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学(糖果效应)

心里学(糖果效应),第1张

糖果效应: 等一等,你要的都会如期而来

阐述定义

糖果效应是从小时候的自控、判断、自信的小实验中能预测出他长大后个性的效应。糖果效应来自于一场心理学实验的偶然发现。

背景/来源

1960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设计了一场实验,这个实验在一间幼儿园中进行。这就是著名的关于“延迟满足”的实验。

研究人员找来了数十名个儿童,让他们单独呆在一个只有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的小房间里,桌子上的托盘里放了这些儿童们爱吃的东西:棉花糖、曲奇和饼干棒。然后研究人员告诉他们可以马上吃掉这些零食,或者暂时不吃坚持到后面会给予双份的奖励。

研究人员背过身去,他们就开始做一些小动作,对这些孩子们来说,实验的过程颇为难熬。有的孩子为了不去看那诱惑人的棉花糖而捂住眼睛或是背转身体,还有一些孩子踢桌子,拉自己的辫子,有的甚至用手去打棉花糖。结果,大多数的孩子坚持不到三分钟就放弃了。。大约三分之一的孩子成功延迟了自己对棉花糖的欲望,他们等到研究人员回来兑现了奖励,差不多有15分钟的时间。

这个实验经过了12 年的追踪,发现凡是能在实验中熬过20 分钟的孩子(已是16 岁了),都有较强的自制能力,自我肯定,充满信心,处理问题的能力强,乐于接受挑战;而选择吃1 块糖的孩子(也已16 岁了),则表现为犹豫不定、多疑、神经质,顶不住挫折,自尊心易受伤害等。

后来这个实验在更高的年龄段也进行了相似的研究。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能忍耐和抵挡住诱惑的人,在工作中往往可以获得更高的成绩,而且在交际方面也更加的优秀,因为他们能等一等,忍一忍,让一让!

相关科普/案例分享

糖果效应在实际生活中的案例比比皆是。比如在教育方面和 情感 方面。

1教育中的糖果效应

当孩子呱呱坠地时,我们对他倾注了全部的爱,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往往因为爱,不忍心延迟满足孩子的要求,看见好吃的,好玩的,只要孩子张嘴要,恨不得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把最好的毫无保留的全部都给他。

总是在孩子提出要求的时候,第一时间就满足他的愿望,长此以往,他们变成了理直气壮的索要,而父母变成了理所当然的付出,而且是立刻,马上。但是这样的后果就会使他们的欲望越来越变本加厉,没有良好的自控能力,觉得无论做什么,要什么,父母都会慷慨解囊的给予。

不懂得付出才能有所收获的孩子,走到 社会 后会因为要而不得走向歧途。所以在教育孩子时,要和他谈谈条件,比如说喜欢一个玩具,那么可以用做家务得报酬的方式,洗碗,扫地,擦玻璃等,用自己的劳动所得和辛勤的汗水,等待零钱攒够之后,再去买。

每天在劳动中,有所期待,并在实现愿望的那一刻,一定会觉得玩具有了更多的价值和意义,他一定就会更加珍惜了。

2 情感 的糖果效应

感情里有一种一见钟情,也有很多闪婚的人,因为不能等一等,而没经过时间考验的爱情,很多都变成了遗憾收场。

其实可以完全好好享受慢生活,享受日久生情,而那些没有好好了解就步入了婚姻的人,在没有了甜蜜恋爱感觉后,一地鸡毛的日常里,不能忍受对方的缺点,每天争吵不断,也不想为了对方而改变,日子在锅碗瓢盆的交响曲中过得及其惨淡。

所以在男女双方刚接触的时候,一定要耐下心,从双方的习惯,爱好,三观等方面考察一番,婚姻不是儿戏,不是冲动,当你真正觉得就是对的那个人,再决定组建家庭,这样理性的爱情观,收获的往往是稳定的家庭,幸福和谐的婚姻。

个人见解

因为没有忍耐力,不能等一等,让一让,忍一忍,而容易向困难和自己妥协的人,不能坚持到最后,很难成功和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我在生活中就是一个急性子,做事情的时候很多时候就违背了心理学上的糖果效应。

比如说去菜市场买菜,走了几个摊位我就不耐烦了,随便挑一家,随便买完付钱,当再继续向前走,会看见比自己买的新鲜的蔬菜,不免埋怨自己,着急什么呢?慢慢走一走,比一比,是不是就不会有被骗的感觉了。

说话的时候也是,不好好思考,等一等自己理性分析一下就脱口而出。往往因为没有耐心思考,或者是个性使然,刚说出去的话就觉得不妥,但是想收回已经来不及了,贵人语迟,慢慢想一想再说,才对,这样也会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和误会。

大学毕业的时候,着急工作,于是接受了父亲隶属的油田系统的工作安排,以工代干,结果因为单位体制问题,一直不能转干,于是以工人的身份兢兢业业的上班,每天朝九晚五的重复着枯燥的工作。

从小就不喜欢和钱与数字周旋,然而就是这样的事与愿违,从上班的第一天起就和现金,数字打交道。

如果当时毕业后等一等,等区里分配,就是自己喜欢的职业:人民教师。我相信自己一定会是一个负责任的好老师。只因为当时没有耐心的等一下,火急火燎的拿着接收函就报道了,然后弄丢了自己的干部身份。

在工作中慢慢学习,人也日渐变得慢慢平和有耐性了。在工作中收获的,正是心理学上的糖果效应。

单位改革后,接触到新的工作内容,在新的知识面前,着急也是没用的,只能是逐渐摸索和探究,找一些资料学习,虽然资料相当的有限,找一些课件学习,虽然有时候内容听得一知半解。输入的过程很累大脑,有时候不止一次想过放弃,但都在顽强的意志中,坚持了下来。

当然在工作中也有很多不和谐的时候,和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很难,毕竟之前各个部门就像孤岛一样,自己干自己的,现在工作交集和合作的时候多了,自然也会产生很多矛盾和冲突,还有个别人的不理解。

不管怎样,一个一个接过了集团的几个项目,都坚持着磕磕绊绊完成了,也许结果不是很完美,但是我毕竟是忍受过不少委屈而挺过来并如期交工了。

当偶尔回首单位将近三年的改革后,自己的成长是无法用金钱计量的,虽然说我的工资和奖金并没比别人多一分,但是我无比的庆幸,正因为我的一次一次忍耐,让我学到了用金钱都买不来的生命体验,用金钱无法衡量的,我的问心无愧和无怨无悔的付出。

如今单位又将面临第二次深化改革,个人变得比之前平静了,工作推掉了一些不喜欢的范围,为我创造了宽裕的时间,让我更有精力做我想做的事情,而别人给的压力和不公,让我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忍耐和埋头苦干是我的强项,如果不能改变现实,那就默默等待,星光不负赶路人,我相信我会等到我想要的结果的那一天。

愿所有为等待而付出的汗水和眼泪都值得,希望看到自己想看到的那些公平和公正,这些需要时间的事情,就交给时间去解决。耐心的等一等,想要的结果都会如期而来,绝对不会缺席,只是或早或晚

  上个星期和女儿去中心广场玩。即将回来的时候发现入口处来了一个挑担的老人。我惊喜地看到,他挑着一个木箱子,横柄上插着一些糖葫芦和糖人。原来是做糖人和卖麦芽糖的民间艺人。

 记得读小学的时候,很多这样的民间艺人,几乎每个学校门口都有卖糖人的摊头。那时候糖人品种还要丰富,有古典美女、有孙悟空、有唐僧、还有各种各样姿态各异的其他人物……而我最喜欢的是古典美女——柳叶眉、丹凤眼、面带桃花、唇染朱砂、衣袂飘飘、菱带飞舞。小时候,我总喜欢用零花钱买一个这样的糖人,边走边欣赏个半天,久久都舍不得吃掉。或者买一小饳麦芽糖(就是用三根细小的竹棒缠绕着的那种)。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可以边走边用三根竹棒绕麦芽糖。这样绕来绕去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看着手里的麦芽糖的韧性变得越来越好,颜色也在渐渐变化,直到从金**变成了白色。这个时候,麦芽糖就可以吃了。我一般都是舍不得一下子吃掉,而是把三根竹棒分开,一根一根地吃,而且是一小口一小口地舔。那个麦芽糖的味道,我一辈子也忘不了,舔到嘴里,甜甜地、透着一股像蜂蜜一样的清香;再轻轻抿一下,是一股令全身舒畅的感觉,甜到了心里,却又毫不发腻。这是麦芽糖独特的味道。

 现在麦芽糖以及用麦芽糖做的糖人很少见了,很多年了,我几乎没有再看见过。或许这种赚不了大钱的民间艺术正在逐渐失传吧?

 如今的世界是更为丰富多彩了,现在的孩子,吃的玩的,应有尽有,唯独没有了我们小时候曾经流行过的'那些东西。现在的食物,是越来越精致了,超市里巧克力、以及各种各样高级的糖果应有尽有,但是却都没有麦芽糖那种特有的香甜味道,那种品一口就令全身振奋的感觉。

 麦芽糖是儿时的麦芽糖,麦芽糖上粘满着的,都是留在童年里的那些阳光、那些简单的快乐。

 那天,我竟然又看到了卖糖人和卖麦芽糖的民间艺人。欣喜之余又感慨万千,感觉有些恍惚,似乎时光倒流。我仿佛于不经意间拾回了一件遗落了很久的珍爱之物。我毫不犹豫地掏出钱来给女儿买了一个糖葫芦,又买了两饳麦芽糖。

 我让女儿拿着糖葫芦,我自己一个手拿着两饳麦芽糖、一个手开电瓶车。可是开出去一段路后,发现麦芽糖融化了,全部都淋在我的手上。原来麦芽糖是要边走边绕的,金**的麦芽糖韧性不好,很容易淌下来,而只有绕成了白色才会紧紧地固定在竹棒上。我忘了这一点,本来想骑回家以后再和女儿一起绕。可是结果全弄在了手上,看到这副样子我们也没心思吃了,我擦了半天手还是粘粘的难受。

 没有吃到麦芽糖,也没有体验到绕麦芽糖的乐趣,我们都感到很遗憾。于是,我们折回去准备再买两饳,这次准备绕好了再拿回家去。

 可是,当我们到了那里的时候,发现那个挑担的老人已经没有了踪影,并且无处可寻。

 儿时的麦芽糖,那种刻骨铭心的味道,只能留在了儿时的记忆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336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