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先生半夜醒来,发现身旁睡着的妻子不见了。
当时妻子已经怀孕八个月,他不由猜想,是不是去了卫生间?怕发生什么意外,他赶紧前去查看,结果卫生间里没有人。难道去阳台了?杨先生又急忙拉开阳台的门,发现阳台空空如也。
杨先生家有三居室,主卧住着杨先生和他的妻子袁女士。次卧,由正待产的弟媳妇暂时居住。而杨先生的弟弟因媳妇即将分娩要分房而居,暂时借住在客房里。
杨先生仔细检查了客厅的角角落落,没有发现妻子袁女士的踪影。他走到大门口,发现大门从里面反锁了,不可能有人走出去。那么妻子怎么就凭空消失了呢?
杨先生百思不得其解,这时弟弟从客房走了出来,建议杨先生出门去找找。
两人急忙从楼上跑下来,找到值班的保安询问。保安表示没有见到人。两人又折返家中,发现妻子从外面回来了。
从袁女士无故失踪,到又在家中出现,已经过去了一个小时。杨先生仔细询问妻子到底去了哪里,妻子含糊其辞,只是说心情不好,出去走了走!
杨先生想起从房间里面锁上的大门,对妻子的说辞,明显不相信。这分明就是一个谎言。
他想起在客房独居的弟弟,心里不由咯噔一下。
杨先生和弟弟的感情非常好。此前他一直用自己的钱资助弟弟做生意,不惜拿出几十万元。
在弟媳妇即将生产的时候,他让夫妻俩住在自己家中,希望能给他们一个好的生产环境。
可是他千想万想都没想到,他生命中两个最亲的人,竟然会背着他做出如此荒唐的事情。
为了求证妻子在说谎,杨先生找到保安调出了当天的监控。发现在他和弟弟下楼之后,杨女士才从家里走出来,不久又折返回去。
面对杨先生愤怒的诘问,妻子袁女士显得很慌乱,她承认了自己的确在弟弟的房中,但两人并没有做出越轨的事情。
那么杨先生在房间里寻找妻子的时候,袁女士为什么不马上走出来呢?
对此,袁女士解释说,她当时心里很慌乱,想着丈夫一定会误会他和弟弟,所以心中害怕,没有第一时间走出来。后来弟弟走了出去,让哥哥到楼下找嫂子!她很无奈,只好配合弟弟的说辞,出了家门又折返回来。她说这完全是一个误会。
杨先生完全不相信妻子的话,他确信自己的判断。要求妻子打掉腹中八个月的孩子,并逼迫袁女士起诉离婚。
袁女士坚称丈夫误会了自己,腹中的孩子是丈夫的。但是却无法取得丈夫的信任。
在袁女士刚刚生产完一个月,便在丈夫的屡次逼迫下,向法院提起了离婚诉讼。大女儿判给了爸爸,小女儿判给了妈妈。
两个人的婚姻虽然走向了尽头,但满腹委屈的袁女士却认为,他们两夫妻五年来感情一直很好,这次致使婚姻破裂,完全是丈夫误会了自己。
她还原了当天真实的场景。
那天夜里,她起床去厕所。刚刚小解出来,拉开门,却看到小叔子站在卫生间门外。见她走出,一把将她拽到了紧挨着卫生间的客房里。她明显感觉小叔子喝了酒。
她低声喝为小叔子要干什么?还没得到小叔的回答,就听见主卧的门响了,丈夫走了出来。
她瞬间感觉特别慌乱,不知道如何是好。想着如果此时她从小叔子房间走出来,丈夫肯定会误会。依据丈夫的性子,家里边绝对会大闹一场。她不想因为这个误会,使一向和睦的家庭亲情不在、兄弟反目。当时这些想法,其实也就是一瞬间的事情。
还没等她想完,小叔子便走了出去,并引导哥哥去门外寻找嫂子。
显然,此时的袁女士已经错过了向丈夫解释的最佳机会。只好将错就错,在两个人走出房间之后,她也拉开房门走了出去。
真是一步错,步步错。
袁女士说,丈夫因为此事痛苦万分,无论她如何解释,都执意要离婚。由于自己在哺乳期,丈夫不能提起离婚诉讼。只好逼迫袁女士自己去起诉。
袁女士心疼丈夫,想着先遂了丈夫的心愿,让他冷静下来。过些日子两人再复婚,重新过日子。
可没想到丈夫始终不相信她的话,对她厌恶至极。即使拿到了弟弟亲笔书写的道歉信,也不愿相信那是个误会。甚至怀疑小女儿也不是他的亲生骨肉,这实在令袁女士无法接受。
对此,情感专家解释,当时袁女士错过了最佳的解释时间,导致事情一错再错,而在心理上形成了一种沉没成本。
其实,这就像有人无意间说了一个谎,后来要拿十个谎,一百个谎来圆这个谎一样。做错了,还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在错误的泥沼里越陷越深。越解释越不清楚,让人感觉越描越黑。
而丈夫陷进亲情和爱情两受伤的心理不可自拔,无论是哪种事实,对他都是不小的打击,他都不愿接受。所以对袁女士的复合请求一而在再而三的拒绝,甚至厌弃。
一个曾经美满的家庭闹到了如此境地,实在让人唏嘘感叹。但孩子是无辜的,无论夫妻两人间发生了什么样的变故,都不应该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伤害。希望在时间的洗礼下 ,亲情与爱情都能有所缓和。
婚姻是两个高度自尊自主自由的人的结合,哪怕你仅仅是没有拒绝结婚但却不是主动想要结婚都不应该结婚。还有就是结婚和恋爱中,双方都应该是平等的而不是一方哪怕有一点点的迁就,杨是不忍心拒绝这个好男人而在自己没有准备好结婚的时候答应结婚,就是在迁就。
杨为何事业刚刚起步,其实她根本不想结婚,她对柏克是对导师的钦佩,她想成为柏克这样的人而不是嫁给他。而柏克在结婚之前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是杨却没有意识到这点。但是这个时候他们已经在婚礼现场即将结婚了,悔婚再谈恋爱也不可能。
之前整个结婚的意愿都是柏克的一厢情愿,杨只是没有拒绝结婚但是从来没有主动要求结婚。所以最后柏克自己承担克骂名在结婚之前逃婚了。
简介
《实习医生格蕾》(Grey's Anatomy)是2005年3月27日由美国广播公司(ABC)出品的广播电视剧。该剧以医学为主题,由珊达·莱姆斯编剧,珊达·莱梅斯,Peter Horton,Rob Corn等执导,艾伦·旁派领衔主演,全剧至2020年播至第十七季。
本剧描写了一群年轻的实习医生之间的情感纠葛和他们在事业上的前进与磨练,在高强度医生训练的同时又掺杂了大量的喜剧和爱情元素,剧情幽默中略带纠结。
2020年1月,贾斯汀·钱伯斯宣布告别ABC的医疗题材剧集《实习医生格蕾》,该剧将在3月5日播出的那一集中对常驻角色Alex Karev医生离开的原因做出解释。
我相信的,他是说没给自己洗过澡,并没有说没有洗过澡,每个人对杨丽萍都不陌生,她不仅是国家一流的演员,还是舞蹈艺术家,尽管她六十多岁了,但由于辛勤工作,她散发出的气质仍然清新而精致,众所周知,杨丽萍最擅长孔雀舞,孔雀舞最精彩的部分,所有指甲需要三厘米长,这意味着指甲是舞者最重要的部分。
杨丽萍在过去的二十年中从未自己洗过澡甚至在助手的帮助下上厕所,这对普通人来说是很大的挑战。我们一生中最常用的身体部位之一就是手,几乎所有事情都需要完成,杨丽萍的手作用远不止这些,为了向大家展示最美丽的舞蹈,杨丽萍甚至放弃了做母亲的权利,她还没有孩子,不得不说,杨丽萍为她的舞蹈事业付出了很多。
杨丽萍老师像孔雀公主一样她为了做出完美的孔雀舞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为了适应孔雀舞的形象,杨丽萍的指甲长到三厘米,她曾经透露自己已经住了20年了,依靠助手的帮助,甚至不能自己平常的洗澡和洗手,为了保持舞蹈的形象和控制食欲,一年四季都没有吃肉,还根据谷物的数量吃米饭,这样她的体内脂肪太低了,无法怀孕。
在职业方面,杨丽萍无疑是成功的,但是就她的个人情感生活而言,并不令人满意。杨丽萍一生都不孤单,她有过两次婚姻,第一任丈夫也是一名舞者,但婚姻结束后,杨丽萍无法怀孕,公婆急切地抱着孙子,无奈之下,两人选择离婚,杨丽萍现在已经61岁了,膝下没有孩子,作为一代的仙女舞者,杨丽萍老师利用自己的举动在舞蹈界赢得了一席之地。对于自己喜欢的舞蹈艺术,她甚至可以控制饮食数十年,这样奉献的做法值得钦佩。
韩欣桐。
中国内地女演员,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谢晋影视艺术学院2013级表演本科班;曾在2018年10月参演《铠甲勇士》系列中国特摄剧《铠甲勇士猎铠之神脑危机》,剧中饰演角色安格。
此后在2020年1月参演都市情感剧《下一站是幸福》剧中饰演贺灿阳前女友杨冬芽。
个人经历 演艺经历
杨惠姗(1952年7月16日-),生于台湾台北,祖籍湖南湘潭。她于1975年就读台中静宜女子文理学院(现静宜大学)外文系时开始参加台湾电视公司连续剧《朵朵浪花》、《金玉盟》等戏剧的演出;随后进入台湾中国电视公司担任演员;1979年因主演影片《错误的第一步》而声名大噪;从影十年,拍摄影片类型多变,如:文艺片、打斗片、暴力片……等百余部;其中1984年因主演影片《小逃犯》,获得第二十一届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同年又因《玉卿嫂》一片,获得第二十九届亚太**节最佳女主角奖,1985年主演《我这样过了一生》扮演女主角自青年至老年,不但在观众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又让她再度获第二十二届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的肯定。
成功转型1986年接演张毅导演的**《我的爱》后,在事业最风光时退出影坛,她在演艺生涯中出演作品近一百四十部,连续两年获得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并以〈玉卿嫂〉夺下第29届亚太影展最佳女主角的肯定。 然而,她在演艺事业全盛时期毅然离开影视圈,与导演张毅投入琉璃艺术的创作,并于其后成立琉璃工房,多年来几乎都以琉璃艺术工作者的身份现身,现为琉璃工房的创始人与艺术总监。她曾表示,药师如来发愿之愿词:"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澈,净无瑕秽。"是她创作的力量来源。她以琉璃艺术的不断精进为职志,被誉为中国现代艺术琉璃艺术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曾任北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玻璃艺术学系顾问教授、日本石川县能登半岛玻璃美术馆示范教席、法国马赛CIRVA玻璃艺术中心示范教席、美国康宁玻璃博物馆客座授课。
金马奖影后杨惠姗 主要作品1976 《明天20岁》
1976 《月下老人》
1977 《十大掌门》
1978 《佛法无边》
1978 《糊涂侠女》
1978 《蛇鹤丹心震九洲》
1978 《洪文定与胡亚彪》
1979 《错误的第一步》
1979 《凌晨六点枪声》
1979 《成功岭上》
1979 《折剑传奇》
1979 《糊涂江湖糊涂侠》
1980 《博多夜船》
1980 《赌国仇城》
1980 《少女殉情记》
1980 《小丑》
1980 《幽伶武士》
1980 《天下一大笑》
1980 《玲珑佩珠八侠传》
1981 《恐怖的情人》
1981 《谁敢惹我》
1981 《赌王斗千王》
1981 《望子成龙》
1981 《五娇娃霹雳冲》
1981 《十张王牌》
1981 《上行列车》
1981 《横刀夺爱》
1981 《扫荡大赌场》
1981 《清洪帮》
1981 《摩登情报员》
1981 《上海滩大爷》
1981 《地狱来的女人》
1981 《黑色大亨》
1981 《妈!不要死在我背上》
1982 《赌王千王群英会》
1982 《飞檐走壁》
1982 《红粉兵团》
1982 《 神龙剑》
1982 《新西游记》
1982 《隐身忍者》
1982 《慧眼识英雄》
1982 《小妞大盗我》
1982 《问斜阳》
1982 《胭脂处》
1982 《酒色财气》
1982 《女性的复仇》
1982 《石榴裙下》
1982 《女子感化院》
1982 《黑狱大逃亡》
1982 《新火烧红连寺》
1982 《神剑动山河》
1982 《脂粉奇兵》
1982 《糊涂妙谍立大功》
1982 《红粉游侠》
1983 《情报贩子》
1984 《小逃犯》
1984 《玉卿嫂》
1985 《我这样过了一生》
1986 《我的爱》
创业历程 琉璃艺术家1987年,杨惠姗在颠峰状态,离开**,投身中国现代琉璃艺术,创立琉璃工房,苦心研究特殊的琉璃脱腊铸造法。从摸索,实验,到真正的作品,琉璃工房一直以世界第一个现代中国风格琉璃艺术创作团体深自期许,同时,杨惠姗也是中国现代琉璃艺术的少数推动者之一。
杨惠姗,等于「中国现代琉璃」的代名词,而她所创办的琉璃工房,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好的脱腊铸造工作室之一。琉璃工房的成长过程中,杨惠姗以她个人独特的艺术天分和敏锐的观察力,创作出富含传统中国语言与人文思想充沛的雕塑作品,让琉璃工房在很短的时间内,晋身国际艺术舞台。
艺术成就1990年开始,杨惠姗以她所带领的琉璃工房研究开发的琉璃脱腊铸造作品,开始在国际展览。她的中国风格作品,成熟的思维,极具潜力的雕塑才能,以及令人不可思议的脱腊琉璃完成度,在国际美术界引起很大的注意。日本产经新闻盛赞杨惠姗是一「华丽转身」。
1992年,杨惠姗的作品在义大利威尼斯〈982〉国际透明艺术大展,引起来自全世界琉璃艺术的讨论。其中「金佛手」佛教思想和创作,在精准的技法诠释下,独特的新风格,让顶尖的国际大师刮目相看。
1993年,杨惠姗暨琉璃工房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展出,举办专家座谈六次。故宫博物院收藏了杨惠姗「药师琉璃光如来」等七件作品,并首次颁收藏赠书予杨惠姗。
1995年,世界最重要的琉璃艺术大师 捷克的李宾斯基与布勒赫特瓦夫妇(Libensky&Brychtova),义大利的李维·毖古索(Livio Seguso),日本的滕田乔平(Kyohei fujita),美国的戴尔·奇胡利(Dale Chihuly),应琉璃工房之邀,和杨惠姗一起在台北参加中国时报和琉璃工房主办的台湾第一次国际现代琉璃艺术大展。此次展出,杨惠姗以尘世的感触伤怀为主题,透过琉璃色彩、透明的特质创作--「千佛」。布勒赫特瓦,在看到杨惠姗作品的时候说: 我和李宾斯基在琉璃艺术界四十年,我们其实尝试经历过所有创作心路,但是,在琉璃本质上的思考心得--诸如内在空间,内在光线的特质,都是近十年的事。你的作品,创作历史不过七、八年,可是,我已经看到你来到核心了。
杨惠珊1996年,杨惠姗个人创作的新出发「人间八千亿万佛」,于日本工艺美术界的殿堂东京日本桥三越百货艺廊隆重展出。日本最著名的琉璃艺术大师滕田乔平先生亲临开幕式致贺。此次展出的代表作品宽八十五公分,高五十五公分,重八十公斤,是一件满布佛像的小山丘一样的大型作品,在日本敦煌美术界与琉璃艺术界引起热烈的回响。
1997年,北京故宫博物院再度典藏杨惠姗作品--「天地之间」,这件作品高一百公分,宽八十公分,超大型宏伟山壁的中央,是一个皎洁纯净的初生婴儿,在沉睡中安详而宁静。杨惠姗的雕塑气魄,深沉思考,再次广受各界注目与肯定。
1998年,杨惠姗突破脱腊铸造的技术限制,完成了十余件直径约一公尺、重达数百斤的超大琉璃作品,琉璃的创作提升至严肃的雕塑范畴。无论是「松竹月影」、「生生不息」至「大圆融欢喜」,强烈的传统中国语言融合了现代思想,加以琉璃脱腊铸造技术的高度掌握,为国际的琉璃艺术界提供新的视野,也吸引了国际最知名博物馆的注意--英国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国立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连续邀请展出与收藏,中国琉璃,终于走入数千年历史未完成的阶段。
1999年,杨惠姗先后在广州美术馆、深圳关山月美术馆展览,《人间八千亿万佛》与《大圆镜智》两件作品获得永久典藏。9月,杨惠姗在台北远企购物中心举办"921杨惠姗收藏作品赈灾义卖会",共募得680万元,款项全数捐出为地震赈灾之用。年底,在台北SOGO美术小馆,"唯梦唯真--杨惠姗千禧创意观音展",展出多件浇铸观音作品呈现虚与实的统体概念,为杨惠姗个人创作新里程。同时杨惠姗参加上海国际艺术节,首届名人名作艺术展。天下文化出版《今生相随--杨惠姗、张毅与琉璃工房》一书,由余秋雨先生作序,琉璃工房提倡的企业文化与精神为更多的人所认同。
2000年,杨惠姗以敦煌第三窟元代壁画的《千手千眼观世音》为创作灵感,雕塑一座高约一百九十公分,宽一百五十公分的立体的 千手千眼观世音 ,并与另外四十件佛像作品在甘肃省敦煌研究院陈列中心举办"千年敦煌今再起--杨惠姗现代中国琉璃艺术展",被赞誉为"敦煌四百九十三窟",永久地留在了敦煌。 同年底,台北新光三越百货"今生大愿--杨惠姗千手千眼观音展"上,展出一尊高达三百四七公分的千手千眼观音。这一年琉璃工房在美国洛杉矶与美国华商博览会共同举办"国家琉璃雕塑设计大赛"。
琉璃创作杨惠姗对琉璃的第一次接触,源于与张毅合作拍摄《我的爱》一片时,道具人员向精品店借来玻璃艺术品,其雕塑的透光穿透性,让杨惠姗惊艳于它的绝美,探寻来处,得知这些艺品来自各国,惟独没有中国。不久后,杨惠姗与张毅退出**圈,两人希望能找到一件能专心去做的事,创造其永恒的价值。对玻璃艺术品美好的回忆,让他们一脚踏入琉璃制作的世界。
起初,两人以吹制为主要技法。但张毅意识到吹制终有局限,开始研究各式书籍,偶然读到"玻璃粉脱蜡铸造"(pate-de-verre)技法,可以精确复制、量产;并作出极精美、极细微的玻璃制品,便投入此种新技法的研究,而杨惠姗则是他身旁最有力的实践者。
杨惠姗最初采用土法炼钢的摸索方式,照著书上步骤操练,然而,由于对材质的拿捏、时间及温度的控制几乎是外行,为了更进一步掌握"脱蜡铸造"的技术,杨惠姗、张毅连袂到美国纽约实验玻璃工作室(New York Experimental Glass Workshop)进修,但该工作室对于脱蜡铸造的工艺也尚有许多关键问题未能突破。
这趟学习之旅,对于杨惠姗而言,最重要的是接触到世界知名的琉璃作品,让她眼界大开,更加深了她对琉璃艺术创作的向往与执著之情。她自小虽然学业平平,但在音乐、美术的表现上特别突出,在学校的绘画作品几乎都被老师拿去给别班同学观摩。这沉睡了三十多年的艺术细胞,在她接触琉璃创作的道路上渐渐苏醒,虽说在学习脱蜡铸造的琉璃创作过程中是无师自学从零开始,但她的艺术天份正从此逐渐被开发。
由于设备不完善与经验不足,杨惠姗与张毅对琉璃技法的摸索之路长达三年半,曾负债多达7500万,仍未完成一件作品,而烧坏的琉璃作品皆被埋在淡水琉璃工房的后院,至今成为深一公尺多,面积10余平方公尺的琉璃冢,时刻提醒著伙伴筚路蓝缕的创业过程。杨惠姗尝言:"学习无捷径,惟用心而已矣。"她形容走这条路,像进入一个又黑又长的隧道,但只要前面有微光,她就坚信能够走得出去。
源自中国的琉璃使命
1987年,进入琉璃行业起,之所以选择脱蜡精铸为技法,是因为相信它有比较大的创作空间;有关此技法的背景知识,杨惠姗与张毅一直禀信书上所说:"源自于埃及,19世纪在法国振兴。"数年奋斗的目标,只为达到"只有法国人才能掌握的独门密技。"然而,在1991年,琉璃工房被正式邀请参加日本晴海举办的世界性工业商品展中,日本玻璃艺术学者,也是著名收藏家由水常雄在谈话间透露,其实中国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出现过脱蜡铸造技法,建议他们去看河北省满城县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琉璃耳杯。
这让杨惠姗与张毅备受震撼,决心为中国琉璃发声,而这仅只一掌之大的西汉耳杯,成为了琉璃工房安身立命的基础,"薪火相传中国琉璃"、"中国文化是我们的尊严"也从此成为琉璃工房不变的中心理念。
为中国的琉璃创作发声
我们注重民族文化的发扬,为制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琉璃,我们不惜付出更多心力。20年来我们努力追求的是平衡,文化上的平衡,同时在意琉璃工房在'文化'的部分比'产业'来得多。--杨惠姗
回头对中国文化学习,培养历史的关照能力,是杨惠姗持续的功课。文化根源于民族血脉,运用中国符号,放入现代设计理念之中,表现出新的创意,也是琉璃工房一直自我精进的功课。杨惠姗回忆,在创业初期的刻苦时期,曾有朋友劝说他们干脆移民美国,过悠哉的日子,但她一想到从今以后连中文的报纸都没得看,后代子孙都不会说中文,就觉得背脊一阵冰凉。那不是她想要的生活,所以他们回到台湾,想在有生之年为中国留下一些东西。他们相信,只要有斗志,一定能生存下来。在他们心中,琉璃工房是否成功,不在于赚了多少钱,如果能为这个社会树立一种价值、一个典范,即使口袋里一无所有,也不影响心中的自豪。
"敦煌第493窟"
一个好的雕塑工作者,除了技法纯熟、精确,最重要的特质是兴趣,喔!应该说是狂热。有时候我甚至很怕自己技巧太好了,就会变得很'匠气',太熟练容易使作品僵化、样板。--杨惠姗
1996年,杨惠姗进敦煌第三窟,见到千手千眼观音像,知道壁画终将消失,决心以琉璃雕塑永留之,是为今生大愿。
一直为琉璃工房作品担任拍摄工作的吕承祚观察到,敦煌归来,杨惠姗的佛像更加柔软、放松,不再局限外形,更强调情感的传达,以佛家语相应,像是进入"不著相"、"法无定法"的境界。整体来说,在敦煌之后,杨惠姗的创作观念既深化、也扩大了。从单尊的、中规中矩的佛像,进入时空呼应的思考,包括佛与佛、人与佛之间的关系,表现在《人间八千亿万佛》《亿万年敦煌》《天地之间》等大型作品之中。1998年,更挑战极限,推出十几件超大型作品,例如《无言之美》《大业成就》《大放光明》等。
2013年,杨惠姗和张毅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联展,杨惠姗之《一朵中国琉璃花--且舞春风更从容》获典藏,这也是中国美术馆第一次收藏琉璃的作品。
人物评价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亚伯特博物馆(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收藏《大放光明》《并蒂圆满》两件作品,当时馆长伯格(Dr Alan B)于收藏仪式时致词表示:"本馆只收藏工艺美术品中最好的。"(该馆专门收藏工艺品及美术品,为世界上收藏套用美术品最权威且具代表性的博物馆,此次破格收藏在世艺术家的作品。)
杨惠姗的作品,不论是技术上或者创意上,为琉璃艺术界跨越了新的高度。--蒂娜·欧德诺女士 (康宁玻璃博物馆馆长)
在杨惠姗的"无相无无相"系列中,她运用琉璃有形的本质来阐发一种渊深的精神意义,也体显出她内心深沉的宗教信仰。她认为琉璃独特的性质透澈晶莹,完美而巧妙地赋予琉璃在哲理上的深度。--彼德凯利博士 (美国宝尔博物馆馆长)
杨惠姗的艺术融合技术与哲理,巧妙的结合过往与现在。她纯熟的运用光线、颜色和形式,展现出琉璃透澈、不变、不易、超然,是那么地恰到好处。--阿尔曼拉贝 (美国宝尔博物馆研究与典藏部主任)
杨惠姗的作品,证明了她在数千年传统东方文化中,树立了根基的思想基础,她的作品,唤起了我们内心深处的共同的意义和经验。--安东尼·勒彼里耶 (法国现代琉璃艺术家Pate-de-verre传人)
杨惠姗是我的英雄、我的心灵伙伴,我总觉得似乎认识她好久了。她的作品展现了美丽的心灵与氛围。--史蒂文·温伯格 (美国现代琉璃艺术家)
杨惠姗美丽的作品让我展开新的视界,也看见了中国文化在她身上的深刻影响,她也建立了属于她的创作语言。--威廉·卡森 (美国现代琉璃艺术家)
杨惠姗是她所处时代的艺术家。她完成了艺术的综合表现:最鲜活的现代性,最丰富的生活才干,最隽永的智慧,透过最纷繁的事物结合在一起,期望着捕捉本质的状态。而当今对佛教充满好奇的西方世界,定将在她的作品中寻找到自我。--罗伯·得布隆德 (法国知名陶艺家)
大事年表1976 演出电视剧《朵朵浪花》而出道。
1978 以《错误的第一步》成名。
1984 以《小逃犯》获得第二十一届金马奖"最佳女主角"。
以《玉卿嫂》获得第二十九届亚太影展"最佳女主角"。
1985 以《我这样过了一生》获得第二十二届金马奖"最佳女主角"。
1987 最后一部**作品为《我的爱》。息影后投入琉璃工房致力于琉璃艺术,成为国际知名的琉璃艺术家。
1989 杨惠姗、张毅赴纽约实验玻璃工作室研习水晶脱蜡铸造。
1992 杨惠姗作品《大药师琉璃光如来》入选日本"株式会社求龙堂"发行,由水常雄主编,《世界玻璃美术全集》〈现代卷〉。
1995 获第三届文化艺术薪传奖以肯定她在推广琉璃艺术的努力和成就。
杨惠姗作品《药师琉璃光如来》奉纳日本奈良药师寺。
中国上海美术馆展览,该馆并收藏杨惠姗作品《三十六佛手》。
1996 中国香港徐氏艺术馆"杨惠姗情牵中国琉璃"展览,该馆破例收藏首件现代琉璃作品《金佛手药师琉璃光如来》。
1997 杨惠姗作品《天地之间》于中国北京"1997中国当代雕塑艺术大展"展览,该件作品再获北京故宫博物院典藏。
美国国家妇女艺术馆收藏杨惠姗作品《大愿》。
1998 中国北京故宫博物院二次邀展,并收藏杨惠姗作品《生生不息》与《大放光明》。
台湾台北新光三越百货南西店"杨惠姗中国琉璃艺术国际巡回展"。
1999 中国深圳关山月美术馆举办杨惠姗作品展,并永久收藏作品《大圆镜智》。
中国广东美术馆举办杨惠姗琉璃展,该馆并收藏杨惠姗作品《人间八千亿万佛》。
台湾台北远企购物中心举办"921杨惠姗收藏作品赈灾义卖会",共募得680万元,款项全数捐出为台湾集集地震赈灾之用。
台湾台北SOGO百货公司展出"唯梦唯真--杨惠姗千禧创意观音展",展出的浇铸观音作品,呈现虚与实的概念,为杨惠姗个人创作新里程碑。
2000 中国甘肃省敦煌研究院陈列中心展出"千年敦煌今再起--杨惠姗现代中国琉璃艺术展",杨惠姗是第一位将作品送到敦煌的现代艺术家,陈列中心并典藏杨惠姗作品《亘古之敦煌》及大型雕塑《千手千眼观音》。
中国沈阳"杨惠姗现代中国琉璃艺术展"。
台北新光三越文化馆展览"今生大愿",展出达347公分的千手千眼观音,杨惠姗认为将敦煌佛教艺术的热情延续下来,传承的意义大于个人的创作。"今生大愿"展继台北之后,亦于台湾台中、高雄与新加坡巡回展览,参观人次近40万人。
2001 美国加州橙郡宝尔博物馆(Bowers Museum)举办"玻璃艺术三部曲"展览,杨惠姗的作品《无相无无相》系列与美国玻璃大师戴尔奇胡利的作品一同展出。宝尔博物馆并永久收藏杨惠姗的作品〈大愿〉。
2002 杨惠姗、张毅受聘为中国北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玻璃艺术学系顾问教授,并成立琉璃艺术研究室。
2004 以"无常--在生命里的虚幻与永恒"为主题的杨惠姗现代琉璃艺术展,于法国Capazza艺廊展览中心举行。
2005 杨惠姗作品《花好月圆》系列,受邀美国Particle Theories展览,她是唯一一位受邀参展的华人琉璃艺术家。
2006 由张毅执导,杨惠姗监制的a-hha首部动画影片《黑 》正式面市。
2007 杨惠姗受邀于美国纽约顶级艺廊Leo Kaplan Modern ,与两位超过三十年琉璃创作资历的大师级艺术家William Carlson、StevenWeinberg一同展出"INTERSECTION-交叉点"展览。
世界最权威的玻璃专业博物馆"美国康宁玻璃博物馆"收藏杨惠姗的创作〈澄明之悟〉,肯定杨惠姗已是现代玻璃艺术创作的重要作家之一。
Conches琉璃艺术博物馆,法国诺曼第(Normandy)展览"杨惠姗琉璃艺术展"。
杨惠姗"影响20─影像琉璃装置艺术展"在中国上海琉璃中国博物馆展出,结合琉璃、影像、声音、动画一场空前未见的开放性试验,成为琉璃工房二十年当代艺术新语汇的创作展览。
琉璃工房与投影机大厂奥图码科技合并为"琉璃奥图码",杨惠姗出任创意总监。
2008 台湾台北太平洋SOGO百货展览"澄明之悟--杨惠姗现代琉璃艺术展"。
"杨惠姗澄明之悟现代琉璃艺术展"在马来西亚吉隆玻展出。
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义卖捐款,琉璃工房捐出杨惠姗的大型创作--"天地菩提"以及"阿弥陀佛",所得善款全数捐赠赈灾之用。
杨惠姗设计"圆融了悟"琉璃茶具在谭盾的音乐剧"茶"歌剧中,作为奥运文化活动的表演项目,这是琉璃第一次登上中国北京国家大剧院。
"一颗气泡,两种生命";StevenWeinberg与杨惠姗琉璃艺术的创作联展,在新加坡百丽宫购物中心展出
2009 "千手千眼护人间"杨惠姗二十年琉璃佛像展在台湾高雄佛光山佛光缘美术馆与马来西亚佛光山东禅寺展出。佛光山收藏九件杨惠姗琉璃佛像作品,预计作为佛光山"佛陀纪念馆"馆藏代表。
杨惠姗设计创作的第一座户外琉璃雕塑喷泉--Pavilion 琉璃喷泉,历经两年,为全世界以脱蜡铸造创作的最大的喷水池,荣获马来西亚(Malaysia Book of Records)之最高琉璃喷泉纪录。
中国西安法门寺─"千手千眼护人间─杨惠姗二十年琉璃佛像展"。
2010 张毅、杨惠姗应台湾外贸协会邀请担任上海世博会台湾馆顾问。
杨惠姗应邀设计上海世博会台湾馆亲善大使服装与纪念品。
杨惠姗应美国纽约州康宁博物馆邀请,于博物馆玻璃艺术教学中心The Studio,进行为期一周的琉璃艺术教学讲习。是目前受康宁博物馆之邀,前往讲课的首位华人女性。
2011 张毅、杨惠姗邀请为上海世博台湾馆代言人,同时获邀为台湾馆设计天灯意象纪念艺术品。
于台湾松山文创园区打造LIULI TAIPEI计画,成立TMSK小山堂餐厅。应邀"2011年台北世界设计大展",展出"更见菩提─杨惠姗跨质琉璃艺术展"与"无相无无相─杨惠姗、张毅琉璃影像装置艺术联展"。
台湾高雄佛光山佛陀纪念馆开馆,本馆主殿之一"普陀洛伽山观音殿"供奉的千手千眼观音像,为杨惠姗所雕塑,此观音造像高388公分。
2012 校园公益列车教育创活论坛在台湾台北实践大学举行,知名时装设计师吴季刚与琉璃工房创办人杨惠姗与张毅受邀参加演讲。
2013 "琉璃之人间探索--杨惠姗、张毅联展"于中国香港大会堂举办。
4月,《琉璃之人间探索--杨惠姗、张毅联展》于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杨惠姗之〈一朵中国琉璃花-且舞春风更从容〉获典藏,这是中国美术馆第一次收藏琉璃作品。
《爱情保卫战》是天津卫视2010年推出的情感心理节目,节目现场邀请资深情感专家用专业知识给到场的每对情侣提供客观理性的分析及双方契合程度的科学考量,并根据每对情侣的不同情况给予恋爱指导和情感忠告。同时也邀请明星夫妻等社会人士指导,再加上最了解他们的家人朋友站在旁观者角度的适时参与,共同帮助走在十字路口的年轻情侣对自己的爱情进行一场轰轰烈烈的保卫战。现由赵川主持,每周四晚21:21在天津卫视播出。
笑容和天真总是有着最大的治愈力。
(假装这里有个开头音乐)
“从人气少女到轻熟宝妈”,啊,第6期做客先锋便当时间的是在先锋工作了 17年 的“老油条”徐毓春哎~ 你认识不认识不?
不过你都点进来了,说明认不认识都还是想要了解一下不是?
稚嫩青春走过漫漫长路,如今已为人妻,这位“昔日的看板娘”到底是何许人也?
让我们往下一窥究竟咯~
我:老规矩还是不能破坏滴,基础信息先来——
岗位: 骏惠书屋文创主收银 & 导购
何时来的先锋?
2001年(高中毕业后)
为何而来?
高中毕业,正逢找工作实习
今天吃的什么?
长鱼、牛筋、茭瓜炒肉丝
为何吃这个?
家里今天正好做这个了。
作为以前五台山总店的“看板娘”,肤白貌美的徐毓春(我们都叫她毓春姐、春春姐)算是先锋的一个神奇人物了,如标题所言,从高中毕业就来到先锋,先是在总店做图书导购,接着做主收银,那期间又去物流工作过一段时间,最后调去骏惠做文创主收银和导购,一直到现在。
17个工作年头,见证了先锋成长的点点滴滴,身边的人换了一轮又一轮,而她还坚守在先锋。
在介绍她和食物的联系之前,我我觉得有必要先给大家介绍下她与先锋的故事——
2001年,春春姐正要找实习单位,她妈妈单位同事的儿子那时正好在先锋工作,于是就问了问招不招人。当时先锋刚搬到广州路12号不久,正要招人,于是春春姐就去面试并很快入了职。
“当时去先做的图书导购,那时广州路那家的面积比现在五台山的小多了,中间是社科区,一侧是经济古籍区,一侧是文学区,我被分到了经济古籍区。一共有四个人上班,一个区域一个人,再加上一个大厅经理。”
那时先锋的上班时间,不像现在一样实行早晚轮班制,而是一个区域的人先连着工作两天再休一天。被分到经济古籍区的春春姐,因为对书不熟悉,所以一开始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熟悉各种图书。
“平时本来看书就少,基本都是看报纸啊之类的,所以有好多的书要熟悉。”
在经济古籍区工作期间,发生了一件让她印象特别深的事:
“有个顾客来店里,问我,请问你这有没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啊?我当时一听特别纳闷,都听楞了,她还说得超级快,一口气把人名书名说出来。我就问她,什么什么什么?您能不能说慢一点?我是新来的。后来我就赶紧跑过去问我师傅,‘啊,马佐夫兄弟啊,人民文学!’你看他们一听就知道!当时我都不知道这些出版社,因为我在那半边的区域都没有人民文学出版社,古籍经济不都是中华书局、上海古籍、中国人民大学什么嘛,然后那半边又突然变成译林、上海译文、人民文学什么什么,我哪搞得清啊。”
这个经历后,春春姐在店里不忙的时候就会盯着架子来来回回地看,来书的时候一来就赶紧上书,加深对图书的熟悉程度。
在经济古籍区工作了半年,被通知要轮岗到文学区,说,不能光熟悉这半边的图书,也要熟悉那半边的图书。调动一下子让她还没适应过来,文学区是一块新的区域,这对她而言又是个挑战。
“当时就跟老钱说,能不能再等等,我想再把这边区域的书再熟悉熟悉。老钱同意了,但没过多久,就说不能再等了,于是就调过去了。”
调过去后虽然又是面对一轮新的陌生的图书,但是春春姐凭着认真的那股劲,硬是把文学区的书也熟悉了个透。两边书籍都熟悉后,顾客来书店找书,一说人名和书名,春春姐也能像她师傅一样马上反应过来了。
春春姐在总店当过导购后,后来被轮岗做主收银。主收银主要负责顾客买书、退换货、做账等等系列工作,工作内容比纯粹的导购要复杂,处理事项也更多。
但也正是这次轮岗,让她那热情活泼爽朗的性格,给来书店的顾客留下了特别深的印象,很多顾客有时路过书店也会专程进来跟她攀谈几句,不少顾客也是因为她而老会往书店跑,“看板娘”此时已名副其实。
在总店工作的那些岁月里,春春姐跟着不同的师傅学习,学有所成后又带过数也数不清的徒弟。她对待工作一丝不苟,总能很有条理地处理,细心的程度也让人佩服。做主收银后,其他同事做账总会出各种小差错,而春春姐从来没有出现过。
那时的先锋和现在一样,经常会请作家或是编剧或是艺术家等等来做讲座,春春姐对这些活动特别地期待和开心。不得不说,在书店的工作扩宽了她的视野,让她发现了生活中另一片领域。
时间匆匆,他日还是年轻的姑娘,不知不觉已嫁为人妇。在春春姐结了婚并生完孩子后,因为家离先锋的第13家分店——骏惠书屋更近,所以离开了总店,到了骏惠。
在骏惠,春春姐在继续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和住在附近的居民又打成了一片。特别是由于她自己生了宝宝,因此看见其他宝宝都会忍不住上去看看摸摸,问问家长宝宝的一些情况,例如多大、多重、会不会走路之类的,家长们也很乐于跟她交流心得。很多家长带小朋友过去,她就知道是想给孩子看书,于是就会引领他们去二楼看儿童绘本。
有两个小朋友还跟她特别要好,其中有一个小男孩叫孙悦添,特别喜欢跟春春姐玩,他奶奶也很喜欢她,每次晚上吃过饭都出来散步到骏惠。这个小男孩很喜欢店里卖的拽猫,每次去都要买一个回去,我估计,几乎拽猫的所有种类都要被他集齐了。
调去骏惠后,不时有老顾客专程来老门东这边找她。某次,春春姐正在结账,旁边突然有人拍她一下,一看,原来是以前的老顾客。春春姐就很惊讶,问:哎!你怎么来啦?!对方就说:去总店了好几次都没看见你,问了他们才知道你调到这边来咯,今天正好有时间,就过来转转,来看看你。
说到这,春春姐又想起了一件印象极深的事——
某一天,临近下班时间,有个老顾客带了一大堆朋友到骏惠。这个老顾客(称:杨老师)貌似是发改委/国家新闻出版局/政府机关单位的一位工作人员,人很好,性格上跟春春姐也比较聊得来,老早开始就经常去总店买书。但他买书有个“怪癖”,就是买的书不愿意消磁。
以前在总店买过的书都会在消磁器上划一下,但是划过后会在书上留下一道道黑色的印子。这位杨老师对书十分爱惜,因此每次买书都要求不能消磁。渐渐地,春春姐记住了这位老顾客的“怪癖”。
“每次只要我在,他买了书我就会直接用袋子给他装好。要是在别人那边结账,我就会过去说,这个老师的书不要消磁,出去响了也没关系。”
那天,这位杨老师和他的朋友到骏惠,春春姐一眼就认出来,便问道:你是杨老师吗?
这位杨老师很惊讶,“你还记得我啊!” 两个人于是寒暄了起来,聊天时春春姐就谈到了这位杨老师买书的怪癖,“这么小的事你还记得啊!”
大家都很高兴。
后来,杨老师和他的朋友们在包间喝了咖啡,坐了一会儿,又在骏惠买了很多的书和文创,临走的时候,杨老师看了一眼春春姐的工牌,说:“认识你这么久了,才知道你姓徐!”
这番话,给了春春姐很深的触动。
“毕竟我只是书店里一个收银的,虽然我一直记得他的这个小习惯,但是对方并不会关注到我姓什么。……”
关于春春姐和先锋的故事,还有好多好多,鉴于篇幅和主题,我们在此停下,回到我们的便当时间,看看这位在同事和顾客中人缘极佳的春春姐,和食物之间有什么故事吧~
春: 做得很少。会做的也只是几个素菜(凉拌西红柿、凉拌黄瓜、盐水毛豆等),荤菜都做不了(鱼啊虾啊之类),不会做,也没学过,但最主要是没时间。素菜还是比较简单嘛,看看就会,淘个米啊煮个饭啊还是可以的,也会做西红柿炒蛋。
春: 西红柿炒蛋!还有凉拌黄瓜,如果家里没人做些荤菜,我就会去楼下买点老卤菜,鸭子鸭翅啊,或者去饭店炒几个荤的带回来。素菜就亲自做。最近,春春姐还想尝试自己去超市买红茶回家做柠檬红茶。
“想看看做出来跟店里的味道一不一样,自己做的比外面买的健康嘛。”
春春姐平时上班,大多数时候还是点外卖,偶尔会从家里带饭到店里吃,回家则是由她妈妈做饭。
她妈妈做的饭菜一览(有些是春春姐做的):
春: 好多呢!甜点里面,喜欢双皮奶啦,水果里面,喜欢吃西瓜啦,还有菜的话,红烧肉、可乐鸡翅、酒酿、糖醋排骨、糖醋里脊,带点酸酸甜甜,酥酥脆脆的,很好吃!还有凉拌黄瓜啦,凉粉啦,各种菌类啦,还有旺鸡蛋(带毛的不吃)、活珠子,还有刘长兴的汤包啦、蒋有记锅贴啦……
“哦??还真挺多哎……”
“但是有些也不怎么吃,像马兰头、苋菜、豆制品(千张结之类)、芹菜(老的不吃)、香菜苦瓜不吃,麻辣烫、鸭血粉丝汤这些就偶尔吃一吃……”
春: 土生土长南京人。不过我家户口簿上写的是安徽,可能我外公家是安徽的。我外婆还是回族,我们家都是回族,身份证上写的就是回族。但就我外婆是真回族,我们都是假回族,回族不吃的我外婆就不吃,但我们家其他人就都吃。
春: 老门东一条街,基本涵盖所有老城南的小吃。小笼包啦、鸭血粉丝汤啦、蒋有记锅贴啦,还有桂花鸭、兰花干、臭豆腐、糖粥藕……
春春姐跟食物的故事,就如她跟先锋的故事一样,多。喜欢吃甜甜脆脆的东西,喜欢喝奶茶(也因此而烦恼,因为怎么都瘦不下来哎┭┮﹏┭┮),因为土生土长,所以印象里面也有一些和食物深刻的记忆。其中之一,就是关于蓝老大糖粥藕的——
现在老门东所开的那家蓝老大,已是复制过好多次的。而真正的蓝老大,要算是春春姐小时候,住她外婆家楼上的那位“蓝老大”。
“当时的他已经是满头白发的老爷爷了,现在这么多年了人应该不在了,但是他的子女可能会继承他这个。当时卖糖粥藕的真的很少很少,城南一带可能就只有他一家。后来慢慢慢慢地,就普遍撒网,都是因为他。”
这位“蓝老大”主营糖粥藕和元宵,每天下午14:00出摊,17:00收摊,3个小时卖得全光光。粥用一口老铜锅(可能是他自己打的,特别特别老)熬,藕用的老藕(有丝的那种),洞洞全用糯米塞满,整根蒸熟后,放在装满粥的老铜锅里,锅下烧着火保持温度。人家点的时候,就用一个大铜勺舀起来,整根藕就被舀了出来,切个四五片(视厚薄而定),剁剁碎,再浇上糖粥。如果只喝粥,就只舀上面部分。
“我每次下午都会在他们家点一碗藕。他那个是卖了好多年,一直卖到拆迁都还在卖。”
除了蓝老大,还有现在遍布南京的“白下元宵铺”——
火起来的是这碗“赤豆元宵”——生红豆蒸烂(蒸到皮和肉都分离的那种),元宵(有大有小)单独煮熟,然后就赤豆打底,上面浇上元宵。现在在最基础的材料上还增加了桂花,叫“桂花赤豆元宵”,也是一道人见人爱的甜点。
除了上面南京特有的食物外,还有很多人小时候都玩过的“糖画”——
春: 在我大概七八岁的时候,我外婆家那边有座桥,桥头有个30出头的老师傅在卖那个糖画。好像是1毛还是1块钱一次,可以转一盘。他那个盘子上画了龙啊凤啊小鸡小鸭啊等其他小动物,转到哪个他就给你画哪个。但是我不太喜欢吃那个糖,但我喜欢看,看别人转到什么,又看他画。我一站就能在那站五六个小时,天天都这样,怎么看都不腻,好玩!
对食物,春春姐是如此,那在书店工作的她,对书又是如何呢?
春: 专业方面的不看。我现在看 育儿书 比较多,但也就是有问题的时候去翻翻,还关注了一些育儿的公众号。也看 时尚生活类 的杂志(比如优家画报),但也不是全看,是挑有兴趣的看。还有 励志类 的(《人性的弱点》《从你的全世界路过》etc)。以前还看 连环画 ,还有 电视剧的小说 ,但是看得最多的是 报纸 (扬子晚报),比较喜欢这种社会新闻的。
春春姐说,其实自己并不特别喜欢看书,更喜欢看的是报纸,写社会的,感觉更加真实。所以,问道她有没有喜欢的作家时,她说,最多算是有很多欣赏的,但其实都没有看过他们的作品。
她欣赏方文山的作词,欣赏村上春树、东野圭吾,欣赏李碧华,等等。这些作家是她有时候查书店的销售数据而得知的,或是发现顾客买得多的。
“书卖得多,在销售前几名的,或者听同事或读者讲这些作家怎么怎么样啊,我就感觉那既然很多人买,说明应该还是不错的,不然也不会这么多人。对这些作家的看法多多少少会受一点影响,觉得可能别人喜欢,自己也不讨厌吧。作家来书店做讲座,多多少少也会有仰慕羡慕的感觉,能出书的文采应该还是不错的。”
唯一一个她比较喜欢且看过书的作家是张小娴。南海出版社的《面包树上的女人》《荷包里的单人床》是她看过最完整的两部作品,因为篇幅短小,读来通俗易懂。
“张小娴的书,讲爱情的,比较契合生活实际,更贴近现实生活,看起来也易消化。其他小说就感觉太虚了,而且我也看不下去长篇的。”
《我爱问连岳》
原因:“我”是读者,连岳是一个情感专家。这个书的内容就是一篇篇的情感故事,“我”有什么问题啦,就去问连岳,连岳就会做出解答。看的时候觉得很贴近生活,都是一些日常百姓的情感生活,比小说更真实。
所以,从春春姐在书方面的喜好,你是否也发现了,她是一个不断追求真实的人呢?虽然看书不多,但是看报纸很多,因为更真实。在采访中她向我表示道:我的书没有你们的多,我也不怎么博学。
然而,获取知识的方式,阅读永远只是其中一种。归根结底,一本本的书,书写内容的源泉仍旧是我们真实的生活。读书多少,并无优越感之分。你觉得呢?
这个昔日是五台山总店的看板娘,将她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先锋,现在还将继续在先锋发光发热。她在销售上、做账上、文创产品摆放上、库存整理上、对顾客和同事的态度上……都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方式。可以说,先锋的发展,离不开她这样一位奔赴在一线的优秀员工。
也许在常人看来,她做着一份似乎很不起眼的工作,但对她而言,那种自己不但能养活自己,而且还能干得开心的,才是真正的工作。
17年的兢兢业业,努力在细节上做到完美。身边的人来了又去,只有她,一直保持着乐观向上的态度,开心地度过每一天。
如同事们对她的评价:
希望每一个人,都可以像春春姐一样,在自己的工作中认认真真、快快乐乐的,毕竟,做人呢,最重要的就是开心嘛~
春春姐是我的师傅。第一次去先锋,就是她带的我,教我熟悉文创,熟悉库存,学习收银,学习如何和别人交流。她很认真,做事迅速,很勤奋,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她总是对每一个人都很好奇,像小孩子一样。笑点很低,不经意的一句话就会让她大笑起来,让人觉得,原来快乐是如此简单。她体贴,能照顾对方的感受。后来和她上对班,每次交接也让人感觉很愉快,如果心情有阴霾,你会发现一切都不是事。和她搭班受益良多。希望她可以一直开心下去。
以上就是第6期的内容~不知看完这一期内容的你,有何感想呢?欢迎留言,分享你对我们采访内容的看法。如果你有更好的建议,也欢迎留言或私信我。便当时间的采访还会继续下去,你的批评和鼓励,将是我们一直前行的力量!
我们下一期再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