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学史上,有很多的经典名著将要永垂不朽,但简爱这样深深地进进人们的灵魂,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甚至激励他们一生的作品并未几。
一、从屈从到反抗的简爱
简爱的自我意识,反抗精神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一开始,她只是顺从忍受。面对着欺侮,她只是想着该如何挺过,她甚至思量自己是不是真的坏。可以说不公平的命运与冷酷的社会是简爱性格形成的土壤和源泉。在一次又一次令人发指的之下,简爱的眼中冒出了愤怒的火焰,终于勇敢地站起来了,奋起反抗。痛切心扉的伤害让她对现实愈发看得透切起来,明白了对于无法忍受的不公平,出路并不是屈从,而是反抗、斗争,为取得与别人一样的同等地位,反抗是唯一的选择。
(1)盖茨里德府里的屈从与反抗:
在一个乌云冷雨、冷风凛冽的冬日的午后,重重褶皱的猩红窗幔盖着的窗台上坐着一个单薄、瘦小、孤独的小女孩。她被排挤出了温馨的生活圈,只有独自翻看着一本<<英国禽鸟史>>,就这样,一个寄人篱下,受人控制而又在想象中享有探险的自由的小姑娘形象跃然纸上。但这种孤独的欢快也是那么的短暂,过了不久,她便被从这个隐蔽之处拖了出来。看着残暴的约翰挑衅的眼神,小简爱心惊肉跳,可也无奈地选择了默默顺从。她像一只可怜的小兽,被人用武器指着缩在墙角,没有反抗,只是冷眼看着。可就是这冷冷的眼神更激怒了残忍而暴虐的约翰少爷,他抡起武器攻击了已退缩到墙角的简爱。肉体的疼痛和心灵的恐惧,像毒蛇一样纠缠着小简爱,“她害怕的心理已经突破了它的极限,取而代之的是愤怒的心情。”于是,小简爱怒吼着一跃而起,爆发出了她的强劲反击。。理智告诉简爱:“不公平!——太不公平了!”她在尽看中下定决心要像造反的奴隶那样反抗,别无选择,只能反抗。“简爱一分钟也不舍弃这种独立的精神。
(2)洛伍德慈善学校里的屈从与反抗
奋起反抗的简爱终于在热切的盼看中来到洛伍德学校。本以为到洛伍德可以摆脱在盖茨里德受到的摧残、欺侮与那种非人的生活,会有一个崭新的人生历程。然而,事实令简爱的美好愿看像泡沫般飞扬瞬间之后又残忍地消失了。
所谓的洛伍德慈善学校,实际上是一座人间炼狱。小简爱没有屈服于校长没有作半点的乞求,而是昂起头。
(3)桑菲尔德庄园里的屈从与反抗
饱尝了几年的艰辛生活之后,简爱重新拾起了她对生活那素来的美好期待,抖擞精神迈向了她的下一个人生驿站——桑菲尔德庄园。
在其中,当简爱预备屈从于金钱、权势、容貌的时候,爱情的火焰却将简爱烧的心力交瘁,在面对罗切斯特既要娶别人又要留下自己的无理要求时,简爱的反抗意识又展露出来了。她向罗切斯特先生这样说道:“你以为我会留下来,作为一个对你来说无足轻重的人吗?你以为我是一个机器人?是一架没有感情的机器?能受得了别人把我仅有的一小口面包从我嘴里抢走,把仅有的一滴活命水从我的杯子里泼掉吗?你以为就由于我贫穷、低微、不美、矮小,就既没有灵魂,也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跟你一样有灵魂,也完全一样有一颗心!要是上帝赋予我一点美貌、大量财富的话,我也会让你难以离开卧冬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现在不是凭习俗、常规,甚至不是凭着血肉之躯跟你讲话。这是我的心灵在跟你的心灵说话,就仿佛都已经离开了人世,两人一同站在上帝的跟前,彼此同等,——就像我们本来的那样!”简爱的这番话不仅是一次反叛的宣言,更是一次对宗教,权威,阶层的挑战,同时它还是一次对因金钱、权势的批判。
二、 从自卑到自信的简爱
1、 简爱性格深处的自卑心理
简爱的自卑首先来自于对自己外貌的不自信。
其次,简爱的自卑感还来自于对自身境况的不满。她从小寄人篱下,又没有能够得到舅母的一丝关怀,这使得幼小的简爱从小就认定了这样一个事实:弱肉强食,这是一个没有公平的世界。
2、 自卑心理促成的简爱的自强心理
简爱的自卑心理无处不在,她也逐步熟悉到,要想改变自身处境,想要别人看得起自己、对自己产生认同,就必须依靠自身的努力。就这样简爱就像一株坚忍不拔的草,生命力极其顽强,在生长中用自己的努力向众人证实了自己存在的价值,赢得了众人的尊敬。
3、自信——简爱健全人格的建立
经过盖茨里德府、洛伍德慈善学校、桑菲尔德庄园、莫尔顿,再到桑菲尔德的回回,简爱不断长大,她的性格也经历了由自卑、自强的极端,向自信的回回,实现了她较为健全人格的建立。这主要体现在她终极回到罗彻斯特先生身边的行为上。
她性格中的自卑也终极走向了自信,实现了人格的健全。
三、从感性到理智的简爱
1、 感性的简爱
简爱与罗切斯特的爱情,一开始的见面就有一种亲切感,到后来的熟识和靠近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漫漫的浸进彼此的心灵。
2、 理智的简爱
在简爱成为所爱的人的未婚妻,兴奋达到顶点时,她仍然保持着自制力和清醒的头脑,她不但保卫自己的荣誉,而且也保卫自己的独立。 当他知道罗切斯特有一个疯妻子时,他毅然选择离开。
总之我们也看到了从简爱身上体现出来确当今新女性的形象:自尊、自重、自立、自强,敢于抗争,对于情感生活有着坚定的理想和执着追求。
具体如下:
第一章:简爱的在幼年时,父母就去世了。简爱由舅母里德太太家抚养,受尽了表兄表姊妹的欺侮。
第二章:舅父去世后, 简爱过了10年受尽歧视和虐待的生活。
第三章:舅母把简爱视作眼中钉,决定把简爱送进达罗沃德孤儿院。
第四章: 由于简爱与舅母的对抗更加公开和坚决, 里德太太为了赶走简爱,在勃洛克赫斯特先生面前毁坏简爱的名誉。
第五章:孤儿院教规严厉,生活艰苦,院长是个冷酷的伪君子。简爱继续受到精神和肉体上的摧残。
第六章:简爱与孤儿海伦结成好友,教师潭泊尔**也很关心她。
第七章:简爱失手打碎了石板,被惩罚站在凳子上,当众受到勃洛克赫斯特先生的羞辱。
第八章:海伦给简爱端来咖啡面包,并不断开导悲愤不已的简爱。谭波**邀简爱做客,与简爱谈古论今,海伦被简爱渊博的学识所折服。
第九章:由于孤儿院的生活条件恶劣,爆发了一次传染性的斑疹伤寒,海伦患肺病去世,这对简爱打击很大。
第十章:此后,孤儿院的生活条件有了大规模的改善。简在新的环境下接受了六年的教育,并在这所学校任教两年。
第十一章:桑菲尔德庄园的女管家聘用了她。简爱的学生是一个不到10岁的女孩阿黛拉瓦朗,罗切斯特先生是她的保护人。
第十二章:一天黄昏,简爱去镇上寄信时遇到刚从国外归来的罗切斯特,这是他们第一次见面。罗切斯特从受惊的马上摔了下来,简爱扶他上马,回到家后简才知道他便是庄园主罗切斯特。
人物背景:
简爱是女主人公,一个性格坚强,朴实,刚柔并济,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的女性。她出身卑微,相貌平凡,但她并不以此自卑。她蔑视权贵的骄横,嘲笑他们的愚笨,显示出自立自强的人格和美好的理想。她有顽强的生命力,从不向命运低头,最后有了自己所向往的美好生活。简·爱生活在一个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环境。
从小就拥有着与同龄人不一样的遭遇,舅母的嫌弃,表姐的蔑视,表哥的侮辱和毒打。但她并没有绝望,她并没有自我摧毁,并没有在侮辱中沉沦。相反,种种不幸的一切,换回的却是简·爱的无限信心,却是简·爱的坚强不屈的精神,一种不可战胜的内在人格力量。
她对自己的命运、价值、地位有着思考,对自己的思想和人格有着理性的认识,对自己的幸福和情感有着坚定的追求。从简爱身上,表现出当今新女性的形象,自尊、自重、自立、自强,对于自己的人格、情感、生活、判断、选择的坚定理想和执着追求。
夏洛蒂·勃朗特
名人姓名:夏洛特·勃朗特 Charlotte Bronte
生卒年份:1816-1855
名人职称:英国女作家。
名人国家:英国
相关介绍:
夏洛特·勃朗特出生于英国北部约克郡的豪渥斯,父亲是当地圣公会的一个穷牧师,母亲是家庭主妇。夏洛蒂·勃朗特排行第三,有两个姐姐、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两个妹妹,即艾米莉·勃朗特和安妮·勃朗特,也是著名作家,因而在英国文学史上常有“勃朗特三姐妹”之称。
夏洛蒂·勃朗特的童年生活很不幸。1821年,即她5岁时,母亲便患癌症去世。父亲收入很少,全家生活既艰苦又凄凉。豪渥斯是山区的一个穷乡僻壤,年幼的夏洛蒂和弟妹们只能在沼泽地里游玩。好在父亲是剑桥圣约翰学院的毕业生,学识渊博,他常常教子女读书,指导他们看书报杂志,还给他们讲故事。这是自母亲去世后孩子们所能得到的唯一的乐趣,同时也给夏洛蒂以及两个妹妹带来最初的影响,使她们从小就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824年,姐姐玛丽亚和伊丽莎白被送到豪渥斯附近的柯文桥一所寄宿学校去读书,不久夏洛蒂和妹妹艾米莉也被送去那里。当时,只有穷人的子女才进这种学校。那里的条件极差,教规却非常严厉,孩子们终年无饱食之日,又动辄要受体罚,每逢星期天,还得冒着严寒或者酷暑步行几英里去教堂做礼拜。由于条件恶劣,第二年学校里就流行伤寒,夏洛蒂的两个姐姐都染上此病,被送回家后没几天都痛苦地死了。这之后,父亲不再让夏洛蒂和艾米莉去那所学校,但那里的一切已在夏洛蒂的心灵深处留下了可怕的印象。她永远忘不了这段生活,后来在她的小说《简·爱》中,她又饱含着痛切之情对此作了描绘,而小说中可爱的小姑娘海伦的形象,就是以她的姐姐玛丽亚为原型的。 夏洛蒂回到家里后,生活又像过去一样,但她和妹妹们的兴趣却更加广泛了。她们一起学音乐,弹琴、唱歌,画画,而最使她们感兴趣的却是学习写作。勃朗特一家一向离群索居,夏洛蒂姐妹自幼性格孤僻,在豪渥斯这个孤寂的村落里,她们所能找到的唯一慰藉,就是面对荒野任凭想象力驰骋,编写离奇动人的故事。当时夏洛蒂14岁,已写了许多小说、诗歌和剧本,据她自己开列的书单,她共写了11卷之多,每卷60到100页。这些习作尽管还很幼稚,但已表现出相当厚实的文学素养和丰富的想象力。这样的习作,可以说为她往后在文坛上一举成名作了充分准备。
15岁时,夏洛蒂进伍勒**在罗海德办的学校读书。几年后,她为了挣钱供弟妹们上学,又在这所学校里当了教师。她一边教书,一边继续写作,但至此还没有发表过任何作品。1836年,也就是在她20岁时,她大着胆子把自己的几首短诗寄给当时的桂冠诗人骚塞。然而,得到的却是这位大诗人的一顿训斥。骚塞在回信中毫不客气地对她说:“文学不是女人的事情,你们没有写诗的天赋。”这一盆冷水使夏洛蒂很伤心,但她并没有因此而丧失信心,仍然默默地坚持写作。1838年,夏洛蒂离开伍勒**的学校。第二年,她到有钱人家里担任家庭教师。这一职业在当时是受歧视的,而夏洛蒂更是亲身体验了作为一名家庭女教师的辛苦与屈辱。她在当时给妹妹艾米莉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私人教师……是没有存在意义的,根本不被当作活的、有理性的人看待。”所以,她很快就讨厌甚至憎恶家庭教师这一行当了。她在1839年和1841年分别当过两次家庭教师,但每次都只有几个月的时间,因为她忍受不了。 也就是在这两年里,有人向夏洛蒂求婚:一次是她的一个女友的哥哥,另一次是一位年轻的牧师。但是,这两次求婚都被她拒绝了,原因是她认为他们并不是真正爱她,只是按传统要娶个妻子而已。
夏洛蒂和艾米莉都不愿离开家到外面去谋生,但仅靠父亲的收入又无法生活,于是她们便想在本村办一所学校,教当地孩子读书,这样也许能维持生计。她们都想教法语,可是她们的法语并不好。这时,在她们家里帮助照料家务的姨妈挺身而出,拿出她所有的积蓄,让姐妹俩到布鲁塞尔去攻读法语。
这样,她们就进了布鲁塞尔的一所法语学校。这所学校是由一对姓埃热的夫妇办的,并由埃热先生亲自教授法语。埃热先生的法国文学造诣很深,勃朗特姐妹俩在他的教诲下,仅用一年时间,就掌握了法语基础知识,还阅读了大量法国文学名著,了解了各种流派作家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点。但是,对夏洛蒂来说,在布鲁塞尔的一年间,给她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却是埃热先生本人。他不仅学识渊博,聪明过人,还有一种对年轻女子非常有吸引力的男性气,即容易激动,有点粗鲁,但十分率直、爽快。夏洛蒂内心已爱上这个有妇之夫,但她始终没有明确表露。埃热先生对她则全然无心,所以她就把这种微妙的情感一直压在自己心里。 从布鲁塞尔回国后,夏洛蒂便和两个妹妹一起开始筹办学校,还挂出了“勃朗特姐妹学校”的招牌。可是,她们万万没有想到,在几个月里竟然没有一个学生来报名入学,等来的只是上门收税的官员。
办学的理想破灭了。夏洛蒂觉得,写作也许还有出路。1845年秋天,她偶然读了妹妹艾米莉写的一些诗,突然想到她们三姐妹可以合出一本诗集。于是她们商量之后,每人拿出一些诗合在一起,用当时已去世的姨妈留下的一些钱自费出版了一本诗集。她们没有署真名,而是分别用了三个假名:柯勒·贝尔、埃利斯·贝尔和阿克顿·贝尔。尽管她们的诗写得很美,却没有人注意,出版后只卖掉了两本。
但是,不管怎么说,诗集的出版对她们来说总是一件大事。她们的创作热情受到了激励,于是三姐妹又开始埋头写小说。这时,夏洛蒂已三十岁。她花了将近一年时间,写成一部长篇小说,取名《教师》;妹妹艾米莉和安妮则分别写了长篇小说《呼啸山庄》和《阿格尼丝·格雷》。她们把三部小说一起寄给出版商。不久,出版商回复她们说,《呼啸山庄》和《阿格尼丝·格雷》已被接受,但夏洛蒂的《教师》将被退回。
这对夏洛蒂来说可是个不小的打击。但她没有退缩,反而憋着一股气又开始写另一部长篇小说。这就是《简·爱》。
《简·爱》中的人物和情节,大多是她在生活中经历过或者非常熟悉的,再说她又充满了激情,所以写作进度很快,不到一年就脱稿了。稿子交出去后,令出版商大为惊喜,通宵不眠地审读。最后,出版商认定它是一部杰作,决定马上出版。就这样,两个月后,《简·爱》(1847)就问世了,而两个妹妹的作品此时还在印刷之中。
不久,三姐妹的三部作品全部问世。当时的英国文坛大为震惊,因为三姐妹的三部长篇小说都非常出色,尤其是夏洛蒂的《简·爱》(初版时作者署名为柯勒·贝尔),更是引起轰动,大街小巷里都在谈论这部小说,人们还到处打听和猜测,作者到底是谁?
勃朗特三姐妹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功,给勃朗特一家带来了极大的欢乐。但是不久,家里就发生了一连串不幸事件。1848年9月,她们的弟弟患病去世。三个月后,艾米莉染上结核病,相继去世。夏洛蒂担心小妹妹安妮也会染上,不巧事情正是这样。安妮得病后拖了5个月,也离开了人间。
夏洛蒂深受打击,她只有全身心投入写作,才能暂时遗忘内心的悲痛。她埋头写长篇小说《谢利》,于1849年8月完成,10月出版。《谢利》使她再一次获得巨大成功。这之后,她便去了伦敦。在伦敦的几年里,她结识了不少作家,其中最有名的是萨克雷和盖斯凯尔夫人。萨克雷对她的作品评价很高,而她则把《简·爱》第二版题献给萨克雷,以表示对这位著名作家的敬意。盖斯凯尔夫人成了她的挚友,两人过往甚密。 她还完成并出版了长篇小说《维莱特》,并于一八五三年十一月开始创作长篇小说《爱玛》。
一八五四年六月二十九日,三十八岁的夏洛蒂终于克服固执的老夫的反对,和阿贝尼科尔斯牧师结了婚。迟来的爱情给她带来了慰藉和欢乐,但婚后的幸福竟是那么短暂,六个月后的一天,夏洛蒂和丈夫到离家数英里的荒原深处观看山涧瀑布,归途中遇雨受寒,此后便一病不起。一八五五年三月三十一日,三十八岁的夏洛蒂不幸离开了人间,还带去了一个尚未出事的婴儿。
夏洛蒂·勃朗特虽然一生仅写了四部小说(即:《教师》、《简·爱》、《谢利》和《维莱特》,其中《教师》在她去世后才出版),但她在文学史上却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在她的小说中,最突出的主题就是女性要求独立自主的强烈愿望。这一主题可以说在她所有的小说中都顽强地表现出来,而将女性的呼声作为小说主题,这在她之前的英国文学史上是不曾有过的——她是表现这一主题的第一人。此外,她的小说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人物和情节都与她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因而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女性主题加上抒情笔调,这是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基本特色,也是她对后世英美作家的影响所在。后世作家在处理女性主题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她的影响,尤其是关心女性自身命运问题的女作家,更是尊她为先驱,并把她的作品视为“现代女性小说”的楷模。
第二版本:
英国女小说家,艾米莉·勃朗特之姐,是活跃在英国文坛上的勃朗特三姐妹之一。她是三姐妹中年龄最大的。三姐妹 出生在英格兰北部约克郡一个与世隔绝的村子里。父亲是个穷牧师。全靠他们一位小有资产的姨妈资助他们上学,并留给他们财产。后来三姐妹利用这笔财产的一部分自费出版了他们的第一部诗歌合集。童年的夏洛蒂常和其他兄弟姐妹一起用小本写一些奇特的故事。基于父母遗传的天分和他们后天的努力,三姐妹都有名擅长写作,1847年,他们都发表了小说,夏洛蒂用柯勒贝尔的笔名发表了《简· 爱》。夏洛蒂当过教师和家庭教师,也曾与妹妹艾米莉一起于1842年去比利时布鲁塞尔学习法语和古典文学。 夏洛蒂的作品主要描写贫苦的小资产者的孤独、反抗和奋斗,属于被马克思称为以狄更斯为首的“出色的一派”。《简·爱》是她的处女作,也是代表作,至今仍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实际上,勃朗特三姐妹自幼便热爱写作,常常一起在本上写一些关于伯爵的小说,可惜日后都丢失了。夏洛蒂还出版过诗集。她的其他小说有:《雪莉》(1849)、《维莱特》(1853)和《教师》(1857)。其中《维莱特》可以看做是她个人的小说体自传,与她的人生经历十分相似。这位天生体弱的女作家是十九世纪英国文坛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勃朗特姐妹
1847年,《简·爱》和《呼啸山庄》在英国先后出版。这两部作品的出现,引起了文学界强烈的轰动;而这两部不朽的名著竟出于名不见传的两姐妹之手,更成了英国文学史上的佳话。这两姐妹就是夏洛蒂·勃朗特和艾米莉·勃朗特。夏洛蒂的《简·爱》因题材的新颖和感情的真挚立即引起当时评论界的重视,而艾米莉则凭着《呼啸山庄》这部有着奇想象力的小说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突出地位。然而人们没有想到,这两姐妹的成功却源自她们那孤独、苦闷和不幸的生活。
凄凉、孤独的童年
勃朗特姐妹生长在一个穷牧师家庭,她们的母亲在孩子们还很年幼时患肺癌去世,这使全家陷入了不幸。失去了母亲,孩子们的童年就象没有阳光的深冬,凄凉而没有欢乐。所幸的是,她们的父亲--那位穷牧师--学识渊博,他亲自教她们读书,指导她们看书读报,这些都给了她们很大的影响,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由于生活的凄苦,勃朗特姐妹不得不在慈善学校度过了一段童年。因为学校里的生活条件十分恶劣,夏洛蒂和艾米莉的两个姐姐先后患肺病死去,这给夏洛蒂极其沉重的打击。后来,她将这家学校搬进了《简·爱》,并且为了纪念她的姐姐,在书中塑造了一个海伦·彭斯的可爱的小姑娘的形象。此后,夏洛蒂和艾米莉就回到家里,与弟弟勃兰威尔和妹妹安妮一起自学。
她们的家居住在荒凉偏僻的山区,再加上这个家庭一向离群索居,因此她们游玩的场地只有一望无际的沼泽和西边的旷野。她们常在旷野里散步,感受着旷野的气氛,特别是艾米莉,她表面沉默寡言,内心却热情奔放,她将旷野的感受全写进了《呼啸山庄》,构成了《呼啸山庄》的独特氛围。为了打发寂寞的时光,她们四个便常常读书、写作诗歌以及杜撰传奇故事,她们自办了一个手抄的刊物:《年轻人的杂志》,自编自写自读,这给她们带来了莫大乐趣,对她们以后成为著名的作家是一个初步锻炼。娄时,夏洛蒂写了许多小说、诗歌和剧本,据她自己在14岁时开列的作品名单,就有22卷。
艰苦工作后的解脱
为了生活,勃朗特姐妹先后离家出外当家庭教师,屈辱的生活激起了她们强烈的愤怒之情。夏洛蒂倍感歧视和孤独,她憎恨家庭教师这个行当,两次都只工作了几个月就离开了,但这段经历却为《简·爱》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素材。在艰若、闭塞的生活中,勃朗特姐妹经常利用晚上的一点余暇积极地写作,作为对一天枯燥乏味的辛劳工作的一种解脱。尤其是艾米莉,她除了工作之外,还要承担全家繁重的家务劳动,洗衣服、烧菜、烤面包,为了随时记下写作素材,她在厨房里干活时,总是随身带着纸和笔,只要一有空隙,就立即把脑了了里涌现的思想写下来,然后继续烧饭。
这一段时期,她们一直没有停止创作活动。1836年,夏洛蒂把自己写的几首诗寄给了当时著名的桂冠诗人骚塞,不料骚塞竟认为文学不是妇女的事业,而且认为夏洛蒂没有特殊的才能。他决不会想到,正是这个他认为没有特殊才能的夏洛蒂·勃朗特在10年后会成为轰动英国文坛的作家。
勃朗特姐妹曾打算合力办一所学校,可是印了招生广告,却没有人来报名。这时她们唯一的弟弟勃兰威尔由于环境的刺激,养成了酗酒的恶习,并为此丢掉了工作,成为家庭的负担。1845年秋季的一天,夏洛蒂偶然看到艾米莉写的一本诗集,她深受感动,想到写作也许是一条出路,于是,她动用了去世的姨妈留给她们的遗产,与两个妹妹合出一本诗集。但是尽管诗写得很美,却未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只卖掉了两本。
小说创作上的成功
虽然如此,这本诗集的出版仍鼓舞了她们的创作情绪,于是勃朗特姐妹埋头写起小说来。这一年,小妹妹安妮·勃朗特写成了《艾格妮斯·格雷》,艾米莉写成了《呼啸山庄》,夏洛蒂写成了《教授》。前两部都被出版商接受了,只有《教授》被退回。但夏洛蒂没有灰心,她开始写《简·爱》,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很多都是她从生活中经历过的或是熟悉的。她用了一年时间以相当快的速度写好了《简·爱》,两个月以后,书出版了,而《艾格妮斯·格雷》和《呼啸山庄》直到《简·爱》出版后方才出版。然而是只有《简·爱》获得了成功,受到重视,《呼啸山庄》却不为当时的读者所理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