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情感

庄子情感,第1张

据《杂篇·秋水》记载,楚威王曾派人邀请庄周为楚国宰相。庄子以宁为泥里嬉戏的活,乌,龟,也不愿意为庙堂用以卜卦之死龟为由,拒绝了楚威王的邀请。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顺应自然,追求精神逍遥无待。一直过着深居简出的隐居生活。和惠施交好。

庄子除做过漆园吏以外,没有做过其它官。对于庄子的行为,有些人认为这是真正的逍遥,也有人认为是愤世嫉俗的表现,清代胡文英在《庄子独见》持此观点,他说:“人只知三闾之哀怨,而不知漆园之哀怨有甚于三闾也。盖三闾之哀怨在一国,而漆园之哀在天下;三闾之哀怨在一时,而漆园之哀怨在万世。”

世以“老庄”并称,庄子和老子都是道家的代表人物。当然庄子的思想是承继于老子的。相同点主要在“道法自然”的观点中,庄子说“天有大美而不言……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还有就是无为、反,对,战,争等观点。在养生观点上,虽然老庄都谈养生,但庄子更为重视, 《让王》中有“两臂重于天下”。

但老庄之间还是有区别的。老子的学说,除了强调自然的一面以外,还有讲权术的一面。老子说“柔弱胜刚强”,《老子》中也处处强调这一点。所以后来法家的韩非也援引《老子》。而庄子抛弃了老子思想中讲权术的一面。章太炎的《论诸子学》中有“其术似与老子相同,其心乃于老子绝异。故《天下篇》历叙诸家,己与关尹、老聃裂分为二。其褒之以‘至极’,尊之以‘博大真人’者,以其自然之说,为己所取法也。其裂分为二者,不欲以老子之权术自污也。”

庄子与老子一样,主张无为治国,任其自然,认为“绝圣弃知而天下大治”,君主要“无容私”,“汝游心于淡,合气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庄子在《庄子》中描写过他心中的“至德之世”,“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端正而不知以为义,相爱而不知以为仁,实而不知以为忠,当而不知以为信,蠢动而相使,不以为赐。是故行而无迹,事而无传。”

庄子认为人活在世上,如“游于羿之彀中”,处处充满危险。羿指君主,彀指君主的刑,罚和统,治,手,段。对于君主的残,暴,庄子是一再强调的,“回闻卫君,其年壮,其行独;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轻用民死,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民其无如矣。”。所以庄子不愿去做,官,因为他认为伴君如伴虎,只能“顺”。“汝不知夫养虎者乎!不敢以生物与之,为其杀之之怒也;不敢以全物与之,为其决之之怒;时其饥饱,达其怒心。虎之与人异类而媚养己者,顺也;故其杀者,逆也。”还要防止马屁拍到马脚上,“夫爱马者,以筐盛矢,以蜄盛溺。适有蚊虻仆缘,而拊之不时,则缺衔毁首碎胸。”伴君之难,可见一斑。庄子认为人生应该追求自由。

与佛教相类似的,庄子也认为人生有悲的一面。《齐物论》中有“一受其成形,不忘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 庄子认为如果能做到“齐物”,那么他便能达到“逍遥”的境界。这是庄子哲学中另一个重要概念,这是个体精神解放的境界,即无矛盾地生存于世界之中。庄子并不否认矛盾,只是强调主观上对矛盾的摆脱。庄子用“无为”来解释这一术语,与老子不同,这里“无为”是指心灵不被外物所拖累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状态。这种状态,也被称为“无待”,意为没有相对的东西。这时,人们抛弃了功名利禄的追求欲望,“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这句被普遍认为《逍遥游》一篇主旨,同时也是《庄子》一书的主旨。这是一种心与“道”合一的境界。

庄子认为一般人很虚伪,“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天犹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他批评儒家“以仁义撄人之心”,这样会导致“天下脊脊大乱”。而君主的专,制,统,治和对知识的爱好,只会使人心更加败坏,“民之于利甚勤,子有杀父,臣有杀君,正昼为盗,日中穴阫。”

流沙河认为,庄子的为人主要有四点,“一曰立场,站在环中。二曰方法,信奉无为。三曰理想,追慕泽稚。四曰修养,紧守心斋。”所谓环中,就是不持有任何立场。《内篇·齐物论》中有“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杂篇·则阳》中有“得其环中以随成”。无为在《庄子》中经常出现,庄子认为无论治国还是做人,都要无为。但无为颇难解释,流沙河认为是“伪”或是“人为”的意思。“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是追求自由。“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所谓心斋就是要排除心中的种种杂念。

在庄子哲学中,“道”是宇宙的本体,是一个无限的概念。由“道”而产生了天地万物,“道”本身是万物之源。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人如果得 “道”,即获得了无限和自由。

庄子认为“道可道非常道”,庄子也认为道不可言。但道不可言,又不得不言,所以庄子采用的是“卮言”的方法,“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这种方式让庄子的思想像水一般,不会惧怕后人的肢解。同时让他的观点不会被历史湮没。不同的时期拜读,会得更新的意义。庄周梦蝶、混沌开窍、庖丁解牛、惠施相梁、螳螂捕蝉等都是其出色的寓言。庄子的文字,堪称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宛奇葩,将先秦散文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相对老子而言,庄子的思想倾向于对艺术及自由的追求。从庄周梦蝶、濠梁之辩(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等事情可见。

孔子身后儒家在继承的基础上也对孔子孝道观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在先秦时期, 以孟子荀子的贡献为最。

孔子的孝道观主要体现在要“养”, 要“敬”, 要合“礼”, 要“隐”, 也要“几谏”等几个方面。“事父母,

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竭尽全力去“养”, 但“至于犬马, 皆有能养。不敬, 何以别乎 ”(《论语·为政》)

做到“敬”还不行, 还得让父母安心,“父母在, 不远游, 游必有方”(《论语·为政》) , 父母有了过错,

子要为其“隐”,“父为子隐, 子为父隐, 直在其中矣”(《论语·子路》) 。隐了以后, 又为了使父“身不陷于不义”(《孝经·谏诤章》)

还要“几谏”, 父母不听, 你还不能埋怨,“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 又敬不违, 劳而无怨。”(《论语·里仁》) 父母身前要孝,

父母身后也要行孝, 而且要合于礼。“生, 事之以礼; 死, 葬之以礼, 祭之以礼。”(《论语·为政》)

当子贡为了节省要减去饩祭用羊时, 他说:“赐也, 尔爱其羊, 我爱其礼”(《论语·八佾》)

。甚至父亲生前的志愿在三年内都不能违背,“父在, 观其志; 父没, 观其行; 三年无改于父道, 可谓孝矣”(《论语·学而》)

。这就是《礼记·祭义》中所说的:“众之本教曰孝, 其行曰养。养, 可能也, 敬为难; 敬, 可能也, 安为难。安, 可能也,

卒为难。父母既没, 慎行其身, 不遗父母恶名, 可谓能终矣。仁者, 仁此者也; 礼者, 履此者也; 义者, 宜此者也; 信者,

信此者也; 强者, 强此者也。”

孟子在某种程度上继承了孔子的孝道观,

也在某些方面对孔子的理论有所发展。孟子主要强调了在“亲亲”的自然感情的基础上行“孝”。“孩提之童, 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

无不知敬其兄长也。亲亲, 仁也。敬长, 义也。无他, 达之天下也”(《孟子·尽心上》) 。他主张孝应该来源于对“亲”的天然之爱,

而不是一种

外界强加于世人的伦理纲常。孟子的“孝”更加人性化, 更加容易被人接受和理解。

孔子说:“父母之年,

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 一则以惧。”(《论语·里仁》) 其中所包含的就是一种单纯的, 为亲人的长寿而欣喜, 但同时又因父母年老,

而害怕终有一天要失去他们, 所自然生发出来的矛盾心情, 爱亲之情愫! 没有半点强加于人之感。

这也应该是孟子“亲亲”孝道观一个重要的理论来源。“亲亲, 仁也”, 孟子是不是降低了“仁”的要求了呢 其实不然,

孟子是提升了“亲亲”的地位, 或者说孟子在更高、更深层的人性论基础上论证并提升了“仁”的地位。“仁之于父子⋯⋯, 命也, 有性焉,

君子不谓命也”(《孟子·尽心下》) 。还有“人性之善也, 犹水之下也。人无有不善, 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

。孟子认为人有“可以为善”(《孟子·告子上》) 的“性”, 而“‘性’确定不移地把人的思想行为导向善”[1]。孟子的性善论,

决定了他会从更基本更深刻的人性论角度来表达他的孝道观。“仁, 义, 礼, 智,非外烁我也, 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

。并且“仁之实, 事亲是也”(《孟子·离娄上》) 。“亲亲”是为善之始, 只有亲亲才能孝悌,

只有亲亲才能达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这与孟子的“四端说”是同一个发生学原理。“恻隐之心,

仁之端也; 羞恶之心, 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 礼之端也; 是非之心, 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 犹其有四体也。⋯⋯凡有四端于我者,

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燃, 泉之始达。苟能充之, 足以保四海, 苟不充之, 不足以事父母”(《孟子·公孙丑上》)

。“恻隐之心”到“亲亲”就达到仁了, 孟子这里只是强调了“亲亲”在为“仁”上重要的开端作用,

其最终目的还是要“天下平”。“亲亲”是孟子孝道观的主要内容, 所以其言语中无不充斥着可爱而朴素的对“孝”的理解。“君子有三乐,

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 兄弟无故, 一乐也⋯⋯”(《孟子·尽心上》) 多么简单的要求啊,

所透露出来的正是“亲亲”这自然而不加任何雕琢和文饰, 却是人要最为之宝贵的至真情感。还有“为不顺于父母,如穷人无所归。天下之士悦之,

人之所欲也, 而不足以解忧; 好色, 人之所欲, 妻帝之二女, 而不足以解忧; 富, 人之所欲, 富有天下, 而不足以解忧; 贵,

人之所欲, 贵为天子, 而不足以解忧。人悦之、好色、富贵, 无足以解忧者, 惟顺于父母, 可以解忧”(《孟子·万章上》)

。“色”“富”“贵”都不及在父母膝下尽孝能让人无忧, 在最亲近最爱自己的人面前当然是人生最大的乐事,

多么真切朴实的感情表达。

孟子还说了五不孝:“世俗所谓不孝者五: 惰其四支, 不顾父母之养, 一不孝也; 博弈好饮酒, 不顾父母之养, 二不孝也; 好货财,

私妻子, 不顾父母之养, 三不孝也; 从耳目之欲, 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 好勇斗狠, 以危父母, 五不孝也。”(《孟子·离娄下》)

这五不孝都是就父母的切身利益和安全而言的, 很朴实,

很实在。在孟子的思想里“大孝”也不过是“终身慕父母”,“孝子之至”也就是“莫大乎尊亲”,

最大也不过“以天下养”。而在孔子的孝道观里却有“守孝三年”和“三年无改于父道”(《论语·学而》)

等等不近人情之处。荀子也在许多方面继承了孔子的孝道观, 比如要“敬”。在《荀子·子道》中,

荀子借孔子之口说:“子路问于孔子曰:‘有人于此, 夙兴夜寐, 耕耘树艺, 手足胼胝, 以养其亲, 然而无孝之名, 何也

’孔子曰:“意者身不敬与 辞不逊与 色不顺与 ⋯⋯今夙兴夜寐, 耕耘树艺, 手足胼胝, 以养其亲, 无此三者,

则何为而无孝之名也, 意者所友非仁人邪 ”但也是在父母死后, 荀子对孝的要求却是比孔子、孟子都大大地简化了:“事生, 饰始也;

送死, 饰终也。终始具, 而孝子之事毕, 圣人之道备矣”(《荀子·礼论》) 。荀子说只把父母发送了以后, 做儿子的孝就算是尽到了,

这在中国历朝历代的社会里,

也算作最开明最简朴也是最开明的孝了!荀子的孝道观的特点和他的“性恶说”分不开。“孟子曰:‘人之学者,其性善。’曰:‘是不然,

是不及知人之性, 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荀子·性恶》)“人之性恶, 其善者伪也”( 同上) 那什么是伪呢

“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 谓之伪”( 同上) 。那么什么又是“可学而能可事而成”的呢“礼义者, 圣人之所生也, 人之所学而能,

所事而成者也”( 同上) 。说到底, 荀子“化性起伪”的主张就是要学圣人之礼义。正所谓:“性者, 本始材朴也; 伪者,

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 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 然后成圣人之名, 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荀子·礼论》)

所以,

荀子在敬“孝”时更注重要合于“义”。“入弟出孝, 人之小行也; 上顺下笃, 人之中行也; 从道不从君, 从义不从父,

人之大行也”(《荀子·子道》) 。这与孟子的主张“父子之间不责善, 责善则离, 离则不详莫大焉”(《孟子·离娄上》)“责善,

朋友之道也, 父子责善, 贼恩之大者也”(《孟子·离娄下》) 等说有显然的不同。荀子还说:“父子不得不亲, 兄弟不得不顺,

男女不得不欢。”(《荀子·富国》)“得”即是德”。父子之间无德无行, 每天尔虞我诈, 不行义举, 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准则都不遵守,

怎么谈得上父子相亲, 父慈子孝! “君子处仁以义, 然后仁也; 行义以礼, 然后义也; 制礼反本成末, 然后礼也; 三者皆通,

然后道也。”(《荀子·大略》) 仁是向善,爱人的, 但向善并不一定就能为了善, 爱人不一定能爱了人。所以具体到行为上,

还要用“义”来判断如何行事。“在孔子心目中, 德行虽然以仁为根源,

但却表现为对义的直接履行。”[2]当然荀子的“从义不从父”还主要是从敬“孝”的角度考虑的。“孝子所以不从命有三, 从命则亲危,

不从命则亲安, 孝子不从命乃衷( 忠) ; 从命则亲辱, 不从命则亲荣, 孝子不从命乃义; 从命则禽兽, 不从命则修饰,

孝子不从命乃敬。故可以从而不从, 是不子也; 未可以从而从, 是不衷( 忠) 也。明于从不从之义而能致恭敬忠信端悫以慎行之,

则可谓大孝矣”(《荀子·子道》) 。因为“从命则亲辱, 不从命则亲荣”,

所以才“不从命”来符合“义”的,但这还是比孟子的“不责善”要更前进了一步。与孟子的孝道观重“亲亲”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再到“人人亲其亲, 长其长, 而天下平”的一系列推演相比,

荀子也有类似的一个从义为善的逻辑推导。“遇君则修臣下之义, 遇乡则修长幼之义, 遇长则修子弟之义, 遇友则修礼节辞让之义,

遇贱而少者, 则修告导宽容之义。无不爱也, 无不敬也, 无与人争也, 恢然如天地之苞万物”。如遇到“

怪狡猾之人”“刑及之而宜”。(《荀子·非十二子》) 这样, 人们遇事做人时时处处合于“义”, 则天下大治,

也完成了荀子的道德理想。

荀子还提到了在家庭的道德伦理规范中, 权利和义务的对应性。“君子有三恕: 有君不能事, 有臣而求其使, 非恕也; 有亲不能报,

有子而求其孝, 非恕也; 有兄不能敬, 有弟而求其听令, 非恕也。士明于此三恕, 则可以端身矣”(《荀子·法刑》)

。尽了一定的义务才能获得一定的权利, 否则就是“不恕”。“恕”者,“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做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事,

当然也是一定不合于“义”的。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不管是让子孝还是使臣忠, 都要合“义”。

孟子和荀子的孝道观的特点是和他们各自的人性论主张相关联的。孟子主性善, 人人天生就知道亲其亲, 长其长, 但“牛山之木尝美矣,

以其郊于大国也, 斧斤伐之, 可以为美乎 ”(《孟子·告子上》) 人放其心,“亦犹斧斤之于木也”( 同上) , 所以要“求放心”(

同上) 以“求”回为孝之心。荀子主性恶, 也就需要有“礼义”来指导并改变人的道德本性,

所以荀子说“礼仪者治之始也”(《荀子·王制》)“礼义之谓治”(《荀子·不苟》)“然而孝子之道, 礼义之文理也”(《荀子·性恶》)

。不过殊途同归, 他们都主张孝、敬、亲、义, 与孔子孝道观一脉相承, 同宗同源, 但他们又以各自的理论特色在儒学之中占有一席之地,

成为人类文化史上宝贵的精神遗产~

这首咏物诗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之意,反映了作者身处乱世而盼望天下大治的心情。这首诗的写法很有特点。咏物诗都要描述物的外形,这首诗不写外形,讲了一个道理,构思奇巧,使人耳目一新。在讲道理中融进了作者的感情,用语双关,寓意深远,令人玩味不已。

出自《诗经·大雅·抑》。意思是他把桃子送给我,我以李子回赠他。寓意是要知恩图报;也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开坛讲学,引起国人关注。时人阳虎为此去看望孔子,孔子没见,他特地留下了一只烤乳猪,最终得到了孔子的回访。

这就是当时儒家所提倡的“礼尚往来”思想。而这种思想往上溯源,就是“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了。原意是指西周卫武公受到人民爱戴,就应作为楷模,以报答人民,后人简洁为“投桃报李”成语。

扩展资料:

1、“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全诗原文

《诗经·大雅·抑》

先秦:佚名

抑抑威仪,维德之隅。人亦有言:靡哲不愚,庶人之愚,亦职维疾。哲人之愚,亦维斯戾。

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有觉德行,四国顺之。訏谟定命,远犹辰告。敬慎威仪,维民之则。

其在于今,兴迷乱于政。颠覆厥德,荒湛于酒。女虽湛乐从,弗念厥绍。罔敷求先王,克共明刑。

肆皇天弗尚,如彼泉流,无沦胥以亡。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维民之章。修尔车马,弓矢戎兵,用戒戎作,用逷蛮方。

质尔人民,谨尔侯度,用戒不虞。慎尔出话,敬尔威仪,无不柔嘉。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无易由言,无曰苟矣,莫扪朕舌,言不可逝矣。无言不雠,无德不报。惠于朋友,庶民小子。子孙绳绳,万民靡不承。

视尔友君子,辑柔尔颜,不遐有愆。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无曰不显,莫予云觏。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

辟尔为德,俾臧俾嘉。淑慎尔止,不愆于仪。不僭不贼,鲜不为则。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彼童而角,实虹小子。

荏染柔木,言缗之丝。温温恭人,维德之基。其维哲人,告之话言,顺德之行。其维愚人,覆谓我僭。民各有心。

於乎小子,未知臧否。匪手携之,言示之事。匪面命之,言提其耳。借曰未知,亦既抱子。民之靡盈,谁夙知而莫成?

昊天孔昭,我生靡乐。视尔梦梦,我心惨惨。诲尔谆谆,听我藐藐。匪用为教,覆用为虐。借曰未知,亦聿既耄。

于乎,小子,告尔旧止。听用我谋,庶无大悔。天方艰难,曰丧厥国。取譬不远,昊天不忒。回遹其德,俾民大棘。

2、译文

仪表堂堂礼彬彬,为人品德很端正。古人有句老俗话:“智者有时也愚笨。”常人如果不聪明,那是本身有毛病。智者如果不聪明,那就反常令人惊。

有了贤人国强盛,四方诸侯来归诚。君子德行正又直,诸侯顺从庆升平。建国大计定方针,长远国策告群臣。举止行为要谨慎,人民以此为标准。

如今天下乱纷纷,国政混乱不堪论。你的德行已败坏,沉湎酒色醉醺醺。只知吃喝和玩乐,继承帝业不关心。先王治道不广求,怎能明法利众民。

皇天不肯来保佑,好比泉水空自流,君臣相率一齐休。应该起早又睡晚,里外洒扫除尘垢,为民表率要带头。整治你的车和马,弓箭武器认真修,防备一旦战事起,征服国外众蛮酋。

安定你的老百姓,谨守法度莫任性。以防祸事突然生。说话开口要谨慎,行为举止要端正,处处温和又可敬。白玉上面有污点,尚可琢磨除干净;开口说话出毛病,再要挽回也不成。

不要随口把话吐,莫道“说话可马虎,没人把我舌头捂”,一言既出难弥补。没有出言无反应,施德总能得福禄。朋友群臣要爱护,百姓子弟多安抚。子子孙孙要谨慎,人民没有不顺服。

看你招待贵族们,和颜悦色笑盈盈,小心过失莫发生。看你独自处室内,做事无愧于神明。休道“室内光线暗,没人能把我看清”。神明来去难预测,不知何时忽降临,怎可厌倦自遭惩。

修明德行养情操,使它高尚更美好。举止谨慎行为美,仪容端正有礼貌。不犯过错不害人,很少不被人仿效。人家送我一篮桃,我把李子来相报。胡说羊羔头生角,实是乱你周王朝。

又坚又韧好木料,制作琴瑟丝弦调。温和谨慎老好人,根基深厚品德高。如果你是明智人,古代名言来奉告,马上实行当作宝。如果你是糊涂虫,反说我错不讨好,人心各异难诱导。

可叹少爷太年青,不知好歹与重轻。非但搀你互谈心,也曾教你办事情。非但当面教导你,还拎你耳要你听。假使说你不懂事,也已抱子有儿婴。人们虽然有缺点,谁会早慧却晚成?

苍天在上最明白,我这一生没愉快。看你那种糊涂样,我心烦闷又悲哀。反覆耐心教导你,你既不听也不睬。不知教你为你好,反当笑话来编排。如果说你不懂事,怎会骂我是老迈。

叹你少爷年幼王,听我告你旧典章,你若听用我主张,不致大错太荒唐。上天正把灾难降,只怕国家要灭亡。让我就近打比方,上天赏罚不冤枉。如果邪僻性不改,黎民百姓要遭殃。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观第五泄记,选自《西湖记述》(《武林掌故丛编》第二集)作者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人,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宏道任吴县县令时,在任仅二年,就使“一县大治”,“吴民大悦”。辞去县令后,“为人贷得百金”,作妻室生活费用。内阁首辅申时行赞叹说:“二百年来,无此令矣!”他辞去吴县县令,在苏杭一带游玩,写下了很多著名的游记,如《虎丘记》《初至西湖记》《满井游记》等。他生性酷爱自然山水,甚至不惜冒险登临。他曾说“恋躯惜命,何用游山?”“与其死于床,何若死于一片冷石也。

从庙门往右拐,有一个石头铺的小路。走几步听到很响的打雷声,心里感到害怕。山上的和尚说:“这是瀑布的声音。”快步走去,迈过一块石头缝隙,就看见了瀑布。石头青绿,陡如刀削,没有泥土,三面石头就像外城一样耸立。瀑布在青壁间落下,震撼着山谷,就像直着向下喷出雪花一样,突兀的岩山横拦瀑布,激起水花,就像彩虹,拍到岸边水浪突然卷起来然后才落回水中,水的气势更加雄壮,是游人看到的最壮观的景色了。游人们坐在倾斜的岩石下方抬头望,用自己的脸接住迸起的水沫,开始就像一丝凉线,空空的都像编织物的横线,到了飞雨泻崖,还留恋不想回去。傍晚回来,游人们各自写诗赞叹。所看到的景色已经非常绮丽,回想起来更加变幻,恍惚就像牛鬼蛇神等各种怪诞形象,不知该怎么描述。这时已经半夜,山鬼呼啸、老虎嚎叫的声音,就像在床边一样。大家相互仔细看着对方,胡子眉毛头发汗毛,全都竖立起来了,就好像鬼一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0541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