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的几个感动人物事迹,可以讲讲吗?

疫情期间的几个感动人物事迹,可以讲讲吗?,第1张

"疫情是秩序,防控是责任。到了最需要的地方,到了最危险的地方,奔赴援助武汉,一封“征兵信”,一组“告别之旅”,让我们见证了最美的“逆行”身影。下面一节总结和整理了流行时期感动我们的几个英雄事迹。希望你喜欢。

钟南山。感人事件:中国***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科专家,中国抗击非典型肺炎的****。17年前,他战斗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自从新莞疫情爆发后,他给的建议是不要去武汉,但84岁的他却奔赴武汉市防疫前线。

李兰娟:老王子又出征了。感人事迹: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传染病科学家,传染病诊疗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卫生委员会高级专家组成员。2003年,时任浙江省卫生厅厅长的李兰娟遭遇非典疫情。李兰娟反对一切意见,坚持自己的意见。当全省只有1例确诊病例时,她于当天凌晨向社会通报。大胆的决定:将接触过的1000多人全部隔离,使“非典”期间浙江省不再发生二次感染,这在全国都是一个奇迹。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武汉爆发时,李兰娟再次向全国施压,大胆提出“武汉市关闭”有效防止了疫情大规模蔓延。2月1日,73岁的李兰娟院士志愿帮助武汉。在武汉,不顾个人安危,她每天只睡3个小时来诊断和找出病源。

与死神赛跑的人:张定宇。感人事件:中共党员,临床医学博士,武汉金银滩医院院长。1997年11月,张定宇响应国家号召,随中国医疗队出征援助阿尔及利亚。2008年5月14日,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的第三天,张定宇率湖北省第三医疗队赶赴重灾区什邡市抢救伤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自武汉爆发以来一直被张定宇隐瞒。他忘不了妻子的心,愿意承担起抗击疫情的重任,站在抗击疾病的前沿。

张继贤:第一个报警控制疫情的人。感人事件:作为一线医务人员,张继贤不仅是一名医生,更是一名临床和科研专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早期诊断相对严格,患者必须有接触中国南方海鲜市场的历史。张继贤随后呼吁那些没有接触过中国南方海鲜市场或有发烧症状的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由16国国家卫生委员会于今年1月发布,并降低了相关诊断标准。她是第一个呼吁对所有患者实行‘全部应收账款’的一线医务人员。”。即使是病情较轻的病人,在大医院四处奔波,也会成为流动的传染源”,张继贤说,搞科研必须实事求是。

面对突然卷土重来的疫情,很多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中,却有无数暖心又让人“鼻头一酸”的瞬间给我们深深的力量。

最近上海有这样一群人,一个人能驼起一栋楼的伙食,他们就是特殊时期依旧坚持给大家送粮食的送菜小哥。小区封闭后,大家都开始线上买菜,买菜的人很难买到菜,同样难的还有送菜小哥。他们的车上放着大堆的食材,他们不顾疫情的风险,靠着一辆助力车,穿梭在城市的各大小区、各个角落,为了保障居民生活不受影响,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这些人也有自己的家庭,自己的亲人,但是他们冒着风险,既要养家糊口,又要承担着自己的社会责任。每一份工作不论尊卑,总是要有人去做的,特别是疫情期间,这样的工作不仅增加了自己接触感染的风险,同时自己忙碌的身影与停滞的居民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不禁鼻头一酸。默默地祝福这些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外卖员平平安安,注意休息。

疫情期间,有些支援的医务工作者会在自己的防疫服上写着自己的名字,来自哪里,方便同伴相认,还有的会写上自己的小愿望。在众多愿望中写得最多的就是“想回家”,看到这些奋战在一线,不分昼夜的白衣天使,再看到他们最简单真挚的愿望时,真的觉得鼻头一酸。他们因为工作,舍小家保大家,每一次出发都是将家庭抛在身后,家里有人等他,但是他们不得不放下家人,为了所有人的健康平安。

“雪中送碳,疫情送菜”。疫情隔离期间不好买菜,上海一对老夫妇,把自家菜园里的菜摘下来送给没买到菜的邻居。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在疫情这样的特殊时刻,邻里间多了些好似亲人一般的感觉。

这些菜平常看来并不是多么珍贵的东西,但是在疫情严重,物质紧缺的情况下,别人的慷慨相助就是“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我们在疫情这样的考验中,通过这些细节来看到邻里之间的帮助和真心,觉得心里很温暖。

疫情封闭下,很多人坚守在岗位,为更多的人守护平安、提供帮助。唯有这些暖心的瞬间给人力量,这些暖心的善举让我们有信心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2020抗击疫情先锋人物感人小故事

 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那你知道学习抗击疫情先锋英雄事迹 心得体会 都有那些吗以下是我为大家准备的抗击疫情先锋人物事迹,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抗击疫情先锋人物事迹一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湖北武汉的医疗垃圾数量快速增长,最高峰时,一天的医疗废物产生量达到240多吨。在这条医院背后的战线上,同样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医废处理专业团队赶来驰援。不惧风险、不辞辛苦,他们携手守护着这座城市的安全防线,董清就是其中之一。

 3月24日下午4时,武汉市蔡甸区人民医院,董清正和同事们将一桶桶医疗垃圾装运上车,运往20多公里外的集中处置点。

 董清来武汉已经差不多两个月了。春节期间,当得知武汉当地处置医废的人力、运力出现明显缺口时,董清所在的公司主动向湖北省环保厅请缨驰援。1月29日大年初五,包括董清在内的第一批突击队共12人驾驶5辆清运车从襄阳出发,当天赶到武汉后就立刻投入工作。

 为了尽可能多地处理医废,最开始的一个月里,董清他们每天工作的时间都在12个小时左右。

 虽然清楚自己工作的风险,但董清从未退缩。2月4日,专门接收重症患者的火神山医院投入使用第一天,产生的医疗垃圾需要有人处理。得知任务后,董清果断决定报名先上。

 今年36岁的董清是一名退伍军人,有着14年的党龄。在部队的8年里,他主要在卫生队工作。这次抗击疫情工作中,他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尽可能地帮助队友。

 截至3月25日,董清所在的团队81人已收集转运1933车次共9181吨医疗废物,无一人感染。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武汉市的医废处置能力明显提升,从最初的每天50吨增加到目前的每天2638吨,可以实现“日产日清”。目前,董清的队友大部分已完成任务返回襄阳,他依然继续坚守在武汉。

 抗击疫情先锋人物事迹二

 从除夕夜第一批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出征,到现在已两个月有余。4000余名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坚持精准施治,用爱心温暖了很多患者。记者走近其中3名军队医护人员,倾听他们的抗疫故事……

 来自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感染三科主任谢渭芬——

 “要精准治疗,细节是关键”,一次握手、一句抚慰都可能是“良药”

 他常说自己就是一名普通军医。事实上,在医学消化内科领域,他可算是全国****之一。他就是来自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支援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感染三科的主任谢渭芬(见图①,曹希摄)。大年初二刚查完房,他来到院长办公室,言辞恳切地说:“如果没有上战场,就愧对军医这个身份!”请战最终获得批准,谢渭芬赶往抗疫一线……

 “要精准治疗,细节是关键。”查房时,谢渭芬会随时提问管床医生:“患者今天血糖、尿量、血压数据分别是多少”如果回答磕磕巴巴,他就一改平时的温和,黑着脸批评对方……

 一天,医生邹最从病房门口经过,看到谢渭芬正在盯着输液管,嘴里默念着一串数字……邹最明白:谢主任是在计算每分钟输液的滴数。个性化治疗,对输液速度有着非常严苛的要求,100毫升液体需要45分钟内输完,每分钟至少50滴。那天,谢渭芬在病床前站了60秒,数满50滴才放心走出病房。

 “患者再小的事,都是大事。”谢渭芬说,一次握手、一句抚慰都可能是“良药”。一位74岁的患者,高度焦虑,谢渭芬每天查房都握着老人的手,俯身唠唠三五分钟;他还请心理医生柏涌海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几天之后,老人饭量大了,睡觉也踏实了。出院那天,老人紧紧握着谢渭芬的手说:“是您救了我一命!”

 来自联勤保障部队第980医院的火神山医院感染八科一病区主任赵玉英——

 “心病还要‘心’药医”,随时回复微信群里的各种提问,每天数百条

 2月4日,火神山医院收治首批50名感染患者,其中24名被分到了联勤保障部队第980医院副主任医师赵玉英所在的病区。每个班4名护士,除了基础护理,还要负责打扫卫生、照顾患者起居,很多人的身体都吃不消……

 “刚住到医院的患者们,情绪有些焦虑,有什么缓解的好办法”作为感染八科一病区主任,赵玉英试着建起了一个“感染八科医患交流群”。从此,赵玉英就像一个应答机,随时回答群里的各种提问,每天回复数百条,最短的一个字或者一个表情,最长的要一两百字。渐渐地,患者的焦虑感少了,医生也松了一口气:即使不是自己当班,也能随时了解患者的情况。赵玉英总结:“心病还要‘心’药医。”

 “心”药也用在了尹奶奶和钟阿姨身上。得知钟阿姨的儿子小李也是一名感染患者,由于病情较轻,在另一家医院隔离治疗。赵玉英多方协调,把小李转院到火神山医院,安排和钟阿姨住同一个病房。看见儿子来了,钟阿姨脸上有了笑容,在儿子的照顾下,身体一天天好起来。

 后来,赵玉英把小李的另一位病友尹奶奶也搬到这个病房,既方便沟通交流,又可以让小李帮助照顾生活起居。在小李带动下,志愿者越来越多:病房里,有的患者帮助医护人员照顾重症患者起居;医技楼外,有的患者协助医护人员推轮椅、抬担架;楼道里,他们拿起扫把和拖布,打扫卫生、倾倒垃圾……

 如今,病区已有10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了,很多患者“出院不出群”,把名字后边备注上“已出院”,还继续留在群里给大家鼓劲加油。这个病区的医护人员也用上这剂“良方”,建起了自己的医患交流小平台;即使医疗队离开武汉,他们也可以随时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了。

 来自火箭军某医院的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感染十四科护士长李晓莉——

 “称呼一改,暖心多了”,进病房不叫床号,而是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地叫着

 江城的第一缕阳光洒进窗户,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感染十四科护士长李晓莉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她麻利地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即将奔赴她的战场:重症病房。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房污染区,感染风险极高。来自火箭军某医院的李晓莉,个头娇小,短发齐耳,说话如蹦豆,走路带阵风,干啥事就一个字:快。

 李晓莉当兵31年,临床护理干了26年。此次支援湖北,李晓莉虽然已经上报了退休,仍带领科里护士集体递交请战书。到了武汉,她担任感染十四科护士长,在全科护士中年纪最大,却也最拼。主管护师乔惠霞与李晓莉一起共事13年,对她的印象就是:“一穿上防护服就像充满了电,投入工作就有使不完的劲儿。”

 在李晓莉的带动下,护士进病房从不叫床号,而是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地叫着。“称呼一改,暖心多了。”李晓莉说,这个“特殊规定”,她已坚持了十多年。

 一位六旬左右的胡阿姨告诉记者:“一下子感觉我们像是亲人,特别热乎。”胡阿姨年前从杭州到武汉探亲,没成想滞留江城无法返乡,还染上了新冠肺炎,刚入院时心情很糟……李晓莉每次见她一口一个“大姐”,和她聊几句家长里短,还在防护服上画上西湖风光,缓解她的“思乡之苦”。如今,胡阿姨不仅身体恢复很快,还乐呵呵地给病友加油。

 92岁的王奶奶,是李晓莉重点护理的患者。这天,她要出院了。李晓莉想临别前给她说上几句话,一进病房,看到王奶奶已坐在床边等她:“闺女,我今天出院啦,老婆子就想多看你一眼。”

 “您出院,我们比您还高兴呢,一会儿用轮椅送您出去,回去了也要注意这些事,第一个……”李晓莉凑在王奶奶耳朵边,叮嘱了一番,带人把她送出了大门……

 送王奶奶出院,李晓莉又开始了新的忙碌。她不到一米六的身影,在人群中显得有些娇小,却在大家心里越发高大……

 抗击疫情先锋人物事迹三

 们来认识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感染14科护士长李晓莉。从事临床护理专业26年,她曾远赴刚果(金)参加国际维和,也曾冲锋在玉树抗震救灾、舟曲泥石流抢险中救治伤员。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她又一次冲到了第一线。

 一大早,护士长李晓莉像往常一样,赶在早班护理组接班前进入“红区”,每天掌握患者的第一手病情早已成为她的习惯。

 看患者、问病情、查体征,进入病区的李晓莉就像上了发条一样进入了快节奏,一刻也停不下来。所有发现的问题她都现场记录下来,有的粘到病房门上,有的贴在护士站最显眼的地方。

 在这里,患者们有个大事小情,都愿意找风风火火的李晓莉。

 风风火火却也细致入微。85岁的郑大爷前几天有些不舒服,生命体征却并无异常。凭着多年的临床经验,查房时,李晓莉暗暗地留了心。当天中午,郑大爷突然并发症急性发作,血氧急速下降,危及生命。李晓莉和医护人员迅速采取静脉补钾、高流量吸氧等措施急救,从死亡边缘把郑大爷拉了回来。

 李晓莉所在的科室老年患者接近七成,对于这些老年患者,李晓莉为他们一人设计一套护理方案,细心照顾。

 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那你知道学习抗击疫情先锋英雄事迹心得体会都有那些吗以下是我为大家准备的抗击疫情先锋人物事迹,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抗击疫情先锋人物事迹一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湖北武汉的医疗垃圾数量快速增长,最高峰时,一天的医疗废物产生量达到240多吨。在这条医院背后的战线上,同样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医废处理专业团队赶来驰援。不惧风险、不辞辛苦,他们携手守护着这座城市的安全防线,董清就是其中之一。

 3月24日下午4时,武汉市蔡甸区人民医院,董清正和同事们将一桶桶医疗垃圾装运上车,运往20多公里外的集中处置点。

 董清来武汉已经差不多两个月了。春节期间,当得知武汉当地处置医废的人力、运力出现明显缺口时,董清所在的公司主动向湖北省环保厅请缨驰援。1月29日大年初五,包括董清在内的第一批突击队共12人驾驶5辆清运车从襄阳出发,当天赶到武汉后就立刻投入工作。

 为了尽可能多地处理医废,最开始的一个月里,董清他们每天工作的时间都在12个小时左右。

 虽然清楚自己工作的风险,但董清从未退缩。2月4日,专门接收重症患者的火神山医院投入使用第一天,产生的医疗垃圾需要有人处理。得知任务后,董清果断决定报名先上。

 今年36岁的董清是一名退伍军人,有着14年的党龄。在部队的8年里,他主要在卫生队工作。这次抗击疫情工作中,他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尽可能地帮助队友。

 截至3月25日,董清所在的团队81人已收集转运1933车次共9181吨医疗废物,无一人感染。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武汉市的医废处置能力明显提升,从最初的每天50吨增加到目前的每天2638吨,可以实现“日产日清”。目前,董清的队友大部分已完成任务返回襄阳,他依然继续坚守在武汉。

 抗击疫情先锋人物事迹二

 从除夕夜第一批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出征,到现在已两个月有余。4000余名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坚持精准施治,用爱心温暖了很多患者。记者走近其中3名军队医护人员,倾听他们的抗疫故事……

 来自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感染三科主任谢渭芬——

 “要精准治疗,细节是关键”,一次握手、一句抚慰都可能是“良药”

 他常说自己就是一名普通军医。事实上,在医学消化内科领域,他可算是全国****之一。他就是来自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支援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感染三科的主任谢渭芬(见图①,曹希摄)。大年初二刚查完房,他来到院长办公室,言辞恳切地说:“如果没有上战场,就愧对军医这个身份!”请战最终获得批准,谢渭芬赶往抗疫一线……

 “要精准治疗,细节是关键。”查房时,谢渭芬会随时提问管床医生:“患者今天血糖、尿量、血压数据分别是多少”如果回答磕磕巴巴,他就一改平时的温和,黑着脸批评对方……

 一天,医生邹最从病房门口经过,看到谢渭芬正在盯着输液管,嘴里默念着一串数字……邹最明白:谢主任是在计算每分钟输液的滴数。个性化治疗,对输液速度有着非常严苛的要求,100毫升液体需要45分钟内输完,每分钟至少50滴。那天,谢渭芬在病床前站了60秒,数满50滴才放心走出病房。

 “患者再小的事,都是大事。”谢渭芬说,一次握手、一句抚慰都可能是“良药”。一位74岁的患者,高度焦虑,谢渭芬每天查房都握着老人的手,俯身唠唠三五分钟;他还请心理医生柏涌海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几天之后,老人饭量大了,睡觉也踏实了。出院那天,老人紧紧握着谢渭芬的手说:“是您救了我一命!”

 来自联勤保障部队第980医院的火神山医院感染八科一病区主任赵玉英——

 “心病还要‘心’药医”,随时回复微信群里的各种提问,每天数百条

 2月4日,火神山医院收治首批50名感染患者,其中24名被分到了联勤保障部队第980医院副主任医师赵玉英所在的病区。每个班4名护士,除了基础护理,还要负责打扫卫生、照顾患者起居,很多人的身体都吃不消……

 “刚住到医院的患者们,情绪有些焦虑,有什么缓解的好办法”作为感染八科一病区主任,赵玉英试着建起了一个“感染八科医患交流群”。从此,赵玉英就像一个应答机,随时回答群里的各种提问,每天回复数百条,最短的一个字或者一个表情,最长的要一两百字。渐渐地,患者的焦虑感少了,医生也松了一口气:即使不是自己当班,也能随时了解患者的情况。赵玉英总结:“心病还要‘心’药医。”

 “心”药也用在了尹奶奶和钟阿姨身上。得知钟阿姨的儿子小李也是一名感染患者,由于病情较轻,在另一家医院隔离治疗。赵玉英多方协调,把小李转院到火神山医院,安排和钟阿姨住同一个病房。看见儿子来了,钟阿姨脸上有了笑容,在儿子的照顾下,身体一天天好起来。

 后来,赵玉英把小李的另一位病友尹奶奶也搬到这个病房,既方便沟通交流,又可以让小李帮助照顾生活起居。在小李带动下,志愿者越来越多:病房里,有的患者帮助医护人员照顾重症患者起居;医技楼外,有的患者协助医护人员推轮椅、抬担架;楼道里,他们拿起扫把和拖布,打扫卫生、倾倒垃圾……

 如今,病区已有10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了,很多患者“出院不出群”,把名字后边备注上“已出院”,还继续留在群里给大家鼓劲加油。这个病区的医护人员也用上这剂“良方”,建起了自己的医患交流小平台;即使医疗队离开武汉,他们也可以随时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了。

 来自火箭军某医院的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感染十四科护士长李晓莉——

 “称呼一改,暖心多了”,进病房不叫床号,而是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地叫着

 江城的第一缕阳光洒进窗户,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感染十四科护士长李晓莉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她麻利地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即将奔赴她的战场:重症病房。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房污染区,感染风险极高。来自火箭军某医院的李晓莉,个头娇小,短发齐耳,说话如蹦豆,走路带阵风,干啥事就一个字:快。

 李晓莉当兵31年,临床护理干了26年。此次支援湖北,李晓莉虽然已经上报了退休,仍带领科里护士集体递交请战书。到了武汉,她担任感染十四科护士长,在全科护士中年纪最大,却也最拼。主管护师乔惠霞与李晓莉一起共事13年,对她的印象就是:“一穿上防护服就像充满了电,投入工作就有使不完的劲儿。”

 在李晓莉的带动下,护士进病房从不叫床号,而是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地叫着。“称呼一改,暖心多了。”李晓莉说,这个“特殊规定”,她已坚持了十多年。

 一位六旬左右的胡阿姨告诉记者:“一下子感觉我们像是亲人,特别热乎。”胡阿姨年前从杭州到武汉探亲,没成想滞留江城无法返乡,还染上了新冠肺炎,刚入院时心情很糟……李晓莉每次见她一口一个“大姐”,和她聊几句家长里短,还在防护服上画上西湖风光,缓解她的“思乡之苦”。如今,胡阿姨不仅身体恢复很快,还乐呵呵地给病友加油。

 92岁的王奶奶,是李晓莉重点护理的患者。这天,她要出院了。李晓莉想临别前给她说上几句话,一进病房,看到王奶奶已坐在床边等她:“闺女,我今天出院啦,老婆子就想多看你一眼。”

 “您出院,我们比您还高兴呢,一会儿用轮椅送您出去,回去了也要注意这些事,第一个……”李晓莉凑在王奶奶耳朵边,叮嘱了一番,带人把她送出了大门……

 送王奶奶出院,李晓莉又开始了新的忙碌。她不到一米六的身影,在人群中显得有些娇小,却在大家心里越发高大……

 抗击疫情先锋人物事迹三

 们来认识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感染14科护士长李晓莉。从事临床护理专业26年,她曾远赴刚果(金)参加国际维和,也曾冲锋在玉树抗震救灾、舟曲泥石流抢险中救治伤员。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她又一次冲到了第一线。

 一大早,护士长李晓莉像往常一样,赶在早班护理组接班前进入“红区”,每天掌握患者的第一手病情早已成为她的习惯。

 看患者、问病情、查体征,进入病区的李晓莉就像上了发条一样进入了快节奏,一刻也停不下来。所有发现的问题她都现场记录下来,有的粘到病房门上,有的贴在护士站最显眼的地方。

 在这里,患者们有个大事小情,都愿意找风风火火的李晓莉。

 风风火火却也细致入微。85岁的郑大爷前几天有些不舒服,生命体征却并无异常。凭着多年的临床经验,查房时,李晓莉暗暗地留了心。当天中午,郑大爷突然并发症急性发作,血氧急速下降,危及生命。李晓莉和医护人员迅速采取静脉补钾、高流量吸氧等措施急救,从死亡边缘把郑大爷拉了回来。

 李晓莉所在的科室老年患者接近七成,对于这些老年患者,李晓莉为他们一人设计一套护理方案,细心照顾。

      1、83岁的钟南山在第一时间去了武汉。2、身患疾病的张定宇一直坚守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3、李文亮是第一个向外界发出新冠肺炎防护预警的医生。4、李兰娟以73岁高龄带领团队紧急驰援武汉。5、张继先是最早呼吁对所有患者实行“应收尽收”的医务人员。

武汉抗疫情的典型人物事迹

      钟南山,尽管知道武汉疫情十分严重,他告诫大家别去武汉,然而83岁高龄的他却在第一时间义无反顾地去了武汉,且一直待在武汉一线,带领着广大医护人员与新冠病毒进行着殊死搏斗。

      张定宇,自从武汉疫情爆发以来,他隐瞒了自己身患渐冻症的病情,且顾不上被新冠肺炎感染的妻子,他一直坚守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

      李文亮,他原本是武汉市中心医院的眼科医生,他是第一个向外界发出新冠肺炎防护预警的医生,然而自己却不幸被感染,于2020年2月7日不幸离世。

1、“排雷英雄”妹妹坚守抗疫一线“排雷英雄”杜富国的妹妹杜富佳,是贵州湄潭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肺炎疫情发生后,杜富佳始终奋战在抗疫一线。杜富佳说:“雷场是哥哥的战场,如今疫情当前,医院就是我的战场。

2、布满血痕的手写满责任担当此前,湖南95后护士胡佩的一双手感动了全网,在隔离病房,因终日用消毒液、洗手液、滑石粉、酒精浸泡着,原本一双稚嫩的手被腐蚀得伤痕累累。面对亲人和网友的关切,她表示自己没关系,还说:“我随时准备被隔离!”

3、“我哭的话护目镜就花了,就干不了事情了”22岁的护士朱海秀,瞒着父母到武汉支援防疫。记者采访她所在病房,请她通过镜头给家人报个平安,她拒绝了。她的眼泪在眼睛里打圈,却说:“我不想哭,我哭的话护目镜就花了,就干不了事情了。”

4、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护士单霞,为了避免交叉感染节约穿防护服的时间,在投入一线工作前,她剃光了及腰长发,单霞说:头发没有了可以再长,首要问题是保护好自己的同时,尽力量去救更多人。

5、武汉汉口医院呼吸科二病房主任接受采访的时

候,提到:在增员的医护人员还没有到武汉前,武汉的很多医护人员超负荷应对疫情,一周每天只睡2个小时,直到增员的医护人员到后,压力才得到缓解。疲劳的时候,将就一下。

6、一个95后的护士名叫李慧,响应医院应征参与一线工作,从除夕坚守工作到现在,这是她给医护部发来的一段话:

到现在我的家里人不知道我干嘛,如有不幸,捐献我的遗体做研究攻破病毒,请大家也不要告诉我父母,唯一的要求请妥善安排我的家人。我虽然工作能力不强,但是关键时刻不会做逃兵。

7、来自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内科四病区的护士佘莎,今年24岁,报名请战前往武汉加

入救援工作,但是第一批选派的是重症监护室和呼吸科的护士,小姑娘又再次请战加入

第二批医疗队。

她给出的理由是:我年龄小,如果不幸被感染了,我恢复的肯定会比年长的护士老师快;我没有谈恋爱,也没有结婚;我和其他护士不一样,我是汶川人。看过这几天的新闻,让我想到了汶川地震的场景,我觉得我应该去,因为我和其他护士不一样,我是汶川的呀!

8、在抗击疫情一线连续工作48小时的医生父亲,趁午餐时间给隔离区的儿子写字加油,两人同是医生,只能隔着防护玻璃,父亲给儿子加油打气。中国有这么一句话: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现实版的上阵抗“敌”父子兵,让很多人落泪了。

9、河南的137人医疗队驰援武汉,一个护士的丈夫在车下痛哭大喊:“王月华,我爱你”。

妻子是偷偷报的名加入医疗队,丈夫是另外一家医院的外科大夫,后来记者采访痛哭着给妻子送行的那位丈夫,他说:知道这个事儿应该我们去做,但是真正放到我们身上的时候,很难转过弯儿来,感觉很矛盾。

本来感觉男人不应该这样哇哇大哭的,但是那个时候受不了,感情控制不住。

10、昨天,一名步履蹒跚的老人来到广东省信宜市合水镇排东村村委会,留下10000元说

要捐给武汉,转身就走。工作人员询问他的名字,他说,“我叫中共党员、老军人!”

据了解,老人名叫谢兰前,1964年入伍,1966年入党。网友:手插口袋离开的背影,真帅!国家有难,我出一份力,别写我名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12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