐的日子,那麼诗意就荡然无存了!爱到深处无怨尤,爱的渴求能导致爱的升华。这位陷入情网不能自拔的男子,并没有伤心到吐血病倒,也没有绝望的自残杀人,而是给自己的感情找到一条出路,架构起一座美丽的空中楼阁,幻想著有情人终成眷属。在一刹那间他满足了,他和他的爱人美满和谐的结合了!於是一场虚构的热闹的结婚场面快快乐乐的展开,让我们不禁陶醉在其中为其祝福。但幻想毕竟不是事实,一转念后,男子又会想到什麼?是更深的相思愁绪?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的坚贞?也许留待大家仔细去玩味了!孔子在《论语.八佾》有中肯的评价:「<关雎>乐而不*,哀而不伤。」综观全诗充满著男子的浪漫情怀,它写思慕,写追求,写向往,深刻细微而不失理性平和,感情热烈又不陷於难以自拔的痛苦呻吟。这真是我们现代人每谈感情便置之死地,玉石俱焚的毁灭作为,要好好省思的。
从《蒹葭》一诗可以看出,中国古代诗人们在感情上并不安于现状,并不听凭现实的摆布,而是有自己的目标、有希望、有追求的,而他们的希望和追求往往以失败、受挫为结局,所以他们的情感结构也就表现为这样的模式或艺术框框:希望(具体而缥缈的目标)----追求----受挫(不可逾越的障碍)。这三个因素是相互联系的。虽然有了尽善尽美的理想,而追求之时又有不可逾越的障碍,明知障碍不可逾越,却还要追求,结局也就必然是失败受挫而成为悲剧。
《关雎》这首诗可以被当作表现夫妇之德的典范,主要是由于有这些特点:首先,它所写的爱情,一开始就有明确的婚姻目的,最终又归结于婚姻的美满,不是青年男女之问短暂的邂逅、一时的激情。这种明确指向婚姻、表示负责任的爱情,更为社会所赞同。其次,它所写的男女双方,乃是“君子”和“淑女”,表明这是一种与美德相联系的结合。“君子”是兼有地位和德行双重意义的,而“窈窕淑女”,也是兼说体貌之美和德行之善。这里“君子”与“淑女”的结合,代表了一种婚姻理想。
关雎白话译文
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小洲。美丽贤淑的女子,真是君子好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左边右边不停采。美丽贤淑的女子,梦中醒来难忘怀。
美好愿望难实现,醒来梦中都思念。想来想去思不断,翻来覆去难入眠。
参差不齐的荇菜,左边右边不停摘。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表亲爱。
参差不齐的荇菜,左边右边去拔它。美丽贤淑的女子,鸣钟击鼓取悦她。
蒹葭白话译文
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水边那一头。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扩展资料:
《国风·周南·关雎》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第一首诗,通常认为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此诗在艺术上巧妙地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首章以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陪君子的联想。
以下各章,又以采荇菜这一行为兴起主人公对女子疯狂地相思与追求。全诗语言优美,善于运用双声、叠韵和重叠词,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和写人状物、拟声传情的生动性。
《国风·秦风·蒹葭》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诗集《诗经》中的一篇。全诗三章,每章八句。此诗曾被认为是用来讥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礼来巩固他的国家,或惋惜招引隐居的贤士而不可得;现在一般认为这是一首情歌,写追求所爱而不及的惆怅与苦闷。
全诗三章,重章叠唱,后两章只是对首章文字略加改动而成,形成各章内部韵律协和而各章之间韵律参差的效果,也造成了语义的往复推进。
参考资料:
《关雎》:这首诗写的是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写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设想自己求而得之的喜悦,表现了古代青年对爱情婚姻大胆执著的追求。
《蒹葭》:这是一首情景相生的抒情诗,通过对实际情景的描写和想象,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主人公寻求伊人而不得的诚挚感情。
关 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雎》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开卷篇,它描写了一位“君子”对一个容貌俏丽“淑女”的倾心爱慕与相思,它为我们刻画了一位为爱痴狂的男子形象,第一次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爱情追求中的苦与甜,痛与乐,十分出色而又得体,正如孔子所说:“诗三百,思无邪。”是中国恋歌的滥觞。
首章四句总领全篇,以“兴”起之,就是“君子”看见在河滩上的“雎鸠”正追逐戏耍,而且是成双捉对,自在和谐,幸福欢乐。这情景很自然地拨动了“君子”心中那根敏感的爱情之弦,以前那个他追慕的姑娘婀娜多姿的倩影,又在他脑海浮现,不由得就发出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感叹,好姑娘是值得以极大的热情和耐心去作不懈的追求啊!“好逑”一直当作“好配偶”来解释,这实在是一个误会,“逑”,即追求,“好”,即喜好之好,爱她就努力去追求她,以上解释就比较得体。因为是暗恋,是单相思,是一厢情愿,但又刻骨铭心,不能忘怀,所以就大声地喊出来,这实在是一个男子汉的爱情宣言,表达了勇气,体现了追求,反映了憧憬,刻画了忠贞。
接下来,便生动细腻地刻画“君子”追求“淑女”的苦与甜。诗中以“参差荇菜”起兴,三叠反复,以“流”、“采”、“芼”三个不同的词,既显前后意思互补,而示诗歌在抒写层次的区别,境界描叙的深入,达到一唱三叹的效果。
一丛丛荇菜在水中不停地随波漂摇,你想从左边下手去“采”,它就漂到右边去了,你赶忙到伸手右边去“芼”,它一下子又流回到左边去了,飘忽、摇摆、变幻,多象少女一颗捉摸不透的心,时时吸引着你,但一时又得不到,令人心津摇荡而又神驰心往。“君子”为了捕捉到这颗心,他是醒时在追,梦里也在求,直弄得神思恍惚,“辗转反侧”,寝食难安,直追得“优哉优哉”,长夜难明。这些描写体现了“君子”对爱情的不懈追求,对自己梦中情人的深情爱恋,为梦想而奋斗的坚强毅力和痛苦的心路历程,是酸酸的,又是甜甜的。
这情景,这相思,这心态,更增加了“君子”内心的痛苦和煎熬,以至出现了幻觉,仿佛与那姑娘真的结成了情侣,因此“君子”欣喜若狂,情不自禁,表示要弹琴奏瑟,敲钟击鼓与她亲近,为她娱乐,以博取姑娘的欢心,达到“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目的,去共同享受爱情甜蜜的生活。这是“君子”心中的愿望,也是诗人要表现的主题。在此,“君子”那种如痴如颠的形象,已是呼之欲出,栩栩如生,是痛苦的,也是快乐的。
诗人即景言情,借助气氛的烘托,内心世界的抒写,幻想境界的描写,生动地表达了“君子”强烈的相思之情(可惜只是单相思),朴实而真切感人。
但是,诗中描写和刻画人物形象,采用的手法是不同的。诗人对“君子”的描写,采用的是正面描写的手法,具体而细腻;而对“淑女”的描写,则是采用侧面的描写,概括而大气,即用“窈窕淑女”一句,反复吟咏,来表现女主人公的美貌和风采。虽然只有一句,但却令人心驰神往:“窈窕”,表示女子的美貌,她面目姣好,身材袅娜,体态轻盈,矜持而迷人;“淑女”,反映女子有才有德,文静娴雅,大方端庄。确实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好姑娘,难怪“君子”要为她茶饭不思,寝食难安了!。
诗人之所以这样做,完全是由于诗歌所要表现的主题决定的。本诗并非表现男女主人公的相互爱慕,而是反映“君子”热恋“淑女”的单相思,因此作品必须而且只需要突出“君子”的人物形象,用不着多花笔墨去重复表现“淑女”的形象,否则反而喧宾夺主了。
本诗尤为突出的是通过幻境的描写,将诗的意境大大地拓宽、拓深了,形成一种感人至深的力量,非常成功。古诗常用梦境来表现一种思念、缠绵的情感,它比一般直接叙述要生动、形象,而用幻境来表达就更深刻感人。因为梦一般是在特定的时境下才会产生的,而幻境则可能在随时的凝想中出现,它如影随形,其入迷沉醉的程度比起梦境来要强烈深厚得多,所以就更能生动地表现出一种动人的相思之情,对刻画“君子”形象起了非常撼人心魄的作用。
本诗在语言上也颇有特色,以音调的和谐美来表达描写人物的生动性。如“窈窕”是叠韵,“参差”是双声,“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它们表现出一种淳朴自然的古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