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论止盗终审包含什么感情

唐太宗论止盗终审包含什么感情,第1张

唐太宗论止盗终审包含什么感情?答:唐太宗与群臣议每怎样禁止盗贼。有人请求用严厉的型法来禁止,唐太宗微笑着对那官员说,老百姓之所以去做盗贼,是由于赋税太多,劳役、兵役太重,官吏们又贪得无厌,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这是切身于实际问题,所以也就顾不得廉耻了。朝廷应该不奢侈,节省开支,减轻徭役,少收赋税,选用廉洁的官吏,使老百姓吃穿都有富裕,那么他们自然就不会去做盗贼了。唐太宗的言论体现了关心社会上的民情、体恤老百姓疾苦的心情。

在李世民的一生中,有两个最重要、最难忘的女人,一个是他的母亲,另一个是他的妻子——长孙皇后。孙强皇后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贤惠皇后,这一点也可以从她死后的“文德皇后”称号上体现出来。长孙皇后观音,生于河南洛阳。她的祖先是北魏宗室,父亲是隋代将军游,母亲是扬州刺史之女。高士廉是贞观年间的一位著名学者,他是长孙皇后的叔叔。皇后长孙八岁丧父,由姑父高世廉抚养。

长孙皇后小时候遇到算命的,就预言她以后会变“贵”。孙子十三岁时嫁给了秦王李世民。她温柔贤惠,大方有才,很受李渊后宫嫔妃们的喜爱。出于对长孙皇后的爱,他们在唐高祖面前为李世民说了许多好话,这使得唐高祖在学者中对李世民评价很高。可见夫人路线在中国历史悠久!在最后几年的梨园武术存放位置之争中,皇后与方等人联手协助。玄武门之变时,在后宫里,李世民只带了长孙皇后。她亲自安慰士兵,赢得了李世民的心。李世民登基十三天后,被授予长孙皇后的称号。

夫妻生活中,长孙皇后带着三男四女离开了李世民:太子李承干、王立伟太、之;四姑娘:长乐公主、城阳公主、晋阳公主、新城公主。孙强在任期间,善于汲取历史教训,纠正李世民的政治错误,保护忠诚有效的大臣,在政治上为李世民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帮助。临终前,唐太宗长孙皇后和唐太宗辞职,提到这还是国家大事。当时方因为某种原因被唐太宗谴责。皇后长孙曰:“何年纪最大,谨小慎微,运筹帷幄。每个人都听说过他,但他什么也没说。除非有很大的理由,否则我愿意放弃。”他还安排了自己的葬礼:“自古圣贤俭薄,无道之时,山山立,天下废,有识之士笑。但是,请因山而葬。你不需要建一个坟墓。抬棺材是没用的。你需要的所有衣服都是木制的。别忘了你的妾。”演讲结束时,他才36岁!

我对李欣宇世民曾孙的去世深感悲痛。他看到长孙皇后下葬后,就命人在宫外的栈道上盖房子,命御仆住在里面侍奉皇后的灵位,就像侍奉活人一样。——这种支持死者的例子极为罕见,而且是由李世民发起的。李世民还在宫殿里建了一座塔,这样他就可以随时站在那里观看长孙皇后的坟墓。他太着迷了。不幸的是,魏徵不知道这个习俗,所以他试图说服李世民拆掉这座塔。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文德皇后下葬,皇帝见后,一直在园中望昭陵。”这种对爱情的真诚令人感动。

在魏徵的劝说下,高太和七社终于解散了,但唐太宗对爱妻的思念并没有停止。反而越来越汹涌,难以自控,以至于在一封圣旨中,他公开向大臣诉说了自己妻子去世后的悲伤:“这几年,闹得极其严重,却没有一对好夫妻,毒就不远了。生物中谁胜谁悲的年龄顺序反复移动,令人震惊。因为你一直处于恍惚状态,当你忘记了你的味道时,你会在半夜睡着”。这真是一个血泪之词,看完让人心酸。像李世民这样坚强的人会流泪吗?英雄有泪不轻弹,只是因为不去伤心的地方。世界上只有三个女人能让李世民哭。一个是他的母亲,一个是长孙皇后,一个是长孙皇后的女儿晋阳公主。

孙强皇后非常了解她的书,有世界大师的风范。她曾经写过30卷《妇女原则》教育后宫女性,可惜都失传了。孙强女王现存的文学作品中只有一首诗,但足以让我们领略这位圣人的另一面。这首诗叫《春游曲》:上元桃花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碧闺感动春情。盛开的桃花仿佛偷走了她红润的脸颊,屋檐下的柳枝仿佛学会了她轻盈的身姿。她在花丛中徘徊,看蝴蝶飞舞,听黄鹂在枝头歌唱。为什么需要去森林下面很远的地方?它是杰出的,浪漫的,著名的。史书中留下的长孙皇后是一个贤惠端庄的女子,但这首诗中表现的长孙皇后却是一个活泼的女子,一个深受皇帝丈夫喜爱的幸福女子,而他对三千人的宠爱却集中于一身。她自豪地宣称“森林里不需要提问,它是杰出的,浪漫的,著名的”,她不需要任何其他人来宣传她的名声。因为她知道,在老公心里,她永远是一朵盛开的牡丹!

在唐太宗晚年的感情生活中,又出现了一个人们梦寐以求的女人,那就是后宫才女徐惠。徐惠是李世民晚年最宠爱的妃子。在李实的心目中,旭辉的地位仅次于长孙皇后。徐惠,浙江湖州人,周国刺史徐孝德之女。惠小时候就喜欢诗歌。她八岁的时候就能口若悬河,说话漂亮标准。有一次,父亲徐孝德想考考她的文采,就让她模仿屈原的《离骚》作《离骚》诗。徐辉找来一封纸和笔,挥了挥。一瞬间,他变成了“山一样”:“望着深岩,抚着桂芝沉思;如果你希望这一切在一千年后发生,那是什么?”这首诗饱含情感,表达了萧旭辉对屈原高尚品格的崇敬和敬仰。十一岁的时候,徐惠的才华已经名声在外,甚至传到了千里之外的江南朝廷。李世民被认为是一个有才华的人。

旭辉11岁入宫。首先,她成为后妃中最后一个有才华的人,很快成为婕妤,很快升到三品。宫殿里的书比其他任何地方都多。渴求知识的许晖一入宫,就迫不及待地学习文学经典。几年后,她读了朝廷的书,才识提升很快。李世民是个很有品味的人,对身边的女人要求很高。看到徐慧这么渴望学习,他也很开心,很照顾她。相反,许晖给了李世民很多快乐。有一次,李世民派人打电话叫许晖去见他。他很感兴趣,但是徐辉没来。李世民等了很久,却没有看到许辉的影子。他的善良变成了愤怒。当许慧珊赶到的时候,她一眼就看到了李世民冰冷的脸。知道李世民的不悦,她笑了笑,写了首诗,递给李世民:她在镜子前逗留了一会儿。女儿一笑,一叫就能来。这首诗充满了骄傲和女人味。这里不仅有聪明多情的迷人少女,还有知识女性的高贵自尊。这首诗叫《入唐太宗》,后来收录在《全唐诗》。读完后,李世民忍不住笑了。

虽然李世民宠爱许惠,但后宫如云。毕竟,李世民不能把所有的感情都集中在她身上。作为后宫众多妃子中的一员,徐惠经常失宠。原为乐府诗题,指汉武帝弃陈隐居的宫殿,相当于寒宫。后世学者沿用长门宫,指失宠嫔妃的住所。许卉的诗讲述了班婕妤被汉成帝冷落的故事,但也说明她有自己的心事。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李世民病逝,许惠一蹶不振,但拒绝接受过多治疗。在关键时刻,她还写了一首诗,表达了她对李世民的深情和思念。唐永慧元年,也就是李世民死后的第二年,徐惠去世,时年二十四岁。

皇帝赏识徐惠的德行,下诏追她为“贤妻”。按照徐惠的遗愿,她被安葬在昭陵。除了长孙皇后,她是唐太宗最亲近的妃子,却实现了“日夜侍奉先帝”的心愿。她也是唐太宗嫔妃中唯一一个和长孙皇后一起被列传的。唐太宗死前,圣旨让后宫无子女的嫔妃全部出家。当时才华横溢的武则天也在其中,但许晖是个例外。

她从小爱好读书,通达理仪,十三岁时嫁给李世民为妻。李世民升储登基以后,被立为皇后。长孙皇后生性节俭,母仪天下。贞观十年(636)六月,长孙皇后在后宫立政殿去世,年仅36岁。同年十一月,葬于昭陵。有人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站着一个伟大的女性。唐太宗大治天下,盛极一时,除了依靠他手下的一大批谋臣武将外,也与他贤淑温良的妻子长孙皇后的辅佐是分不开的。长孙皇后是隋朝骁卫将军长孙晟的女儿,长孙氏十三岁时便嫁给了当时太原留守李渊的次子、年方十七岁的李世民为妻,她年龄虽小,但已能尽行妇道,悉心事奉公婆,相夫教子,是一个非常称职的小媳妇,深得丈夫和公婆的欢心。李世民少年有为,文武双全,二十一岁随父亲李渊在太原起兵,亲率大军攻下隋都长安,使李渊登上天子宝座,成为大唐王朝的开国之主——唐高祖。李渊称帝后,封李世民为秦王,负责节制关东兵马,数年之内,李世民就挥兵扫平了中原一带的割据势力,完成了大唐统一大业;唐高祖因之加封他为天策上将,位置在其他诸王公之上。在李世民征战南北期间,长孙王妃紧紧追随着丈夫四处奔波,为他照料生活起居,使李世民在繁忙的战事之余能得到一种清泉般温柔的抚慰,从而使他在作战中更加精神抖擞,所向无敌。唐高祖武德九年八月,李渊因年事已高而禅位给太子李世民,李世民就成了唐太宗。水涨船高,长孙王妃也随即立为母仪天下的长孙皇后,应验了卜卦先生说她“坤载万物”的预言。作了至高无上的皇后,长孙氏并不因之而骄矜自傲,她一如既往地保持着贤良恭俭的美德。对于年老赋闲的太上皇李渊,她十分恭敬而细致地侍奉,每日早晚必去请安,时时提醒太上皇身旁的宫女怎样调节他的生活起居,象一个普通的儿媳那样力尽着孝道。对后宫的妃嫔,长孙皇后也非常宽容和顺,她并不一心争得专宠,反而常规劝李世民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妃嫔,正因如此,唐太宗的后宫很少出现争风吃醋的韵事,这在历代都是极少有的。因为长孙皇后的所作所为端直有道,唐太宗也就对她十分器重,回到后宫,常与她谈起一些军国大事及赏罚细节;长孙皇后虽然是一个很有见地的女人,但她不愿以自己特殊的身份干预国家大事,她有自己的一套处事原则,认为男女有别,应各司其职,因而她说:“母鸡司晨,终非正道,妇人预闻政事,亦为不祥。”唐太宗却坚持要听她的看法,长孙皇后拗不过,说出了自己经过深思熟虑而得出的见解:“居安思危,任贤纳谏而已,其它妾就不了解了。”她提出的是原则,而不愿用细枝末节的建议来束缚皇夫,她十分相信李世民手下那批谋臣贤士的能力。李世民牢牢地记住了贤妻的“居安思危’与“任贤纳谏”这两句话。当时天下已基本太平,很多武将渐渐开始疏于练武,唐太宗就时常在公务之暇,招集武官们演习射技,名为消遣,实际上是督促武官勤练武艺,并以演习成绩作为他们升迁及奖赏的重要参考。按历朝朝规,一般是除了皇宫守卫及个别功臣外其他人员不许带兵器上朝,以保证皇帝的安全,因此有人提醒唐太宗;“众人张弓挟箭在陛下座侧,万一有谁图谋不轨,伤害陛下,岂不是社稷之大难!”李世民却说:“朕以赤心待人,何必怀疑自己左右的人。”他任人唯贤,用人不疑的作风,深得手下文武诸臣的拥护,由此属下人人自励,不敢疏怠,就是在太平安定的时期也不放松警惕,国家长期兵精马壮,丝毫不怕有外来的侵犯。长孙皇后与唐太宗的长子李承乾自幼便被立为太子,由他的乳母遂安夫人总管太子东宫的日常用度。当时宫中实行节俭开支的制度,太子宫中也不例外,费用十分紧凑。遂安夫人时常在长孙皇后面前滴咕,说什么“太子贵为未来君王,理应受天下之供养,然而现在用度捉襟见肘,一应器物都很寒酸。”因而屡次要求增加费用。但长孙皇后并不因为是自己的爱子就网开一面,她说:“身为储君,来日方长,所患者德不立而名不扬,何患器物之短缺与用度之不足啊!”她的公正与明智,深得宫中各类人物的敬佩,谁都愿意听从她的安排。长孙无忌是长孙皇后的哥哥,文武双全,早年即与李世民是至交,并辅佐李世民赢取天下,立下了卓卓功勋,本应位居高官,但因为他的皇后妹妹,反而处处避嫌,以免给别人留下话柄。唐太宗原想让长孙无忌担任宰相,长孙皇后却奏称:“妾既然已托身皇宫,位极至尊,实在不愿意兄弟再布列朝廷,以成一家之象,汉代吕后之行可作前车之鉴。万望圣明,不要以妾兄为宰相!”唐太宗不想听从,他觉得让长孙无忌任宰相凭的是他的功勋与才干,完全可以“任人不避亲疏,唯才是用”。而长孙无忌也很顾忌妹妹的关系。不愿意位极人臣。万不得已,唐太宗只好让他作开府仪同三司,位置清高而不实际掌管政事,长孙无忌仍要推辞,理由是“臣为外戚,任臣为高官,恐天下人说陛下为私。”唐太宗正色道:“朕为官择人。唯才是用,如果无才,虽亲不用,襄邑王神符是例子;如果有才,虽仇不避,魏征是例子。今日之举,并非私亲也。”长孙无忌这才答应下来,这兄妹两人都是那种清廉无私的高洁之人。长乐公主是唐太宗与长孙皇后的掌上明珠;从小养尊处优,是一个娇贵的金技玉叶。将出嫁时,所配嫁妆要比永嘉公主加倍。永嘉公主是唐太宗的姐姐,正逢唐初百业待兴之际出嫁,嫁妆因而比较简朴;长乐公主出嫁时已值贞观盛世,国力强盛,唐太宗要求增添些嫁妆本不过份。但魏征听说了此事,上朝时谏道:“长乐公主之礼若过于永嘉公主,于情于理皆不合,长幼有序。规制有定,还望陛下不要授人话柄!”唐太宗本来对这番话不以为然。时代不同,情况有变,未必就非要死守陈规。回宫后,唐太宗随口把魏征的话告诉了长孙皇后,长孙皇后却对此十分重视,她称赞道:“常闻陛下礼重魏征,殊未知其故;今闻其谏言,实乃引礼义抑人主之私情,乃知真社稷之臣也。妾与陛下结发为夫妇,情深意重,仍恐陛下高位,每言必先察陛下颜色,不敢轻易冒犯;魏征以人臣之疏远,能抗言如此,实为难得,陛下不可不从啊。”于是,在长孙皇后的操持下,长乐公主带着不甚丰厚的嫁妆出嫁了。长孙皇后不仅是口头上称赞魏征,而且还派中使赐给魏征绢四百匹、钱四百缗,并传口讯说:“闻公正直,如今见之,故以相赏;公宜常秉此心,不要转移。”魏征得到长孙皇后的支持和鼓励,更加尽忠尽力,经常在朝廷上犯颜直谏,丝毫不怕得罪皇帝和重臣。也正因为有他这样一位赤胆忠心的谏臣,才使唐太宗避免了许多过失,成为一位圣明君王,说到底,这中间实际上还有长孙皇后的一份功劳贞观八年,长孙皇后随唐太宗巡幸九成宫,回来路上受了风寒,又引动了旧日痼疾,病情日渐加重。太子承乾请求以大赦囚徒并将他们送入道观来为母后祈福祛疾,群臣感念皇后盛德都随声附和,就连耿直的魏征也没有提出异议;但长孙皇后自己坚决反对,她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非人力所能左右。若修福可以延寿,吾向来不做恶事;若行善无效,那么求福何用?赦免囚徒是国家大事,道观也是清静之地,不必因为我而搅扰,何必因我一妇人,而乱天下之法度!”她深明大义,终生不为自己而影响国事,众人听了都感动得落下了眼泪。唐太宗也只好依照她的意思而作罢。长孙皇后的病拖了两年时间,终于在贞观十年盛暑中崩逝于立政殿,享年仅三十六岁。弥留之际尚殷殷嘱咐唐太宗善待贤臣,不要让外戚位居显要;并请求死后薄葬,一切从简。唐太宗并没有完全遵照长孙皇后的意思办理后事,他下令建筑了昭陵,气势十分雄伟宏大,并在墓园中特意修了一座楼台,以便皇后的英魂随时凭高远眺。这位圣明的皇帝想以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贤妻的敬慕和怀念。长孙皇后以她的贤淑的品性和无私的行为,不仅赢得了唐太宗及宫内外知情人士的敬仰,而且为后世树立了贤妻良后的典范,到了高宗时,尊号她为“文德顺圣皇后。”

唐朝的宗庙制度有一个逐渐完备的过程,唐高祖李渊时期只有四庙,据《旧唐书·礼志》记载:

武德元年五月,备法驾迎宣简公,懿王、景皇帝、元皇帝神主,祔于太庙,始享四室。

贞观九年,李渊去世,太宗命令有司详议庙制,扩充为六庙:

臣等参议,请依晋、宋故事,立亲庙六,其祖宗之制,式遵旧典。制从之。于是增修太庙,始崇祔弘农府君及高祖神主,并旧四室为六室。

也就是说,贞观九年以后唐朝宗庙为六庙:弘农府君、宣简公、懿王、太祖景皇帝、世祖元皇帝、高祖武皇帝。

但是,《旧唐书》在记载贞观十四年定宗庙庙乐时,却记载了七庙的庙乐:

皇祖弘农府君、宣简公、懿王三庙乐,请同奏《长发》之舞。太祖景皇帝庙乐,请奏《大基》之舞。世祖元皇帝庙乐,请奏《大成》之舞。高祖大武皇帝庙乐,请奏《大明》之舞。 文德皇后庙乐,请奏《光大》之舞 。七庙登歌,请每室别奏。

两相对比,增加了文德皇后庙。那么唐太宗为什么要将自己的妻子长孙皇后的神主直接祔于太庙,而不是另立别庙等自己驾崩再祔于太庙呢?这里暂且不表,下面会有另有分析。

关于长孙皇后所用的这首庙乐《光大之舞》,首先我们可以来了解一下,在长孙皇后之前和之后,都是什么身份的人在用这支光大之舞。

《唐六典卷十四太常寺》:

凡有事于太庙,每室酌献,各用舞焉。 献祖之室,用光大之舞 ;(黄锺宫调。)懿祖之室,用长发之舞;(黄锺宫调。)太祖之室,用大改之舞;(大簇宫调。)代祖之室,用大成之舞;(沽洗宫调。)高祖之室,用大明之舞;(蕤宾宫调。)太宗之室,用崇德之舞;(夷则宫调。)高宗之室,用钧天之舞;(黄锺宫调。)中宗之室,用文和之舞;(大簇宫调。)睿宗之室,用景云之舞;(黄锺宫调。)孝敬庙,用承光之舞。诸太子庙,用凯安之舞。

《册府元龟卷五百六十七》:

孝昭帝皇建元年九月诏议定三祖乐十一月癸丑有司奏太祖献武帝庙宜奏武德之乐昭烈之舞太宗文襄皇帝庙宜奏文德之乐宣政之舞 显祖文宣皇帝庙宜奏文政之乐光大之舞 诏曰:可。

《文献通考卷一百二十九乐考二》:

武成之时,始定四郊、宗庙之乐,群臣出入,奏《肆夏》;牲出入,荐毛血,并奏《昭夏》;迎、送神及皇帝初献、亚献,礼五方上帝,并奏《高明》之乐,为《覆焘》之舞;皇帝入坛门及升坛饮福酒,就燎位,还便殿,并奏《皇夏》;以高祖配享,奏《武德》之乐,为《昭烈》之舞;虻兀奏登歌;其四祭庙及丿倭代、五代、高祖、曾祖、祖诸神室,并奏《始基》之乐,为《恢祚》之舞;神武皇帝神室,奏《武德》之乐,为《昭烈》之舞;文襄皇帝神室,奏《文德》之乐,为《宣政》之舞; 文宣皇帝神室,奏《文正》之乐,为《光大》之舞 ;孝昭皇帝神室,奏《文明》之乐,为《休德》之舞,其出入之仪,同四郊之礼。

《全唐文》:

○定宗庙乐议

近奉德音,俾令鸶铮嘉名创立,实宜允副。伏惟圣祖宏农府君宣简公懿王,并积德累仁,重光袭轨,化覃行苇,庆崇爪瓞。诗云:“稣芪商,长发其祥。”言殷之先祖,久有深德,虞夏二代,发祯祥也。三庙之乐,请同奏长发之舞,其登歌则各为辞。太祖景皇帝迹肇漆沮,教新豳岐,胥宇之志既勤,灵台之萌始附。诗云:“君子万年,永锡祚允。”今遐远之期,惟天所命,以长福祚,流於子孙也。庙乐请奏永锡之舞,代祖元皇帝丕承鸿绪,克绍宏猷,实启蕃昌,用集宝命。《易大有彖》曰:“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言德应天道,行不失时,刚健靡滞,文明不犯也。庙乐请奏大有之舞。高祖太武皇帝膺期驭历,揖让受终,奄有四方,仰齐七政,介以景福,申兹多祜,式崇勿替,诞保无疆。《易》曰:“大明终始,六位时成。”谓其终始之道,皆能大明,故不失时成六位也。《诗》有《大明》之篇称文王有明德。庙乐请奏大明之舞。 文德皇后厚德载物,凝辉丽天。《易》曰:“含宏光大,品物咸亨。”言坤道至静,柔顺利贞,资生庶类,皆畅达也。庙乐请奏光大之舞 。谨议。

《唐会要卷三十二》:

(开元)二十九年六月。太常奏东封太山日。所定雅乐。其乐曰豫和六变。以降天神。顺和八变。以降地祇。皇帝行用太和之乐。其封泰山也。登歌奠玉币。用肃和之乐。迎俎用雍和之乐。酌福饮福。用寿和之乐。送文迎武。用舒和之乐。亚献终献。用凯安之乐。送神用夹锺宫元和之乐。禅社首送神。用林锺顺和之乐。享太庙迎神。用太和之乐。 献祖宣皇帝酌献。用光大之舞 。懿祖光皇帝酌献。用长发之舞。太祖景皇帝酌献。用大政之舞。世祖元皇帝酌献。用大成之舞。高祖神尧皇帝酌献。用大明之舞。太宗文武皇帝酌献。用崇德之舞。高宗天皇大帝酌献。用钧天之舞。中宗孝和皇帝酌献。用太和之舞。睿宗大圣贞皇帝酌献。用景云之舞。彻豆用雍和之舞。送神黄锺宫永和之乐。

《唐会要卷三十三》:

献祖宣皇帝室酌献。奏光大之舞 。

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室酌献。奏崇德之舞。

先是。 文德皇后庙乐。贞观十四年。颜师古请奏光大之舞 。许敬宗议同。及太宗祔庙。遂停光大之舞。乐章阙。

由以上史料可知,在长孙皇后之前,北齐文宣皇帝的庙乐用的是《光大之舞》,而继长孙皇后之后,以《光大之舞》作为庙乐的是唐太祖的祖父唐献祖。

也正因为一直以来《光大之舞》只用于皇帝,所以无论这支庙乐的赞颂内容如何改动,整支乐曲的曲调都必然符合皇帝的身份与气势,而将长孙皇后的庙乐定为只有皇帝才能使用的《光大之舞》而不是另选适用于皇后的庙乐,显然已经逾制了。

为什么说长孙皇后的神主入的是太庙而不是别庙呢?除了“定 宗庙 乐议”“ 七庙 登歌”这些再明确不过的记载外,我们还可以来看看唐德宗的昭德皇后王氏。这位王皇后与长孙皇后一样,都是生前就册封为皇后且死在丈夫之前的,那么她的神主及庙乐的情况又是怎样的情况呢?

《唐会要卷第三》:

德宗皇后王氏。贞元二年十一月。册为皇后。其月二十一日忌。三年正月。上尊諡曰昭德皇后。其諡册文初令兵部侍郎李纾撰。上以纾谓皇后为大行皇后。非也。诏学士吴通元为之。通元又云咨后王氏。亦非也。按贞观中岑文本撰文德皇后諡册文曰。皇后长孙氏。斯得之矣。其年二月。皇后发引。梓宫进辞太庙於永安门。升轀輬车於安福门。从阴阳之吉也。三月。 以皇后庙乐章九首付有司。令议庙舞之号。礼官请号坤元之舞 。从之。其乐章初令宰臣张延赏柳浑等撰。及进。留中不下。又命翰林学士吴通元为之。时上务简约。不立庙。令於陵所祠殿奉安神主。三年正月十八日。太常博士李吉甫奏曰。 准国朝故事。昭成皇后。肃明皇后。元献皇后。并置别庙 。若於大行皇帝陵所祠殿奉安神主。礼经典故。检讨无文。伏以元献皇后。庙在太社之西。今请修葺。以为大行皇后别庙。敕旨。宜依。仍付所司。至三年二月二十七日。翰林待诏杨季炎等奏。奉进止。宜於两仪殿虞祭毕。择日祔庙。准经勘择。用三月十八日一时。两仪灵座。便请除之。诏下太常。详求典故。太常卿董晋。与博士李吉甫张荐等奏曰。伏惟古礼。合用今年七月卒哭祔庙。国朝故事。高祖六月而葬。睿宗十月而葬。并葬讫便卒哭。祔庙。圣朝典故。伏请遵仍。令所司於今月十八日已前择卒哭位。哭讫。以十八日祔庙。制曰。可。

《旧唐书·后妃传》:

又 命宰相张延赏、柳浑撰昭德皇后庙乐章 ,既进,上以词句非工,留中不下,令学士吴通玄别撰进。

《旧唐书》:

《曲台礼》云:“别庙皇后,禘祫于太庙,祔于祖姑之下。”此乃 皇后先崩,已造神主,夫在帝位,如昭成、肃明、元献、昭德之比 。昭成、肃明之崩也,睿宗在位。元献之崩也,玄宗在位。昭德之崩也,肃宗在位。 四后于太庙未有本室,故创别庙 ,当为太庙合食之主,故禘祫乃奉以入飨。其神主但题云“某谥皇后”,明其后太庙有本室,即当迁祔,帝方在位,故皇后暂立别庙耳。

由以上史料可知,尽管王皇后与长孙皇后一样,都是死在皇后之位上且死在丈夫之前,但是王皇后却只有别庙,而且她的庙乐也并非是皇帝才能使用的那一级别,而是唐德宗专门令人编撰的适用于皇后的庙乐《坤元之舞》。

并且特别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唐会要》中还记载到:“准国朝故事。昭成皇后。肃明皇后。元献皇后。并置别庙。”《旧唐书》中亦记载了:“四后于太庙未有本室,故创别庙。”

这两则史料在提及立别庙的皇后时,用词都非常严谨。因为唐朝死在丈夫之前的皇后有不少,但立过别庙的只有睿宗的原配刘皇后,玄宗生母窦皇后,肃宗生母杨皇后,德宗的王皇后,而中宗的赵皇后没有别庙,太宗的长孙皇后是直接进了太庙,对于这些不立别庙的皇后,国朝故事与四后的名单中,自然就没有出现了。

当然,也有人提到《旧唐书》中记载过唐朝的宗庙制度就是皇后先崩时,她的神主只能进别庙而不是太庙,但规矩是死的,而掌权者的心思却是灵活的。

想想和思、昭成、肃明都是都是死在丈夫之前,虽然日后都被登基的皇帝丈夫追封为皇后,但和思连个别庙都没有,中宗驾崩后这才跟着入了太庙;昭成在睿宗活着时就有了别庙仪坤庙,睿宗死后神主被儿子玄宗迁入太庙;而肃明作为睿宗原配,却直到睿宗死后才能挪进昭成空出来的仪坤庙,开元二十年才进太庙。

同样是死在皇后先崩死在丈夫之前,所谓的规矩就摆在那,结果还是一样有区别,甚至大有不同。

不仅如此,无独有偶,恐怕大家还对贞观十四年大臣们一提到文德皇后庙时就算在七庙里面,动辄就是“七庙”“七庙”的情景记忆尤深吧。

贞观君臣直接将文德皇后庙算在七庙里面,是因为他们很清楚,这七庙全部都在太庙,不存在哪个是别庙,因为太庙与别庙,他们是分得很清楚的。

《新唐书·肃宗本纪》:

庚戌,朝享于 太庙及元献皇后庙 。

《旧唐书·沈皇后列传》:

自后宫人朝夕上食,先启告元陵,次告 天地宗庙、昭德皇后庙 。

之前《唐会要》与《旧唐书》上说得很清楚,元献皇后立的是别庙而不是太庙,毕竟太庙是太庙,别庙是别庙,两者的等级大不一样,在封建等级社会是要严格加以区分的,不会把太庙与别庙混淆在一起。所以肃宗与宪宗在祭祀的时候,太庙与别庙是分开进行的,可没有类似“七庙”这种一并提及的说法。

综合以上史料记载可知,贞观十年后,长孙皇后的神主进的正是太庙,而不是别庙。

虽然女性皇室成员的神主被直接祔入太庙的事情并非前无古人,但出于男尊女卑的思想,这种行为还是备受时人的批评。南朝梁武帝曾将其夫人郗氏列入五庙,称帝后又将其排除只立六亲庙,恐怕也与当时对女性入太庙的批评有关。

《南齐书》:

及杨元后崩,征西之庙不毁,则知不以元后为世数。……宋台初立五庙,以臧后为世室。就礼而求,亦亲庙四矣。义反会郑,非谓从王。自此以来,因仍旧制。夫妻道合,非世叶相承,譬由下祭殇嫡,无关庙数,同之祖曾,义未可了。若据伊尹之言,必及七世,则子昭孙穆,不列妇人。若依郑玄之说, 庙有亲称,妻者言齐,岂或滥享 ?且閟宫之德,周七非数,杨元之祀,晋八无伤。今谓之七庙,而上唯六祀,使受命之君,流光之典不足。若谓太祖未登,则昭穆之数何继?斯故礼官所宜详也。

南梁的史官萧子显对西晋武帝将自己的原配杨元后祔入太庙一事并不反对,因为“不以元后为世数”,也就是说,杨元后的神主不在七世庙之列,所以问题不大。但是,对于南朝宋把臧后迁入太庙并作为世室,即“以臧后为世室”,萧子显是十分反对的,直言“庙有亲称,妻者言齐,岂或滥享?”

滥者,多余也。萧子显的意思很明确,太庙世室祭祀的是皇帝的祖宗,而皇后是与皇帝平辈的,怎么能搞出这种多余的祭祀呢?

所以到了唐朝开国初年也只立四亲庙,不过《册府元龟》上的一条记载似乎提供了不同的看法:

(贞观)三年正月戊午,帝有事於太庙。至太穆皇后神主,悲恸呜咽,伏地不能兴。

那么这条史料是否能证明太穆皇后的神主在唐高祖在世时就已经奉入太庙了呢?很可惜,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各处史书的记载均记录了武德年间立的宗庙只有四亲庙,祔于太庙的神主并没有太穆皇后。

至于太穆皇后的神主为什么会出现在太庙里,应当与贞观三年正月举行的“禘祭”有关。根据“别庙皇后,禘祫于太庙”的礼制,太穆皇后的神主是可以临时奉入太庙接受祭祀的,所以这与唐高祖立四亲庙的记载并不冲突。

关于唐太宗为什么要将长孙皇后直接祔于太庙与祖先一同接受后人的祭祀,目前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这是唐太宗为了凑足七庙之数,事实是否果真如此,我们不妨先看一则史料。

贞观九年五月唐高祖李渊去世,同年七月唐太宗借此调整宗庙制度,谏议大夫朱子奢提出建议,请求将太庙扩建为七庙,如果确有百世不迁的“王业之所基者”就尊为始祖,如果没有,就虚位以待。

《旧唐书》:

宜依七庙,用崇大礼。若亲尽之外,有王业之所基者,如殷之玄王,周之后稷,尊为始祖。倘无其例,请三昭三穆,各置神主,太祖一室,考而虚位。将待七百之祚,递迁方处,庶上依晋、宋,傍惬人情。

如果唐太宗一心想凑足七庙之数,又或者唐太宗自认为自己就是那个百世不迁之祖,那么朱子奢的这番建议就是再好不过的机会,大可顺势接受建议,直接将太庙增修至七室,留出太祖之室虚位以待,等着以后自己的神主慢慢地升进去。

但是唐太宗没有这么做,而是命令只增修至六室,从中可以看出,唐太宗对于凑足七庙之数也好,对于自己成为百世不迁之祖也罢,并没有看得很重。

甚至不仅仅是唐太宗没想过要凑足七庙之数,日后唐中宗复辟后,太常博士张齐贤也曾建议将太庙增加为七室,但遭到了大臣们的强烈反对,而唐中宗也决定“依贞观之故事,无改三圣之宏规,光崇六室”。

由此可见, 从初唐到中唐,唐朝君臣对凑足七庙之数这种事情并不热衷 ,所谓唐太宗将长孙皇后神主迁入太庙是为了凑七庙之数的说法,缺乏史料证据。那么会是因为当时宗庙制度不健全的缘故吗?

事实上古代男尊女卑的观念深入人心,就算制度不健全,也不会出现把妻子和祖先放在同等高度祭祀的事情。比如唐德宗在爱妻王皇后薨逝后,并没有将她的神主直接祔入太庙而是另立别庙,祭祀王皇后所用的庙乐也并非是皇帝才能享受的庙乐,而是专门令人编撰了适用于皇后的庙乐《坤元之舞》。

所以如果没有合适的皇后庙乐,唐太宗完全可以安排人另外编写一个,没有必要非用皇帝的庙乐不可,更没有必要因此将长孙皇后直接祔入太庙——所谓制度不健全一说,显然也无法成立。

那么唐太宗究竟是为什么要将长孙皇后祔于太庙,而当时朝中大臣魏征房玄龄等人又是为何没有对如此不符合制度的事情提出反对,甚至是直接就“七庙”“七庙”地从善如流了?

在这里,可以稍微回顾一下长孙皇后生前的作为,无论是武德年间和房玄龄等大臣同心影助李世民,还是玄武门之变中亲自去鼓舞士气,又或者是贞观年间屡屡劝谏李世民乃至保护朝中的大臣们,这些大臣们为什么不反对唐太宗让长孙皇后直接进太庙,享受李唐先祖的祭祀待遇,其实也就不难理解了。

唐太宗会给予长孙皇后这么高规格的祭祀待遇,是因为长孙皇后在他的心里值得这么高规格的待遇;而大臣们不反对唐太宗这么做,也同样是因为他们敬重长孙皇后,认可这位母仪贞观的皇后,我们甚至可以看看当时的唐人是如何评价长孙皇后的。

李世绩《请高祖太宗俱配昊天上帝表》:

文德皇后亻见天作合,曾沙表庆,功侔 十乱 ,化被二南。

王勃《益州德阳县善寂寺碑》:

文德后以 十乱 乘时,恭赞涂山之业。

《旧唐书·后妃列传》:

及难作,太宗在玄武门,方引将士入宫授甲, 后亲慰勉之,左右莫不感激 。……后,宫司以闻,太宗览而增恸,以示近臣曰:“皇后此书,足可垂于后代。我岂不达天命而不能割情乎!以其 每能规谏,补朕之阙 ,今不复闻善言,是内失一良佐,以此令人哀耳!”

褚遂良《论房玄龄不宜斥逐疏》:

及九年之际,机临事迫,身被斥逐,阙於谟谋,犹服道士之衣, 与文德皇后同心影助 。

《旧唐书·宋璟列传》:

文德皇后奏降中使致谢于征。此则 乾坤辅佐之间,绰有余裕 。

所谓“十乱”,即指辅佐君王治国平乱的人。唐人直接将长孙皇后摆在“十乱”的高度,而各处史料也证明了长孙皇后对唐太宗的匡赞之功,由此可见长孙皇后在群臣心中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而综上所述,比起没有任何史料依据的所谓凑足七庙说以及制度不健全说,长孙皇后凭借自己对贞观君臣的影响力入主唐朝宗庙,这才是最有说服力的解释。

唐太宗李世民的身边有很多美女,但是真正走进他心里的、与他情感相连、心心相印的,我认为只有长孙皇后。这一对夫妻一起走过了最艰苦的岁月,他们互相扶持,一起登上顶峰。我觉得李世民身边的鱼鱼燕燕只能说,他是喜欢。一个男人可以喜欢一个女人的美色、性格、才华,但是不一定他们就是心意相通。就是现在的追星一样,一个女明星又很多男性粉丝。他是皇帝,自然认为天下的女人都是他的,在他眼里,那些女人可能是一件艺术品,是用来收藏的,或者是用来泄欲的。但是他不会与她们讨论政事、向她们请教,不会与她们同生共死,并肩作战。很多电视就,夸大李世民与前朝公主,又或者是李世民和齐王妃子杨氏,但是翻翻史书,他们之间的事寥寥无几,大都是电视剧的编剧大人胡编乱造,YY出来的。在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昭陵陪葬墓里,没有发现前朝杨公主。难道她连给李世民陪葬的资格都没有?可能是这样的。那个杨氏给李世民生有一个儿子,但是过继给了齐王李元吉。说说皇帝和皇后吧,编剧认为皇帝和皇后之间没有爱情,但是这不全然。因为是史书告诉我们的。证据一:在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时,除了将士、谋士和部下,他还带了一个人,那就是长孙皇后。有人说,那是怕兵变失败后,家人受难,但是我赞同另一个观点,那就是同生共死、并肩作战。胜了,一同封王封后;输了,就同月同日死。至于他府里的小妾,儿女就管不着了。玄武门之变,长孙皇后开战前送上情报,战时抚慰将士。证据二:李世民登基后,13天封长孙氏为皇后。一般帝王封后要半年到一年,但是李世民一点也没有犹疑,对于长孙氏,“你就是我的皇后,唯一可以和我并肩站在高处的人。”证据三:长孙皇后同父异母的哥哥——长孙安业谋反,那是一定要杀头的。皇后和皇帝说,希望不要杀掉安业,虽然安业早年对我和哥哥不好,但是杀了他别人会说我,因为陛下的宠爱而利用权力对他报复。于是乎,安业没有被杀,后来又当上了官。 皇后有个叔叔贪污了,结局是皇帝没有杀他,而是顺着他的性子时不时地给他送些东西。证据四:皇帝经常问皇后政事,但是皇后就是避而不答。这可以看出皇帝对皇后的信任和默契,已经到亲密无间了。很是少见啊~!证据五:皇后去世前,从怀里拿出一包毒药说,这是我一直带在身边的。你长年在外打仗,如果你出事了,我就自杀陪你。可见他们的感情很深厚啊。证据六:皇帝的第一个儿子是皇后生的,皇帝的最后一个女儿也是皇后生的。皇后去世那年,给皇帝生下新城公主,很多人说因为公主的出生,给皇后病情加重,所以皇帝不喜欢这个女儿。但是从史书上看,他对于这个公主还是很喜爱的。对于公主的婚姻,皇帝是反悔两次,才给公主找个好夫婿。证据七:皇后去世后,李世民建了个高台,用来经常眺望皇后的昭陵,每次上去,每次要哭一把。有一次带着魏征上去,问魏征,你看见吗?那就是昭陵。魏征说,我眼睛不好。皇帝说,你怎么看不见哪?昭陵多近哪!魏征说,我看见的是先帝的献陵。魏征进言说,你一皇帝,一天到晚想着妻子的陵墓,而不去想你父亲,那是不孝的,不合礼教的。于是,皇帝又哭了,下来后说,把这台拆了吧。证据八:虽然史书只记录了几句话。有一次皇帝当着众大臣的面,和他们说,我好想念皇后啊,经常茶饭不思。证据九:这是一件挺奇怪的事。皇后去世时36岁,皇帝39岁。在皇后去世后,后宫就只有一个孩子降生,那是齐王杨氏的孩子,但是皇帝把这个孩子过继给了死去的齐王。正值壮年的皇帝为什么没有孩子了呢?皇后在世时,他有13个儿子,21个女儿出生。皇后去世后,一直到他的生命结束,大约14年,就几乎没有孩子降生了。以前,汉武帝在60多岁,还有孩子刘弗陵。难道本来一个能生育的皇帝,在皇后死后,不能生育了吗?这是不可能的。只能合理想象,皇后的死,带走了他的一切情爱。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我们可以看出是子凭母贵啊~~!因为皇帝与皇后的情意,李世民是特别喜欢他与皇后的孩子。证据十:皇后去世后,留下3个很小的孩子,唐高宗李治、晋阳公主、新城公主。因为新城公主是当年出生,还么有断奶,所以犹奶妈抚养,另外两个孩子,皇帝亲自养。一般皇帝的孩子都是有奶妈抚养的,但是长孙皇后的孩子,皇帝却是亲自抚养,上午上朝,下朝后带孩子(^-^)。这个爸爸当得辛苦的。因为晋阳是公主,所以皇帝经常抱在怀里,公主的心地很好。有时大臣来进言,看见有公主在,就很放心。因为在皇帝发怒时,公主给撒娇,抚顺皇帝的怒气。但是公主在12岁时,就去世了,皇帝很伤心。史书上记载,一月茶饭不思,经常失声痛哭。证据十一:从给孩子取名字的情况可以看出。(这个是我借鉴别人的论点,我觉得有道理,就拿来说了。出处是:百度长孙皇后吧: http://tiebabaiducom/fkz=565901967)李世民给他与皇后的孩子取名,各个吉祥如意、大气磅礴,但是其他孩子的取名就不怎么样了。原作者的观点,我赞同。孩子刚出生,看不出好坏,取名大多依着的是对孩子的期望和为孩子母亲的感觉。证据十二:太子承乾反未遂。按照律法,只要有谋反之意,就是死罪。但是史书上说,太宗舍不得杀他,就判了流放。承乾死后,太宗专门为他罢朝,并以国公之礼葬之。 开元年间,以孙李适之请,唐玄宗赠王号和谥号,公元738年陪葬昭陵。另一事件,太宗第五子李佑谋反,贞观十二年三月三十日被兵曹参军杜行敏擒住,押送至长安,被太宗赐死于内省,贬为庶人。(性命不保啊~~)证据十三:皇后与皇帝的长乐公主出嫁,规格比长公主高。原因是皇后所生,皇帝特所钟爱。典型的爱屋及乌啊!还有些零星的证据,就不举证了。有空的而且有兴趣的人,可以去翻翻史书。千万不要被电视剧的编剧给误导了。唐太宗李世民钟爱的人,只有长孙皇后。在古代,有一说,只有皇后才算得上是皇帝的妻子,只有皇后才能从皇宫的正门进入。在国庆大典上,依照礼制,后宫能出现的女人除了太后,只有皇后了。天下人知道皇后是谁,因为皇后册封时是诏告天下的,但是封个妃子只是后宫内的事。唐太宗李世民一生只有一个皇后,那就是长孙皇后。

爱长孙皇后多得多。

厚重的史册只呈现给世人一位在政治上有作为的长孙皇后,她是皇帝的良佐,是忠直大臣的保护伞,是后世皇后的标杆;然而厚重的史册却无法完全承载她绚烂幸福的一生。掌握着话语权的史官们欲说还休的却是——她是一个处事圆滑的情报传送者,她是一个拥有汪洋恣肆口才的纵横家,她是一个偏好奇特珍贵玩物的收藏家,她是一个自信且略带自负的幸福女人,她是她丈夫挚爱一生的妻子。

长孙皇后病重期间,李世民守在其榻前寸步不离悉心照料,为她荒废了朝政,憔悴了面容,却也在所不辞;

长孙皇后年仅36岁因咳疾撒手人间,李世民在元宫外的栈道上修建了起舍,命宫人居住其中,如侍奉活人一般侍奉皇后——这种对已逝之人却供养如生的例子极其少见,几乎为太宗首创。可见在太宗心里,长孙皇后永远是活着的。

李世民又在宫中建起了层观,终日眺望长孙皇后葬地——昭陵。在那个以孝为先,“夫不祭妻”的时代里,太宗如此张扬的思妻念妻被人嘲弄讥讽也是理所当然了。其实太宗作为封建帝王,对此规则不可能不知,但他还是毫不避讳建层观,望昭陵,还拉着大臣一起来怀念。既反衬出太宗对长孙皇后刻骨铭心的追恋之情,又反衬出太宗追恋爱妻的行为是违背礼教传统的。

也因为对皇后思念不已,唐太宗又做了一件旷古绝今之事——亲自抚养了长孙皇后的幼女晋阳公主和幼子李治。

长孙皇后的二子李泰与兄争夺太子之位,为了讨好其父,这位皇子在洛阳大兴土木,修建了伊阙佛龛,为母亲追福,此时长孙皇后已然过逝五年多了,而李泰谋嫡时却抬出了已过世多年的母亲讨好父亲。这足以充分说明李世民对他的爱妻是多么痴心长情,不仅没有人走茶凉,她的子女在她身后仍因为父亲对母亲的深爱而备受呵护,而嫡子们对母亲的态度甚至能影响太宗对他们的宠爱度。 

李世民对长孙皇后的爱,岂是我们一个世人能够说完的,他们虽也为君臣,但其相爱程度决不亚于一对旷世夫妻。

而对于如意公主,其实历史上她只是隋炀帝与萧皇后的女儿,或许不叫如意。李世民肯封她为妃,不过是因为她有皇嗣且服侍多年。

所以隋唐英雄所说并不属实,不过是天方夜谭罢了,我们不必纠结于电视剧中的情节,那种捏造的爱,只不过是世人的空想,不足以为信。

李世民一生只爱长孙皇后一个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魏征病故,唐太宗很难过,不但给予很高殊荣,同时还去魏征家吊唁,并且说出了流传千古的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也正是因为这样,才成就了唐太宗与魏征这对君臣佳话。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魏征去世没多久,曾被他奉为贤明君主的唐太宗就下旨解除了衡山公主和魏征长子魏叔玉的婚约,还愤怒地砸掉了魏征的墓碑!唐太宗为什么会这样做呢难道之前的君臣和睦只是假象吗

原来,魏征在死前曾经向唐太宗秘密推荐当时的中书侍郎杜正伦和吏部尚书侯君集,说他们有当宰相的才能。可是在魏征死后,杜正伦却因为负罪被罢免,侯君集也因参与谋反而被斩首。因此,唐太宗怀疑魏征在朝廷结党营私,后来,唐太宗又得到消息,说魏征曾将自己记录的与太宗的问答言辞拿给负责编写起居录的褚遂良做参考,怀疑魏征借此来博取清正的名声,心里很不高兴,同时,魏征一直反对唐太宗东征,这才做出了怒砸墓碑的举动。此举也许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魏征屡次过火的“犯颜直谏”,使唐太宗产生了逆反心理。据史料记载,魏征在十七年内谏奏多达两百余次,内容广泛,甚至连皇帝的私生活也管,很多时候都让唐太宗下不了台。魏征的直言让唐太宗既不能忽视,又夹杂着怒,怕,无奈的复杂情感。

可是,事实证明,忠言逆耳。公元644年,唐太宗不顾大臣劝阻决定东征,虽然是战况连捷,可后来却受阻于天气不得不放弃,回师中原。此时唐太宗又想起了魏征,他长叹道:“魏征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同时,命人再去魏征墓前悼念一番,并且将当初推倒的墓碑又立了起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070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