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号说明了爱情中哪些道理?

泰坦尼克号说明了爱情中哪些道理?,第1张

《泰坦尼克号》中说明的爱情道理:

1、生死之外都是小事,勇敢做自己去爱。

首先**中放到不羁的杰克与敢爱敢恨的露丝,两人在船上的种种经历向我们传达了一种精神,那就是世界上除了生死以外,其他的事情想做就做吧。

人生苦短弹指间生命就迎来了尽头,如果不是杰克大胆的向露丝示爱,露丝一无所顾为爱情打破家庭的阻拦,那么两人怎么能在短短的时间内完成一次许多人一辈子都不可能经历的爱情。

2、坚持自己所热爱的,即便它一文不值。

将自己热爱的东西继续下去,**中的泰坦尼克号的头等舱内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名流人士,除了这些高雅的人士与船内服务生外,还有一只不起眼的乐队,他们似乎只是大亨名流们高谈阔论的伴奏而已,几乎没人听他们演奏的好坏,乐队的存在只是表明了这里是一个雅致高端的场所罢了。

扩展资料:

《泰坦尼克号》是美国二十世纪福斯**公司、派拉蒙影业公司出品爱情片,由詹姆斯·卡梅隆执导,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凯特·温斯莱特领衔主演。

影片以1912年泰坦尼克号邮轮在其处女启航时触礁冰山而沉没的事件为背景,讲述了处于不同阶层的两个人穷画家杰克和贵族女露丝抛弃世俗的偏见坠入爱河,最终杰克把生命的机会让给了露丝的感人故事。

-泰坦尼克号

泰坦尼克号影评

**史上第一昂贵的**

沉没之船上永不沉没的爱情绝唱

一部人类应时时审视自己劣根性的警世箴言

一则包融信念、勇气、牺牲和爱的不朽传奇

在评价自己的这部影片时,导演詹姆斯·卡梅隆说: “1912年4月10日,工业技术已经给人们带来了将近20年的连续不断的奇迹。人们开始对这没有止境的进步想当然,有什么能比泰坦尼克号——人类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大的、最豪华的可以移动的物体来更好地代表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呢但是,4天半之后,整个世界改变了——这艘‘梦之船’

的处女航以不可理喻的噩梦般的结果而告终。人类的独特的劣根性:傲

慢、自满和在非常状态中表现出来的贪婪就这样永远地摧毁了人类拥有

不可战胜力量的信念。

“我拍这部**的目的不单在于表现这艘声名狼藉的船的戏剧性的毁灭,而且在于展示她的短暂的、灿烂辉煌的一生,捕获泰坦尼克号和她的乘客及全体工作人员的美、活力、希望和信心,以及在揭示人类黑暗面的过程中,颂扬人类精神的无限潜力。泰坦尼克号不只是一个警告性的故事——一个关于人类的不幸的神话、寓言和隐喻,它还是一个关于信念、勇气、牺牲和爱情的故事。”

今天我们来谈《泰坦尼克号》不仅是因为它是一部成功的商业电 影,更重要的是它带动了世纪末的一股怀旧的风潮:泰坦尼克号的沉没 是20世纪初的一场悲剧,影片却以真实的史实加上虚构的爱情故事将 泰坦尼号启航不到5天中的爱情、友情和灾难呈现在世纪末的这一代人 面前,它告诉了我们一个真理:我们要珍惜生命。

——香港著名主持人 吴小莉

我们都需要具有强烈的情感、能够横扫一切卑琐情境的鸿篇巨制, 需要能激励精神生长的英雄主义重现江湖。在这一点上,《泰坦尼克 号》帮了大家的忙。

——《纽约时报》

《泰坦尼克号》不仅是一部**,还是一个现象,它带给大家的一 个感受就是,它完成了大家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一个梦。尤其是其中的 爱情故事,是现实中难以完成的,需要死亡考验的.可生死相随的爱 情。

——专业影评人 徐永耀

一则电视新闻“寻宝探险家布克为了寻找1912年沉没的泰坦尼克号,从沉船上订 捞起一幅保存完好的一位年轻女子佩戴着一条钻石项链的画像”引起了一位百岁老妇的 注意。老妇人激动不已,随即来到布克的船上。原来她名叫露丝,就是画像上的女子。 看着画像,往事一幕幕浮现在她眼前——

1912年4月10日,被称为“世界工业史上的奇迹”的“泰坦尼克号”从英国的南安普顿出发驶住美国纽约,开始了它在大西洋上的处女航。

码头上人山人海,人们争相目睹人类有史以来最大、最豪华的船。露丝,一位漂亮 的贵族**与她的母亲及未婚夫、钢铁大王之子卡尔一起登上了头等舱。与此同时,年轻的画家杰克通过与人赌博,幸运地得到了三等舱的船票,他和伙伴飞一般地跑到码 头,跳上甲板,登上了泰坦尼克号,他们高声欢呼着,仿佛是大海的主人。

露丝是一个外表遵循规矩,而内心有着强烈的反叛意识的女孩,她早已厌倦了贵族 们的无聊生活。在甲板上,杰克看到了露丝,被她深深吸引。

露丝对未来的婚姻生活感到万分无奈,她的内心如波涛一般地汹涌澎湃。当她试图 跳人大海时恰巧被杰克发现,他救了她,两人由此相识。露丝向杰克吐露着心声:“我觉得这一生不外如此,像活了一辈子似的,又像是站在悬崖边上,没人 拉我回来,没人关心,甚至无人理会。”

杰克耐心地开导着露丝,带她去三等舱中跳舞,甚至教她如何吐出 又远又直的唾沫,在杰克乐观精神的开导下,露丝找回了失去已久的快乐。

露丝的未婚夫卡尔发现了杰克和露丝的来往,他送给露丝一条价值连城的项链“海洋之心”,试图挽回同露丝的爱情c然而这—‘切都无法打动露丝的心,因为她已经深深地爱上了杰克。在卧室中,露丝戴上了“海洋之心”,由杰克画下了那张令她永生难忘的画像。露丝决定上岸后与杰克一起生活,幸福似乎已掌握在两人手中。

然而由于泰坦尼克号撞上了冰山,船身右侧破裂了,尽管它号称 “永不沉没”,人们却能感受到它在一点一点地下沉,可这时杰克却被 卡尔栽赃陷害,被关在下层船舱里。

露丝回到空无一人的船舱里找到杰克,在紧要关头找来斧子救出了 他。他们来到甲板上,露丝在杰克的劝说下上了救生艇,然而在登上救 生艇的最后一刻,露丝改变了主意,她重新跳回到泰坦尼克号上,决定 与杰克生死与共。

杰克拉着露丝跑到船尾,爬上栏杆,直到泰坦尼克号沉没。两人落 人海中,杰克将露丝推上一块木板,自己则泡在冰冷的海水中。他鼓励 着露丝,要她答应好好地活下去,而他自己的身体却越来越冷,最终缓 缓沉人大海……

救援船救起了露丝,杰克却被冰海永远地吞没。84年后,露丝又来到泰坦尼克号沉没的地方,将“海洋之心”抛人海中,以告杰克的在天之灵……

  1997年,**《泰坦尼克号》正式起航。这部创下无数票房纪录、让亿万观众为之落泪的爱情灾难**,注定成为经典,同时也让露丝的扮演者凯特·温丝莱特一夜之间成为国际瞩目的巨星。

15年后,当年的那艘票房巨无霸又披上全新的3D外衣驶来,全球再次掀起观影热潮。一样的沉船往事、一样的惊涛巨浪,只是银幕上的露丝容颜未改,银幕下的凯特却已不复当年的青葱,而是多了一份穿越时光的淡然。

初出茅庐:英伦玫瑰,勇敢闯荡

凯特出生于英国一个演艺家庭,她的外祖父母经营着一家小剧院,叔叔也是演员。受家庭艺术氖围的熏陶,凯特5岁时便参演舞台剧,11岁时进入戏剧学校就读。正如凯特自己所说:“表演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们真的是把表演看做了一种信仰。”这种信仰一直指引着凯特的人生航向。

1994年,凯特被英国导演彼得·杰克逊选中,出演人生第一部**《罪孽天使》。为了争取到出演女主角的机会,凯特模仿起了美国口音,她以一副叛逆少女的模样出镜,热情不羁得让片中的其他人都显得苍白。

真正开启凯特表演之路的是名著改编**《理智与情感》。1995年,经纪人把凯特送去《理智与情感》剧组试一个小角色,她大胆地在制片人面前念起了玛丽安娜的台词。

初出茅庐的凯特,浑身每个毛孔都呼吸着梦想,她近乎直白地表达了自己对玛丽安娜这个角色的渴望。“我们都觉得玛丽安娜会是最难演的角色,这时凯特走了进来,在试镜后,她用那大得犹如探照灯的眼睛看着我说,我希望你可以让我演,我知道怎么演。”制片人说,“她离开后,我说,毫无疑问,这就是玛丽安娜。”

作为新人,凯特无疑是幸运的。凭借《理智与情感》,凯特拿到了奥斯卡最佳女配角的提名,这让刚刚21岁的她激动不已。

凯特演活了简·奥斯汀笔下的玛丽安娜,紧接着她又签了几部根据名著改编的影片,如哈代的《无名的裘德》,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等。她因此被贴上“古典气质”的标签,这也限制了她的戏路。在好莱坞制片商眼里,这个丰腴可爱的英国姑娘,更适合在英国**的传统长廊里轻移莲步,明显不适合在好莱坞的动作大片里披荆斩棘。

倔强的凯特不甘心受到固定戏路的限制。她说:“我不是一个古典气质的女孩,从来都不是。”她立志在好莱坞闯出一番天地。有趣的是,凯特给自己的私人司机取名“约翰·好莱坞”,希望他能带领自己在好莱坞所向披靡。

盛名之下:坚守内心,不忘初衷

在巨星云集的好莱坞,凯特终究只是无名小辈。

当时,凯特极力想出演卡梅隆筹拍的《泰坦尼克号》女主角露丝。尽管凯特在试镜时给卡梅隆留下了印象,但他仍做不了决定。最初,卡梅隆把露丝设定为一个奥黛丽·赫本式的人物,他考虑过格温妮丝·帕尔特洛等女星,但凯特的激情最终在卡梅隆暴君式的完美主义里凿开了光亮。她给卡梅隆寄去了一支玫瑰,卡片上写着“来自露丝”。在多次电话轰炸中,凯特甚至斩钉截铁地告诉卡梅隆,她就是露丝。某天清晨5点,凯特终于接到了她将出演露丝的电话。

卡梅隆是真正的**天才,也是一个完美主义者,这给凯特和整个剧组带来巨大压力。凯特回忆说:“那整整七个半月相当难熬,环境非常艰苦,拍摄彻夜无休,几乎使我无法坚持下来。”

宝剑锋从磨砺出,1997年,《泰坦尼克号》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6亿的北美票房、18亿美元的全球票房、14项奥斯卡提名、11项奥斯卡大奖……光环和荣誉让凯特瞬时登上了事业的巅峰,这位好莱坞造梦工厂炮制出的新星,略带婴儿肥的脸上挂着羞涩笑容,开始走上各大**节的红地毯。一夕爆红,凯特却陷入对好莱坞工业体系的困惑中。尽管借着《泰坦尼克号》,凯特也许能跻身一线女星,她却做了另一番选择。“我从来没有打算让《泰坦尼克号》成为我参演更大制作和收取更多支票的跳板,虽然它的确可以让我达到这点,但它同时也会毁了我。”

此后,凯特放弃了更多大制作、高薪酬的**,默默投身到小成本**《圣烟》的拍摄中。

“我喜欢这个剧本。现在很多人在**制作上非常保守,《圣烟》却很勇敢。”凯特说。**开拍后不久,导演惊喜地发现,“露丝”已经在练习澳洲口音,熟记试镜台词,丝毫不考虑拿到片酬可能遥遥无期。

“她刚因为《泰坦尼克号》一炮而红,我相信一定有大把片酬丰厚又不需要试镜的角色等着她,这对演员来说是一个考验。试镜前,我就对她怀有敬意。”男主角凯特尔说。

在“露丝”的盛名之下,远离好莱坞,远离商业大片,只为自己喜爱的剧本和角色而活,这是需要勇气的。凯特重回文艺片与小制作的天空,出演了《圣烟》、《北非情人》、《鹅毛笔》等一系列与偶像不搭边的角色,硬生生将自己洗白。她对艺术**的着魔程度,在她的经纪人看来简直是“灾难性的选择”。

苦尽甘来:六次提名,一朝获奖

把演戏当做信仰,对艺术异常执著的凯特,一直渴望得到奥斯卡金像奖的垂青。然而为了拿到那座“小金人”,凯特却经历长达15年的漫长等待。

1998年,凭借《泰坦尼克号》获得第70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这部影片成功斩获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11项奥斯卡奖,但凯特却未能如愿折桂。

2002年,凭借《携手人生》获得第74届奥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一直渴求着奥斯卡小金人的凯特这一次败给了《美丽心灵》的珍妮弗·康纳利。

2005年,凭借《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获得第77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凯特再次败下阵来,眼睁睁地看着希拉里·斯旺克二度提名二度封后。

2007年,凭借《身为人母》获得第79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这一次,结果一如过往。

漫长等待,只为花开。2009年,这一年注定是凯特人生中值得纪念的一年。在年初的金球奖上,她先是以《朗读者》和《革命之路》的连击方式终结了自己“提名不拿奖”的厄运,成为金球奖上双冠王;随后,凭借《朗读者》,她又以“一览众山小”的架势接过了期待已久的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奖座,登上了自己的人生之巅。

15年岁月流转,曾经的青涩少女已经成长为成熟女人,34岁的凯特6度提名终于封后,在领奖台上激动落泪。“我想赢吗?当然!那些宣称我不在乎、我不想要或者我不需要的演员,很难被提名这么多次,我是人,只不过不会回家哭,因为我们已从这里长大。”凯特说,“15年过去了,我学到了很多,不仅关于自己,还有这份职业以及整个**世界。”

名利背后:真实人生,洗尽铅华

“我从未渴望要多么出名。我一直很清醒地知道,保持自己的生活一如既往的平淡简单是多么重要。”正是这种远离名利场的态度,凯特才能够在《泰坦尼克号》突如其来的名利风暴冲击下,平静优雅地掌控着自己的航线。

从出道开始,凯特的身材就一直为人诟病。很多女明星甚至直言,“如果我们全是凯特·温丝莱特的体型,那就非失业不可。”

的确,凯特在好莱坞女星圈中,完全是个另类。她不受瘦身风潮影响。她为巴西名模死于厌食症感到不安,并告诫所有年轻女性,“你们不必为了减肥而苛待自己,不必为了达到目标而使自己瘦成皮包骨。”

凯特拒绝整容,不回避脸上的瑕疵,她不希望人们被杂志和**呈现出的完美形象误导。当杂志刊登了她PS过的靓照时,她说:“那照片是修整过的,我身材并没有那么好。”

在接到《身为人母》的剧本时,她已经身为人母,但并末因此而刻意修平自己的小腹,反而坦荡地露出缺陷,因为那样能让片中平凡主妇的形象更加真实。

凯特历经两次婚姻,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在教育孩子方面,她永远亲力亲为,除了工作,她大部分时间都要照看孩子们。“做一位合格的母亲不是给孩子签足够的支票,然后给他们找一间最好的学校就万事大吉了,最重要的是负起责任来,让孩子自由成长,让他们做他们想做的人。”

从影之路漫长坎坷,凯特历经狂喜和挫败,却从未迷失自己。光影交织中,她绽放出最初的神采,用她的真实人生,诠释着对艺术的坚守,对生活的热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026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