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国文化中,明月寄托了人们怎样的情感?

分析中国文化中,明月寄托了人们怎样的情感?,第1张

从大量的诗词中可以看出,明月多寄托的是对家乡的怀念。“床前明月光,低头思故乡”,以及家乡亲人;友人的思念。还有对美好愿望的祈祷,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最后,是对自然景色的享受与赞美。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夜半,风动帘,雨敲窗,醒来,无眠。其实,甚是喜欢这样的时光:屋外,雨静静地下,屋内清寂寂,万籁俱阒静,无边的夜色,和着雨水的缱绻,风声的缠绵,以及草木的体香,还有夜的呓语,阑珊着梦的缤纷。

此时此刻,一切同归于寂,而我独自清醒着,灵魂在呼吸,情思在飞舞。雨敲窗棂,滴答有致,柔婉悠远,声声入耳,滴滴撩心。我仿佛听见深篁里,雨打青青竹叶的幽幽复悠悠。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潇雨绵如禅。身为菩提拂万物,心似莲花不染尘。纵然,留得残荷听雨声,亦是美妙清丽至极。

半生辗转,半世沧桑,似水流年不自知,如花美眷空惆怅。终是懂得,生命最终的归宿是自己的内心,人生最后的皈依也只不过是灵魂的洁净与精神的丰富。

红尘烟雨中行走,总难免沾染上风霜的薄凉,那些被雨水打湿的诺言,那些散落天涯的背影,那些凄惶忧忡的过往,总会于不经意中,触碰心底的死角。都说,世上最黑暗的地方是一个人的心底,总有些说不出的疼痛缄封在那里,总有些写不了的落寞寄居在那里。

时光,给了心无奈与苦涩,却也赐予了淡定与从容。素色光阴里,有歌声入耳,有花香入怀,有深念入心,有真爱入魂,牵起时光的手,用善待一朵花开的温婉,来守望幸福。余下的岁月里,远方,仍有一个天涯等我去行遍,总有一个人为我守望,总有一份牵念幽居在心。

生命,是一首诗,吟咏着天籁的喜怒悲欢和离合聚散;生活,是一首歌,绝唱着凡间的酸甜苦辣与百味杂陈;人生,是一幅斑斓多彩的画卷,勾勒着生命的枯荣兴衰,让枯燥乏味的烟火寻常也能墨染诗情画意;而爱情,是生命永恒的主题,人生因爱而饱满,生活因爱而滋润,女人因爱而美丽。

这多情的夜,静心感知,如此美妙;这多情的雨,尽情倾听,如此婉转,点点滴滴,叩击心窗,落入心湖,泛起美丽的微澜。此时的我,简单着,纯粹着,柔情着,亦思念着。

星星忘记守夜了,月儿也贪睡去了,雨却不知疲倦地痴缠着。我不知道,那二十四桥的明月是否还亮着;也不知道,那江枫的渔火是否还闪着;更不知道,那千年的杨柳岸石桥旁是否还有临水的伊人在等候。

然而,我知道自己,我做过许多斑斓的梦,每一个梦里都有你;我写过许多缠绵的文字,每个词章里都住着你。终究懂得,穿透生命的迷雾,你才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穿行在茫茫人海,你才是我的目光想要搜寻的身影。

都说,爱情是风花雪月的瞬间灿烂,花开,会谢;雪落,会化;月满,会缺。而我始终相信,真正的爱是彼此依附又彼此成长,是彼此懂得又彼此倾慕,再长的时日也削减不了爱的葱茏绿韵。

当我开始爱上一个黎明、一个黄昏、一棵花树、一条幽径,一片月色、一个雨夜,当我开始不时地凝望远方,时常因一段文字、或一首歌、或一幅画而泪眼婆娑,我知道在我心里再也无人能替代你,在我眼里再也无人能比肩你。

多想,以一片云的飘逸,靠近你,在风过的峰峦,在花开的牧野;多想,以一阵风的温柔,亲吻你,如月辉洒落心头,如星星点亮夜空;多想,以一缕香的清芬,贴近你,依偎在你温暖寂寞的怀里。

今夜,听风,听雨,捻字为念,剪字为诗,不觉间,风住,雨歇,黎明的号角奏响。听,滴溜溜的几声鸟鸣打破长夜的寂静,流转进窗来,清脆,悦耳,绵长……

(来源于网络)

情感导师风语,愿天下有情人不再为情所困

  每当中秋之时,夜空清丽,一轮圆月中天,显得特别的明媚皓洁。自古以来,到了此时,人们总是对这些夜的明月特别的青睐,往往会情不自禁地对月寄情,因为那浑圆皎洁的明月,意味着团圆和美满,因此就有了对远方亲人寄托的情思,也有了对事物和未来表示美好的祝愿和期望。这般的情感和眷恋,到了中秋时分,会显得十分的浓烈。这种根深蒂固的明月情结,折射了中华民族一种特别的文化积淀,有如不废的江河,在国人心里悠然地流淌,几千年延绵不绝。其实,国人对明月始终有着太多的诠释,从而使这一冰清的玉轮充满着无限的遐想、美感和一往情深。

在古时文人的笔下,那个阴晴圆缺的物体,总被他们点染得出神入化、千姿百态、且又各具情趣、魅力无穷。那“月涌大江流”和“海上生明月”,是何等的气派和辽阔;而“山高月小”,又是多么的高远和幽深……至于有的诗人墨客吟咏的 “水影弄月色,清光奈愁何”,写的是“弄月”;“醉起步溪月,鸟还人亦稀”,写的是“步月”;“琴弹松里风,杯劝天上月”,写的是“饮月”;“秋山缘梦月,今夕为谁明”,写的是“问月”;“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写的是“静月”;“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写的是“情月”……诸如此类,不仅把明月写得洒脱开朗,妩媚动人,而且把言外之情溢于句章,把本来冰冷皎洁的玉轮,写得有血有肉、曼妙无比,有如充满了生命活力一般。

对明月情感,实际上是一种思念情结。有的人漂泊异乡,少不了要思乡念旧,怀念亲人,望着夜空中的月亮由残月一天天的圆满起来,就产生了亲人团圆之情,因为漂泊人想到了远方的故乡也有着同样一个月亮,因而明月就成了表达思乡之情的最好载体。虽然人各一方,远隔千里,却共享着同一个明月,此情此景,唯有对月感怀了。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几句短诗,之所以能千古流传,脍炙人口;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能被一代代人吟咏不绝,盖因为这些诗揭示了人的普遍心境,拨动了最敏感的人之常情这根弦,因而显得意味深邃,意趣高远,魅力久长。

明月朗照天下,跨越古今,被诗人的智慧所烛照,充满了对生命的感悟和人生的哲理,更是耐人寻味。苏轼写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诗句,透过五彩缤纷的生活背景,告诫人们:人生在世,总有顺便的一面,也有挫折的一面,有成功也可能失败,有鲜花也有风雪,什么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认识了这样一个质朴的哲理,我们就可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做到成功而不矜夸,失败之时不气馁,在荣誉面前不骄傲,困难之际不落志。从而对困难和成功、胜利和失败、潮起和潮落,都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在和命脉的历程中,永远充满乐观的情绪。李白写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写到“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都把明月长在而人生短暂之意,渲染得淋漓尽致,与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有着同样的人生感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2834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